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在人生的每一阶段,我们都需要提前去做好计划,以免在新的征程中困惑与迷茫,是时候为自己拟写一份新的计划了,你知道如何写好吗?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二上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二上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二上数学教学计划
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应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一)、 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长度单位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3:角的初步认识 4:表内乘法
(一) 5:观察物体(一)
6:表内乘法
(二)量一量,比一比 7:认识时间
8:数学广角——搭配
(一) 9:总复习
(二)、单元分析
1 、长度单位: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
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3 、角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4 、表内乘法
(一):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 1
是“4”、“6”乘法口诀的学习.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5 、观察物体
(一):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6 、表内乘法
(二):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习
7、
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习
7、
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7 、认识时间:本单元的教学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有60个小格等,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本单元是继一年级《认识钟表》之后的又一节课,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认识时间的重要一课。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知道1时=60分;会看钟表,能正确认读钟面上指示的时刻;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8 、数学广角 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 排列组合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
四、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
2
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第二篇:二上语文教学计划
第 三 册 语文 学科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情分析
本班共42人,其中女生20人,16人为民工子弟,他们来自不同知识层次的家庭,认知水平、生活习惯等参差不齐。经过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养成了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能熟练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能感受阅读的乐趣,并在阅读中积累了不少好词。能用普通话正确地读课文和同学交流。他们能自觉按时完成作业,做到课前课后有预习有复习,能坚持背诵一定的课外儿歌。但个别学生由于家长的过分宠爱或管理疲软或监管不利等原因,致使孩子性格倔强,自我中心严重或过于依赖父母,放任自己,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和玩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学习任务滞后或未能完成。本学期就是要在一年级基础上,让已经具备良好习惯的学生能继续保持并带动其他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课外活动,通过活动促语文能力,“优者更优”。改变学习相对暂时落后的学生的态度,家校合作,生生帮扶,改变他们的陋习,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主动学习,有所进步。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分别是: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个专题的涵盖面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
本册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个专题的涵盖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内容比较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
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本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注有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及字词的一些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复习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口语交际–––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
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最后是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50个.生字表二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350个.这两种不同要求的字分别在课后练习里标明.除了识字课和课文安排了识字任务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 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 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 课文的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具有时代感,贴近儿童生活
4. 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5. 突破传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增强了亲和力
6. 教材内容具有开放性和弹性
三、教学目标
1,政治思想方面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激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爱国主义情感,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遇事多动脑筋和同学友好相处,关心他人,从小养成环保意识,热爱科学技术.
2,语文知识方面
(一)汉语拼音
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住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50个,会写350个.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型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会使用音序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3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3万字.
8.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四、教学措施
一)
1、识字教学。
准确把握识字要求。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在识字过程中,适当渗透知识和识字方法,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2、 写字教学
让学生打下坚实的写字基础。
每节课都让学生动动笔、写写字,不要集中在一节课上完成写字任务。
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
3、 阅读教学
加强识字写字。
读好课文。
重视积累语言。
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语文园地的教学
语文园地的编排,从名称到内容,彰显特色,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综合性、趣味性强,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励儿童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如“我的发现”,能激发学生主动发现语文汉字特点,主动探究规律。“展示台”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学语文,用语文,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使学生也成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二)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适时采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2,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偏旁部件字形,并创设多种情境复习巩固生字.
