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河南中考语文复习(集锦)

河南中考语文复习(集锦)

河南中考语文复习第一篇:2019河南中考语文复习2011河南中考语文命题趋势预测及复习备考方法纵观2010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体现了“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的命题改革意识。试题的学科性、导向性、文本性鲜明,同时区域性特。

河南中考语文复习

第一篇:2019河南中考语文复习

2011河南中考语文命题趋势预测及复习备考方法

纵观2010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体现了“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的命题改革意识。试题的学科性、导向性、文本性鲜明,同时区域性特色不断增强。试题既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又加强了考查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一、2010年河南省中考试题特点

2010年河南省中考试题在“守正”与“创新”之间,做出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同时,在考试的内容和形式方面,又形成了以下特征:

1.依据课标,淡化教材,能力立意,区域性特色鲜明

中考试题命题时都努力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重视对基本能力的考查。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中考试题的地方区域特色也更加鲜明。试题的题源和题料也更具有较浓的地方文化特色,不少试题取材于当地的人文材料或文学作品。

2. 注重知识的覆盖面,突出主干知识考查,试卷结构合理

2010年河南省试题考查的知识覆盖面宽,试题量逐渐减少,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便于学生发挥创造性能力。试卷结构出现相对稳定,大体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综合性学习”(或“表达与交际”)“应用与写作”四大板块。试题难度适宜,梯度设计科学,容易题、稍难题和较难题,基本维持在7∶2∶1。题型相对稳定,以主观题为主,单纯的客观选择题所占比例逐渐减少,一般在10%以下,着重考查学生语言文化的积累和对语言的理解、感悟与表达。以常规题型为主,同时新题型也不断涌现,新题型题量与分值设置恰当。“综合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是新题型的实验田,也是落实新课程要求的新中考的鲜明特色。

3.注重积累,落实基础,强调语感,突出考查语言运用能力

试题对语文知识积累的注重主要体现在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的考查,包括识记常用字的读音、识记常用汉字(词语)的字形、古诗文的默写、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等。试题甚至考查了汉字的规范书写,试题都加大了对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考查力度,分值为全卷的8%左右;考查方式已由简单的默写,发展到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考查的范围都在课程标准规定之内。

语言表达与运用方面的试题材料的选择更加贴近中学生生活。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涉及面宽,包括正确使用词语、规范使用标点符号、辨析和修改常见的病句、辨析和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选择和运用不同的句式、压缩语段和扩写语段等。

4.注重阅读欣赏,强调整体感知,着眼语言品味,彰现个性解读

阅读注重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命题注重文本的理解,从词句理解、内容概括到文章分析,问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读懂文本,尊重文本,强调个性的理解和感悟,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

古诗文阅读试题的选材经典而浅易,同时兼具意趣。着重考查课本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句式的理解,立足于读懂文意,对文章内容、章法分析不作太高要求,符合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实际。现代文阅读试题的选材比较广泛,兼顾不同文体的文章,阅读量有逐渐加大的趋势。设题立足文本的整体阅读和理解。不少试题需要学生紧密联系自己对人生、社会的感悟和认识来理解,有利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培养人文精神。

5.注重综合与探究,增强了语文实践性,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性

2010年河南省在综合与探究这一方面设置的题型丰富多样,着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语文知识、表达生活中的语文现象以及生活中语文运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设题开放性强,尊重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引导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创意。

6.作文淡化审题,强调真情实感,引导追求真、善、美

2010年河南省中考作文,我身边的_______。作文试题,基本上都没有设置审题障碍,淡化了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着重考查学生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和基本写作能力。给了学生较宽松的选择余地,兼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生活特点,有利于学生发挥特长、张扬个性。围绕如何正确对待人生,正确看待身边的人和事,主题积极健康,着重引导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生活和感悟生活。

7.命题材料紧扣时代脉搏,时事热点入题鲜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热点题材都在2010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或多或少得到了体现。这提示我们语文学习必需跳出“小课本”“小课堂”,树立“大语文”观,在生活中活学活用语文,才是语文学习的魅力所在。

二、2011年河南省中考备考建议

通过对2010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的分析,我们在2011年中考语文备考过程中,值得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研究课程标准和中考命题说明,做到备考有的放矢

《中考考试说明》源于《课程标准》。中考命题是遵纲守本的,必须逐步学习,明晰、准确地把握中考语文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减少盲目性。中考试卷的总体布局已基本趋于稳定,各个试题的测试目标、立意、设问角度以及答案、评分标准等,都经由专家们精心设计。

2.学会分类整理,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

语文学科不同其他学科,平时应加强语文学科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要注重对基础知识、读写基本技能进行全面的归纳整理。一方面使自己在考前能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语文知识是语文能力的基础,只有形成完整的、系统的语文知识网,才能更好地进行应考能力训练。

3.要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强调语言的运用

打好语文基础的关键在积累与运用。积累,包括字词的积累、名篇名著的阅读积累、文化常识的积累等等;而运用,是积累的目的。备考中要注意在生活中学语文,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语言,要注重语言表达的规范训练。如字音辨认、别字辨析、名句默写等,学会化整为零。

4.树立大语文观,扩大阅读面,提高语文能力

要用好课本。要实现“用课本学”,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然后再把这些知识和能力迁移运用到课外的阅读和写作中。这样,语文成绩自然就会大大提高。

5.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学会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要注意写作基本功的训练,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加强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平时可多进行一些片断写作训练,也可根据中考作文在立意、内容、语言上的要求,可以进行一些单项性训练。如语言训练,可以对作文进行补充修饰语的修改,变换句式的修改,运用修辞方法的修改,使作文的语言更灵动。在抓好写作基本功的基础上,要关心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善于挖掘、提炼生活的“动情点”,“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才能抒写具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

6.有效地使用练习,强化训练应试能力

(1)多做“精典”题目。选择那些典型的、知识含量大、能力训练强的题目,让“练习题”服从复习计划,这是有效使用练习题的关键。

(2)多做分类练习,少做综合练习。分类练习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可以更好地配合复习计划,有助于把握知识链,实现“举一反三”。

(3)做题要循序渐进,稳步提高。做题应有计划性,先易后难,切忌眼高手低。

(4)加强答题规范训练。不同的题型有相应的答题要求和答题思路,只有掌握了其中的技巧,才能在解题中得到高分。

第二篇:2012年河南中考语文作文题目

二选一

1. 同在一个屋檐下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2. 材料作文:

一块砖头没有什么用,一堆砖头有没有什么用,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有没有什么用,它只是一堆废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是无法实现的。

自拟题目,600字左右。

点评河南2012年中考作文

【大公中原新闻网讯】记者:张峰教授,今年河南省中考作文题出了两个,一是全命题作文:《同一屋檐下》;二是材料作文:有人拥有梦想却缺少砖头,而有人拥有砖头却没有梦想……

请您对这两篇命题作文给予点评,考生们如何才能写好作文?

