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农业生产实践调查报告(全文)

农业生产实践调查报告(全文)

农业生产实践调查报告根据工作的内容与性质,报告划分为不同的写作格式,加上报告的内容较多,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写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农业生产实践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篇:农业生产实践调查报告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在农业。

农业生产实践调查报告

根据工作的内容与性质,报告划分为不同的写作格式,加上报告的内容较多,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写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农业生产实践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农业生产实践调查报告

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

摘要:本文阐述了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的定义与内涵,建设的思路,以及应该把握的重点。同时结合了镇赉当地气象信息,加以分析论证,做到了有据可依,理论联系实际。

关键词:气象;两个体系;镇赉

中图分类号:S-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0-83-3

近年来,镇赉县气象局以“气象服务镇赉农业发展”为平台,先后开展了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以下简称“两个体系”)。通过试点工作的开展,镇赉局坚持把为镇赉农业发展服务放在气象工作的首位,以特色产业需求为牵引,开展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为农业生产以及农村公共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助推了镇赉经济的快速发展,彰显了镇赉气象的服务特色。

1 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的定义与内涵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气象部门必须做好农业气象服务工作。2010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提出要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服务“三农”的重要作用。

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定义就是“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简称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

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气象科技对农业生产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加强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气象服务“三农”工作的重视,气象部门要牢牢抓住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发展机遇,准确把握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需求和形式,以提高气象为农服务和防灾减灾能力,为农民的生活、农村的建设提供防灾减灾的气象服务保障。

2 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的思路

为进一步做好镇赉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工作,促进镇赉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镇赉气象局为农“两个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了解当前农业现状及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提出改善农村气象服务的应对措施;加大对农村气象灾害监测网络的投入力度,提高应对极端气象灾害的综合监测预警能力、抵御能力、减灾能力,为农业生产提供积极保障服务。

2.1 镇赉农业发展对气象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的需求

镇赉县气候脆弱,气象灾害频发,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灾害发生。据统计,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年GDP的1%,特别是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威胁,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为此镇赉农业发展对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具有极大的依赖性和需求性。2012 年3 月中旬,气象部门组织了“农业气象服务需求调查问卷”专题活动,镇赉气象局通过大范围、多形式的调研,结果表明:农业对气象服务有着旺盛而迫切的需求。如:农业生产和农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需要气象服务来保障,特别是干旱、冰雹、霜冻等预报是农民最迫切的需求;农业的发展需要气象部门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病虫防治等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预报服务产品和信息服务;对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等都有迫切需求。因此,镇赉气象局在气象服务“两个体系”建设中,通过提高各种应对防御气象灾害措施,减少了给镇赉农业带来的损失,成了镇赉农业发展的“保护伞”。

2.2 优化镇赉农业发展的气象服务质量

农业气象服务既是公益性服务,又是针对性强的目的性服务。它的服务对象是农业、农民,农村,为了减少经济损失,镇赉农业气象服务必须开展多样化服务业务,针对传统农业提供更为精准的气象服务,镇赉气象服务应由以粮食作物主要转向服务于农、林、牧、渔和多种经营等大农业生产,针对农业生产的具体要求,制定以农业气象为主要内容的周年气象服务方案,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性、系列性服务,为振兴镇赉农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时,针对镇赉设施农业提供特殊的专项服务,提高自身气象服务的技术水平,将气象服务的准确性、有效性提高到新的水平,能够为农业活动提供事前指导、事中服务、事后解决的服务理念,结合区域特殊性,提供特殊的气象服务,使得镇赉农业气象服务不再局限于过去单一的预报,而且集预报、分析、决策于一体,为农业生产提供更为准确、快速、有针对性的优化服务。

2.3 拓展镇赉农业发展的气象领域

为了响应国家气象发展战略,适应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需要,镇赉农业气象服务的领域必须不断拓展,服务业务必须多元化展开,才能满足农业的需要。因此,在保证种植业气象服务业务外,还要开展林业、渔业、畜牧业、设施农业等多方面、多角度的气象业务,将人工干扰知识进行普及,为特殊性、针对性强的农业气象服务提供更为广阔的研究阵地。此外,在保证基本农业气象服务外,开展动态农业气象产量预报和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灾害评估工作,积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和预测服务工作,提升农业、农村、农民的防灾减灾抗灾能力,支援镇赉新农村建设。

2.4 提高镇赉农业发展的气象科技含量

针对目前镇赉农业气象服务科技含量不足的问题,未来几年镇赉农业气象服务机构应重视自身业务发展和创新,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科技含量,产品要向多元化和精细化发展,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在充分发挥自身交叉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吸收相关学科的特长,加强服务系统建设,重视发展和创新,提高科技成果业务转化率。建立和完善新一代农业气象和生态服务业务系统,并争取在几年时间内,建立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和防减灾决策服务系统、建立粮食安全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和设施农业气象服务系统,还将与相关业务机构或部门联合,建立新农村建设气象服务体系。提高业务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和动态农业气象模型的应用,使农业气象服务由定性为主转化为以定量为主,服务内容和产品实现系列化和规范化。

3 推进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应把握的重点

3.1 围绕县情开展服务为重点,实现效益与发展双赢

镇赉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要靠国家财政补贴;镇赉县是一个欠发达的纯农业县份,全县人口30万,80%是农业人口;镇赉县气候脆弱,是吉林省气象灾害最多的县份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镇赉县呈现暖干化的趋势,气候变暖、变干不仅使镇赉县的植被荒漠化、农田草地盐渍化和沙化加剧,也造成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据统计,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年GDP的1%,特别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威胁,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

多年来,镇赉局抓住这一挑战机遇,以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为己任,无论风里雨里、还是白天黑夜,只要有战机,就不失时机地开展增雨防雹作业,为粮食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目前全县拥有15门双管“三七”高炮,30名兼职气象作业人员队伍,遍布全县8个乡(镇),重点设防在三条雹线上,保护着8万公顷的农田作物;两部车载增雨火箭,一部指挥专用车,重点分布在中西部乡(镇)约30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农业旱作区实施流动增雨作业,形成了较强的抗御干旱、冰雹应急服务体系。

