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享受写作的快乐
第一篇:让学生享受写作的快乐
让学生享受英语学习的快乐
尚屯镇段吉屯小学黄克兴在农村学校,大多数同学普遍对英语学习有一种恐惧感,厌烦感,原因是英语学习难,没有基础,所以慢慢地对英语失去了兴趣和信心,越学越泄气,越学越没劲。有些同学上课就像听天书,什么也不懂,最后只能听之任之。学习英语全在老师的逼迫之下,学习越来越被动,考不出成绩,也没了兴趣,便也失去了自信心。而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是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构建自主、开放、快乐的英语学习环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我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竞争意识强的特点,努力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享受英语学习的快乐。
一、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和教学媒体
录音机、挂图、投影片、卡片,甚至寥寥几笔的简笔画,都可
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要,进而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例如我在教“Askingthe way’’这一课时,在学生能听会说的基础上,围绕问路这一主题播放动画,让学生为动画中的人物配音。台词是学生自己编写的,真可谓五花八门、丰富多彩。整个配音过程,学生笑声不断。
二、创设情景 在教学中要设法创设尽可能多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加容
易地围绕所学知识进行交际实践。如教五年级上册[How much are these pants]时,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些“商品’’如衣服、文具、水果等,并在商品上标出价格,围绕着“shopping’’这一话题分组展开对话,最后选出每组的最佳“演员组合’’到台上表演。记得有一个“售货员’’在收到“顾客’’的钱时,他先用手仔细地捻捻纸币,然后又对着光线认真地看着,辨认钱的真伪。这一细节特别真实,学生的表演惟妙惟肖,赢得一片喝彩声。
三、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要“学以致用’’,英语的学习便是如此,我们要让学生学了英语后,要会开口说英语。为此,我每天课前都会花3—5分钟时间让学生到讲台前做一个Freetalking。内用可依照刚学过的课文的话题,也可以自已挑选话题,要求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并生动有趣。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更应鼓励他开口说,即使仅能说1—2句话,我们也要给他鼓励,告诉他下次会更精彩。这样做既能训练学生的英语口语、听力,也可以让学生发现英语不仅仅是为了应付测试,让他们感受到开口说英语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来评价,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评价所形成的稳定的内心体验。自信是成功基石,是一种强大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的潜能源源不断得以释放的精神源泉。能推动人在成功的道路上永往直前。若缺少了自信,影响的不仅仅是学业,更重要的是健全
人格的形式。那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学生学英语自信心的树立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是我们英语教师的责任。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老师要有耐心,善于表扬激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无论是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不要吝惜自己的表扬,成功的教育是爱的教育,爱能激发学生的热情,能给学生勇气和信心。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充满信心,才会对成功充满希望,才能去拼搏,去奋斗。
2.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进行方法的指导。 学生犯错误在所难免,对学生的失误和错误,教师要采取宽容的态度,教师可以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指导,最好的方法是给学生创造自我修改的机会,让其自我反省。有时犯错误反而是好事,因为改正后会记得更牢。
3.创造机会与氛围,让学生感觉到成功。
在教育教学中,我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创造适合的条件让学
生在实践中认识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培养自信心。同学之间应互相取长补短,使自己在学习中进步的更快。所以在课堂上,老师要用亲切的话语,幽默的表现和随机应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使得课堂成为每个学生乐于学习和表现自己的乐园。
五、引入竞争机制
将带有竞争性质的练习贯穿于教学之中,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
竞赛形式:个人赛、分组赛、口头赛、笔赛等。这不仅满足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又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情绪饱满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
六、让英语作业变得丰富多彩
英语作业应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例如:对于一篇阅读课文的处理不再要求学生把它背下来,而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课文内容生活化,以小品或短剧的形式把它表演出来。总之,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使作业不再成为心理负担,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把学生看成是课堂的对话者、平等的参与者,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快乐的氛围中轻轻松松地学习,享受学习英语所带来的快乐。
让学生享受英语学习的快乐
黄克兴尚屯镇段吉屯小学
第二篇:深化素质教育让学生享受学习英语的快乐
郑州轻工业学院附属中学曹琳娜
[摘要]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要,深化素质教育,灵活地运用教授内容,注重英语学习策略的培训,调动中学生英语的学习激情,充分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享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快乐、发展趋势、大型化、专业化