张峰教授:河南省中考语文作文今年还是采用二种命题形式,这种命题是符合新课标的意旨,这两篇作文难度适中,给考生们一个很大的选择及写作空间,全命题作文《同一屋檐下》,关注自我,考查其平时的积累。因为中考要求的是对“中学生的身边人,身边事的考查,特别是要关注自身的成长,展现真实的自我”。同时也符合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提到的“要写符合中学生特点的作文”。所以从这一点看,学生还是有话说,有事讲的。《同一屋檐下》主要是引导同学们对社会及现实生活中人物及事件的论述,比如说;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助人为乐、爱心奉献等。本命题的中心思想是;同一屋檐下,共筑美好家园。

记者:张峰教授您能不能举例说明,这篇作文如何下笔?

张峰教授:首先要理解本篇作文命题人的中心思想,同一屋檐下;它有别于同一片蓝天下。就是要从同学们身边写起,同学、邻居、你每天能接触到,看到的,这样命题是不让同学说空话,说大话。我在考前写过有一篇这样的作文,可能对同学们有引导性。

题目是;学雷锋践行动、共筑美好家园。

周翔同学是我校初三年级八班的一名同学,他居住的小区里有一位贫困的老奶奶,这位老奶奶已是满头银发,步履蹒跚,特别是在冬日的寒风里更显得弱不禁风,尤其是老奶奶的老伴在两年前去世后,老奶奶在一夜之间苍老了好多好多……有一天,周翔同学发现老奶奶每天都会去小区的垃圾桶里捡一些空盒子、塑料瓶拿去卖,让人看了很是心酸。从那以后,周翔同学便把家里的空盒子、塑料瓶都搜集起来送到老奶奶家里。有时周翔同学路过垃圾桶旁看到空盒子、塑料瓶,也会去把这些东西捡起来送到老奶奶手中。这时,老奶奶都会非常慈祥地朝周翔笑一笑,并说一声“谢谢你”,而周翔同学也会朝老奶奶笑一笑,回答说“不用谢”。每当这时,周翔便会发现老奶奶笑得很开心,他心想:“让老奶奶经常开心该多好啊!”就这样,为了老奶奶那难得的笑容,周翔同学一直坚持了下来,并且他真的做到了。

周翔同学告诉我们,通过这件事,他深深地体会到关爱的力量是那么的伟大,它既可以使老人们感到快乐,同时也可以让自己感到快乐;它能给老人家带来一份关爱,更重要的是能让老人家感到温暖,舒适和爱心。

这让我联想到今年是雷锋叔叔逝世五十周年,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周翔同学看上去和别的同学没什么两样,而就是这样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每天都在做着充满善良与爱心的事情,让我们肃然起敬。我在想,大家都是在同一屋檐下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同学,相信还有很多同学也和周翔一样,向雷锋叔叔学习,充满爱心。

雷锋叔叔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的精神在千万个周翔身上得以传承,我今后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像周翔同学那样,关爱他人,做文明使者。因为我们在同一屋檐下,让我们共同建设爱的家园。

记者:这篇作文读起来很朴实,不知道同学们在真正考试中会不会联想到自己身边的好人好事。

张峰教授:其实现在的中考作文命题已经从以前“华丽”命题中走了出来,我们现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一代青少年能够说实话、做实事、讲和谐、献爱心。关心他人、快乐自己。同一屋檐下;说白了就是一家人,我们中华民族每个人都这样想,这样做,人与人之间充满爱,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团结,社会更美好。

记者:张教授您说的太好了,其实中考作文越来越像高考(微博)作文了,也体现社会风尚主旋律。

张峰教授:现在已经开始意识到了,考题就是指挥棒,努力把考试题出的结合国情、民意,同时也是引导作用,我个人认为这样做还不够,要从学生思想体系,认识体系等全方位进行教育。

记者:张峰教授,您认为第二篇作文,材料作文;有人拥有梦想却缺少砖头,而有人拥有砖头却没有梦想……

这篇作文如何才能写好?

张峰教授:这篇作文是有深度的,一般来说考生选择写这篇作文的按比例要少,材料作文;有人拥有梦想却缺少砖头,而有人拥有砖头却没有梦想;延续了河南省中考作文这些年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这篇作文命题人在选材上比较宽泛。要求学生调动平时的生活积累,更是考量学生的内心体验、生命感悟、人文修养和道德涵养。这正符合《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的标准要求。材料作文;有人拥有梦想却缺少砖头,而有人拥有砖头却没有梦想……,让同学来谈一下做人的道理。设一个到两个论点,做人要做一个诚实的,正直的人,坚强的人。但不可以做一个一成不变的人。

记者:关于做人的道理自古以来就是很多人所探讨的,究竟怎样做才能使人生更有意义呢?同学如何下笔?

张峰教授:“孔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王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关于人生与梦想等等很多人有很多的看法,它们都各显人生的精义所在。其实我们也不必老想着这豪言壮语,轰轰烈烈的人生,只要努力付出,总会有所得,有所获。倒不如像一块砖头一样,踏踏实实地完成我们每一天学习或生活。

张峰教授:一块砖头没有什么用,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没有什么用,它只是一堆废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是无法实现的。

当梦想照进现实,用什么来赢得一个可以实现的梦想呢?让现在的都市人成为疑惑,它让我们彷徨。为什么会让我们彷徨、徘徊停滞不前呢?那是因为我们没有积累充足的砖头去砌这座房子。就这样当我们就差那么一点的时候,却回头发现已经没有充足的材料来供给我们的房子。这时才悔不当初为何没有多储备些砖头。也因为这样需到用时方恨晚呀!也许在我们不经意的瞬间,我们遗弃了最珍贵的材料与基石。如果把努力凝聚在每一天去实现一个梦想,散乱的日子就变得规整,并汇集成了生命的永恒!

记者:我发现今年全国高考作文、各省中考作文在命题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关,据说您现在参加了全国学雷锋树新风宣讲团,能谈一下您当前学雷锋树新风的心得体会吗?

