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语近人人才心得体会
我们成长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事情,在事情发生后,以心得体会的方式进行记录,可使我们改进不良思想,留下激励自己的正确思想。怎么写出有意义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平语近人人才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平语近人人才心得体会
平语近人心得体会
始终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
——观看《平“语”近人》心得
南岔通信车间——许占福
近日,观看中央频道《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后,感悟颇深。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诗人郑板桥在一幅画竹中题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首诗表面咏竹,却暗喻民间疾苦,寄寓了作者深厚的情感:群众的事情一点一滴都十分重要,为官者要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时刻放在心上。
习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始终把这一理念贯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习总书记情到深处、自然而然的一种思想流露,同时它也充分地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为民”这个大的主题之下,习总书记身体力行、切实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贏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种种困难,有些事情表面看似乎是小事情,但对群众来说则是天大的事。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困难群众的比例可能不大;但具体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困难就是100%的困难。群众利益无小事,深入群众、服务群众、联系群众,更不能忽略了那些所谓的“小事”。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大事”的“细胞”,只有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对基层群众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如果这些“小事” 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牵动他们的思想情绪,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从哪里来?正是从这些为基层服务的小事杂事中来,从这些为群众解忧的点点滴滴中来。因此,对群众的关怀要着眼于平时,帮助要着眼于难处,努力做到关爱群众有真感情、帮难解困有真措施、凝聚人心有真成效。
“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只有尽心尽力地为群众出主意、想办法、谋利益,把解决群众关切的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才能贏得民心, 获得肯定。
《平“语”近人》第一集《一枝一叶总关情》观后心得体会
昨天在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播出。节目从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
从“平‘语’近人”这一节目中,我们领悟到了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深沉情怀。以第一集《一枝一叶总关情》为例,从“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再到“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总书记使用这些传统名句,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展现出大国领导人全心为民的风范,让人备受感染。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如何才能实现这一愿景?归根结底,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落到实处。相对应的案例是,精准扶贫正在全方位推进,将“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演绎得淋漓尽致。
从“平‘语’近人”这一节目,我们还增强了澎湃而持久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从何而来?万变不离其宗,不能忘却优秀传统文化。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到“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传统文化滋养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只有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才能更深入地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总书记用典带给我们的思考还有很多,一言以蔽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从“平‘语’近人”中,我们既要读懂总书记的深沉情怀,更要见贤思齐,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平“语”近人》之“报得三春晖”心得体会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孟郊的《游子吟》,每每读到脑子里似乎都有那样强烈的画面感,这首诗把母亲对孩子的那种爱和不舍,还有孩子想要回报母爱的一种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节目里听到,当孟郊在50岁时,才有了一个安身立命的职位,第一件事就是回老家把老母亲接到身边奉养,同样作为人子的我,不禁湿了眼眶。那时大学毕业,不顾家人的反对,只身来到阿里地区,这个高寒缺氧、气候恶劣的祖国边陲,说实话来之前满腔的热血,但是现实总是残酷的,()交通不便、人烟稀少、风俗习惯不同等等一系列的困难,让我的内心起了波澜,这和之前生活的地方完全就是天壤之别,刚来的时候还有一股新奇劲,但是渐渐的日子长了,那种想家的心情就越来越强烈,晚上下班就只有手机作伴,跟父母视屏通话时还必须说一些“报喜不报忧”的话。想想那时的自己,那些心酸的感觉就抑制不住了。
还有,“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这句话对我而言也是充满泪感,小时候,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就母亲拉扯我们姐弟二人长大,可以说没有母亲当年的辛劳付出,就没有现在的我。如今我参加工作了,本是可以照顾他们的时候了,但是我却远在万里之外,就像在天边一样,每到过节就只能在网上买点东西寄回去,连最起码的陪伴都做不到,就像杨雨教授说的:“对于们每一位母亲而言,其实儿子做了多大的官不重要,儿子挣了多少钱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陪伴。”可惜如今我的工作地点,怕是连陪伴父母都不可能做到,那将来父母没有我,那又当如何呢?这种感觉说真的很不是滋味。
但王杰教授说:“为人子当尽孝,在家里尽孝,那是小孝、小爱,对他人的关爱,为天下苍生谋福利那是大孝、大爱。”的确,虽然不能在家侍奉父母,但是在阿里能够贡献自己的力量,为阿里人民群众的幸福出一份力,那也是一份大孝,虽然这份力量很微弱,但是有千千万万像我一样离开父母奋斗在阿里这片热土上的干部职工们,那必将会凝聚为一份巨大的能量,照亮阿里美好的明天。
发自内心,推己及人。相信我们在远方工作的时候,只要真心实意的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位老人,那么我们父母身边定会有像我们一样的人真心真意的关心他们、帮助他们。那么我有理由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尊老敬老的孝心,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是一个充满爱的大家。