英语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身为一线英语教师除了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努力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专业化提出的需求外,还需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要,深化素质教育,灵活地运用教授内容,注重英语学习策略的培训,调动中学生英语学习的激情,充分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享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我在多年的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 创设融洽的氛围,营造激情的课堂
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研究都已证明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在良好
1的人际关系背景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积极关系所带来的积极情感、合作支持、相互帮助的态度和良好的情绪气氛,都将使教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创造相互帮助、相互交流、共同钻研运动技术的空间,是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一条重要途径。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每个学生得以健康成长的良好开端和最佳切入点,使他们能够在多种教学策略的指导实施下,快乐地学习英语。
疯狂英语的开创者李阳说:学习英语要达到激情。激情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怎么促进教学呢?教的职责在于帮助,教的本质在于引导。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心中充满着学习英语的浓厚乐趣和无比勇气。让学生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活动中属于主体地位,对于教学内容的重点知识,如重点词汇、重点语法,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或者查字典或者查阅参考书或者网上查询。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很强,那教师就给他们搭建自我表现的舞台,让他们像老师一样走上讲台讲解,使他们的能力得以展现,学习不再处于被动的状态,而是积极主动的探究。当然,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也可迫使他们去做。当量变产生质变时,他们对学习也就有信心了,继而进入了良性的循环发展。当老师把什么都讲得非常完美,无懈可击时,就把学生的探索过程取代了,而取代了探索的过程,就无异取消了学生能力的获得。
二、丰富英语学习实践活动,增强趣味性
英国语言学家埃克斯利认为英语教学中的趣味性问题是头等重
要的问题。研究表明,在学业失败的因素中,缺乏兴趣占35%;一个人只有对英语有了强烈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钻研并运用它。培养学生的兴趣,老师必须重视课堂教学,这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基础。在课堂上,老师就必须抓住这一时机,创造一定的英语学习环境。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要针对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组织学生开展集灵活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学习活动。其次,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社会实践,放手让学生实践,让学生共同思考,共同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英语学习的提高。如注意字母、音标和日常会话教学的合理组合;注意学生学习的情绪变化,学生一旦出现错误,不应大加指责,而是耐心的指点、纠正,并教给学生自己总结出了各种口诀、顺口溜、英语的语法规则、词的用法等常让学生困惑,练习,试卷中经常出错。这些学习技巧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生的纠错能力。
三、开展竞赛.建立兴趣小组,增强学生的自信和参与意识。随着近年选秀节目对中学生带来的影响逐渐加深,我开始将带有竞争性质的练习贯穿于教学之中,采用各种各样的竞赛形式:个人赛、 分组赛,口头赛、笔赛等。这不仅满足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又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情绪饱满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之中。
竞赛可以调动学生潜意识中争强好胜的欲望,在紧张的竞赛参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竞赛可分很多形式,如:单词记忆、默写,课文的背诵等。而兴趣小组的建立,能使每个学生都以愉快的心情,主动
参与学习。
四、带着赏识的眼光,对学生做激励性的评价
评价是英语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价,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我,促进全面运用语言的能力,使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适当调整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作为教师不应该只重视终结性评价,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即使学生在考试中没考好,也不能一概否定学生,要看到他在学习过程中积极进步的一些方面。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以激励为主。在平时的授课中,我就有意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留心他们的优点,譬如,有的孩子单词记的多,有的学生发音准确,有的模仿力强,有的上课聚精会神,有的善于发言积极性高等。随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特别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寻找适当时机,创造合适机会,有意让学生在班里展现他的优势,出风头,尔后夸奖一番,还让全班学生为他鼓掌,为他喝彩。
