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论文(全文)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论文(全文)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论文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关键在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以小组建设为载体的高效课堂组织形式,让我们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rdquo。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论文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关键在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以小组建设为载体的高效课堂组织形式,让我们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有了载体,课堂教学的全部目标都以小组得以实现,能够真正实现课堂高效。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怎样做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呢?我个人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一、要为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课前准备,首先是教师的准备。要充分备学生,备教材,备教学方法,备教学环节。做到目标明确,设想充分,环节流畅,方法得当。只有作好充分的准备,教师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其次是学生的准备,就是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学生汲取知识的发端,是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基础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预习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效率的高低,要提高课堂效率,课前预习必须到位。预习要怎样做才算到位呢?

第一、要制订导读设计。导读设计要集中体现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比如,我针对学习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一文,结合“理解.探究”,设置了这样的练习:1.通过最后一堂课,小弗朗士对法语的认识和态度有了怎样的变化?2.找出这些变化的语句?3.并说说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产生了这些变化?4韩麦尔先生有哪些古怪的举动?这样通过预习,就把学习这篇文章的方向定下来了。

第二、要制订具体可操作的导读设计。我在设计《最后一课》的导读练习时,完全按标准化试题形式设计,里边包含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阅读题。这样,既注视了基础知识的预习,也重视了课文重点难点的预习;既重视了基础知识的把握,也重视了各种能力的综合训练。这样,学生在完成导读练习的同时,也就基本上把握了学习课文的要领。

学生在懂得了学什么,怎样学之后,教学的目标就明确了,教学的方向也就确定了,课堂效率的提高也就有了保证。

二、要设计科学的知识建构方式

语文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主题来展开,要像写作优秀散文那样,运用各种手法来突出主题。通常情况下,要围绕主题做到以下几个结合。

第一、点面结合。既注意做好面上的分析、训练,也要注意做好点上的分析、训练。

第二、教学结合。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突出主题。该讲则讲,基础知识要讲透;该练则练,基本能力要多练;该点则点,重点难点要点明;该引则引,教学目标要完成,每一步都要作到有的放矢。

第三、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相结合。教师要遵循教和学的规律,通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什么知识培养什么能力,教师要作到心中有数;什么能力需复习什么知识,要做到手到拿来。

三、要设计有激情的教学情景

学生每天面对同一块黑板,本来就已经够单调了,如果每节课再面对同样的教学程式,面对同样的学习方法,那就会更觉得单调,甚至会觉得枯燥。这势必抑制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严重遏制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还要善于积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挂图、投影、录音以及运用各种教具,充分调动各种可用因素。挂图和各种教具可以加强学习内容的形象性、可感性;投影可以加大课堂容量,增强知识点的稳定性和相对持久性;录音可以充分发挥课文的感染力。通过这些教学手段的利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感受知识。

我在上《故乡》时,就利用了多媒体教学,在制作课件时,有最简单的语音、人物画像、字词知识,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练习,也有能力迁移的练习。这些内容,在一节课里都得到了落实。课件加大了课堂密度,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加速了对知识的把握,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高。

四、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提高效率的法宝。我们现在的中学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多于实践技能的学习。这样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每况愈下,大多数对学习还有兴趣的学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家长、老师“威逼利诱”的结果。面对这样的现实,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前提是:我们所做的这一切必须要引起学生的共鸣,若引不起学生的共鸣,我们在课堂上所做的一切就都是徒劳的,“言者有心,听者无意,教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听的昏昏欲睡”正是没有引起共鸣的写照。引不起学生共鸣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我认为最主要的是所讲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脱节。学生不想听,不愿听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觉得所学内容空洞、与生活实际无关。理论知识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晶。究其本源,无一不是来源于生产实践。

有学业优秀的学生这样诉说他的“兴趣观”:学习这个东西呢,有兴趣是最重要的,这里所说的兴趣不是表面的兴趣,而是指深层次的你内心中对这个知识就感觉很爽,一学完,就感觉很有乐趣,很想再多学会儿的那种感觉。这种感觉你会上瘾的!要是没兴趣呢,你找到乐趣也是好的,就比方说老师正在讲某内容,你试着多想想,“哎?这个东西是这样的,要是如果是……的,那会是怎样呢?”多带点疑问去学,等你的疑问都在老师的讲解下豁然开朗,你会感觉到身轻气爽!渐渐的,你的兴趣就培养起来了。其次呢,学习时千万不能走神,千万、切记切记。一走神,就会像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跑步,当你系了一下鞋带被拉下时,你再去追,就会感到很绝望、崩溃。学习也是的,错过东西,后面的都是连带着都没了,想追回来就很难了。另外,多学会儿是有好处的。不过当你感觉累或者烦的时候,你就不要强求自己。

