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决定形式——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形式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一、中国传统建筑的现状
西式风格建筑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占统治性的地位是有其必然性的:一方面是政治上的原因, 西方列强的侵入必然同时带来他们的文化和生活习惯, 而且与所有殖民地国家一样, 在时间上正好是发达国家中现代建筑兴起之时——可以说是西方古典建筑在本土外的最后一次复兴;另一更重要的方面是由材料决定的, 钢筋混凝土在建筑上的大量运用, 无论是造价, 结构坚固性, 还是防火性能都是木材无法比拟的, 而混凝土的材料性质是很接近于西方古典建筑的石材风格的。当时也有中国建筑师想复兴自己的民族特色, 但是在材料的限制下, 只能在局部采用一些几何化了的有中国特色的装饰, 其实质就是当时西方流行的艺术装饰派, 只是装饰元素改了一下而已, 并无中国古典建筑的韵味, 典型的例子就是外滩的中国银行 (见图1) 。“喇嘛庙和西方古典建筑在结构原则上是相近的, 因而有相近的体形, ……近代的一些民族形式的现代建筑, 因为设计的技术原则和艺术意图都有点和喇嘛庙相似, 自然而然的显示出一种基本上近似的风格和面貌”。这是当下仿古建筑劣质的根本原因之一, 也说明了建筑的艺术性更多的建立在材料选型之上。
二.中国传统建筑选择木材作为主要材料的原因
中国的古典建筑发展为现存样式, 有其历史必然性。这也是题目想要表达的观点, 材料决定形式。
中国远古人是怎么选择了木料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的?相传是有巢氏构木为巢, 有巢氏可能是一个人, 也可能是一个部落, 他使得人们从穴居生活进入了巢居生活, 后演化成了干栏建筑, 形成了中国木建筑的雏形。有巢氏尚待考证, 但可以肯定, 中国人把巢居视为进化的标志。
选择木材不是美感或者是宗教的原因, 而是自然的选择。当时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盛产树木, 黄土高原还是一片原始森林, 巢居可以躲避虫蛇野兽, 又可以远离潮湿的地面, 木材的取材和加工又相对较易, 自然而然就发展出了干栏建筑——对巢居的模仿和改进, 底部架空, 顶部用树干搭成人字形屋顶再覆以树叶草叶, 很像一个巨大的鸟窝。
木料也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材料, 天然材料无任何毒害, 比热小, 触感温和, 直到今天木材仍旧是室内装修的主要材料。我们的祖先选择了这样一种材料之后自然不会轻易更改。石材建筑在中国的发展不是因为受技术所限, 关键技术―拱券早已有之。
东西方建筑一开始都是有石材和木材两种形式的, 西方的乡间小住宅还是木制为主, 只是宏伟的教堂们太过出名, 以致有一种错觉, 似乎他们的建筑都是石头和混凝土。西方的纪念性建筑没有发展木材而选择了石材这条路, 有说是宗教原因, 石材建筑的宏大和耐久可以充分表达人们对于上帝的崇拜。中国人严格说来没有什么宗教信仰, 所以造房子只是为了自己这一代居住, 要的是建造速度, 人生几十年是等不了一个需要建造几百年的大教堂的。
在远古的神话传说里, 我们可以发现东西方, 或者说是整个世界内的惊人相似, 都信奉多神论, 为每一个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安排一个神, 都有关于洪水的传说等等。但是为什么后来大家就分道扬镳, 越走越远了呢?按照唯物的观点, 是人们生活的环境影响了人们的世界观, 尤其是审美观。这个过程是很缓慢的, 我们一方面从小生长于前人创造的环境中, 一方面又用自己已有的审美观继续改造世界, 古代每个文化在相对封闭的状况下有足够的时间发展自己, “文化是可以通过基因遗传来延续和沉淀的⑵”。说到东西方建筑不同的意匠, 就是一开始对于材料的不同选择。
三、木材对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布局的影响
一旦确定了木材这种材料, 中国传统建筑的意匠就很容易理解了。首先是布局, 形象一点说, 西方建筑是垒起来的, 中国建筑是平铺开来的。中国建筑在最初不是没有向高处发展过, “到了不再利用堆土的台作为向空间发展的手段的时候, 木结构虽然可以承担这个任务, 但是却出现了一个致命的弱点, 这就是防火的问题”。屡次遭受挫折之后, 木建筑就向平面伸展的方向走了。这一步自然而然的带来了中国古建筑的重要意匠:分隔、室内外合作等等。人生活的空间不仅需要建筑物的庇护, 也需要阳光, 空气等户外的自然环境。向平面发展的建筑形式必然产生院落和围合。