从气象资料统计分析,镇赉县年降水量已从八十年代前的377.1毫米增加到现在402.4毫米,主要增加在实施防雹增雨作业的春夏季节,相当于每年为镇赉大地增加6000~7000万立方米的水,并且改变了镇赉县降水量中西部少于东部的分布规律;雹灾已由九十年代前平均每年4000公顷锐减到现在寥寥无几,再没有出现雹灾造成绝收村屯的现象,经济效益在千万元以上,为保障粮食生产、发展黄烟等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改善草原、湿地、森林、泡塘等生态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提起人工防雹,全县干部群众无不称赞,视它为“农业生产的保护神”。

粮食产量由过去的十几万吨增加到2011年的125万吨,使镇赉县一跃成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原县委书记李江山在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讲:“镇赉农村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气象部门发挥了很好的科技支撑作用,功不可没。”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发展气象防灾减灾事业”重重一笔,当地政府还把地方气象事业纳入到预算,投入比例与气象经费接近1:1的水平,有力保障了地方气象事业与基本气象事业协调发展。

3.2 加强“政府主导”为重点,为营造“两个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政府是公共服务的主导者,是气象防灾减灾制度的设计者、实施者和维护者。2009年以来,镇赉局领导抓住这一主攻目标,多次与镇赉县县委、县政府领导沟通、协调,从“两个体系”三级组织机构建设(县、乡、村)制定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气象政策法规、人工防雹增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气象防灾减灾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从而得到镇赉县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09 年以来,镇赉县政府先后下发《关于加强农村气象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成立镇赉县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成立镇赉县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的通知》等等一系列政策支持性文件16个;多次由县委、县政府专门主持召开了“全县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会议”、“全县人工防雹安全管理工作会议”,“全县气象灾害信息员培训会议”等会议,强化政府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领导;积极落实财政资金,从2009年起,加大资金拨付力度,每年为气象部门落实“三农”经费达50万元。为镇赉局在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3.3 重点提高气象服务人员的业务能力

镇赉局是国家农气一般站,农业气象人员队伍、农业气象知识匮乏,为此镇赉局领导高度重视为农服务人才的培养和专业人员技术培训工作,2009年以来,镇赉局先后组织多人次到浙江德清、南京和河南考察、学习;组织人员第一批参加由中国气象局干部培训学院举办的“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骨干人员培训班”;曾组织多人次省局业务技术培训;通过学习、考察和交流,开阔思路和视野,提升了镇赉服务能力和水平;健全了服务机制;加强了合作联盟,增强了服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学习培训,服务人员借鉴了先进单位的经验与做法,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户,与农业专家、种植大户以及农民专家互联互通难题,提高了气象服务产品的针对性和科技含量。

2012年服务人员又开展了“知农时、懂农事、察农需、接地气”等系列服务工作。从2011年4月份开始到2012年10月份,进行田间调查、联合调查等40余次,发放各类服务材料累计达30余期,受到百姓的欢迎。

3.4 重点提升特色产业服务水平

黄烟是镇赉县农业一大特色产业。它在镇赉已生产20余年,已经成为裕民、强乡、富县的一项重要支柱。2012年全县烤烟面积达到16667亩,有385户、39个村、7个乡(镇)种植黄烟,预计2012年烟叶产量250万公斤,上缴税金达630万元,是镇赉县农村经济收入的一大支柱产业。为了镇赉黄烟生产的发展,提高烟叶质量,提高烟农收益,助推镇赉经济快速发展,镇赉局率先在全区开展黄烟产业特色服务,以开展黄烟生产保障服务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调查、了解黄烟产业气象服务需求,做出有针对性的专项预测预报,全力做好黄烟特色产业服。从3月份到8月中旬,服务人员打破以往的服务模式和方法,开展“直通式”服务,利用手机、QQ群、电话等形式及时为烟叶技术人员和烟农提供专项服务达30余次。没有因为天气原因导致黄烟各个环节滞后,为镇赉县烟叶大丰收保驾护航。

3.5 预警信息实现全覆盖

做好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提升现有农村气象监测站网建设水平,是增强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建设的基础条件。镇赉局不断完善监测功能、增加监测密度,逐步将全县各地的自动雨量站升级为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在雷电多发地区开展农村雷电灾害监测,推进“镇镇有站、预报到镇”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建设,实现局地灾害性天气的观测和预警。建立由县局发布、管理和控制为中心,向乡(镇)辐射的气象信息发布网络。从2009年开始为全县11个乡(镇)、6个示范村、1个示范校等单位安装室内、外电子显示屏25块,为6个示范村安装了大喇叭6个;以GSM短信和GPRS数据传输形式随时发布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信息,通过“平安之声大喇叭”实现全县乡(镇)、村、屯气象预报服务全覆盖,极大提高气象服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重新修订了气象灾害信息员队伍,由原来的400人精简为246人,基本覆盖了全县乡(镇)、行政村、中小学校和重点场所,以电视+广播+电话+短信等手段,从而使各类气象预警信息达到进村入屯,基本消除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的“盲区”,实现了预警信息全县覆盖。

3.6 气象信息服务站实现全县覆盖

2010年镇赉局通过“全县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会议”为契机,在全县11个乡(镇)、10个社区建立了气象信息服务站试点单位。各试点单位通过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申报,通过气象部门与县应急办联合验收,全部获得了“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达标单位”证书。2012年8月24日,气象局服务人员深入11个乡(镇),按照“六到位”标准,(即:职责落实到位、组织建设到位、队伍建设到位、设施建设到位、应急准备工作到位、防御知识宣传到位),进行了重新审核,对不符合要求和标准的乡(镇),对其进行整改,并要求各单位重新进行申报后,经审批,重新挂牌。从而实现了气象信息服务站高标准的全县全覆盖。

4 结语

总之,做好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对于巩固农业农村发展的大好形势、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气象为农业服务的基础保障作用,把“两个体系”建设作为镇赉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心部署,抓出成效,为镇赉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简介:范生晔,镇赉县气象局,工程师,研究方向:气象服务方式和服务渠道;张锁铁,公主岭市气象局,工程师,研究方向:气象服务方式和服务渠道;姚志平,镇赉县气象局,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研究开发气象服务发布平台;宋一民,白城市气象局农气站,工程师,研究方向: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第二篇:××镇农业生产情况调查报告

