范文网 论文资料 防灾减灾体系文献综述(精选)

防灾减灾体系文献综述(精选)

防灾减灾体系文献综述第一篇:防灾减灾体系文献综述防灾减灾文献综述防灾减灾遥感应用综述引言我国地域辽阔,天气变化万千,洪水、飓风、龙卷风、地震等不可抗性灾难频发,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近50年来,我国每年由地震、地。

防灾减灾体系文献综述

第一篇:防灾减灾体系文献综述

防灾减灾文献综述

防灾减灾遥感应用综述

引言

我国地域辽阔,天气变化万千,洪水、飓风、龙卷风、地震等不可抗性灾难频发,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近50年来,我国每年由地震、地质、旱涝、海洋、疫病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广为覆盖的气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较先进的由地面气象观测站、太空站、各类天气雷达及气象卫星组成的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和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

此外,还发射了“资源一号”、“资源二号”卫星,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防灾减灾、地质灾害监测和科学试验等领域。

主题部分 洪涝灾害

3.1灾前背景数据库的建设与更新

洪涝灾害背景数据库的建立是进行洪灾预警预报、灾情 评估和救灾的基础,总的来说其内容主要包括自然数据和社 会经济方面的数据,用于洪涝灾害遥感监测评估的基础背景 数据库包括:①空间展布式社会经济数据库空间展布式社会经济数 据库是在按行政统计单元获取的社会经济数据的基础上,利 用空间展布模型展布到空间而形成的社会经济数据库,如人 口分布、产业布局、各行业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公共基础设 施的分布情况等社会经济数据库。展布到空间上的社会经济 指标考虑到了社会经济数据在行政单元内分布的不均匀问 题和洪灾时淹没范围与行政区域不匹配问题,对于灾情分析

和损失评估非常有利。

②本底水体数据库本底水体是在洪水发生之前的常水 位水体分布情况,在洪水发生时是判断洪水淹没的对比水 体。洪灾的易发地区应该有详细的本底水体数据库,包括该 地区的河流网络、湖泊等的分布情况及其相关的水文特征信 息。本底水体数据库可以在洪水发生之前,通过对洪水可能 的发生区域进行一次遥感影像监测,提取相关水体部分数据 来建立,本底水体数据库的建立要注意季节和时序性。 ③地形数据库地形数据是分析洪水淹没范围、水深等 最主要的基础背景数据,高精度的地形数据对分析洪水的水 位、水深分布都是非常有效的。

④其它数据库其它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数据库、土地利 用数据库、历史汛情数据库、历史灾情数据库等,这些数据库 也是进行分析的重要参考依据。 3.2灾前预警

洪灾预警从大的方面来讲包括暴雨预警、水情预警、地 质灾害预警、风暴潮预警、灾情预警等等,它是防洪减灾非工 程措施的核心内容之一。气象卫星可实时监测各流域内的气 团活动、云系,跟踪降雨带的移动,及时地预报暴雨、台风等 恶劣天气以及降水量和强降水的中心区域,对流域可能发生 的洪灾进行预警,方便各部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如水库提 前开闸放水,重要堤段的加固等。特别是对人员稀少和地面 气象资料缺乏的地区,卫星资料能提供唯一的预报依据。 在地形复杂多变的山区和丘陵地区,由洪灾导致的滑

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也会对当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 成严重威胁。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经过辐射校正、图像增强、几 何校正、精细配准之后可用于地面的变形监测。通过高分辨 率陆地卫星的同轨或异轨立体成像技术可以构建研究区域 的数字地面模型(DTM),结合当地的降雨数据、植被覆盖信 息、地质构造信息、岩性土壤信息等综合分析后能够判断出 次生地质灾害的易发区,并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及时进行 预警。 3.3灾情监测

在防汛中,雨情、水情、工情和灾情是四项最基本的信 息。目前,遥感对于灾情的监测在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和实 用化。

雨情监测:雨情的监测是时段降雨量的监测,其相应的 结果有雨强,也有累积降雨量。卫星测雨可以得到雨量在面 域上的分布,目前用来估算降水的气象卫星,既有地球静止 卫星,又有极轨卫星。用于降水量观测的谱带最常使用的是 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而微波图像也是非常重要的数据源。 水情监测:水情一般指流量和水位,根据流量过程可以 计算出某一时段的洪水总量。对于防洪来说,洪峰流量及洪 峰水位非常重要,尤其是洪峰水位。在对水情的遥感监测方 面,遥感具有多个方面的应用:利用陆地卫星对洪水进行监 测,可以将洪水期图像与本底水体图像叠合,确定显示淹没

