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读后感3000
第一篇:菊与刀读后感篇3000
《菊与刀》读后感
早已被对这本书有所耳闻,但近日才得以拜读。但经典之作的余韵却依然持久如新,在拜读经典之作的过程中填入自我的思考才得以在深层次的方面得出领会。
----引言
诞生在如此特殊的年代,它伴随的是我所认为的一个民族的耻辱。它写于如何让作为二战战败国的日本更好的接受美国的战后管理。但作者鲁斯本尼迪克特却从文化视觉深层次的研究了日本这个复杂的民族的本质。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严格的等级制,恩情主义和耻感文化。
在书中对于日本民众对天皇“天皇的意志”,“让天皇安心”,“天皇是一位爱好和平的陛下”等将天皇置于神一样的形象存在的存在咂舌。这样一位从来没有存在于人民的生活中的天皇如何得以在他的子民中取得如此的尊耀?这一切与日本严格的等级制度和部分恩情主义无法隔离开来。尽管在一场对于日本举足轻重的变革“明治维新”之后,人们依然恪守等级,甚至在明治维新之中,也可以说,是将军们披着天皇的黄衣进行的革命。在日本社会的家庭和社会中都存在着极为严格的等级制度。家中父亲的权利高于一切,这一切又在恩情主义的包庇下得以生存。恩情主义在我看来,或许并不是完全那么的消极。所谓恩情主义,就是在出生时,幼年时就被灌输,你的出生是受到了天皇的庇佑,你的成长是受了父母的恩情。其实从某一方面来说,如果能够正确的应用,其实可以培养人们的感恩意识或心态。但在日本社会,这一恩情主义显然做得太过多了一些。例如天皇的恩情,所以我们必须遵循一切天皇的意志指令,因为父母的恩情,所以我们必须对父母尊重,而且是无条件的包容。如此别样的孝道也实在是令人费解。我觉得这样的恩情主义已经是过于神化僵化而用于服务等级制度了。但在我们看来是如此不公的制度之下,日本社会却在恪守等级制度一下和谐发展了。
再来就是耻感文化,但我想说这样的文化并不是日本民族特有的,中国文化里无论有没有正面书面的提出,耻感文化确实存在。或许并没有像日本民族这样强烈罢了。就拿我自身的成长经验剧烈,同学们互相交谈时不是会讨论到父母最爱说的话,诸如“你看XXX家的小孩子,多聪明啊,你怎么这么笨!”或是“你是我捡来的小孩。”而且后面的这句话基本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从父母那儿听到过。相对西方国家可能对此的匪夷所思,中国父母或许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所说的这句话对于一个年幼无知的小孩的伤害有多大。我依然记得听完阿妈说完那句话之后我躲在房间里哭,妈妈之后的安慰也无法弥补我当时心中的失落与害怕。我甚至可以说,我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找到了小学中学时期努力学习的原因。我并不想为自己冠上为理想为梦想的光环,我实在不知道一个十几岁出头的少年如何提出自己的梦想理想。我在耻感文化的鞭策之下前进的。我为了父母将我与他人的比较而学习。庆幸的是,我没有失败。若是失败了,不知道会不会成为部分日本民众无法承受压力而自杀的一员。如此高压的环境,如此逼人。
但每每谈及日本,我依然会想到自己看过的一段视频。是一群幼儿园的小朋友的中午就餐的情景。是如此的井然有序,令人咂舌。稍年长的小朋友负责搬牛奶,没有任何关于节约零食的广告的粘贴,但每个小朋友都自觉做到了光盘。自带的饭盒在进食后会被清洗,托盘上的牛奶瓶会躺着放,避免洒出。没有任何的拥挤和推搡。这只是一群幼儿园的小朋友。拍摄了这段视频的成年人甚至还没有小朋友们做得好。看完这段视频以后让人唏嘘不已,如此的差距在幼年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吗?这里并不是想为日本民族做任何的洗清洗白工作,但我们所应该学习的或者我们能够学习的还有很多。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研究各民族性格特点的原因吧。在学习借鉴中成长。
《菊与刀》毫无疑问,在美国制定对日政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但它的意义却不仅如此。掩卷沉思,反观研究中国人民族性格的著作,《菊与刀》倒和《丑陋的中国人》有着相似之处。自省与研究自我对于民族的影响举足轻重。
第二篇:《菊与刀》读后感
读《菊与刀》有感