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让学生在不同程度上看到自己在参与学习后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总之,素质教育要求教师由一个传统型“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情境的设计者、策划者”,让所有学生都能从英语学习中享受到快乐。
第三篇: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把语文课上的有声有色必须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入手。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学生才能收获语文学习的幸福。
一、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唤醒学生内在学习兴趣
1.借助多媒体,激发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形象直观的世界中,从而提高教学效益。例如:我在教学《瀑布》这首诗歌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瀑布雄伟壮观的气势,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许多瀑布图片(包括远望、近观),并配乐朗诵这首诗歌。为了营造这种氛围,我让学生全体起立,在激昂的乐声里,在动人的画面前,激情朗诵。那节课上学生们激情澎湃湃,兴趣盎然,快乐无穷。
2.利用板书,诱发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板书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往往有锦上添花和画龙点睛的作用。独具匠心的精美板书不仅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课充满诗情画意,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艺术的感染。比如我在教学《妈妈的爱》时,把板书设计成为一个“心”形,使孩子们直观形象地体会妈妈那浓浓的爱,并且这个板书也给学生留下了过目不忘的印象,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3.创设情境,境中激趣。
学生有很强的表演欲望,我利用学生的这一天性,在教学中经常根据课本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教学《一片树叶》中,我提前让学生做好表演的准备。表演课本内容和第二年小动物的表现两个片段。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准备了头饰,而且还自己加了很多台词。那堂课学生们表演的很精彩,对于理解课文帮助很大。因此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表演,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4.联系生活,用中生趣
对于开放单元,如:《外面的世界》《书的世界》《体育世界》等,我们在教学时不要只局限于教材内容,应充分鼓励孩子们走进生活,在生活中识字,渗透大语文教学观。《体育世界》中安排:向同学介绍一位你最敬佩的运动员,我带领孩子们走到校园,自己从文化墙上选择最敬佩的运动员。在学写留言条、请假条、启事时,要与身边事例结合,主要让孩子们学会应用。学习班长交作业时,我不在办公室,我就让孩子们以这个内容写一张留言条,使大家明白学习是为了运用。
二、突出基础教学,培养主动学习汉字的情感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提出的要求。因此,在识字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的情感和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趣味识字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智力,形成识字能力。汉字教学的最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但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识字兴趣是关键。
1.主动参与,开动脑筋。
巧用汉字的造字规律,引导学生主动识字(主要针对象形字、形声字)。根据不同的字引导学生用猜字谜、编顺口溜等方法去识字。此外,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加一加(熟字加笔画或偏旁),减一减(熟字减笔画或偏旁),换一换(熟字换偏旁),比一比(区别形近字),摆一摆(易错的字的笔画摆一摆)等等。通过师生共同开动脑筋,发散思维,努力给孩子留下长久记忆。
2.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语文是一门具有开放性的学科,识字不应只局限于课堂,要注意课内外、校内外的沟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识字的渠道。如让学生在家中看电视及阅读书籍中识字,在辨认多种电器、家具中识字,街道两旁的广告、标语、标志牌,或者到超市去认识商品的名称、吃饭的饭店名称、文具店名称、衣服商标等,家长都应该及时渗透,努力做到“润物细无声”,让学生明白:只要做识字的有心人,就能认识更多的字,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
“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这是课标对于低年级学生在写字方面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写字指导。尤其是要实现“认写分流”:即二类字只认不写,一类字既认还写。有些教师认为绿色通道里的二类字学生认不好,不如让他们多写一写,也不去管笔顺规则。殊不知这样反而害了孩子们,增加了他们的学习负担,对孩子的身体发育也不好。我们只需要指导孩子认真学会书写田字格生字就可以了。
三、强调双基训练,抓好课堂落实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40分钟要效率。语文教学强调双基训练,并不是说要“另起炉灶”,而是要求和谐共生,相互交融。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安排的学习内容并不复杂,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轻松。但我们教师一定要注重落实。真正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有记录,只要布置的作业,包括口头作业(朗读、背诵、说话),也一定要落到实处,使孩子们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绝不拖到第二天。检测环节我们可以根据教学设计和学生实际接受水平,设计难易适中的检测题,的确能够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可以是填空、连线、识字游戏、复述小课文等,使孩子们乐中学、学中乐。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应该让语文教学寓教于乐。激发兴趣,给孩子们一片快乐的天地。放飞心灵,给孩子们快乐的时空。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让语文课摇曳生姿,充满欢乐!
