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踏实感来自信仰
第一篇:人生的踏实感来自信仰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的人生哲理
人家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两性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先知道男女对情感的需求,这是了解自己,了解异性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点。男女复杂的情感需求可以概括为对爱的需求:男人女人各有六种同样重要的主要需求:
男人需要的是信赖、接受、感激、赞赏、肯定、和鼓励;女人需要的是关心、了解、尊重、付出、肯定、和保证当然每个人需要的。
其实是所有12种的爱主要需求的意思是在能够接受和感受到其他的爱之前,必需先满足主要需求。由于不了解异性觉得重要的是什么,男人与女人都不知道自己所作所为对对方造成多大的伤害,女人不明白她们的沟通方式,否定男性的自我,而且造成伤害。
女人常犯的几个沟通的错误:
1、女人想改变男人的行为或主动提出建议而男人却觉得女人不再爱他了。
2、女人不认同男人为他做的,只抱怨男人没为她做了什么,男人觉得他的努力被视为理所当然不受重视,因为女人一点都不感激他。
3、女人想改正男人的行为,告诉男人该这么做好像他是小孩子一样而 男人觉得女人不再爱他,因为没有人赞赏他 男人如果了解女人的主要需求,他可以更容易感受得到,更尊重女人的需求。
以下是男人常犯的三个沟通错误:
1、男人把女人的感觉和需求极小化,他认为小孩和工作才是最重要的,而女人觉得没人爱他因为男人不再为她付出不再觉得她对他有特别的意义。
2、男人听女人说话但可能会马上发起脾气,并且怪女人让他心情不好,女人觉得男人不再爱她,因为他不尊重她的感觉。
3、听完女人说话的时候,男人没说什么,或者干脆就走开,女人就因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缺乏安全感。 很多人在两性之间碰到困难的时候就会想要放弃,其实只要我们了解对方主要需求,彼此相处就会变得容易多了。
我们不一定要付出很多很多,但只要付出是对方需要的,我们就不会白费力气,要让你的另一半得到满足你必需学着给他真正需要的爱 。
第二篇:信仰与人生
思想汇报
-----信仰与人生
敬爱的党组织:
在研习会上,我有幸听到了王老师关于信仰与人生问题的见解,让我受益匪浅。王老师很细致的额讲述了信仰与人生的联系以及信仰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一些生动易懂的例子使我对信仰的认识更进一步。
说起信仰,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宗教,而信教者不畏艰难困苦赶往朝圣地就是追求信仰的具体表现,宗教对于教徒的激励就是信仰对其的益处,从而会影响他们一生的观念,行为准则以及态度。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全对。宗教是一种信仰,但是信仰却远不止于宗教。
正如,党的纲领是党的信仰,而党的历史体现着党纲建设的历程,这是对党的信仰的不断充实;党的未来勾画出一幅党建美好蓝图,这是对党的信仰的不懈忠贞。信仰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在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建信仰,始终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这不仅坚定了我们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又结合了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审时度势,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制定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周国平如是说,真正的信仰不在于你是否信教,信什么教。衡量一个人有没有信仰,主要是看他在精神追求上是否真诚和执著。
信仰是道德建立的基础。我认为,信仰可以理解为灵魂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使我们的行为不由自主地靠近自己所信奉的信仰,不仅支配着我们的行为,也可以支配主导我们的心,慢慢进入潜意识里扎根,形成无意识的行为习惯。正是如此,道德在信仰的感染下慢慢建立起来。这就好像,相信耶稣的基督教徒始终相信人生来有罪,到这个世上来就应该赎罪,因此,多数的基督教徒都是极其谦卑善良的(不在其内的常被称之为“异端”),道德品质多半高尚;相反,相信法轮功、传销的人,相比而言,道德意识就没有那么强烈了,或者可以理解为,他们所认为的道德并非是我们所看待的道德,而是一种扭曲了的道德。正因为其追求的信仰的不正确性,才形成了这种扭曲的道德意识。
信仰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信仰会为人们的行为方式指明方向,让人们心中有所追求,这追求的过程的感悟会让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变得明朗崇高。有个信仰,当人们对未来迷茫或是有所困惑的时候,心就多了一个栖息的地方,以便我们整理好心情再出发努力。正确的价值观离不开崇高的信仰,而信仰的选择极为重要。
人应该确立起真正的信仰,让自己的人生有崇高的追求。
