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爱情与婚姻选修课报告(精选)

爱情与婚姻选修课报告(精选)

爱情与婚姻选修课报告报告具有汇报性、陈述性的特点,只有按照报告的格式,正确编写报告,报告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那么在写报告的时候,应该如何写才能突出的重要性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爱情与婚姻选修课报告》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第一篇:爱。

爱情与婚姻选修课报告

报告具有汇报性、陈述性的特点,只有按照报告的格式,正确编写报告,报告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那么在写报告的时候,应该如何写才能突出的重要性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爱情与婚姻选修课报告》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爱情与婚姻选修课报告

爱情与婚姻

男人与女人就像磁场的两极,有时相互吸引,有时又相互排斥,万物有万有引力,而男女有万诱引力,一见钟情是最深邃的爱情,一见钟情是眼神交流之后的那种砰然心动,触及心灵,刻骨铭心。

一见钟情的双方也许很容易相守到老,包容了对方的大部分缺点,而一直在心中发亮的,是对对方那种深深的喜欢和爱,看到对方就已经很开心了。

爱情何尝不是一种魔术,精神恋爱多么让人陶醉,精神恋爱又爱得多么的纯粹完美。因为它已经超越了占有欲的摆布,犹如脱缰的野马,飞驰于思想的时空,自由、完美、深刻。

专一的婚姻是最美的爱情,婚姻是人类传宗接代本能的产物,是人的本能体现,爱恨都是不专一的爱情和婚姻惹的祸,从心理层面上来说,安全感并不是说对方能保护你给你安全感,而是对方不喜新厌旧对你死心塌地,不给你猜来猜去的思想牢笼,而是给你温暖不猜想的一片宁静天空,让人爱的放心,爱的开心,爱的称心,其实关了灯,男女都一样,我们都有选择单身或者进入婚姻殿堂的自由,关键是,请保持你那颗蠢蠢欲动的心,色不迷人人字迷,“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唯心的,也许只有道行高深的佛者能参透,比如那些西藏的僧尼,一般看透了欲望与色的人死后会有舍利子。

爱情与婚姻,是一生的纠缠,就像《凡人歌》唱的,我们都是凡人,所以请随性随心,但千万不要随心所欲,随心所欲会带来理性与感性的交错混乱。

波波(陈明波)

2013年8月31日

第二篇:婚姻与爱情

《婚姻与爱情》

古代有位美女,她嫁给了一个矮、矬、穷。她整天站在窗边以泪洗面,终于有一天,她与从楼下经过的一个高富帅一见钟情。她认为,这才是她要找的爱情,她要摆脱旧的婚姻的枷锁,于是她一狠心毒死了自己的丈夫。如果此事发生在今天,潘金莲大可不必去杀人,她只要委托我做律师,打一个离婚诉讼即可解决。武大郎其实也用不着死了,兴许他可能拿到一笔可观的分手费。潘金莲为什么要杀死武大郎,因为她认为她与武大郎之间已经不存在爱情了,而她和武大郎之间的婚姻成了她追求新的爱情的绊脚石。

三十多年前,我削尖了脑袋考入北大,研究法律、研究哲学,但至今其实我一直解不开一个谜,那就是爱情究竟是个什么东东,婚姻又是个什么西西,而这个东东和这个西西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南南北北的关系。

我的人生经历和我的直觉告诉我,爱情其实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一种信仰、一种向往、一种对真、善、美的追求,信则有、不信则无。什么海枯石烂,什么白头到老,那不过是诗人的一种浪漫情怀和我们每一个人的自欺欺人。正所谓秀恩爱死得快,古往今来多少钻石爱情到头来都变成一盆狗血、一地鸡毛。有时夫妻之间爱与不爱的转换速度之快,让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那婚姻是什么,婚姻其实就是一种契约,你谈恋爱,说穿了就像是合同谈判,你初吻是一种合同的意向,你交换定情物更像是一种合同定金,你结婚登记其实就是一个合同的签订,入洞房是合同的履行,离婚那是合同的解除。婚姻最大的敌人是什么?是欲望。人类的欲望与生俱来,无穷无尽,那么怎么办?不停地去离婚,肯定不行,因此我们必须需要一个东西,一个精神层面的东西来控制我们的欲望,那这个东西就是诚信和契约精神。

其实婚姻很简单,婚姻就是喂马、劈柴,就是关心粮食和蔬菜,就是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其实用他的生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非常温馨的、真实的婚姻的画面,海子是疯癫的,他捧着两本书《圣经》和《瓦尔登湖》到长城的起点去寻找爱情,而海子又是幸福的,当他的身躯躺在长城起点下,这片土地上的时候,当他的头颅枕在那冰冷的铁轨上的那一刻,我相信,海子他找到了爱情。