第四篇:让写作成为小学生快乐的事
[摘要]当今不少的小学生写作文憷头,提起笔来无话可说,上作文课唉声叹气。老是上作文课,也很挠头,讲得口干舌燥但收效甚微。对这种情况,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严峻的课题。本人从实际出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活动,认为平时是积累,从身边的小事写起,不拘泥于形式,厚积薄发,抒发真情实感,适时地给予鼓励,是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的有力措施,常此坚持下去学生的作文将收到可喜的效果。
[关键词] 兴趣 积累 快乐 激励 成功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古人有“谈虎色变”者,如今的不少小学生也有“谈写作文色变”的。也许这句话说得有些夸张,但是作文难确实是很多师生的共同心声。教师怕作文,劳神费时,学生怕作文,生编硬造,走过场应付。那么,如何改革作文教学,让作文成为学生钟爱的学习活动,成为日常生活的“甜蜜素 ”,是每个语文教师值得认真探讨实践的课题。
笔者觉得,作文应改变过去应付考试而写作的目的,改变传统的一题写多年的老套路,放飞学生思想,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启思想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乐于写作,使写作成为自由快乐的事。本文将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
一.积累素材
(一)直接感受
一提起作文, 不少学生就不同程度地产生畏惧、厌倦和失望的心理。造成如此心理障碍的原因虽是多方面的, 但究其原因主要是觉得 1 没有东西可写,无话可说。 这种现象的产生跟习作素材的积累有关, 积累少, 写作时必然思路闭塞, 捉襟见肘, 举一而不能反三。经验丰富的作家告诉我们,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小学语文新课标也指出:指导学生作文, 要从内容入手, 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 成天在课堂讲怎样写作文, 学生还是无事可写, 要写, 也是胡编乱造, 缺乏真实感。作为语文教师要抛弃那些组织学生搞活动会浪费时间, 耽误学习, 影响考试成绩的片面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多层次、多渠道积累习作素材, 为学生习作成功奠定基础。小学生天性好动好玩,光看别人表演是不满足的,要让他们自己参与活动,自己动手操作。如制作小书签、贺年卡,洗衣服、钉纽扣,浇花、种树,喂小鸡小兔,开展科学小实验,小发明等活动。老师提出要求,教给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在课堂上说自己操作的经过,老师加以点播,使之言之有序,说完再写下来。这样写时就有话可说, 有情可抒, 从而使写作兴趣初步得到培养。
(二)间接感悟
作文是客观世界在学生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认识人类社会, 通过观察、认识、体验, 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 在平淡中寻找新奇, 开拓视野, 增长见识。积累习作素材, 光靠直接感知现实生活即直接观察是不够的, 还需要学生通过电影、电视、图书、刊物等间接了解, 即间接观察, 积累各种知识, 开阔视野。这些间接观察具有时代性、广泛性、自主性, 学生可以随自己的喜爱任意学习吸收, 引发联想或想象。小学生的知识主要是通过阅读获得。阅读可以使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 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 以丰富自己的词汇。因此, 首先要指导学生读好教科书, 从中获得读书的方法, 然后再去指导他们课外阅读, 让学生多读书, 读各种书, 2 并把读书思考、小练笔结合起来, 使学生从书本中获得的知识, 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以丰富学生习作素材。例如:学习《窃读记》这篇课文时,文中对小女孩在图书馆找书的动作描写极为生动具体传神,学完课文后,组织学生进行动作描写的小练笔,学生经过细心观察后,有写老师进教室的瞬间、有写操场活动的、有写做卫生的„„由于学生有方法可循,有内容可写,所以这次练笔比较成功。
二.因材施教
一部分学生怕作文是我们忽视了写作能力上的差异, 一贯地用整齐划一的训练内容、方式, 要求参差不齐的学生齐步走, 结果优等生发展受到限制, 中下学生无法承受。因此, 要让学生习作获得成功就必须针对学生的不同起点, 因材施教。按学生的不同程度提出不同要求。新课标的作文教学提倡: 不拘形式, 自由表达; 用我手写我心,表达真情实感; 自主拟题, 少写命题作文⋯⋯
(一)循序渐进
