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考研政治知识点之马原(集锦)

考研政治知识点之马原(集锦)

考研政治知识点之马原第一篇:考研政治知识点之马原考研政治之马原历年考点 考点一:哲学基本问题恩格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rd。

考研政治知识点之马原

第一篇:考研政治知识点之马原

考研政治之马原历年考点

考点一:哲学基本问题

恩格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根据对世界存在状态不同的理解,划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考点二:意识观

1.意识产生的条件:(1)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没有人脑就没有意识);(2)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意识的本质: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考点三:实践观

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特征:直接现实性;自觉的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

4.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考点四: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

1.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矛盾的普遍性,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

3.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考点五:实践和认识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一是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错误的认识误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考点六:认识的本质

1.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这就割断了认识同客观现实的联系,否定了认识的客观依据,陷入了主观随意性。

2.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考点七:认识的过程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①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②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理性认识到实践(第二次飞跃)

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第一,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

第三,要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

第四,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考研政治里的那些“第一”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1894年11月孙中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到新的阶段。

1906年12月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以后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南京临时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李大钊是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李大钊发表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向中国人民第一次正确地阐述了十月革命的性质——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之上之革命。

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在上海建立,会议推选陈独秀为书记。

1920年11月,上海党的组织创办了半公开的《共产党》月刊。这个刊物第一次在中国树起共产主义大旗,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共产主义方向。

1920年11月,共产主义小组领导的第一个公会——上海机器公会宣告成立。

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

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在会议文件上写上了“抗日”的字样;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国共亲密合作,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 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至此,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40年中共中央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研究的专门机构。

1949年,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当时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 年人大一届通过第一部《宪法》。 共产党的重要会议大汇总

1.党的一大

时间:1921年7月

文件:《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一大立党,二大立纲)

贡献:

(1)提出党的奋斗目标;

(2)确定革命对象。

(3)中共诞生,并提出了最高纲领

、2.党的二大

时间:1922年7月

成就:制定了当时党的最低和最高纲领。消内乱,打军阀,建和平最高纲领---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民主共和国;提出了最低纲领

(1)主观上:马中结合;国情认识

(2)客观上:时局变化;列宁帮助

意义:(1)分析社会和革命性质、对象、动力、前途;

(2)明确两步走-民主和社会主义革命;

(3)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4)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3.党的三大

时间:1923年6月

成就:(1)国共合作,党内合作,

(2)提出"真正的平民政权";

(3)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左"右两种错误倾向---陈右倾,提到但没有做斗争。

贡献:提出党的奋斗目标

4.党的四大

时间:1925年1月

讨论问题:

(1)无产阶级领导权;

(2)工农联盟

成就:

(1)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

(2)国民党分为左、中、右(扩左、争中、反右);工农运动;

(3)明确将资产阶级分为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5.党的五大

时间:1927年4月

成就:纠正陈的机会主义;

提出"工农小资产阶级的民族独裁制"

6.党的六大

时间:1928年6月

成就:没收一切土地,依靠贫雇、联合中农;批判王"左"右倾和陈右倾

意义:(1)肯定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的社会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确定①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中心任务:工农民主专政的实现和发反帝反封建;③革命的力量:工农阶级;④革命的前途:社会主义;⑤革命的形势:两个高潮之间,新的高潮即将到来

(2)批评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王明左倾盲动主义,提出加强党的无产阶级基础

(3)缺点: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认识的估计和政策

(4)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

7.古田会议

时间:1929年12月

讨论问题:人民军队的建设问题。

8.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

成就:(1)讨论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问题

(2)确立毛泽东的领导核心

(3)是幼年党向成熟党转变的标志。

9.瓦窑堡会议

时间:1935年12月

成就: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10.洛川会议

时间:1937年

成就: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11.党的七大

时间:1945年4月

内容:(1)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2)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意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12.党的八大

时间:1956年9月

内容:(1)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变化: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意义: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13.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1978年12月

成就:(1)纠正了“左”倾错误,恢复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路线;

(2)把党的重点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3)提出改革开放的思想。

14.十一届六中全会

时间:1981年1月

成就:审议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

15.党的十二大

时间:1982年9月

成就:(1)邓小平提出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十二大的指导思想;

(2)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推向全国。

16.党的十三大

时间:1987年10月

成就: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7.党的十四大 时间:1992

成就:(1)科学概括和系统阐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提出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3)之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8.党的十五大

时间:1997年9月

成就:(1)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

(2)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3)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19.党的十六大

时间:2002年11月

成就:(1)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20.党的十七大

时间:2007年10月

成就: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

21.党的十八大

时间:2012年11月

成就:(1)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制定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前进方向。

(3)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4)回答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策立场。

第二篇:2012年考研政治之马原重难点总结

(三)

万学海文

2012年考研复习已经进入了冲刺阶段,对于这一阶段的复习考生们也越发紧张和重视。对于考研政治来说,各个科目里面有很多重难点内容需要广大的2012年的考生们注意。为了让大家更有针对性的复习,万学海文政治考研辅导专家们特别总结了这些科目的重难点,以供广大2012年的考生们参考复习。 马原重难点总结之认识论

一、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 (1)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从而使主体和客体同时得到改造、发展与完善,这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2)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二是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借助一定手段实际地作用于客体,把实践方案变为实际的实践活动;三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其次,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直接地、现实地联结起来,使主体能从客体中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

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

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4.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一是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当错误的认识误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

(二)认识的本质 1.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2.能动反映论与直观反映论的区别

旧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二是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首先,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3.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1)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含义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首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其次,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另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2.从认识到实践: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从实践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认识指导实践的过程,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指导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从认识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的过程,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 3.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 ①指导作用。②解释作用。③预见作用。

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非理性因素。情感、意志、欲望和需要等非理性因素,虽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动力作用。②诱导作用。③激发作用。 4.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5.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

二、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二是指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有三层含义

一是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二是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须承认绝对真理。三是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因此,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2)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也有三层含义

一是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 二是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

三是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3.真理与谬误

由于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又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也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1.实践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符合。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和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明主观与客观是否一致,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凡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即使当前的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最终也会被以后的实践作出裁决。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因此,我们必须把实践对真理的检验,看作是全部人类的实践即无数个别的、历史发展着的、整个社会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实践检验和证明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 (三)真理与价值

1.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

①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②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

③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2.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统一起来的结果。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第三篇:2012年考研政治之马原重难点总结范文

黄石理工学院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10电信本二班

1、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 P8 (单选) 答:《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参考模拟一 P17单选2

2、 马克思体系理论不可分割的三个组成部分 P9 (多选)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参考模拟一 P18多选1

3、 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P14 ( 判断 、单选) 答: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4、 哲学的基本问题 P28 (多选)

答:①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即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

②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参考模拟一 P19多选5

5、 物质的概念 P30 (名词解释)

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参考模拟一 P20名词1

6、 联系的概念 P40 (名词解释)

答: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7、 为什么说联系具有普遍性 P40 (简答题) 答:①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相互联系;