真正的信仰不是盲目地对某一宗教某一确定观念的狂热迷信,而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又一超越理性的一种至高精神力量。自古至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文天祥坚守自己的信仰,舍生取义,从容赴死,在死亡的面前毫不畏惧,永垂青史;钱学森坚定信仰,坚信科学强国,突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为我问中华民族的富强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着实让人钦佩。现今社会,有很多人因为失去了人生信仰而变得自私冷漠,甚至泯灭人性,做一些天理不容的事情。只有我们树立了崇高的信仰,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培养正确的信仰,拥有健康的心态。只有我们在心中坚守对美好未来的信仰,当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才会乐观积极,更好地调整心态,积蓄力量。都说信仰是人生的根本需要,它的确立出于人们自身的要求。我们在面对巨大得就业压力时,在发现周围聚集的人是那么优秀而自己却很渺小的时候,在走进偌大的人海找不到自己的存在的时候,有了信仰,我们会变得勇敢,执著地追求自己所想要的。“心若向阳,无畏悲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罗曼罗兰说过:“整个人生是一幕信仰之剧。没有信仰,生命顿时就毁灭了。坚强的灵魂在驱使时间的大地上前进,就像‘石头’在湖上漂流一样。没有信仰的人就会下沉。”因此,我更会坚定信念,坚守信仰,以党的信仰作为自己的信仰,努力奋斗,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充实自己,让自己早日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也让自己离中共党员更进一步,离党更进一步。
此致 敬礼
第三篇:让信仰引领人生
“深入实践,争作三个表率”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
当站在鲜红的党旗下,举起右手庄严宣誓的那一刻起,我就清醒的知道自己毕生的精力是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当登上三尺讲台,面对天真纯朴孩子的那一刻起,我就暗暗的告诫自己:用奋斗成就梦想,用拼搏书写荣光。多年以来,在教育工作岗位上我深切感受到了老师们勤奋务实、诚信求真的工作作风。让我深刻的理解到了什么是荣辱,什么是理想,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信仰。
一支交响乐队需要全体成员的齐心协力,否则难以演奏出余音绕梁的乐章;一支玫瑰,需要根茎的无私奉献,否则难以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一座桥梁,需要桥墩的坚实支撑,否则难以确保行人车辆的平安;而教育工作的蓬勃发展,更离不开每一个教书人的脚踏实地,无私奉献。
多少年来,国家在培养人才方面,一直倡导德才兼备,并且始终把德放在首位,而责任心正是彰显道德品质的一面镜子。高度的责任心源于对崇高理想的坚定信仰和执着追求,有着崇高信仰的人才会有更高的觉悟,才能迸发出高度的责任心。责任心是一种境界,当我们把爱岗敬业当做人生追求的一种境界时,我们就会在工作上少一些计较,多一些奉献,少一
些抱怨,多一些承担,少一些散慢,多一些上进。我们就会倍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并抱着知足、感恩、努力的态度,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因为责任是我们的信仰。
信仰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志向。一个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不但需要先进的生产力,而且必须高扬理想的旗帜,更要坚定自己的信仰。
信仰犹如一盏明灯,指引了无数人前行的方向。信仰带来使命,使命伴之以奋斗。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种信仰,信仰是什么? 回首党的90多年的光辉历程,历史的天空上群星闪烁,星光灿烂。从他们身上绽放出的信仰光芒,犹如一座座灯塔,照亮着我们的人生,涤荡着我们的灵魂,有位哲人曾说过,未经思考的人生是虚度的人生,等于没有灵魂,不值得一过,而人生的最高思考,就是信仰。信仰就是一个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持有。 信仰,是一个国家奋勇向前的明灯,是一个民族百折不挠的支撑。有人讲,有了信仰,山峰也可以在大海上漂流。这话听上去似乎不合常理,但却道出了信仰在人生坐标中的神奇伟力。铮铮铁骨的邓中夏,“把骨头烧成灰我还是共产党员”;慷慨就义的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李大钊被反动派三上绞架,却依然大义凛然:“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这一切的一切,正源于他们心中都有一把人生的标尺——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
把责任当成一种信仰。任何人都有追求荣誉的天性,都希望最大限度的实现自我价值。而要把这种理想变成现实,靠的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爱岗敬业,勇于奉献。歌德曾经说过:“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每一个了解教育工作的人都知道,爱和责任是教育的全部。因此我们教育者也要努力打造无私奉献的师魂、诚实正直的师德、全面发展的师观、教书育人的师能和严谨治学的师风! 信仰引领人生,奋斗成就梦想。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努力奋斗,无私奉献。以老师们火热的青春描绘一幅精彩的人生画卷,用自己蓬勃的生命激情,奏响一曲生命的赞歌。我深信把青春献给党,青春无悔。把青春献给教育,人生精彩。
