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煽情主义到发掘事实——西方近现代新闻报道观念和实践的演进
自中世纪末到十九世纪, 对出版自由的争取, 推动着西方新闻报道从最初的模糊概念到较为完备的新闻报道体系建设, 成为引领西方新闻报道不断发展的旗帜。随着各国革命的崛起、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自由民主观念的影响, 报业逐渐摆脱政党报刊的束缚, 西方经济社会走上了不断追求自由发展、渴望发财致富的道路。由最初为满足受众需求而衍生出的“煽情主义”新闻报道观念及具有代表性的“故事模式”, 在面对十九世纪末西方社会新环境下, 无法满足社会群体对于硬新闻、高质量的需求而逐步探索出新的新闻报道模式:“信息模式”, 即更加注重新闻报道的客观性、重视新闻事实。纵观近现代西方新闻报道, 煽情主义话语策略与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微妙关系, 也一直贯穿于西方新闻报道观念与实践的演变过程中。
一、煽情主义:“新闻是能够引起轰动的东西”
美国新闻史学者埃默里将煽情主义看作是一种为追求轰动而追求轰动的东西。煽情新闻的报道模式基本具有以下特点:在事实选择上, 偏重于选择那些容易吸引人的事件, 有时还不惜编造假新闻。比如, 1835年, 《纽约太阳报》连续一周报道的“月球骗局”, 引得公众争相购买。在事实呈现方面, 报道采用极尽渲染的方式:一种方法是注重对事件细节的描绘, 通过对事件场景的描述而达到吸引人的效果;如在处死查理一世的报道中, “国王便弯下腰, 把脖子放在砧板上, 略一停顿又把手伸展, 于是刽子手手起斧落, 顿时使他身首异处。”从新闻史的角度看, 其中那些血淋淋的描写, 采用的就是典型的煽情主义新闻报道模式。第二种方法是在版式上通过字体、特大标题、插图还有其他特殊处理的方法, 以最醒目的方式凸显报道事件。《世界报》标题用词就常押头韵“血的洗礼”, “小洛塔的情人”等, 几乎新闻报道的所有内容都被赋予煽情和夸张的方式。
二、尊重新闻事实:变动时代对新闻真实的追求
故事模式的运用是西方新闻报道的一种常态。在美国, 为了加强报纸耸人听闻的报道风格、增加吸引公众的筹码, 本杰明·戴还特意聘请了一位擅长报道黑幕的英国记者乔治·威斯纳, 并在《纽约太阳报》上专门开了一个专栏——“警察局”, 专门发表一些凶杀、犯罪、审讯等方面的新闻。虽然最初受到其他报纸编辑的冷嘲热讽, 他们讽刺这种消息报道的风格是不入流、可耻的, 但市场是诚实的, 这种题材的报道在社会公众面前非常受欢迎, 受众群体的增多使得这种新闻报道模式得到认可, 旧的商业报刊编辑纷纷采用这种具有煽情意味的题材并进行发表。其中, 詹姆斯·戈登·贝内特的《纽约先驱报》延续了《纽约太阳报》这种耸人听闻的报道方式并在低级趣味上变本加厉, 其发行量逐步超过了太阳报, 成为一张最典型最成功的便士报。
在《纽约太阳报》与《纽约先驱报》致力于煽情性、刺激性新闻的报道时, 《纽约论坛报》创办人霍勒斯·格里利指责《便士报》“热衷于对蛰伏在社会内部恶魔般的欲望煽风点火, 它们也许不会被指责犯有谋杀罪, 但是, 它们的的确确是犯了制造谋杀者这种更恶劣的罪行。”为此, 《纽约先驱报》反其道而行之, 这份报纸的成功向世人证明:“不用耸人听闻、庸俗低级的煽情手法, 照样可以办出一张世人倾心的报纸, 一张据说是仅次于圣经的报纸。”此外, 1851年亨利·雷蒙德创办的《纽约时报》, 秉着“本报不会污染早餐桌布”原则将“刊载一切适合刊载的新闻”放在报眼的位置作为报纸的座右铭, 在其新闻报道中, 完全摒弃煽情手法的运用, 拒绝报纸刊登耸人听闻的消息。其新闻报道遵循理性客观, 在评论上也尽量秉持平衡与客观, “它还以准确取代了想当然, 即使在雷蒙德热衷于政治时也不例外。”在乔治·琼斯接替管理报纸期间, 《纽约时报》报道的“坦慕尼协会巨额贪污案”将其秉持的信息模式报道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 其新闻笔调上严肃认真, 力求报道事实的可求证性以及证据来源的准确性, 《纽约时报》获得受众的支持, 赢得了长足发展。
19世纪末的西方社会已然步入一个新的时期。教育的普及、城镇的发展以及人口的集中等都为报业繁荣带来新的社会条件。越来越多的人渴望着获取外界信息, 从而更好地融入当时的社会中去, 受众群体及信息来源渠道的增多, 在巨大商业盈利的驱动下, 媒介机构对于大众报业发展下的社会传播导向的掌控亟需加强。以美国为例, 在已有的煽情主义的传统下, 以约瑟夫·普利策和伦道夫·赫斯特为主的报业竞争将煽情性发挥到极致, 逐渐演变成席卷美国社会的“黄色新闻”。但此时的煽情主义的运用已和19世纪30年代时的美国便士报所不同, 在遵循信息模式追求新闻真实的同时将故事模式作为新闻报道的外化方式, 即在最大程度保证信息客观可靠的同时以更吸引人的事实, 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三、煽情的辩证法:新闻报道观念的变与不变
从19世纪30年代便士报盛行时期的商业报刊发展到大众报刊, 从新闻报道的故事模式到信息模式的演变, 新闻报道的理念也跟随者新闻实践的发展, 从报刊的自由主义至上理念发展到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 这中间的过程伴随着的是新闻业的职业化与专业化, 记者的地位不断上升, 职业记者出现, 新闻报道由此成为一个职业。1908年, 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创办人沃尔特·威廉主持制定的《记者守则》, 首次系统地提出了新闻职业道德规范, 守则中明确:“广告、新闻与社论, 均应为读者的最大利益服务, 它们应有一个真实与廉洁的标准。”要求记者在新闻报道实践中不忘初衷, 遵守真实、独立、平衡的理念, 为公众发声, 为社会利益服务, 新闻报道的价值标准与行业规范由此得到行业重视。
摘要:煽情主义是西方近现代新闻业重要的话语策略, 其产生依靠特定的社会基础。由煽情主义衍生出的新闻报道的故事模式不断受到信息模式的挑战, 而新闻专业主义的出现也对煽情主义策略产生制约。与此同时, 煽情主义在新闻实践中不断地向客观性理念妥协, 煽情与真实二者相互制约, 共同构成西方新闻报道观念与实践的演进。
关键词:煽情主义,故事模式,信息模式,新闻专业主义
参考文献
[1] 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年5月第2版.
[2] 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年6月第3版.
[3] 弗雷德里克·S·西伯特, 西奥多·彼得森, 威尔伯·施拉姆.《传媒的四种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3月第1版.
[4] 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6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