诚然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从易到难的过程。有人说“要想学会游泳,教练讲完要领之后要把学生推下水,让学生在水中亲身体验,别管是什么姿势上来的都应说是游上来的。”我觉得这个例子和写好作文的道理是相通的。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各人的差异,教师的要求和指导不一样,学生写好的作文程度也会不一样。例如:学校举行了拔河比赛,赛完之后,老师布置写《拔河比赛》这篇作文。在学生动笔之前,课上老师先让学生说自己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怎么做的,当时神态如何,心里怎么想的„„小学生争强好胜,发言特别踊跃。说完再写,这时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写好作文之后,但同是一题作文由于水平不同,有的同学写得好,有的同学写的差一些。就拿写抓住绳子这一细节描写时,有的学生写道:同学们身子后 3 倾紧紧抓住绳子;有的学生写道:同学们表情严肃,咬住牙,身子后倾,手像钳子一样紧紧抓住绳子。虽然前者不如后者写的形象吸引人,但这些同学尽力了,教师都应给予好评。其次作文是有个性化的。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形成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从而“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既要使他们善于描写现实生活中美好的一面, 又要让他们勇于正视社会生活中的阴暗面。让作文主题远离轻浅甜腻, 抛弃虚浮华丽, 激活创新思维, 我们的个性化作文教学就会充满生命力。
(二)多种尝试
新课标强调“能不拘形式, 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 这是写作的最佳状态。要自主写作, 必须有积蓄, 厚积才能薄发。平时积蓄是多方面的, 生活的积蓄, 知识的积蓄, 思想的积蓄等。广泛阅读, 输送精神佳粮。引导学生灵活尝试速读、竞读、顺读、逆读、精读、略读, 以讨论等形式开展阅读。社会是写作的巨型宝库, 教师要引导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如关心了解邻里的新鲜事, 生活环境的变化, 骄阳下的交通警察; 通过书报、电视、电脑等耳闻目睹各方面信息; 利用课余或节假日看电影, 参观展览等。真实表达, 放飞作文个性化心灵——“文章不是无情物”,“唯有真实才是最美的”。“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强调的就是作文要讲究“真实”( 即真知与实情) , 写出自己的生活, 写出自己, 作文才有生命力。
三.快乐写作
(一)兴趣入手
作文要多写多练, 但形式单一, 老是老师出题, 学生照题写也 4 会厌倦乏味。尽人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 设计各种愉快活泼、新颖有趣的训练形式, 使学生感到作文不仅是一种练习作业, 还是一种有趣的活动。把活动与作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例如, 为班上同学进行肖像描写、性格描写, 然后进行有奖竞猜。谁写的人物被别人猜得又快又对, 谁就获奖。又如, 用录音机把事先录好的各种声音放给同学听, 让学生分辨是什么声音, 用词句摹写, 并进行想象推断, 巧妙地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写成一篇文章等。
(二)乐于表达
快乐写作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光。罗素说过: 并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光。学生之所以没有东西可写, 是因为没有用心观察、用心体验、用心感悟生活中平凡的事、平凡的人、平凡的物。通过拓展写作资源渠道, 让学生逐渐懂得写作素材就在我们身边, 会从身边的普通的人、普通的事、普通的现象中发现其不普通,从重复的生活现象中发现其不重复的地方。从而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光, 激发学生的写作和表达的欲望。教学中一次练笔的题目是《乐于助人的同学》,题目很老套,但有的同学以班上为同学打饭的刘程为例,写出了他不怕累不怕麻烦热心助人的好品质。这不就是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事的很好例子吗? 语文教学不能仅以传授知识为首要任务, 而应利用教育内容本身的知识价值, 作为引发学生内部学习的原因, 注重提高学生的创造性, 使学生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产生质的飞跃, 使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学习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学生在写作资源的拓展过程中, 受到道德情感的陶冶, 加强了自身的修养, 提高了自身的品位, 从而也提高了欣赏美的水平。如一次校园活动, 5 在活动中感到愉悦、感到挫折, 然后奋发, 留下了心灵中一段难以忘怀的人生旅程; 一次文本或网络的素材的感悟, 激起探究的欲望, 借鉴的动机, 创新的动力, 也就提高了欣赏美的水平, 又提高了写作水平。“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要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大大拓展渠道, 让学生快乐地写作儿童作文, 就要回归儿童, 以童心写童真, 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 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 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只有这样, 儿童才会写出真情实感, 而且也会写出自己的想象。二者结合的文章才是有个性化的、有生命的。
