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祭伯父文稿译文
第一篇:颜真卿祭伯父文稿译文
颜真卿《劝学》译文及赏析
《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注释:
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人老了,指老人。
译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这首诗告诫我们:年轻时不知道勤奋学习,年老时读书就晚了。
解说: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
赏析
《劝学》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古诗。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暂,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诗歌以短短的`28个字便揭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
作者简介
颜真卿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中进士,登甲科,曾4次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因受到当时的权臣杨国忠排斥,被贬黜到平原(今属山东陵县)任太守,人称“颜平原”。肃宗时至凤翔授宪部尚书,迁御史大夫。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建中四年(783年),遭宰相卢杞陷害,被遣往叛将李希烈部晓谕,后为李缢杀。唐代宗大历元年(765年),颜真卿因奏宰相元载阻塞言路,遭贬谪。三年(768年)四月,由吉州司马改为抚州刺史。在抚州任职的五年中,他关心民众疾苦,注重农业生产,热心公益事业。针对抚河正道淤塞,支港横溢,淹没农田的现状,带领民众在抚河中心小岛扁担洲南建起一条石砌长坝,从而解除了水患,并在旱季引水灌田。抚州百姓为了纪念他,将石坝命名为千金陂,并建立祠庙,四时致祭。他为官清正廉洁,尽力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抚州学子杨志坚家贫如洗却嗜学如命,其妻耐不住贫困生活,提出离婚,杨写了一首《送妻诗》,表明自己矢志读书无奈同意离婚的心情。杨妻将这首诗作为离婚的证据呈献颜真卿。颜看了杨诗后,非常同情杨的遭遇,钦佩其苦读精神,对杨妻嫌贫爱富的行为进行责罚,并赠给杨志坚布匹、粮食,将杨留在署中任职。为此,颜还将《按杨志坚妻求别适判》公诸于众。这则判词对临川良好学风、淳朴婚俗的形成起了较好的导向作用。颜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六世祖颜之推是北齐著名学者,著有《颜氏家训》。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第二篇:读《颜真卿》有感
作者/朱周涛
我虽酷爱书法,但对书法知识知之甚少,今日读《颜真卿》,深有感触,大为仰慕。
我最初学也最擅长的字体便是颜体,每次翻开《勤礼碑》,流连于那丰腴端庄的碑文,我便会猜想颜真卿的样子——他一定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文弱书生吧。可是,走进《颜真卿》,我才发现,我心目中那个颜真卿被颠覆了。
他是个淡泊名利的人。(读后感 )颜真卿26岁中进士,后因仰慕张旭,初涉官场的他毅然辞官意欲求学于张旭,岂料未得张旭赏识。他并不甘心,于37岁时再次辞官拜访张旭,终得其口授书法要诀,从而在书法上有了飞跃。“学而优则仕”,在那样的年代,有哪个书生不以谋得一官半职为荣?而颜真卿却为了心仪的书艺两次辞官,这种为追求理想而放弃名利的行为,怎能不让人为之赞叹?