②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中;

③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参考模拟一 P21简答2

8、 唯物辩论法的实质与核心 P43 (单选或多选)

答:唯物辩论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理由有三:

①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②它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和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③它给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参考模拟一 P17单选9 P19多选12

9、 实践的概念与类型 P34-35 (名词解释、多选) 答: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 ①物质生产劳动时间 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③科学实验

参考模拟一 P20名词2 P19多选8

10、 真理的概念 ,真理与谬误的区别 P7

1、 75 ( 名词解释、多选 ) 黄石理工学院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10电信本二班

答: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书本P75: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符合的就是真理,不符合的就是谬误。

习题册:P23单选8: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参考模拟二 P27名词1 P23单选8

11、 为什么 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P77 (简答题)

答: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① 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社会实践。

② 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人们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参考模拟二 P27简答1

12、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P68-69 (单选) 答:①从实践到认识

②从认识到实践

参考模拟二 P23单选6

1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概念 ,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的原理 P100- 102 (名词解释、单选)

答:①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②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书本P103: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习题册P27论述题: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 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 (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

参考模拟二 P24单选

13、14 P27名词解释3 P27论述题

14、 商品的二因素,商品的价值量,价值规律 P1

44、 145 、 147 (多选、单选、名词解释)

答:①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价值。

②商品的价值量:

书本P145: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 黄石理工学院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10电信本二班

动时间。

习题册P29单选4: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习题册P33名词解释2: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③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

参考模拟三 P31多选2 P29单选4 P33名词 2

15、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P169 (单选)

答: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参考模拟三 P29单选6

16、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P1

59、160 ( 单选 ) 答: ①绝对剩余价值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

②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参考模拟三 P30单选

11、13

17、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 P157 (多选 ) 答: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值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18、 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依据及重大意义 P158 (单选)

答:书本P158: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简化:根据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而将其区分。)

习题册P29单选5: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值中的作用不同。

意义: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①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与源泉。)

②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模拟三 P29单选5

19、 剩余价值 P157 ( 判断 、名词解释)

答: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参考模拟三 P32判断7

20、 资本主义发展经历的两个阶段 P182 (判断) 答: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参考模拟四 P35单选1 P38判断1 黄石理工学院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10电信本二班

21、 国家垄断资本的主要形式 P188 (多选) 答:①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②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③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④宏观调节与微观规制

参考模拟四 P37多选1

22、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 P190 (多选)

答:①借贷资本输出(即由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银行、企业把资本贷给其他国家的政府、银行或企业)

②生产资本输出(即在国外直接投资,独立创办企业,与国外资本合营,或者收购外国已有的企业等)

③商品资本输出

参考模拟四 P37多选3

23、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P194 (名词解释、 单选 )

答: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表现有四:①生产的全球化

②贸易的全球化 ③金融的全球化 ④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本质上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参考模拟四 P35单选5

24、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有哪些 P19

8、201 答:书本P198-201: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②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③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④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⑤政治制度的变化

习题册P39简答

1、书本P201:政治制度的变化:

①首先,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

②其次,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③再次,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 ④最后,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非常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

参考模拟四 P39简答1

25、 垄断 , 金融寡头的概念 P181 (名词解释)

答: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他们支配大量的社会财富,控制了整个国家经济命脉和上层建筑,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统治者

参考模拟四 P39名词1 、 2

26、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 P213-214 答: 1848年 2 月, 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写 黄石理工学院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10电信本二班

的党纲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由理想到科学的标志)

衍生:空想社会主义思潮所经历的的三个发展阶段:①16-17 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② 18 世纪的空想平均社会主义 ③ 19 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参考模拟四 P37多选7

27、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P243 (单选 ) 答: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所做的最简要最明确的表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明确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 参考书本243-245页中“首先„„其次„„再次„„最后„„”

参考模拟四 P36单选12

28,、 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 (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P255-260 (多选) 答: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

①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 ②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参考模拟四 P38多选12

29、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特点 P154 (简答题 ) 答:(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的。

(2)劳动力价值的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3)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的目的,就是要使雇佣劳动者为他生产出高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参考模拟三 P33简答2

30、为什么说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P265-266 (简答题)

答:共产主义社会一定能够实现,但这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其原因: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第二,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参考模拟四 P39简答3

31、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P255-260 (多选) 答:①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②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③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第四篇:2012年考研政治:马原基础知识点归纳

对于考研的政治科目来说,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掌握程度决定考生考研的成败,但是很多考生并不明白应该掌握哪些基础知识点。万学海文政治考研辅导专家们在此根据教学大纲,为2012年的考研同学们归纳概括一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哲学部分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点。

2012年的考生需要掌握以下67个知识点:按照哲学的逻辑体系,可以细化成四个部分为大家进行详细整理。

一、唯物论部分

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5、两种历史观的对立;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7、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8、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9、物质与运动;

10、运动与静止;

11、物 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12、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

13、实践的主体、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14、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

15、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 动作用;

16、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二、唯物辩证法部分

17、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18、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19、规律及其客观性;20、现象和本质;

21、必然性和偶然性;

22、原 因和结果;

23、可能和现实;

24、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25、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26、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 系;

27、对立统一规律;

2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29、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30、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 非主要方面及其辩证关系;

31、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

32、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

三、认识论部分

33、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与认识的本质;

34、主体、客体及其辩证关系;

35、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36、中国传统哲 学中的知行观;

3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38、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39、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40、真理及其客观性;

41、检验真 理的实践标准;

42、价值;

43、认识论与思想路线;

44、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四、唯物史观部分

4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46、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47、社会有机体与社会结构;

48、 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和功能;

49、生产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和特性;50、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

51、社会经济结构的功能;

52、社会的政治结构及其 构成要素;

53、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54、社会的观念结构与意识形态;

55、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

56、

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57、文明与文明形态;

58、 社会规律及其特点;

5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60、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矛盾;6

1、社会发展的动力; 6

2、“生产力标准”的依据及意义;6

3、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6

4、交往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6

5、社会发展和人 的活动的关系;6

6、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6

7、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综上所述,是2012年考研的同学们在复习初期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汇总,希望大家通读实用教材,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原理性的记忆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在硕士研究生的考试中,政治是所有学科、所有学校的必考公共课,如果和另两门考研公共课英语、数学相比较而言的话,政治如果复习得当的话是比较容易通过短时间的复习获得高分的课程,这个特点是考研政治从学科比较角度来看的明显特点。

政治共有5门课程需要复习,工作量大,任务较重。万学海文政治考研辅导专家们建议2012年的考生,要根据各门课程的不同特点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马原重点复习,其他理解记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政治考研的 基础,在基础阶段的开始进行复习。万学海文建议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概念、原理的把握,力求记得清楚、理解得透彻。在此基础上,提 高运用基本原理概括、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存在一定难度,理论性很强,考生在此门学科上依然要下功夫。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门课更多的依然要求考生以记忆为主,在复习的中间阶段进行知识、背景等掌握。毛 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主要考查理论与现实的紧密联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要求学生把历史大事和实际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分析复习。形势与政策 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要求考生按照大纲的范围把时事和知识联系起来掌握,万学海文建议大家在复习阶段后期进行。

