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你如何开展辅导员工作(精选)

你如何开展辅导员工作(精选)

你如何开展辅导员工作第一篇:你如何开展辅导员工作如何更好地开展辅导员工作龙源期刊网 http://.cn如何更好地开展辅导员工作作者:杨 艳来源:《职业·下旬》2010年第04期辅导员是高校从事学生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

你如何开展辅导员工作

第一篇:你如何开展辅导员工作

如何更好地开展辅导员工作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如何更好地开展辅导员工作

作者:杨 艳

来源:《职业·下旬》2010年第04期

辅导员是高校从事学生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层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对高校稳定、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面对新时期经济全球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科技信息网络化、生活节奏快速化的新形势,辅导员只有提升教育能力,开拓思想、扎实工作,才能成为合格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才能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教育好学生。

一、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辅导员是高职学生思想的引路者,是学生工作的管理者,做好这一工作第一步,首先要对辅导员角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辅导员承担着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素质拓展、学业指导、创业引导、就业指导等与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成才息息相关的工作,是学生成长最直接的引导者,是高校稳定的直接维护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直接组织者,是学风建设的直接实施者,是大学优秀精神的直接营造者与传播者。因此,只有理解了辅导员角色内涵,才能对日后的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二、辅导员自身素质

俗话说:“打铁需要自身硬”。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高校辅导员也要与时俱进、紧随时代步伐,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新事物,了解新情况,这样才能使自己适应大学生的思维活跃、求知欲强、视野开阔、兴趣广泛等特点,才能找到与大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共同语言”。同时,辅导员还必须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进取精神,努力掌握先进的思想理论、教育理念,系统的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为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的学生工作寻求新途径和新方法,为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打好根基。

三、加强学习,完善和发展自我

辅导员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面对一个永远充满活力,朝气蓬勃,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的大学生群体。社会环境在变、交际对象在变、工作内容在变,这促使辅导员自身也要不断学习,在工作与学习中不断反思、总结和探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才能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创新的要求。新形势下,高校日益重视起了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工作前景广阔,学校为其提供了展示才华和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辅导员的一项光荣任务。因此,辅导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大胆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和教育方法,不断开创高校学生的工作的崭新局面。

四、工作方法原则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鲁迅先生有句话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辅导员更应牢记这句话,要时刻记得自己每天都是在与一个个独立自主的的灵魂交流对话,应该用涓涓细流去滋润他们的心田。这就意味着,辅导员要教育学生拥有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还要用崇高的师爱爱去感化他们。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当然,仅有爱心是不够的,还要有正确的工作方法方式,对问题处理得当,工作才会事半功倍。因此,辅导员应该在借鉴以前的学生工作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教训,提升自身创新意识与创造力。

总之,辅导员是学生人生发展的导航者、学习成才的指导者、文明生活的督导者、心理健康的辅导者、学生权益的保护者和教育研究的承担者。每一位辅导员都要把握好自身角色、提高业务水平,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技师学院)

第二篇:高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摘要】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竞争加剧,作为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其成长的历程中,会遇到学习、交友、爱情、择业、社会适应等一系列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心理健康,突现心理危机。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接触较多,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对其进行心理 教育 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工作中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是辅导员工作的重点之一。 编辑。

【关键词】辅导员 如何开展 心理教育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思想 政治 工作者,日常生活的管理者和心理疏导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大学生虽然在智力上发育成熟了,但在心理上并没有完全成熟,当社会 经济 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诸多方面发生变化时,致使他们中部分人一时难以适应,迷茫、困惑、无所适从,心理负荷普遍加剧,突现心理危机。面对这些情况,能够在第一时间给予他们帮助和引导的人是辅导员。因此,作为高校辅导员,应了解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在教育管理中善于发现学生的异常心理和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并在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本文就以下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1 辅导员必须了解和把握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准确实施心理辅导

一般来讲,大学生在求学期间有五种最基本的需要,如果能够满足这五种基本需要,那么他们的心理 发展 基本上是健康的;反之,则会引发心理问题。因此,对大学生五种基本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是辅导员做好学生心理辅导的第一步。

1.1 心理独立感的需要

这是大学生走向成人、走向生活最基本的需要,现实生活中确有部分大学生并不能顺利地闯过这一关。因为,他们除了读书,对外界了解不多,缺乏一定的社会鉴别能力,不能判断,不能分辨社会中出现的种种。一旦进入新环境如同进入一个陌生的世界,他们希望自己能够独立但又不知道如何独立的矛盾时常困扰他们,心理上会感到恐惧,产生不安全感,此时特别需要心理上的支持。作为辅导员首先应该帮助他们消除恐惧,获得安全感,然后引导他们逐步从依赖状态向独立状态过渡,从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开始,让他们顺利地度过第一关。