3.阅读教学中给学生比较充分的读书,交流阅读感受的时间,重视朗读指导,读中悟,读中积累并学会运用鼓励学生互相释疑,培养,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充分利用教材,展开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入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第三篇:二上数学教案计划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制定人:卢燕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赢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与乘法、乘法口诀
一、观察物体、分一分与除法、方向与位置、时分秒、乘法口诀
二、除法、统计与猜测、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二单元“乘法口诀
(一)”,第七单元“乘法口诀
(二)”。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4、第四单元“分一分与乘法”,第五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5、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第六单元“时、分、秒”。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景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的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7、统计与概率: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根据图表中的一些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感受不确定现象,体
1 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8、实践活动: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节日活动”“地球旅行”“人类的好朋友”,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小调查”活动和贴进生活多样化的应用性问题,旨在对某一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六、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乘法口诀、除法
教学难点:乘法口诀、除法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七、课时安排:
1.数一数与乘法-------------5课时
2.乘法口诀
(一)------------10课时
3.观察物体--------------4课时
4.分一分与除法――――――13课时
5.方向与位置――――――4课时
6.乘法口诀
(二)――――――7课时
7.时、分、秒―――――――4课时
8.乘法口诀
(二)――――――7课时
9.除法――――――――――8课时
10.统计与猜测―――――――――4课时
北师大课标版二年级上册《数一数》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能够正确数数的能力.
3.复习相同加数的加法,为学生学习乘法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根据图意列出相同加数的加法.
2.学生能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教学准备
挂图,圆片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出示玩具图激发学生兴趣.
1.师述:同学们都喜欢玩玩具吧,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多玩具.(出示图片:《数一数》插图1)
这里共有多少个呢?谁能数得又快又准确.
2.学生独立根据挂图数.
3.指名说说自己数的方法(一个一个的数;三个三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
4.讨论哪种方法数的快.
5.将学生数的方法用算式表达,并板书:5+5+5=15(个) 3+3+3+3+3=15(个)
同时回忆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活动二
1.(出示图片:《数一数》插图2),提问:这是一些圆片,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可以怎样数呢?
2.学生独立数.
3.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的想法.(由组长带领组员,按着顺序一个一个的说,说出自己的想法)
4.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数的方法,并说出相应的算式,板书:
6+6+6+6=24(个)
4+4+4+4+4+4=24(个)
5.让学生说一说数完后有什么感受.
6.师说:每行有5个,有这样的4行或每列有5个有这样的4列.学生用圆片摆出来,然后说算式.
活动三
1.(出示图片:《数一数》插图4)观察图片.
2.学生独立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3.指名汇报.
4.数有多少个苹果,提问:六盘呢?十盘呢?十五盘呢?算式应该怎样列?
总结:同学们真聪明.有这么多种数的方法.你们应该在生活中多观察周围的事物,注意多数一数.
教学点评
1.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的较好,大部分学生看图能列出连加的算式
2.开头部分学生有兴趣,起到了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
3.练习有一定的层次性,有伏笔,为下节课进行了铺垫.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儿童乐园》 教学内容
课本4-5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数一数的活动,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学情分析
相同加数的加法,学生已有感性认识,相同加数加法,用乘法表示是学生难以理解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告诉你一个秘密,今天是淘气9岁生日,咱们如何给淘气庆祝一下呢?我提个建议,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热闹一天好吗?好来,现在就去. (板书课题:儿童乐园)
二、展开.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儿童乐园》插图1.
2、师:哇,这里热闹,小朋友们玩得真高兴.
师:同学们自己观察画面,再看看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小组内交流)
3、学生汇报:要求每组提出最感兴趣的问题.
4、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有代表性的(板书:有多少人坐飞机?)
(二)、合作探究,领会新知.
师指名同学列式解决刚才的问题.
生:2+2+2+2=8(人)
师:同学们看看这个同学写的算式,相同的加数加了好几次麻烦吗?现在老师教你一个简便的算式来写,方便极了,就是用乘法算式算.
师介绍如何列出乘法算式,读法与写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板书:
(三)熟练算法,进行应用.
师:下面由男同学提出问题,女同学来答.
男生: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
女生:4+4+4+4+4+4=24(人)或6×4=24(人)
师:女生回答的非常棒,列了两种算式,那谁知道算式中“6”是从哪来的?
生:“6”表示有6个4相加.
师:下边接着由女生提问题……,男生回答…….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出示图片:《儿童乐园》插图2)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并派代表课堂交流.
2.一共有多少个小矮人?学生看教材,独立完成.