张峰教授:今年的高考作文,各省中考作文也好,就是以弘扬时代正气,彰显雷锋精神,提高公民素养,体现社会风尚为主旋律。谈起这个话题,我可有话可说了,最近全国学雷锋树新风领导小组办公室“学雷锋树新风宣讲团”在北京、河南、河北、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实施方案》总体部署,进行以《弘扬雷锋精神、做全面发展一代新人》主题教育,感受至深,许多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非常重视,同时受到了老师、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和认可。雷锋在

六、七十年代是家喻户晓的,是人们向往和学习的榜样,做好事不留名成为佳话。在今天,我也走访许多中小学生,他们对雷锋的理解还是有限的,比如说我问一个一年级的同学;你知道雷锋叔叔是谁吗?他说不知道,我又问;你知道奥特曼是谁吗?他就知道,而且非常感兴趣让我给他讲奥特曼的故事……。在走访中更多老师、家长认为应该针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道德观念进行加强教育,提升他们综合素质,他们也建议;学习雷锋不能只是每年的考试作文中出现,要纳入全科基础教育体系。其实说句心理话家长比我们还着急,他们担心孩子们未来和前途,要做个什么样的人,通过这次学雷锋树新风宣讲活动,让我深有感触,我们的教育是有这方面缺失,长期以来大家都在重视学生的成绩、考分,所以家长也只重视孩子们的考试成绩,而呼视了他们其它方面的教育,所以现在大家都意识到思想品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记者:张教授您说的太好了,我原以为您就是一个中高考备考提分的高人,现在我了解到了,您非常重视孩子们思想品德教育,那么我们今后应该如何针对学生们学习雷锋精神和思想品德进行有效的教育呢?

张峰教授:现在从中央到各部委、各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都下发了文件,要求全面开展学习雷锋精神活动,本人认为只是这样还不够,多年来我国地方有关部门形式主义在作怪,他们认为学习雷锋只是形式,没有一个长期方案,做一些面子,搞个演讲比赛,组织一批学生做一些所谓好事,我想这样都不能达到我们最终想要的目标,我们要想提高公民整体素质,就要有计划,有方案的进行一步一步实施落实,这是很大的系统工程。首先我希望各级政府,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要按照教育部党组《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实施方案》总体部署,进行细化、深入领会、主要在于重视实施,建立建全长效机制,学习雷锋精神要从小抓起、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形成风气、弘扬正气,并尽快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让学雷锋做好人进入考评制度,并加强管理。有关部门要加强学习雷锋精神这方面教材编著出版,让教材多样化,趣味化,吸引更多孩子们去看、去学,(潜移默化)影响他们。

记者:张峰教授您下一步打算是什么?是以学雷锋宣讲、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为主,还是以您多年经验去指导中高考备考呢?

张峰教授:我想这两方面也都是我们当今社会及家长们想要的,我们要致力于培养一批全面发展的学生,让他们爱国、爱党、爱社会、爱生活、爱学习,让他们有品德、有爱心、有知识、有智慧,最终成为能为国家服务的一流人才,这才是我们最大愿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全心全意的为这个社会服务,这也是我学习雷锋的一点心得。

记者:张峰教授您讲的太好啦,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们采访。

张峰教授:本次点评由于时间有限,难免有不当之处敬请谅解,谢谢大家。

第三篇:2018年河南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古刹/刹车 怅惘/为虎作伥 鞠躬尽瘁/群英荟萃 B.供给/给以 取缔/根深蒂固 混为一谈/混迹江湖 C.攒聚/攒钱 坎坷/百舸争流 怆然泪下/满目疮痍 D.虐待/戏谑 诧异/叱咤风云 妄自菲薄/日薄西山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暇想 微时代 千峰竟秀 心惊胆战 B.潦草 跷尾巴 消声匿迹 不记其数 C.偏袒 两码事 浮想连翩 巧夺天功 D.急躁 三角洲 一筹莫展 融会贯通 3.古诗文默写(共8分) (1)树木丛生,。 (2),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3)《岳阳楼记》中“, ”动静结合,描写了洞庭湖月夜美景。

(4)伟大的诗人大都关心社会,关注民生。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

“, ”表达了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白居易在《观刈麦》中用“,”表达对劳动人民刈麦的艰辛的深切同情。 4.名著阅读。(4分)

请结合名著中相关情节,分析下面每组中人物性格的异同。(任选一题作答)

(1)林冲和武松(2)格列佛和鲁滨逊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夏天是属于蝉的季节,蝉的叫声是每个慵懒夏日的背景音乐。但是,美国有一种蝉,每17年才叫一次,像钟表一样准确。科学家称其为“周期蝉”。周期蝉最早出现在大约180万年前,那个时候北美正处于冰河期,气候极不稳定,经常会遇到冷夏。①

,假如它们出土后正好遇到低温,就死定了。科学家经过计算发现,加入在1500年的时间里每50年出现一次冷夏,那么七年蝉的成活率是7%,11年蝉的成活率是51%,17年蝉的成活率是96%。显然,②。 ①②

6.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共7分)

材料一:国学大热背后存硬伤,学国学被误解为背经典。如(下图)

材料一:国学教育应该成为当今教育的补充,以满足对青少年教育的需求。比如:学龄前至小学期间,就可为孩子做《三字经》、《弟子规》之类的教育,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青少年在中学、高中时期,则可以重点培养他们的古文阅读与写作,拓展学习国学的能力。而大学之后的学生们,则当自主地寻找感兴趣的国学知识,并通过对国学大师们的学习而更加深刻地领会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出去。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2014年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上向记者透露,“在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国学篇目所占比重约增至35%.”

材料三: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1) 请你用简明的语言说明上面一幅漫画的内容。要求:①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②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5分)

(2) 学校要举行“崇国学,弘文化”读书月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 (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

(一)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6分)

余爱绕梁

(1)公交站牌前,一个上了年纪的妇人,拎着一个大袋子,里面是刚刚抢购的鸡蛋。鸡蛋价格飞涨,柴米油盐、一丝一毫都需要精打细算。

(2)人多手杂,不知是谁的手,猛地碰到了袋子,鸡蛋落在地上,碎了一地,蛋清蛋黄,淌了出来。公交车呼啸而去,老妇人满脸焦急痛惜,嘴里嘟囔着,想想一周的生活费,禁不住骂了出来。

(3)站牌旁边有一个小摊,卖鸡蛋饼的,一个小姑娘,正在帮母亲摊饼,听见声音赶了过来,手中端着一个碗,顾不了许多了,蹲下就抢救鸡蛋,妇人道:“鸡蛋都碎了,算了。”小姑娘没吭声,手下也没停,小心翼翼地,将每个破碎的鸡蛋捧了起来,将蛋清蛋黄倒进碗里。

(4)这样的烟火人家,才知道日子的金贵,成全她吧,妇人叹了口气,不再阻拦姑娘,自顾坐在站牌旁边出神,等着下一班公交车。

(5)除了忙活的小姑娘,周围人对碎了一地的鸡蛋都熟视无睹,一男一女正处于恋爱期,漠然地瞥了小姑娘一眼,依然搂在一起,在他们的眼里,那一地碎鸡蛋恐怕是大煞风景吧。

(6)花费了约10分钟时间,小姑娘将抢救出的一大碗的生鸡蛋汤端给了一旁坐着的妇人,妇人一愣,这才知道,小姑娘竟然是替自己收拾的。

(7)妇人道:“不要了,你们用吧。”