1.2 交友的需要

每个人都有与人交往的需要,它是维护个体身心健康的重要支柱。大学生正处于一种渴望交往、渴求理解、被人接纳、被人认可的心理发展时期,交往的需要在其心理构架中占有突出的位置。但是,多数大学生从小到大都是接受亲人、老师的细心呵护和宠爱,很少关心别人,来到大学后,一时难以适应新的群体,处理人际关系显得较为吃力,迫切希望结交到可以对话交流的伙伴或真心的朋友,但又苦于交往技巧和方法的欠缺,会出现交往障碍,从而影响人际关系和学习。因此,辅导员应当帮助他们,成为他们的第一个对话伙伴,教会他们把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1.3 学习方法指导的需要

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的转变期,从中学到大学,由于环境和角色的变化,学习方法的改变,致使许多学生在学习上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原来的学习主要以 科学 文化基础知识为主,而在大学里则是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各种知识之间相互交错,知识面不限于教材范围,需要涉猎一定数量的课外知识,学习压力较大;学习方法与以前的应试教育相比,方法灵活、多样、自主、广泛,这就需要在学习方法上有根本的转变才能完成学业。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时间多,对大学生在学习上暴露出来的问题能够及时了解。因此,辅导员要同他们一起讨论大学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帮助他们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实现“全面学习、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终身学习”的终极目标。

1.4 恋爱的需要

这是大学生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的必然,我国新婚姻法规定,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结婚,这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大学生在学习期间谈恋爱的正当性。通过对我院200名高职大学生性心理调查结果显示:对异性有交往需求的占总人数94.6%;对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有93%的同学持赞同观点。因此,辅导员应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正常的两性交往,提高与异性交往的能力,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慎重对待自己的性行为,而不是断然禁止。 1.5 人生定向的需求

究竟什么样的工作适合自己,自己需要哪些知识、能力、素质的储备,这一切对于社会经验不足,没有任何职场体验的大学生而言,如同谜一样。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幻想,对人生定向彷徨、无奈。作为辅导员应深入到他们中去,因势利导,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引导他们顺利实现生涯角色的转换,制定出比较切合实际的职业规划,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使人生定向更加准确。

2 校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学生中的异常心理,及时干预心理危机

对于辅导员工作而言,每个大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的成长如何将直接关系着社会的未来,关系他们将来是否幸福。因此,辅导员要学会做心理医生,在教育管理中善于发现学生中出现的异常心理现象,用科学而有效的方法及时给予干预,方能做学生心理的塑造者和维护者。

同时,作为辅导员应该懂得:不同的学生因其年龄、个性特点、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不同,面临危机时的表现各不相同,但也会有一些 规律 性表现和特征。如,近期在学校言行和情绪表现有些异常;近期家庭或学校生活中遇到重大事件;部分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子女因缺少亲情而心理异常;成长经历中有过轻生的记录,最近生活中又遇到了一些新的矛盾无力解决;在心理测试中处于异常者。对于有上述表现的学生辅导员应把他们作为关注的重点,做到四个“及时”:及时发现和掌握学生面临的变化和危机; 及时给予力所能及的保护和干预;及时向有关人员汇报情况;及时疏导或转介,把危机扼杀在摇篮之中,以减少和避免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3 校辅导员在工作中如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辅导员与学生日常交往多,对大学生的禀赋、兴趣、情感、个性等了解的比较深刻。因此,要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辅导员除了解大学生的成长需要以外,还应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3.1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第一步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要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心 理学 上叫做首因效应。具体到辅导员工作中应注意几点:1)做好新生的接待工作。大学生踏人大学校门,渴望能与师长倾心畅叙,得到心理关怀,因此,在新生进校的那一刻起,辅导员就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2)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当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困难时,辅导员应该尽自己所能,全力帮助;3)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关注学生心理成长,增进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 4)以身作则。心态平和,言传身教,这些都是建立师生良好关系的基础。 3.2 学生心理,因人而易,对症下药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性格。如,有的学生坚强自信,宽容、豁达;有的自卑;有的学生意志薄弱„„。辅导员在工作中应该研究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将学生进行性格、行为分类,区别不同学生的心理活动。按道理讲现在的大学生应该是非常幸福的一代,他们在家里是宠儿、社会的娇子。但我们应该看到,他们也会有烦恼和压力。例如,现在读大学费用比较高,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经济压力比较大;现行大学生的就业体制,自主择业,对人才素质要求高,市场竞争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大,这些都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第三篇:请谈谈你所在的学校是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