四.宽容理解
(一)作文修改
作文教学中,评改问题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在作文批改中, 有的教师看见一些差的作文心中就厌烦, 随意给一个低分, 连评语也不写, 或者气呼呼地写上一些批评、挖苦、斥责的话, 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长此以往, 学生不仅不会改正缺点, 还会产生逆反心理, 由怕作文到厌烦作文。因此, 教师批改作文时要有一颗爱心, 满腔热情。评语要用鼓励性语言, 既要肯定点滴优点,又要诚恳地指出缺点和不足, 还要介绍一些修改的具体方法。要用谈心式、讨论式的语气, 让学生从教师评语的字里行间感受到老师的殷切期望和一片爱心。记得有一次小练笔,内容是描写同学的肖像,有同学写道“XX的眼睛又大又圆,像两盏明亮的灯泡”谁读了这句话之后都会哑言失笑。这时如果老师对待学生的作文大肆讽刺一番,可能要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我是这样提出修改意见:你发现同学的眼睛大,说明你很细心,但眼睛比作灯泡不好看,可以写像明珠、像宝石、像玛瑙等。果然学生看了老师的批语之后很乐于接受,愉快地对原文进行了修改。
事实证明, 以情育人, 表扬比斥责批评效果更好。要正确认识小 6 学生作文的性质和教师批改作文的目的。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小学生作文是习作, 是一项练笔活动, 是书面表达的最基本训练, 而并不是艺术, 不是文学创作, 只要学生能正确地、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就行。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不要用成人的水平去对孩子的文字评头论足, 更不能用文学编辑和文学评论家的眼光去看待小学生作文。我们在批改他们的作文时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 力求保持学生作文的原意, 绝不能用教师的思路去代替学生的思路。因为小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文知识都很有限, 有的孩子在作文中, 难免有些语言表达方面的不足, 但那是无关紧要的,随着他们语文知识的增长, 孩子们自然会知道怎样把他们想说的话说得更清楚、更明白。如果教师对他们的作文要求过高过严只会适得其反, 很容易打击他们的写作兴趣, 使他们产生畏惧写作文的心理。所以教师在批改他们的作文时, 只要学生写的是真话, 是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表达的是真情实感, 只要“其意义不谬误”, “字句已通顺”, 哪怕有的是幼稚可笑的, 也不必大删大改, 把学生的一篇作文搞得面目全非。因为我们批改作文的目的不是代替学生修改文章, 而是要指导学生掌握修改文章的方法, 让他们学会自己修改作文。
特别指出, 对中下学生的宽容和理解, 耐心和有效的指导也是十分重要的, 要努力做到宽而有度, 严而有格。教学中, 可对他们超前指导,预先告知习作题目。只要学生能达到要求,无论质量如何,都给予承认,或加以肯定,以后逐次要求提高。从心理角度看,在这个过程中,肯定、鼓励、表扬是树立信心的最有效的方法。用这些方法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另一方面, 在教学时应将修改的重点放到作文选材好、有能力、有希望修改成好作文的学生身上。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 尽管整篇文章难以达到优秀, 但是部分片断, 甚至 7 几个词句用得好的情况, 还是可发现的, 把进步快的习作, 整篇或者片断抄写出来并加以肯定和表扬, 让他们同样获得成功的感受,以此增强习作的信心。。小学生写作只是初学阶段, 他们的作文多半是半成品, 缺点自然很多, 这是很正常的。我们不能用文学标准去要求学生, 学生每次作文之后, 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 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具有催化作用, 所以作文评语要多加鼓励, 批改要善于捕捉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 让每个学生见了评语后都有成功感。
(二)作文评分
作文评分中的一个普遍的问题是评分太紧, 总觉得作文不像数学那样, 很难打高分, 更难打满分, 这就使一部分习作困难大的学生失去了信心。因为有些学生读了好几年书, 写了几十篇作文, 从来没有得到一个理想的分数, 可谓是习作中的“贫困户”, 这样的学生能对作文树立信心吗? 作文经常得低分, 这是影响学生作文积极性的原因之一。经常低分, 会使学生产生焦虑感, 失去自信心, 最终引起回避和退缩的反应, 失去作文兴趣, 形成畏难消极的心理。是不是学生作文实际水平只能评个低分? 我们不能否认有一部分学生作文确实很差, 但对多数学生来说, 之所以低分, 主要还是教师批改作文时, 把握标准存在误区( 如把学生的作文当文学作品看待; 用成人文章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作文等) , 从而导致在教师心中形成学生的作文差且粗糙的定式心理。因此, 教师应抛弃这种片面认识, 正确把握小学生作文的评分标准, 认识到小学生作文只是一种练习作业, 一种学习过程。要根据课标中对不同年级的不同作文要求, 按照小学生作文有个逐步提高、逐渐达标过程的规律来确定标准考虑评分。只要达到了本年 8 级作文的基本要求, 就是好作文, 就要给较高的分, 以帮助学生增强写好作文的自信心, 提高其积极性。