(8)小姑娘一脸青涩,许是某个学校的学生,趁周日休息帮母亲的忙,她回过头去看母亲,母亲冲着她点点头,小姑娘忙不迭地端着鸡蛋跑了过去。

(9)车马上进站了,妇人准备上车,仍然没有摆脱刚才的懊丧。这时,小姑娘却跑了过来,手中举着10块钱,硬生生地,由不得人拒绝,毫不犹豫地塞进了妇人的手中。

(10)妇人好半天才回过味来,但人已经在车上了,随即满脸感动,将手伸出车窗来,冲着母女俩频频摆手致意。

(11)刚才的所有不快一下都烟消云散了,老妇人记住了一个孩子的善良,虽然损失了不少鸡蛋,但她心里却觉得熨帖。

(12)站在公交站牌前目睹了这一切的我,刚刚经历了失业的苦闷,没有想到,这样一个不经意的瞬间,阳光就这样毫无保留地撒进了心间。

(13)这对母女生活一定很拮据,或者正在为孩子未来的学费与一家人的生活费挣扎,不然,不会冒着严寒,在冬天的黄昏里,筹划着明天。本来已经破碎的鸡蛋,若任人踩踏,便是一地污泥,但小姑娘却用那双美好的手,将它变成可贵的食材。

(14)我看到她们把那碗捡来的鸡蛋放在一边,一直没有动,仍用新打的鸡蛋摊饼,可能是要留着自己吃。我走了过去,示意她们,用刚才破碎的鸡蛋为我摊饼,那味道,我想会更加喷香可口。

(15)后面,有很多人也陆续围拢过来,有一种口碑,小到极致,却深入人心。

(16)我知道,自己接下来,不会再为明天的牛奶面包而焦虑万分了,因为,那黄灿灿、热腾腾的鸡蛋饼的温度一直会保存在我的记忆中。

7.为什么“鸡蛋饼的温度一直会保存在我的记忆中”?结合全文加以概括。(4分)

8.品读第三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4分)

9.文中第(4)、(5)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4分)

10.联系上下文内容,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1)这样一个不经意的瞬间,阳光就这样毫无保留地撒进了心间。

(2)后面,有很多人也陆续围拢过来,有一种口碑,小到极致,却深入人心。

(二)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共12分)

给心灵安装一个删除键

① 法国哲学家蒙田说:“我希望大家看见我简单、自然、不矫揉、不造作的处世方式:因为我描画的是我自己。”就是说,他把真性情的自己展示给了世人,把那些刻意的内容都删除掉了。大凡品德高尚、有一定品位的人都会这样做。其实这也是区分雅人和俗子的一个重要标志。而这个世界又充满了诱惑、名利、财富、权势等,如果不懂得删除,我们往往就会受其牵累,甚至自己的修行、前行都会受其羁绊。老子有言:“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② 那么,我们该删除什么呢?

③删除虚假。当年,为了打击皇太子李显(即后来的唐中宗),张昌宗找到了时任凤阁舍人的张说,许以高官为诱饵,让他诬陷御史大夫知政事魏元忠与司礼丞高戬密谋,迫于张昌宗的权势,出于自保,他无奈应允,后来在起居郎刘知几的劝说下,他在作证时说了实话。他后来官至相辅,权高位重,看到《则天实录》中关于自己的这段记载,自觉有损自己的形象,就多次暗示史官吴兢,令其进行删改,但他义正词严地说道:“是兢书之,非刘公(刘知几)修述,草木犹在,其人已亡,不可诬枉于幽魂。”其“一字不改、善恶必书”的史学精神捍卫了历史的真实和他高尚的人格。

④删除报复。《宋史》记载,赵思绾反叛,周祖带兵前去讨伐,王溥跟随周祖一同出征,很快平定了叛乱,在清理赵思绾留下的文件时,看到有很多信件,是朝中的权贵与他的通信,成为了这些人勾结藩镇的证据,周祖就打算把这些信件带回去交给朝廷,但王溥却不同意这么做,他对周祖说:希望您把这些信件全部烧掉,不必记得他们的过错。”周祖采纳了他的建议,果然安定了那些人的心,使他们自此以后忠心地为国家效力。这样的删除,大度而睿智。

⑤删除仇恨。当年,甘地在信徒们的陪同下,参加一次祈祷会,当他步入会场时,早已隐藏在人群中的纳图拉姆走到他面前,一边弯腰向他问好,一边迅速掏出枪,抵住他枯瘦赤裸的胸膛连放三枪,殷红的鲜血染红了他洁白的缠身土布。他捂着伤口,发出最后的声音:“请宽恕这个可怜的人。”如此删除,体现了宽恕者的高大和被宽恕者的卑贱。 ⑥该删除的内容,还有很多。

⑦一个人就像容器一样,都有一定容量。如果这方面内容盛多了,那么那方面的内容.. 就盛得少了。而世上的内容分两类:一类属于真、善、美,一类属于假、恶、丑。一个人只有懂得删除什么,他才能被更多的美好包围。

⑧契诃夫说:“对一切事都喜欢做到准确、严格、正规,这些都不愧是高尚心灵所应有的品质。”而要做到这样,就必须给心灵安装一个删除键,不断地删除那些不属于自己的内容,呈现出最本真的自己,就像天空,删除了乌云,呈现出万里晴空?? ..

1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12.结合上下文内容,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一个人就像容器一样,都有一定容量。 ..

(2)就像天空,删除了乌云,呈现出万里晴空?? ..

13.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3分)

14.文章以“给心灵安装一个删除键”为题有何妙处?(3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题。(共11分)

(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①主簿②。有狱③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邑人惊曰:“老吏④不如也。”部使者荐⑤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⑥手版⑦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选自《周敦颐传》)

注:①分宁:地名。 ②主簿:官名 ③狱:案件 ④吏:官吏 ⑤荐:推荐 ⑥委:抛弃,扔弃 ⑦手版:即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1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不蔓不枝青树翠蔓 ..B、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 、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诚宜开张圣听。 ..D、

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 ..16.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7.文段一借莲抒怀,为什么要写菊和牡丹?(2分)

18.从两段文字可以看出周敦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段二加以分析。(3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9—20题。(共4分)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9.“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20.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颈联中的“直”、“圆”字的妙处?(2分)