第三篇:婚姻与爱情无关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

“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以这样一句话作为本书的开头,让人不由想到这会是一部清喜剧,来讲一个皆大欢喜的爱情故事。可是如若只为了消遣而读,那么这部《傲慢与偏见》就不会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力。往往,伟大出自于平凡,奥斯丁就是将她的哲理通过爱情这一人人司空见惯的事物来表达的。乍一看,她讲的是伊丽莎白.班纳特与达西的爱情,但寻遍全书,确丝毫不见热情澎湃的只言片语。难怪《简爱》的作者夏绿蒂.勃朗特说奥斯丁不知激情为何物,的确,奥斯丁的作品给人的感觉最多的是理智二字。她以理智诠释爱情,虽然没有《呼啸山庄》的生离死别,没有《巴黎圣母院》的生死相随,没有《红与黑》的浪漫热烈,但其所反应的社会现实确是如此一针见血,她讲的是婚姻,却与爱情无关。 在奥斯丁生活的十八世纪末期大英帝国正处于颠峰时期,而奥斯丁却把视线关注在英国乡间。当时英国乡间的生活在作者看来是惬意悠闲的,纯朴中包含平凡自然,但是整个英国社会的影响力始终波及着乡村,如势利、炫耀、虚荣和对婚姻的看法。当时的婚姻缔结的充要条件是男方有可观的家产,女方有丰厚的嫁妆。于是他们的结合便是幸福,便会为世人所承认接收。诚然,这样的婚姻类似于一种资产合并,以钱作为婚姻的基础,这明智吗?在当时的达官贵人看来这无可非议。于是一切的婚姻要门当户对,此处的门当户对确切地说应是资产相当。于是,一个已婚绅士有一两个情妇,或是贵妇人们有几个消遣的情人也被当时社会所默认。可婚姻仍被冠以“神圣”这一词来修饰。注重实际的人们始终以金钱作为信条,金钱至上方为他们的圣经,为之不惜赌上一生的幸福。这样的做法才算理智、清醒。可悲的是钱成了地位的标志、有钱=有教养=有地位=有高尚品格=具备做丈夫的一切条件。当贵妇人或是待嫁的小姐标榜自己的地位、修养、才华、娴静、优雅等等的诸多美德时,她们决不会想到这一切的美德得以形成的资本是钱,她们谈及金钱时,显现出蔑视和鄙夷,却不知自己的婚姻得以缔结不是因为美德,美德只是一件附属品,作为她们丰厚嫁妆的最让人信服的掩饰物。人们以敷衍、奉承、阿谀来祝贺新人,祝他们有钱人终成眷属。

在本书中有两个人物是此种婚姻的忠实奴隶。一个是夏绿蒂,一个是韦翰。夏绿蒂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是注重门第、讲究地位。她的父亲威廉。卢卡斯爵士自称与詹姆士宫有莫大联系,这样的吹嘘在乡间邻居间引起的轰动与崇敬已使他的虚荣心十分满足。在这样的熏陶下她与班纳特家的财产继承人柯林斯结了婚。柯林斯不仅为人做作、举止粗俗,唯一可取的便是溜须拍马之功。但他可以继承班纳特家的财产,且自己有一份田地和一份牧师的俸禄。仅仅为了这些,当柯林斯向伊丽莎白求婚失败后的三天中,夏绿蒂一直借看望好友伊丽莎白为由,与柯林斯朝夕相对,终于在第三天使柯林斯向她求婚。她成了柯太太,却不惜失掉伊丽莎白多年的友情。其实她也有不得已的地方,没有丰厚的嫁妆意味着没有幸福的婚姻,年龄颇大的夏绿蒂只有把握住这次对她而言难得的机会。起码,她将来的生活有了着落,可以成为班家大宅未来的女主人。于是,她与认识不到三天的柯林斯结了婚。婚后,她不断忍受着丈夫令人生厌的怪异行为,她唯一的安慰是使她的新家有条不紊,并在世人面前构建一个美满的家庭。生活是残酷的,拥有金钱的代价是失去跟多更为宝贵的东西,比如青春、幸福、快乐„„ 韦翰是个十足的流氓,他自恃外表轶丽,一心想通过婚姻来发家致富,可是,他忘了婚姻是相互的,金钱的交易也是相互的。他是个一穷二白的人,自是富家小姐不会光顾。但最终他还是通过不与丽迪亚结婚为要挟,向达西敲诈到了一笔可观的收益。于是又一个婚姻,又一个为了金钱的婚姻铸就了,这次不单出卖了幸福,还有灵魂,韦翰的灵魂被他自己彻底出卖了!婚姻既已变成手段,那幸福也是奢望了。

在本书中伊丽莎白一直是以一个正面人物来写的,她理智、活泼,善于对人冷眼旁观并一直看穿其心思。书中常有她发表的见解和看法,作者通过她来表达自己的意图和观点,但表面上看来她是爱情忠实追随者,直到最终获得达西的爱情。但仔细想想也不难发现伊丽莎白或许说作者本身都难以逃出金钱性婚姻的怪圈。首先,作者在安排角色上让达西拥有俊朗的外表、高尚的品格,最重要的是,无论他与伊丽莎白的情节发展多么跌宕起伏,有一点是事实,他是一位年薪一万英镑的绅士,与皇家有密切联系,有自己的庄园、家产、田地,总而言之,达西非常非常富有。所以,伊丽莎白当初拒绝柯林斯求婚的原因很简单——有更好更富有的在后面。同时,伊丽莎白之所以对达西改变态度的转折点是在她看见了达西硕大的庄园之后,彭伯里女主人的称号无可避免的是一种诱惑。正如伊丽莎白所说,她是绅士的女儿,达西是绅士,他们是处在同一阶层的。地位相差并非非常悬殊,更何况,她出自乡绅之家,也算是半个富家小姐,小型的资产合并在所难免。她和达西的婚姻不被达西亲友所接受,只因为达西原可以找一个比她富有得多的妻子罢了。

这样的婚姻是一种悲剧,婚后所要面对的残酷现实是免不了的。夏绿蒂在尽力扮演好一位主妇的同时却一直怀念着昔日情人,她后悔当初因为那人的贫穷而未与之步入教堂,正如她所说:“没有爱情的婚姻,不管因为受到尊重或者拥有殷实的家产而显得多么荣耀,都比不幸强不了多少。”韦翰与丽迪亚的夫妻关系名存实亡,伊丽莎白与达西相处和睦,但不断来自邻居、亲友和珈苔琳.德包尔夫人的冷言冷语,让她心烦意乱。