范围及河道变化;利用极轨气象卫星资料调查洪水,利用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监测洪水,利用近红外遥感调查河流行

洪障碍物的分布及堤防决口的位置和原因;将遥感与地理信 息系统(GIS)结合,实现对汛情的全天候、准实时的监测与查 询,使防汛指挥部门可以快捷方便地看到汛情情况。 传统方式下工情信息的获取一般采用人工调查的方法, 对重点水利工程如水库、河道、城市积水区域、取水口、分水 口可以采用仪器原位监测与摄像头图像监视,并将监测信 息通过网络实时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处理,但这种方式成 本较高。利用空间信息技术,获取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如 QuickBird、SPOT等,可以迅速提取绝大多数工情信息。另外,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时间分辨率的提高,遥感技术也可以 用来获取洪涝灾害发生期间的工程险情信息,进而对其未来 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和预警。 3.4抢险救灾

抢险救灾是抗洪斗争中的核心,及时、高效的救灾行动 能将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挽 回国家和人民的财产损失。灾情信息是否详细、能否及时和 准确地发布对于抢险救灾的成果至关重要,遥感数据作为重 要的数据源,在灾情信息的获得以及救灾的指挥调度中发挥 着重要作用。

遥感能够在大的区域尺度上对洪灾地区进行监测,在第 一时间发回大量的灾情和险情信息,如淹没的大致区域、水 毁情况、群众受围困情况、重要工程(如交通动脉、大坝等)的 运行情况等信息,使得指挥中心能够迅速响应,针对灾情采 取应对措施,集中人力物力进行抢险救灾。同时,遥感也能提

供灾区的路况信息,方便群众和财产进行转移,为救灾指挥 调度提供依据。在救灾的过程中,航空摄影遥感和航空雷达 遥感由于具有能够全天作业、灵活和高分辨率的特点而大显 其功。 3.5灾害评估

灾害评估工作包括淹没区分析、致灾水体特征分析、损 失评估、轻重灾区的划定等。

在近红外的遥感影像上,清澈的水体呈黑色,因此可以 选择近红外波段的影像来区分水陆界线,确定地面上有无水 体覆盖。如TM影像的多光谱数据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地面水 份状况信息,TM

5、7波段(中红外)反映水体,并对水陆分界 特别敏锐。另外在侧视雷达影像上,水体呈黑色,图像上水陆 交界部位由于形成角反射器现象而使得水陆界线异常明显, 而且微波又具有一定程度上穿透地物(如植被)的能力,所 以用雷达影像来确定洪水淹没的范围也是有效的手段。利用 遥感影像识别出地面的水体以后,结合洪灾前的背景水体信 息,将洪水期水体与常水位水体影像进行叠加运算,就可以 确定洪水的淹没区,淹没面积可以直接在遥感影像上进行量 算。如果将遥感获取的洪水淹没范围图与灾前建成的数字正 射影像及数字专题地图相叠加,在适当获取行政区划边界、 人口地理分布、工农业产值分布、房屋、道路、电力、通讯设备 等数据的基础上,可以快速进行淹没地区类别、受灾人口及 分布、受灾面积、房屋损失、农作物损失及其它受灾情况的精 确统计,得到受灾分类统计图,进行灾情损失分析、评估。

利用灾区的微等高距地形图或DEM,通过一定的数学方 法对其进行高程内插和曲面拟合,可以求出不同高程下的淹 没面积、容积,建立高程-面积-容积模型,当灾区的淹没面 积确定以后,即可根据此模型求解出淹水深度及致灾水量。

此外,通过遥感手段也可以直接探测出致灾水体的一些特征,比如水深、泥沙含量等。TM1,2波段对水体有一定的穿

透性,有助于探测水深,并有利于区分混浊的洪水与清澈的 湖水等背景水体;波长较短的可见光如蓝光和绿光对水体穿 透能力较强,可反映出水面下一定深度的泥沙分布情况,根 据图像上水体灰度变化情况便可推断出水体的泥沙含量。 农作物的减产估算是洪灾损失评估的重要部分,在遥感 中,植物反射光谱的红光区(R)及近红外区(NIR)对植物生 理反应最敏感,由它们各种组合构成的植被指数则是植物长 势及产量的精良监测器,也是作物估产的依据。作物致灾病 害时,R与NIR的组合关系发生变化,使其能成为减产估算 的指标。比如TM影像就具备了进行减产估算的信息基础,其 多光谱数据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植物长势信息:TM4是绿色植 物的近红外强反射区,其强反射与TM3的强吸收形成鲜明对 照,通常