请谈谈你所在的学校是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并总结一下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

作业要求:1.字数要求:不少于400字。

2.作业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作业,成绩为“0”分。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我的作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它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旨在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途经和内容。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新课程标准即将全面执行的形势下,综合实践课程在我校日益得到重视,课程开设几年

来,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

首先是抓宣传。由校长挂帅,教务处、政教处等部门,借素质教育和新课程实施的背景,在教师会,教研会上多次强调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并确定作为我校一门重点课程,要求各科老师把宣传贯彻到课堂中。、骨干教师带动。鼓励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老师放开手脚、大胆尝试。学校以“十五”课题牵动,鼓励骨干教师积极进行有关综合实践(如研究性学习、课程改革、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外出参观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又作为龙头带动同年级或同学科其他老师,让老师知道每个阶段该干什么,应注意什么,老师在其中如何扮演角色等,不少老师很快进入了角色,取得

一定的成果。

3、全校老师联动。学校多次组织研讨会,以做到经验互补、资源共享、情绪互鼓。本学年开始更把每学期召开两次研究性学习研讨会作为定制。

6、督查奖励促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放性特点,决定了它容易成为一门虚设的课程,必须加大督查力度。校领导经常性地随堂听课、检查备课本,检查老师是否在学科教学中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经常性地对学生研究性课题进行中期检验,参与成果验收,检查执行情况。对于贯彻较好的教师和积极开展活

动的学生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以此促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成立课程领导小组,构建课程组织机构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县教研室成立了以主管教学的局长为组长、教研室主任为副组长,学科教研员为成员的课程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确。组长全面负责课程实施过程的管理;副组长组织成员集体讨论制定实施方案、管理制度、计划、总结等;领导小组其他成员负责具体实施,定期开展课程研究现场会、观摩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及课题展示会等,为课程的全面铺开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各校也相应的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学科组长、年级组长、任课教师为成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小组成员构成注意了三个结合即校长与主管主任相结合;主管主任与学科组长、年级组长相结合;课任教师与非课任教师相结合。既有参与管理方面的人员,又有参与实践的研究的人员;既有参与课程开发的人员,又有参

与课程评价的人员;使学生选题与实践有指导,活动过程有管理和评价。我们还依据地域特点,在各乡镇成立了联片教研基地,通过联片教研的形式,进行课程实验和交流,使课程研究的结果

更具有代表性和推广的价值。2..加大培训力度,探索课程实施方法。

为使各校领导教师尽快进入角色,学会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法,本着“边培训、边实验、边研究、边开发”的原则开展工作。县教研室及时组织召开了全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专题学习研

讨会”。3立足我校实际,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1)挖掘地方特色资源,拓

宽活动渠道。

(2)关注身边的问题,开发学生的潜能

中小学生具有很强的问题意识,他们对身边发生的一切兴趣浓、疑惑多,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希望通过自己把身边的事情弄清楚,把问题搞明白。由于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的限制,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往往停留在表面,抓不住本质,即使主题在身边,也不能被学生发现。教师要带领学生分析诸多问题的共同点,从源头上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在与自然、与社会、与自我的关系上寻

找结合点,把问题定位在有生活意义、生命价值的认识水平上。

“环保”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环境保护是全人类的行为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直停留在说教上是不行的,只有让他们亲身感悟才能触其灵魂。为此,

五、六年级分小组对环保问题进行了调查:“饮马河臭水源问题”、“化肥厂污水问题”、“水泥厂灰尘问题”、“街道垃圾的处理问题”、“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处理问题”等,通过调查、搜集资料、访谈、动手实验等方式,了解了昌黎县城环境优美的过去和严重污染的现在,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于是

五、六年级学生撰写了调查报告病再全校唱响了《环保与我同行》的倡议,号召全校同学形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当环保小卫士,同时,他们向小大队辅导员、县环卫局、环保局、县政府领导递交了建议书,为家乡的环保尽了一份心,出了一份力。4开展形式多样的

活动,挖掘教师的创造能力

3)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师的带动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综合实践活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和应用的重要,体会到运用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的快感,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方法的提高。每次实践活动后学生都将自己的收获和体会进行分享和交流,许多学生