如此的婚姻悲剧在那一时代是很普遍的。究其根本原因,很简单——妇女地位低下。妇女没有工作、没有得以维持生计的能力,只有依靠婚姻这条路来为将来的生活来源做打算。这是解决将来生计的最普遍,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本书中,女性的社会角色是很明显的,即便是有钱的太太、小姐们,充当的角色也只是家庭主妇而已。社会中男尊女卑的现象十分严重。如班纳特家中只有小姐,可是没有男嗣,因而,班纳特家的财产不得不由班纳特先生的侄子继承。这样致使6位班家小姐的嫁妆只有从其母亲当年的嫁妆中分得,嫁妆的卑微常常使得年轻的小姐们不得不选择一条像夏绿蒂那样的路,通过婚姻来为自己将来的温饱作打算,自然会将婚姻视为金钱至上的买卖。如书中所描写的,每一位太太在后半生最大的愿望便是嫁女儿,让她们未来在丈夫的资产庇护下得以生存。因而难怪郡里一旦来了一位有钱的绅士,母亲们便认定他为自己的准女婿。所以当班纳特太太得知伊丽莎白拒绝柯林斯的求婚后十分气愤,责怪女儿不明智。以柯林斯在金钱方面的条件而言,可以保证伊丽莎白将来有安定、温饱的生活,在其母亲看来,放弃这样一棵“摇钱树”是一种无理取闹。在她年轻的时候,也是通过婚姻来衣食无忧,现在她更有义务要求女儿们以此获得“幸福”,没有原因,这只是一种规律,是英国社会当时的婚姻法则。

没有经济能力的女性在当时的金钱社会中得以舒适生存的唯一办法是,出生前就挑个名门旺族,但这仅凭机缘,更多不幸出生于普通家庭的,便只能向生活屈服。可悲的是,她们从不发现这是社会的弊端,而一直认为是自己出身贫寒。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就像是花瓶,等着有一天被一位出手阔绰的人买走,仅凭运气,与感情无关。

这便是那一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婚姻怪圈只是她金钱至上的一个体现。社会的不平等性在成了那一时代的婚姻典型,享受爱情是一种奢侈,“现实、生存、理智„„”这些词汇在每个人的头脑中如电影般不断地重复放映,每时每刻提醒你:钱、钱、钱„„

《傲慢与偏见》通篇是伊丽莎白幽默的俏皮话,可是这种强颜欢笑下,隐藏的却是那一时代人们无尽的苦恼、不满、遗恨。或许不幸太多了,变成了麻木。可是令人羡慕、认可的“幸福”背后,堆砌着的又是什么呢?是金钱、麻木、泪水、悔恨、遗憾,或许更多更多,但唯一没有的便是真情„„

《简爱》读后感

在文学史上,有许多的经典名着将要永垂不朽,但能够像《简爱》这样深深地进入人们的灵魂,它以一种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甚至对某些人来讲,影响了他们一生的作品并不很多。

《简爱》是一部带有自转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

《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和《呼啸山庄》的作者艾米莉是姐妹。虽然两人生活在同一社会,家庭环境中,性格却大不相同,夏洛蒂.勃朗特显得更加的温柔,更加的清纯,更加的喜欢追求一些美好的东西,尽管她家境贫穷,从小失去了母爱,父爱也很少,再加上她身材矮小,容貌不美,但也许就是这样一种灵魂深处的很深的自卑,反映在她的性格上就是一种非常敏感的自尊,以自尊作为她内心深处的自卑的补偿。她描写的简。爱也是一个不美的,矮小的女人,但是她有着极其强烈的自尊心。她坚定不移地去追求一种光明的,圣洁的,美好的生活。

简.爱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这是对一个孩子的尊严的无情践踏,但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切,换回了简.爱无限的信心和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

在罗切斯特的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反而认为他们是平等的.不应该因为她是仆人,而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使得罗切斯特为之震撼,并把她看做了一个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谈的人,并且慢慢地深深爱上了她。他的真心,让她感动,她接受了他.而当他们结婚的那一天,简.爱知道了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她觉得自己必须要离开,她这样讲,“我要遵从上帝颁发世人认可的法律,我要坚守住我在清醒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疯狂时所接受的原则”,我要牢牢守住这个立场”。这是简爱告诉罗切斯特她必须离开的理由,但是从内心讲,更深一层的东西是简爱意识到自己受到了欺骗,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戏弄,因为她深爱着罗切斯特,试问哪个女人能够承受得住被自己最信任,最亲密的人所欺骗呢?简爱承受住了,而且还做出了一个非常理性的决定.在这样一种非常强大的爱情力量包围之下,在美好,富裕的生活诱惑之下,她依然要坚持自己作为个人的尊严,这是简爱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

小说设计了一个很光明的结尾--虽然罗切斯特的庄园毁了,他自己也成了一个残废,但我们看到,正是这样一个条件,使简爱不再在尊严与爱之间矛盾,而同时获得满足--她在和罗切斯特结婚的时候是有尊严的,同时也是有爱的。

小说告诉我们,人的最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尊严加爱,小说的结局给女主人公安排的就是这样一种生活。虽然我觉得这样的结局过于完美,甚至这种圆满本身标志着浮浅,但是我依然尊重作者对这种美好生活的理想--就是尊严加爱,毕竟在当今社会,要将人的价值=尊严+爱这道公式付之实现常常离不开金钱的帮助。人们都疯狂地似乎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爱情。在穷与富之间选择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很少有人会像简这样为爱情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简爱》所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化繁为简,是一种返朴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是一种不计得失的简化的感情,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同时引起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的共鸣。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

作为一名教师,多读些教育著作,多了解些教育理论是不可获缺的。寒假期间,我阅读了名著《陶行知文集》,从中受益非浅。

“从做中学”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杜威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行动的副产品,所以教师要通过‘做’,促使学生思考,从而学得知识。”杜威把“从做中学”贯穿到教学领域的各个主要方面中去,诸如教学过程、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都以“从做中学”的要求为基础。形成了“不仅塑造了现代的美国教育,而且影响了全世界”的活动课程和活动教学。