谢谢
第四篇:让信仰点亮人生
2016
年6月3日
在这里
革命星火传万里
英雄走过了二万五千里 风雷动奋旌旗 紧紧团结在一起 为了民族和大义 揭杆起
在这里
方圆五百井冈地
痛登台阶一百零又九级 无字碑前泪如雨 多少英雄是传奇 英雄美名传千里 不忘记
红色新中国的成立几代人努力 有多么不平凡的经历 背负着理想深情的演绎 信仰点亮人生的意义
现在起
工作生活甜如蜜
经济社会发展默默支撑起 也有我还有你 金融发展献大计 祖国建设来参与 是荣誉
金融改革史的经历几代人努力 成就了不一样的荣誉 肩负起希望深情的演绎 信仰点亮人生的意义
抓紧时时刻刻 不敢怠慢耽搁 时代看我
我知道你内心深处无悔也无怨 坚守的信仰怎么那么难 用一生写下光辉的诗篇 享受现在工作的每一天
站经济前沿做最好监管 国富民安你我的心愿
辛劳你我一生执着不变为信念 满头白发衰老了容颜 任狂风暴雨看风轻云淡 从未改变你我的誓言
第五篇:《监狱的隐喻——来自铁窗内的人生故事》读书摘记
监管(浙试)132区队 俞 心 宇 201331202
“为了探寻犯人们的真实生活,主人公深入高墙之内,‘卧底’在犯人中间,遭遇一连串光怪陆离的故事:改造与惩罚,背叛与倾轧,灵与肉,权与性……引发深深的震撼与思考。”
“十年钱塘梦影录,事无巨细皆心路”。郭明老师的小书《监狱的隐喻——来自铁窗内的人生故事》,“以文学边缘的骡文本体裁,对监狱内囚犯这一群体进行扫描和关照,描述了高墙内的囚犯们的独特生存处境和生活状态”;“其中包括囚犯对正常生活的向往、对犯罪经历的反省,灵与肉的纠结,也有对人性的重新审视,所涉及案例包括背叛、乱伦、脱逃、疯癫、倾轧等,分别以故事的形式叙述和串联,鲜活的故事内容与可读性,让人有读小说的顺畅感,同时可窥见不为人知的神秘监狱生活和囚犯群体的生活状态,对世人能起到一定的社会警示作用”;是“一份监狱社会的田野调查纪行”、“一次穿越铁窗的人性探索”、“一个人文监狱学的骡文本”。
初读《监狱的隐喻》,是为铁窗故事的离奇曲折所带来的感官盛宴;是为探寻何谓监狱的“隐喻”。“在‘事实’与‘真实’之间交织了一种以‘隐喻’为纽带的意义之网。”历经十二年狱警生涯的郭明老师在后记里这样这样解读“隐喻”。
郭明老师在他这本兼有“学术思辨”和“文学叙事”的双重特征的小书中,精致而细腻地整合了监狱现象作为科学文本的事实性和其作为文学文本的真实性。入狱、背叛、脱逃、乱伦、疯癫、相残、自杀、倾轧、惩罚、改造,丰富多彩的十个章节,每个章节都记叙了惊奇的故事情节,每个故事都推导出激烈的问题思辨,每个问题都隐喻着有趣的人世哲理。
再读《监狱的隐喻》,郭明老师思想的浩瀚与深刻、观点的簇新与敏锐,如一场疾风骤雨以摧枯拉朽之势涤荡我贫瘠的知识荒原。
曾经拜读过《苏菲的世界》与《瓦尔登湖》,也刚学习了《规训与惩罚》,都是振聋发聩的阅读体验。郭明老师这本“‘异形另类’的‘骡书’”,是跟这些先哲们一样,在妙趣横生的叙事中构筑监狱现象独立的文本价值,在势如破竹的探讨中贴近监狱现象科学的存在真相。作为郭明老师的学生,深感荣幸。
小生天性愚笨、逻辑混乱,是以作此浅薄读书摘记,以学习领悟,丰富匮乏的知识储量,充实鄙陋的思想存库。
一、“入狱”章节读书摘记
P8 苏林强烈地意识到,古往今来似乎还没有哪一位画家以男性犯罪的裸身群体作为集中表现对象。尽管,人们在米开朗琪罗的宗教题材作品,比如西斯廷教堂天顶画中看到了众多赤裸的自然人的诞生,这些人经历了诞生的痛和喜悦。但是,其中的男人并不是女人之外的男人,更看不到男人集体的孤独。他的《日》与《夜》,或《晨》与《暮》等雕塑作品中也是如此。即使像他表达反抗和垂死的《奴隶》,虽然表现了失去自由的无奈和窒息,但依然只是诉说受厄于自然力的痛苦,而非一种处在社会性侵蚀和败坏之中的集体生命躁动。 苏林悟到,监狱作为人造的牢笼,其最大的不幸乃是既切断了人性的自然联系又企图重塑人性的自相矛盾。在这矛盾里,苏林看到了在“人”这个概念里,男人和女人是不能分离的。离开了女人的男人根本没有可能获得拯救。 (太夸张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存在,谁都可以离开谁,唯有自救)
P8-9 和女人的距离,就是一个男人和生活的距离。 (为什么男人一定就需要女人呢,生理原因吗,还有同性恋呢)
P10 苏林读过索尔仁尼琴描写西伯利亚囚徒一天生活的《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知道这样的小事情,在犯人的心里可能构成重要的心理事件。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俄罗斯作家,二战时的苏联炮兵连长,因勇敢获得二枚勋章,1945年因通信中不敬被流放哈萨克8年,此段经历后来成为他作品的主题。他1962年出版反映集中营生活的作品,被吸收进作协,1968年因作品《第一圈》无法在国内出版而在境外发表,被开除出作协,随后获得1970年诺贝尔奖,随后因出版描写极权主义的巨著《古拉格群岛》被驱逐出国,到美国后毫不留情地批评自由主义,苏联解体后又大骂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毁了俄罗斯,立场让左右两派都无法相处。他死后,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是索氏的成名作,发表于1962年,曾经在得到赫鲁晓夫首肯后得以发表。小说叙述了“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这个小人物在前苏联劳改营中的生活,成为“大墙文学”的开山之作,1965年曾受到过大规模的批判。“大墙文学”就是以特定历史条件造成的冤狱生活为描写对象的文学。《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作品中的道德力量,籍著它,他继承了俄国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 )