《菊与刀》是美国的一个叫鲁思.本尼迪克特的人类学家写的一篇研究报告,报告的主题是研究日本,作者着重从美国和日本的关系的研究,研究日本人的民族特征,以“菊与刀”作为指代,阐释了日本传统精神理念中矛盾统一的特质,这本书虽然是写关于美国和日本的诸多异同,但也为我们中国更好的了解日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对于我们探讨中日的敏感问题也有一定的意义。我看的这本书是由天津人民出本社出版,由王颖、杜翠云编著的。
一、菊——高贵美丽的象征
菊花是代表着日本天皇的族徽,作者借菊花来喻日本的民族精神。日本人有着森严的等级秩序,这种秩序给日本人带来的是一种安全感和稳定,所以,不管日本怎样变革,这样的等级制度依然没有改变。日本人的内心里有着他们那个民族该有的暴力和好战因子,但日本人也相信他们从出生就是善的,如果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了恶,也能够及时的消除,日本人很注重感恩,对于别人对其的恩惠,日本人都会觉得应该要为其付出代价,所以,在其他国家看来对别人的一种帮助是一种人之常情,特别是我们中国,乐于助人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帮助别人不仅使别人方便,也让自己的内心能得到快乐,而日本人则不这么认为了,在他们的观念里,自己能做的事情,绝对不会依赖别人,也绝不接受别人的帮助,若是你非要伸出援助之手,可能他们就要生气了,本书还特别针对日本的这个“恩”提出了两个定义,一个是“义务”,它的范围是针对自己的直系亲属,通常是无止境的,子女无论怎么做,都不可能完全报答父母的情义,这里其实讲的就是对父母的感恩之心、之情必须报答父母,但我个人认为日本的这个“义务”有点我们中国愚孝的味道了,不管父母提出怎样过分的要求,都要去做的话,未免有失偏颇了,我们孝顺父母是应该的,但是,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方式看待这个问题,因此很多父母对子女的要求不合常理而招致子女的怨恨在日本也是经常发生的;“道义”的范围则是针对姻亲家属,“道义”是有限度的,同时,它的规定也是非常严格的,必须要报答的,所以,大概就知道为什么日本人不喜欢被别人帮助了吧。对日本人来说,最高的道德就是对天皇尽忠,这是从明治维新时期以来,统治者为了使国家能够达到国家精神上得以统一的一种手段,这样的忠诚具有强制性,而“忠”在历史的不断前行中,也就慢慢的成为了每个日本人对他们的神圣首领的报恩,也是日本永恒统一的象征。
一、刀——武力和权威的象征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日本的首相去参拜靖国神社,作为一个中国人,面对这一刻的时候,我想大家的想法跟我是一样的,愤怒甚至是厌恶,这样的情绪来源于首相安倍晋三的行为触动了我们内心深处的那根弦,那根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那一幕幕的鲜血淋漓,而这些都是因为日本疯狂的屠杀和对中华民族的侵略。安倍晋三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代表着整个国家的形象站在全世界人民的面前,公然的参拜战犯的墓地,这是对我们国家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国家的不负责任,这些都是以前的我所以为的,但今天的我,或许应该明白了安倍这样的做的原因了。日本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民族,他们的骨子里有日本民族暴力的血液,同时又认为本民族是一个高贵的民族,他们多变有固守陈规,总之,有时候,你都无法用准确的语言去形容这样一个“神奇”的民族,这些特征是来自他们的代代相传,也来自于他们的文化土壤的影响,在日本,天皇只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就像英国的女王一样,维系着一个民族的团结和稳定,而真正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的人,则是将军,在明治维新以前,日本一直是由幕府的德川家族统治,德川家康时期,他把日本完全的封闭起来,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同时,还为日本民众划分了等级,佩刀是其特权和阶级的标志,在当时只有武士以上的阶层才能拥有佩刀,所以,佩刀也是权力的象征,在那个时候,武士的佩刀是可以用来杀平民老百姓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佩刀更多的是象征武士道精神,日本人有着强烈的复仇心和毁灭情节,他们的民族性格善于吹毛求疵,面对无法完成的复仇目标,他们倾向于毁灭自己,以保证尊严和荣誉