围合的形式可能很多, 世界各地现存的古老聚落多是木结构, 带状沿街或沿河分布, 或者就是独立的向心分布, 只有中国古建筑有四合院这样的空间, 这是木结构发展到高级阶段必然出现的形式。这要从中国城市形成的模式来看。历史上的改朝换代, 一般都有新建国都之好, 推翻一个政权后, 第一件事就是一把火烧掉原来的宫殿, 然后看风水选址。新国都的规划一般把一片规整的土地划分为棋盘状, 强烈的理性聚落可以说是短时间形成的城市的特点, 现代城市规划不外如此, 比如华盛顿。西方的历史城市形成时没有中国这样的历史原因, 多是从江边的聚落逐步发展而来, 石材建筑的持久以及建造的长周期使得统治者们不愿大动干戈。回过头来看中国自然形成的聚落, 比如重庆山城, 就是呈沿水的带状聚落。其他较落后民族的木结构发展远还没有达到中国秦汉时的水平, 或者说, 整个民族文化都没有达到, 不足以出现有规划的都城, 呈现着一种极原始的状态。下一个结论, 就是, 木材的短建造周期导致了规整的城市规划, 规整的棋盘格城市规划使得四合院的产生成为可能, 而木材的劣防火性能使得建筑布局向平面化发展, 从而使四合院的产生成为了必然。一般的说法是四合院的形成与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等级观念等等有关, 但是一个民族的性格、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生活的环境培育了人的最初性情 (前面已有阐述) , 二者互为因果, 如果从唯物观点来说, 只怕还是自然环境影响人多一些, 夸张一点说, 自然环境决定了我们使用木材, 然后成就了我们的性格, 我们又用木材建造更适合我们性格的建筑。这样看来, 建筑设计虽然是有很多的精神内涵, 但从长的历史来看, 木材建筑是循着它自己的性质发展的, 不为人的意志所左右。
四、木材对中国传统建筑建造方式的影响
布局一旦确定, 其实中国建筑的大致性格已经确立了。看了缪朴《十三点》后尤其有这样的感觉。看《华夏意匠》也有很多印证了自己的想法。中国古建筑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模数化的倾向也是木材本身的自然特点造成的。石材可以巨大到埃及金字塔那样每块150吨, 开采时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调整大小, 木材却是很受限制的, 而且树木本身的尺寸比例也是一定。材契分所确定的材料断面与长度尺寸正是原木料的比例。模数化的倾向使东西方的建筑设计方法有了根本的区别:中国古代的工匠们建造房子是不需要很精密的图纸的, 不是说没有详细的图纸而是说, 不是一图一屋, 多是凭经验, 按等级选材然后确定尺寸——木材摆在那儿, 只能是装配式;西方的大教堂建造之前总有很详细的图纸, 因为可以选择的断面和长度比例太多了, 没有图纸工匠们无法下手, 一般都由当时的艺术家兼建筑师完成, 比如米开朗基罗等等。建筑师这一职业在中国古代是不存在的, 文人们画家们对于建筑艺术可能有不少研究, 特别在造园方面, 但多是感性的描述, 真正从事过建造活动的好像没有听说过。模数化的倾向使得建筑师这个职业没有用处, 艺术和技术可以相对分离 (建筑师的主要任务就是统一艺术和技术。) 另一方面, 设计方法的区别也是中国建筑相比西方建筑更人性化的原因之一, 图纸是死的, 人却是活生生的, 建造的过程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 正是中国古建筑基严整又灵活的设计方法使得工匠们有充分展现他们才华的机会, 也使得空间、构件更适合人的需要。
结论:
关于木材对于中国古建筑风格的决定性作用总结如下:
2.特定的自然比例→模数化的倾向→与西方相区别的设计方法→人性化建筑和园林历史总是发展, 现在我们处在一个钢筋混凝土的时代, 材料性质决定了现代建筑的大行其道, 现在因为看厌了方盒子建筑而冒出来的各种流派, 后现代也好, 高技派也好, 只要他们没有脱离钢筋混凝土和钢材, 都只是现代建筑的一个分支。钢材是最接近木材的一种材料, 因为其力学性质和木材有相近之处, 都是线性的。但二者又有本质上的区别:中国木结构的优美很大程度在于它的节点,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斗拱, 这起源于最适合木材的连接方式——隼卯;而钢材却是螺栓和焊接。其实钢材还是一种可以随意制造形状的材料, 与木料区别很大, 后者是可以量化的 (woods) , 前者却是不可数的 (steel) , 怎样用不同的材料继承中国古建筑的意匠, 实在是一件很难的事。安藤发掘出了日本庭院住宅模式的深层结构——每个室内空间都与室外空间成对的服务于某个功能, 再根据日本拥挤的环境在三维空间中重新演绎这一结构关系。理论如此, 真实使用是否如此不得而知。
不过再说得远点, 也许生活方式都会发生根本的变化, 比如很多科幻小说里写的人体的变化——头越来越大, 身体越来越瘦弱, 双目不可直接受阳光的照射, 皮肤不可直接与空气接触……那时我们的建筑会是什么样子的?不再需要日照间距和自然通风的建筑该如何设计?会出现怎样的材料革命让现在的现代建筑成为历史, 一如钢和玻璃对于我们的木头?
摘要:从东、西方传统建筑在材料和审美上的对比, 通过木材对中国建筑的空间、布局和建造方式上的决定性影响作用, 阐述建筑材料对建筑形式的决定性影响作用, 以及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形式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木材,中国传统建筑,空间与审美意象
参考文献
[1] 李允鉌.华夏意匠[M].台湾明文书局, 1990.
[2]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