结合考试大纲,把握命题规律

历年考研大 纲通常于八月末、九月初公布,从近几年大纲的比较来看,大纲通常变化不大,2012年大纲仍然会在暑期末公布,并且总体上来估计依然不会有大的变化。考试 要求考到五门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以及形势与政策和当代世界经 济和政治这样五门课程,大的结构不会发生太多的变化。但不排除在每门课里具体的考点会有个别的调整。

从2011考研政治的特点来看,考研政治的命题主要是联系知识点紧密结合时事政治、国家大事。比如今年哲学分析题考了环保问题、毛中特和近现代史分

析题都因建党90周年而出在党的问题。2010年近现代史分析题也是结合当年大事——建国60周年出题。可见近几年考试的命题重点、考研政治的命题规律突出了和时事政治联系紧密的特点。因此,万学海文政治考研辅导专家们建议2012考生在复习考研政治时要关注全年国际国内大事,并且善于将其与考纲中知识点结合。

另一方面从近年考研真题来看,考研出现明显的学科交叉考查和跨章节知识点考查两个特点。所以2012考生在复习时仍要注意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打通学习,注重考点与考点的内在关系,这是考试的重点。在2011年的考研中,考试的题型有三种: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分析题。多项选择题和分析题甚至部分单选题都不是孤立来出题的,均考察考点与考点的关系,如近现代史部分分析题第二问历时性的考查了大量章节,这两点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

考研政治复习时间安排

很多同学都说复习政治不需要太多时间,采取在考前一个月集中背诵的方式,这种复习方式是有问题的。万学海文考研辅导专家建议2012年的考生政治的复习不要太早,但也不能太晚。毕竟考研政治涉及学科庞大,涉及时政大事较多,并且近年来考研政治对理解能力的要求加强,比如其中马原理部分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很多学科需要较强的知识背景,需要平时的知识积累,比如近现代史部分需要考生本身对历史知识具有较好的掌握才能形成历史脉络,才能在考试时遇到历时性问题时不慌不乱。

整个考研的复习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每个阶段我们强调的重点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从春季开始,重点复习的应该是外语,有的同学还要复习数学,从暑假开始,在继续复习英语和数学的基础上,暑假这段时间重点放在考研政治的复习上。从九月份开始复习的重点应该是专业课,外语、数学和政治也要抓,但是重点放在专业课的复习上。所以说对于考研政治的复习来说,从暑假开始全面启动复习,这样的时间比较合适。

2012考生在复习考研政治时首先应该做一个全年或半年的复习规划。万学海文辅导老师建议大家在复习规划里,总体来说应该把自己的政治复习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有精力的同学可以从春季开学开始,每周抽出一点时间先从大体上了解考研政治,进入基础阶段的复习。

第二阶段,暑假开始,进入基础强化复习阶段。同学们在基础强化复习阶段,需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以权威的教材为基础,来精读教材内容,并配合研究相关教材同步习题。要知道考研从整体上来讲是不会超出考纲范围的。在复习教材时,同学们要有计划有步骤阅读手中权威教材三次以上,以达到知识点吃通、吃透的目的。教材复习的遍数越多,你考的分数越高,这是一个规律。

第三阶段到了秋季,考研新大纲已经出来了,我们会总结新旧大纲的变化,并做归纳呈现给同学们,考生可以依照新大纲对政治的复习进行巩固,重点突出

的掌握知识点,这阶段同学们要注意的是在复习专业课的同时也要每天抽出时间复习政治,不可让已经掌握的知识生疏。

第四阶段就是冲刺阶段,考前的复习考生要注意时事政治的复习,以及对知识点的查漏补缺,以备考试出到任何考点不慌不乱。

总之,考研政治的复习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且要有一定的方式方法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希望2012年的考生们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情况,制定合理的计划,顺利的复习!

2011年考研政 治真题中,毛中特和近现代史纲要考察知识点的角度和方向与2010年真题完全相符合,两部分的知识点在同一道大题中出现,体现了学科知识点的交叉。去年考 的是辛亥革命和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遗志,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反 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此,考题出现了中国共产 党成立以来中国社会变革的历程,可以说中国社会的变革也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以后内容知识点的贯穿。这一点,2012年考研的同学们在今后的复习过程中要加以关注。

下面,万学海文考研政治辅导专家们以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第35题为例给2012年考研的同学们加以说明:

材料1

成思危,著名经济学家,原民建中央主席,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谈到我国政党制度,他深有体会地说:“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 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共事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保持社会的和谐。要大合唱,就要有指 挥,这个指挥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胜任。”海外有评论说中国的民主党派人士在政府任职多是“坐虚位”、“无实权”,成思危说,这 不符合实际情况,中国的民主党派不是“政治花瓶”。“在担任化工部副部长的时候,我对自己负责范围内的工作是完全有权作出决策的。作为全国人大常会副委员 长,我负责证券法、农村金融的执法检查。我和中共党籍的副委员长一样,也是独当一面的。”

材料2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全国共有18.7万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当选各级人大代表。其中,全国人大常委员副委员长6人,省级人大常委会 副主任35人。2人分别担任国务院科技部、卫生部部长。2007年有18人担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中央国家机关部委领导职务副职。20世纪 90年代以来,中共中央加强同各民主党派的协商,内容不断充实,程序逐步规范。据统计,1990年至200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直接召开或委托有关 部门召开的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就有287次,其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召开或出席的就有85次。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代表人士向中共中央、国务 院及有关方面提出建议260多项,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提出各项建议9万多项。如关于三峡工程、耕地保护、两岸“三通”、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地区等 老工业基地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青藏铁路沿线发展、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等方面提出的建议,得 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采纳。

材料

1、材料2摘编自《光明日报》

由上题可见,毛中特的材料题正在逐渐改变风格,回归到基本问题上来。毛中特这道题设置了两问:(1) 从“打橄榄球”和“唱大合唱”的形象比较中,说明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2) 我国各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

材料题考察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这章内容,考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题是典型回归基本问题的表现。因此,只有掌握了考研真题的出题方向或角度,我们的答题思路也就有了。在这里万学海文政治考研辅导老师们也给2012年的考生提点意见,对于毛中特和史纲的复习,要二者相互融合、相互贯通,掌握其中的主要线索。如果想赢得高分,就必须全面系统地复习。

第五篇:2018年考研政治马原部分重要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考点 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1)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可以从它的创作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它的阶级属 性,它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等不同角度去理解。 (2)马克思主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地讲,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

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地讲,马克思主义还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3) 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者是一 个完整的整体,不可分割。 考点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1) 客观条件: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条件和基础。②无产阶 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及其对科学理论指导的强烈需求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2)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考点 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1)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种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自身的不 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 (2)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