P11 苏林躺在牢里的硬板床上,他忽然记起小时候躺在塔山裸露的硬质岩石上,那是映山红盛开的时节,他的嘴里含着那个年代孩子们最稀罕的乐器——一支小口琴,他的背紧贴着坚硬光滑的岩石,仰望蓝天里棉絮般的云团自由地迁徙。 (耶,很优哉游哉的的童年画面)
P19 然而,这种企图颠覆既成历史的疑问究竟和理解生活的真实有什么关系呢? (知足啊,要)
P20 一个人能否凭借自己的秉性在纷繁复杂的机遇里建立自己真实的人格秩序,这是一个命运之谜。人们所以不能猜解命运的谜底,只是因为秉性的无法确知和机遇的难以预料。 因此,所谓掌握命运的方法不过是顺从自己的秉性并在机遇来临时做出抉择。 (如果能圆全猜解命运,就不好玩了,存在的意义也许正是因为它的不确定,活着就是一场冒险)
P20-P21 依苏林的体会,从秉性即其身体和精神特质的主要类型分析,自古以来可供辨认的具有鲜明秉性的人大概只有四种,虽然,实际的人类个性往往是四种不同秉性各有侧重的混合体: 第一种人从童年时起,就睁开了他心灵的眼睛,看到了一个形而上的世界,并且着迷于这个世界里的一切事物,为之苦恼或欢乐。他身上充满了理想主义或浪漫主义的情操。因此,他的灵魂常为现实世界的丑陋和肉体的愚笨而焦虑,这样的人其实是诗人。 第二种人始终不曾被意义的思索而诱惑。他心灵抽象的眼睛经常处于睡眠状态,而他的情感服务于现实世界的得失,或为之兴奋或因之沮丧。这样的人习惯于叙事性的活动,他是人类生活中叙事性创造的主体。这样的人,最好去做一名工匠。 第三种人做不了一个纯粹的诗人或工匠,他的灵魂虽然同时具备了诗人或工匠的部分气质。然而,恰恰为了协调前者和后者,即形而上和形而下世界的巨大裂痕,他几乎付出了一生中主要的时间和精力,他自以为能够提供一个更加完善的世界,并企图借助“概念”这样一种理性的东西去建造一座连接两个世界的桥梁,然而其结果多半是徒劳。这种人通常就是哲学家。 第四种人姑且叫做小说家。他兼具诗人、工匠、哲学家三重气质,终日受到多重思维的困扰,无论对哪一种单一思维都深感不满,因为他理解和表述的对象是生命的全部及其人性的存在史,为了接近这个目标,他最终会成为奔走于生活情境和语词世界之间疲惫不堪的旅人。 (啊,小生没有任何鲜明秉性,俗不可耐地俗啊)
P21 他的问题不在于无法从思想、感情或技术上解脱钦定体系、大词讲义、概念演绎等的束缚,而在于无论他身处何方,都无法走出内心深处的一片卡夫卡式的幽冥:这就是对人类生活中一种监狱的隐喻形式——体制性监禁状态的恐惧,这使他难以从所在的机遇中体会知识救赎人生的真实与光明。 (卡夫卡是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他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卡夫卡被认为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其作品主题曲折晦涩,情节支离破碎,思路不连贯,跳跃性很大,语言的象征意义很强,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
(卡夫卡所构筑的城堡同时也是一个有关写作的巨大隐喻,藉着孤独,他能够不断地以各种方式接近它,因为它完全来自他个人,也仅属于他个人;他的主人公都不过是他的一个化身,他们或者叫K.,或者叫卡尔,或者名字的构词方式与卡夫卡相同,都生活在一个粗暴的父亲或类似父亲形象的阴影之下,都“害羞、胆怯、懦弱而善良”。)
二、“背叛”章节读书摘记
P24 他说,他自成年以后,背叛过事业,背叛过信念,也背叛过女人。这一生简直是一连串的背叛,要不怎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他相信背叛是无罪的。既然承诺是一个人的权利,那么,背叛也应该是一个人的权利。既然是权利,当然可以行使。但他又补充说,与承诺不同的是,背叛是一项消极的权利,所以会让人付出代价。一个人如果勇于承受背叛的代价,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代价啊代价,“故以贪鄙背叛争权,而不危辱灭亡者,自古及今未尝有之也。”) P26 他曾读过米歇尔·福柯的《权利的眼睛》。福柯在书中通过分析杰雷米·边沁设计的“圆形监狱”,解释了现代国家的某种“权力控制模式”。 “圆形监狱”有一个中心岗楼作为主监控室。它可以360度监控周围每一座牢房,同时也能监控现场各级看守人员。 苏林明白,这是监狱的一种形式。它无处不在,他是人类的基本生存境况之一。 (米歇尔·福柯在《规训与惩罚》的规训部分详细阐述了“全景敞视主义”,他也将全景监狱的形式推引至整个现代社会,小生觉得这种看法真是悲观至死,例如他将“废除公开的残酷的肉刑,改成不公开的温和的徒刑”看成“只不过是用一种控制代替另一种控制,医院学校军营工厂无一不是用来控制人的”,小生肤浅愚钝,只看到人类文明的进步、人文主义的胜利,看到一个评论——“实际上他自己享受着现代社会带给他的一切乐趣,没有现代社会,没有空间分配,哪来的同志浴池”,笑过)
P28 M说:“从黑河出发,通过俄方关卡,乘车进入布拉戈维申斯克。你可以闻到江东的空气飘散着浓浓的血腥味。当然是开玩笑!上个世纪‘海兰泡’屠杀事件的血腥味今天哪能闻到。” 望着车窗外的原野,除了对这块北方的土地感到好奇和陌生之外,心里绵绵而来的是渗透在天空和大地之中的无尽的美丽。 (海兰泡惨案是1900年7月16日至21日沙皇俄国对居住于海兰泡的中国居民进行屠杀的事件,该事件共造成5000多名中国人死亡。海兰泡惨案与1900年7月17日发生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并称为“庚子俄难”。沙俄当局振振有词地说,中国东北地区的义和团运动破坏了俄国修筑的铁路,杀害了俄国铁路员工和妇女儿童,海兰泡与江东六十四屯大屠杀是它采取的“报复”措施。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大屠杀之后,沙俄立即以这两地为基地对中国东北地区举行野蛮的征服。)
