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供给分析
一、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河北蓝皮书:河北社会发展报告(2018-2019)》指出,我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结构性矛盾依然严峻加强。2020年,河北省高校毕业生达40.9万人,比去年增加3.7万人,创历史新高。受疫情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形势严峻复杂。近日河北省制定了《关于促进2020届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若干政策措施》,以切实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本文基于河北省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现状,从高校毕业生供给角度分析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对促进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供给角度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较高的综合素质的人才,在就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适应性。而依据经济学的供求理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根源之一,是供给的人才素质和能力与就业需求不够匹配。为了深入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原因,本文从仅供给角度,对高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展开分析。
(一)高校层面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对于其综合素质的锻造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以及就业质量有直接影响。下面主要从三方面分析学校在育人中存在的问题。
1. 培养方案
高校一些学科的专业培养方案不尽合理。课程设计过于分散,无法体现出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导致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不专业;课时安排上不合理,一些专业基础课程的课时不足,导致学生的专业功底不扎实,一些课时;一些内容烦琐的实践性强的课程作为理论课开设,由于课程简单琐碎的特征,导致学生对于该类课程的兴趣不高,课堂效果随之降低。
2. 与企业对接
通过对我校2017级互联网金融专业校企合作的78名同学针对“我校校企合作的存在问题和对策”进行实际调研,总结出校企合作存在主要问题有4个。第一,学校和企业在学生管理中的职责分工不清晰,合作不充分。由于校方和企方缺乏能够熟知校企双方信息的人才,缺少沟通彼此的桥梁,因此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在学生管理中没有恰当发挥互相取长补短的优势,对学生的指导不到位。第二,企方的理论课程偏多,实操课程和实习机会较少,不能体现校企合作的培养特色。第三,课程安排过于紧凑,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利于知识的充分吸收和技能的稳步提升。第四,企方对学生关于就业指导不到位。学生没有在大一时没有给予以后实习就业的指导,往往即将到大四才了解,使学生缺少了学习期间的规划性。
3. 对学生实习工作指导
高校的学生寒暑假期间,实习工作指导不到位。很多高校对实习或就业的指导,仅停留在课堂理论指导层面,结课作业通常以论文形式,欠缺对于参与社会实际工作的指导。在寒暑假期间,一般仅有少数学生有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社会实践的参与率较低。实践机会少,平时也没有实习经历。
(二)教师层面
教师是学生的主要培育人之一,教师教学工作设计的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培育质量。下面主要从三方面分析教师在育人中存在的问题。
1. 理论课授课
理论课程授课方式单一,教师课前指导往往不到位。大多数理论课程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优点是可以在短时间内传输理论知识,不足之处在于单纯讲授,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倦感,降低授课质量。而且,教师课前如果未适当布置一些预习工作,如阅读材料、讨论问题等,学生课堂上实在完全空白的基础上吸取新知,往往对理论知识理解不深刻,导致理论功底和专业素养不扎实。
2. 考核方法
考核方法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和提升。一些高校考试大多采用传统的应试化模式,试卷命题多为记忆性题目,弊端很多。首先,导致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在追求“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不正常的心理倾向下,学生临考前只要几天“抱佛脚”,拼命记忆,及格不成问题,平时学习也自然松懈散漫。其次,课程收获甚少,不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牢基础。在过程学习中,努力程度不够,仅在最后的结课考试中,短时间的记忆,而考试过后很快忘却。最终一门课程结束后,收获的仅仅是几个学分。
3. 新媒体在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学生偏好阅览新媒体,而教师在育人中对新媒体利用效果不佳。学生具有好奇心、善于接受新鲜事物,这本是优点,但如果这份宝贵的天性不能用于有助于健康成长的事情上,如沉迷于网络游戏,会产生危害。这需要教师在充分认识学生特点的情况下,充分把现代技术运用于教育中,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学习中,全面提升教育效果。实际中,常常是年长教师,虽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对于现代化新媒体技术运用不充分,难以最大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青年教师,由于欠缺教学经验,对于学生的特点认识不足,虽然能在较大程度上运用新媒体技术,但教学内容设计、方法选择可能不当,也难以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三)学生层面
学生是就业的主体,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的水平是决定其就业状况的最直接和最关键的因素,而这两个方面与学校和教师的培育关系紧密,在上文中已经从高校和教师层面分析过,这里不再赘述,接下来从当今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展开分析。学生自主学习精神较差,存在功利主义和短视心理。学习一门新课程,需要做好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功课。对于课前功课之一的预习,由于教师无法直接作为考试成绩的一部分考查,导致学生普遍做不到位,预习工作流于形式。课中学生在对于本次课内容几乎无认识思考基础上听课,会使授课过程变为被动输入,极大程度地降低听课效果。课后教师布置的提交作业,学生会出于影响期末成绩的心理,按时完成。但由于高校教师工作繁忙,可能一门课布置的提交作业仅少数几次,大多数的作业是需要学生发挥自律精神,自我约束完成,功利主义和短期心理使一部分学生不会完成这类作业。