五.体验成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学习的情绪力量。”新课标也提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成功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能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要, 激励学生写好作文。反之,如果一个人办事总是感受不到一丁点儿成功的体验, 再坚强的人也难免丧失信心, 何况是小学生。教师要想办法积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例如, 设计作文园地, 让每个学生都有作文入选, 都能品尝一下“发表”作品的喜悦; 按作文能力分组进行竞赛, 让更多的学生都有获奖的机会; 搞一些单项或片断的作文练习, 让较差的学生也有更多的可能获得成功⋯⋯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表扬强化的重要作用, 善于发现和抓住学生作文中的每一优点和微小进步, 哪怕是一段话,一两个好句子, 一个用得合适的词语, 一项新鲜的材料,只要是有“独到之处”就应及时给予表扬肯定, 鼓励继续发扬。哪怕是作文讲评中,老师饱含深情地朗读学生的作品,也是对学生极大的鼓舞。老师在学生作文本上激励性的评价,无非是在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加上老师精当的指导,学生的写作水平会逐步提高,写作动力会逐步强化,以形成良好循环的最佳状态。
总之,打开学生的写作源泉,让学生进入到“理想”写作的境界,使写作成为小学生快乐的事,是我们语文教师锲而不舍、努力探索的课题。让我们去努力吧,开辟出自己作文改革的一条新路。
9 北辰区教育学会第一届“北极星杯”论文年会
让写作成为小学生快乐的事
张永梅 东堤头小学
第五篇:在体验中享受写作的快乐
新课标提倡作文训练要从学生的主体性需要出发,与学生的生活挂钩,还学生作文的本来面目,让学生在无拘无束地尽情表达,用充满个性的语言,写真体验,抒真感情,展现出学生作文的童心、童真、童趣。其实,学习写作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快乐的体验的过程。只有体验到习作过程中的乐趣,享受到了习作过程中的快乐,作文教学才能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需要。
一、感悟生活,体验积累的快乐
生活是生动具体的,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化、情感化、个性化的习作素材。生活是开放的动态,它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广阔的时空背景。文章是生活的反映,也是情感的载体,习作的过程就是体验生活的过程。只有把生活的情趣和乐趣在作文课堂中展示出来,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才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只有让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积极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和情趣,学生才能爱作文,有话想说,有话会说,有话巧说,有话趣说。比如我在指导学生习作的观察中,开展一些“买一次东西砍一次价”、“我长大了”
等实践活动,以丰富写作的素材。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只有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描绘生活、创新生活,用五官去观察,用大脑去综合,用心去体验,用笔去描绘,才能通过作文教学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塑造人的人格品质,积淀人的文化修养,抒发人的真情实感。例如:黎佳乐在习作《我的第一次》中写到她是一个不爱说话又胆子很小的女孩,平时都是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去买东西,可是今天爸爸妈妈却对我说:“佳乐你今天给我们下楼去买包子好吗?”听完这话后我很想告诉爸爸妈妈我不行,可是……(因为这对于一个胆小又不爱说话的我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最后我还是答应了爸爸妈妈并且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下楼去买包子,来到店里看见人很多这时我的心更乱了,就像怀里的小兔七上八下不知该怎么办;我刚想说阿姨我买……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下去,这时我听见心里的我再说:“佳乐你能做到,你是最棒的,相信自己。”我又一次来到店里鼓足勇气说:“阿姨我买两笼……纯肉的包子,”说完这句话后我深深的吐了一口气,阿姨笑嘻嘻的对我说:“小朋友你等一会,我去给你装。”拿上包子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从心底里为自己鼓掌。通过这篇孩子的习作我仿佛看到当时那一幕场景,