(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两次大屠杀,共有7000多中国和平居民被杀害。美国历史学家贝弗里奇说:“这一惨案是俄国在远东历史中臭名昭著的丑闻”。日本人石光真清指出,这是黑龙江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屠杀,最大的悲剧,最大的罪恶!” 俄国人多伊奇认为,“沙俄现在实行的这种惨无人道的做法,只有与中世纪审判异教徒的宗教法庭和西班牙对异教徒、犹太人和摩尔人的迫害才可以相比拟”。列宁说:“他们杀人放火,把村庄烧光,把老百姓驱入黑龙江中活活淹死,枪杀和刺死手无寸铁的居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沙皇政府在中国的政策是一种‘犯罪的政策’”。)
P31-32 然而,苏林认识到,如果背叛是一种权利的话,那么背叛的罪恶,就是不敢公开自己的背叛,而用欺瞒的方法躲避了谴责或惩罚。然而,要公开自己的背叛是何其困难!如果不是怕被揭露或者难以承受罪恶的折磨,天下又有几人愿意去公开行驶背叛的权利呢! (娱乐圈的婚变事件好多,看来那些公开出轨的明星都是勇敢的人类) P41 这是现实婚姻制度所蕴含的人性困境:只许背叛不许告白。 他想起了那个研究“围城”现象的作家,真是有生活底子。要是他老人家也偷过情、坐过牢的话,指不定会将那份爱与罪的苦楚和监狱联系起来,再写出一本叫做《狱城》的书来。 (郭明老师写出这本《隐喻》,是有多少的生活底子呢,殷虹和夏姝有原型吗,哈哈)
三、“脱逃”章节读书摘记
P44 自由是什么?是生存的目的,还是手段?奴隶为什么造反?囚犯为什么越狱?娜拉为什么出走?追求自由者为什么常常失去自由,创造幸福着为什么往往播下不幸?这是自由的悖论? 作为监狱学者,苏林很容易体悟到,保尔为了一种信以为真的美好未来,参与了一桩集体无意识的人血飞溅的暴力游戏。 (三幕话剧《玩偶之家》是易卜生的代表作,主要写主人公娜拉从爱护丈夫、信赖丈夫到与丈夫决裂,最后离家出走,摆脱玩偶地位的自我觉醒过程。《玩偶之家》曾被比做“妇女解放运动的宣言书”。在这个宣言书里,娜拉终于觉悟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并向丈夫严正地宣称:“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以此作为对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传统观念的反叛。但是,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这是本剧读者历来关心的一个问题。) (《娜拉走后怎样》是鲁迅先生于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上的一篇演讲稿。后来收入他的杂文集《坟》。鲁迅在这篇文章中敏锐地扑捉到了“娜拉走后怎样”这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并揭示出娜拉的命运:不是堕落,就是回来。) P65 这好比是自我放逐,并不意味着自由。他虽逃脱了监狱,但是他却把一座监狱搬到了自己的心中。也许只有死了,才能真正获得解脱。 (要自由,还要解开心的枷锁)
四、“乱伦”章节读书摘记
P70 “我认为文明既有功德,也有罪过。作为罪过,它给我们的精神戴上了一幅幅镣铐。现代人最生动的人生舞蹈离不开一样道具,就是制度的锁链。比如一夫一妻制度,这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性契约。这份契约以一种苛刻的方式配置性资源。万一其中一方的性能无法和对方适配,那么,性能旺盛的一方就会陷入性困境。假如他不能或不愿背叛,就只有选择病态或变态,或者找一个假想的替身或转移注意力,比如过分热情地准求一项事业,成为一个企图有所控制的狂人或伪善之人,而这中间就含有乱伦的性质。” (想到犯罪原因分析课上学到的“中和技术理论”,是论述犯罪人如何将其犯罪行为合理化的理论,真能自圆其说啊,别说在走入婚姻迈进制度之前你没有想到这契约的苛刻,如果无法担当不能消受那就不要签约,省的徒增社会的不和平,助长陡升的离婚率)
P72-73 事实上,人的本性恰恰是追求人生的生产性而非消耗性的实现,但在寺院或监狱的人生中,灵与肉总是纠缠不清并表现了一种消极平衡的趋向。在这种状况中,堕落与拯救必然成为其人生故事里轮回不绝的艰深主题。 (好纠缠,人艰不拆啊,洗洗睡,一觉解千愁)
P79 在所有的偶像崇拜中,无论是图腾崇拜、领袖崇拜。还是性别崇拜,皆有一种魔幻的力量,使崇拜者心生仰慕和奉献的意境。在S和少女肖的心理联接中,少女肖非但忽视了S身份的可疑性,而且因为渴望与S“共同历险”,她沉浸在一种美好、崇高的激情里。这使苏林想起影片《冷酷的心》中那个魔鬼胡安是如何赢得了少女莫尼卡的芳心。 (这不是爱情,这是情爱)
(冷酷的心:1967年蒂托·达维松执导电影。影片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绘画情调,有着典型的肥皂剧情节。本片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公映,上译厂配音观众反应相当热烈,为墨西哥电影在中国赢得了极大的声誉。剧情:19世纪末的波多黎各,修女莫尼卡深深地爱着雷纳托,可雷纳托就要与她姐姐阿依曼结婚,她不得不克制自己的感情。阿依曼是个轻佻、放荡的女子,一次偶然中与走私船长胡安勾搭上。在婚礼上,阿依曼与胡安鬼混后,在雷纳托面前把胡安说成莫尼卡的情人,胡安为了报复她,马上要跟莫尼卡结婚。在胡安的船上,莫尼卡病倒了,胡安无微不至的照顾使她恢复了健康,她看到胡安的善良,渐渐地爱上了她。)