四、 作文

21.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绽放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上的高松,那就当棵山谷里的小树吧!但要当棵溪边最好的小树。 如果你不能是一只香獐,那就当尾小鲈鱼;但要当湖里最活泼的小鲈鱼。 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一)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共27分) 1.C(2分) 2.D (2分) 3.(1)百草丰茂(2)枯藤老树昏鸦(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共8分)4.(1)他们都是武艺高强、有勇有谋的人。不同点:林冲,隐忍、退让、安分守己、循规蹈矩。高衙内调戏他的妻子,他一忍再忍。面对高俅的加害,仍心存忍让。风雪山神庙,使他对官场仅存的美好愿望化为泡影,走投无路不得已只得投靠梁山。武松,秉性刚烈、嫉恶如仇、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敢作敢当,滥杀无辜。在孟州,武松为报恩,醉打蒋门神,帮助施恩夺回了“快活林”酒店。因此遭到蒋门神、张都监及张团练的暗算,大闹飞云浦后,武松被迫大开杀戒,杀了张团练一家老小,血溅鸳鸯楼,并书“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写出异同点2分,结合情节2分,共4分)

(2)相同点:天生喜欢冒险,不甘寂寞与无聊,追求自由,性格坚强。

不同:格列佛,具有质疑精神,酷爱真理。他从不自暴自弃,纵使将他当作玩物到各地供人观赏,仍泰然自若,保持自身的尊严,以平等的姿态与大人国的国王交谈。他勇于

帮助小人国抵抗外族入侵,但断然拒绝为小人国国王的侵略扩张政策效劳。在飞岛国,他对“把粪便转化成食物”“简化言辞,取消所有的词汇”等荒谬现象表示质疑、批判。

鲁滨逊,有不服输的韧性和敢于面对挑战的坚强。在荒岛上,他利用船上留下的东西,挖凿山洞,修筑栅栏包等,使自己的“生活过得很富裕”,历经28出异同点2分,结合情节2分,共4分)

5.①成年蝉需要很高的气温(围绕“气温”,表达意思对即可)②周期越长,成活率就越高 (一句2分,共4分) 6.(1)示例:该漫画由上下两部分组成。(1分)漫画的上方,中间是一位老学者,他 左手指着身边的“国学班”招生旗,说“先背《三字经》”,右手拿着厚厚的一本书;(1分)画面的左边是两位家长和两位背着书包的孩子,其中妈妈说:“儿子,背一句奖十元!”(1分)画面的右边的两个孩子以钦慕的眼光看着这位老者。(1分)漫画的下方是一行字“国学=之乎者也=有面子?” (1分)(共5分)

(2)示例: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人生第一课,国学第一师;诵读文化经典,传承中华文明。(语言精炼,紧扣材料内容即可,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共16分)7.小女孩母女勤俭经营烙饼生意的精神激发了我创业的热情;经济拮据的母女并没有用捡拾的碎鸡蛋为客人烙饼的信誉值得称赞;小女孩接受抢救的碎鸡蛋却付出10元钱的品质让人敬佩;母女助人为乐,善良纯洁的心灵给人以永久的温暖与感动。(每点1分,共4分)

8.示例一:动作描写。“帮”“摊”“赶”“端”“蹲下”“抢救”“捧”“倒”等动词,准确传神地写出小姑娘抢救鸡蛋时麻利、谨慎的情态,表现小姑娘的勤劳、热心、善良和对食材的爱惜。示例二:语言描写。“鸡蛋都碎了,算了。”传神地表现出老妇人怨愤、生气的心情。(任选一点即可,描写方法1分,具体词句1分,分析2分,共4分) 9.文章第④⑤段写老妇人的内心想法和周围人的表现。(2分)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小女孩收拾鸡蛋不是为自己的情节蓄势、铺垫。(1分)从侧面烘托小女孩,使小女孩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1分)(共4分) 10.(1)小女孩的善良无私像阳光一样,撒播到我和老妇人的心间,顿感明亮和温暖。 (2)处在社会底层却保持着善良美好品质的小女孩母女的行为,感动了所有的人。小小的善意举动带来的生意效应胜过任何宣传。(意思对即可,每小题2分,共4分)

(二)(共12分)11.人要删除心灵上丑恶的品行,追求本真和高尚。(意思对即可,2分)12.(1)指一个人心灵上可容纳东西的多少(大小)。(2)比喻心灵上的假恶丑的东西。(4分)13.第一段引用蒙田的话提出观点,接着列举张说删除虚假、王溥删除报复、甘地删除仇恨三个事例论证文章观点,最后两段运用比喻论证和道理论证,形象有力地强化观点。(3分)14.一是题目新颖,简明点题,二是形象生动,极富时代感,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三是突出强调了解决问题的办法。(3分)

三、(共15分)15.B(2分) 16.(1)我只爱莲花的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2)喜爱牡丹的人,当然是很多的人了!(4分)

17.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2分)

18.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慕荣利、清正廉洁的高尚节操。(1分)文

(二)中周敦颐面对强权恶势力,宁可不做官也要秉公办事,也决不献媚。(2分)(共3分) 19.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2分)20.“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地融入了作者的孤寂情绪。(2分)

四、(50分)

第四篇:河南历年中考语文议论文真题及答案

河南中考议论文阅读真题

【2015年真题】

为什么不读经典

①“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马克·吐温这句话道出了经典的尴尬处境——没有人否认应该读经典,但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为什么人们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

②因为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不打算讨好人,不千方百计诱惑你去读它。作家在写作时,只是要写出他对生活的所感所思和他自己的欢欣与疼痛。他是写给自己看的,至多是写给他认为可以与之对话的人看的,并没有打算让大量的读者成为自己的粉丝,也没有其他的动机。曹雪芹在“举家食粥”的窘境中写《红楼梦》,只是想写出“一把辛酸泪”,并没有想到把它做成畅销书,赚它个盆满钵满。因此,经典不会时刻想着为你提供方便,不会挖空心思哄你逗你,不会因为你理解不了而降格以求。

③因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对于同一个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经典总能深入其中,烛照事件背后人性的晦明;而平庸的作品只会对那些热闹的戏剧性的过程趋之若鹜,对于故事之外的东西,它没有耐心,更没有能力去做更深入的分析。《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都取材于当时沸沸扬扬的桃色事件,这类故事都足以吸引眼球,受到报纸花边新闻的追逐,但在这些地方人们发现不了那些驱动故事萌生和发展的动力。只有列夫·托尔斯泰和福楼拜这样的作家,凭借他们天才的洞察力,精确地描绘了一个人的热情和梦想、挣扎和无奈,揭示了人性的丰富和局限。经典就是这样,瞩目事物的内部,触及到事物坚硬的内核,揭示出生活的本质。

