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救助工作经验材料
第一篇:民政救助工作经验材料
民政局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推进会经验交流发言
今年以来,X市民政系统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决战脱贫攻坚战略部署,聚焦兜准、兜牢、兜密、兜好民生保障底线,着力构建综合性兜底保障体系,确保织密筑牢脱贫攻坚“最后一道防线”。
一是强化政治责任,提升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使命担当。
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制定下发了《X市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工作方案》《X市构建综合性兜底保障体系、筑牢脱贫攻坚“最后一道防线”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形成上下联动、同频共振、合力攻坚的良好氛围,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强化政策落实,提升脱贫攻坚兜底保障质量成效。
对全市XX名未脱贫人口、X名脱贫监测人口、X名边缘人口进行X%入户排查,将符合条件的人员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在全省率先完成清零任务。截至X月X日,全市共纳入农村低保和特困供养对象XX户XX人,分别占未脱贫人口、脱贫监测人口、边缘人口总数的X.X%、X.X%和X.X%。全市农村低保覆盖率从X.X%增长到X.X%。及时建立兜底保障领域存在问题工作台账,制定了整改方案并全部整改到位。开通X小时“绿色通道”,采取“先行救助、后补齐手续”方式,及时启动物价联动机制,发放各类救助金、保障金X.X亿元,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三是强化协同协作,提升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合力。
加强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管理,依法依规设置村(居)民小组、小组理事会或业主委员会X个,并入就近村(居)组织,提升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融入度。在全省率先开展社会组织“多对一”组团扶贫,全市有X多家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先后投入资金物资X.X亿元,受益X.X万人。
四是强化制度建设,提升脱贫攻坚兜底保障精细管理。
积极巩固社会救助标准化建设成果,出台了《X市最低生活保障操作规程》《X市临时救助操作规程》《X市关于进一步做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的通知》《X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标准化建设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推动社会救助政策供给不断优化、审核审批程序更加规范便捷、资金监管更加有效,努力提升困难群众的满意度。
第二篇:民政系统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经营民政事业“六化”催生“六变”
一谈起经营,耳熟能详的大都是商业经营、企业经营、产品经营。而对于远离经济主战场的民政工作来说,似乎与经营沾不上边。那么,民政事业究竟能不能经营?市民政系统近两年的发展变化告诉我们,承担着社会公益福利工作的民政事业不但同样可以经营,而且大有可为,前景广阔。
⒈民政事业社会化,基础设施“由旧变新”。原福利院年久失修,环境破烂不堪,供养标准很低。我们多方筹措资金,采取争一点、省一点、捡一点、换一点、挤一点、干一点的“六点精神”,用了万元的钱,干了万元的事,圆了院民年的梦。共计改造了栋平房、多平方
米的房盖、门窗、地面和多平方米的甬路、草坪,使福利院的面貌涣然一新。
原殡仪馆规模小、环境差、机制死、管理弱,多年想改一直没改成。我们用经营的理念,自筹资金万元,仅用天就新建了一座建筑面积达平方米、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省内一流的北华苑殡仪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后,年收益由原来的万元提高到现在的多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
⒉“五保”供养市场化,福利机构“由一变二”。按照省厅集中建院的要求,我们从××年开始,利用福利院、公寓闲置床位,将个乡镇近名敬老院院民接进城里进行有偿转移供养,乡镇除了将每位老人的国家转移支付资金元划拨到福利院和公寓之外,再自筹元给福利院和公寓有偿供养。使每个老人供养经费达到每年元,这个数字在全省是比较高的。此做法,老人享福、乡镇省心、民政获益,三方高兴。受到省厅等上级领导和《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的充分肯定。
今年市委、市政府在财政、编制紧张的情况下,决定再建一个福利院,并腾出旧公寓,继续扩大农村敬老院院民进城集中供养。为此,今年投资万元,在福利院北侧新建了三栋面积为平方米的联合福利院。竣工后,可集中供养院民人,彻底改善农村五保老人的生活条件、减轻乡镇负担、发展民政事业。
原老年公寓房间设计不合理,无室内卫生间、无厨房,不便老人自主生活。今年,我市创新思路,采取收取休养老人房屋折旧抵押金的办法,在原公寓南侧正在建设一处平方米的新型公寓。既解决了资金投入问题,又降低了老人入住成本,特别是新公寓设计为单元式、小户型,厨房、卫生间设施齐全,深受休养老人好评。原老年公寓腾出后,可集中供养农村敬老院院民人,实现了农村敬老院院民全部进城集中供养,达到一举多赢的目的。
⒊政策效益最大化,实体建设“由无变有”。在省厅社会事务处的指导和支
持下,去年竣工的九泉山公墓,民政自筹万元,位于龙海寺西侧,占地万平方米,充分展示了人性化、艺术化和经营理念的现代化,是省内县级公墓的精品。牢牢抓住民政部门独家建设、管理公墓的政策,用经营的理念找准与市场对接的突破口,使九泉山墓园成了市民政系统的“聚宝盆”,为反哺民政事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了加大对全市社区工作的指导力度,增强示范引带作用,今年,我们又投资万元新建一处面积为平方米的集管理服务、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市级社区指导服务中心。建成后,将根据发展需要,把该中心定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行使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