4、3波段之比成为表征植物长势的最佳指标,称为植 被指数或比值植被指数。减产估算也可回避产量构成因素. 而把“减产因素”诸如淹水面积、深度、历时、作物物候期等作 为主要研究对象,据此可根据经验统计数据或按减产因素与 减产率的关系建立的减产数学模型进行减产估算。如减产率 模型用作物不同生长期的减产函数计算减产率,减产率的计

算公式为: y=khα·tβ(%) 其中h为淹水深度,t为淹水历时,k为系数,α、β为指 数,k、α、β为经验数值,因地区、作物和物候期的不同而不 同,由三者就能确定唯一的减产率计算模型。将不同作物各 个生长期的减产率乘以其淹水面积再求和即可计算出该作 物的减产量。

3.6与GIS集成提供决策支持

数据获取与分类提取是遥感最能发挥作用之所在,作为 数据源的提供者,遥感技术提供的是一种数据支持,其本身 不具有分祈功能,而GIS在空间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及分 析方面具备强大的功能,目前绝大多数的防洪减灾管理信息 系统及灾情评估系统都以它为信息平台。如果将地理信息系 统中所存赌的空间信息作为遥感图像的辅助数据源,并结合 地理信息系统中包含的人文、社会、地理特征数据,则可以既 快速更新GIS数据,又可以改善遥感分类精度和可信度,形 成具有地理特征的数据分析结果,有效进行洪水淹没模拟、 辅助分洪决策、损失估算等工作。遥感数据还可以与地理信 息系统以及其它空间数据相结合,辅助进行空间分析,帮助 完成科学的决策。如将遥感影像图与数字地面模型(DEM) 叠加,评估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可以预测淹没面积、确定蓄洪 能力的大小、进行分洪区的选择,为分洪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在地理信息系统整体支持下,还可以确定最佳防洪方案、预 估受灾面积、预估损失代价、确定安全区域、提供合理疏散路

线、辅助制定疏散方案等。 3.7建立灾害模型

模型的作用主要包括对过程进行模拟以及预测预报未 来的发展趋势等,洪涝灾害模型不仅能够模拟洪水的发生与 发展过程,还能够对洪水未来的演化进行预测,为后续工作 的开展提供依据,因此建立合乎实际的洪灾模型具有重要的 意义。

洪灾模型是建立在多年的经验积累与大量统计数据的 基础上,用数学方法高度抽象和反演而获得的,在实际应用 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对其进行修正,以使其最大限度

地与实际过程相符合。洪灾模型具体包括了很多的专业模型,例如洪涝灾害预报模型、洪水演进模型、危险度评价模

型、洪水淹没范围计算模型、洪涝灾害淹没损失评价模型等 等。洪灾过程中,结合洪涝灾害的背景数据库,在各种洪灾模 型与GIS系统的支持下进行实时的计算,以期快速得到各种 评价结果,就可以为安排灾中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提供科学 的决策支持。遥感数据在于获取信息的速度快,是这些模型 计算的主要驱动数据之一;而GIS为模型计算中其它数据的 快速获取提供了保证,GIS强大的空间分析方法也大大缩短 了以往手工信息处理的时间,GIS丰富的数据表达能力有助 于以直观形象的形式表达数据和预测结果。例如在1998年全 国特大洪涝灾害监测中,建立在遥感、GIS和分析模型基础之 上的洪水速报系统,能够快速地进行洪水地动态监测、农作 物损失地评估、防洪工程的有效性分析、长江洪水蓄洪分洪

的必要性分析、防洪减灾的决策建议以及灾后的重建规划等 等。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划分为泥石流、滑坡、崩塌、碎屑流、水毁、沙害、冰雪害、翻浆及沼泽土等9类,其中泥石流、滑坡、崩塌是主要的地质灾害。

沙尘灾害

沙尘灾害泛指由浮尘、扬沙和沙尘暴等沙尘天气所造成的灾害。我国属于中亚沙暴区,其中,西北大部分地区,整个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部,都是沙尘灾害的多发区域,而沙尘灾害的影响区域则远远大于上述范围。沙尘暴传统的地面监测方法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不能很好地刻画沙尘暴过程。而卫星遥感技术则可以从空间上捕捉沙尘天气动态信息,且时间分辨率高,是目前监测、跟踪、分析沙尘天气的最有效手段。