的小论文获得市级科技创新奖,还多次在有关刊物上发表。

(4)反思与提高。

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我们深深的体会到,要开好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决不是通过办几次专题讲座或几次观摩、培训就能做好的,更不是因为实施了新课程就有了新思想和新方法。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实现新课程实施的目的,不能仅局限于转变学校领导和教师思想观念上,还应考虑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环境等,特别是通过亲身体验实践过程,在实践活动中逐渐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管理策略和

评价体系;逐步规范实施办法,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实际效益。 培养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

的责任。

培养学生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1.通过对活动的参与、组织、指导和管理,转变教学观、课程观和教学方式。使教师从传

统学科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主题活动中的策划者、合作者和指导者。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习得与发展,而且要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态度的养成和价值观的确立,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世界出发,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

使他们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得到不断提升。

3.改善教师结构,培养一支“一专多能”的新型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自身专业化成长,形

成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深入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

的意识和能力。

①深入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

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尤其是进行研究性学习,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学生由于受年龄、知识经验、物质条件等限制,在这方面可能会遇到些困难,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起步阶段尤为明显,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料支持,如提供一些图书的分类情况,或向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网址、书目,划定查找范围,这样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活动效率。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执行系统的问题

目前,从实践层面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学生活动空间比较封闭,活动方式难以多样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明确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综合”体现的是学生综合知识的整体运用;“实践”强调的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让学生亲自参与,亲手操作,亲身体验;“活动”则体现了这一门课程的实施形式,是要在教师指导下的由学生在活动中来完成,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观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它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学生可以动手实践,就某个问题深入探究,进行总结,从而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探索意识、创新意识、主体意识、合作意识等综合素质,达到增

长知识、拓宽视野、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发展个性的目的。

成立校本教材开发小组。校本教材的开发对于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为此,我们学校成立了以教导处牵头,教科室参与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针对青湖及周边教育资源,以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为主要研究对象,形成了独具青湖特色的校本教材——《古镇新曲》;为了进一步完善我校的校本教材,使之成为实用性强、贴近实际、可具体使用的本校教材,我们在充分挖掘室内外活动项目内涵的基础上,积极组织人员编写了《走近综合实践》这一本比较成熟的校本教材。这本教材充分体现了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特色,展现了各活动项目的独特风景,是一本集知识性与指导性为一体的真正的校本教材。

(二)加强教师管理,提高业务素质

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实施者,具体执行者,课程能否得到有效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了解就无法开展活动。因此对教师加强培训非常重要。

)做好校本教材的开发工作,校本教材的开发过程也是教师认识、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校本教材是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根本,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小组的指导下,在考察、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组织骨干教师从基地的各活动项目上认真研究确

定课题,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属于自己的校本教材。

1、校本教材的问题,学校要想开发一套合适的校本教材,需要解决教材的定位、选题、编写人员、资金、能否适应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的问题等。我校目前的校本教材虽然已经开发出两本校本教材,但是离真正大范围使用的教材还相差甚远,所以很需要一个统一的地方性的校本教材。

2、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问题,

3、研究课题的选择问题,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课题进行研究,这是很多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困惑的事情,选择的课题既要适应学生,又要适应环境,让学生能安全、方便的进行信息和数据的采集。

4、与其他学科冲突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都是兼职,他们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有时还是会轻视这门学科。

5、评价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不能像语文、数学那样可以以某一次考试或是备课、作业来考核评价,也不是所有的教师都参与,所以能否科学的考核与评价就成了制约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既可以拓展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的团队精神、组织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信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青小人的不懈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我校将会建成全市一流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发挥全面的育人功能,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将会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

以上是我校的做法与体会,不足之处,请大家给予批评指正。

确立了以“生活•创造”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对“生活•创造”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三个“定位”,即实施理念的定位,操作思路的定位,活动目标的定位。而后围绕“生活•创造”这一主题,构建了“生活与生命、生活与服务、生活与科学、生活与艺术”四大学习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学习领域进行相互渗透、相互整合。

又如杭州富阳市富春第二小学面向学生日常生活领域的问题来组织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强调学生从生活世界中自己去探究,去发现问题,选择课题,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从而解决他们乡土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发展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校开发衣食住行乐生活主题。传统节日(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等非指定领域内容也纳入了综合实践课程的校本资源开发中,做到了综合实践活动与少先队活动的有效整合。