⒋常规工作超常化,业务职能“由浅变深”。××年免征农业税后,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出现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的“三难”问题,我们采取试点先行、典型引带、指导推进等措施,探索了村务公开一事一议的方式方法,解决了基层
政权建设遇到的深层次矛盾。此做法得到了省厅基层政权处的有力指导和充分肯定,在全省、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验。
社区工作原来只注重区划调整、资源整合和搭建机构,去年以来,我们坚持市领导包社区、部门进社区、全社会共建共享等原则,指导社区的职能不断深入,社区功能不断深化,特别是建立了多处文化活动室和读书室,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浓厚了社区居民的学习氛围,在全省社区知识竞赛中获得了三等奖,被评为“全国百佳学习型社区”。
⒌扶贫解困多元化,救助能力“由弱变强”。城市低保对象由年的人增长到现在的每年万人,增长了倍,且补差额度不断提升,由每人每月平均多元,增加到多元,省低保中心每年补助我市的低保资金达万元,有效地解决了城镇下岗职工和弱势群体的生活难题。
按照省厅加快建立城乡综合救助
体系的要求,我市低保工作在全省最先向农村非农业人口进行了延伸;去年又将万名农村贫困人口纳入大病医疗救助范围;对户残疾农民实施了每户元的住房救助;对多名五保老人落实生活补贴多万元;今年,做为全省农村低保试点已初步确定低保对象万人。前不久,省厅福利处和省社会康复医院专家专程对我市残疾儿童进行体检,已确定为多名残疾儿童进行手术康复救助。几年来,我们在救灾救济处的支持下,每年省、市、乡三级筹措的救灾扶贫资金达多万元。救助能力不断增强,社会保障不断完善。
⒍社团发展规模化,民政数字“由小变大”。福利彩票由年的万元将增长到今年的万元,增长了倍。
登记的民间组织由××年的多个增长到现在的多个,增长了倍多,特别是由只重视民办非企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侧重培育和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为农村经济发展培育了新的经济增
长点,使民间组织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此做法在全省经验交流会上介绍了经验。
深化经营理念,实施六化机制,民政工作产生了“六变”格局,使我市民政系统固定资产总量实现了翻番,民政事业获得长足发展。××年以来,我市连续获得了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市、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市、全国婚姻登记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百佳学习型社区等个国家级荣誉。
第三篇:民政局机关党建工作经验材料
文章标题:民政局机关党建工作经验材料
市民政局机关党委现有7个党支部,128名党员。其中,正式党员126人,预备党员2人。在职6个党支部有党员87人,离退休1个支部有党员41人。7名党员局领导分别参加到6个党支部过组织生活。
如何抓好机关党的建设?今年3月,机关工委领导在2006年市级机关党的工作会议上,
明确提出了今年机关党的工作主要是抓好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的落实、深入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深入推进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等五大任务,并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措施。我们认为,市委、市级机关工委提出的目标任务非常明确,工作部署非常到位,推出的举措也切实可行。作为民政局党委和机关党委,就是要认认真真地抓落实,扎扎实实地求实效,以完善制度保证落实,以工作创新来增强实效,不断提高民政党建水平,全力促进民政事业发展。我们着重在四个落实上下功夫。
一、坚持把“组织领导”落到实处,打牢机关党建的组织基础
我们局党委一直都十分重视和支持机关党委的各项工作。2005年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的意见》。由局党委副书记兼任机关党委书记,并配备了正处级职务的专职副书记,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列席局党委会、局长办公会以及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参加单位干部的考核、评议和业务工作会议等,按时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与考察。机关党委有独立的编制、设施、经费和人员,党员活动经费列入单位经费预算,每年约19—20万元,标准远大于上级规定的金额。今年4月又配备了一名人员,充实机关党委的力量。局党委把机关党的工作列入单位总体目标,同行政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每年多次研究机关党建工作,经常协调机关党的工作。
二、坚持把学习教育落到实处,打牢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基础
我们突出加强了两个方面的教育。
1、加强机关干部的政治理论教育。为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提高机关党员干部素质,更好地肩负起为民解困的重托,我们制定了《南京市民政局关于加强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出台了《机关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制度》,在机关广大党员干部中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每年初,我们都要制定机关理论学习计划,每名党员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机关党委为每位机关干部配发理论学习笔记本和相应的参考资料。理论学习做到周有安排,月有计划,年有总结。今年初,根据市委办公厅《关于深入实施“百千万”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工程的通知》要求,机关副处级以上干部制定了2006-2010年的“五年学习”规划。