农业病虫害

将遥感等高科技用于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防治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遥感技术用于农业病虫害综合治理,最终期望达到两个目的:第一,早期预报,即通过遥感图像提取生境中与病虫害爆发有关的主要环境要素及其变化,来推断病虫害最有可能发生的区域;第二,灾情监测和评估,即当病虫害已经在局部区域造成危害时,从遥感图像上提取受害植被相关信息,快速、准确地判断出灾情发生状况(分布、面积和程度),及时采取针对性的点、面防治措施,这样既可阻止病虫害进一步蔓延又可减少环境污染。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结合,在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例如,在蝗灾的防治中应用遥感和GIS技术能够实现如下功能: (1)利用遥感技术实时、快速、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对飞蝗在不同发育阶段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全程跟踪监测,获得飞蝗及其栖息地的实时信息; (2)利用GIS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功能,建立蝗灾信息数据库,对灾情进行实时、快速、全面的分析处理,从宏观上及时掌握灾情; (3)将遥感与GIS技术两者相结合,可以获得飞蝗衍生地特征、蝗灾历史踪迹等蝗害有关数据并进行集成和分析,进而掌握蝗灾的范围、程度以及灭蝗的最佳时段等重要信息。

3.6 干旱灾害

干旱灾害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运用遥感手段对干旱进行监测,具有大范围、宏观、动态监测的优势。通常,下垫面分裸土、部分植被覆盖和全植被覆盖。对于裸土,热惯量法和微波遥感法能够得到较好的结果;全植被覆盖条件下,作物缺水指数法、供水植被指数法比较适用。如何解决部分植被覆盖条件下旱情的监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尤其是在用热红外遥感监测土壤水分时尤为必要,

因为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部分覆盖在生长期中占有很长时间,而双层模型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

基于裸露地表的监测方法

1、热惯量法 热惯量是物质热特性的一种综合量度,反映了物质与周围环境能量交换的能力。土壤的热惯量与土壤含水量有很好的相关关系,因此,可以从土壤温度昼夜的变化幅度来推求土壤含水量。其表达式为:P= C(1-A)/ΔT0;其中,P为热惯量,ΔT0为昼夜温差,A为全波段反照率,C为常数。

2、微波遥感法 微波遥感主要是根据目标物的介电特性进行土壤湿度监测的,水的介电常数为80 dB,干土的介电常数为3 dB,差别很大。就是说土壤介电常数对土壤含水量十分敏感,这是利用微波遥感测定土壤水分的理论基础。 基于全植被覆盖地表的监测方法

1、距平植被指数(AVI) 距平植被指数(AVI)法定义为NDVI与NDVI之差,通过多年遥感资料计算出某一地点某一时刻的多年年平均植被指数,然后用当年该时刻的植被指数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异来判断当年作物长势,进而判断出作物受旱程度。1994年肖乾广等对AVI进行了分级,-0.2<距平植被指数<-0.1表示干旱的出现,-0.6<距平植被指数<-0.3表示重旱。

2、植被状态指数(VCI) 由于AVI(距平植被指数)、SVI(标准植被指数)算法需要大量连续的遥感资料积累,且对干旱、降水动态变化不能进行有效监测,1990年Kogan对其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植被状态指数(VCI)定义为:IVC=INDVi-INDVminINDVmax-INDVmin×100其中IVC为VCI,INDVmin和INDVmax为最小、最大ND-VI值。

3、作物缺水指数(CWSI) 距平植被指数法和植被状态指数法由于需要有长时间连续的NDVI资料,给研究和应用带来了较大困难, 1981年Idso等提出了作物缺水指数(CWSI),定义为:(dT-dT1)/(dTn-dT1),dT为作物冠层温度与气温差,dT1代表作物冠层温度与气温差上限(作物完全停止蒸腾的状态),dTn代表下限(作物水分充足,处在潜在蒸发的状态)。

基于部分植被覆盖地表的监测方法

1、温度条件指数(TCI) 其原理是植物受到水分胁迫时,植物关闭叶片气孔,降低因蒸腾所造成的水分损失,进而地表潜热通量降低,感热通量增加,造成植物冠层温度的升高。即用植物冠层温度可以作为干旱发生的指示器。

2、双层模型 植被部分覆盖时,土壤和植被的热特性不同,对地表的蒸散贡献不同,显然再用单层模型已经无法解决问题,因此就诞生出将地表蒸散细化为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分别建立冠层、土壤表面的热量平衡方程,即经典的双层模型