有几块积木 教学内容
课本第6页至第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关系,能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能根据图写出乘法算式。
2、熟记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1、 引导学生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类推和迁移,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
投影仪、积木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下面的算式。
(1) 2×3=6 (2) 5×3=15 (3) 4×6=24
3×2=6
3×5=1
56×4=24
先让学生同桌互相读,再指名读。
2、一共有多少只 ?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
)=(
)(只)
二、新授
教学课本第6页例题。
1、投影出示积木图。
2、让学生仔细观察积木图。提问:
图中有多少块积木,你是怎样算的?同桌同学互相讨论一下。
学生同桌讨论,汇报。
(1)横着看:每排有7块积木,有5排,一共有35块积木。
横着看,每排有7块积木,有5排,就是有几个7?(5个7)
求一共有多少块积木,也就是求什么?(求一共有多少块积木,也就是求5个7相加是多少)
求5个7相加得多少,你是怎样算的?[7×5=35(块)或5×7=35(块)]
谁会读出这个算式?(7×5=35读作7乘5等于35,5×7=35读作5乘7等于35)
算式中,“7”表示什么?(7表示每排有7块积木)
“5”表示什么?(5表示有5排)
“35”表示什么?(35表示一共有35块积木)
在这个乘法算式中,“7”叫什么数?(7叫乘数)
“5”叫什么数?(5也叫乘数)
“35”叫什么数?(35叫积)
(2)竖着看:每列5块,有7列,一共有35块。
竖着看,每列5块,有7列,就是有几个5(7个5)
求一共有多少块积木,也就是求什么?(求一共有多少块积木,也就是求7个5相加得多少)
求7个5相加得多少,你是怎样算的?[5×7=35(块)或7×5=35(块)]
谁会读出这个算式?(5×7=35读作5乘7等于35,7×5=35读作7乘5等于35)
算式中,“5”、“7”、“35”分别表示什么/(5表示每列有5块积木,7表示有7列,35表示一共有35块积木)
在这个乘法算式中,“5”叫什么数?(5叫乘数)
“7”叫什么数?(7也叫乘数)
“35”叫什么数?(35叫积)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6页的第1题。
该题是让学生根据图写出乘法算式。
(1)第1题的第1小题。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同桌学生互相说图意。
学生独立练习。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第1题的第2小题。
学生独立练习。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出图意。
2、完成课本第7页的第2题。
该题是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
学生独立练习。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题各是几个几相加。
3、完成课本第7页的第3题。
小狗送信。
教师先出示三座房子,再出示一些算式卡片,说明游戏规划,请三位学生扮演邮递员,把对应的算式卡片送到家。
送信时,先让学生想一想每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再把表示相同意思的算式送到相应的房子里。
这个游戏可多让几组的学生上来表演。
4、完成课本第7页的第4题。
让学生独立练习。
集体订正时,同桌学生互相说图意。
四、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动物聚会>>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总结课,深化课和综合训练课。教材中的主题图以学生喜爱的童话形式出现,目的是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从情境图中提出有关乘法的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进行计算,从而进一步地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6 过程与方法:在具体地情境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能够列出乘法版式进行计算,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体验、比较和区分似“3个6”和“6个3”的不同含义。 教学(具)准备:动聚会图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教师边叙述美丽的童话故事边出示主题图:秋天到了,勤劳的小动物们都带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庆祝共同的丰收,它们喜气洋洋地欢聚在一起。(板书:动物聚会)
二、问题探究
1、教师启发:你能提出什么乘法问题? 要求:A、独立观察主题图,思考问题;
B、小组内交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解释算式的意义。
2、 小组汇报:
A、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3×3=9(只)
表示:每根树枝上有3只小鸟,3根树枝上有3个3只。 要求:A、求加数相同的和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B、明确乘法算式中4和2的含义:2表示每架飞机上有2个人,4表示有四架飞机; C、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数、乘数和积。会读、写乘法算式; D、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调换位置,积不变。
2、活动
(二):火车上坐了多少人?