他是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安史之乱”期间,他义愤填膺,毅然搁笔从戎,后被推为盟主,统兵二十万,横绝燕赵,大震军威,捍卫国家尊严。谁能想到,颜真卿居然还是一位戎马倥偬的大将军,长期驰骋沙场的他,居然能将书法技艺练得如此炉火纯青。我想,他的《祭侄文稿》能享有“天下第二行书”的盛誉,恐怕与他在作品中融人的侠骨豪情密不可分吧。
他是个视死如归的爱国者。颜真卿一生最壮烈的一幕,是他在晚年与李希烈的斗争。李希烈叛变,朝廷受挑拨竟派以75岁高龄的颜真卿去劝降。他明知此去凶多吉少,却大义凛然地受命前往。李希烈先以宰相的高官厚禄诱惑他,再用土坑、火刑架、绞刑架等酷刑来威吓折磨他,他毫不屈服,大声痛斥李希烈不忠不义、大逆不道,最终被缢杀,为国捐躯,其赤胆忠心彪炳史册。
他是一代书法宗师。颜真卿晚年的书法艺术臻妙绝顶,对生命与书艺在反省中得到彻悟,并将生命哲学与书艺哲学打通,因此在其点捺撇画中既留着生活的斑驳血泪,又在笔墨的动势中洋溢着生命的颂歌;既在线条的起落移动中灌注一腔豪情,又在鳞次栉比的布白中激射人格光辉。
颜真卿的书品和人品,万世景仰。
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初二(20)班
点评:
人的阅读,与其兴趣爱好有关。小作者爱好书法,当然就特别关注书法名家了。《颜真卿》这部传记,对于多数同龄人来说,是没有阅读过的。这篇读后感先写自己阅读《颜真卿》后的大体感受——“深有感触,大为仰慕”,“心目中那个颜真卿被颠覆了”。主体部分各个段落均运用“总分”的结构形式,从不同角度对颜真卿进行了具体的介绍,让读者对颜真卿也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文章结尾一段总结上文,点明景仰之情。
指导教师:周礼华
第三篇:《颜真卿》读书笔记
颜真卿?哪个颜真卿?不用怀疑了,你没有搞错,就是那个唐朝的那个大书法家。看完剩余的几行字,我静静地合上书,沉默在一片伤感之中。
重来没有一位伟人能让我如此回味。“精忠报国,守死善道。”颜真卿,你用自己满腔忠义的情怀来度过这个让你不满的人世。可能你只想在世上做一个平凡的人,你的忠义是随感而起;你的书法是遂挥笔而就。你是如此善良、老实,又总是那么坚定、执着。
可能有些人只知道,你是大唐时期伟大的书法家。不错,我还知道你是一位忠孝节义的四朝元老,还认为你是一位爱国人士。从安史之乱开始,河北二十四郡唯有你颜真卿驻守的平原郡没有落入贼手,在无数次抵抗中,你失去了多少亲人与朋友,司马和琳,女婿李平,无数的伤痛在你的心中徘徊,但是你一直忠心大唐,誓死与敌军抗衡,这正是你留给我们后人精忠报国的力量。
打了一个寒颤,我仿佛又看到刀光血影。我突然明白一个人只要有追求,有抵御困难与险境的决心,就能减少心中的恐惧,驶向胜利之门。
虽然你立下赫赫战功,但是仕途的路上总是那么得坎坷,多少奸臣不断阻饶你,你却在危险中变得更加正义凛然。你为了百姓,制法了杨昌,迁怒了杨国忠。你字号清臣,一心想做一位清廉的大唐臣子,一个正正当当的君子。你做到了,做得那么正气凛然。我为你的气概而感到敬佩。
命运老是如此得悲惨,你堂堂大唐四大元老,却被派入“虎穴”,去说服乱臣李希烈。你本想辞官归隐田居,安居乐业,又因为**重回官场,当李希烈以剑相逼,让你打消说服的念头,面对死亡你不动声色,取过宝剑,用自己满腔愤怒的血在衣襟上写下一个鲜艳耀眼的“忠”字,我相信你一身正气是不会受生死的诱惑。
你忠心报国,一生受到的除了亲人的生死离别,朋友的战死沙场,还有每天的忧国忧民。你在大唐兴旺时出生,在大唐战乱中离开人世,你含泪仰望走过的路程,每一步都是那么惊心动魄,每一步都散发着忠义的气概。
我对你而感到敬佩,你那忠精赫赫雷声般的报国之声不断在我耳边响起。
第四篇:颜真卿《多宝塔》碑文
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
南阳岑勋撰
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邪颜真卿书 朝散大夫检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