为全面把握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科学内涵,我们还经常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辅导讲座。比如,先后请省委党校、南师大的多名专家作了《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若干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辅导报告。此外,组织学习中央党校、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北京大学等专家、领导所作的《认真贯彻和全面把握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谈谈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专题报告。
2、加强党的建设的主题教育。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和市级机关工委《关于开展“先锋工程”的意见》,结合我局建设群众满意型机关和建立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的意见》,制定了《关于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工作的通知》和《中共南京市民政局机关委员会关于大力开展“先锋工程”的实施意见》,为机关党的工作明确了方向和工作措施。
我们响应市委的号召,机关六个支部开展了“融入基层、永葆先进”活动,与江宁区、六合区的农村党支部挂钩结对,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三、坚持把党建目标落到实处,提高机关党建规范化水平
我们认真落实《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南京市市级机关基层党支部暂行规定》,用党的章程和条例规范党建工作,制定了符合民政实际的《市民政局机关党建目标管理实施细则》,要求各支部以此为准则,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落实量化指标,切实做好支部工作,使党建工作纳入规范化轨道。在创建“先进党支部”活动中,机关各个支部都制定了自己的创建计划,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与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规范化水平。
根据市级机关工委要求,我们制定印发了《南京市民政局机关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机关党委坚持定期召开党委会,学习理论,制定工作规划,研究党员的思想状况,加强对党员的思想作风教育。党支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党员认真履行职责。
我们还积极稳妥地做好组
织发展工作。制定下发了《南京市民政局机关党委发展党员工作程序》,要求各支部严格按照程序操作,严把党员“进口关”。
四、坚持把作风建设落到实处,树立亲民爱民为民的好形象
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一直以来,我们始终把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突出内容来抓。
每
年初,市里作风建设暨党风廉政建设大会之后,局党委都要及时召开机关党员干部大会,迅速采取一系列措施,落实大会精神,通报评议情况,梳理群众意见,制定整改措施。制定《作风建设工作要点》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我们还聘请了20名机关作风建设监督员,经常组织他们明察暗访,对我们机关的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今年,市委市政府明确把评议机关处室作风,作为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市作风办《市级机关群众评议处室作风意见》(2006[7]号)文件精神,我们结合民政工作的实际,把制定实施操作办法作为思想发动、统一认识的过程;把进行评议作为各处室查找问题、积极整改的过程,从而上下左右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为了客观、公正地评议处室,减少评议过程中的偶然性和波动性,在局领导的提议下,我们通过研究,自行设计了符合民政工作实际的评议表。目前,评议表基本回收完毕,现处于数据统计整理中。通过机关处室作风评议活动,进一步端正了工作作风,改进了服务态度,提高了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民政局机关党建工作经验材料》来源于,欢迎阅读民政局机关党建工作经验材料。
第四篇:民政局勤实践重落实创新工作经验材料
县民政局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紧紧围绕主题,结合工作实际,突出“勤”、“实”、“ 新”,确保了学习有成效,调研有成果,工作有创新。
“勤”
一是勤学习。该局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集中学习培训,邀请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的领导讲课,同时要求局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授课一堂。在集中授课以外,要求干部职工每天利用2到3个小时的休息时
间进行自学,并做好详细的学习笔记。二是勤调研。不仅开展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民意调查活动,还组织专门班子到花垣、桃江、平江、浏阳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组成4个调查小组,深入到乡镇、村、组、户开展了为期1个多月的农村低保工作情况调查,掌握了一手资料,取消了农村低保户1352 户、3587 人,新增了536户、778人。三是勤分析。一方面,结合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及调查研究所掌握的一手资料,多次召开局班子、领导小组成员和相关股室负责人会议,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根源,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另一方面,召开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各班子成员针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业务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自我检查、自我分析,达到了问题查找准、原因分析透、措施定得实、整改抓得紧的要求。