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考点 4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以及社会理想

(1) 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 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2)政治立场: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①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③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 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 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4) 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 义社会。

(5) 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方法:①目的: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②方法:在理论与实 际的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提示:(1) 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

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

(4) 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内容: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③马 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考点 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1) 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 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又是方法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

何者是第二性,即意识和物质,究竟谁是世界本原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认识或 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3)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 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4) 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的意义:为研究哲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了一条基本的 指导线索,为划分哲学中的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标准。 考点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 别。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 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2)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

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认为世界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否 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3) 除了世界的本原问题,关于世界怎样存在的问题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辩 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坚持用孤 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提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

确地解决了人与世界的关系。

考点 4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1)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

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从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揭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 理论意义: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 论划清了界限。②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③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④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提示:(1)唯物主义三种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是直观的,猜 测的。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混淆了自然科学物质概念同 哲学物质范畴的区别。③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

(2)从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把握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物质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

考点 5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1)起源: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2)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3)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考点 6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1) 物质和运动: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②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设想不运动的物质, 将导致形而上学;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 (2)运动和静止: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②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③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3) 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①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具有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具有三维性。②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不可分割,没有离开物 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 性。

提示: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考点 7社会的物质性

(1) 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人类社会是否具有物质性这一问题没有得到正确解决。马克思主义揭示 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与 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而对社会历史现象做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2) 社会的物质性的主要表现:①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②人们谋 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物质的活动。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考点 8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 世界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2)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理论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彻底的 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 (3)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实践意义: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 路线的哲学基础。 考点 9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本质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2) 基本特征: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②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 觉能动性。③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3) 基本形式:①生产劳动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②处理社会关 系的实践。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实践。③科学实验。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专门为了认 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和准备性活动。

提示: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社会活动,并受着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考点 10 实践与人的存在 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地位,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①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②

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③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人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在 改造着人类自身。总之,实践是人类不同于动物的特殊生命形式,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考点 1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

(1) 自然界是指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特定的 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人类社会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 是人的对象世界。

(2)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 提,人类社会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 考点 12人和自然的关系

(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实践使人从统一的自然界中分化出来。

(2) 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面对的永恒主题。正确 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 考点 13 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

领域,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提示: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 考点 14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 特点:①具有客观性,即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②具有普遍性,即任何 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任何事物都与其他事物相联系,整个世界就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③具有多 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考点 15 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考点 16联系与发展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着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运动概括一 切形式的变化,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考点 17 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

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考点 18发展与过程

(1)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 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 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就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做是变化、发展 的过程。

提示:(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 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2)在社会历史领域,新生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考点 1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否承 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考点 20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

(2)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①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 趋势。一方面,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另一方面,矛盾的 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②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 性质和趋势。矛盾斗争性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

一中把握对立,防止形而上的绝对化和片面性。 提示:逻辑矛盾是指人们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形式逻辑规则所造成的自相矛盾;辩证矛盾则是事物本 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

考点 21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 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 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地发展。

(2)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②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③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趋势。

(3) 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 量变;②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2 考点 2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说明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 也说明和谐作为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

提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 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考点 2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1)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所谓矛盾无处 不在,无时不有。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 (2)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具体表现为:①不同 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阶段各有不同特点;③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 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 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共性和个性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提示: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也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 的关键。 考点 2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考点 25矛盾分析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等 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 考点 26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①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规定性。②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 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③质和量的统一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 的数量界限。它的极限叫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

提示: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只有正确了解事物 的量,才能正确估计事物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才能在实践中正确地 把握适度原则。

考点 27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1) 量变是事物数量和次序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否超出度,是区分量变和质变 的根本标志。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相互渗

透。

(3) 质量互变规律: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相互贯通,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 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4) 质量互变规律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是我们分析 社会发展形式的基本理论工具,是指导我们从事一切实践活动的重要思想原则。

提示: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考点 28事物发展过程中肯定和否定及否定之否定

(1)肯定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方面,否定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方面。

(2) 事物的辩证发展经过第一次否定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 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它的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 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提示: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考点 29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1)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③否定是新旧 事物联系的环节。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2) 坚持辩证否定观,就要对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要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 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提示:与辩证否定观相对立的形而上学否定观坚持否定是外在的,主观任意的,绝对的,这割断了事 物的联系,中断了事物的发展。 考点 30 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意义 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既要看到事物发展的光明前

途,又要充分估计各种困难和曲折,经得起考验。

考点 3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形式 与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1)原因和结果:①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原因是引起某种现

象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②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确定又不确 定;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复杂多样。③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可以提 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

(2) 必然性和偶然性:①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不同趋势的范畴。必然性是 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②必然性和偶然 性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二者相互区别,它们产生和形成的原因,表现形式以及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 用不同;另一方面,它们又是统一的,二者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③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 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善于从偶然性中发现必然性。

(3) 可能性和现实性:①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可能 性是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是合乎必然性的存在。②现实性和可能性既区别又联系,并在 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③方法论意义:立足现实,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性,争取实 现好的可能。

(4)现象和本质:①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②现象和

本质既对立又统一:一方面现象和本质相区别。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通过感官感知;本质 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为理性思维把握。另一方面,现象和本质相统一,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 存。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表现着本质。③科学研究的任务是通过现象认识本质。我们能够通过现 象揭示本质,又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5) 内容和形式:①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② 内容和形式既对立又统一: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任何内容都有一定的

形式,任何形式都有一定的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③把握内容和形式范畴,既要重视 内容,反对形式主义,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

提示:(1) 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区分可能性与不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与抽象(非现实) 的 可能性,好的可能性与坏的可能性。 (2)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考点 32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形式和过程,反映了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

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 提示: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它们本 质上是统一的,表现形式则不同。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的形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主观辩证法 则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

考点 33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同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一致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运用于思维和工作中就转化为

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3 考点 34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1) 归纳与演绎:是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法。①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演绎是从一般 到个别的方法。归纳和演绎的客观基础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的关系。②归纳和演绎

既对立又统一:两者方向相反,又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是归纳的前 提。

(2) 分析与综合: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思维方法。①分析认识事物的各个方面,综合达到对事物整体 的认识。②分析与综合的客观基础是事物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③分析和综合既对立又统 一:两者方向相反,又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

(3) 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①抽象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或规定。具体 包括感性具体和理性具体。感性具体是感官直接感觉到的具体,理性具体或思维具体是在抽象的基础上形 成的综合。②人对事物的认识经历着从(感性)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理性)具体的过程,对辩证思维而言, 重要的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4)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①逻辑是指理性思维或抽象思维,它以理论形态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历史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二是指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②历史是逻辑的 基础和内容,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是“修正过”的历史。

提示: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是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所共有的方法,抽象和具体、逻辑和历史的统 一则是辩证思维所特有的方法。

考点 35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及其成果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

方法。我们要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自觉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指导科学研究。 考点 36规律及其客观性