地震预测

随着全球城市化的进展,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愈加严重。地震发生后,采用现代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灾区的全面景观,根据震害分类分级及影像模型,判读图像,在1~2天内确定灾情,为快速评估地震损失,救灾减灾提供决策。 火山监测

尽管目前我国火山活动性较弱,但长白山、五大连池、台湾、腾冲以及西昆仑阿瓦库勒等地火山潜在喷发性都很强,无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

我国对火山的监测预报工作也不容忽视。但由于火山地带环境复杂,常规监测很难奏效,所以遥感技术在此便有着重要意义。此外,国内外环境工作者利用遥感技术对铁路灾害、森林火灾、霜冻、土壤侵蚀等灾害进行监测,也都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第二篇:重视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灾害种类较多、造成损失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年因各种自然灾害导致3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多亿元。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政府社会协同,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这是从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出发作出的重要部署。把防灾减灾放到更加重要

的位置,切实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转变观念思路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同时,随着社会财富的相对丰裕,广大人民群众对防灾减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我们树立新的防灾减灾理念,以先进理念引领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防灾减灾工作实现新的跨越。

树立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自然灾害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严重威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在防治与减轻自然灾害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效能,已经成为评价其施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于我国来说,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根本要求。我们必须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做到防灾减灾工作常抓不懈,不断提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能力。

树立变被动救灾为主动减灾的思想。自然灾害往往是突如其来的,但也有一定的发展变化规律,且常伴有一定的预兆。面对自然灾害,有意识和无意识大不一样,有准备和无准备大不一样,准备好和准备差大不一样。灾害防治的基本对策是预防、避让和治理。其中,预防是上策,避让和治理都要付出较高代价。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救灾思维模式,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把被动应对自然灾害变为主动防灾减灾,把更多的资金投到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上,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树立科学防灾减灾的思想。无论是灾前的预防还是灾后的抢险,都必须坚持依靠科学、尊重科学。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发挥科技的力量,通过科技发展来提升防灾减灾水平,充分应用先进科研成果和技术装备,确保各项工程、各项措施、各项工作都经得起重大自然灾害的考验;始终坚持尊重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开展防灾减灾,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自觉把握自然规律,努力减少工作的主观性、盲目性。

树立系统防灾减灾的思想。防灾减灾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生态各个领域并影响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通力合作。我们应当坚持综合防治、系统防治、全面防治,积极推进并确保监测、预报、评估、防灾、抗灾、救灾等工作协调一致。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协调机制和保障机制,最广泛地动员全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加强防灾减灾力量资源整合和协调配合;做好预案制订、专业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灾害预警、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工作,健全完善防灾减灾体系;重视研究不同类型自然灾害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发挥防灾减灾措施的综合效用,开展灾害及其防治知识教育、宣传、培训。

二、抓住重点要害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灾害种类繁多。抓住要害,重点突破,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必然选择。当前,应突出抓好四种灾害的防治。

地震灾害防治。地震是地球上经常发生、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全球每年发生地震500多万次。20世纪以来,我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800多次,以占世界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在全国因各类自然灾害死亡的人口中,地震死亡人数占54%。作为我国地震最多的省份之一,云南省从开始,累计投入资金100多亿元,实施了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十大能力建设,即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建筑物抗震设防能力、中小学校校舍安全保障能力、农村民居抗震能力、抢通保通能力、水利设施抗震能力、救灾物资保障能力、专业队伍应急能力、全民防范能力以及紧急救援能力建设。经过努力,以来云南省地震速报时间比以前减少了一半,改造、建成的中小学校校舍和农村民居经受住了多次地震考验,救灾工作反应也更为迅速、有序。

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有关的灾害。我国有65%的国土面积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受威胁人口近3500万人。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是我们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作为我国受地质灾害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云南省对地质灾害防治进行了大胆探索,确立了“以预防滑坡泥石流为主、以预测预报为主、以灾前避让为主”的“三为主”方针以及“防治结合、群专结合、单项治理与综合治理结合、重点建设规划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结合”的“四结合”原则。去年,又研究部署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10项重大举措,力争用时间,投入100亿

元,解决好68个重点地区的地质灾害治理问题。自以来,云南省已成功预报地质灾害730多起,避免人员伤亡近4万人,避免经济损失5亿元左右。

气象灾害防治。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害,包括暴雨洪涝、台风、干旱、大雾、沙尘暴等7大类20多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气象灾害造成