“教学做合一”是被毛泽东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创建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最富有建设性、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支理论。“教学做合一”含义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学生。”在陶行知先生意中,“教学做合一”实际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指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二是指关系,对事说是做,对已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三是指目标,教育不是教人学,而是教人学做事。他同时强调,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而“做”是根本,是中心。“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改造旧教育、创造新教育的锐利武器。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了“教学做合一”从义到特质到具体方法一整套教学理论,建立和逐步完善了包括“教学做合一”在内的“生活教育”,并使其达到最高水平。由此而产生的丰硕的教育理论著述,被今人编入《陶行知文集》。

“教学做合一”并不是“从做中学”的翻版,陶行知对杜威的继承,也是批判的、改造的、创新的,有的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实践出真知。杜威的“从做中学”是以本能论心理学思想为基础的,具有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性质。“从做中学”虽然强调“做”,但把“做”看作是人们的生物本能活动。杜威指出人有四种基本的本能:制造本能、交际本能、表现本能和探索本能。而所谓本能,依他的理解,是与生俱来、无需经过学习、自然会知、自然会能的一种“人性与行为”。由这四种本能的需要产生了人的四种兴趣,即制作、语言与交际、艺术表现和探究发现的兴趣。这些本能与兴趣提供学习活动的心理基础和动力。于是,他把“每天的时光分为四期,叫儿童做下面四件事体:就是游戏、说故事、观察及手工。”他认为这正是儿童的自然本能生长的要素所决定的最好的教学内容。可见,这里的“做”只是一种基于生物本能要求、抛开一切社会基础的“活动”。

“教学做合一”中的“做”却不是这样。陶行知给“做”下的定义:“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因此,“做”含有下列三种特征:行动、思想、新价值之产生。这就是说,这个“做”是“行是知之始”的“行”,行以求知,强调了“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认为“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本”,这是具有唯物主义因素的。从“晓庄”实验初期开设的“农事教学做”、“家事教学做”、“改造社会环境教学做”等课程,也可以看出“教学做合一”的“做”已经与生活结合,与劳动结合了。这一“做”已广泛包含征服自然和改造社会的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内容了。

二、“以教人者教已”。 “从做中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员与课本不复成为学生唯一的导师;手、眼睛、耳朵以及身体的全部,都是知识的渊薮。而教员变成发起人,课本变成试验品。”这样,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主导,而只是起一种从旁协助学生活动的参谋作用了。这是一个重大变革。但并未从本质上阐明师生关系,阐明教师该怎么做。“教学做合一”第三大特质是“以教人者教已”,说的是:若想在做上教者,先必得亲自演练一番,即首先在做上学。陶行知先生在《以教人者教已》一文中曾这样表述过这种思想:“‘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之亲切。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这是对教师素质的具体要求,与“教学相长”的思想也是类通的。“教学做合一”的具体方法中,“连环教学法”之“我教你,你教他,他又教他”,“艺友制”之“要想做好教师,最好是和好教师做朋友”,“传递先生制”之“即知即传人”,“小先生制”之“运动式地发动小学生来做小先生”等等,16都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由“从做中学”到“教学做合一”,我们不难看到陶行知先生改造旧教育、创造新教育所走过的艰难历程,不难受到陶行知先生敢探新理敢闯新道的开拓精神、勇于实践求真务实的研究作风的教育和感染。虽然“教学做合一”及其“生活教育”理论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已经达到了它所能达到的高度,十分难能可贵!就是对我们今天“科教兴国”、“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群众运动以及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研究也有许多重要的启迪和指导作用。

《班主任工作艺术》读后感

为了在新的一学期能够胜任班主任这一新职务,在暑假我认真阅读了魏书生所写的现代教育丛书之一的《班主任工作艺术》。魏书生现代教育丛书是一套全面反映魏书生教育思想的丛书,是魏书生多年教育改革成果和执教经验的全面展示和系统总结。

《班主任工作艺术》是有关于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的一本。当我翻开书本,首先阅读的是魏书生的简介。通过简介,看到了魏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对教育事业的钻研,对教育事业的思考,其中有一句是这样概括他的:“他不是学者,但他的教育思想却被作为教育成果研究和推广了几十年”。

诚然,在书中我读到了许多被我们推崇,却不曾有多少人真正做到的教育思想与理念,如:“开阔胸襟,笑对人生。”他常说,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两重性,有阴有阳,有光明,有黑暗,有成功,有失败。人要把生活的摄像机对准光明面,这样你经常面对光明,看到成绩,就会产生无穷的生活动力,会有无尽的生活乐趣。通过阅读,让我感触更为深刻。正如书中所写:“对待人生的不幸要用笑来使它减半”。作为一个班主任,相信会有很多令人烦心的事,特别是学生。我们何不以笑来面对问题,让问题减半。因为问题已存在,他不会因为你板着脸而吓跑,吓跑的只会是你的学生,让他们逐渐远离你!

在教育管理学生上,魏老师也有自己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他的教学策略之高明,教学手段之巧妙令人称道。

《两个自我——与犯错误学生面对面》这一篇文章,让我体会到另一种不一样的教育方式。在同一件事情上,学生自我矛盾撞击的教育方式会达到甚至是超越教师严厉批评的效果。当然,魏老师还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教育方式,如:写“说明文”,写“心理病历”,写“说话本”、唱歌、做好事等。通常作为班主任,学生做错事、了解缘由之后,就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没有机会真正说出自己心底的想法。教育完之后也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让学生记住这次教训。魏老师给我们提供的很好的借鉴。通过这些教育方式,大力倡导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帮助他们在心里筑起第一道防线,以尽量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本书通过生动的实例,把大的管理理念寓藏于小事件中,语言平实幽默,内容深入浅出,让我看到班主任工作是一种挑战,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必须要有“爱”、“智”、“法”。同时 从魏书生老师《班主任工作艺术》中也让人悟出大道理:教育是一门科学,育人成才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只要我们用心做教育,在工作中讲科学、讲创新、讲艺术,相信我们都能化腐朽为神奇,都会创造出奇迹。