粤《妙法莲华》,诸佛之秘藏也;多宝佛塔,证经之踊现也。发明资乎十力,弘建在于四依。有禅师,法号楚金,姓程,广平人也。祖、父并信著释门,庆归法胤。母高氏,久而无妊,夜梦诸佛,觉而有娠。是生龙象之征,无取熊罴之兆。诞弥厥月,炳然殊相。岐嶷绝于荤茹,龆龀不为童游。道树萌芽,耸豫章之桢干;禅池畎浍,涵巨海之波涛。年甫七岁,居然厌俗,自誓出家,礼藏探经,《法华》在手。宿命潜悟,如识金环;总持不遗,若注瓶水。九岁落发,住西京龙兴寺,从僧箓也。进具之年,升座讲法。顿收珍藏,异穷子之疾走;直诣宝山,无化城而可息。尔后,因静夜持颂至《多宝塔品》,身心泊然,如入禅定。忽见宝塔,宛在目前,释迦分身,遍满空界。行勤圣现,业净感深,悲生悟中,泪下如雨。遂布衣一食,不出户庭,期满六年,誓建兹塔。既而许王瓘及居士赵崇、信女普意,善来稽首,咸舍珍财。禅师以为辑庄严之因,资爽垲之地,利见千福,默议于心。时千福有怀忍禅师,忽于中夜,见有一水,发源龙兴,流注千福,清澄泛滟,中有方舟。又见宝塔自空而下,久之乃灭,即今建塔处也。寺内净人名法相,先于其地,复见灯光,远望则明,近寻即灭。窃以水流开于法性,舟泛表于慈航,塔现兆于有成,灯明示于无尽:非至德精感,其孰能与于此?及禅师建言,杂然欢惬:负畚荷插,于橐于囊;登登凭凭,是板是筑。洒以香水,隐以金锤。我能竭诚,工乃用壮。禅师每夜于筑阶所,恳志诵经,励精行道。众闻天乐,咸嗅异香,喜叹之音,圣凡相半。至天宝元载,创构材木,肇安相轮。禅师理会佛心,感通帝梦。七月十三日,敕内侍赵思偘求诸宝坊,验以所梦。入寺见塔,礼问禅师,圣梦有孚,法名惟肖。其日,赐钱五十万、绢千匹,助建修也。则知精一之行,虽先天而不违;纯如之心,当后佛之授记。昔汉明永平之日,大化初流;我皇天宝之年,宝塔斯建。同符千古,昭有烈光。于时道俗景附,檀施山积,庀徒度财,功百其倍矣。至二载,敕中使杨顺景宣旨,令禅师于花萼楼下迎多宝塔额。遂总僧事,备法仪。宸眷俯临,额书下降,又赐绢百匹。圣札飞毫,动云龙之气象;天文挂塔,驻日月之光辉。至四载,塔事将就,表请庆斋,归功帝力。时僧道四部,会逾万人。有五色云,团辅塔顶,众尽瞻睹,莫不崩悦。大哉观佛之光!利用宾于法王。禅师谓同学曰:鹏运沧溟,非云罗之可顿;心游寂灭,岂爱网之能加?精进法门,菩萨以自强不息,本期同行,复遂宿心。凿井见泥,去水不远;钻木未热,得火何阶?凡我七僧,聿怀一志,昼夜塔下,诵持《法华》。香烟不断,经声递续,炯以为常,没身不替。自三载,每春秋二时,集同行大德四十九人,行法华三昧。寻奉恩旨,许为恒式。前后道场所感舍利,凡三千七十粒;至六载,欲葬舍利,预严道场,又降一百八粒;画普贤变,于笔锋上联得一十九粒。莫不圆体自动,浮光莹然。禅师无我观身,了空求法,先刺血写《法华经》一部、《菩萨戒》一卷、《观普贤行经》一卷,乃取舍利三千粒,盛以石函,兼造自身石影,跪而戴之,同置塔下,表至敬也。使夫舟迁夜壑,无变度门;劫算墨尘,永垂贞范。又奉为主上及苍生写《妙法莲华经》一千部金字三十六部,用镇宝塔。又写一千部,散施受持。灵应既多,具如本传。其载敕内侍吴怀实赐金铜香炉,高一丈五尺,奉表陈谢,手诏批云:“师弘济之愿,感达人天;庄严之心,义成因果。”则法施财施,信所宜先也。主上握至道之灵符,受如来之法印,非禅师大慧超悟,无以感于宸衷,非主上至圣文明,无以鉴于诚愿。倬彼宝塔,为章梵宫。经始之功,真僧是葺;克成之业,圣主斯崇。尔其为状也,则岳耸莲披,云垂盖偃,下欻崛以踊地,上亭盈而媚空,中晻晻其静深,旁赫赫以弘敞。碝磩承陛,琅玕綷槛,玉瑱居楹,银黄拂户,重檐叠于画栱,反宇环其璧珰。坤灵赑屃以负砌,天祗俨雅而翊户。或复肩挐(上为加)挚鸟,肘擐修蛇,冠盘巨龙,帽抱猛兽,勃如战色,有奭其容。穷绘事之笔精,选朝英之偈赞。若乃开扃鐍,窥奥秘,二尊分座,疑对鹫山,千帙发题,若观龙藏,金碧炅晃,环佩葳蕤;至于列三乘,分八部,圣徒翕习,佛事森罗。方寸千名,盈尺万象,大身现小,广座能卑;须弥之容,欻入芥子,宝盖之状,顿覆三千。昔衡岳思大禅师以法华三昧传悟天台智者,尔来寂寥,罕契真要。法不可以久废,生我禅师,克嗣其业,继明二祖,相望百年。夫其法华之教也,开玄关于一念,照圆镜于十方,指阴界为妙门,駈尘劳为法侣,聚沙能成佛道,合掌已入圣流。三乘教门,总而归一;八万法藏,我为最雄。譬犹满月丽天,萤光列宿;山王映海,蚁垤群峰。嗟乎,三界之沉寂久矣!佛以法华为木铎,惟我禅师超然深悟。其貌也,岳渎之秀,冰雪之姿,果唇贝齿,莲目月面。望之厉,即之温,睹相未言,而降服之心已过半矣。同行禅师抱玉、飞锡,袭衡台之秘躅,传止观之精义,或名高帝选,或行密众师,共弘开示之宗,尽契圆常之理。门人苾刍如岩、灵悟、净真、真空、法济等,以定慧为文质,以戒忍为刚柔,含朴玉之光辉,等旃檀之围绕。夫发行者因,因圆则福广;起因者相,相遣则慧深。求无为于有为,通解脱于文字,举事徵理,含毫强名。偈曰:
佛有妙法,比象莲华。圆顿深入,真净无瑕。慧通法界,福利恒沙。直至宝所,俱乘大车。(其一)
於戏上士,发行正勤。缅想宝塔,思弘胜因。圆阶已就,层覆初陈。乃昭帝梦,福应天人。(其二)
轮奂斯崇,为章净域。真僧草创,圣主增饰。中座耽耽,飞檐翼翼。荐臻灵感,归我帝力。(其三)
念彼后学,心滞迷封。昏衢未晓,中道难逢。常惊夜杌,还惧真龙。不有禅伯,谁明大宗。(其四)
大海吞流,崇山纳壤。教门称顿,慈力能广。功起聚沙,德成合掌。开佛知见,法为无上。(其五)
情尘虽杂,性海无漏。定养圣胎,染生迷鷇。断常起缚,空色同谬。薝葡现前,馀香何嗅?(其六)
彤彤法宇,繄我四依。事该理畅,玉粹金辉。慧镜无垢,慈灯照微。空王可托,本愿同归。(其七)
天宝十一载,岁次壬辰,四月乙丑朔,廿二日戊戌建 敕检校塔使正议大夫行内侍赵思偘、判官内府丞车冲、检校僧义方、河南史华刻
第五篇:颜真卿轶事[范文]
一、人生轨迹
颜真卿(709-785) 《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苏轼曾云:“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东坡题跋》)颜真卿,字清臣,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曾为平原太守,人称颜平原。安史之乱,颜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代宗时李希烈叛,宰相卢杞“衔恨”唆使皇帝使真卿往劝谕,为希烈所留,忠贞不屈,后为李希烈缢杀。闻听颜真卿遇害,三军将士纷纷痛哭失声。半年后,叛将李希烈被自己手下人所杀,叛乱平定。颜真卿的灵柩才得以护送回京,厚葬于京兆万年颜氏祖茔。德宗皇帝痛诏废朝八日,举国悼念。德宗亲颁诏文,追念颜真卿的一生是“才优匡国,忠至灭身,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拘胁累岁,死而不挠,稽其盛节,实谓犹生”。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
颜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五世祖颜师古是北齐著名学者,著有《颜氏家训》。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
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慨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
欧阳修曾说:“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朱长文赞其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颜体书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以后很多名家,都从颜真卿变法成功中汲取经验。尤其是行草,唐以后一些名家在学习二王的基础之上再学习颜真卿而建树起自己的风格。著有《吴兴集》、《卢州集》、《临川集》。他的传世书迹极多,《颜勤礼碑》《元次山碑》、《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传世墨迹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自书告身帖》等。
二、野史轶闻
(一)仕途起家 始于尼姑看相
相传颜真卿担任醴泉尉,因听说唐玄宗要亲自主持科举考试(制科),欲去报考,遂向一个善于看相的尼姑询问前程。 尼姑说:“颜郎事必成。自后一两月必朝拜。” 颜真卿又问:“官运到头,服到五品吗?” 尼姑笑答:“颜郎所望,何其卑耶?”