不被践踏,在我们所看到的很多抗战片中,就会看到日本人在失败之后,更多的是选择用自己的佩刀剖腹自尽,从而维护自己的尊严和荣誉,以及对天皇的忠诚,这种极端的武士精神,放眼世界,着实很难有民族做到,而形成这些极端观念的正式来自于日本本国的教育以及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在这里,我不得不提日本人的军国主义,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把军国主义与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分的不太清楚,其实这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军国主义是日本人骨子里的好战情结以及在他们本国征兵入伍以后形成的这么一个观念,日本是一个很注重自己的尊严的一个民族,也是一个龇牙必报的民族,所以,老兵欺负新兵若是在其他国家,或许忍忍就过去了,但是在日本可就不行了,被老兵欺负,不仅是身体上的欺侮更是对其整个人的否定,是抹杀了其尊严的行为,所以,就算新兵打不过老兵,也必须为自己的尊严而战,所以日本的军人往往会陷入老兵欺负新兵而新兵必然报复老兵的恶性循环,军队里的指挥官们看到这样的情况是不会去管的,因为他们认为军人就应该有战斗力,所以,在这样的影响下从而形成的军国主义,而武士道精神则不是这样了,武士道精神更多的为维护自己的荣誉,对自我的了结。
《菊与刀》这本书从日本这个民族的历史、日本人的个性特征、孩子的成长教育等等多方面来研究日本这个民族,得出了日本这个民族是一个有双重性格的民族,尽管看了这本书,对于这个民族,我其实也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或许,从我的角度看日本,终是不明白,从日本人的思维出发,也许我懂了,但是文化的差异、价值观的不一样,我仍然不解这样的一个民族,但我学会了一点,就是不要用自己的思维和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另一个人的做法,虽然,我似乎理解和明白了日本人当年的行为,但我仍然想要说的是,抛开我是一个中国公民的身份,日本人屠杀中国人,他们除去了战争的非正义性,还缺少了对人性的那一点点良知。对天皇最高的忠诚和对武士道的精神,铸就了日本这样一个民族,他们一些好的精神闪闪发光,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而糟粕的部分是我们应该引以为戒也不应该去发扬的,作为一名大学生,未来国家的建设者,我们应该放下历史的恩怨,学习他们那些优秀的品质,也希望有一天,中国和日本能进行友好的交流和访问,促进两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第三篇:菊与刀读后感
深入认识自己
───看<<菊与刀>>有感
最近从书摊上偶得由线装书局出版的<<日本四书>>,由于时间匆忙只读完了<<菊与刀>>一书,故而知能谈谈自己读完这一书的感受.我明确我没有完全把握这本书,也明确自己没有系统的思考,但我却视乎有所得.<<菊与刀>>的作者本尼迪克特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类学家,他对日本人的研究穷尽了各种中可能,试图全面阐释这个让人非常困惑的民族.我本人并不笃信本尼迪克特先生研究是完全正确的,但我觉得人类学的一些思维方式的确是很有意思.
首先要谈一个大的人类学分类即人类学家通常会把一个民族分为耻感文化和罪感文化.中国人和日本人显然是属于前者,当让不排除有一些特殊的人,但至少我是属于前者.大多数的时候我会认为羞耻是让我最难过的,仿佛掉进了深渊.但是这种耻辱感和作者描写的日本人是有区别的,日本人会认为受辱比死还难受,他们会用自己的一身去雪前耻,而我会在”苟活在这个世间”,毕竟好死不如赖活吗.在中国传统格言:”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教导下,我会用时间的伤口来抚平伤口.耻辱会让日本人变得动力十足,耻辱会让我变得越来越随波逐流,越来越适应这个”社会”.会让我达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满随天边云卷云舒”的境界.当然我又不可能达到那种境界,要是达到那种境界早就”红尘一去千万里”,遁入空门了.真的,面对耻辱我很无能为力,,虽然会痛苦难受,但过后又是什么呢?我很喜欢帕斯卡尔的一句话”掉进深谷里的人只有向上爬才能找到出口,人必须在自己的悲剧中成长,只是很多人没有勇气做到”.可能我恰巧是那个没有勇气的人,丧失了这个进步的动力怎么办?