P80 乱伦是什么?索尔仁尼琴在他的《古拉格群岛》中描写女子劳改营中的女人们。其中一些出身贵族的女人们,当她们觉得什么都失去了,她们再也不想失去自己的身体——这个能够确认她们作为活人,尤其是作为活着的女人的身体时,她们便将性的伦理秩序看得一钱不值。 (《古拉格群岛》是由苏联作家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写的一部最有力和最有影响的反映苏联奴隶劳动和集中营故事的书。实际上前苏联并没有古拉格群岛这个地理名称,它是索尔仁尼琴的一种比喻说法,索尔仁尼琴把整个苏联比作海洋,在这个海洋上处处皆是监狱和集中营的岛屿,他把这些岛屿称为古拉格群岛。作者亲自在古拉格集中营中生活过,并且是书中事件的目击者和第一手材料的获得者,出狱后采访了270位人士,为书中所写的事提供了证词。) (“献给没有生存下来的诸君,要叙述此事他们已无能为力。但愿他们原谅我,没有看到一切,没有想起一切,没有猜到一切。”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史诗般巨著《古拉格群岛》就是以这样沉痛的题辞开篇。1973年,索尔仁尼琴决定将这本书秘密送往西方发表,这成了苏联政治史研究的一个重要事件。可以说,苏联当局决定剥夺索尔仁尼琴的国籍,并将其强行驱逐到欧洲,与这本书的出版关系极大。这部长达140 万字的巨著,堪称苏联列宁和斯大林时期法制历史最精炼的描摹。所谓“古拉格”,即“劳动改造营管理总局”,原是苏联劳改制度的象征。作者将其比喻为“群岛”,意在指出这种制度已经渗透到苏联政治生活的每个领域,变成了苏联的“第二领土”。全书分监狱工业、永恒的运动、劳动消灭营、灵魂与铁丝网、苦役刑、流放、斯大林死后7部,既以“群岛居民”的经历为线索,又穿插了苏联劳改制度发展史中的大量资料,结构宏大,卷帙浩繁,充分显示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驾驭材料的能力。书中有激昂的控诉,愤怒的谴责,也有尖锐的嘲讽,深切的诉说,是深刻理解苏联政治体制重要的参考著作。) P81 生活如果让一个人严重缺失,那么由此产生的补偿而导致的变态行为,就不是不可思议的。 (想到“母爱剥夺论”,严重缺失必须是犯罪原因啊)
P83 苏林从这样的性扭曲里想起弗洛伊德在有关性爱及永生的论述里不仅有生命欲,还有死亡欲的观念。 (扭曲是需要外力的,是监禁制度的压抑让这种扭曲外化了吗)
五、“疯癫”章节读书摘记
P98-99 苏林想起帕斯卡尔说过的一番话:“人类必然会疯癫到这种地步,即不疯癫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疯癫。” (那是怎样的一个地步啊,所有人都歇斯底里了)
P101 那是一个美丽清爽的夜晚。 只是,那个夜晚的人间既不美丽也不清爽。 (人间正道是沧桑啊)
P102 在这个美丽清爽的夜晚,恐惧消退了,对明天的忧虑淡忘了。两个相爱已久的躯体,除了燃烧,除了在炽热的燃烧中走向更深的融合,还应该做什么呢? 躯体的最高价值莫过于在做爱时是为爱而做! (这才是爱情)
P103 人的一生会有几次灵与肉协同的喷发? (生命在于运动,晚上去操场跑个二十来圈也可以的)
P105 疯癫是必然的,还可能是永远的。 (真恐怖)
P106 卡耐基根本不是神秘的哲学家,相信卡耐基的人,是留恋世俗生活的人,他们的心中依然渴望或的救助。 (对的)
P108 然而,人们容忍了小说的疯癫,即它的不真实、它的吊诡和谵妄,却不愿意宽容现实人生中的疯癫! 人们习惯于惩罚或治疗疯癫,却不问疯癫是否需要惩罚和治疗? 惩罚疯癫或治疗疯癫,到目前为止都是让人深感虚弱的事情。 (对于没有攻击性的疯癫者,确实不需要惩罚或治疗,疯癫者还能改变世界呢)
P114 只要我们不能改变他的环境,我们对他的病情便无能为力。 笃信与怀疑,构成了躁狂病人和抑郁病人精神特质的主要不同。 (真是太水了,考过心理咨询师三级后,小生就厘不清躁狂抑郁之类的名词了)
P118-119 苏林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失眠,他对“失眠”的体验使他认识到,紧张的生活及不良的刺激引起大脑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抑制机制失调导致的神经衰弱是失眠的主要原因。他当时除了调整生活节奏以及放弃了部分生活目标之外,就是配合服用了一些“美拉托宁”片剂。 (小生的失眠郁积多年严重至极,要吃“美拉托宁”啦)
P121-P123 苏林将迫使阿奎走到他眼前这个地步的现象学因素大致归纳为以下四种: 一是亲情。…… 二是性爱。…… 三是理想。…… 四是监禁。…… (全面具体的犯罪原因分析)
P124 但对阿奎的每一项因素分析,都触及一个明显的事实,即他生活在个人的历史中。就像人们不能扯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阿奎不能扯着自我离开他的肉体和精神的历史。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哈哈,“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的不可能。”)
六、“相残”章节读书摘记
P126 正像弗洛姆所说,自由是生物学上极重要的利益。在自由遭受剥夺和限制的群体中,为了争夺总量有限的自由及其他资源,相关个体的利益冲突,由于欲求、偏好和能力的不同而大大加剧了。 (自由如此诱人)
P127 苏林记起自己第一次参与同事们用电警棍击打一名被处紧闭的犯人的经历,深深感到要做到像弗洛伊德所说的“知汝自己”是何其难哉! (当你不得不做违心的事,多抓狂,多蛋疼)
P129 他把电警棍往身后的铁门试了试,发现碰击时火星比较微弱,这时,同伴们招呼他继续加入时,他便高声骂到:“他妈的,我的电警棍怎么没电啊!” (小生以为书中此处的“骂到”应该是“骂道”) (这应该是郭明老师的亲身经历,真是太随机应变了)
P138 这使苏林再一次感到“知汝自己”的困难。依照弗洛姆的解释,“知汝自己”,就是要去意识那些需要我们去意识而尚没有被意识到的事情。 由此,苏林认为必须关注监狱情境。要“知汝自己”,必须了解监狱情境,了解这情境中与个人命运有关的潜在的确定因素,尤其是不利因素。 (监狱情境,是我们这些准狱警在以后对服刑人员的改造与感化中需要积极关注的)