××镇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北部,距广州市区20公里。总面积74.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466.67公顷,镇辖25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01条自然村,人口约8.4万,属全国一百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广东省和广州市的中心镇,也是白云区著名的侨乡镇,有旅外华侨、港、澳、台同胞约7.6万人,遍布于全世界31个国家和地区。2002年,该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068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6556元,地方可支配纯收入7155万元,税收4247万元。

近年来,××镇农业生产工作坚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大和广州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促进人和农业生产的五项转变为目标,即(1)从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2)从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3)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型农业转变;(4)从单一型向多种种植型转变;(5)从计划农业向效益农业转变。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中心,切实加强对农业的指导和支持,发展“高产、高质、高效”农业,在稳定农村双层经营承包制的基础,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提高了农业的竞争力和产品的附加值,确保农业持续稳定增长。

一、 ××镇种植业基本情况

全镇总耕地面积41455亩,其中蔬菜19846亩,粮食作物水稻5934亩,花卉1651亩,水果2476亩,鱼塘面积9756亩。农业结构调整比例为:粮食面积占耕地面积15.3%,经济作物、菜、果、花卉面积占耕地面积60.7%,鱼塘占23.5%,具体种植业结构如下表: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镇政府切实地把发展“三高”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从发展大农业的目标出发,按照“高产、高质、高效”的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实施第二轮土地承包,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制订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计划和措施。在农作物的品种布局,产品结构,科技含量等方面,按市场需求下功夫,在全镇41455亩耕地中,蔬菜等经济作物占84.7%;开展粮食创高产和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活动;扶持发展了一批种植,养植能手和大户;在确保农业投入的基础上,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地域优势,把生产、加工、销售结合起来,推广公司+农户的模式,提高了农业产值和效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基地化、集约化经营。主要有:(1) ××片1800亩农业集约化示范园区的建设和生产;(2)××村450亩剑花基地和日产一吨的剑花加工场;(3)××村80亩鳄鱼龟、水鱼养植基地,自繁,自养的鳄鱼龟被推荐参加市农业博览会;

(4)开辟了从培养菌种到生产、销售一条龙的404.7亩草菇生产基地,草茹每天的上市量已达1.7万公斤,占广州市场上草茹总量的60%左右;(5)加速××村35亩热带观赏鱼基地的发展和销售国外的渠道;此外,将计划发展××、××村的花卉基地;××、××等村2600亩农业示范基地。

二、 目前××镇农业生产情况存在的问题

1、耕地减少的势头未能得到遏止,过量的资源流失严重危及到农业之本。一方面,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迁建征地,另一方面,××镇正在进行中心镇的建设,工业园区和中心园区需要大量的土地,

这些都致使耕地的减少态势未能得到有效的遏止,这对稳定主要产品的种植面积,保证农产品产量的稳定增长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2、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薄弱。近几年来,市、区财政支农支出占总比重年际间忽高忽低,起伏不定,未能形成一条稳定的轨道,镇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严格受制于其经济实力,尤其是正处于中心镇建设的人和镇,对农业的投入就更加极其有限。农户投入的局限性也一直没能得到根本的解决,这就造成农业生产基础薄弱,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3、农产品大量增加,市场销售难。××镇属广州市中效,农村人口比例大,其中居民有17779人,农民有66626人,经济薄弱,基础设施滞后,供水、供电、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远不适应经济发展和农村市场繁荣的需要,市场的流通效率低,随着农产品大量增加,市场便成为制约着农产品销售的“瓶颈”。

4、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相对过剩。长期以来,××镇农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存在缺口,生产什么消费什么,生产什么卖什么,在温饱问题未能解决的情况下很少考虑农产品质量和种类,随着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农业收入稳定增长,市场需求对农业的约束作用日益突出。从农产品品种结构上看,大路品种多,优质品质少,大量积压的农产品多属普通型的农产品,而适销对路的优质农产品依然十分紧缺。就水果而言,品种雷同,品质较差,产期和上市期集中的龙眼、荔枝,烂市“烂”价情况就很突出。因此目前人和镇农产品市场的饱和,是农业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不高的低层次饱

和。

5、农民素质低,制约农业结构优化。农业结构调整是对农业生产资源,生产要素的重新排列组合,最终实现农业效益增加和结构优化。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素质越高,其收入也越高,对农业生产的调速能力也越强。根据人和镇有关统计部门的调查,从抽样的289个劳动力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8人,占2.77%;高中文化程度的有65个,占22.49%;初中文化程度的有132人,占45.67%;小学文化程度的有78人,占26.99%;文盲的有6人,占2.08%;初中经下文化程度共216人,占74.74%。所以,农民由于科技文化素质较低,是很难及时掌握现有的农业科技,更谈不上把握市场,对农业进行结构优化。

6、农业技术落后,资源利用不合理。农业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但目前××镇农业科研,推广滞后。一方面,科技投入匮乏,农业基础研究滞后,缺乏一批具有突破性的技术储备;另一方面,由于体制和政策的影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渠道单一,活力不够,动力不足的矛盾也很尖锐,导致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不畅,推广效益低下。

7、农业产业化生产未能形成规模。××镇产业化生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上还是未能形成规模,规模化、基地化、集约化生产的路子,目前还是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真正打造品牌,做优农业;农业生产经营形不成一定规模,不能实现规模效益,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不能保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可持续发

展,高效益农业,未能真正发挥其经济效益,农村中丰富的农副土特产品无法得到有效的加工和利用,更难转为高附加值商品。

三、 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建议

1、抓好有利时机。按照广州市政府的布暑,要切实搞好新机场高速公路、北二环高速公路景观带、流溪河两岸生态农业观光规划和流溪河沿岸景光带的工作。××镇应抓住机遇,依托流溪河沿岸的农田标准整治工作,把流溪河两岸所涉及的17个村属地域15101亩耕地,按照高标准建设标准化农田;把“两路”涉及的14个村,面积18000亩农田规划成田园化生态农业,抓好农田基础建设。