“实”
一是切实际。坚持把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推动当前工作相结合,精心安排与加强督查落实相结合,建立机构与健全机制相结合。针对分析检查中查找出来的问题,按照轻重缓急,先易后难的原则,明确了整改目标、时限、分管领导和责任人。二是出实招。该局坚持边学边查,边查边改,边整边改,认真办好群众迫切希望办的实事。经过全面的调查摸底和反复研究及测算,率先在全省出台了“五位一体”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较好地解决了优抚对象医疗难的问题。 4月17日,全省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工作现场会在我县成功召开。三是求实效。21个乡镇民政所全面完成规范化达标创建工作,新改扩的云湖桥镇、乌石镇、青山桥镇、梅林桥镇4所敬老院成为全市样板工程。五保对象生活补助标准得到提高,从今年下半年起,五保对象每年生活补助费从1000元/人提高到1200元 /人,农村低保对象今年年底将实现应保尽保,达到3.8万人。同时,加强了农村特困户住房援建工作,支援40户特困户建房,每户补助2万元;加强了大病医疗救助工作。将大病救助病种由原来的4种扩大到8种。
“新”
一是认识有了新提高。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该局全体党员干部切实增强了忧患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自觉把不断改善民生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在新形势下民政事业怎么样实施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形成了共识,工作作风得到了显著改进,向心力、凝聚力大大增强。二是能力有了新提升。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该局广大党员干部理论水平、统筹协调和妥善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能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用科学发展的思路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服务有了新气象。一方面新装修了婚姻登记大厅,努力营造人性化氛围,创建和保持了“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窗口”单位。另一方面,组织广大干职工积极参加了全国社会工作师考试,进行了系统的民政业务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增强了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水平。同时,改进了服务方式,完善了政务公开,简化了办事程序,推行微笑服务、亲情式服务,杜绝了脸难看、门难进的衙门作风,实现了“阳光民政”、“和谐民政”。
第五篇:民政社会救助工作总结汇报
根据县委县政府印发的《》文件精神,坚持“为政为民、为民爱民”的宗旨,发挥民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落实民权、改善民生的各项要求。经过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民政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一、基本情况。
X县辖X乡X镇,X个行政村,X个社区居委会。现有农牧民X户X人(公安户籍人口),其中:民政救助对象X人(城镇低保X人,农村低保X人,特困供养X人,重点优抚对象X人,孤儿X人,困境儿童X人,高龄老人X人,重度残疾人X人次),达到了全县总人口数的X.X%。
二、社会救助工作开展情况。
X、持续开展城乡低保专项治理行动。按照省民政厅印发的《关于上报最低生活保障改革试点地区的通知》要求,我局起草并上报县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下发了《X年X县社会救助脱贫攻坚兜底保障行动实施方案》《X县脱贫攻坚“补针点睛”专项行动方案》,经县政府研究决定,成立了X县最低生活保障审批权限下发乡镇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会上县人民政府分管民政副县长作了重要讲话,民政局局长传达学习了《X年X县社会救助脱贫攻坚兜底保障行动实施方案》《X县城乡低保审批权限下放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截至目前,我县共有农村低保X户X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X.X万元,价格补贴X.X万元,取暖费X.X万元;城市低保X户X人,累计发放城镇低保金X.X万元,价格补贴X.X万元,取暖费X.X万元。取消农村低保X户X人,城市低保X户X人;纳入农村低保X户X人,城市低保X户X人,对我县在保城乡低保和新申请低保、临时救助对象已出具核对报告X条,核对发起失败X条,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X、儿童福利工作有序开展。对孤儿和困境儿童监护人、家庭入户调查并重新审核,严格规范孤儿和困境儿童的登记和管理,实现社会福利儿童保障动态管理工作,并将儿童信息相关信息录入系统。截止目前对X名孤儿发放补助资金X.X万元,对X名困境儿童发放补助资金X.X万元,孤儿临时价格补贴是X.X万元。
X、特困供养水平不断提高。X年以来我局继续严格执行国家、省关于“特困供养”的有关政策,将农村“三无人员”全部纳入“特困供养”予以保障,将农村“特困”供养经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对分散供养农村“特困”资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保障服务对象的基本生活。对全县X户X名特困供养对象截止目前发放补助资金X.X万元;代养X户X人(全托X人、日托X人),截至目前,共发放代养资金X.X万元。