的经济损失占gdp的1%—3%。云南省气象灾害频繁、危害严重,最为突出的是旱涝灾害。近年来,云南省采取三类措施加强防灾减灾工作:一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时期水利投资达到“十五”时期的3倍,全省蓄水库容新增12亿立方米,解决了10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二是加强防汛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国家规划内541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先后投资8亿多元对南盘江、大盈江、瑞丽江、澜沧江等10条重要江河或国界河流进行综合防洪治理,大大提升了江河的防洪能力。三是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意见》,着力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气象预测预报预警能力和综合气象观测能力,全面增强应对气象灾害综合能力。

生物灾害防治。生物灾害是指由于人类生产生活不当、破坏生物链或在自然条件下某种生物过多过快繁殖(生长)而引起的灾害事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生物灾害跨区域、跨国界传播的风险增加。云南省边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与3个国家山水相连,容易遭受外来生物入侵。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云南省一直坚持把做好生物灾害防治作为防灾减灾工作的一个重点。一是加大生物多样性的系统保护。实施滇西北、滇西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把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拓展到全省50%的州(市)和34%的县(市)。二是建立农业有害生物应急防治队伍。大力发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服务组织,建立健全省、州(市)、县、乡、村五级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系统,建成中国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控信息系统云南分中心。三是针对不同情况的林业有害生物暴发态势,加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力度。四是加大对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防范。开展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预警及可持续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编制云南口岸入境植物检疫截获有害生物名录。

三、完善体制机制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在全球气候剧烈变化的大背景下,防灾减灾工作面临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引发的双重压力,形势十分严峻。因此,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推动防灾减灾工作从侧重技术管理向侧重社会管理、从侧重微观管理向侧重宏观管理转变,全面提升灾害防治水平。

完善灾害应急能力建设机制。加强专业抢险队伍、专家队伍抢险救援能力建设,推进“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构筑应急管理后勤保障体系,加强紧急运输保障能力建设。特别是要增强群众灾害防治应急能力,广泛推广“三小措施”,也就是发放“一个小本本”,宣传防灾减灾知识;配备“一个小包包”,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开展“一个小演习”,提高群众临灾条件下的自救互救能力。

完善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完善综合协调机制、灾情信息共享机制、灾情会商机制、信息发布机制、灾(险)情评估机制和评估标准、救灾监督机制等,夯实防灾减灾基础,做到科学防灾减灾。

做好灾情监测预报。进一步加大对灾情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的投入,提高监测预警科技装备水平;完善重大灾情预测预报体系,努力提高预报精确度;加强气象、水文、地质情况监测系统建设,提高灾情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水平。

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完善资源配置机制,统筹安排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完善群测群防制度,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增强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难自救能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第三篇:卫健体系统关于防灾减灾检查情况和防灾减灾日活动开展情况的汇报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工作的通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和市卫健体委要求,我委在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同时,做好防灾减灾检查和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等相关工作。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严密组织

为确保防灾减灾检查和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顺利开展,委领导高度重视,5月8日专门召开了会议研究部署该项活动,拟定了工作计划,明确了活动内容、时间安排、职责分工、活动要求。成立了姬主任为组长的检查小组,分管主任带队对全县卫健体系统进行防灾减灾检查。同时,还提前与县应急管理局、汝宁街道等单位进行沟通协调,确保人员、场地、展台、宣传资料落实到位。

二、制定应急方案,做好应急准备

我委根据我县实际并借鉴以往应对工作经验,分别制定各项工作方案。有机结合“5.12”国际护士节和“5.12”全国防灾减灾日进行医疗卫生救援人员的演练和竞赛,有针对性地提升现场协调和处置能力。明确疾控中心、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和县中医院的工作职责,做好防灾减灾准备工作。

三、全面排查隐患,认真落实整改

我委和县应急管理局协调配合对卫健体系统防灾减灾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尤其是各单位对重点部位和环节的自查,如业务用房、防水排水系统、危险化学品管理等,确保灾害发生时能源持续供应,医疗设备正常运转、各项医疗卫生服务正常提供,医疗救治和防病工作有效开展。

四、丰富宣传内容,增强公众意识

积极利用各类媒体宣传。在宣传周期间,全系统共通过22个电子字幕滚动播放以“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的人民防线”主题的宣传标语。设置4块LED显示屏24小时播放宣传影像及应急救援知识。有效的提升了系统职工和民众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五、宣传到位,效果明显

整个“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突出、效果明显,受到了职工和居民的热烈欢迎。通过此次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全县居民的防空防灾知识水平和应急避险能力,增强了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扩大了卫生应急知识宣传教育的影响面,提高了各单位防灾减灾的应急能力,为做好2020年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县财政局加强防灾减灾责任体系建设