接着便要谈谈也就是日本民族的”情义”,这种”情义”和中国人讲的情义差别很大,因为其不是源于中国的儒教,也和东方的佛教没有关系.在日语词典中这样解释:情义,正道也:即人应守之基本规则:为了不受是人非议,即使无可奈何,它也是你不得不做的事情. 作者认为日本人的”情义”包含两类,一类是对社会的情义,也就是履行契约性的关系,如对家人的情义.另一类是对名誉的情义,也就是日本传统的诚信关系,比如武士対主君的关系,他是名誉之所在.当然中国自古就有忠、孝、义等,和日本的”情义”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很大差别.对于这一点,最近才有感受.责任对一个人说是如此的重要,为什么?对自己,对家人,对自己的宗族,对这个社会,对这个国家,对这个世界都负有责任,自己如何来承担这些责任呢?我是一个传统的好学生,没有干过什么坏事,对老师对父母言听计从,当然,也取得什么成就.和其他的学生一样,从小受马克思主义熏陶,但现在去完全不相信这一套,而是渴望着美国式民主、自由,可是又不能不否认马克思主义有或多或少的在我们身上留下了太多的痕迹.在中国,由于出生的环境,所受的教育,总是会留给自己很多挥之不去的东西.对于这一点我觉得可以学习,在在没有动力的情形下,找到这个动力是极其有用的.想想自己来自农村,确实没有太多的优势可以和别人竞争,但是唯有此,方能不断的促进自己.其实这也是很可悲的,追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有冲突,无形中自己给自己加了一把锁,把自己套在了更现实的生活之上,一旦接近现实的生活,有让自己丧失了自我,吞并在社会化的大潮之中.所以在这方面必需找到一个平衡,如何去找呢?在不失去自我中成长起来,确实不容易.
当然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由不得不提一提我对传统文化的看法.本书的作者在其书中说过这样一段话”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我们相信四海一家,却不同意日本人和美国人可以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这些人认为,全世界各个角落的人都应该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才能建立国际亲善主义”.有的时候我也在想,民主、自由这些价值观念是不是人类的普遍的价值观吗?中国一定要重复走美国的崛起之路?难道我们国家就一定要实现繁荣富强吗?我们就真的可以那么的忽视古人曾取得的成就?本尼迪克特先生在书中还说过这样一段话”日本人是特立独行的,他们有着独特的时会体系,极不皈依佛教,也不附属儒教,当也不会西化,他们是日本式的───这既是他们的优势,也是他们的弱点”.正如作者的预言,日本人会在二战后很好的利用他们的传统,走上复兴的道路.事实上,二战后,日本人在美国的帮助下,进行民主改革,保留天皇的巨大号召力,把武士道精神移入企业管理文化之中是日本走上了复兴之路.这里就是提到一个问题,传统也许真的可以好好学习和利用,可能会对我这一代人───精神迷失的一代人有所帮助.正如戴明在<<人性管理学>>一书中所认为的那样,松下、索尼在全球的成功不是靠什么”东方魔术”,而是其恰到好处的利用了他们的传统.也学我真的应该好好凡是一下自己对待自己的古老文明的态度.
其实在看完这本书之后,真的有很多感想,只苦于自己文笔不好(这些勉强写出来的东西都杂乱无章),不能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看完这本书之后真的问了自己很多个为什么?真的觉得要深入的反思自己.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不断思考才有意义.我并不一定要去搞学术,然而却必须有一些独特的看法,对生命对生活有一点感悟.