2、大力扩展农产品市场。目前农产品市场不十分适应时代的要求,××镇总耕地面积41455亩,其中蔬菜等经济作物占总耕地84.2%,粮食占15.3%,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农产品日上市量可达到30吨,因此建议打造一个大型的,具有农业信息化、农产品标准化的综合农贸市场。发展农业商贸体系,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

3、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确保农业增产。农业结构不合理,种粮效益差,农产品大量增加,农产品相对过剩,农业增长缓慢,农民增产不增收较为普遍,因此,建议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粮食在以往调减的基础上,继续调减,蔬菜、花卉在以往增加的比例上,再增加适当的比例,力使农业结构基本更趋于合理化。

4、做好农业生产管理的技术推广。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做好农业、科技的推广,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建设一支业务素质高、工

作效率高、服务质量好的技术推广队伍,发挥村级农技推广员的技术推广主力军作用,定期组织农民参加技术培训,通过办好示范基地、示范户,板报、宣传资料、广播、电视、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农民的农业素质培养,提高农民技术水平,引导他们走科技兴农之路。

5、积极探索集约化种植发展农业生产的路子,改进千家万户分散种植的传统生产组织形式,用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实现农业生产规模效益。近几年,一些村的农业示范基地通过发展集约化种植,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集约化种植,有利于农业新技术的推广落实;稳定种植规模,有利于计划的落实和调控。尽管集约化种植这一新的生产形式仍在探索阶段,也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方向是对的。应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积极完善各项管理措施,积极与农民建立长期稳定、相互合作、互为依赖的组织形式和减低风险的办法,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加快推进集约化种植发展进程。

第三篇:农业生产实习报告

农业生产实习报告 农业生产实习报告

1. 实习过程。

5月13日往寿光蔬菜展览会,参观蔬菜新品种和先进的种植治理技术。

5月16日往的城阳上马的蔬菜基地,参观有机蔬菜大棚,并才会了很多病虫害的标本。

5月17日在校园主楼后的花园、农学与植保试验田和园艺试验田中采集病虫害的标本。

5月18日到5月25日在病理实验室整理采集的病虫害标本。

2. 主要作物农事季节。

2.1小麦

小麦的物候期与地区、品种、及环

境条件和农业栽培技术有密切关系。在不同年份,因受天气影响也有变化。根据器官形成将小麦生养期分为三个阶段:种子萌发到幼穗开始分化之前为营养生长阶段,主要是生根、长叶、分蘖、营养器官建成;幼穗分化到抽穗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幼穗分化发育与根叶蘖茎的生长;抽穗至成熟是生殖生长阶段,为开花授粉形成籽粒和灌浆成熟的阶段。

我省所在的北方冬小麦种植区将小麦生养期划分为播种期、出苗期、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期、拔节期、挑旗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等生养时期。播种期一般初,七天左右之后叶露出地面2厘米以上为出苗期,长至3片叶时开始在芽鞘上分蘖,当分蘖露出分蘖鞘厘米时达分蘖期。在12月份左右小麦有六片叶左右气温在零摄氏度时进进越冬期。次年三月上旬气温回升,新叶长出2厘米,小麦由匍匐生长开始向上生长。一般三月中下旬,

长第二片春生叶时小麦开始起身。四月中旬,茎高五至七厘米时雌雄开始分化为拔节期。长第六片春叶时达挑旗期,又称孕穗期。四月下旬,不含芒高出2厘米时为抽穗期。抽穗后二至五天开花,一般在五月上旬,由中部小穗先行开花至百分之五十时称开花期,可持续一周。从多半仁经过顶满仓到蜡熟前成为灌浆期,历时二十天左右。六月上旬达成熟期,一般在七天左釉冬包括最适宜收获的蜡熟期和完熟期。

2.2 桃

桃树的物候期与地区、品种、树龄及环境条件和农业栽培技术有着密切关系。在不同年份,因受天气影响也有变化。

萌芽和新梢生长

桃树的叶芽萌发早于花芽,而抽芽却在开花之后。桃树新梢生长需经历开始生长期、迅速生长期、缓慢生长期和停止生长期。当均匀气温在15摄氏度以上时,新梢开始生长,但较为缓慢。一

般迅速生长期有1~3个高峰,而整个生长期共为3~5个月。

开花

当气温稳定在10摄氏度以上,桃树即要开花。桃树的开花期南北地区差异较大,总的趋势是由南向北渐次延迟。

落花落果

花期结束以后,没有受精的花开始脱落。受精不良或营养条件不充分的果实,多数在硬核前脱落。正常落花落果有三次。落花落果的程度品种间差异明显,有些品种也有采前落果现象。

果实的生长与成熟

受精的果实生长从花期结束开始,直至果实成熟。果实生长期的是非因品种而异。果实成熟是指第三期发育过程中,水解过程占上风,淀粉转换为糖,粘结细胞的中粘层转变为可溶状态,果实软化,叶绿素分解,同时也合成一些黄色素、红色素、各种纤维素及脂类物质等。从而成熟的果实表现出固有的大小、光彩和风味。

落叶

桃树的落叶期和营养关系很大,而品种间差异较小。生长弱较生长强的早落叶。落叶过早不利于后期的养分积累,影响越冬,树势朽迈也快。

2.3 苹果

苹果为蔷薇科苹果属植物,落叶乔木。

苹果的一生分为五个龄期,即为幼年期、结果初期、盛果期、结果后期和朽迈期。各龄期的是非受品种、砧木、土壤、天气和耕作技术的影响。在山东半岛地区,幼树生长2~3年后即可结果,进进结果初期,7~8年后进进结果盛期,可维持20年左釉冬在结果后期产量下降,到经济寿命结束时,树体开始朽迈,直至死亡。

在山东当春季日均匀气温在10℃以上时,苹果陆续开始萌动,一个月左右后萌芽生长,当秋末均匀气温低于15℃,日照短于12小时,苹果开始预备落叶,随后进进自然休眠阶段。