第四篇:婚姻与爱情的保鲜

这是前几天正流行的《我把爱给你,你把爱给别人》答题游戏中的一道题,我认真的回答了,也用心的看了其他人对这道题的答案,觉得这个题目很好,但是一句话当答案是说不全的,还是专门写一篇讲一下我的想法吧。

玩过这答题游戏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已婚有孩子的女士,婚龄有长有短,仿佛都有“反正都老夫老妻了,婚后的感情怎么可能和婚前热恋的一样呢?日子就是这么平平淡淡的过着”的感觉,婚后不一定要过得像恋爱一样浪漫,多年的共同生活,夫妻的感情将会更加成熟亲切而不是初相识的热烈奔放,老夫老妻也可以把这么美好的感情一直延续下去,但恋爱时美好的感觉怎么在久后就荡然无存了呢?热烈的感情怎么在婚后就淡化了呢?分析淡化的原因一般是:两人审美疲劳了,没有新鲜感了,看不到对方的优点了,容不下他的缺点,见面没话讲了,满心都是工作或孩子的事情无暇顾及伴侣的感受。

让爱情保鲜持久让感情历久弥新的诀窍是什么呢?我用自身短暂婚龄的浅薄经验先总结一下吧(畅妈又在这卖弄了)。 1.有深度的交流沟通。在恋爱时候都有说不完的话,时间久了俩人就没话说了?以前那谈不完的话题都跑哪去了?隔阂已久的两个人也可以静下心来坐下来慢慢的一点点的有诚意的沟通,先不要着急的为自己辩解不要着急指责对方,请先仔细倾听对方有什么心里话是咱没想到过的,只有自己先接纳他的想法,他才能同样开始理解你的想法,这样破冰之旅就会渐渐启航。曾经我和某人(不是畅爸)也是一度沟通困难相对无言,两个僵持已久的人每次都下定决心要好好坐下来谈一谈,但是没谈两句就要开火就忍不住要张口讽刺和指责对方,那时候他说的每一句话在我听来全都是借口都是自我辩解(也许我说的话在他听来也是不可理喻的吧),多听一句反感之心就油然而起,这归咎于两人一开始就心怀抗拒和不接受,并没有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现在如果有段时间我和畅爸没说上什么话(比如忙的昏天暗地没心思说话),就会想创造机会到底下散散步把对某些事情的想法交流一下,也就知道对方的想法了。

2.做好中间人。媳妇和公婆之间,女婿和岳父母之间的关系都是很不容易处理的,需要双方用心经营,中间人可不能袖手旁观当聋子哑巴或者干脆一直帮着一方对抗另一方,最常见的偏颇就是儿子不分任何场合就一直帮着公婆对付媳妇或者女儿站在岳父母这边对付女婿,反正就是一心向着自己父母却不顾另一半的心情。家庭的关系长期倾斜不平衡,迟早会倾覆的。适当在父母面前说一下伴侣的好话让他们的关系和睦,温和的调解矛盾,这对所有人都有好处。

3.心疼体谅伴侣:老婆娶回家是用来疼爱的,不是当老妈子使唤的,嫁老公是找一个可以相依相伴互相扶持一生的人,不是找长期饭票。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大家都有生存压力,有各种各样的的压力和烦恼,如果相互之间都可以体谅对方也挺不容易,就心生怜惜,当然更不会再去难为他了。不要太自我中心,认为只有我的烦恼最大,别人的烦恼全是狗屁,这样的话别人也会把你的烦恼当成狗屁看待的。人与人的相处都是相互的,不论是情侣是朋友还是同事,如果你对他是真心诚意的,他是可以感觉得到的(毕竟是人不是木头),同样的,如果你对他是冷漠敷衍的,他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回敬你。

4.争吵也有禁忌。即使咱自己一个人都还有思想矛盾的时候,更何况是在不同家庭长大的两个人,更不可能时时刻刻都能保持观点一致,夫妻俩争吵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别以为模范恩爱夫妻就从没吵过架红过脸。但是争吵也要有个度,有的雷区永远不要踩。

第一,吵架的时候不能提的词 “你从来都没„„”。 “从来都没、从不、根本就没”这类的词很容易在激动的指责对方的时候出现,比如“你从不做家务”“你从来都没好好带过孩子”等,这个“从不”的杀伤力也是很严重的,它彻底的打击了对方的积极性,它完全的否认了对方曾经的努力,也让对方更加灰心和不服气,干脆就破罐子破摔--好啊,反正你就是这么认为的,那我还做个什么劲呀。

第二,吵架的时候不要人身攻击。如果一激动一上火两个人开始互相人身攻击骂脏话甚至殃及对方父母家人,战火就会迅速蔓延,本来一点小芝麻绿豆事就会发到地雷那么大,最后“蓬”的一下,两个人都被炸的遍体鳞伤无法收拾。最后的争吵内容都是些什么呢?不过是比谁的嗓门更大更粗鲁罢了,毫无意义,而当初纠结争吵的问题当然也早就抛到九霄云外根本就没有解决,反而还引出更多的问题出来。

第三,吵架的最高境界是就事论事尽快解决。因为一言不和就开始争吵这是常见的,但是别从这个问题再拉拉杂杂的把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都翻出来吵一遍,既浪费了时间精力又浪费了口舌。谁有理就听谁的,如果谁也说服不了谁那就各做各的呗,为什么一定要让对方服从自己的原则呢?