一)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接触社会、自然的机会,让学生有了课堂上得不到的多种生活体验。

因为我们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活动的主题都是学生经过初

步调查自己提炼的,源自学生的生活,所以研究内容五花八门,研究范围和活动内容涉及:乐从的历史与现在的资料搜集、对未来的展望、卫生情况的调查,社区的清洁活动,参观家博,采访,插花,制作贺卡等活动。着重于让学生在实践中、在积极的参与中获取亲身经历和直接经验,并从小养成实践意识,形成综合实践能力,是一种体验教育,这些活动不是单纯地从知识出发,而是从人的终身发展出发,促进学生建立新的适合他自己的学习方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接触社会、自然的机会,通过亲身体验,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了热爱家乡乐从的情感。综合实践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尤其是“爱我乐从”和“参观家博”两个活动学生通过调查,搜集了解家乡乐从,学生关心乐从的经济发展,环境状况,都积极的参与活动,去敬老院和儿童公园打扫卫生,个个干劲十足,参观了家具博览中心回来后学生都为自己的家乡有亚洲最大的家具贸易城而无比自豪,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家乡乐从,更热爱自己的家乡了。

(三)促进了其它学科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综合实践课程渗透于各门学科中,强调方法、形式的综合,我们将活动与其它学科巧妙地有机结合在一起。本课程的评价也应该体现出综合性,学生积极参与本课程形式多样的活动,就是他们最大的学习成果,即使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失败,也是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

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如让学生语文的写作,数学的调查,统计计算,美术的绘画,设计,音乐的表演等等学科活动的综合,真正使学生通过自主的、创造的、富于探究的体验和实践活动来进行综合学习;

问题探讨有的家长也意识到了孩子将来是社会人,应该掌握一些必要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劳动、生活技能,对学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课程是持支持态度的,但有一部分家长还是只注重学生的语,数,英的成绩上,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不够。支持度不够,今后我们还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家长认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学生收集资料困难

第四篇: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与方法

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队伍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责任。广义的讲,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芯片,贯穿于辅导员所有的工作情境中。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虽然形式上百花齐放,但内涵永远是对辅导员职业表现出的爱心、诚心、公心、信心、精心和热心。

一、坚持四个原则

(一)坚持导向性原则,给自己的工作树立一种高度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辅导员只有站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全面深刻理解高等教育的历史、现实与发展趋势,才能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来认识、分析和解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把握平凡琐碎的日常工作背后的意义,才能始终保持工作的热情和创造性,也才能保证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性、理性和人性。

辅导员工作是人才工程,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辅导员要成为教育者,更重要的是要成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和引导者,做学生成材的引路人。

(二)坚持三贴近原则,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育必须通过生活也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绝非空穴来风,辅导员作为和学生接触的一线工作者,在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必须关注他们的学习需要、能力提高和就业前景,只有解决好学生的实际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要真正将育人行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去,将管理工作渗透到学生学习实践每一个环节。在工作中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发展,顾及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成才,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为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坚持主体性原则,做学生航程中光明的灯塔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辅导员要给学生留有空间与时间,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促进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和积极的个性张扬。在教育中要坚持因材施教,给学生更人性化的评价,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发现学生的长处,给学生自信。适应社会对各方面人才的需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自主选择发展方向,实现“多极发展”。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树立不断进取的自信心,提高主动发展的内部动力。

(四)坚持一切从爱出发的原则,做学生温暖如家的港湾

辅导员工作紧张而辛苦,琐碎而繁杂,要求高而责任重,在较长的时间里,在工作上要持续保持积极、主动的状态,除了职业操守外,还要有对这项事业持续的情感投入,把辅导员工作当作一份阐释爱的职业来做。爱就如一面镜子,是相互的,快乐也是可以放大、传播和分享的。我们对学生友好,他们会给我们一个好的反作用力。只有无私的爱才能产生大快乐,而你给学生的爱,他们会加倍给你回报!