苹果的年周期分为生长期和休眠期。生长期包括萌芽期、花期、新梢生长期、果实发育期、果实着色成熟期和落叶期;休眠则由自然休眠和休眠组成。生长期的是非与当地的天气条件有关,山东为240天左釉冬西南高地可达300天。据调查红富士苹果在山东莱阳3月20日萌芽,初花期4月19 日,盛花期4月23日,终花期4月27日,花期持续9天,果实发育日数约180天,落叶期11月20日。

3. 具体记载所见病虫害种类、侵害作物、危害部位、发生程度。

1.海棠上的绣线菊蚜。危害叶片造成叶横后卷,主要危害幼嫩部分,主要为新梢。绣线菊蚜腹管为玄色,外长呈外八字型。

2.海棠上的苹果瘤蚜。危害叶部造成叶片后卷,叶面凹凸不平。危害冬芽,致使冬芽当年萌发。苹果瘤蚜无黄色,腹管内倾,呈内八字

3.海棠的银纹潜叶蛾。未长成叶

片危害,主要危害顶端,取食整叶肉,留下上下表皮,形成蛇形隧道的病斑。幼虫和蛹是绿色。

4.海棠上的苹小卷叶蛾。一2龄幼虫越冬,前胸背板黄绿色,头窄于胸,幼虫十分的活泼,雌虫第

6、7腹节有肾形性腺。

5.苹果的金纹细蛾。危害既不叶片,刚发生叶片,幼虫取食海绵部分留下表皮。叶片上有白色失绿点的虫斑。

6.苹果上的大青叶蝉。危害苹果、海棠的一二年生枝条。用产卵器在树干上刺出月牙形斑,里面整洁的排列着白色的卵。

7.苹果的白粉病。在芽上越冬,专性寄生,嫩叶危害严重,叶片呈柳叶状,叶片和嫩枝表面布满白粉。

8.苹果轮纹病。一般在主干上发生,病原物从皮孔侵进,在皮层内扩展,呈瘤状突起,病斑呈现褐色。

9.苹果干腐病。病原物和轮纹病相同,枝条枯死,病斑颜色较深,病斑

上有小斑点。

10.苹果树的褐斑病。后期叶片变黄,病斑四周仍保持绿色,形成绿色晕圈。叶片易脱落,病原物在落叶上越冬,在叶片上形成褐色病斑,病斑上有玄色的孢子器。

11.苹果棉蚜、顶梢卷、绣线菊蚜、苹果瘤蚜。

12.苹果花叶病。花叶型的具有高温隐症;还有枯斑型,叶片向一侧扭曲,叶缘干枯,严重时可以使叶片脱落。

13.梨树上的锈病。冬孢子角在桧柏上越冬,一般潜育期为7-10天,一般不超过12天。雨后冬孢子萌发侵染,病害传播受到雨水和湿度的限制。危害叶片在正面形成病斑,也片反面天生锈孢子器。

14.梨树的草履蚧。棉蚧科,终生游走生活,雌成虫位于体背上,寄主广泛,是重要的果树害虫。

15.梨的梨二叉蚜。是乔迁型蚜虫,麦收前乔迁至狗尾草上。危害叶片,叶

片纵上卷,腹管很长,身体中心有一条墨绿色的纵带。

16.梨树上的圆尾蚜。危害叶片,受害叶片肿胀扭曲,叶柄极度的缩短;乔迁蚜腹管很短。

17.梨树的中国梨木虱。在蚜?:φ木硪赌冢沙嬉换粕鳎灿新躺

18.葡萄上的黑痘病。幼嫩果粒受害,初期果面出现深褐色的小斑点,后变大形成深紫色的边沿,中心灰白色下陷,形似鸟眼。

19.桃的流胶病。主要为虫伤和伤口侵染。

20.桃蚜。有3种,最常见的是乔迁型的,危害叶片。叶片受害有扭曲呈麻花状,虫体为绿色,墨绿色,红色,腹管较长向内侧倾。还有无卵型,多在杂草中。

21.桃上的棉蚜。为乔迁型,在木槿、花椒上越冬,后迁飞到蔬菜上,棉花上。虫体为墨绿色,每个体节上有4个白斑,外围白色,内为玄色。虫体白

色的是伏蚜。

22.桃上的梨小食心虫。一年发生4代,一代为害心稍冬一般危害3个新稍冬二代蛀果危害。

23.桃的桃粉蚜。主要危害李和杏的叶片,受害叶片向下弯曲,叶片上有很多网纹,体被有厚粉层,腹管很短。

24.桃树上的白蜡蚧。

25.樱花上的桃白蚧。属于盾蚧科,具有真正的蚧壳,,以受精的雌成虫越冬,圆形蚧壳的是雌虫,虫体橙黄色。长形的是雄虫,毛玻璃状蚧壳。雌雄虫分群生活,5月中旬卵开始孵化,是防治的关键时期。

26.瓢虫。肉食性。

瓢虫亚科捕食蚜虫,化蛹虫蜕蜕至腹末。异色瓢虫前胸背板两侧各有1个白斑,鞘翅后缘有压痕。

灰唇瓢虫亚科,主要捕士椿壳虫。前胸背板明显窄于鞘翅基部,化蛹最后一龄幼虫背纵裂,蛹化在虫蜕内。

墨绿红瓢虫主要取食朝鲜球坚蚧;

红点唇瓢虫取食盾蚧科的蚧壳虫;红环瓢虫取食草履蚧。

27.桃树上的朝鲜球坚蚧。4月末到5月初羽化成虫,交配后,雌成虫虫体迅速的增大进进结球期。

28.桃的细菌性穿孔病。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多在叶脉两侧产生水渍状小斑点,渐渐扩大呈褐色或紫褐色的近圆形病斑,四周有黄绿色晕圈,后期病斑干枯脱落,形成穿孔,穿孔边沿破碎,不整洁。

