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初中思想品德课自主学习策略论文(通用)

初中思想品德课自主学习策略论文(通用)

初中思想品德课自主学习策略论文在初中思品教育教学实践中, 特别是在农村初中, 学生普遍存在着自主学习上方法失当与缺乏策略指导。现代教育倡导以人为本, 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师, 应该顺应时势, 积极改进教学方式, 掌握一些教学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课自主学习策略论文

在初中思品教育教学实践中, 特别是在农村初中, 学生普遍存在着自主学习上方法失当与缺乏策略指导。现代教育倡导以人为本, 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师, 应该顺应时势, 积极改进教学方式, 掌握一些教学策略, 努力让学生参与各种教学活动, 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建构知识体系, 从而有效把握知识, 进而真正促进自身的发展。而教师有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则是实现这个转变的一个关键所在。

1 自主学习与思想品德课程特点

自主学习 (autonomous learning) 也称为自我导向学习 (selfdirected learning) 或自我调节学习 (self regulated learning) 。美国心理学家齐默尔曼 (B.J.Zimmerman) , 认为自主学习是某些体现了个体能动性和积极性心理品质的集合。只要学习者在这些心理品质上的表现符合某种期望, 那么, 这种学习就可以被认为是自主学习。齐默尔曼认为, 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 其学习就是自主的。简单说, 自主学习的基本表现就是“我要学”。其基本特征是: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 自己制定学习进度, 参与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 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 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新《课标》明确提出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作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 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四个特点。从思想品德课程特点尤其是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分析, 我们可以明确, 本门学科的学习具备了自主学习的根本条件, 即建立在能力基础上的“能学”。新《课标》中明确提出教学的主旨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但要有教师的引导。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下册P65也明确提出“在学习过程中, 我们要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学习能力”。另外, 受个体兴趣和社会需要的影响, 不少学生已经在事实上开始了主动学习, 只是没有形成明确的认识和系统性, 缺乏对这种自主学习的自觉评估和监控。对此, 我们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其它前提条件和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意志努力基础上的“想学”与“坚持学”, 以及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

2 运用学习内在动机的激发策略, 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动机是指引起个体活动并维持、指引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自主学习首先表现在建立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要有效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关键是要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

2.1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兴趣是很奇妙的东西, 一个人一旦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其潜在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有了浓厚的兴趣, 想放弃都难。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讲, 学生的主动学习, 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的。初中生的认知水平更多是处在感性认识阶段, 更容易受到兴趣的诱导而产生学习的欲望, 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 学生往往会主动参与学习。因此, 作为教师, 要善于营造有利的情境来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2.2 课堂教学巧妙设计、准确设疑, 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有效的办法。而唤起好奇心则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习任务的新奇和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可探索性的感受。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能够对教学结构进行巧妙设计, 准确设疑, 引发悬念, 就容易让学生感受到兴奋、惊异, 从而让好奇心来诱导他们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索中去。如:讲授九年级第四课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生态文明时, 笔者用很肯定的语气指出大家耳熟能详的“武松打虎”这种做法是应该批判的, 当时挂在学生脸上的几乎都是惊奇和疑问的神情。有些活跃的学生开始了一系列的发问:老师, 你不会是忽悠我们吧?老师, 是你讨厌武松吗?哈, 老师, 你肯定是正话反说!……见学生的好奇心被诱发出来了, 这时才结合刚学过的关于我国的人口、资源及环境方面的基本国情, 引导学生明白我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所提出的对策———可持续发展战略。再结合现在当今形势, 引出生态文明建设, 进而让学生讨论“武松打虎”在现代形势下究竟该不该?结果, 当时的课堂氛围非常好, 学生的参与很是踊跃。

2.3 倡导师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组织辨析, 形成民主、自由的课堂气息

从传授知识角度说, 教材是死的, 人是活的。另外, 随着时代的发展, 很多知识的表述与理解也会发生变化。所以, 在实际的教学当中, 在不违反科学性和思想性原则的前提下, 不仅教师要敢于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而且也应当积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对于教材中尚未形成明确定论的观点, 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辨析、讨论, 让课堂变得活泼生动, 有民主、自由的气息, 学生肯于参与。如八年级下册第九课《我们崇尚公平》, 关于什么是公平这个话题就很有意思。在组织讨论的过程中, 笔者发现了学生对这个话题很有兴趣、热情很高、话题的范围很广, 甚至有些学生提出的观点还很新颖。学生的参与性高, 整个环节充满生机和活力。课后, 就有很多学生纷纷表示:这样的课要多些, 我们喜欢!在这样的教学环节中, 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倘若教师过于执着教材, 毫无见地、小心翼翼, 则无异于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和心灵。照本宣科的课, 尤其对于充满好奇与活力的青少年学生而言, 无疑是沉闷的、反感的、失败的课!