④因为经典太留意那些本质的东西,所以常常会忽略表层和细节,在表现形式上,有时会显得呆滞笨重,不以轻盈妩媚的姿容愉悦人。就像许多真正大智若愚的人,常常会在小事上犯糊涂,会因某种笨拙的举止而被取笑。倒是那些乖巧机敏的人,待人接物八面玲珑,但如果试图从他们身上发现独特的人格和精神,往往是缘木求鱼。在并不那么具备观赏性的背后,经典体现的是真正的深刻和独特的禀赋。

⑤以上这些特征,使那些渴望阅读之“轻”的读者对经典产生隔膜,使他们无缘分享出自人类杰出头脑的感受、智慧和发现。

⑥因为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匆促的生活节奏,过于丰富乃至泛滥的信息,培植了现代人浮光掠影的阅读习惯。面对扑天盖地的碎片化、娱乐化信息,人们没有时间沉潜到情韵悠长的大部头文学作品中;人们静不下心去欣赏一段风光描写,揣摩一种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人们没有耐心细细品味节奏、韵律、布局谋篇的微妙之处,享受纯粹的文字之美。

⑦我们还可以有这样那样疏远经典的理由,这些理由让我们面对人类精神的优秀成果却漠然视之,让我们和深刻、和睿智、和经由艰苦求索而获得的精神愉悦等美好而珍贵的收获无缘。领悟了这些,我们就应该有所行动。

(作者:彭程。有删改)

11.请结合全文内容,从两个方面概括人们“对经典敬而远之”的原因。(4分)

1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13.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4分)

14.下面哪一则材料适合作为第⑥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3分)

材料一

传媒学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揭示,这是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深刻的思考在迅速地销声匿迹,我们变得匆忙和浮躁,只能以一种消费的心态,消受那些等而下之的粗浅的读物了。

材料二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发展和精神生活的丰富而必备的书,

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对书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

【答案】

1 11.①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关注事物的本质,在表现形式上不那么具备观赏性,使读者对它产生隔膜。②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现代人习惯了浮光掠影的阅读。(意思对即可。一方面2分,共4分)

12.①引用名言,指出经典面临的尴尬处境,引出议论的话题。(多用设问(问句)引发思考,引起下文。(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2分)

13.先提出观点: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1分)接着分析对于同一新闻事件,经典和平庸作品有不同的关注点,突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的本质;然后以两部名著为例加以印证。(2分)最后,再次强调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1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14.材料一。(1分)因为材料一论述的是泛娱乐化的时代使人们变得匆忙和浮躁,只能阅读粗浅读物,与第⑥段的观点相符。(分析合理即可。2分)(共3分) 【2014年真题】

阅历与读书

①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正如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可见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

②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解力有所欠缺,所以在读书时往往容易只看其中一点或几点,对书中蕴含的丰富意义难以全面把握。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学识、经验阅历以及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都有大幅度提升,往往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角观察问题,能够看得更加全面透彻。著名学者林语堂在谈读书体验时说:“我此时重读的论文,比幼时所读全然不同,幼时虽觉其文章有趣,没有真正魂灵的接触,未深知其文之佳境所在。”可见,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③那么.该如何丰富阅历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然而经历不等于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形成的是对事物表象的感性的认知;而阅历则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只有勤于反思,才能从经历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才能让经历升华成为阅历。但对于人生经历并不丰富的年轻人来说,要丰富自己的阅历,最有效便捷的方法是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成长的良师益友。读书,与智者对话,向圣人讨教,从他人的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从前人的论述中获得启迪,赢得智慧,增长阅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人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在不断经历与不断读书中拓宽生命的宽度。

④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可以互相代替。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迫于升学就业的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中年后,自认为有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洞察世事,不需要再到书中寻求人生真谛,阅读的动力大大减退。这都是不对的。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在“有字之书”中透彻理解书中寓意,在“无字之书”中深入领悟生活哲理,二者不可偏废。无论为官经商,还是读书治学,只重读书不重阅历,极易造成主观臆断,会因脱离实际而寸步难行;只重阅历不重读书,则会导致经验主义,会因缺乏理论指引而流于平庸世俗。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叉勇于实践,以读书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读书,才能做到阅历和读书相长,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作者:赵迎辉。有删改)

2 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3.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4分)

4.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3分)

歌德说:“阅历丰富的人读书时,常常是一只眼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则留心看纸的背面。”

【答案】

1.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阅历与读书相辅相成)(2分)二者不可偏废。(1分)(意思对即可。3分) 2.①指出“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引起下文。②从读书体验谈起,借用名言,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2分)

3.先提出本段论题“如何丰富阅历”。(1分)然后从阅历与经历的关系、阅历与读书的关系进行论证。(2分)最后点明本段论点“经历与读书都能丰富阅历”。(1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4.第②段。(1分)歌德的话论证的是第②段中的“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意思对即可。2分)(共3分)

【2011年真题】

坚持“一件事原则”

亲爱的埃迪:

①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分散在好几件事情上,不仅是不明智的选择,而且是不切实际的考虑。在这封信里,我向你谈谈“一件事原则”,即专心地做好一件事,就能有所收益。

②在对一百多位获得杰出成就的人士的商业哲学观点进行分析之后,著名行为学者哈迈尔发现了这个事实:他们每个人都具有专心致志的优点。

③最成功的人都是能够迅速而果断地作出决定的人,他们总是首先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朝这个目标努力。譬如,伍尔沃斯的目标是要在全国各地设立一连串的“廉价连锁商店”,于是他把全部精力花在这件工作上,最终成为著名的商界走亨;林肯致力于解放黑奴,他排除万难专心于此,因此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李斯特内心充满了成为一名伟大律师的欲望,他把一切心力专注于这项目标,结果成为美国著名的律师之一。

④孩子,这些人物都是你所熟悉的,从他们的成功可以看出,所有成大事的人,都把明确的目标当作他们努力的主要推动力。专心就是把意识集中在这个目标上的行为,井要一直集中到找出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而且将之付诸实际行动。自信心和欲望是构成他们专心行为的主要因素。没有这些因素,专心致志的神奇力量将无从谈起。为什么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拥有这种神奇的力量,其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缺乏自信心,而且没有什么强烈的欲望。

⑤孩子,对于任何东西,你都可以渴望得到,只要你的需求合乎理性,并且十分强烈,那么专心这种力量将会

3 帮助你得到它。假设你准备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或是一位杰出的演说家,或是一位显赫的商界主管,或是一位能力高超的金融家„„那么你最好在每天就寝前及起床后,花上l0分钟把你的思想集中在这项愿望上,以决定应该如何进行才有可能把它变成事实。

⑥当你要专心致志地集中你的思想时,应该把你的眼光投向一年、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后,假想你能创作出伟走的作品,假想你是这个时代最有力量的演说家,假想你是住极有影响力的人物,并坚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唯有如此,才有可能付出努力。