29.桃、大樱桃的黄斑卷叶蛾。幼虫不活跃,头、前胸盾,3对足均为玄色。

30.樱桃的樱桃瘤头蚜。主要危害中国樱淘冬又称小樱淘冬学校中还中有欧洲甜樱淘冬又称大樱桃。

31.樱桃的黄刺蛾。茧呈鸟蛋型,白灰色,在茧的顶端有不到1mm的斑点。在茧内假如有一个很大的白色蛆状虫体,则是被上海无齿茎蜂寄生。假如是一包蛆状的虫体,则是刺蛾广翅小蜂寄寄生在上海无齿茎蜂上。 32.棕边青

刺蛾。又叫中国绿刺蛾,在樱桃树地上。

4.发生严重病害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初冬刨树盘是桃树治理的一项常用措施,该措施既可起到疏松土壤、促进桃树根系生长的作用,也可将地表的枯枝落叶翻于土下,把土中越冬的害虫翻于地表。

公道施肥、浇水,及时中耕除草,进行疏果控制负载量,以增强树势,进步树体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公道修剪,以改善透风透光条件,恶化病虫的生存环境。

清扫枯枝落叶,通常在桃树落叶后进行,可消灭在枝干上越冬的病虫,如桑白蚧、桃疮痂病、桃炭疽病和细菌性穿孔病。第

一、二代梨小食心虫发生期,正是新梢生长期,发现有桃梢萎蔫时,及时剪除。对局部发生的桃瘤蚜危害梢以及黑蝉产卵枯死梢也应及时剪除,并烧掉。

3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根据害虫的习性所采取的机械方法防治害虫。

常用20瓦或40瓦的黑光灯管做光源,在灯管下接一个水盆或大广口瓶,瓶中放些毒药,以杀死掉进的害虫。此法可诱杀很多害虫,如桃蛀螟、卷叶蛾、桃天蛾等。

很多成虫对糖1 2 下一页

第四篇:运城市农业生产调查报告

(管理121班韩晨宇 09)

运城市是山西省和全国棉麦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运城市大力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涌现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意见》,鼓励龙头企业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进行风险管理,更好地发挥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经济的作用,2012年3月19日至21日,在山西证监局孙才仁局长、任宝香副局长的带领下,期货处与中粮、中辉期货公司赴运城市就期货市场服务“三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的主要任务与内容

调研的主要任务是:一是通过重点走访有代表性的农业龙头企业,走进产业,贴近行业,服务企业,进一步促进期货市场功能发挥,提高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二是通过与市政府和市农委、市粮食局等座谈交流,全面了解运城市涉农企业的基本情况,建立联系沟通的渠道,为后续举办涉农企业套期保值培训班做好准备,为制定合理的期货套期保值方案提供依据;三是引导辖区期货经营机构注重服务实体产业客户,提升核心竞争力,与涉农企业就订单农业、点价贸易等先进的生产与贸易方式进行探讨。

调研的主要内容有:涉农企业在玉米、小麦、大豆、棉花等方面的生产加工情况、运输情况、资金成本情况、仓储情况,产品购销时间、地点、数量和质量情况,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对期货市场的认识和参与情况等。

二、调研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与运城市委、市政府、市直涉农部门、有关涉农企业进行了座谈交流,同时重点走访了山西粟海集团公司、山西天海泵业有限公司、山西恒晟纺织有限公司、山西忠民集团等企业,

1、运城市的基本情况

运城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黄河中游。全市总面积1.41万平方公里,全市13个县市区中,被列为山西省商品粮基地县的有11个,被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的有6个,被列为国家商品棉基地县的有2个。201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16.68万人,其中乡村人口312.54万人,占总人口的60.5%。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622元。

2011年,运城市粮食总产量266.5万吨,占山西省的22.3%,其中,小麦产量121万吨,占山西省的50.4%;玉米产量137.1万吨,占16%。棉花产量5.8万吨,占山西省的92.1%。油料产量1.86万吨,占山西省的10%。

2、运城市涉农企业的情况

目前,运城市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1500余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省级龙头企业30家,市级龙头企业154家。龙头企业总资产109.8亿元,固定资产59.3亿元,平均总资产规模为5800万元。2011年,运城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4.3亿元,其中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达到21家。全市在涉农品牌上,拥有18个山西省著名商标,2个中国驰名商标,获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农产品172个。

在农产品加工企业中,粮食类加工企业300余家,年加工转化粮食240多万吨,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山西亿家康面业有限公司,年加工小麦6.5万吨;油脂类加工企业8家,年加工各类原料70余万吨,生产食用油10余万吨,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山西忠民集团有限公司,年加工原料34万吨,生产食用油5万吨;肉类加工企业20余家,年加工能力25吨,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山西粟海集团,已形成1.2亿只肉鸡加工能力,为华北地区之首。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规模总体上偏小,科技含量不高,整体竞争力不强;企业利润率较低,资金较为紧张,企业项目建设滞后,进一步扩张的能力不足;人才匮乏,家族式经营较多,抵御风险的能力不足;订单农业占比较小,农民参与程度较低。

3、重点走访的四家企业的情况

①山西粟海集团公司。山西粟海集团公司位于运城市的永济市,总资产22个亿,职工3000余人,是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山西粟海集团旗下的粟海禽业公司,主业是肉鸡繁育、饲料加工和畜禽食品加工,是目前中西部地区最大的肉鸡加工企业,位居国内同行业前五位,存栏种鸡100万套,年出孵雏鸡1.2亿羽,加工肉鸡1.2亿只,生产各种预混料和全价颗粒饲料73万吨。

在其饲料中,45%-70%的成份是玉米,10%-20%的成份是豆粕,饲料成本占养殖总成本的70%。玉米和豆粕的价格变化决定着该公司肉鸡的产出成本,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有重大影响。该企业没有参与期货市场。

②山西天海泵业有限公司。该公司目前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潜水泵制造企业,年产值2.5亿元,净利润1000万元。由于市场趋于饱和,产品老化技术含量低,面对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该公司制造的产品所需原材料中有期货上市相关品种铜,但一年的消耗总量不超过300吨,从目前看,参与期货套保的需求不大。

该企业有强烈的上市融资需求,计划逐步淘汰落后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如果该企业上市,将会涉及到股权保值;加工规模扩大后会涉及到一些原材料价格保值。