二、用心创造生动鲜活的工作方法

1、用心走进学生 做良师益友

辅导员要融入学生的生活又高于学生的生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融入学生的生活,才能贴近他们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接近他们的成才愿望和目标,靠近他们的兴趣爱好、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才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倡辅导员与学生同学习、同生活,进教室、进宿舍、进餐厅、进操场,和学生亲密接触,全方位关注学生成长。

2、擦亮细节把爱进行到底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对学生的问题和请求,不妨一一记录在手机短信里,解决了某个问题以后才删除相应的信息,防止自己因为事务繁忙而遗忘,从而失去了学生的信任。食堂的饭菜如何、冬天的暖气怎么样、返乡的火车票怎么买,这些很具体的问题一定要重视,要解决好。因为恰恰是这些生活琐事,是形

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最基本也是最坚实的素材。

3、爱是用来激励的

“皮格玛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任何学生都需要赏识和激励。著名教育家詹姆斯早就证明,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

4、匠心独运 唤醒工作的生命力

面对追求创新、丰富多元的生活,相对曾经让学生感到苍白平淡枯燥的思想教育,辅导员必然要在育人模式上有所创新。学会并用心创造化平凡为伟大、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

5、千手观音 让每个学生成为你的助手

学生和辅导员的关系是助手还是简单的受众?每一个学生都是学校的主人,日常事务也应该由学生参与操作、管理,我们应该主动邀请学生来做助手,找到长处,提供发挥他们特长的助手岗位。在助手论的理念指导下,学生也会充分的挖掘出自己的潜能,从而更好发展自我,提升自我。

6、家虽方寸地 却有一扇等待开启的门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上大学,一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又不善于与人沟通,而辅导员所带学生众多,难以面面俱到。家是学校的根据地,学校是家的延伸,家校交流才能实现教育联通,使教育更有针对性。

7、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关怀贫困生从心开始

贫困生是大学生中一个重要的群体,贫困生工作是学生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必须引起我们辅导员关注,要尽可能把国家的资助政策用好用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给予爱的同时更多考虑帮助的可持续性。他们虽然需要物质的慰藉,更需要一颗平等的爱心。

8、心理健康才能沐浴阳光

不要等学生出现了心理障碍我们才进行心理辅导,能让学生敞开心扉,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们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借鉴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补充。

9、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做学生的好榜样

由于榜样能把社会真实的思想、政治和法纪、道德关系表现得更直接、更亲切、更典型,因而能给人以极大的影响、感染和鼓励,教育、带动和鼓舞人们前进。桃李虽无言,但果实甜美,惹人喜爱,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只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诚恳真挚,就会深得人心;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辅导员要做学生的好榜样,用优秀品德来影响和引导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10、明确学习动机,从职业需要开始

育人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核心,而育人工作的一个重头戏就是学生的学习发展和人生规划,我们要千方百计解开职业生涯与大学生活的心结,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观,把职业和学业、专业、就业、事业及人生发展联系起来,在职业观的指导下学习、工作和生活。关心学生的现在、更关心学生的未来,做学生的贴心人和铺路人,这无疑是辅导员工作中最有乐趣也最有挑战的一件事情。

11、开展专业和主题实践活动,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概括地讲,社会适应能力即为人做事能力,包括独立的人格、通达的人品、准确的社会角色认知、专业的职业能力等,社会实践活动要服务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知行的转化和统一。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广泛,既包括生产实习、社团活动、科学实验等以动手为主的专业活动,也包括勤工俭学、社会调查、公益志愿等思想道德层面的感受体验活动。这些活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作用非常有效。

12、用心结网,直击心灵,做推动学生工作网络化的网络工程师 网络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主要

渠道,它正改变着大学生们的学校、生活模式,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每周上网的时间平均为16.8个小时。网游取代体育运动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娱乐方式。网络的“去社会化”导致部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减弱,甚至出现心理疾病,是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辅导员要提高综合素质,适应时代发展,搭建网络平台,传播先进文化,加强舆论引导,建立预警机制,开展网上活动,文明网络环境,学会利用网络的有利条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13、用争创先进激活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是个人在实现自身理想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其精神内涵就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已成为当代教育者所形成的共识。我们要通过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团体活动和争优活动,有针对性的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

14、传递大爱、服务社会,教会学生勇于担当

大学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夯实基础,培养服务社会的能力,更要激发学生谋划和引领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追求。要大力推进自信、自立、自强意识培养,为学生践行责任打下基础,让学生学会勇于担当,成为祖国未来坚强的脊梁。

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境界对青年学生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辅导员的理想信念要坚定,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有政治敏感度,在重大政治和理论问题上旗臶鲜明,立场坚定。

三、用双赢的理念与学生一起成长

教学相长,共同进步。我们需要用双赢的理念确立我们的工作目标,实现学生与自身的共同发展。正是将繁杂琐碎的日常工作臵于科学研究的高标准定位,使得辅导员超越着事务性的平庸,向着学习型、专家型的方向扎实迈进;正是对学生的全情投入,使得辅导员的研究工作充满动力,成果斐然。如大连理工大学辅导员袁晓东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自己,先后参加过"大连市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等多个培训班。获得国家二级职业指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