2.4 理论联系实际, 践行生活化教学

初中思品课的很多理论无疑是抽象的、枯燥的, 但学生又必须接受。所以, 如何教学才能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 使之变得易懂、易接受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实践证明,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有效方法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生活化教学。立足现实形势和身边的生活, 对教材理论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 真实了解知识的应用价值, 才能引领学生去参与、去体验生活, 就容易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2.5 关注个体, 始终贯穿因材施教原则

作为教育者必须清醒明白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差异的, 忽视个体成长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学习的发生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中个体的认知需要是内在的根源和基础, 而因材施教恰恰是促进学生形成学习内在动机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关注个体, 不强行使用僵化的要求和标准, 而是能根据个体的实际来要求和引导, 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学有所得, 拥有成功的体验, 从而达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并付诸实践。

2.6 积极的激励性暗示和启发, 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 体验成就感

对于有些学生, 特别是学习程度不好, 但自尊心又很强的学生, 积极采用暗示和启发的方法, 往往比直接的肯定和表扬更有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心, 主动参与学习, 努力克服困难并逐步体验学习的乐趣, 激起其内心的成就感。同时也有利于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实施暗示和启发有几点要把握:一是时机要及时;二是有激励性, 不做作;三是要分层次进行, 不求一步到位。

3 运用元认知控制策略,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元认知控制是对认知行为的管理和控制, 是学习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过程中, 不断地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积极的、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实施元认知控制策略, 关键在于把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 且在不断实施的过程中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3.1 课前预习———计划策略

元认知计划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 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预估其有效性。

课前预习, 应有预设目标, 这个目标即教师的教学目标, 但必须要把它转化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目标。所以, 在实践中, 教师所提出的目标应该是具体的, 让学生能够感知或者判断的, 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采取相应的学习方法。笔者常用的方法主要是: (1) 学生读教材, 可通读也可精读; (2) 让学生写知识纲要, 越细致越好; (3) 讲教材, 让学生自己当自己的老师, 并独立完成习题。另外, 很重要的是教师提出的学习目标应当具有层次性, 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给出不同的要求。程度好的可以为本课列提纲, 找知识点, 并独立完成课本习题;程度低些的可以只要求通读教材两三遍, 对教材能有个感性认识即可。

为了促进预习的有效性, 教师还要对学生的预习成果进行跟踪和必要的检测。主要是在课堂教学的前五分钟进行, 多采用正面激励的方法肯定和鼓励学生, 强化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 课堂实施———调节策略

元认知调节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 如发现问题, 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根据对认知策略的效果的检查, 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课堂组织中采用调节策略, 目的就在于引发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控制。主要思路有:

通过让学生自己选择或提出计划的形式来引发对学习的主动控制。教材中每节课中的若干习题往往可以成为教师运用调节策略的载体。比如, 用商量的语气征询学生完成习题所需的时间, 并让学生自行决定。这样, 学生感受到的是信任、民主和自由, 就有利于学生形成个人的自我调控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 发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普遍有所提高, 自信心也有所增强。

经常性进行“自我预测”。既可预测完成习题的时间、完成的质量, 也可预测考试的答题速度和成绩。然后再与实际相比较, 教师与学生可及时做好记录, 并进行反馈和提出指导性意见。对于一些预测结果与实际反差太大的学生, 教师应予以个别谈话和辅导。这种方式很受学生的欢迎, 容易引导他们朝预期的目标努力, 从而促进了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主动控制, 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得以提升。

3.3 课后自我反思———监视策略

元认知监视是在认知活动进行的实际过程中, 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 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且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

思品课的学习非常注重体验。课后反思是强化学习效果, 增进体验的一个很有效的手段。既可以有效地评估学习成绩, 又可以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和克服困难的探索过程, 引起对学习的自我监视。自我反思的主要方式有: (1) 复述本课知识点 (知识目标) ; (2) 独立完成作业及单元测试 (能力目标) ; (3) 谈个人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课程三维目标的自我反思, 学生容易感受到自己的学习成效, 发现了优势和不足, 增进了体验,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与愿望, 强化了对学习状态的监视。

4 实施自主学习策略应注意的问题

新形势下的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笔者的实践, 认为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要认真研究教育教学理论, 提高运用理论策略指导教育教学的能力, 加强自主学习方法运用的指导。如:如何预习、调查、访谈、讨论、写学习心得、写政治小论文等; (2) 研究课程标准, 熟悉教材, 明确学科教育教学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注重过程性监控; (3) 认真关注学生的发展情况 (如:学习态度、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 。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 目标明确, 针对性强; (4) 努力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以人为本, 有助于教育教学工作和谐开展。

摘要:新课改明确提出课程学习新理念——建立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本文中,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和日常观察, 针对农村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自主性差的问题, 立足于初中思品学科的特点, 从学习内在动机激发策略和元认知控制策略等方面, 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进行探索, 并根据自身于实践中的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 以期达到抛砖引玉、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思品,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 刘衍玲.接受学习与课堂教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1.[1]刘衍玲.接受学习与课堂教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1.

[2] 教育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Z].[2]教育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Z].

[3] 教育科学研究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Z].[3]教育科学研究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Z].

[4] 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4]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5] 周永良.论促进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J], 现代教育科学, 2008 (1) .[5]周永良.论促进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J], 现代教育科学, 2008 (1) .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