第四篇:菊与刀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颇有些诗意的书名,乃在美国政府要求下,女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研究而成。研究的背景是,二战后日本投降,美国即将驻进日本,该对日本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胜利”,让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不再叫嚣,还要面临日本国家经济走向正轨等一系列问题,是二战后美国即将面对的。这本书作者采用的是一种“遥研”,即研究者本人未到日本本土实地调查、采访(因战争原因),而是通过访问美国的日本人,看日本的电影、杂志、报告、报刊、小说等一切可用到的材料,而著成此“研究报告”,即这本薄薄的书——《菊与刀》。
这本书可以算是一本学术研究成果,而且实实在在地充分论证了日本人的文化根基、精神面貌,并以此提出了一些建议,如保留日本的天皇制度。美国政府也采纳了其成果,在战后日本的策略中也显示了出来。什么样的研究是好的、有价值的?现在全世界有无数的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埋头于调查、研究,但某些成果永远也只在资料储藏室中与尘埃为伍。我认为,能推动现实社会改革、为人民谋福利、超越前人研究的创新,这样的研究才能彰显其学术价值。而《菊与刀》正是这样一种有价值的成果。
为什么叫“菊与刀"呢?“菊”让我想起了日本的皇家徽章,“刀”则是武士道精神,两者都是紧密联系的日本文化。但作者想表达的是日本精神深刻的矛盾性、二元性:既温文尔雅,又嗜血杀戮;既忍苦耐劳,又喜于享乐;既崇尚礼仪,又争强好斗。日本人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的人格特质?他们的国家文化又是那么的令人不解。作为一衣带水的中国,也有很多研究日本的著作,比如有人说日本文化是“岛国文化”,由于人类活动区域狭小物质资源的匮乏,而致日本人的进攻性较强,又由于地理环境束缚,而又有些底气不足。地震、火山喷发、海啸,日本人民习以为常灾难的袭击,让这个民族充满了忧患意识。大和民族能屹立至今的确让人佩服。
二战后,日本之战败国,骄傲的大日本帝国能坦然接受失败吗?《菊与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我大概进行了梳理,是这样看待的。首先,日本要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文件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内阁”,“内阁”以天皇的名义发的,叫天皇谕令。天皇降旨是什么概念,为什么保证官兵都能服从,全国人民都服从。那就得说到日本的等级制度,日本人认为天皇是天熙大神的后裔,给了整个在日本土地上人们生活的物质,这是最大的“恩情”,人民尊他为“圣父”,天皇是超越一切的,他是“国民的象征”,“超越宗教信仰的对象”1,人民要对他“忠”,毫不犹豫的参加战斗,毫无条件的投降。天皇是神秘的,是与世隔绝的,臣民要让“陛下放心”。陛下永远不会为他的行为负责,人民永远不会说是天皇错了,错的只是“内阁”,那些官员们,因为他们没把事办好,没让天皇陛下放不下心。从德川家族成为德川第一代将军以来(1603年),天皇已成为一种实质的荣誉,
而不是权利。将军成为政治的操纵者 ,天皇则是凝聚国民最政府忠诚的号召力。两种力量达成和谐,掌舵着日本的航行。
在这个等级森严的制度里,天皇下是将军、大名、武士、农民、工人、商人,还有没有人权的贱民。在这等级制度下,日本人养成了谨言慎行、遵守秩序的性格。“各得其所,各安其分”,每个人都在社会中有他的位置和职责。
日本文化又是怎样的一种文化?日本人认为人一生下来是“负恩”的,欠着对父母的恩情,要尊重父母、言听计从,如果某人对他施予了帮助,他也许不会从心底那么感激,因为他负有你的“恩”,接受者就对帮助者有了某种义务,他定会找机会“连本带息”地还与你,否则他会觉得他的世界不安宁。日本文化把精神和肉体是分开的,折磨肉体不会让你精神更纯洁,这样肉体上的享乐不会影响人的“修行”。还有日本人的“人死即佛”的观点,使日本人并不热衷现世的“积德”,以求来世轮回的好报。人人都可以成佛,甚至祖先的灵位即是佛。这种宗教观是日本人不会因战争杀戮而担心下地狱。
言归正传,日本接受了战败这一事实,日本人不会觉得耻辱。也不会复仇。因为日本是敢于放下的民族,具有“善变的伦理”。当英国舰队轰开日本大门时,日本人到后来表示了欢迎,应为他们看到了英国的强大,当日本欲建立“大东亚圈”时,战败让他的等级制度推行破灭,日本人认识到了行动方针的失败。他们会把精神转向另一面向世人证实日本人能走向成功,虽然他们走向的道路可能是血腥的,但也不排除和平的选择。