X、高度重视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为确保社会稳定,我局工作人员加大县城区域内的巡查力度,每天下午X点后对我县北环路、南环路、河道延边、涵洞、桥洞等地进行巡查,对滞留的流浪乞讨人员基本情况进行了解掌握,并对其安置、劝返。
X、老龄事业进一步发展。落实高龄老人优待政策,为使我县老人能够安度晚年,对我县X位X周岁以X龄老人按文件要求,半年发放一次,上半年发放高领补贴资金X.X万元。敬老院基础设施也完善,经县政府安排,预计X月X日入住第一批老人X人。
X、发放临时救助保障困难群众生活。通过“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系统救助人数为X户X人,共发放临时救助资金X.X万元。改善了困难群众在申请救助过程中可以由乡镇第一时间救助的问题。通过发放临时救助资金,切实保障了因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原因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群众的生活。以上社会救助资金全部以“民生一卡通”形式直接对群众发放,杜绝了社会救助资金在拨付、使用、分配环节中以权谋私、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问题。
X、老年人意外保险工作情况。根据《关于做好X省老年人意外保险及养老综合责任保险工作的有关通知》文件要求,继续采取政府补贴,老年人自愿参保,承包公司经办,社会力量参与等方式,X年X月底,我局与人保财险股份有限公司协商,安排保险服务专员深入村(社区)开展数据核实,保险推广,保单签订等具体业务,共签订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人数为X人,保险总金额为X元,其中,农村低保参保人数为X人X元,城镇低保参保人数为X人X元,残疾人参保人数为X人X元,特困老人参保人数为X人X元,每人每年保险费用为X元。
X、居家养老工作开展情况。居家养老服务方式主要体现居家养老服务队长期结对与临时照顾相结合、集体活动与个体关爱相结合、上门服务与社区参与相结合、集中寄养与分散服务相结合。对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需要提供生活服务的孤老年人,通过行政拨款、社会赞助、本人自负方式解决其生活困难;对其他类型的需要生活服务的纯老年人,按照“个人为主、市场让利、政府补贴”的原则,由居家养老协会提供低偿服务。
截止目前,X年老年人服务次数X次,服务资金X元。X年老年人服务次数X次,资金X元。X年老年人服务次数X次,资金X.X元。X年老年人服务次数X人次,资金X.X元。
三、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一是干部职工主动学习意识不强。由于民政工作任务逐步增多,使干部职工把主动学习看成是份外负担,认为仅仅依靠自身经验和参加过培训的知识足以应对群众,学习积极性不高,加之业务工作繁忙,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
二是敬老院入住率不高。
近年来,虽然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高速发展,但因民族风俗、观念老旧等原因,许多老人思想观念上存在住进敬老院就是丢家族的脸面,甚至丢整个村子的脸面,无法逾越自身心理障碍,导致入住率低。
三是城乡低保专项治理工作难度大。
由于城乡低保受众范围广、情况复杂、县乡民政工作人员缺乏,入户调查难度大,加之部分家庭隐瞒房产收入信息等问题,县乡民政工作人员很难核实核查低保对象经济收入状况。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开展X县城乡低保专项治理工作。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持续开展X县城乡低保专项治理工作,完善“三档一卡”工作机制。加强与扶贫部门的衔接力度,按时比对建档立卡、脱贫、低保数据,形成工作合力;严格按照低保审核审批流程开展动态管理工作,按照县级民政局完成X%拟保障对象抽查,乡镇、村(社区)完成X%拟保障对象的入户核查,确保城乡低保真正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杜绝“一兜了之”的现象发生;
做好重点困难群众的保障工作,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收入家庭中靠家庭供养且无法立户X周岁及以上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及事实无人抚养的贫困人员(不含整户纳入低保范围的贫困人口),单人纳入农村低保范围,提高低保政策的执行精准度。加大低保领域腐败问题排查力度,确保我县不存在“吃拿卡要、轮流坐庄、平均分配”等侵害困难群众利益的现象发生。
(二)切实强化残疾人福利。
严格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切实将贫困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将符合低保、特困供养救助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低保、特困供养救助保障范畴,并依托新版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平台,完成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的数据录入工作,开展好助残项目,按月足额发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保障好残疾人基本生活。
(三)持续提升养老服务工作水平。
以每一位老年人都能生活得安心、静心、舒心和安享幸福晚年为总目标,充分利用我县已建成的“特困供养”基地这一优势,贴近老人意愿因地制宜发展就地养老服务。通过“公建民营”的方式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福利事业,推进“医养结合”养老形式提升养老服务设施和护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宣传动员,进一步将困难老人入住率逐步提升至X%。继续加强“特困供养”基地养老服务能力提升建设,配备基础医疗设备、基础健身器材等,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文化、康复等医养服务,提升服务对象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