4+4+4+4+4+4=24(人)4×6=24(人)或6×4=24(人) 要求:(与活动一相同)
3、活动
(三):划船的有多少人?
3+3+3=9(人)3×3=9(人)或3×3=9(人) 要求:(与活动一相同)
4、活动
(四):坐在椅子上的有多少人? 1+2+3=6(人) 质疑:
A、上面的求和算式能用乘法表示吗?为什么?(加数不同,不能用乘法表示) B、怎么调位置坐,才能用乘法表示?
① 3+3=6(人) 3×2=6(人)或2×3=6(人)[空一张椅子,每张椅子坐3人] ② 2+2+2=6(人) 2×3=6(人)或3×2=6(人)[每张椅子坐2人]
三、巩固应用
完成“试一试”中的第
1、2题。 要求:
1、独立读题、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每个乘法算式中各个乘数的意义;
3、汇报,订正答案。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结题:知道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比用加法表示更简;学会了乘法算式的读写法。认识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六、 作业
1、 完成《自主学习天地》中本课的练习。
2、 生活中哪些情况能用乘法表示?
第四篇:二上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道德与法治学科 二 年级第 三 册教学计划 2018—2019学第一学期
教学总目标(教学内容)
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的教学,不仅让孩子们关注身边最常见的传统节日,感受节日的气氛,感受美好的生活和浓浓的亲情,而且还通过延伸、拓展学习,让孩子们了解源远流长的祖国传统节日,关注祖国大家庭其它民族的一些民俗、传统礼仪、积极的民间文化等,集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立起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的精神链条。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相结合,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做小主人,自己的班级自己爱,自己的班级自己管,班级生活规则大家定、齐遵守,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场所》的教学,引导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等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渗透《环境保护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制教育。
4.通过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从爱自己的家乡做起,了解家乡的美丽山水、丰富物产,认识为家乡作出贡献的可亲可敬的人们,为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骄傲自豪。
教学重点
设置一个个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引领置身其中的儿童在四个生活方面学习、活动、提升,将道德教育、法治教育与儿童的生活有机融合,引导儿童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规则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
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共143人,其中男生79人,女生64人。 三个班的孩子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三个班的孩子还是有些差别,一班的孩子较为活泼顽皮,二班的孩子纪律意识强一些,三班的孩子特别聪明。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有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
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第1—4课)我们的节假日
1.知道暑假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收获是很多的;引导学生交流暑期有趣的事情和内心感受,发展学生的思维。
2.懂得周末的意义,愿意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周末;知道要合理安排时间,培养时效观念。
3.知道我国的国庆日的由来;尝试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4.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习俗,进一步认识中秋;知道秋天里的其他传统节日。理解中秋团圆的内涵,珍爱亲情;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积极、愉快地生活。 教学重点:
1.知道暑假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收获是很多的;引导学生交流暑期有趣的事情和内心感受,发展学生的思维。
2.懂得周末的意义,愿意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周末;。
3.知道我国的国庆日的由来;尝试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4.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习俗,进一步认识中秋;知道秋天里的其他传统节日。 教学难点:
1.导学生交流暑期有趣的事情和内心感受,发展学生的思维。 2.知道要合理安排时间,培养时效观念 3.尝试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第5—8课)我们的班级
1.知道班级就像一个温暖的家庭;了解班级生活中团结友爱的同学们。 2.知道班级生活处处有规则;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通过与班级同学合作制定班级公约,树立遵守规则意识,自觉遵守班规、校规,学会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3.知道值日的内容;了解做值日生的一些具体方法,学做值日生;形成学生愿意做好值日工作,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的态度。
4.认识到教室是靠大家共同营造的学习环境;掌握一些参与班级环境创设的技能。主动地参与学习环境的创设;形成初步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1.在活动中认识同学,了解集体,热爱集体,体验在集体中的乐趣;增强自己喜爱班级的情感。
2.了解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初步树立规则意识、建立班级公约。
3.知道值日的内容;知道当好值日生是爱劳动、爱集体的表现。
4.了解课文中的学生是如何装扮自己的教室的,激发装扮自己教室的兴趣。 教学难点:
1.学会与同学之间相处的融洽,关爱同学。
2.树立遵守规则意识,自觉遵守班规、校规,学会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3.培养学生愿意做好值日工作,热爱班集体,愿意为班级的荣誉做出自己的努力的态度。