P150 我们开过酒吧、歌厅、赌场,回想起来,我就像流浪的拉兹。当年我看《流浪者》,我都流眼泪,好像写的就是我。一个人心中没有爱,那么罪恶离他就很近了。既然罪恶的陷井就在我身旁,我一不小心就踩了进去。 (小生以为书中此处的“陷井”应该是“陷阱”)
(影片《流浪者》被称是为印度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宝莱坞电影的里程碑,曾荣获第六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是首部在海外打开知名度的宝莱坞电影。此外,影片还是印度著名的卡普尔电影家族最引以为豪、誉满影坛的不朽杰作,由卡普尔家族第二代传人拉杰·卡普尔于1951年自编、自导、自演,拉杰卡普尔参考好莱坞电影的技法, 融入印度传统的歌舞和通俗剧, 缔造出宝莱坞电影的特殊风格。这部长达三小时的电影情节曲折离奇,通过一个复杂的故事昭示了一个极富哲理的社会问题,从开始的人伦亲情悲剧到社会写实,再转成黑色电影和卓别林式喜剧, 中段又变成浪漫到极点的爱情剧,然后又是悲喜交集的恩怨纠葛, 加上不时点缀的动听歌曲和华丽歌舞, 充分发挥宝莱坞电影特有的大杂烩风格。印度电影《流浪者》早在文革以前就已进入中国。《流浪者》和其主题曲“拉兹之歌",在中国最轰动的时期是在70年代末,那是在一代人遭受了苦难经历之后。《流浪者》反映印度等级社会的黑暗现实,歌颂了纯洁的爱情和人道主义,这当然是影片受到欢迎的原因之一。然而,影片引起十年浩劫之后中国人的共鸣,自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
七、“自杀”章节读书摘记
P152 “当生活不再美好时,人究竟应该为了什么而活着?”这是一个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的问题! 苏林想起了苏俄作家加舍夫在他的纪实作品《英勇的士兵什弗克的经历》中写道: “他的父亲嗜酒成癖,在他生日前不久自杀身亡;妹妹投河而死;一个姐姐卧轨;兄弟从城郊的铁路桥上往下跳;祖父在杀死了祖母后,往自己身上浇上煤油后自焚;外祖母随茨冈人到处流浪,而后在监狱里服火柴自尽;一个表兄弟因纵火几次被判刑,在卡尔塔乌斯监狱,用玻璃割断颈动脉自杀;一个堂姐妹在维也纳从六层高楼坠楼致死。” (想到自杀的传染性,这是自杀家族么,太惊悚了)
P153 苏林还记得当他把有虫眼的蚕豆扔掉时,奶奶告诉他的一句话:“不要扔,都能吃,虫吃过的更好吃。要是没有它,你父亲早就饿死啦!哪还有你啊!” (奶奶生前也对我说过类似的话,还清晰地记得是在摘吃老家桃树上的桃子的时候)
P154 父亲的模样,就像他后来看到的闻一多像,或者就是《红岩》中的某幅黑色的木刻插画。 (很小的时候就读了老爸那本年代久远的《红岩》,导致童年好长一段时间的梦境都是黑色的木刻的恐怖画面啊)
P165 一个人只要哪怕有一点点期盼借以承受生活负重,他也不会轻易选择自杀。 (是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小生又俗了) P165-166 苏林看到罗中立的油画《父亲》,那个脸和手像枯干的老树皮,仿佛积淀了几千年风烟尘土的北方的父亲,他端起破瓷碗,喝着稀薄的菜粥,而掉落了门牙的乌黑色的口腔里是颤抖的衰迈的舌头,嘴唇焦灼得要冒烟。他觉得《父亲》代表了中国人生活中最具塑造力的艰辛与忍耐。这样的父亲在中国农村的任何一个村子里都活着,她们活在最传统的层面,集中了最沉重的品质。 (在初中的美术课本里第一次看到《父亲》的时候,被强烈震撼的就不只是视觉,还有内心,还记得油画背景的金黄色,让我想到麦芒,想到骄阳,想到父亲赐予我的所有灿烂的荣光)
P174 从父亲到Z的自杀,他既看到了监狱境遇的作用,更感到来自于个性深处的某种黑色势力,是那么顽强地将一个人的生命推向了死亡之徒。 (外在的境遇以及内在的缺失促成了自杀,在以后的狱警生涯里,我们能否改良监狱境遇中的不利因素、弥善服刑人员性格品质中的不足呢,杀死自己,是对整个宇宙的背弃,自杀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不能抹煞任何存在,它让答案飘在空中,变成更顽固的尘埃粒子)
八、“倾轧”章节读书摘记
P176 在监狱境遇中,饥饿即是对自由的渴求,所谓的火腿或奶酪就是减刑机会。然而正像火腿或奶酪的稀缺必然造成争抢现象,减刑机会的稀缺必然造成犯人之间的拼杀。当然,这种“拼杀”除了由纯粹生物学法则所表现出来的躯体相残之外,主要是运用文化策略的人际斗争。争宠与排挤成为鉴于社会的最经常罪普遍的现象。 (为什么呢,不是公平竞争的吗)
P181 他对“改造犯人”的活动深感疑虑。人类的思维,将人的改造化作了一个线性可控的形式,却不自问这种形式的实质是多么荒谬。 (罪犯教育,亦要因材施教)
P186 只要是认知正常的人,他不可能在监狱社会中摆脱追求减刑的驱动而能获得比减刑更大的成就感。犹如商人之追求利润,仕人之追求权威,学人之追求学识,军人之追求战胜,犯人之追求减刑乃是一种天职。他们之间的倾轧亦是天职所驱,此中的罪恶是必要付出的代价,因而构成了监狱人生的基本境况之一。 (监狱执法管理课中,学到加分减刑的细则,小生以为,这种倾轧会不会太夸张了,没有黑暗吧)
九、“惩罚”章节读书摘记
P188 他说的囚犯角色认同,其实就是“人格监狱化”或叫“监狱烙印”,苏林基于自己的切身体会深表理解。 刚入狱的时候,苏林还以为自己只是一个模拟犯人。但是渐渐地,那种模拟的性质越来越令他怀疑。因为他从时光的缓慢流逝中明白了凡属生命世界的任何时间都不具有模拟性,模拟在生命世界里其实是一个虚伪的概念。生命只有一次,人生的每一瞬间都是初稿,无法彼此模拟。 P197-202 苏林带领但丁和他的永恒情人贝亚德重新步回岩壁下。他拉住了但丁的手,但丁又拉住了贝亚德的手,他们三人破壁走入了通往地狱之路。 ………… ………奈何桥……鬼门关……东西两曹……第一殿……第二殿……第三殿……第四殿……第五殿……望乡台……第六殿……第七殿……第八殿……第九殿……轮转殿……地藏菩萨殿…… ………… 此时,黎明将至,天地熹微。 P193 从事实经验来看,监狱使犯人痛苦的惩罚并不表现于他们违规之后所采取的的惩罚措施,而是表现在监狱生活本身无法使他们满足合理的生理心理需要,包括食欲、性欲以及安全、尊重、成就等等,这就阻碍了他们实现生命的完整价值,正是这种境况体现了监禁惩罚的主要含义。 