⑦一次只专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并积极地把它做成功,这样你就不会感到筋疲力尽。把你决定去做的那件事当成是一大排抽屉中的一个抽屉。你的工作只是一次拉开一个抽屉,令人满意地完成抽屉内的工作,然后将抽屉推回去。不要总想着所有的抽屉,而要将精力集中于你已经打开了的那个抽屉。了解你在每次任务中所需担负的责任.了解你的极限。如果你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和失去控制,那你就是在浪费你的效率、健康和快乐。选择最重要的事先做,把其他的事放在一边。做得少一点儿,做得好一点儿.才能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快乐。

⑧孩子,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如果你能向一个目标集中注意力,成功的机会将大大增加。全心专注在你所期望的一件事上,必如所期。祝你进步! 深爱你的父亲 (作者:弗罗姆。有删改)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4.请给第③段再写一个事实论据。(3分)

15.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第③一⑥段的论证思路。(4分)

16.第⑦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

13.专心地做好一件事,就能有所收益。(意思对即可。2分) 14.示例:居里夫人致力于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她专注于此,克服了重重嗣难,终于发现了镭并分离出纯镭,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古今中外的事例均可。事例1分,突出目标和专心2分.共3分) 15.第③段列举名人事例论证成功的人都是先确定明确的目标,然后专心朝这个目标努力。(2分)第④⑤⑥段分析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如何做到专心。(2分) (意思对即可。共4分) 16.比喻论证(1分)生动形象(1分)地论证了“一次只专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并积极地把它做成功”(1分)的观点。 (共3分)

4

第五篇:江苏中考语文复习清单

中考总复习知识清单

1.诗歌默写(上下句、反默、理解性默写、诗歌易错字词。能训为主,试卷为辅。)

2.字形(《能训》上的词语和《初三学生易错字大全》)

3.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实词、虚词用法(能训为主,与虚词和古文特殊现象讲义对照着看。)

4.四大句式、文言文成语、文言句子翻译(能训为主,结合所作的笔记和相关讲义。)

5.古诗词鉴赏(主观赏析题。能训、试卷、精通上的题目挑着看看,重点是学会解题方法。)

6.成语题(若干常用成语的意思要掌握。成语误用的类型看PPT,看几道题目练一练。)

7.语法题(长短句变换,扩写、缩写,仿句,看相关讲义)

8.病句题(病句卷上的方法指导。重点掌握病句类型。找若干题目练练。)

9.简明、连贯、得体(看精通上的方法指导。找若干题目练练。)

10.标语题、对联题、仿写题、图表题、诗句哲理(重方法,看讲义,适当找几题熟悉一下。)

10.文学常识(看看《能训》上的第一部分)

11.名著阅读(以二十篇为主,需默得出来。两张名著卷看看,有个印象就行。)

12.说明文阅读(重点看方法指导,解题方法归类当中有,要默出方法)

13.议论文阅读(重点看方法指导,解题方法归类当中有,要默出方法)

14.记叙文、散文阅读(重点看方法指导,解题方法归类当中有,要默出方法)

15.综合性学习,小作文,语言运用题(注意相应文体的格式,注意修辞和通顺,注意审清题意。演讲辞、欢迎辞、对话、辩论、串联词、颁奖辞、介绍、开场白、结束语、赠言、墓志铭等。看PPT)

16.大作文。(审题、立意、创新、记叙文、多用修辞、注意卷面。)

临战关怀

1.以能训为主,方法指导卷为辅,具体题目挑选一二看一看熟悉熟悉即可。

2.复习要眼、手、心合一。眼到笔到,笔到心到。语基一定要涂涂默默,光...看肯定没效果。

3.错题集和几份默写卷、默写本要看看,吸取教训,不重复犯错误。

4.作文一定要复习。整理好初三习作,清楚自己的常犯错误,总结经验教训。错别字要做好纠错工作。在选材上做一些准备工作,如写亲情、友情的,写志向、励志的,写自我觉醒的、写自我表现的、写兴趣爱好的等。每天在家做一到两个临题构思训练,题目在《能训》上找。

准确审题:最重要的大比规则

中考作文的第一要著,是迅速而准确地审题。这是人才选拔考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规则。审题,就是弄清命题者的“指令”,叫你写什么,就得写什么。打个比方:当考生都按照命题要求去打“排球”的时候,你却我行我素,去踢“足球”,这就是违背游戏规则了,足球踢得再好,也是无效的。正确的做法是:一个词一个词地在心中默读考题,强迫自己定下心来咬文嚼字,把题目的意思看清楚。譬如这么默读:以----尝试---为题---写---一篇---不得少于---600字。

如此咬文嚼字,是力图把题目中的“关键词”找出来。关键词,是命题者下达指令的最主要的载体。

当一个词在考题中出现两次以上时,它就有可能是关键词。如某年中考作题中,四次出现了“你”(你是怎样的呢,你的情况,关于自己,你的心里承受力),可见考生必须写自己。然而,那一年,又许多人高度“忘我”,只写“他人”!

一道作文题中,关键词不止一个,考生应当尽可能地把它们都找出来,不能丢三落四。如某年中考作文要评说两幅漫画,关键词就有四个——

1、“在一次漫画欣赏会上”的“欣赏”;

2、“对这两幅漫画”中的“两幅”;

3、“我更喜欢”中的“更”;

4、“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的看法”中的“看法”。1的指令是:要写成美术作品评论,不能写成读后感;2的指令是:要比较两幅漫画,不能只谈一幅;3的指令是:只能写两幅都好,其中一幅更好,我喜欢这一幅;4的指令是:要发表议论,阐述自己的见解。这是难度很大的一道题,数以万计的考生都考砸了!

由于关键词不止一个,如果考生在考场上只在心里盘算,那就很可能有所遗漏。所以,不能“心算”,必须采用最“笨”的方法——“笔算”,即把好不容易找出来的几个关键词,一在试卷上圈出来。这样,就有了“物质”的“依托”,关键词就“跑”不了啦!为了防止被误解为“做记号”,可用铅笔画圈圈,写完后一一拿橡皮擦掉。

以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审题“操作程序”,可供考生采用。当然,正确审题的关键永远是考生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平时多所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眼力”,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有个城市的中考作文,就必须把握好“感情亲疏”的真正内涵,而不能理解为“浓淡”“真伪”等。

考场作文制胜九招

考场作文要想获得好分数,必须学会几招实用妙法。

1.让标题“靓”起来。

现在的考场作文,大都要求题目自拟,因此,拟题非常重要。考生若能根据自己某方面的特长,拟一个有灵气、有创意的好标题,定会受到阅卷者的青睐。下面分别就补充标题和自由命题这两种命题形式来谈这一问题。