日本的文化是内向的,当日本人意识到他犯了错,战争行动的失败,日本人首先反省的是自身,外部的击毁力量,使日本的“耻感文化”激发,而整个日本民族如“生锈的刀”,需要失败的磨砺,让自己从认清自己,“把军事失败作为一种动力”,任然虽日本文化作为一种动力,这让日本的重建变得可能。
美国将以什么策略接手日本?需要占领从市到县吗?从一切领域进行掌控,以防法西斯主义复燃。美国选择的是让日本人继续在他的领导、工作岗位上,为张后重建努力。因为“日本只能在它自身的基础上重建自尊,而不是我们的基础上重建。而且,它只能用它自己的方式来纯化自身。”2日本人才能最了解自己的一切,自我管理能省掉很多文化上的冲突。而军国主义复燃已成为不切实际,日本的“耻感文化’已让让日本人认识到了战争这条道路的错误。战胜国对日本的审判、裁军,不是侮辱、嘲弄,而且没有把天皇推上“战犯”的被告席,让日本人自尊心底线也得到了保留,不会引起对“名誉的情义”的玷污。至于天皇的保留,已经论证过了,其凝聚力可见不一般,处于等级金字塔的顶端,能保证社会结构的完整,这样社会才会稳定,如英国女皇是权利的装饰品一样。否则,日本的神道文化也面临解体的危险。
看完《菊与刀》过后,对于作为极力宣扬民主、自由的美国,竟然保留了日本封建残余的天皇制,我感到十分的迷惑,《菊与刀》中也没有过给出有力让我信服的答案,因为作者是从文化角度的视野为我们解说的,缺乏一定的有力的说
服力。日本的天皇制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它在日本的前世今生是什么样的?美国保留下来的天皇制改革了那些地方?天皇制的未来出路是什么?这些都有待我的思考。
今天我们众所周知的日本天皇制在历史上绝不是这样的,由于我们对近代以天皇为轴心发动的战争刻骨铭心,对待天皇制这个制度我们也倍觉反感,偏见是不言而喻的。其实当你想想英国、比利时也保留着皇权,日本的天皇制也不是历史的特殊。我们不能说我们没有这种制度,就否认这种制度的某些可行性,肯定的说它是封建的、反动的。记得在魏峰老师课上他说得有句话挺对的,“我们没有信仰的国家要去理解有信仰的国家是很困难的。”的确,我们看待穆斯林的朝圣、基督徒的“阿门”、佛教徒的虔诚都有一种可笑的感觉,至于“小日本”的天皇制度更是应该剔除干净,那是迷信的、荒唐的。其实,根据现今的社会民意调查,日本人民对保留天皇制支持还是占大多数的。日本的天皇制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日本人民的信仰、一种国家可以凝聚的文化武器。我们中国要不是近代被卷入西方的殖民体系,饱尝落后就要挨打的痛苦,也不会决心与传统封建一刀两断,展开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以至于今天的我们快成为无根的浮萍。你试想想,如果清王朝不是被少数民族满族统治,而是汉族,那“皇上”被保留下来的可能性是不是也会有可能?所以,在我们看待日本天皇制得时候应该抛弃一些传统的、大众的看法,用客观的、历史的眼光看待这个文化政治现象。
日本 “天皇”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607年,小野妹子出使隋朝递交的国书中,写道“东天皇敬百西皇帝”。而天皇制度的初步确立是以圣德太子摄政颁布的《十七条宪法》为标志。在随后进行的仿唐朝的大化革新后建立的律令政府,“开辟了一个以天皇为君主的古代专制的君主制得确立的新时期。”3天皇制度由此正式的建立了。这时的天皇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是拥有实权的。接着由于政治的需要,在日本奈良时代成书的《古事纪》和《日本书纪》赋予了日本天皇的一种神性,为天皇找到了“祖先”,他是天照大神的后裔,是“万世一系的”,而且要突出天皇的神性,天皇是没有姓氏的,称“天皇氏”。要注意这《日本书纪》是日本的正史,却把这种神话性质的传说写了进来,可见日本人要为日本天皇寻找身世煞费苦心。到了后来的镰仓时代,天皇被幕府架空了,成了北条家族的傀儡。再后来的江户时代的室町幕府、德川幕府,众所周知了,天皇也是一种形式上的荣誉。幕府利用天皇打击其其他势力,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天皇只是将军使用的一个武器。到近代的提倡“王政复古”的明治维新下产生了近代天皇制,日本力图仿效德国普鲁士的君主立宪制。天皇在这个时期颁布了很多具有军国主义的法案,如《帝国宪法》(1889)、《教育敕语》(1890)等,催化了日本的军国主义的发展,成了二战的法西斯利用的工具。
可见,日本的天皇制度虽然与日本的神道文化有着密切联系,但日本的天皇并不是一产生就具有某种侵略性质的,不能说日本的天皇天生就是坏的,这种制
度在曾经推动日本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功不可没。而由于日本的神道,还有尚武的武士精神的推动使日本的天皇制渐渐走入了征服他国的漩涡。