这就是发生在她身上的一件事,所以这篇作文生动、淋漓尽致。在后面一次我和她妈妈谈起这篇习作时,她妈妈说她当时一直就跟在后面,作文中写到的正是她当时所做的。在教学中,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开放的活动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我认为加强对生活活动过程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在习作中体验到生活的乐趣,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语文、用语文、发展语文能力,提高习作的兴趣和张扬学生的个性。
二、感悟生活,体验探究的魅力
探究性习作以尊重、信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充分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培养学生习作的良好的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极大地满足和强化了学生的求知欲,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在作文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能力,我们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写一些探究性的作文,指导学生探究小白兔的生活习性,写一写“可爱的小白兔”等等;这样的作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探究的魅力。比如春天来了,让学生利用休息日,到郊外去“找春
天”,看一看春天有哪些景象,想一想和冬天有什么区别;再感受一下春天,在郊外放放风筝;然后再回到课堂,让学生说一说你观察到得春天有哪些特点:有的说春天的迎春花开了,有粉的、白的;有的说柳树姑娘的纸条抽出了新芽;有的说小燕子跟着妈妈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南方飞回来了;还有的说小草从地里探出了小脑袋,来看看美丽的世界!再议一议提出的问题。读一读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春天的诗歌,画一画或者写一写你心中的春天,最后做一做,可以用你采集的各种形状的树叶或小草拼成不同的图案,贴在纸上,再用水彩笔进行修饰点缀,做一份漂亮的贺卡;还可以以春天为主体,做一张别开生面的手抄报,做好的手抄报,带到班里贴在墙上,装扮一下自己的教室。也可用美丽的语言来描述春天;通过这种活动,使同学们感受到春天是美的,大自然是美的;人在自然中是美的,人的劳动是美的。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实践,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生动、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增强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学生就会针对特定情景中的事物仔细观察,并且提出问题;针对所探究的问题,形成简单的探究思路,并以自己的方式实施探究。这样做,可增强学生
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增进生与师、生与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张扬了学生的个性,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习作中体验到探究的魅力。
三、感悟生活,体验交流的开心
习作的过程是一种心灵的交流过程。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可以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多项交流。例如经常指导学生练习写一写老师、爸爸、妈妈、同学、朋友、家人等,把自己心里话告诉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心里的秘密;也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直接表述自己的心声。
在生活中体验快乐,在习作中享受快乐,这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趣情境,扩展学生生活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既激发其兴趣,又激发其感情,学生只有在愉快的过程中体验习作的生活乐趣,享受精神生活的情趣,学生才能热爱作文渴望作文,才能体验到作文的情趣,享受到作文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