(1)规律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 规律是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人们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但不能创造和 消灭规律。人在规律面前不是完全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人们可以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规律,并以此来指 导实践。因此,既要反对藐视规律的主观随意性和经验主义,又要反对在规律面前无所作为的思想。

提示: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 考点 37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1)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社会现象间的本质的、 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联系: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3) 区别: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只要具备同样的客观条件,就可以同 样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受主客观条件的相互制约,具有历史性。

考点 38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①意识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 作用。④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机能的作用。 考点 39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

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 规律。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

考点 40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2)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3) 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还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考点 41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1) 社会历史趋向属于历史决定论的内容,讲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主体选择是指历史主 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

(2)社会历史规律作为一种必然趋势是由多种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构成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 哪种可能性能够实现,取决于主体的自觉选择。主体选择是在既定历史条件下的选择,主体的利益和需要 是选择的内在根据。主体选择是否正确由实践来检验。 第三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考点 1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

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指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连 结主客体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提示: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考点 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

(1)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主体在认识和改造客体的过程中,在 受到客体制约的同时,又能使主体自身得到发展,超越现实客体,从而使主客体同时得到改造、发展和完 善。

(2)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过程的主要环节:①确立实践目的和方案;②实施方案,把方案变为实际 的实践活动;③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考点 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提出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为认识提供必要的条件; 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4)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以更好地改造客体。 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和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

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 提示: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也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 性。

考点 4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1) 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①人的实践活动受意识支配,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②认识活 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反作用于实践。③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多方面的。④正确的认识指 导实践,能够达到预期效果;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会导致实践失败。

(2) 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①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应走在实践前头;②科学理论 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方向;③科学理论能够推动实践创新。 考点5认识的本质 能动反映。

考点 6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1)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2) 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主观唯心主义认为认识是主观自生的,客观唯心 主义认为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

4 考点 7 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原则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但两者有着本质区别。(1)旧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

义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的直观反映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它离开实践考察 认识问题,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离开辩证法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和过程,认 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2)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克服了旧 唯物主义的严重缺陷。

提示:(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②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 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③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2)认识中介决定着不同时代人们认识活动的基本方式,主要由物质性认识工具、观念(知识)性认识 工具和语言工具所组成。 考点 8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

(1) 感性认识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包括感觉、知觉、表 象三种形式;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局限性是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是对事物内部联系的反映; 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局限性是造成认识脱离现实的可 能性。

(2)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①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 别。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③感

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会导致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 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考点 9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1) 必要性: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是表面的肤浅的;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是内在的深 刻的。只有实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2) 必备条件:①勇于实践,获取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②经过理性思考,将丰富的感性 材料加工制作。

考点 10 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在认识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为指导、解释和

预见作用。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等,对人的认识活动起调节作用,主要体现为动力、诱导和激 发作用。二者在认识活动中相互制约,共同推动认识活动的发展。

考点 11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1)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理性 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认识指导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的过程。

(2) 实现飞跃的必备条件:①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②把关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同主 体自身的需要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这是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中介环节和决定性环节。

③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④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考点 12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1)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 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 无限性是指,人类的认识永无止境、无限发展,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 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考点 13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 认识和实践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决定了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所谓具体的, 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 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2)坚持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既要反对认识落后于实际的右的错误,也要反对认识超

越实践的“左”的错误。

考点 14真理及其客观性

(1)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2)真理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检验标准即社会实践是客观的。

提示:(1)一切唯心主义皆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宣扬主观真理论。其典型表现:一是马赫主义真理观, 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一是实用主义真理观,认为“有用即真理”。 (2)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即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 (3) 考点 15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1) 真理的绝对性或者说绝对真理的含义:真理的客观性、世界的可知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认 识发展的无限性也是绝对的。 (2)真理的相对性或者说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它只是对客观世

界的一定范围的、一定程度的和一定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扩展、深化和发展。

(3) 二者辩证统一:①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②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 互联结、相互包含。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③绝对真理和相对 真理辩证转化。

提示:(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同人的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统一相一致。

思维能力的至上性是指人类思维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思维能力的非至上性是指认识受社会历 史的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

(2) 承认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既要反对片面扩大真理绝对性的绝对主义,又要反对片 面扩大真理相对性的相对主义。绝对主义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相对主义在实际生活 中表现为怀疑主义和诡辩论。

(3)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任何真理都是在

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真理的具体性所包含的内容和要求是:真理是全面的、历史 的,是有条件的。

考点 16 真理与谬误的对立与统一 真理和谬误相伴而生,既对立又统一。①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是对立的。②真理和谬

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转化,是统一的。

考点 17 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1)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

观相符合。检验一种认识是否为真理,既不能在纯粹主观范围内解决,也不能在纯粹客观范围内解决。(2)

实践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能够把主、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明主、 客观是否一致。

提示:逻辑证明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但不能否定逻辑证明的作用。逻辑证明是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 要补充。 考点 18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1)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 的唯一) 标准;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2) 不确定性是指:具体实践具有历史局限性,不能充分检验 某一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检验真理不是一次完成,而是一个过程;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 践的检验。(3)坚持实践标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防止唯心主义的随意性,避免形而上学的绝对化。

考点 19 实践活动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实践活动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实践对象客

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价值目 标。

考点 20价值及其特征

(1) 价值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发生和形成于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的关系 中。

5 (2) 价值的特性:①客观性。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都是客观的。②主体性。客体属性能否具有价值 以人的需要为基准;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价值不同,带有主体个性特征;价值关系不是自然、现成的关 系,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关系。③社会历史性。这是由于价值关系的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④多维性。 每一主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维性。 考点 21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即对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主要特点:(1)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2)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3)评价结果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 认识。

提示:(1) 价值评价具有客观性,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

(2) 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的价值评价差异,并不说明价值评价没有客 观标准。价值评价只有与人类整体的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考点 22 价值评价的功能 价值评价具有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是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是实践发展的规范

因素,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

考点 23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

进步起着促进作用。

考点 24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1)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 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 实现价值。

(2)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体

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 多样性。

(3) 真理和价值统一于实践。①实践以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为前提。②价值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 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③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在实践 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考点 25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

(1) 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 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作为我们的向导。 所谓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陈旧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 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也就是实事求是。

(2)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①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解放 思想的目的和归宿,二者目标一致。②二者着眼点不同,解放思想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事求 是强调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③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提示:(1)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原理,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 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考点 26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1) 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 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2) 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基础上不断 创新。 考点 27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 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 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 考点 28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统一

(1)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辩证统一。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 合,是达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

(2)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 程。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认识 必然,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

第四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考点 1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

史观。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占据统治地位,其主要缺陷:一是夸大人的思想动机的作用,忽视

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二是夸大历史人物的作用,忽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唯物史观发现 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使社会主义成为科学。

提示: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 考点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

(1)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 环境和人口因素。①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②地理环境是人 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其保持平衡时,则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当其失衡时,则会 造成各种危害,人类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③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对社会存在和发 展具有重要作用。