5.适当闭嘴,莫揪住错不放。是个人都会有做错事的时候(不包括外遇、家庭暴力这种原则性的不可原谅的错误,也不包括故意犯错这种行为),这时候如果我再在跟前喋喋不休的数落或者幸灾乐祸说“早就告诉过你,你就是不听看吧„„”等等,只会让他更不爽而已,本来可能还有些负疚之心,可能还想改正或道歉,被数落多了谁都会烦,就逆反了。毕竟错误已经犯下,及时改正尚可亡羊补牢,不需要多说什么,过错方自己就会心里有数下次该怎样做了。

6.男人也有情绪低迷期。女人每到月经周期就会情感脆弱敏感情绪易激动暴躁,这是众所周知的,所以在这段时期也是夫妻最容易发生口角的,不过一般来说这是比较好解释的,大家也都能谅解这种因生理荷尔蒙引起的情绪波动(就像产后都会抑郁症一样)。我一般在那段时间都会提前给畅爸打声招呼说别惹我,他也就知道了。有的时候也觉得他怪怪的,不爱说话闷闷不乐只想独处只想埋头疯玩,问他发生什么事他也说不上来反正就是心情莫名其妙的不好,刚开始我也很不习惯,后来在什么报纸上看到了这个解释:原来男人也有类似女人月经周期的情绪烦躁低迷期(可不一定是一个月的周期),到这个时候男人的心情就会和女人一样莫名其妙的就不好了,所以到这个时候老婆也要呵护他,如果他想独处一阵子那就给他这个空间,不要打扰他也别去惹他,否则呀那个后果也挺严重,所以在这些特殊时期夫妻双方都要体谅呵护一下对方的情绪。

7.包容他的缺点。每个人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婚前就根深蒂固的毛病和习惯不见得结了婚他就会改掉吧,所以看不惯就看不惯吧,毕竟人的习惯就是这样,妄想谁为谁改变那是不可能的。如果婚前我们可以对这些毛病一笑臵之,那婚后就继续保持这种宽容的心态对待,别因为结了婚就把这个标准提高。

8.欣赏他的优点。我们常常用欣赏的眼光看自己的孩子所以“孩子是自己的好”,却用挑剔的眼光看伴侣所以“老婆(老公)还是别人的好”。这种双重标准对于他是不公平的,如果你张口说出的全是配偶这样那样的全是缺点,那么你缺少欣赏的眼光,如果你还是能看到他的优点和吸引你的地方,那“你就学会了爱并能收获到爱”(网友语)。若婚前眼中看到的全是他的优点而婚后却全是缺点,甚至以前的优点也变成缺点,这种反差也太巨大了,应该适当调整自己的心态。当我们用欣赏的目光看伴侣,自己的心情也会好,因为我是和这么好的人在一起生活。当自己被伴侣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也会更有动力做的更好提升自己的魅力让他更加欣赏。(这一点我将再写一篇)

9.不要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一套标准。人人的价值观世界观是不一样的,你有你的标准和底线,他也有他的,没有必要非得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全盘理论。就好像女人爱逛街男人苦不堪言那就别强拉着逛,男人爱看球赛女人味同嚼蜡那就别拉着女人硬当球迷。以前曾为畅爸不爱看电影而吵架,现在觉得自己一个人看电影也自得其乐两个人都轻松,他想陪我看电影就一起去不想看就自己去多自由自在呀,没必要强迫或者硬是说服他去做不喜欢的事情弄得两个人都别扭。

10.照顾伴侣的自尊心,给他一个面子。都说男人爱面子,那我们做老婆的就要给他这个面子,男人吹牛的时候别揭穿他,男人虚荣的时候别泼冷水,即使心里再看不惯,在外人面前也要适当回避,千万别当众和他唱反调,否则会得到男人歇斯底里的保护尊严维护面子之争。在他的朋友面前在父母家人面前都要给他这个面子,这样也是给自己面子。同样,女人也有虚荣心和自尊心,男人在老婆的朋友面前如果也把这个面子给足,老婆在心里也会暗自感激你的。这不是在做戏,而是一点小小的灵活相处技巧。

11.不抱期望就不会失望,没有失望就会有惊喜。很多事情都是自己事先把结局想象的太美好而对方没做到就大失所望伤心不已,这就是无谓的期望惹的祸。比如过生日和节日,如果我们就不去想他是否记得是否会送礼物,那么他不记得是正常,当他真的送一点小礼物我们就会很欢喜。

婚姻需要两人苦心经营,如果只有一方在努力另一方却无动于衷这是很不平衡的,在生活中不要把伴侣当成敌人,更不要故意去挑战他(她)的极限,靠说服和欺负较量得到的只是一时的服气并不是真正的心悦诚服,我们要做生活和婚姻中的双赢家。 “爱情可以凭直觉和冲动在刹那间引爆,婚姻需要的却是细水长流般的经营,是午夜梦回时的踏实是激情沉淀后的安宁,所谓“岁月静好,人世安稳”。但正因为人们倾向于把恋爱看作是飞扬的,把婚姻看作是平实的,所以当人们品尝过恋爱后再来经历婚姻,便对那种由绚烂归于平淡的格局常常会感到不满足。其实,何必非要在恋爱与婚姻之间划出一条清晰的界线,它们本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婚姻这碗粥凉了,你可以给它点火升升温;淡了,你也可以动用恋爱时的小智慧,摇晃摇晃手中的五味瓶,给它加加料。你完全可以做自己幸福的导演,关键在于对这段婚姻你是不是真的在意,是不是真的有所期待。”

第五篇:生平的爱情与婚姻

爱情与婚姻

(一)同姓婚姻

钟台妹是美浓镇人,生于民国元年,家境贫穷。钟台妹一生的转折点就是她与钟理和的爱情与婚姻。由于钟理和父亲的农场必须雇佣许多工人,工人都是来自附近村庄的农人,男女皆有。钟理和也在农场帮忙,负责发放“工单”,长期的接触之下认识了来自邻村的女工——钟台妹。钟理和是大户人家的儿子,而钟台妹家里则一贫如洗,按理说是门不当户不对,但钟理和却是独具慧眼,欣赏钟台妹有着娟秀标志的面孔与凛然不可侵犯的气概,让他为之怦然心动。