财 政 信 息

第20期

(总第236期)

xx县财政局2012年6月1日

县财政局加强防灾减灾责任体系建设 根据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全省防灾减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紧急通知,为保障全县农业生产、人员及财产安全,xx县财政局建立和完善了防灾减灾责任体系及各项工作机制。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为重点,大力改善灾害防御基础设施条件,着力增强灾害监测预警、综合防御和应急处置能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体系,完善农村灾害防御体系,最大程度地避免、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我局防灾减灾工作实行单位领导负责制、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成立了相应的防灾减灾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xxx担任,xxx、xxx、xxx、xxx同志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财政局办公室,xxx、xxx同志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为帮助受灾农户迅速恢复生产,推动农业生产的平稳发展,建立了“农民自救、市场运作、政府补助三结合”的灾后重建机制。

一是开展农业保险。从2011年开始,我局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启动了农业保险工作,截止2012年,保险品种扩展到能繁母猪、青稞等险种,保险责任基本涵盖了自然灾害、动物疫病和意外事故等农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

二是加大防灾减灾资金投入。正常年份,县级财政每年安排万元自然灾害救助资金,万元临时救助资金,万元社会救济资金,万元抚恤金,万元森林防火经费,万元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经费。对灾害特别严重的年份,县财政将采取另外追加资金的方式恢复灾后农业生产。

报:省财政厅、州财政局、县委办、县人大办、县政府办、

县政协办、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委创先办

送:xxx副县长、本局局长、副局长、主任、副主任、各股

室、各乡(镇)财政所

共印32份

第五篇:—龙岩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龙岩市人民政府

(2007年4月4日)

如何增强防灾减灾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近年来,我市着重在完善灾害预警应急机制,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实践,制定乡村防汛应急预案,并延伸到自然村、村民小组及各类矿山企业、矿井矿点。去年“5〃17”至“6〃18”,我市连续遭受五次暴雨、特大暴雨和洪水袭击,面对严重自然灾害和重大险情,各级适时启动乡村防汛应急预案,确保了在灾害来临之前把防范措施、安全责任落实到点到户到人。全市出动抢险队伍近万人次,紧急转移居住在低洼地、易滑坡地、危房里的群众和矿山井下作业人员40多万人次。6月18日凌晨,永定县发生我市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短时强降雨,降雨频率近200年一遇特大暴雨,抚市、坎市等重灾乡镇的通讯、交通、供电全部中断,在市县无法指挥到位、抢险队伍无法及时到达的紧急关头,乡村两级快速反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有序有效组织抗灾自救。实践证明,乡村和行业应急预案是防灾抗灾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增强了各级特别是基层和全社会对灾害的抵御能力,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把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实际行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受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复杂的山区地形条件影响,龙岩属灾害性天气频发地区。一是暴雨日数多、降水总量大,降水在年份、季节及区域间分布不均,突发性、短历时、高强度大暴雨、特大暴雨经常出现。二是地形复杂,大多数群众分散居住在偏远山区,交通通讯不便;有不少群众有依山傍水而居的习惯,老式土房多,存在安全隐患。三是煤矿及非煤矿山企业众多,矿井矿点分布全市各地。相当部分的企业主防汛意识淡薄,大部分采矿工人都是外来务工人员,一旦出现狂风暴雨,容易发生井下断电、矿井进水、山体滑坡等,严重危及矿工生命安全。四是河流密布,水库众多,病险水库为数不少。五是一些地方特别是基层的防灾减灾体系很不健全,大部分群众缺乏防灾意识和避险知识,一旦出现重大灾害,无所适从。

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加密、影响范围加大、危害程度加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要建立有效的防灾减灾体系和应急机制,做到早预警、早行动,才能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并不断完善减灾防灾应急预案,实现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

市委、市政府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各级各部门认真研究,科学制定应急预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总体要求,把握好四条原则。一是把生命安全摆在首位。一切措施都要围绕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二是强调针对性。突出实在、可行、管用,做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围绕预警、防范、抢险、撤离、安臵等重点环节,把各项防范措施、各类责任人员落实到位。三是条块结合。同步制定乡村和行业应急预案,做

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同时编制乡村森林防火、动物疫控应急预案。四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去年3月底全面完成全市133个乡镇、1896个行政村的预案编制,5月份针对预案实施中暴露的问题,进一步延伸到了14120个自然村(村民小组)和500多家各类矿山企业的1010个矿井矿点。今年针对各级换届,及时对各级各类防汛责任人进行调整、培训。

