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的思考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我国的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在新的发展时期, 教育最主要的特点是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 以素质教育为主题。这就必然要以干部、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众所周知,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 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教师素质的高低, 直接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影响。对中小学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是一项必要有极其有意义的工作。
1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1.1 长远性原则
立足当前, 面向未来。坚持从实际出发, 据实际情况,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 克服急功近利、轻重不分的倾向。
1.2 层次性原则
着眼于整体, 分层次培训。坚持要求不同年龄、不同学历层次和不同职称的老师每年均要接受规定学时的继续教育, 特别是对青年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达到规定的学时, 而且还要提出显性质量指标, 使继续教育的质与量达到统一。
1.3 扶持性原则
在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中, 既要提供机会给予扶持, 又要放手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 尽快成长。
1.4 激励性原则
逐步建立、完善激励和竞争机制, 把学校对教师的要求, 内化为他们自觉的追求促使他们不断进取实现自我提高。
1.5 实效性原则
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 要避免搞形式走过场。每一项措施的出台, 都要经过反复的酝酿或必要的论证力求达到有的、有序、有度、有效。继续教育坚持做到专业与自己实际教育工作对口, 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 学以致用, 提高实效。
2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对继续教育内容和方法缺乏深入的了解和钻研
教育部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明确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然而, 师专或者教院的教师平时从事的是职前教育和学历教育, 缺乏从事教师非学历职后教育的经历和体会, 对继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性质和规律知之不多, 研之不深。并没有真正把培训的内容内化成自身的认识、知识与能力, 不少教师仍然带着职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观念与教学方式匆匆走上继续教育的讲台, 只能对指定的继续教育教材内容“照本宣科”。这种缺乏对授课内容全面了解和系统研究, 缺少个人创造性思维的教学, 并没有给受训中学教师带来多少收获。
2.2 教育内容陈旧, 缺乏层次性、针对性
一些培训机构的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基本是职前课程的简单重复。只重视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的传授和基本功基本技能的培养, 忽视在职教师的发展特点和现实要求缺乏教育观念更新和体现学科特点的教研和教学方法的培训。从而使教师对培训失去兴趣和信心。如果每次培训的内容都大同小异, 方式方法因循守旧, 那么培训也就失去意义。另外, 前来参训的教师水平不同、学科不同、需求不同。而培训单位限于培训资源紧缺为“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培训忽略教师需求和水平、缺乏针对性的培训课程。
2.3 培训流于形式, 走过场
由于中小学教师的人数很多, 不可能像普遍教育那样可以大面积授课, 而是要求小规模、实践性、灵活性, 在校舍、设备等教学设施方面的投入很大, 要完成继续教育的任务相当困难。因此, 要解决继续教育的这种“量大、面广”的问题.势必要求加大投入, 但以现有的培训学校的经济能力, 是难以承担的, 这也是目前的教师继续教育出现“走过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2.4 缺少激励机制, 培训网络仍不健全
很多教师一直认为培训主要是为了补缺朴漏, 参加培训无疑会给他们心理上带来无形的压力。以往只提出参加培训是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对参加者的待遇没有明文规定。可以说缺少激励机制是导致教师参加培训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另外从全国来看, 培训网络的整体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农村中小学尤为突出, 正处于一种较低水平的组合状态。
3 有效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策略
3.1 建立健全教学基地, 实行有效的教学模式
目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该注重基地建设, 建立小基地为主、大基地为辅的培圳基地模式。高校与地方行政主管部门相协调, 采用高校教师与中小学优秀教师相结合, 学员相对集中为主, 由点到面展开培训。这一摸式要求选派高校有经验的教师与中小学优秀教师共同商讨培训内容及进程, 首先通过选拔各地有代表性学员进行培训, 然后在试点基础上摸索出经验再把学员相对集中, 乡镇为单位进行有序培训;同时发挥先期培训人员的作用, 使其在培训过程中进行教学辅助, 这样可以解决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原有教学模式的不足。
3.2 进一步增强培训机构的培训能力
培训教师素质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继续教育的培训的效果, 影晌参培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因此, 必须加强对培训教师的培训, 可对各县市的办学实际不定期地选送教师到继续教育成效显著的地区观摩学习和接受培训。培训学校应加强自身建设, 要坚持到基层学校调研、上课, 到乡镇开展培训, 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水平。
3.3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在培训手段上, 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继续教育现代化远程教育是随着计算机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推广和多媒体技术的逐步普及而日趋成熟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以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 扩大受益面、优化继续教育效益为突出特点, 实现了继续教育方式分散性、多样性、灵活性的转变, 是继续教育发展的方向。因此, 在培训方式和手段上, 可兼顾教师学习的经验和特点, 把实施继续教育工程和对教师进行现代教学媒体技术的培训相结合, 面授与远程教学相结合。一方面促进教师在计算机基础知识上以用促学, 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可以解决教师难以离岗培训的实际困难, 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参与率, 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自学的能力。
中小学教师对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期望值非常高, 有关部门应深刻理解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继续加强对继续教育的宣传和组织;参加培训的辅导教师有责任持续性地将继续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渗透在自己的培训中;中小学教师应主动加强对有关法规精神的学习和理解, 正确认识继续教育的战略意义, 充分利用好学习的机会, 充分发挥继续教育对自身综合素质乃至整个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作用。
摘要:目前, 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成为制约基础教育改革的瓶颈, 而最为有效途径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文章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一般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出发, 对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了有效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教师,继续教育,原则,能力
参考文献
[1] 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5.
[2] 魏宗宣.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J].长沙: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1999 (3) .
[3] 韩延伦.对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问题的思考及建议[J].继续教育研究, 2006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