五、要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课堂上师生主要是通过知识为媒介进行

例谈形成数学活动经验的课堂教学策略

◇胡伟萍

我们经过“课题引路课,骨干教师引领课,课题示范课,实验教师研究课”等一系列特色与实效相结合的研究形式,提出了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课堂教学流程为:“发现问题··自主探究··构建模型··解释应用··综合运用”。

小学生数学活动经验形成的流程图:

下面结合四年级上册《画角》一课具体阐述如下:

一、融入情境,发现问题,获取原初经验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指出:“数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节课中,有的学生学的主动活泼、津津有味,有的学生精神不振,昏昏欲睡,这种现象归根到底是兴趣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之始,教师首先要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并引导学生发现情境中所蕴含的数学问题,从而进入知识的探究过程。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情境的过程中,多样化的数学活动情境能够激活学生己有的经验,学生用已有的旧经验感知和

交流。在课堂上,由于全体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而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能让师生在学习中步骤合拍。教师的话语会让学生更加入心,教师的要求学生会执行得更加到位,教师的讲解会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这样学习合作还能效率不高吗?

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一、是让学生身心“动”起来——这是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需要

高效课堂体现在学生“三动”:即身动、心动和神动。以小组建设为组织形式的课堂教学,小老师要动,小组长要动,全体成员要动。教室是一个旋转的舞台,是学习的乐园,每一位学生都是表演者,同时每一位学生都是享受者。学生围绕教室四周的黑板,听小老师或小组长讲解问题,或蹲、或站;或发言,或思考;或讲解,或指点……没有传统教室的正襟危坐、一潭死水。这是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教学规律的,因为学生天生就是好动,学生天生也是好学的,学生天性也是好展示自己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只不过把学生的这些天性,都给压抑下去了,传统的课堂,他们没有这个机会。

第二、是让学生真正“说”起来——这是还原学生话语权的教学需要

真正的高效课堂,就是要让学生说,学科助理要说,小组长要说,小组的每一个成员要说。小组内的群学、对学方式,要学生多说;小组内的交流展示,要学生多说;班级上的大展示,要学生多说。教师的话语则要少起来,这是把话语权还原理解新信息,获得关于此情境的最初经验,我们按照杜威对经验的分类把它称为原初经验。此阶段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很大成分上是学生对数学情境中的实物、图形、操作对象、操作情境的一些感觉、知觉、形象思维等,显得较为零散、模糊、粗糙,但却是与即将探究的数学活动现象或结果紧密相关。

学习《画角》方法时,教师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1)示量角器,复习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2)示一个70°的锐角,复习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3)示一副三角板拼各种度数的角。(4)用量角器自主画65°的角。(5)交流画法,规范画法,看书统一画法。这一过程教师创设量角、拼角的数学活动情境,让学生经历观看、思考操作方法、语言描述等数学活动,激活了学生量角、拼角原有的经验,并迁移到用量角器画65°的角的方法,通过尝试画角、汇报交流、教师范画和看书等形式感知和理解获得用量角器画65°的角的原初经验,这些经验很大成分上是由一些对画角活动现象及过程的感觉、知觉、形象思维组成的经验,受到画角活动情境影响比较大。

二、聚焦问题,自主探索,积累再生经验

弗赖登塔尔曾指出:“常识要成为数学,它必须经过提炼和组织,而凝聚成一定的法则。这些法则在高一层次里又称为常识,再一次被提炼、组织,而凝聚成新的法则,新的法则又

给学生,教师不允许有话语霸权地位。我们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其实我们学习当中的许多问题,学生自己合作、探究是能够解决的。教师在课堂上只起穿插引导作用,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一员,教师不仅仅是组织者,更是参与者、合作者。

第三、是让学生的声音“大”起来——这是让学生仪态大方不再畏缩的教学需要

高效课堂不仅要解决学生不愿说的问题,还要解决学生不敢说的问题。笔者听课时常见到不少学生在课堂不敢说,声音细若蚊蝇,仪态卑微畏缩。遇到此种情况,教师要及时纠正,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大声地说。我们所培养的学生,今后要能够与人交往不卑不亢,语言表达清晰大方。这是促进学生将来与人正常交往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将来健全人格、完善形象的需要。

第四、是让学生的掌声“响”起来——这是让学生学会包容懂得欣赏的教学需要

笔者曾经听过两节英语连堂课,但在这两节课90分钟的时间里,只听到一次掌声,因此深感遗憾。课堂上为什么没有掌声?执教教师应该反思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课堂不精彩,而是教师没有教会学生相互之间鼓励、欣赏和为他人喝彩的良好习惯。掌声,是精神上的奖赏,也是包容他人、赞赏他人的内心表达;看似常见的掌声,却是豁达胸襟、高大人格的真正体现。真正的高效课堂,应该让掌声响起来。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