颜真卿说:“得五品官便可着绯衣、戴银鱼,儿子得补斋郎(若父亲当官者,做儿子的可以递补官职,但官阶不高,所以斋郎应为官名。 ),我的愿望已满足矣。” 尼姑指著座上一块紫色的餐巾说:“颜郎衫色如此……”
果然,放榜后,颜真卿名列高等,授长安尉,不数月迁监察御史,其后仕途一帆风顺,公服颜色由碧而绿,再染为赤,直到官居二品,穿上紫衫。(《戎幕闲谈》)
(二)有担当的父母官
唐代宗大历元年(765年),颜真卿因奏宰相元载阻塞言路,遭贬谪。三年(768年)四月,由吉州司马改为抚州刺史。在抚州任职的五年中,他关心民众疾苦,注重农业生产,热心公益事业。针对抚河正道淤塞,支港横溢,淹没农田的现状,带领民众在抚河中心小岛扁担洲南建起一条石砌长坝,从而解除了水患,并在旱季引水灌田。抚州百姓为了纪念他,将石坝命名为千金陂,并建立祠庙,四时致祭。
(三)为官清正廉洁
他为官清正廉洁,尽力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抚州学子杨志坚家贫如洗却嗜学如命,其妻耐不住贫困生活,提出离婚,杨写了一首《送妻诗》,表明自己矢志读书无奈同意离婚的心情。杨妻将这首诗作为离婚的证据呈献颜真卿。颜看了杨诗后,非常同情杨的遭遇,钦佩其苦读精神,对杨妻嫌贫爱富的行为进行责罚,并赠给杨志坚布匹、粮食,将杨留在署中任职。为此,颜还将《按杨志坚妻求别适判》公诸于众。这则判词对临川良好学风、淳朴婚俗的形成起了较好的导向作用。
(四)师从张旭 名列四大书法家之首
为了学习书法,颜真卿拜在张旭门下学习。张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各种字体都会写,尤其擅长草书。颜真卿希望在这位名师的指点下,很快学到写字的窍门,从而一举成名。但拜师以后,张旭却没有透露半点书法秘诀。他只是给颜真卿介绍了一些名家字帖,简单地指点一下字贴的特点,让颜真卿临摹。有时候,他带着颜真卿去爬山,去游水,去赶集、看戏,回家后又让颜真卿练字,或看他挥毫疾书。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颜真卿得不到老师的书法秘诀,心里很着急,他决定直接向老师提出要求。
一天,颜真卿壮着胆子,红着脸说:“学生有一事相求,请老师传授书法秘诀。”
张旭回答说:“学习书法,一要‘工学’,即勤学苦练;二要‘领悟’,即从自然万象中接受启发。这些我不是多次告诉过你了吗?”
颜真卿听了,以为老师不愿传授秘诀,又向前一步,施礼恳求道:“老师说的‘工学’,‘领悟’,这些道理我都知道了,我现在最需要的是老师行笔落墨的绝技秘方,请老师指教。”
张旭还是耐着性子开导颜真卿:“我是见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察笔法之意,见公孙大娘舞剑而得落笔神韵,除了苦练就是观察自然,别的没什么诀窍。”
接着他给颜真卿讲了晋代书圣王羲之教儿子王献之练字的故事,最后严肃地说:“学习书法要说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勤学苦练。要记住,不下苦功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
老师的教诲,使颜真卿大受启发,他真正明白了为学之道。从此,他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潜心钻研,从生活中领悟运笔神韵,进步很快,终成为一位大书法家,为四大书法家之首。
三、颜真卿赞歌
《颜真卿》电视剧主题歌
忠 魂(片头曲)
孔令义颜世谦 词
二寸羊毫四寸砚
三更灯火五更寒
家贫习书墙作纸
能文善武好儿男
高第登科走仕宦
守土尽责万家安
鞠躬尽瘁五十载
几度沉浮几度还
英雄暮年忧国难
忠肝义胆头可断
舍生忘死保社稷
浩然悲歌震河山
片尾曲
墨香(片尾曲) 孔令义 词
时光苍苍,岁月茫茫,往事千年论短长。
乾坤浩浩,日月朗朗,铁骨铮铮铸辉煌。
奋笔疾书写忠烈,情义交融开篇章,神采自飞扬。
生死身后事,千秋留墨香。
四、书法巨擘