钟理和成年之后,容貌英俊清秀,又是富家子弟,喜爱阅读书籍,全身散发出一种文学青年的气质。当时,钟理和的父母正忙于他的婚事,每天都有人上门来说亲,但钟理和对待这一切却敷衍了事,一个也看不上眼,他的内心完全被钟台妹所占据。两人相爱之事,终于被钟理和的父亲得知,其父认为这有辱门风,大发雷霆,好几次还将钟理和赶出家门。钟理和形容自己当时就像幽魂般,在亲戚好友家里飘来荡去。母亲舍不得儿子,到亲戚家劝阻他放弃感情,但钟理和就是有着不轻易屈服的顽强意志。

客家族群非常重视传统,由于美浓地区处于封闭地区,封建的宗族观念愈加强烈,约束力自然也更强。在美浓,同姓的人彼此之间互相称为叔伯兄弟姑姐,如同家人一般亲密,同姓结婚是禁忌,被视为逆伦。因此钟台妹与钟理和的恋爱,在当时是触犯了礼俗的大忌,不仅遭受到了家长的强力反对,更使他们的爱情遭遇了种种苦难:

我们的结合,不但跳出了社会认为必须的手续和仪式,并且跳出了人们根深蒂固的成见——我们是同姓结婚的!

在当时台湾的社会,这是骇人听闻的事情。对此。我们所得到的的快乐之少,和所付出的代价——眼泪和叹息——之巨,至今还思之心痛。————钟理和,《钟理和全集1》,《同姓之婚》,行政客家委员会出版社,2003年12月,页93 在钟理和写给文友廖清秀的信里,语带愤慨,悲恸又无奈,也透露出了同姓婚姻带给他们的苦难:

很不幸,我们都是同姓。这种爱情,在我们社会上一直被认作是一种罪恶,是不被允许的。它的性质不是条件上的,而是原则上的。这是一个道德问题。我们受到旧社会压力之大,和为贯彻初衷所付代价之巨,是无法在这里形容的。这是我生平又一次大刺激。封建势力有压倒之势,不容抗拒,在它下面,我是软弱描写,孤独无援。——钟理和,《钟理和致廖清秀函》,《新版钟理和全集》第七册,高雄县:县府文化局,2009年,页109 即使困难重重,但是钟台妹为了追求爱情,勇于与当时的传统社会与家庭权威对抗,可以说是大胆的行为。既然自己的爱情不能被当时的客家社会接受,钟台妹与钟理和一反平日的顺从,决意自寻独立。他们相信,唯有脱离家庭,在经济上独立,才能在一起幸福地生活。

(二)奔逃之旅

虽然在殖民统治下成长,但这并没有使他们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他们奔向了心中所向往的祖国与血统的原乡。在《原乡人》一文中,更强烈了表露了他们的渴望:

我不是爱国主义者,但是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钟理和,《钟理和全集2》,《原乡人》,行政客家委员会出版社,2003年12月,页14 怀着这股心向祖国的热忱与返回原乡的渴望,二十四岁的钟理和,于西元一九三八年独自离开台湾,经由日本渡海到达了沈阳。当时日本在东北扶植伪政权——满洲国,百事待举,为了学习谋生的技能,他进入了“满洲自动车学校”学习驾车。一九四零年,钟理和取得了汽车驾驶执照,任职于“奉天交通株式会社”。因为北地冰冻路滑,连续发生事故,执照被吊销而失业,出生于大家子弟的她从未面临一日三餐的现实问题,而今陷入其中几近绝望。同年七月返台,毅然放弃富家子的地位,甚至和家人、亲友断绝所有的关系,与钟台妹从高雄辗转日本、韩国,抵达沈阳。在逃离家乡的过程中,舟车劳顿加上心中的迷茫与焦虑,让平妹一路生病到目的地:

一到日本门司,疾病便把平妹击倒了。她浑身烫热,有如一团炭火。行期展延了。我衣不解带,随侍床侧。病人昏昏地睡去,高热时时把她带进充满了梦幻和呓语的虚无缥缈之境,痛苦和困惫重重地锁着她的双眉。——钟理和,《钟理和全集2》,《奔逃》,高雄县:县府文化局,2009年,页26—27 到了第三天,平妹已经躺不住了,她说我们不能半路上就用完全部的钱,我们还要生活。我费尽口舌劝她多住几天也没有用,她坚持非走不可。......行列停止时,我放下大皮箱让她坐在上面休息。移动时,把大小二只皮箱挂进一只手里,空出一只手来搀扶她。她倔强地支撑着,但衰弱使她时不时垂下脑袋。我紧紧握住她的胳膊。无言的激励自我的手传进她的心。她蹶然举首,牙齿更深地嵌进下唇。“你放心”,她软弱地说:“我会走得很好。”——钟理和,《奔逃》,《新版钟理和全集》,高雄县:县府文化局,2009年,页28—30 平妹当初选择和钟理和私奔时还是一个对爱情有着浪漫憧憬的少女,但当她面对残酷的现实时,却表现地如此坚强,连生病了也只是咬着牙苦撑,只怕多花钱,因为冷酷的现实告诉了她“不能半路就用完全部的钱,我们还要生活!”这样一个生活现实主义者,果然在日后面对接踵而来的磨难时,都能昂然挺立,这是客家女性特有的生命毅力。

长子钟铁民在一九四一年元月出生,同年夏天,钟理和带着妻儿离开沈阳,前往中国心脏地区——北京。在他们旅居北京的六年期间,钟理和为了家计,以流利的日语应聘担任华北经济调查所的翻译员,服务于日本人开设的机构,虽然待遇不错,但基于民族大义,三个月便辞职了。其后也也做过石炭零售业务,后来则专心于写作,其时家计全落于台妹身上,长女出生一周即夭折。钟理和在《钟理和自我介绍》中这么叙述:

民国二十七年下我只身跑到东北,二十九年回台把她领走,她便是我现在的妻子。三十年我们移居北平,到了这里,要做作家的愿望才算坚定下来。以后我便把全副精神和时间都花在修养工作上。————钟理和,《钟理和全集6》,《钟理和自我介绍》,行政客家委员会出版社,2003年12月,页219 虽然一心热血向祖国,但却也不得不冷却在时代翻滚的洪流中。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战败投降,战后的变化使二人深刻感受到,祖国的政府与人民并没有以正确及善意的态度对待台湾。从一九四五年底开始,钟理和全家加入了华北难民,寻求返台,在返台之后创作的《祖国归来》中,悲痛地表达了当时的心情与处境:

收复区的同胞们感慨地说,胜利等于失业,照此种说法,台湾人则应该说,胜利等于逃亡。在如上物心两面的夹攻、压迫,与威胁之下,于是,台湾人便不得不离开住惯了的祖国,逃回台湾。——钟理和,《钟理和全集3》,《祖国归来》,行政客家委员会出版社,2003年12月,页19 即使是生活在日本的统治之下,大部分的台湾人仍是一心向着祖国,抗战胜利,都是怀抱着举国欢庆的心情迎接台湾光复,重回祖国的怀抱,但是事实却与想象存在出入。就在失望与愤怒的交错中,原本抱着誓死不回的决心,但钟理和夫妇却在战后急迫寻求返乡之路。一九四六三月,钟理和全家搭上难民船,自天津、上海回到基隆,四月抵达高雄美浓,结束了长达八年的奔逃。

贫病交织的人生

返台后半年钟理和找到工作,任教于屏东县内埔中学,担任国文老师,居住在学校的宿舍里。七月次子立民出生。不料安定顺遂的生活才过半年,肺疾发作了,在当时肺结核几乎就是绝症,顿时一切希望破灭了。

民国三十六年三月钟理和便因病辞职,全家迁回美浓,钟理和则在十月入松山疗养院,治病的三年时间里,先后接受了两次胸廓整形手术,切掉了七根肋骨。虽然留下了性命,但从此不离病榻,也用尽了父亲留下来的遗产。出院后的钟理和仅剩下半边的肺,连走路都气喘吁吁,从此无法正常劳动工作。一年又一年,眼见家里的生活越来越艰难,钟理和无法安心养病,民国四十一年体力稍复,他考取美浓镇公所里干事,每天骑单车上下班,路程却有十四公里,家里的人明白,那是不可能长久的,果然才两个多月,钟理和的身体已不堪负荷。钟铁民回忆道:“父亲是在全家惴惴下工作的。母亲早上送他出门,傍晚就眼巴巴等着他回来,只要时间上稍微晚了一点,她就要不安得进进出出了。我还记得母亲时常不停地站在庭尾高坎上远眺。有一次,父亲到天黑还不见影子,我们点着火把出去迎他。一直走尽了山路才看到他在黑暗中推着车子过来。母亲替他推着单车,他们慢慢走着,说着,声音低低的。我在前面打火把。我们走的是山路,山上松鼠呱呱啼叫着。这些都是过去的旧事了。”——钟铁民,《父亲,我们》,收录于英凤凰编著《钟理和论述》,高雄:春晖出版社,2004年,页19

民国四十三年,年仅九岁的次子立民因急性支气管肺炎病逝,孩子的死对他们夫妻如同当头棒喝,把他们努力建立的婚姻、家庭、未来、坚持与希望,都打破了。长子铁民也因营养不良而摔成驼背,一个家庭残破如此,骨肉分离,这样的苦痛给夫妻俩是多么大的打击,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悔恨与痛苦。

随着现实生活走入困顿,贫病交织的岁月,令人心酸,钟理和生动记实他与台妹的婚姻生活。曾描写妻子煎了一个蛋卷儿,在孩子们贪婪的目光中夹给刚出院养病的丈夫吃,做父亲的不忍吃下,又夹给孩子,妻子又从孩子的碗里夹给丈夫,这样凄苦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家中的经济大多时候都落在台妹的身上,喂猪、上山打工,甚至偷砍山林,一家六口赖以养生。这一段穷苦潦倒的乡野生活,使他写成了《贫贱夫妻》、《钱的故事》,妻子也就成为他笔下描写最多的女主角——“平妹 ”:

家里,里里外外,大小器具,都收拾得洁净而明亮,一切井然有序,一种发自女人的审慎聪慧的心思的安详、和平、温柔的气息支配着整个的家,使我一脚踏进来便发生一种亲切、温暖和舒适之感。这种感觉是当一个人就别回家后才有的,它让漂泊的灵魂的静下来。......我们留下来的唯一产业,是屋东边三分余薄田,在这数年见,平妹已学会了庄稼人的全副本领:犁、耙、莳、割,如果田事做完,她便给附近大户人家或林管局造林地做工。我回来那几天,她正给寺里开垦土地。她把家里大小杂务料理清楚,然后拿了镰刀上工,到了晌午或傍晚,再匆匆赶回来生火做饭。她两边来回忙着,虽然如此,她总是挂着微笑做完这一切。——钟理和,《贫贱夫妻》,《新版钟理和全集》第2册,高雄县:县府文化局,2009年,页131—132 从这里可以看出生活中的平妹温柔婉约的一面,丈夫因肺疾外出医治整整三年,她只是见了钟理和一面,却完全承担起没有丈夫在身边的艰辛,不说苦,不怕难,昂然挺立地站在贫穷面前,显现出对生命的敬重,堪称“女性”楷模。

爱情与婚姻选修课报告(精选) 论文资料 第1张
爱情与婚姻选修课报告(精选).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爱情与婚姻选修课报告(精选) 论文资料 第2张 爱情与婚姻选修课报告(精选) 论文资料 第2张 爱情与婚姻选修课报告(精选) 论文资料 第2张 爱情与婚姻选修课报告(精选) 论文资料 第2张 爱情与婚姻选修课报告(精选) 论文资料 第2张
爱情与婚姻选修课报告(精选) 论文资料 第7张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