(2)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 风俗、习惯。

(3)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主观反映,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社 会存在。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各 自具有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提示:(1)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但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发生作用。 (2)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3) 考点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论意义

(1)在理论上,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使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

(2) 在实践上,为无产阶级改造社会、争取解放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为我们建设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强大推动力。 考点 4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

(1)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

6 (2) 生产力结构构成。①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 和劳动 者。②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能够渗透在生产力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

提示:生产工具是最重要的劳动资料,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 素。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考点 5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1)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2) 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在生产 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

考点 6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有机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2) 相互关系: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 关系的变革。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 推动作用;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考点 7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 基本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生产发展和整个社会逐步走向更高阶段。

(2)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①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 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②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③是马克 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自己先进性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

考点 8经济基础的内涵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 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提示: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考点 9 上层建筑的含义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包括观念上层建筑

和政治上层建筑两部分。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 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 观点;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以及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 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提示: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它的核心。 考点 10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体表现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革。

(2)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是 起促进作用,还是起阻碍作用) ,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 力的发展。

考点 1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

(1)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具体表现:①新建立的上层建筑总会有不完善的地方,不能完 全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②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使它有脱离经济基础的倾向;③经济基础的变化不会立 即在上层建筑中得到反映,造成上层建筑落后于经济基础的情况;④仍然维护生产力发展要求变革的陈旧 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会成为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阻碍,造成它们之间矛盾尖锐化。

(2)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矛盾运动规律,即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的主 要内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 基础的性质和要求。这一规律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

考点 12 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

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一定的社会形态总要以一定的社会制度形式呈现出来,社会制度也被视为社会形态 的同义语。

提示: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范畴的方法论意义:①社会形态的内容是全面的,既包括经济基础(社会

的“骨骼系统”) ,又包括上层建筑(社会的“血肉系统”) ,缺一不可。②社会形态是具体的。③社会形态 是历史的。

7 考点 13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发展过程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从纵向看,统一性是社会 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多样性是指不同民族可 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实现跳跃式发展。从横向看,统一性和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 本质,又有各自特点。

考点 14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1)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在可能 性空间中的创造性活动。 (2)社会形态更替是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和人们的自觉选择性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提示:一个民族做出历史选择的特定原因,取决于自身民族利益、各民族间的交往以及对历史必然性 和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

考点 15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 前进性是指社会形态通过新陈代谢而向前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量变。曲折性是指社会 前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反复、停滞和倒退现象。(2)曲折前进是历史的普遍规律。设想历史一帆风顺向前发 展是不辩证、不科学的。

考点 16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因为这两对矛盾:①所涉及 的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②贯穿于社会发展 过程的始终;③规定了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④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⑤形成了社 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 两对基本矛盾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但地位和作用不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更 为根本,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产生和发展,并受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制约。

考点 17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主要表现在:①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②社

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③社会基本矛盾从根本 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考点 18 阶级的产生和本质 阶级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阶级划分是由人们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

的不同关系决定的。阶级的本质在于它是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 或人群共同体。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不同,是划分阶级的基础。

考点 19 阶级斗争的含义和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

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考点 20阶级分析方法

(1)阶级分析法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

阶级分析方法要求全面地、动态地分析阶级状况,准确把握社会运动的脉搏。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 确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重要依据。 (2)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已不是主要矛盾,但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甚至激 化。要注意区分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和阶级斗争熄灭论。 考点 21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其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 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考点 22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①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②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 发挥;③能改造和教育群众以及革命阶级本身;④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提示:改良是革命的一种补充手段,马克思主义不拒绝改良,但反对改良主义。 考点 23改革的性质和作用

(1) 改革是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通过调整、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 些部分及环节,实现该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2) 作用: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考点 24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手段,是社会主 义发展的重要动力。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 面进步。

考点 25 科学技术的含义 科学和技术是一个复合概念。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活动。广义技术包

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技术是指生产技术。科学和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考点 26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

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重要动力之一,它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 维方式的深刻变化来推动社会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远、更加强烈。

考点 27科学技术作用的二重性

(1)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会带来消极后果。

(2) 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一定主、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度、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等因素的 影响。

提示: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全球问题” 日益突出。这深刻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全球问题”不仅是个自然问题、科学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 会问题。解决“全球问题”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正确 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树立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 考点 28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究竟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还是英雄创造历史?这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唯心史观从社会意 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否定物质生产资料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抹煞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英雄人物 创造历史。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

考点 29 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与社会历史 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构成的。所谓现实的人,是指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

8 践活动,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具有能动性的人。只有把人看做是现实的人,才能正确把握人及其活动的 本质,把握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考点 30人的本质

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劳动。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 系的总和。它是具体的、历史的,而不是抽象的、永恒不变的。

考点 31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

(1) 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整体的社会历史并非个体历史的 简单堆砌,而是无数个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的合力。 (2)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只有代表符合社会

历史必然性力量的人才属于历史创造者之列。

(3) 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从类与历史的层次 关系,唯物史观同神创造历史等唯心史观划清界限;从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的层次关系,唯物史观区 分了历史创造的决定力量与非决定力量、主导力量与非主导力量。

考点 32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 人民群众是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大多数人。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历史 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2) 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 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②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人民 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③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考点 33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 根本观点;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 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考点 34 个人与社会历史 所谓个人,是指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所有个人在社会发展中都起到一定作

用。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不是否定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考点 35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 按照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普通个人属于人民群众范畴, 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贡献。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体现了必然性与 偶然性的统一。

(2)历史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

者、领导者;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历史人物有时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 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3) 历史人物及其作用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受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的制约。只有顺应历史 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意愿,历史人物才能起到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作用,否则就会走向反面。

提示:杰出人物是指在历史人物中,那些反映时代要求,代表进步阶级或阶层利益,对社会发展起着

显著促进作用的代表人物。

考点 36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

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来 加以考察和评价。离开了一定的历史背景和阶级背景,就难以正确理解和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产生、作用 及其性质。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考点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萌芽于 14 世纪末 15世纪初,其途径: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一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 转化而成。 考点 2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原始积累,是指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其主要 途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一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考点 3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十

七、十八世纪英、法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实现了产业革命,促进

了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空前发展,最终建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考点 4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 一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考点 5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①使用价值是指商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反映人与 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②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体现生产者 之间的一定社会关系,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③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交换价值的 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2) 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①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排斥,二者不可兼得。②商品必须同 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3) 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①具体劳动即有用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 劳动是指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形成商品价值。②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抽 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它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 面;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反映商品生产者之 间的社会关系。

提示: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考点 6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

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考点 7 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提示:商品价值量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 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实现的。 考点 8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

9 式以及货币形式。

货币的产生使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发展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提示:货币的产生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反而加

深了矛盾。

考点 9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

种基本职能。

考点 10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 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进行。 (2) 价值规律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从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 是一致的。

(3) 价值规律的作用:①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②刺激社会生 产力的发展;③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4) 价值规律自发调节作用可能产生的消极后果:①导致垄断,阻碍技术进步;②引起商品生产者 两极分化;③调节失衡,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考点 11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指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