乡村预案,把握好三个关键。一是彻底摸清灾点分布情况。容易受灾出险的隐患点有多少处、危及多少户多少人,在全市范围内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拉网式普查。二是将防范措施落实到村到点到户,将责任人明确到每个环节、每个部位。包括灾害性天气预报的迅速传播,群众撤离时间、路线、安臵地点和组织形式,重点部位的巡查值守、抢险队伍等。三是把预案真正交给群众。广泛发动群众全过程参与预案编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深入讨论、完善充实;完成后印发至每家每户,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演练,使广大干部群众熟知应急预案、防范要领和避险常识。

行业预案,服从服务于整个防御。一是水库安全度汛预案。由防汛和水利部门负责制定,全面落实水库防汛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市、县两级分别成立了水库调度专家组并实行坐班制,加强水位运行实时监测和科学调度。去年“5〃17”至“6〃18”,市水库调度专家组下达调度指令31次,对13座中型以上水库实施了洪水科学调度;组织专家赶赴4座出险水库现场,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二是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预案。由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制定,对全市1148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实行“一点一案”,明确责任人、设臵警示牌。印发明白卡7468份、转移4万多人次。针对去年发生的地灾90%以上不在监测范围的新情况,正在重新进行全面普查和预案完善。三是矿山企业防汛预案。由经贸、煤管部门制定,明确了每家企业、每口矿井的防汛责任人,对矿山汛期停产、井下作业人员撤离,根据降雨量级作了具体规定。去年“5〃17”至“6〃18”,撤离井下作业人员24328人次,没有发生因灾井下作业人员死亡事故。四是保安全、保畅通、保供给、保稳定应急预案。由交通、公路、铁路、通讯、电力、教育、城建、民政、卫生等部门分别制定。到6月底电力、通信设施全部抢通,7月初国省道、县乡公路全部抢通,9月1日所有学校正常开学。全市18.3万名灾民全部妥善安臵,13100户重建户在春节前全部迁入新居。

三、依靠科技、增加投入,不断改善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基础设施,为有效防御提供及时准确的科学决策依据。

近年来,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投入9500多万元,其中市本级近3000万元,加强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系统。气象部门充分运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卫星云图等现代化设施,建立多级灾害性天气自动报警机制,开发短时灾害性天气预警系统,实现对灾害性天气可能影响的区域,提前2-3个小时预报预警到乡村,甚至到自然村。“6·18”强降雨,提前2小时向乡村发出预警信息。二是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国土资源、气象部门联合开发,开展地灾动态监测、中短期预测、短时等级预报预警服务。开展巡查监测135075人次、成功预报地灾392起。三是洪水预警系统。由水利、防汛部门负责对原有的114个各类站点全面实施升级改造,新增扩容108个,为133个乡镇配备了防汛专用电脑,实现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雨量站点,小

(一)型以上水库、重要河段都有水位监测站点。水文部门建立了水文自动测报和江河预警系统,准确预报雨水情,为抗洪抢险提供适时决策依据。四是预警信息快速广泛传播系统。在市气象局、市防汛办分别建立预警信息发送平台,实现在第一

时间将预警信息、防范重点等,以手机短信形式发送到各级防汛指挥部成员和防汛责任人。去年,市气象局发送预警信息60多万条、市防汛办近10万条。

四、重在落实、形成合力,确保防灾抗灾救灾全过程的紧张、有序、高效开展

为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各级建立了一系列制度。一是专家适时会商制度。由气象、水文、防汛、水利、地矿等部门专家组成,进行定期不定期会商。二是值班制度。各级各有关部门全部实行有领导带班的24小时值班,气象、水文、水利、国土等部门,实行监测预报、水库调度、地灾防范等方面的专家坐班制度。三是资源共享制度。将气象、水文、防汛、水利等部门的测报预警系统实行联网,直至乡镇都可直接调看实时卫星云图和雨情水情,实现了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四是督促检查制度。由各级效能办、督查室牵头,有关部门参加。对防灾减灾救灾的全过程,实行不打招呼、直接到村到点督查,及时通报督查情况。五是农房统保制度。从去年开始,以县为单位,由市县财政出资376.68万元,为全市60.59万户农民住房进行统一保险。去年保险公司向12716户受灾农户支付理赔款2315万元。

我市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加快发展的要求、与兄弟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以这次全省会议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完善防洪应急预案、健全灾害预警应急机制,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有力保障。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