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高校实验室体制改革论文
1 当前财经类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实验室功能单一, 布局和结构难以优化
以专业为依托建设实验室, 很自然地会产生:学校各学院均从某个专业的实验教学需求建设相关的实验室, 争项目、争经费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体制尽管也可满足专业实验教学的需要, 但从学校层面上分析, 势必造成各实验室规模小、结构单一, 布局和结构难以优化, 不能与学校实施的“平台+模块”专业培养方案相对接, 造成跨学科、跨专业的学科基础平台和学科基础模块类实验课程难于落实, 由此也造成了实验室建设资金的浪费。
1.2 实验室不能共享, 利用率不高
由于实验室只能满足某一专业的实验教学需要, 课外也只对所在学院的师生开放, 实验室建设后出现了封闭管理、唯我使用的现象, 影响了实验室的利用率。
1.3 实验室管理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实验室管理方式、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 存在着重钱不重物、重买不重管、重有不重用的现象。
1.4 实验队伍分散, 庞大
要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课外开放, 每个实验室均配备一定数量的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各实验人员分散在各学院, 人数不断庞大。
2 财经类高校实验室体制改革的原则与具体措施
2.1 财经类高校实验室体制改革遵循目标性原则
财经类高校实验室体制改革应从三个方面来规划:一是, 站在学科建设和培养适应新时期专业人才的高度来思考问题, 树立“跨专业、跨学科、大中心、现代化”新型实验室体制理念, 鼓励跨学科交叉、资源共享, 尽可能避免走低层次重复设置的老路;二是, 要充分考虑学校经管类专业发展的历史积淀及优势, 坚持抓住机遇, 体现优势, 以特取胜, 持续发展;三是, 在坚持满足本科教学需要作为实验室工作的基本目标的前提下, 要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成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基地作为实验室体制改革目标。
2.2 具体做法
树立全校“一盘棋”的观念, 打破按专业单独建设实验室的传统思维定式, 合理配置全校实验教学资源, 实行相对集中的管理模式, 变分散管理为相对集中管理, 从体制上保证学校实验教学改革的正常进行;按一级学科或跨学科组建实验中心, 实现与“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方案相对接。实验中心按照课程体系统一安排和管理实验教学, 由中心对实验室的人力、物力和实验场地进行有效调配;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资源相对集中管理和使用, 实现资源共享, 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实验室人员由中心统一管理、考核和培养。
根据财经类高校实验室体制改革遵循目标性原则, 笔者认为实验室体制改革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构建实验教学平台体系。
高校可以按照“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方案, 将全校实验室整合成公共基础实验平台、学科基础实验平台 (含跨学科、跨专业实验中心) 和专业实验平台, 构建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相互递进的平台体系, 与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对接。 (见表1)
(2) 整合全校实验教学资源, 建设共享型实验中心。
以我校为例, 学校按实验教学内容、实验仪器设备配置和共享性程度, 重新整合了全校实验教学资源。一是将计算机基础实验中心和语音实验室合并, 成立校级公共基础实验中心。随着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语音实验室逐步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听、说训练的主要场所, 其建设趋势将以计算机和外语教学软件为主, 这与计算机基础实验中心在实验设备配备上趋同, 将语音实验室和计算机基础实验中心合并成立公共基础实验中心, 有利于提高利用率和管理效率;二是对经济、管理学科类专业建设全校共享的现代金融实验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和ERP实验中心, 原分散在各二级学院的实验室和实验人员归口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集中管理;三是对理工类、人文艺术类和法学类专业分别组建共享的信息实验中心、人文艺术实验中心和法律实验中心。
2.3 相关的配套改革
(1) 实验室项目的系统规划。实验室体制改革要结合总体体制规划和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规划目标, 纳入到学校建设和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建设计划之中。要求将专业实验需求通盘考虑, 把实验室建设资金及其它资源统筹配置来建设各个专业实验室, 并实施集中管理, 资源共享。可以采取分层式建设模式进行项目系统规划。分层式建设的特点是优化各种实验室资源配置、统一协调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
(2) 教师充分参与实验室工作, 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目前实验室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在人事管理体制上分为两个系列, 工作职责、职称评定要求不同, 普通实验室日常投入不足, 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缺乏物质基础, 教师对实验室的设想与规划落实的几率低, 教师投入实验室工作量不便量化, 影响工作热情。教师不参与实验室工作的后果就是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同学科建设、改革相脱节, 这与教育体制和教育目标的总体要求不相符, 因此需要在管理体制上积极选聘学术水平高, 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领导或投入实验室工作。
专职实验技术人员是实验室的骨干, 承担着相关科学研究等重要实验室工作, 因而其理论水平、技术能力等方面的不断丰富和提高也是实验室队伍建设中不容忽视的方面。根据每个人的工作内容、特长等, 其丰富和提高的形式和途径有多种选择, 如:在职进修研究生, 有计划有方向的培训, 制度性地邀请先进学校进行实验经验的交流, 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进行新理论、新技术讲座等等。
3 展望
财经类高校实验室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的建立虽需一定资金作支持, 但此后的建设需要更多的投入, 包括软件的选择、教案的设计等方面。上述只是笔者的几点想法, 望能对相关人士有所启迪。
摘要:作为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的财经类高校, 长期以来, 基本是以专业为依托建设实验室, 由此, 造成了实验室重复建设, 实验教学资源分散, 难以开设跨学科、跨专业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这与教育部要求的布局合理、配备完善、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利用率高的实验建设目标尚有较大差距。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希望能对促进经管类实验室的建设做一点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财经,高校,实验室,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 张纪云.以人为本树立实验室管理的新理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4, 23 (2) .
[2] 石头.开放研究型专业实验室管理的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4, 23 (2) .
[3] 习刘燕.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4, 23 (1) .
[4] 郑兴福.实验室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4, 23 (1) .
[5] 陈实, 潘铁京.应重视文科实验室的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5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