《平“语”近人》(第五集)心得体会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这是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天性。总书记在大力倡导新时代孝老爱亲的思想观念。在学习了总书记新时代的孝老爱亲的、尊老敬老的观念后,感触颇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报得三春晖’的“报”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这值得我们去反思。孝,我们不仅要从物质上孝敬父母,更要从精神上去孝敬父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的去孝敬父母,让父母从心里觉得幸福。孟郊的这首《游子吟》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更展示了总书记用实际行动去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孝道理念,以及在执政中把养老、孝老、敬老的具体措施落到实处,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使“孝道”提升到“为人民服务”的国家治理层面,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这就使“孝”体现为大孝、大爱、大义,为孝道美德注入了丰富内容和新的活力,开辟了新时代孝道观念的新境界。
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些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里,融入中国人的血脉,支撑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总书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践行新时代的孝道,我们应该以总书记为榜样,从小事做起,让孝老爱亲深厚的道德资源凝聚起人心,让尊老、敬老强大的道德力量构筑起和谐社会,真正的做到孝老爱亲,从小孝到大孝,从小爱到大爱。
《平“语”近人》学习心得
李政
10月15日固定主题党日这天,党员们一起学习了《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第一集《一枝一叶总关情》。大家认真观看视频,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节目始终贯穿“民心”两字,各个环节丝丝入扣,通俗易懂。节目在六个环节构成中,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有“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的意识,有“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的行动,在“平语近人”中既能学习中华古典,又能了解一些执政理念。
1990年习总书记在任福州市委书记写了“生也沙丘,死也沙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一方面讴歌了焦裕禄的公仆情怀,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习总书记说过: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就是中国共产当人的政绩观,人民观,价值观。
习总书记在2013年,在十八洞村还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节目中以历史上有名的“一钱太守”刘宠的一线殚精竭虑,为民造福,呕心沥血,惩恶扬善为例,将习总书记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系列重要讲话,采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手法,用形象质朴的古诗文真诚袒露习总书记对人民无限忠于和深切情怀。
习总书记要求党员干部最高道德标准:热爱人民、为民务实。党员干部是人民公仆,要有爱民情怀,向郑板桥、焦裕禄、孔繁森、廖俊波学习,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扎实做实事,解决老百姓的时期。知之深才能爱之切,爱之切才能做之实,只有想百姓之想,急百姓之急,做百姓之盼,才能与群众成为亲人,才能得民心。
作为一名党员,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第二篇:学习“平语近人”学习体会
教师姓名:于盼
人生幸事学习“平语近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民族伟大复兴。而教师作为一名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更是肩负重任。
“一枝一叶总关情”是习总书记提出的爱民情怀,更是提醒身为教室的我要更加的爱护学生,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拿出“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做知识的传播者,教师就是一个播撒知识燃烧自身温暖他人的职业,不仅要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博学还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念,攻坚克难,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不放弃任何一个落后的学生,要让清气满天下,文化满校园。
教师不仅有才学,还行有师德,教书后面是育人,但成材就必须先成人!自身的师德学习和学生的道德教育更是我们现代青年教师的工作重点,爱国、爱党、爱家 只有心中有大爱才能将自身的理想实现的更高更壮阔,博爱有绵心,教师不仅自身有大爱更要让大爱走进学生,大爱里是无数个细小的有爱行动,爱自己、爱亲人、爱学习、爱工作,绵绵细小织成的大爱才是坚韧的精神支撑。
学习“平语近人”使我心中有爱脚下生根,扎根在教育这方净土,不急功近利,放平心态,树好理想,“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教书育人不是一蹴而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去奋斗的历史任务,光荣而艰巨,是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懈地为之共同努力。“平语近人”使我再度感受到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思想及对新时代广大青年干部的期许,我们也要不断加强思想建设,增强行动自觉,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第三篇:《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心得体会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心得体会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的文化自信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切关联。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在新时代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本人率先垂范,在他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当中,无论是谈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还是在国际场合阐明中国的原则、观点、立场,抑或是在基层和干部群众倾心地交谈,习近平总书记经常会引用一些中国经史典籍当中的华章佳句,不仅对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精准的阐释,而且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闪烁着新时代的思想光芒。这些华章佳句,又和习近平总书记朴素的大众化的语言鲜活地融合在一起,真正实现了让古籍里的文字活了起来。
这档节目生动深入地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相连、精神相通。习近平总书记惯于用典、善于用典、精于用典,通过用典,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深邃智慧。这些典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融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所要求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民族土壤、鲜明民族特色,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更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