关于美国为什么保留日本的天皇制。理由有五点,一是,美国想要以保留天皇制为诱饵促进日本尽快投降。二战中,日本士兵对于天皇“忠的情义”让美国人在亚洲战场投入了很多的兵力,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要想要日本投降,有人看到“天皇是唯一能使日本稳定的力量。只有天皇有足够的力量停止在中国的战斗,而靠军部首脑是无法使日本彻底投降的。”4一线作战的将军麦克阿瑟也说“天皇是胜过20个师团的战斗力量。”5于是美国对日本提出了保留天皇制的建议。二是,基于战后远东的国际形势,美国要牵制苏联,需要培植日本作为自己的亲信,把日本作为窥视亚洲的跳板,因此,拉拢日本,获得日本的好感是必要的。而天皇制的保留对于日本人是莫大的“恩情”。第三,如《菊与刀》中提到的,可以利用天皇的影响力为美国改造日本提供方便。第四,当时在位的裕仁天皇也表现出了积极合作的态度,服从美国对日本的改造策略。最后,人民的支持,呼吁保留天皇制也给了美国一定的压力。社会的稳定,需要人心的稳定。
经过美国的精心改造,日本天皇制成了象征天皇制——近代天皇制,根据日本战后《日本国宪法》,日本确立了“三权分立”,国会是国家权力的最高机关,完全废除了“主权在君”的体制,体现了“主权在民”6的思想。国家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通过国会、内阁,天皇只是做签名盖章的活。美国确实也达到了他的目的,培养起来的日本真是与他关系亲密无间,唯美国马首是瞻。但我们应该看到由于美国的一些私利的目的,使日本的天皇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造,在后来被别有用心者(右翼分子)利用,使军国主义在日本死灰复燃,如历史教科书的事件、参拜靖国神社事件,都是日本军国势力残余导演的闹剧。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日本的天皇制度将保留至什么时候?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值得探讨的话题,我想日本人民比我们还想知道答案,但我首先想到了“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这句话。日本天皇作为日本文化历史的产物,是有其必然性的,而且天皇制度在日本历史上顽强的生存知道今天的21世纪,已经经历了上千年的腥风血雨,并且日本的天皇在世界上是比所有国家都长命的皇室家族,甚至是在**的南北朝、战国的年代,天皇都没有被打到过、推下台过,可谓名符其实的“万世一系”。那天皇制会永远存在日本吗?我可以几乎确定的说:是的。只要日本民族还存在,只要日本没有进入马克思所谓的无阶级社会,那么日本天皇还具有长久存在的生命力。还有日本天皇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有与经济形式有脱节的时候,具有一定独立性。所以,虽然现在日本已经摆脱迷信宗教的个人崇拜的社会,但还是需要传统文化的支持与依赖。
第五篇:《菊与刀》读书感受
谦虚和善与“武士道”精神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是一部介绍日本国民性的书,是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从事日本民族性的研究而提交的一份研究报告,是一本分析日本人文化性格的图书。
作者在书中把日本民族文化的矛盾性形象地概括为“菊花”与“刀”,“菊花”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日本武家文化的象征。该书以《菊与刀》命名,象征了日本人矛盾的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在我看来,菊代表了日本民族中谦和,随性的一面,同时也说明日本民族具有菊一样的品质。刀则让我想到了日本民族的“武士道”精神。它承载着日本民族的希望与毅力,同样也代表着日本民族好战的一面。“菊与刀”这三个字更能充分的概括了日本人矛盾的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日本人既好斗又谦虚和善,既忠贞又心存叛逆,既顺从又不愿受人摆布等等,都能体现出日本人矛盾的性格特征。
天皇自古以来就是日本人强烈的效忠对象,虽然天皇一直扮演着“傀儡”的角色,但日本人对天皇的效忠感却从未消失。正如书中所说“天皇和日本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天皇的日本不是日本”,“没有天皇的日本是难以想象的”“天皇是日本国民宗教生活的核心,是日本国民的象征,天皇是个超越宗教信仰的对象,即使日本战败,天皇也不会受到谴责”等。对于他们而言,只要是能表示“对陛下尽忠”、“让陛下为我们放心”的事,那边是理所当然的。这种崇拜之至今日在很多人心理依然存在。