创业实训(模拟公司)助理证书,被学校首批选派到美国做访问学者。袁晓东在工作中善于思考,不断总结创新,是突出的"研究型"学生工作实践者。2008年被聘为"辽宁省首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专家",作为主编,编写了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活指南》。

2009年度全国高校十佳辅导员——北京师范大学胡志峰说,辅导员工作是可以追随一生的事业,可以仰望一生的事业!只要我们完善人格、言传身教,做学生成材引路人;只要我们理解学生、关心学生,作学生生活的贴心人;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开拓创新,作学生职业的铺路人,树立讲政治、有正气、求发展的职业形象,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才会是一种成功的爱的教育。

第五篇:论高校辅导员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摘要 高校辅导员是最基层的学生工作者,既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也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层队伍。本文主要从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具备的素质及具体开展途径两方面进行阐述,系统强调了高校辅导员在具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的重要性。

关键字 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辅导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内容,而当今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的许多问题不仅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解决,还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解决。因此在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要不断探索并掌握适合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做好学生的心理指导和调节工作,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一、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具备的素质

(一)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基础

教育心理学家张大均教授认为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它由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适应性因素三个方面构成。

认知因素包括注意力、感知觉、记忆等。辅导员在开展学生工作中,应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应拥有鼓励、信任、平等对待学生的态度;同时保持清醒的理智,对待问题能够进行客观分析、理性应对。

个性因素主要提倡高校辅导员应拥有良好的个性如自信、自强、自律、乐观开朗、真诚热情、善解人意、认真负责、敬业、勤奋等。

适应性因素。高校辅导员应表现为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如心理应变能力、团队竞争协作意识、承受挫折、调适情绪、控制行为的能力等。

总之,高校辅导员应该是人格健全,情绪稳定,反应适度,积极进取,人际和谐,才能把他们的精神带进学生工作,传递给学生。

(二)树立正确的心育理念为保障

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心育理念,倡导高校辅导员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无条件积极关注、积极倾听学生的心声,有效共情等。

无条件积极关注这一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具体指以积极态度看待学生,对学生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光明面给予有选择的关注,利用其自身的积极因素促使学生发生积极变化。

积极倾听要求辅导员在与学生沟通时,放下教育者的姿态,以学生为谈话主体,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积极倾听需要操作者保持价值中立、避免说教、不加道德评判;积极倾听需要操作者耐心、细心,关注学生的非语言信息如姿态动作、语音语调、表情等;积极倾听需要操作者态度亲切,不过多表达个人见解和渗透过多个人感情;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达到有效教育的目的。

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辅导员应学会从学生的内心参照体系出发,设身处地的体验学生的精神世界。如对于作弊学生的教育问题,从教育者的立场对其进行道德批判,往往教育效果不佳,不能深入人心;但从共情的角度了解学生作弊也是上进心的一种表现,想有个好成绩的愿望是好的,只是方法不得当,引导学生在采取行动前应先考虑所应遵循的所处环境的规范约束,这时就很容易看到正向引导的效果。

(三)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为后盾

高校辅导员应掌握的工作相关心理健康知识包括了解基础的心理学知识、认识大学生阶段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应对方式、心理咨询理论等。推荐书籍如下: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孟昭兰),作为入门教科书,了解心理学基本知识感知觉、记忆等认知因素、情绪、动机、人格,从较为系统的角度了解心理学这门学科,把握科学的心理现象。

青年心理学(冯江平、安莉娟,王极盛)研究青年期个体的心理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发展心理学分支。内容包括青年的智力发展、个性形成、情感和意志表现、世界观的形成、心理卫生等多方面的问题。帮助辅导员更好认识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各项特点,以便更好开展工作。

高教司出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徐光兴的学校心理学。从具体问题的现象描述出发,深入了解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心理教育方法,全面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求。

二、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

(一)积极关注班级心理问题的学生 1.甄别心理问题学生

辅导员在开展工作中,对存在下列因素之一的学生,应作为心理高危个体予以特别关注: (1)在心理健康普查中筛查出来的可能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学生;

(2) 存在心理困扰学生(如:存在适应困难、情感困扰、人际关系不良、自卑、情绪低落、抑郁、躁狂、长期失眠等现象,社会支持系统缺乏或丧失,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或其他可能对自身、他人及社会造成伤害的倾向等);