P196 “但是,我认为,惩罚只会增加仇恨。有罪的人除了应当受罚,如何使他们摆脱罪孽,脱离苦海,获得拯救呢?” “爱。除了爱,别无良药!”但丁十分明确地说。 “那么,爱如火如荼能够获得?” “希望!” 我在大学毕业时做的论文碰巧和先生的作品有关。我将《神曲》中的刑罚观念和东方冥文化中的刑罚观念企图做个比较研究。 P203 但丁说:“你说得对,一部人类文明史确是一部刑罚史。但是,惩罚是不能拯救人的。相反,惩罚只能损害人,惩罚本身就是人类的一桩罪恶,所以,罪与罚只是以恶制恶的恶性循环而已。如果一部人类文明史,只是一部刑罚的历史,那么,我的贝亚德,我就不可能为你创作《新生》,我也不可能创作《神曲》。我的《神曲》是神的喜剧,我不是要肯定刑罚,恰恰相反,我要否定刑罚。但是,我没有办法去掉刑罚,就像我没有办法去掉罪恶,所以,我把刑罚作为一个叙述的起点。从这里出发,使人在认识罪恶之后,让他们接受爱的引导。” 作为一个监狱学家,在我的眼里,所谓的监狱景观和地狱景观是两种相互映射的事物,事实上,地狱思维已经深刻地影响了监狱思维。 我们的地狱景观在时间上分为三个阶段:先是入狱。在这个阶段要弄清身份和罪恶的情况。这就像监狱的入监阶段,要进行登记检查、分类调查;其次是根据分类分级安排处以不同的刑罚。就像是监狱实行的分类分级累进处遇的行刑过程;最后是轮转新生。就像是监狱的出监教育阶段。 想象的地狱和现实的监狱在刑罚观念和制度上具有惊人的相似性,由此证明了人类刑罚范式的观念及其存在特征。 P204 我明白,监狱的位置在地狱与天堂之间,因此,恰当的态度是‘勿将监狱变做天堂,勿使监狱沦为地狱!’ P205 晨光里,她们的脸上挂满了忘情的微笑。 P206 人皆有罪,罪是人的逻辑前提。抵御罪恶的心理力量就是爱(但是”爱“的用法在中文里过于狭窄,常常等同于世俗之爱,不适合命名那种跨越此岸与彼岸的心理力量)。有了爱,人才会有存在的自由,才可能在每一处角落,哪怕在监狱也能穿越阻隔,获得生活的意义。 P207 在苏林看来,天赋之罪才跟道德有关!人定之罪不一定跟道德有关。 倒是可以说,审判他的人犯了误判之罪,就像审判耶稣的犹太总督本丢·彼拉多,真正有罪的不是基督耶稣,而是本丢·彼拉多。 苏林说:“做犯人要碰运气,也要思想开明。不过得承认,今天的犯人比古代的犯人在物质待遇上好多了。这一点,只要对比李伯元的《活地狱》就一清二楚了。” 苏林说:“我认为在此地的痛苦主要是灵与肉的积极功能得不到实现。张贤亮写的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你读过吗?” P208 但是,可以推断一个求生欲顽强的人,即通常所说的热爱生活的人,他必会想尽办法维持自己的正常需要。如果所有的违规渠道都受到阻绝,所有的违规行为都受到严惩,那么,可以相信,这本身将构成更严厉的惩罚,其结果是精神危险因素的急剧增加。 P209 但是,自由刑却是一种真正的‘痛苦体验刑’,不仅要接受惩罚,还要接受改造。尤其当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给有专长的人们带来更高的时间和机会附加值时,自由刑的惩罚痛苦对于他们会成倍加重。 P210 苏林说:“这就是自由地悖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若一味争取更多自由而不加节制,则定会牺牲自然界其他事物的自由,由此造成生态失衡,瘟疫爆发便是例证;在人与他人的关系中,人若一味争取更多的自由而不知妥协,则定会牺牲他人的自由,由此造成社会失范,犯罪泛滥便是例证;在人与心灵的关系中,人若一味争取更多的自由而不思回首,则定会牺牲心灵的自由,造成自我失序,身心疾病便是例证。此三者都说明,在自由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一味争取自由必定造成过犹不及,深受其害!”
十、“改造”章节读书摘记
P213 惩罚指向于人的肉体,改造指向于人的灵魂,惩罚和改造相结合则意味着刑罚的对象乃是灵与肉。从惩罚到改造,即从肉体惩罚到灵魂改造,这就是所谓的现代刑罚。依照米歇尔·福柯的观点,这个转变谱写了现代监狱诞生的历史。然而,福柯并没有用颂扬的笔触描写和分析这段历史,或许可以说他的笔触是讽喻的。因为在刑罚表面的进步背后,意味着灵与肉终于受到了双重的监禁与规制,而且是全方位的。 P214 天气这么晴朗,阳光如此明媚,不趁着青春犹在,及时行乐或作逍遥游,一定是吃饱了撑得慌。 这些想法或者不讨当局的喜欢,也未必会受民众的同情,有些想法可能还会引起骄矜的独断者的恼怒。比如,苏林认为,“监狱的存在,表明了人类文明尚处在史前史阶段”,或者“改造在科学上是一个伪概念,它只代表了一种意识形态而已”等等。 P222 “每当黑夜降临,我们闭上疲倦的双眼,如果我们能看见什么,那一定是我们睁开了心灵的眼睛。”父亲说:“心灵的眼睛能看见古往今来的许多事物!” P223-240 在失眠之夜,苏林为了诊断“改造意识形态的形成原因”这一陈案,他要有意识地展开思想的翅膀,去拜访有关的人士,使他们暂时复活并与之对话。 ………… ……雷内·笛卡尔…… ……卡尔·马克思…… ……米歇尔·福柯…… ………… 苏林要拜访的人物是一串长长的名单,像那个构思了“圆形监狱”的杰雷米·边沁,被喻为“监狱改良之父”的约翰·霍华德,为中国起草监狱法的小河滋次郎,以及中国的“监狱改良之父”沈家本,甚至那个被关了三十年的印度人拉摩·金德等等。 P240 至于他生活中的那些不断的烦恼和觉悟,现在看起来乃是生活赐予的一部分,应当永远地珍藏于心。 “万物因缘而生,亦因喜而生。”古印度的匿名先知们如是说。 命运之神 会把每个人带到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人们在等着他,等着一起编织未完成的故事。 P242 根据上述“寓言”的旨意,我以为解读“监狱现象”仅有“驴文本”(科学文本)和“马文本”(之学文本)不够,还需要“骡文本”(综合文本)。 (小生以为书中此处的“之学”应该是“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