4.掌握一些参与班级环境布置的技能。
第三单元教学目标:(第9—12课)我们在公共场所
1.使学生知道学校的课桌椅和各种设备都是公共财物,来之不易;引导学生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
2.了解中小学生守则里提倡我们要保持公共卫生;初步知道我们不应该乱扔垃圾和树立保护身边环境的意识,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3.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学生了解排队的基本行为规则;在活动中体验集体排队的快乐,懂得遵守排队的规则。
4.在通过情景创设、故事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时候应该小点儿声,逐步养成文明的说话习惯。自觉在公共场合说话小声,不影响其他人。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知道学校的课桌椅和各种设备都是公共财物,来之不易。
2.了解中小学生守则里提倡我们要保持公共卫生;初步知道我们不应该乱扔垃圾和树立保护身边环境的意识,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3.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学生了解排队的基本行为规则;
4.在通过情景创设、故事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时候应该小点儿声,逐步养成文明的说话习惯。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 2.懂得合理妥善处理垃圾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3.在活动中体验集体排队的快乐,懂得遵守排队的规则。 4.自觉在公共场合说话小声,不影响其他人。
第四单元教学目标:(第13—16课)我们生活的地方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了解家乡的物产,并为之自豪;能运用调查、采访等方法收集家乡物产及有关的资料,并能在众多的物产中找出本地的物产;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3.体会家乡人的可亲可敬;能用不同的方式感谢帮助我们的家乡人。在认识和了解中,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意识。了解家乡优秀人物作出的贡献,激发对家乡人由衷的敬佩和热爱之情。 4.了解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为家乡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自豪,激发学生产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愿望。 教学重点:
1.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2.了解家乡的物产,并为之自豪。
3.体会家乡人的可亲可敬;能用不同的方式感谢帮助我们的家乡人。在认识和了解中,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意识。
4.解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教学难点:
1.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3.在认识和了解中,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意识。
4.为家乡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自豪,激发学生产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愿望。
第五篇:二上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总目标(教学内容)二 年级第 三 册教学计划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的教学,不仅让孩子们关注身边最常见的传统 节日,感受节日的气氛,感受美好的生活和浓浓的亲情,而且还通过延伸、拓展 学习,让孩子们了解源远流长的祖国传统节日,关注祖国大家庭其它民族的一些 民俗、传统礼仪、积极的民间文化等,集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立起核心 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的精神链条。
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相结合,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做小主 人,自己的班级自己爱,自己的班级自己管,班级生活规则大家定、齐遵守,从 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场所》的教学,引导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遵守 秩序,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等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
渗 透《环境保护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制教育。
4.通过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从爱自己的家乡做 起,了解家乡的美丽山水、丰
富物产,认识为家乡作出贡献的可亲可敬的人们, 为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骄傲自豪。
教学重点 设置一个个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引领置身其中的儿童在四个生活方面学习、 活动、提升,将道德教育、法治教育与儿童的生活有机融合,引导儿童形成内化 的道德品质,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规则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 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 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共 143 人,其中男生 79 人,女生 64 人。
三个班的孩子经过一 年的学习后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 活。
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 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
三个班的孩子还是有 些差别,一班的孩子较为活泼顽皮,二班的孩子纪律意识强一些,三班的孩子特 别聪明。
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有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