(3) 身体有重大疾病或残疾、正在服用心理治疗药物或抗精神病药物,特别是被确诊(或疑似)为抑郁症的学生;

(4) 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并经医院确诊的学生(如:患有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疾病的学生);

(5) 学业困难学生(如:多门课程不及格、不能如期毕业等); (6) 行为异常、出现怪异或明显偏离常规行为的学生;

(7) 行为违规学生(如:经常上网或上网成瘾、夜不归宿、旷课者,由于考试作弊、打架、偷窃或其它行为受到校纪校规处分者);

(8)家庭出现突发应激事件的学生(如:家庭经济困难,父母离异、失业或有重大健康问题,丧失亲人,家庭有法律或其他重大纠纷的学生)。 2.应对心理问题学生

首先,不要歧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心理问题和我们的生理疾病一样,是一件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同生理问题相同,心理问题是我们的健康信号,每个人处于某些情境中都会或多或少、或轻或重体验到的,当我们认知、情绪、行为出现异常时,意味着我们要及时关注、及时解决,不应逃避,也不应否认,只要承认,然后积极应对,情况就不会恶化。

其次,多角度多方面了解情况,甄别问题的真实严重程度。以谈心的名义,和学生进行谈话,关心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该生的同宿舍其他成员、班级心理委员及其他关系密切的学生进行谈话,全面把握学生的真实状况。

最后,根据不同的问题类型,做出相应的积极反应。针对问题程度较轻者,应及时上报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咨询干预,并成立以学生干部为负责人及同宿舍同学为主的不少于三人的学生监护小组;针对问题程度较重但能坚持并接受治疗的,建议休学或由家长签书面协议后陪读监护;针对严重心理危机者,建议休学并医院就诊,在校期间由辅导员为负责人及同宿舍同学为主的不少于三人的学生监护小组进行24小时特别监护。

辅导员要认识自己的专业权限,当发现自己已尽全力而学生发展变化仍非常缓慢甚至有恶化的趋势时,应考虑转介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医院。转介不是推卸责任,而是为了学生利益,同时还要做好家长的工作,消除家长和学生的病耻感:心理疾病是处于这个时代下很多人都会共有的、非道德性、非个人品质问题的正常表现。

(二)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宣传活动。

辅导员要了解大学生的成长需要,不断补充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掌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在日常工作中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做到全面把握,重点关注。注重日常知识宣传,鼓励学生对于自身的心理健康多加关注,增强学生在面临心理问题时的求助意识。

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辅导员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心育理念,维护学生自尊,关注学生内心需求,对学生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多引导;少说教,多倾听。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可以引入一些心理教育方法促进班级的和谐班风,如开展心理主题班会,引入团体心理游戏到班会中针对性的加强班级凝聚力。如:针对部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不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拔河比赛、同舟共济或蜈蚣翻身活动;营造和谐人际关系,可以通过心有千千结、背摔、人椅等活动增强同学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针对学生情绪管理问题,可以引入疯狂复读机、天气预报和心的支撑游戏教给学生如何面对负性情绪。

(三)加强队伍建设,深入指导学生同辈教育活动。

由于时间、精力、角色等的各项限制,要全面把握学生状况,就需要充分发挥学生骨干队伍的重要作用,使之做好信号员和预报员的工作。因此,加强学生队伍建设,指导学生进行同辈心理辅导,就显得尤为必要。在队伍建设方面,除了每个班级一名心理委员外,还可以在每个宿舍增设一名宿舍信息员(也可由宿舍长兼任),及时全面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在选拔心理委员及心理信息员时,应注意选择那些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为人乐观,开朗;热心班级心理健康工作,具有服务意识;善于与人沟通,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心理学感兴趣,且对心理健康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的学生。

另外,辅导员应定期召开班级心理信息员会议,对性格孤僻、学业困难、家庭经济困难、行为异常、就业困难等特殊群体学生给予特别关注,在班级中构建以教育为基础、以预警为重点、以干预促转化、以跟踪固疗效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四)全面参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高校应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制度、心理信息月报制度、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制度等一系列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机制。在危机干预等的具体工作中,辅导员站在监护救助的第一线,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全面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危机信息,用自身的实际行动为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维护校园稳定,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实现“早发现、早识别、早评估、早处理,防患于未然”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教师心理素质与专业性发展》张大均、江琦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施办法》院学字﹝2012﹞29号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