日本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长期、稳定的封建等级制造成的影响渗透到日本文化的最深层。在日本,天皇不是人,是神,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所有寄托。在明治维新前的日本,要求忠义的对象仅仅是被指向各个大名和将军。而在明治维新后,新的统治者将这种力量抽离出来,附加在天皇身上。但由于“忠”是献给最高统治者的,因此就只能献给或许只有精神力量但全无实权的天皇。在日本文化中有这样一句话:“各得其所,各安其份”。他们相信只要每个人在社会等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同样也有自己没有办法改变的地位。即使天皇没有掌握实权,仍然是所有日本人心中的精神支柱。
这样森严的等级制度,在战争中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天皇的存在在日本俨然已经发展成宗教,神的话语是没有人可以质疑的,这就为日本的战争找到了借口。所有的屠戮都可以以对为天皇“忠诚”找到借口。日本士兵在战争中所表现出的特性,可概括为勇敢、残暴、致死效忠、绝对服从。这样森严的等级制度让每一个日本士兵都认识到自己的作用与能力。不管自己的国家在物质上能不能与美国抗衡,仍然会不惜一切在精神上给对手打击。而日军在战争中表现出的勇猛充分印证了他们的所谓在、武士精神,这种战争中的不怕死精神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曾出现,但作者对这种不怕死的行为十分的不理解。然而,战时的士兵被冠以了军国主义的思想,幼时的等级观念在这个时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于上级的命令是惟命是从。这样的心理给日本整个民族在二战中带来了遭难,也让我们更好的认识了这个民族。
另一点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日本人对于“恩”的理解。首先,书中提到日本人对于“皇恩”都应无限感激地接受,近代日本用尽一切手段使这种感情及于天皇一身。日本人对生活越是热爱,就越是感谢“皇恩”。其次,在日本看来报恩是由条件的,就是施恩者必须是自己认为高尚的,可以偿还的人。他们绝不接受陌生人的好意,也不会主动帮助陌生人,这就是日本人生活的习惯。日本人他们自认为是历史的债务人,他们的日常决定和行动都必然发自这种负债感。最后,日本社会所讲的“报恩”和“雪耻”的概念在我们并不陌生,但在日本文化中却有异于我们熟悉的东西。比如“工作”也是要报答的情义之一,所以努力工作、极端敬业是毫无疑义的,否则对不起工作给你的恩惠。并且在工作是要对你的领导做到尊重与服从,这也是日本独特的文化内涵所要求的。“雪耻”是对自己名誉的洗礼,当名誉蒙羞时,如果不报复、不洗刷罪名就对不起自己的名誉。
日本对于“忠,孝,仁”的理解。在日本的文化中,“忠”“孝”“仁”都占很重要的地位。日本虽然从中国引进儒家伦理中关于“忠”和“孝”的观念,但却极为鄙视被儒家视为最高准则的“仁”。每一个日本人,尤其是日本男孩,自小接受的是“忠诚”、“仁义”、“孝顺”的教育。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践行着繁复的礼仪,并且是发自内心地真诚对人,和歌、俳句也体现了日本文化崇尚美感、温和谦让的一面。但与中国人不同的是,日本人把“效与忠”认为是无条件的。书中写到:在中国,比“忠”和“孝”两种更崇高的美德是“仁”。父母必须有仁,如果统治者不仁,人民是可以揭竿而起的。效忠与否,完全是取决于仁与不仁的。而在日本,这是绝不可能被接受的。作者在本书中也提到,日本并没有一种“极端的权威主义”。许多国家的青年人往往热血而冲动,但在日本人眼中,“青年期应该是一个服从家庭意志并培养家庭责任的时期”。日本人说,“他们尊重父亲是为了训练、为了练习自己对权威的服从和尊敬”。所以日本的“顺从”文化是极其特殊的,所以日本在温顺接受美国的改造计划时他们的心理绝对不是“韬光养晦”,反而是真诚的反思自己的错误。
纵观全书,可看出日本民族在礼仪上的观念和态度上的严谨,同时日本是一个很团结的民族,自从日本派遣唐使来华,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礼仪之国,儒家文化也深深影响着日本民族的道德标准。
我认为,还是作者的一句话最能概括日本:“日本人是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菊和刀正好象征了这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