在全球化文化背景中,我们可以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持,可以看到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与路径。我们应该以一种开放的、包容的世界胸怀来建设当下的中国文化,但我们的文化核心必须是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相融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所要求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民族土壤、鲜明民族特色,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更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
节目中我们听到的是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的经典用语,句句微言大义,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深邃智慧。铿锵之语, 造福后人。中华文化博 大精深、源远流长。节目让我们又温习了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
世界人民大团结不就是中国古代协和万邦、万国咸宁、天下一家思想的接续吗?不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赓续吗?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对实现世界人民大团结理性的思考。中国正通过自己的努力,追寻世界人民大团结的愿景,中国将对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中国有信心,中国更有力量!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四篇:观平语近人有感
观《平“语”近人》有感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十九大闭幕之后,总书记和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总书记在讲话当中,引用了这两句诗。
现今,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第六集节目从总书记所引用的这句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拖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
本集主要围绕“共产党员的修身”这一主题展开。第一,什么是修身;第二,为什么修身;第三,怎么做到修身。
第一什么是修身:总书记引用“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儿内自省也”为切入点,通过讲述严以修身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修课来阐释中国共产党人要不断锤炼党性修养。与此同时,反面的警示和反省也非常重要,这都是严以修身的内在要求。
第二为什么修身:总书记引用“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为切入点,通过讲述总书记的两张伙食费收据的故事来阐释党员干部严以律己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无愧于人民。要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并不是说我们不要原则,甚至没有底线,我们还是要讲原则,还是要讲党性,还是要有底线。
第三怎么修身:总书记引用“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为切入点,通过讲述领导示范、用人导向、制度保障来阐释党员干部如何做到修身。如何把践行“三严三实”贯穿于全部工作生活中,严以修身是建设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的必要条件。
“修身”之路,虽然路途艰辛,但只要我们每个人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就会不断向梦想前进,就能不断锤炼党性修养,提高自身的素质。
第五篇:平语近人演讲稿新
读读喜欢的书 说说七五的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我是职工教培中心的李伟,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读书感悟,感到很开心,当我接到“关于开展“评语”近人读书分享活动的通知”的时候就很高兴,给了我与大家一起交流沟通的机会,能让我与大家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
分享是快乐的 !生命因分享而充实,因分享而充满激情,因分享而多姿多彩。白居易曾经说过:“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说的正是分享的道理。在这里我要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刚刚读完的一本书,陈锡喜老师著的《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
“平语”近人,我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词语,应该说这人太有才华了,“平语”近人,四个字就概括、形象出了我们习主席的“习式风格”。也正是《平易近人》这本书的精髓。是的,我们的习主席,语言平实中蕴含着大智慧,通俗中揭示着大道理,不仅亲切近人,而且语句中迸发出透彻,直指人心的力量。给人一种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的感觉。
语言是一个人的生活阅历,知识储备,个人能力与道德境界的综合反映,我们的习主席有如此的语言魅力正是来源于他有着7年下乡生活;担当过各个层级领导职位;任职区域从中国的西部到东部,从南部到北部,从地方到中央的丰富经历。语言魅力正是他“以百姓心为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一心为民,勇于担当的执政理念的真实写照,是他“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人格魅力的生动体现。
习主席的话语是如此的亲切近人,如此的接地气。“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七五煤矿的每个人时刻践行着这句话。300多个日夜的付出和努力,现在的七五煤矿处处迸发着活力,时时书写着恢弘篇章。“一家人、一条心、一个目标、一股劲”的职工队伍;“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矿山环境;井下质量标准化,生产文明化,安全智能化各项建设齐头并进。实现了安全体系扩值增量,涵养了环境美、人气和、风气正的发展强势,作为七五人,我们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 “开弓没有回头箭”进入2018年,(自接管以来一年多的时间),(年轻的)七五煤矿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指导下,瞄准新的“三年三步走”战略,围绕建成发展更优、实力更强、后劲更足、环境更美、职工更满意的“五更七五”,加快“一提双优”建设,推进矿井新旧动能转换,打造“三全四化”经营管控品牌,创新360°管理人员四层级考核,实施党员干部“铸魂补钙”工程,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竞相攀升,较好地完成了集团公司下达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矿井呈现出安全形势稳定、产销深度协同、党建优势凸显、政治生态清明、职工幸福感明显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
如此骄人的局面离不开我们的“日行万步”的“当家人”李昭水矿长。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功成不必在我”一名共产党人的素养,在2018年的安全工作会上,他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每月至少跑一遍井下所有的迎头、采面以及各重要岗点。他除了坚持领导带班下井等规定动作,一有时间就下井,而且下井时间以中夜班居多。中夜班是矿工最容易精力不集中的时候,也是安全薄弱时段。每次下井,李矿长至少要转上4个多小时,至少巡看3个不同的作业区,每个作业区至少检查3名以上工人的岗位流程操作情况。正是有了这样的当家人、领头羊,我们青年职工中涌现出来了像冯建、王林等一批批模范标兵。这些都是我们“撸起袖子,加油赶超!”的人。
分享是短暂的,但是书中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却在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通过本次分享我将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重新审视自己的档案管理,让七五煤矿的安全培训工作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最后,让我用汪国真的《热爱生命》来结束我的体会: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