补充标题,也即半命题作文,通常是在横线上空出标题的一个部分,要求我们选择一两个词语或短语填上去。要使补充的标题美观,就要在形象下功夫。要么新奇,如《我最喜欢的半个妈妈》《没有开始的故事》;要么形象具体,如《丑陋的同学》《红色的日记本》;要么以情动人,如《解放军,我的亲人》等。

自由命题的技巧就更多了。有仿词法,如《胆小不如鼠》《网事悠悠》;有比喻法,如《同桌如花》《我是一本开心词典》;有矛盾法,如《细心的马虎仔》《老师给我做学生》;有的用句子作标题,如《我当寝室长》《让爸爸下岗》;有的使用呼告法,如《妈妈,我错了吗》《真对不起,同桌》等,这些拟题法,都能为文章增彩。

2.让“三板斧”夺头功。

《岳飞传》中岳飞的大将牛皋擅用板斧,所向披靡。我们写考场作文,也应该一上场就使出“看家本领”,写好开头。把精心设计的有个性的亮点,尽量在文章的开头展示出来,先声夺人。

3.让文章多分段。

多分段,不是为了虚凑字数,而是为了使文章的层次清晰明了。阅卷老师的工厂作量很大,如果文章层次一目了然,清爽如沐春风,自然能给老师留下良好印象。

此外,还要注意两点:一是在每段开头要精心设计—个统领全段的“中心句”。有了“中心句”作“导游”,读者便会跟着你的思路走。二是关键地方要独立成段。关键地方指的是精彩的句子或句组、表明观点的句子或句组、情节高潮等,把这些“闪光点”多“卖弄卖弄”,有利于增分。

4.让课文为你解围。

作文想拿高分,必须要有亮点。因此,在考场有限的写作时间内,应首先想到借鉴课文。一是在紧扣文题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考虑哪篇课文的结构可以借鉴。选择其中—篇,借其“框架”,“镶嵌”内容,我们就可以写出——篇令阅卷老师赞许的佳作。二是从课文中灵活取材。中学课文中涉及的故事,大多内涵丰富,我们不妨从一个巧妙的角

度重新讲述它。

5.让“三”来做文章。

从古到今,人们对数字“三”情有独钟。作文也是由“开头、中间、结局”三部分构成的,因此,我们应重视“三”的作用。我们可以用“三次谈话”来组织全文;可以用“三张照片”组织全文;也可以用“三个小镜头”“三个人物”组织全文;还可以用“三个画面”“三个地点”组织全文„„“三”是少中的多,“三”又是多中的少。凡事多则杂乱,少则单薄。所以,我们要在“三”上多做文章。

6.让名言帮你构思。

在作文中引用几句名人名言,这是很容易做到的。但让名言成为快速作文的—种技巧,尝试的人也许不多。如以“谈读书”为题作文,我们就可以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作为全文的纲,从“勤”和“苦”二字入手,很快就可以成篇。吴晗先生的《谈骨气》一文,就是巧妙地运用名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来统领全文的。

7.让情节来“抓人”。

情节的起伏跌宕,会抓住读者的心:要做到情节“抓人”,可从下面着手:

①找出你写的人或事中独特的地方,大做文章。

②将最重要的、最精彩的情节,大写特写。

③设置悬念,制造波澜,使行文节奏忽急忽缓、忽起忽落,扣人心弦。

8.让视角跳出“人”外。

一般的作文,都是从人的视角来写的。如果我们尝试转换一个视角,从物的视角来观察事物、抒发感情、发表议沦,便会收到极佳的创新效果。比如,以“等待”为话题,我们可以联想到“守株待兔”的故事,以树的视角来观察农夫的行

为,表达“不要消极等待”的观点。

9.让卷面美起来。

应考作文,特别要注重卷面整洁。要做到:笔随心至,落笔无误,先拟好提纲再写,以免思路不清或跑题;其次,卷面要整洁,避免勾画。把重点内容写在草稿纸上,整理后,再誊抄在卷面上。

中考作文备忘录

1、仔细审题,圈画重点,不偏题。

2、开头点题,中间围绕中心选材写作,结尾一定要浓墨重彩的点题。

3、中心要鲜明突出,准确把握写作重点,做到详略得当。

4、对于文中能表明中心、突出中心的地方不能轻描淡写,不能一笔带过,要给予充分描绘,细致刻画。

5、语言上要恰当运用排比、比喻、对偶、对比、设问、反问、夸张的修辞手法,引用名言警句或自创优美的文字,使文章有血有肉,富有表现力。

6、命题作文不能改动题目,半命题作文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文。话题作文,要仔细审读提示性文字,确定写作重点,拟好题目,写作时既点话题,又照应文题。

7、文体要明确,写记叙文要像记叙文,写议论文要像议论文,切忌“四不像”。

8、不暴露学校、姓名等信息(如重点民办中学,三年前我光荣的考取了某重点中学,父母出了昂贵的学费送我入学,隔壁是辅仁高中,钟书楼,钱钟书是我校校友、沁园新村等)。

9、一定要充分构思后再下笔,构思至少10分钟,写好提纲或要点。如时间允许,可先写草稿再誊写。

10、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尽量不要出错。实在写错了,用斜线轻轻划去,不要乱涂。

11、严禁写诗歌。不得套用已发表的文章,严禁抄袭。

12、作文水平高的学生,注重创新;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注重求稳。

13、写作素材来自生活,来自热点,写自己熟悉的,大打“亲情牌”,必能取胜。切忌胡编乱造,还美其名曰:“创作小说”。全部或大部分讲述他人故事,文尾点出中心的写法也不可取。

14、写作前先酝酿感情,形成创作冲动。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15、尽量不写文化课学习等枯燥的事,不用人云亦云的材料。

16、尽量不写英文单词与句子,不卖弄网络语言等不规范用语。

17、不要涉及敏感问题。政治问题、国际纠纷、宗教分歧,非我辈学生在短文中能说清,以回避为好。不要喊口号,不要写成大报告、光荣榜、决心书,切忌教训人。

18反映社会阴暗面,并非不可。但不宜夸大,不宜打击绝大多数,不宜说过头话。可用善恶对比的方法使文章积极向上,也可在文尾加上“希望” 的话,给人以光明。

19、中考作文决不能“弯弯绕”“太含蓄”,决不能“犹抱琵琶半遮面”!

20、拿高分,必须有亮点!亮点何处寻?

(1)、最大的亮点乃是一个巧妙的、机智的构思。

(2)、“亮点”,还可以是一个生动的传神的细节描写。这在记叙文写作中尤为重要。

(3)、“亮点”,还可以是一个内涵较丰、颇有韵味的句子。

三年功夫,在此一搏。全力以赴,绝不放弃!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