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是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考点 1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考点 13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与马克思创造劳动价值论的时代相比,当今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必须深化对马克思劳

动价值论的认识。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马克思重点考察的是物质生产领 域的生产性劳动。当今时代,生产性劳动还应包括大部分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服务性劳动。

第二,深化对科技、经营管理人员在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马克思重点研究的是物质生产领域 的体力劳动。当今社会,科技、管理等脑力劳动,在价值创造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深化对科技、信息等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要坚持马克思关于抽象劳动是价 值的唯一源泉的基本观点,同时要充分肯定科技、信息等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础,但价值分配不仅 取决于价值创造,价值分配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 考点 14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①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来支配;②劳动者一无所有,没有实现自己的劳动 力价值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提示:(1)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2)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3)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考点 15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1)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其构 成包括维持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和劳动者接受教育、训练的支出费用三部分。 另外,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受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制约。

(2)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能够创造比劳动力本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考点 16 货币转化为资本 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能够获得剩余价值,货币也就转化为资本。 考点 17私有制和所有权

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是指生 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利润或超额利润)。法律意义 上的所有制,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法律原则决定的。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即所有权。

考点 18 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劳动者则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实质: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考点 19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提示:(1)价值增殖过程是指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价值增殖 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 (2)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劳动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剩余劳动,

生产剩余价值。

考点 20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工人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劳动成果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考点 21剩余价值的含义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体现了资本家与雇

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考点 22资本的本质

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总是通过各种物品表现出来,但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一定 的历史社会形态下的生产关系。 考点 23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

(1) 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资本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以生 产资料形态存在,并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发生价值增殖。可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 在,不发生转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不仅创造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实现价值增殖。

(2) 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 考点 24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用公式表示:m 考点 25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除了延长劳

=m/v。

10 动时间外,资本家还用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来增加剩余价值,这与延长工作日并没有本质区别。

考点 26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

的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的。 考点 27超额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其来源仍然是 工人的剩余劳动。

考点 28 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生产自动化只是意味着生产剩余价值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了,它们在生产中并不创造新价值,更不能

创造剩余价值,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考点 29 资本积累的含义 资本积累即剩余价值资本化,也就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提示:资本积累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揭露了资本主义贫富分化的原因,揭示了资本 主义失业现象的本质,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考点 30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将获得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消费,下一轮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

的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即资本家将获得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生产在扩大 规模上重复进行。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考点 31 资本积累的本质 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扩大资本规模,获取更多剩余价值。

考点 32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①对工人的剥削程度;②劳动生产率的高低;③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 的差额;④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考点 33 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是指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一般说来,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其变化往往引起价值 构成的相应变化,而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着技术构成的变化。资本的有机构成即是指这种由资本技术 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通常用 c:v来表示。

考点 34 相对过剩人口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从而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的三种形式:流动的过剩人口、潜伏的过剩人口、停滞的过剩人口。

考点 35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其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

制度的必然胜利。

考点 36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产业资本在循

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阶段、依次执行三种不同职能:①购买阶段,执行货币资本的职能;②生产阶段, 执行生产资本的职能;③售卖阶段,执行商品资本的职能。 考点 37产业资本实现循环运动的基本条件

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在时间上继起。

考点 38 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是指资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循环。

考点 39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关键因素 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资本周转时间,一是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考点 40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考点 41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社会总产品在物质上分为两大部类,在价值上分为三个组成部分。①社会总产品的物质形态:生产资 料和消费资料两类。相应地,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第Ⅰ部类即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第Ⅱ部类即生产 消费资料的部类。②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态即社会总价值:c(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 、v(工人必要劳动 创造的价值) 和 m(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三部分。

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同时要求两大部类内部各个产业

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只有两大部类的生产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结构上保持一 定比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才能正常实现,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考点 42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 本质: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主要形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此外还有各种形式的血汗工资制度。 考点 43利润和平均利润

(1)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

(2) 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导致利润率趋于平均化,按照平均利润率而获得的利润即为平均利润。随着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提示:在利润平均化规律作用下,产业资本家获得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获得商业利润,银行资本家 获得银行利润,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

考点 44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剩余价值理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 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提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 考点 4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深化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 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资本主义越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

考点 46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 实质:生产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产品显得过剩。 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周期性: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 提示:经济危机既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产物,同时又是这一矛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暂时的、

强制性的解决形式,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 考点 47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和对外职能

11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包括对内和对外职能。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

国家安全利益。

考点 48 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的实质 资产阶级进行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

考点 49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①民主制度:

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而发展起来。在不危及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给予民众一定的选举、言 论等权利和自由。②法制:与资本主义民主相结合,其核心是宪法。宪法的基本原则有:私有制原则,“主 权在民”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和人权原则。③政权组织形式:分权制衡,即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

独立行使,相互“制衡”。④选举制度:是资产阶级制定某种原则和程序,通过竞选产生议会和国家元首的一 种政治机制。⑤政党制度:大致有两党制和多党制等形式。

考点 50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

(1) 进步作用: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②历史性地促进了人的发展, 促进了人类的进步。③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经验。 (2) 历史和阶级局限性:①资本主义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② 资本主义法律将事实上的不平等合法化。③资本主义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考点 51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 为资产阶级服务,是服从于资产阶级进行统治和压迫需要的政治工具。 考点 52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产生和确立

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之后由统治阶级根据自己需要,在以往形成的资产阶级

思想理论和观念的基础上自觉地建立起来的。 考点 53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

①是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②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考点 54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就和体现,但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并经过一段时期的巩固

和发展以后,其社会作用开始走向反面。 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正确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一般规律的思想理论和观念,应该加以参考和 借鉴;而其中的反面内容则必须加以鉴别和批判。 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考点 1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19 世纪 70年代以前;以自由竞争为原则。

垄断资本主义: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取代自由竞争;包括私人 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种形式。 考点 2 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 生产集中即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集中于少数大企业,资本集中即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

小资本合并成大资本。

考点 3垄断的形成及本质

(1)垄断产生的原因:①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导致极少数企业联合起来实行垄断。②激

烈的竞争促使企业联合起来实行垄断。③生产高度集中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新企业的进入,使少数大企业自 然占据垄断地位。

(2) 垄断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实现。最简单的垄断组织形式是短期价格协定,常见的垄断组织 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等。尽管垄断组织的形式多样,但其本质一致,即控制商品生产和销 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考点 4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1) 垄断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 存。 (2)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①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巩固、扩大已有垄断地位。

②竞争的手段除了经济手段还采取非经济手段。③竞争的范围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并扩展至国外。 考点 5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1) 金融资本是一种垄断资本,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形成,主要形成途径包括金融 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 (2)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主要通过“参与制”来实现),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主

要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来实现) 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考点 6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1)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凭借其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其来源包括:对国内 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占有非垄断企业的利润;剥削和掠夺国外利润;通过财政补贴等再分配手段,把国 民收入的一部分转化为高额垄断利润。归根结底,垄断利润来源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