③山西恒晟纺织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集棉花收购、加工、纺纱、捻线、染纱为一体的新型纺织企业,总资产2.78亿;年产棉纱11000吨,年产值5亿元,销售收入4.88亿元。棉花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利润、发展甚至企业的生存。目前该企业通过控制现货库存、或减少下游定单等原始方式回避棉花价格波动风险,直接影响了企业规模扩张和进一步做大做强。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期货金融工具存在刚性需求,目前企业董事长已关注期货市场,但不熟悉期货工具的应用,不敢做。

④山西忠民集团。山西忠民集团年吞吐棉籽、大豆、油菜籽、葵花籽等各种原料60余万吨,加工食用油10万吨,总资产近12亿元,是中西部地区最大的油脂加工企业。该企业使用的大豆原材料基本上是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国际大豆价格的频繁变化对该企业生产经营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值得庆幸的是,忠民集团是期货市场的受益者,近几年来应用期货工具进行进口大豆的点价采购,敞口风险通过期货对冲等手段,获益颇多。企业能够在大豆价格频繁变化且幅度较大、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油脂加工行业中平稳发展至今,期货功不可没。

三、调研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基本了解到该市和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特别是期货市场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希望,亲身感受了地方政府和企业家对资本市场发展的热切渴望,收获很大。总体感觉:一是运城市政府对去年以来山西证监局所做的宣传发动工作反映积极,县级领导干部都看到了袁纯清书记对孙才仁局长的9·16讲话的批示,有思想共鸣;二是市政府和企业家资本市场意识比较强,思想开放,对资本市场有初步认识,对上市有强烈的渴望,对期货市场存在需求;三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部分企业对期货等金融工具较为关注,期货市场能够为服务“三农”经济发挥更大的作用;四是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发展的意识比较强,也从中看到山西经济转型的希望和期货市场发展的前景。

同时,在调研中也深深地感到,一方面,政府和企业对上市融资的积极性较大,有增量扩张的意识,另一方面,大部分企业家对期货市场认识非常少,对期货市场的交易风险有担心,缺乏存量保护的意识。

调研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认识不足影响了期货市场作用的发挥。期货市场作为商品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历史并不长,因各种因素,相当部分的党政干部特别是涉农企业和广大农民对期货市场认知度不足,对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功能、途径知之甚少,甚至对期货市场的作用和功能认识发生偏差,把期货单纯当作一个投机工具,而没有意识到期货更是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同时,由于早期期货市场主体结构失衡、投机之风盛行,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期货市场的形象,使部分同志对期货市场“谈虎色变”,在思想观念上有鸿沟。

二是部分企业对期货市场不理解,不关注期货价格,不参与期货市场。如调研的山西粟海集团目

前正在积极做申请上市的准备,希望通过融资扩大再发展。该企业已充分认识到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但是没有认识到资本市场的避险功能。该企业肉鸡饲养每年需要40万吨玉米和20万吨豆粕,从去年12月份到现在,不到4个月时间玉米和豆粕价格上涨15%左右,吞噬了企业大部分经营利润。

三是部分企业对期货市场的认识不全面有偏差。在调研中发现,一些企业在市场波动的风险中已经知道主动关注期货价格和期货市场,但对企业套期保值交易不是从是否实现最初锁定成本或利润的目标来评价,而是单看期货交易部分是否盈利,这一认识上的偏差极大地制约了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交易的积极性,不敢放手充分利用期货工具抵御市场风险,遇到大的市场波动风险即可能会被打垮。

四是缺乏熟悉期货工具的相关专业人才,一些企业在市场波动中已经认识到套期保值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但由于企业没有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也不了了之。如在调研中,与山西恒晟纺织有限公司郭董交谈中他这样说:“期货我们很早就开始了解了,但是企业一直没人会做,不敢做,现在只是关注。”也因此,该企业目前只能通过控制现货库存或减少下游定单等原始方式回避棉花价格波动风险,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规模扩大。

五是已经开始套保的企业存在内控机制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如山西忠民集团借助期货工具持续稳定经营、逐渐做大做强在当地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但是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套保内控机制缺失,该企业的套保业务是董事长一人决策、一人操作,管理风险无法控制,可能会对后续的经营带来问题。

四、对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建议

一是加大宣传,广泛传播期货知识。组织期货经营机构、专家学者、行业协会、企业通过举办研讨会、座谈会和专题期货知识培训等方式,加大期货知识的宣传力度,扩大期货市场尤其是农产品期货市场“三农”的影响力,开展期货知识培训进企业活动,继续为当地企业家送理念、送知识、送服务,使各级政府、经济部门、相关企业充分认识到期货工具对经济发展、对企业持续稳定经营、对

企业资产存量保护的重大意义和重大作用,使企业知道“丰收不仅在田野、效益不仅在车间”,企业发展的更大空间在资本市场。举办涉农企业套保专题培训班,聘请业内专家量身制定培训课程,培育适应市场需求和“三农”服务的期货领导干部和期货人才。依靠当地政府,成立期货知识普及工作小组,定期到涉农企业进行期货知识的普及教育,努力发挥地方政府在利用期货市场方面的组织引导作用。

二是抓住重点,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作用。一方面,建议当地政府做好推动协调工作,为企业提供智力、提供理念、提供服务、搭建平台、搭建机制。推动“公司+农户”模式,或组织一定规模的农业户,组成“合作社+农户”模式,形成规模经营,由公司、合作组织参与期货市场,推动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另一方面,引导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做深度服务,发挥专业优势,主动与企业对接,加大业务推广、技术指导、知识培训等服务的力度,根据不同的企业经营情况和实际需求制定企业的套期保值方案,指导企业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开展业务。

三是现行先试,探索服务“三农”的新模式。借鉴吸收其他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勇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先行先试,选择一些素质好、有基本团队的,接受新事物较快的企业进行试点,试点企业要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套保风险控制,培养和建立专业人才队伍,对试点套保企业的套期保值及套保收入给予税收优惠。探索银行服务实体企业套期保值和提供标准仓单质押融资服务的有效形式和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利用贷款进行套期保值的经验。探索将各种财政补贴政策化零为整,建立产业基金在期货市场上进行风险规避的机制。

