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教育一体化课程教学论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企业对工作人员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需求量在增大, 熟练程度和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高。技工学校, 作为培养技术工人的摇篮, 要时刻紧跟人才市场需求的步伐, 以就业为导向, 为企业培养急需的一流技术工人。针对毕业生在综合素质、核心能力培养以及目标定位上存在的问题, 技校专业要本着务实创新的办学思想, 创设鲜明的培养方式, 确定明确的培养目标, 强调突出实践技能。
1 一体化课程开发
打破课程学科体系结构, 按能力培养要求选择教学内容、设置课程, 并注重学生的职业生涯需要和可持续发展, 增加新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充分考虑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适应的岗位变化、可持续发展、具有拓展的空间, 应拓展的能力、知识;根据能力的培养要求, 选择教学内容、设置课程, 构成课程模块, 融入国家职业标准的内容, 并增加新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不考虑学科体系课程的完整性, 将课程内容整合, 分析课程的KSAO培养标准与培养目标, 制订课程教学标准。模块的知识结构关系是通过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培养职业岗位需求的KASO来组织学习情境, 解决传统的从理论到运用的课程设计问题, 建立了能力范型课程结构。
我校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 对合作企业的组织架构进行收集、分析和筛选, 得出典型企业组织架构。在此基础上, 收集与专业相关的岗位说明书。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一起基于“工作岗位群和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 对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的岗位说明书进行分析, 运用“职位评价因素与刻度对照表”对所有岗位的“任务、义务、职责”和“知识、能力Ability和素质”进行分析, 得出专业典型工作岗位, 在准确分析典型岗位的职责需求的基础上, 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在该目标的指导下开发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建立在工种和岗位工作要求的基础上, 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先进性, 这样开发出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2 一体化课程教学
2.1 一体化实训基地设计
把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教学环节放在重要地位, 构建资源节约型、模块式、开放式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有利于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适应性, 有利于专业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有利于保持和发扬专业建设特色, 有利于学生KSAO目标的达成。
我校通过校企合作, 开发了“讲、查、议、练”一体化的实训基地作为专业学生实训的重要场地。在校内引入工厂的生产线, 在管理上采用工厂的管理制度, 同时又结合学校的校纪校规, 使学生在学校就能体验到企业的管理和文化。通过一体化实训基地教学很好地解决教学为现场服务、内容与岗位挂钩, 体现技工教育培养技能能人才的教学特色。通过一体化课程培养的学生通过企业面试率高, 就业后流失率低, 适应岗位能力强, 在企业人际关系融洽, 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2.2“一体化”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1) 制定了培养计划, 重视执行效果。
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并按照要求逐年实施, 培养专业带头人、双师型教师, 为专业建设提供人才保证。
(2) 继续教育作为教师常规工作任务。
制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办法, 制订专业专业教师培训计划, 学习内容包括高等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计算机应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等业务进修, 以及企业顶岗实习等实践进修。
(3) 采取多种培训途径提升教师能力。
主要通过: (1) 参加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培训、技师 (高级技师) 培训、考评员培训取证; (2) 走进企业, 参加生产实践; (3) 参加各类竞赛; (4) 参加学科年会; (5) 校内实训、各类讲座、教研活动等多种形式来培养和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实践技能。
(4) 实施岗位竞聘, 强化了教师责任意识。
为了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尽快成长的良好环境, 制定人事分配制度, 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目标, 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机制。通过强化岗位职责, 全面实施岗位竞聘, 强化教师责任意识, 提高教学效果。
2.3 一体化课程资源
一体化课程教学资源为立体化课程资源, 满足三原则:首先, 课程资源开发要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反映行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其次, 课程资源要与学生学习的内容相一致, 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职业生涯发展需求;最后,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与现有的教学条件相适应。课程团队需要培养课程资源优化意识和开放意识。
2.4 一体化教学过程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首先, 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从“以教学为中心”转到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上来, 树立起“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采用启发式教学以及讨论式教学,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在功能上由教给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和发展转变,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2.5 一体化课程评价
一体化课程评价模式采用“4结合”的考核评价模式, 即通过如下3个方面相结合综合评价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知识、能力和素质达成情况。
(1) 笔试、操作、制作作品相结合;
(2) 教师、学生、专家评价相结合;
(3) 模块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
(4)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3 结语
“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践, 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师生双主题因素, 推动了教学过程的互动、对话、合作。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只是我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起步, 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密不可分, 本着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原则, 不断总结经验, 深化教学模式改革, 促进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
摘要:从市场需求出发, 简单阐述了一体化课程的意义和必要性, 重点阐述了一体化课程校企合作开发的思路和方法, 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的实训基地设计、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过程和评价体系, 为促进技工教育的一体化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技工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发,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 郭佩琼.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体系的探讨[J].职教论坛, 2006 (12) .
[2] 孙建香, 任承毅.对高职、技工学校一体化教学的探讨[J].职业, 2008 (24) .
[3] 陈亚武.技工学校实施“一体化”教学刍议[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8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