颜真卿出生于颜氏世家。五代祖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学者,在经学、史学、文字学、音韵学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祖父辈颜勤礼、颜师古、颜育德也都精通经史治训,在书法上也很有成就。南朝至唐四百年间,颜氏以书法名世。颜真卿三岁丧父,家道中衰,但在童年时代即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学的渊源,加上从小养成的刻苦勤奋的精神,对颜真卿后来成为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有着深刻影响。
颜真卿一生书学境界的历练,后人按照颜体楷书的发展变化和与之对应的年龄,将其书法创作划分为三个时期。在五十岁以前是第一个时期,这一过程是颜体的初步形成阶段。在这一时期,颜真卿继承传统,以二王、褚遂良、张旭为师。这一时期其书艺特点是,用笔方峻,清雄坚韧,笔法带有隶意。天宝五年(746),张旭在裴儆府上授笔法于颜真卿,此前颜真卿一直处于艰苦的摸索阶段。在接受张旭的笔法后,颜真卿欣喜地说:“自此得攻书之妙,于兹五年,真草自知可成矣。”从此,颜真卿依照指引,刻苦磨砺。天宝十一年后,颜真卿书碑在社会上已享有一定声誉。代表作应为四十四岁所作《多宝塔感应碑》。颜真卿第一阶段的书法,继承仍旧多于创新。
五十岁至六十五岁是第二个时期,这一时期是颜真卿书法成熟的时期。他纳新意于古法之中,正式走出二王至初唐楷体的篱墙,创立崭新的“颜体”。在这一过程中颜体形神兼具,已渐成熟,笔画、结体和布白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一时期其书艺特点是,用笔由方变圆,横轻竖重,转笔不折而转,巧妙地运用中锋和藏锋运笔,结体雄强端肃,字形由传统的向背转变为向相。由于这一时期政局多变,人心动荡,生活道路坎坷不平,颜真卿的书法可谓变法出新意,雄魂铸“颜体”。同时出现了不少行书、尺牍。这一时期佳作不胜枚举,代表作应为六十三岁所书《麻姑仙坛记碑》。
六十五岁以后是第三个时期。这是颜真卿书法艺术臻妙绝顶的时期。由于晚年对生命与书艺在反省中得到悟彻,这一时期的书艺特点是,用笔雄重,结体更趋端严朴拙,颜书在老辣中富有新鲜活泼的生机,在疏淡中显示质朴茂密的神韵,在笔锋得意处显现功力的炉火纯青,在圆润丰腴中透露出豪迈的气度,从成熟中加以神奇变化,一日有一日之进境,一碑有一碑之异彩。此时期代表作为唐大历十四年(779年)所立《颜君神道碑》,即后人所称《颜勤礼碑》。
传世颜真卿的书法作品比较多,现存的碑帖不下六七十种,比起同时代的书法家,应该说是首屈一指的。著名墨迹、楷书有《竹山堂联句诗帖》、《告身帖》;行草书有《祭侄季明文稿》、《刘中使帖》、《潮州帖》等,其中《祭侄季明文稿》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一生书写碑石极多,流传至今的有:《多宝塔碑》紧密秀媚,《东方朔画赞碑》清远雄浑,《谒金天王神祠题记》遒劲端庄,《臧怀恪碑》雄伟健劲,《郭家庙碑》雍容朗畅,《麻姑仙坛记》浑厚庄严,《大唐中兴颂》摩崖刻石方正平稳,《宋境碑》开阔雄浑,《八关斋报德记》气象森严,《千禄字书》持重舒和,《李玄静碑》遒劲有力,《颜勤礼碑》雄迈清整,《颜氏家庙碑》筋力丰厚。颜真卿书法刻成法帖的也很多,历代汇集的丛帖中大都有其作品,单帖则有《争座位帖》、《奉使帖》、《送裴将军诗》、《小字麻姑仙坛记》、《送刘太冲叙》等。其中以《争座位帖》最为著名。此帖信手挥笔纵横跌宕,笔墨淋漓,是不经意的杰作,米芾认为有篆镏气息,为颜真卿书法第一。专门汇集颜真卿书法的法帖有宋刻《忠义堂帖》,共收集颜真卿书法作品四十五种。
此外,颜真卿还著有《吴兴集》、《卢州集》、《临川集》。
代表作:《祭侄文稿》、《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等
五、后世评论
颜真卿一生书学境界的历练,大略有三。
第一境界:立坚实骨体,求雄媚书风。 第二境界:究字内精微,求字外磅礴。 第三境界:臻神明变化,与生命烂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