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第 1—4 课)我们的节假日 1.知道暑假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收获是很多的;引导学生交流暑期有趣的事情和 内心感受,发展学生的思维。
2.懂得周末的意义,愿意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周末;知道要合理安排时间,培养 时效观念。
3.知道我国的国庆日的由来;尝试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4.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习俗,进一步认识中秋;知道秋天里的其他传统节日。
理解 中秋团圆的内涵,珍爱亲情;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积极、愉快地生活。
教学重点: 1.知道暑假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收获是很多的;引导学生交流暑期有趣的事情和 内心感受,发展学生的思维。
2.懂得周末的意义,愿意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周末;。
3.知道我国的国庆日的由来;尝试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4.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习俗,进一步认识中秋;知道秋天里的其他传统节日。
教学难点: 1.导学生交流暑期有趣的事情和内心感受,发展学生的思维。
2.知道要合理安排时间,培养时效观念 3.尝试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第 5—8 课)我们的班级 1.知道班级就像一个温暖的家庭;了解班级生活中团结友爱的同学们。
2.知道班级生活处处有规则;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通过与班级同学合作制定班 级公约,树立遵守规则意识,自觉遵守班规、校规,学会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3.知道值日的内容;了解做值日生的一些具体方法,学做值日生;形成学生愿意做 好值日工作,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的态度。
4.认识到教室是靠大家共同营造的学习环境;掌握一些参与班级环境创设的技能。
主动地参与学习环境的创设;形成初步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1.在活动中认识同学,了解集体,热爱集体,体验在集体中的乐趣;增强自己喜 爱班级的情感。
2.了解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初步树立规则意识、建立班级公 约。
3.知道值日的内容;知道当好值日生是爱劳动、爱集体的表现。
4.了解课文中的学生是如何装扮自己的教室的,激发装扮自己教室的兴趣。
教学难点: 1.学会与同学之间相处的融洽,关爱同学。
2.树立遵守规则意识,自觉遵守班规、校规,学会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3.培养学生愿意做好值日工作,热爱班集体,愿意为班级的荣誉做出自己的努力 的态度。
4.掌握一些参与班级环境布置的技能。
第三单元教学目标:(第 9—12 课)我们在公共场所 1.使学生知道学校的课桌椅和各种设备都是公共财物,来之不易;引导学生养成爱 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
2.了解中小学生守则里提倡我们要保持公共卫生;初步知道我们不应该乱扔垃圾 和树立保护身边环境的意识,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3.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学生了解排队的基本行为规则;在活动中体验集体排 队的快乐,懂得遵守排队的规则。
4.在通过情景创设、故事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时候应该小点儿声,逐 步养成文明的说话习惯。
自觉在公共场合说话小声,不影响其他人。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知道学校的课桌椅和各种设备都是公共财物,来之不易。
2.了解中小学生守则里提倡我们要保持公共卫生;初步知道我们不应该乱扔垃圾 和树立保护身边环境的意识,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3.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学生了解排队的基本行为规则; 4.在通过情景创设、故事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时候应该小点儿声,逐 步养成文明的说话习惯。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
2.懂得合理妥善处理垃圾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3.在活动中体验集体排队的快乐,懂得遵守排队的规则。
4.自觉在公共场合说话小声,不影响其他人。
第四单元教学目标:(第 13—16 课)我们生活的地方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 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了解家乡的物产,并为之自豪;能运用调查、采访等方法收集家乡物产及有关 的资料,并能在众多的物产中找
出本地的物产;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3.体会家乡人的可亲可敬;能用不同的方式感谢帮助我们的家乡人。
在认识和了 解中,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意 识。
了解家乡优秀人物作出的贡献,激发对家乡人由衷的敬佩和热爱之情。
4.了解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为家乡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自豪,激发 学生产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愿望。
教学重点: 1.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2.了解家乡的物产,并为之自豪。
3.体会家乡人的可亲可敬;能用不同的方式感谢帮助我们的家乡人。
在认识和了 解中,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意 识。
4.解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教学难点: 1.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3.在认识和了解中,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 感的家乡人意识。
4.为家乡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自豪,激发学生产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