(2)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获

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垄断高价是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高于生 产价格的价格;垄断低价是垄断组织购买生产资料时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垄断价格长期偏离生产价格和 价值,但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考点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形式及作用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一战爆发前开始形 成,二战结束后至现在得到广泛迅速的发展。

(2) 主要形式:①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②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③国家通过多种形 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④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3) 作用:①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 无政府状态。③通过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④加快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 进程。

(4)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考点 8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1) 经济动因:①输出剩余资本,谋求高额利润;②转移非要害技术,取得垄断优势;③争夺商品 销售市场;④确保原材料和能源来源。经济动因与政治等其他利益因素相交织,共同促进了垄断资本主义 向世界范围的扩展。

(2)基本形式:借贷资本输出;生产资本输出;商品资本输出。

(3)经济社会后果:①为资本输出国带来巨额利润,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控制。②对资本

输入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积极作用,同时也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4) 国际垄断资本的扩大和相互竞争促使其结成联盟,即国际垄断同盟。当代国际垄断同盟以跨国 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为主要形式,同时还建立起国际经济调节机制,以加强国际协调。

考点 9 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12 考点 10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 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经济活动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表现:生产、贸易、金融和企业经营全球化。 考点 11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

(1)动因:①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②跨国公司的发展;③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2) 后果:①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推动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积极影响, 特别是发达国家成为主要受益者。②在带来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产生了消极后果。

考点 12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1)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个体资本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生产资料经济上的与法律上的所有权一致。

(2)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取代个体资本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生产资料经济上的 与法律上的所有权发生分离。

(3) 二战后,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 资本所有制形式。①国家资本所有制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体现着总资 本家剥削劳动者的关系。②法人资本所有制是一种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其基本特点

有:各类法人取代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企业主要出资人,企业股票高度集中于少数法人股东手中,法人股 东直接参与公司治理,监督和制约管理阶层经营行为,使公司资本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重新趋于合一。

考点 13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劳动只是形式上隶属于资本;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的建立,劳动者个人的

技能不再对生产过程和结果具有决定意义,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就成为实质上的隶属。资本家对工人的控制

更加严格,剥削方式也更加巧妙和残酷。 资本家及其代理人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此外,社会福利 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劳动者的社会状况。

考点 14 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一是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发生分离。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三是知识型

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考点 15 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经济调节机制的变化: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 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危机破坏性减弱;危机周期长度缩短;危机四阶段之间的差别减弱;金融危机

的影响加强。

考点 16政治制度的变化

①国家行政机构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②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趋势,公民权利有 所扩大。③法制建设加强。④改良主义政党影响日益扩大。

考点 17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1) 原因:①根本推动力量是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 用。③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的影响。④改良主义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作用。

(2) 实质:①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②是在资本主 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 考点 18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 历史进步性: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 了社会进步。 (2)历史局限性: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对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考点 19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②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 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④资本主 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

考点 20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复杂、长期的历史进程。①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 有其衰亡的时间跨度。②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③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 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考点 1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局限性

(1)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 16 世纪初,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①16—17 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与资本主义家庭手工业生产方式相适应,代表人物有托马斯·莫尔和康帕内拉。②18 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 义,与资本主义手工业生产方式相适应,代表人物有摩莱里和马布利。③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与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相适应,代表人物有圣西门、傅立 叶和欧文。

(2) 局限性: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要求 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 现实道路。

提示: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19 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20世纪初,社会主 义从理论发展到实践。 考点 2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考点 3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形式和发生

(1)主要特点:①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②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

③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④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

(2)形式: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其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的形式。 (3) 发生: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 考点 4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显示了暴力革命的伟大历史作用,证实了列宁关于社会

主义革命有可能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科学论断,也表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特定 的历史条件下可以率先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考点 5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的探索

(1) 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列宁制定了苏维埃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步计划,提出了进行 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和途径等措施。 (2)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列宁领导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 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领导苏维埃政权毅然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 渡到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 考点 6苏联模式

13 (1) 基本特征:①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是以高速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② 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和指令性计划模式;③政治上过度集权。

(2) 弊端:集中过多,管得过死,否定市场的作用,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

考点 7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又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提示: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继俄国十月革命之后 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 考点 8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

①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②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 局,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扩张。③社会主义力量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④社会主义 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考点 9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1) 无产阶级专政是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是新型国家政权。其最终目 标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实现无阶级社会。 (2)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其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 主。 提示:(1)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2) 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在某些民主原则、民主形式上存在着历史联系,在经济基础、阶 级本质、原则与实践的关系等方面也有着本质区别。 考点 10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②建立和完善生产资 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③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④发展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⑤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⑥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

提示: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中最重要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这是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 则。

考点 11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考点 12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主要原因:①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14 发展状况的制约。③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④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 艰苦的过程。

考点 13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1)各个国家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2)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3)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4) 实践证明,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坚持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改革或抛弃某种社会主义模 式,不等于改掉或抛弃社会主义;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也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

考点 14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1)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的原因:①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②社会主义 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③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 有挑战。

(2)社会主义在曲折中持续前进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扭转的历史趋势。①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了克

服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②社会主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能够得到人 民的拥护和支持。③社会主义能够在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考点 15社会主义的改革

(1)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内在要求。

(2) 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启示:①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②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和步骤。③要 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考点 16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和性质

(1)条件:一是阶级基础;二是思想基础。只有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产生马克思主义政党。 (2)性质: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提示:1847 年 6月成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建立的第一个国际 性政党组织。1869年成立的德国社会民主工党是最早在一个国家内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考点 17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和组织原则 根本宗旨是服务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考点 18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和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领导作用

(1)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在革命斗争中起着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 导的作用。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①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作用。

②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相联系,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考点 19改善党的领导

第八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考点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展望未来社会,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马克思 主义经典作家:①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②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

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③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考点 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 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成为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

(2)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①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自由全 面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②共产主义是人类解放的 实现,那时人类将最终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开始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3)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①到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国家都将消亡,“三大

差别”(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归于消失,社会关系实现高度和谐,社 会与自然之间也达成和谐。②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社会关系的高度和谐相联系,人们的精神境界得 到极大提高。

提示:在共产主义社会,“三大差别”在活动方式等方面的差别并不会完全消失,但已不具有利益差别和 利益划分的意义。

考点 3 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是由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已经并正在用事实

证明着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 考点 4共产主义实现的长期性

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 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考点5“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

(1) “两个必然”(“两个不可避免”)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两个决不会”:无 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 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2)“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内在联系: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

是根本的方面;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 考点 6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

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列宁分别把这两个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 主义社会。①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高级阶段建立在低级阶段基础之上。②二者本质上一致, 但在发展程度和成熟程度上有重大区别。

考点 7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各个民族和国家由于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不同,应以具有自身特点的方式逐步迈向共产主义。走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是中华民族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当前,我们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积极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

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