四是加强协作,形成期货市场发展合力。加强政府有关部门与金融监管机构的工作配合,建立工作机制,形成执法合力,严厉打击各类非法期货活动,维护期货市场秩序。鼓励现货企业与龙头期货机构加强合作,实现期货机构与实体经济共同发展。各级金融、财政、国资、税务等部门,要建立经常性、制度性的沟通机制,主动协调,密切配合,及时妥善解决有关问题。

第五篇:暑期社会实践报告——高效农业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浅谈阜宁县的高效农业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农民的增收似乎是难上加难。发展高效农业无疑为破解农民就业难,增收缓的问题提供了捷径。我县的领导一直很重视各乡镇的高效农业的发展,在政策上大力扶持,高效农业的发展已经初有成效。省领导也十分重视,今年8月13日,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带领省有关部门同志,专程来阜宁考察高效设施农业和生态猪养殖。我有幸来阜宁报社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参与了“现代农业新亮点系列报道”的版块的采访,收集材料,写报道稿的工作,对阜宁县的高效农业也有了一些了解与思考。

一、高效农业的内涵

高效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现代科学和技术,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环境,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最佳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高效农业绝不仅仅是赚钱多,经济效益高的农业,我们必须运用生态理论,分析和处理经济活动中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人类生存环境、生活水平以及国民经济不断提高。高效农业的综合表现就是:单位面积上农产品品种增多、质量更优、产量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增加;农村生态环境改善。

二、阜宁县领导0

8、09年出台的扶持我县高效农业的政策及成果

2008年省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十条激励意见》,这对促进全县高效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政策出台以来,全县新增设施农业5.2万亩,总面积达到6.3万亩,新流转土地24.8万亩,总量达33.4万亩。2008年全县高效设施农业发展的速度列全市第一名。09年上半年,高效设施农业增幅全省第一,高效农业增收对农民纯收入增长贡献份额为71%。

三、阜宁县各乡镇发展高效农业的创新模式

1、古河镇:以股份换土地,以服务换技术,以诚信换市场

以股份换土地,镇要求各村拿出不低于100亩的示范田,用以发展高效农业,以此为整体,将股份分为三份,分别由种植大户,党员干部和当地群众各占三分之一,实行分股不分田,种植大户以技术、服务和市场抵算承包金。以服务换技术,就是通过为种植大户无偿提供服务、设备等换取其种植技术和销售渠道。以诚信换市场,就是党员干部和当地群众以诚信的态度,创造发展的软环境,以优质的劳务和基础设施等服务,提供必备的硬环境,赢得种植大户的信任,以此来带动农民学习技术,打进市场,取得真金。

2、板湖镇:典型示范,党员干部引领

板湖镇在“发展高效农业、做亮特色产业、做强富民经济”上,围绕“打造省、市、县一流高效农业示范区”的目标,重抓了典型示范,党员干部带头举措的实施,使高效农业出现“裂变”效应。目前,该镇已累计流转土地2.5万亩,发展高效农业1.2万亩,其中设施栽培面积5500亩。

3、陈集镇:客商示范,干部带头,群众参与

近三年来,陈集镇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措施和提供优质服务,吸引外地客商来

本镇创办基地,干部们带头效仿,让高效农业的历史潮流冲击本地农民的传统种植观念。

4、三灶镇:大棚卖给有钱的,租给返乡的,送给贫困的

三灶镇得农民纯收入低于全县水平,为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增收问题,三灶镇为此进行了专题调研,并从本镇的实际出发,摸索出以本地群众为主体,党员干部带头,贫困户参与,“卖、租、送”三种模式发展设施农业的新思路,该镇高效农业蓬勃兴起,农民种大棚积极性高涨。

四、阜宁县的高效农业逐步走向市场,创建品牌

1.阜宁县的“生态三宝”

(1)阜宁的西瓜

我县具有生产优质西瓜的农业自然环境。阜宁县是国家级一类生态示范区,也是全国绿色食品原材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我县先后从日本、台湾等地引进了10多个优质西瓜品种,全面实施优质西瓜无公害栽培,做到“四统一”,推进西瓜产业向标准化方向发展。

(2)阜宁的生态猪肉

发酵床养猪要求在饲养全程不喂含激素的饲料,不使用任何促生长药物,也不使用抗生素,所以生产出来的猪肉具有原生态、无药残、口感好、肉味香的特点。至年底,我县发酵床养猪面积可达20万平方米,生态猪的饲养量可突破100万头。

(3)阜宁的大米

“阜宁大米”集体商标进过三年多的努力,2008年4月28日注册使用。阜宁大米加工过程严格按照《绿色食品大米加工操作规程》操作。成品米品质优良,晶莹透亮,口感绵软,清香四溢。销售网点遍布11个省的近百个县(市),现有固定经销商近500人,年销售额5亿元以上。

2、县委领导为生态三宝走向市场举行各种推介活动

近年来,勤劳的百万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力打造生态农业品牌。今年5月17日,由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王锦胜带队,20位万头猪场场长组成的生态猪“推销团”走进苏州,让不少苏州市民大感兴趣。6月26日,阜宁生态猪肉直销点在南京蔬水佐岗菜市场挂牌销售,这是继苏州的第四个生态猪肉直销点。新华日报、新华网、杨子晚报都对阜宁走向南京全程跟踪报道。6月29日,我县在上海江苏饭店举办农业投资说明会,同事推介农产品“生态三宝”。

阜宁县紧紧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方向,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动阜宁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突出抓产业的理念,强化招商引资,通过内培外引,集中力量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培育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突出抓科技的理念,加大农业新技术成果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加强关键技术研究和高新设备引进,完善农业科技服务;突出抓服务的理念,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提高农业生产抗灾减灾能力,强化服务机制创新,全面加强区域化、专业化的疫病防控、良种繁育、质量检测等公益性服务保障建设;突出抓品牌的理念,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加大农产品宣传推介,做响阜宁农产品大品牌。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