三、缓解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对策
(一)高校层面
1. 培养方案
第一,全方位调查研究,全面审视和优化培养方案。聘请校内或校外专家研讨,对学生针对具体化问题展开调研,尤其要积极听取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相关教师的意见。不能理论脱离实际,仅由部分行政人员或对该校情况不了解的专业人士制定该校的培养方案。第二,专业培养方案要突出特色,体现出所针对的就业方向,能够培养出具有专长的专业人才。第三,基础专业课课时要充足,保证学生能够学习完整的专业基础课程内容,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第四,实践性强的课程,通过积极跟相关企业合作,寻求企业方提供与课程相关的实习机会,在实践中学习该门课程。
2. 与企业对接
第一,加强能够沟通校企双方的人才的培养,深化校企合作程度。积极听取深入了解双方的人才建议,在学生管理工作、培养方案制定、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全面重新修订,真正发挥双方的优势,力争在最大限度上为基础育人工作提供最佳的制度保障。第二,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结合,重视技能训练项目。通过合理设计实践实习的内容和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对企业就业的适应能力。第三,校企双方应该多交流沟通,制定合理的课程表,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尤其是校方课程,教师要以学生接受程度为基础,不能做成短期培训。第四,校企双方在学生入学时,要给予全面的如何进行人才培养的解读,比如双方各自的职责、培养目标、实习与就业安排等,使学生对高等教育期间有清晰的人生规划。
3. 对学生实习工作指导
第一,高校加强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安全且与专业有关的实习机会。高等教育阶段的假期时间较长,尤其是寒暑假期,不同专业要结合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积极为其联系实习单位,给予学生更多实习的机会,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增加学生的工作经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二,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布置作业要理论联系实际,比如让学生完成一个实践项目,或者扮演与专业行管的岗位模拟实习情境等,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课程的作用,真正有益于学生未来的就业。
(二)教师层面
1. 理论课授课
第一,对于理论课程,教师第一次课应推荐配套学习资料,比如网络公开课程、阅读文献,充实课程学习期间的内容。在课程的核心章节,课前或课后布置开放性作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授课方式多样化。尝试采用翻转课堂、分组讨论等方式,并不断根据课程内容特点探索新的授课方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第三,利用思政教育,提高教学效果。理论课程中,恰当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不但可以使课程内容生动有趣,而且可以进一步发挥积极的育人作用。
2. 考核方法
第一,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加大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克服急功近利和短视心理的缺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布置的形式多样的作业、考勤、学生的课堂表现、笔记等,均属于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教师要客观、公正地给予学生平时成绩,并能够体现出学生过程学习的状况,起到激励学生注重过程学习和循序渐进地成长进步的作用。第二,结课考核形式多样化。项目研究、论文、报告等形式,既可以提高搜集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如果项目由团队完成的,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教师要不断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开发更多能够塑造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考核方式,以考促学,发挥考核应有的作用。
3. 新媒体在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教师要呼应新时代学生的特点,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提升育人效果。第一,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提高授课效果。第二,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有意识设置运用现代技术完成的题目,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能锻炼学生运用现代技术的能力,提高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第三,利用多媒体,创新课程的考核方式。比如制作为视频、音频等形式,既可以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锻造。
摘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综述法和调查研究法,以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为出发点,从供给角度,对于河北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展开分析,并进一步针对相应的原因提出了缓解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供给,思政教育
参考文献
[1] 胡清斌.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师,2018(12).
[2] 王薇,刘娟.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10).
[3] 张越强,谭诚,魏丛.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J].经济论坛,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