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案例一等奖
第一篇:班主任工作案例一等奖
《有趣的画板》教学案例-一等奖
有趣的画板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浙摄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第12课,是第三单元神奇的“画王”的第一课。本单元主要内容是学习金山画王这个软件,而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到金山画王的奇特之处,并初步使用金山画王,基本掌握笔和仙女袋工具的操作使用,过程中重在培养学生养成较好的绘画习惯,如细腻地使用笔,及时撤销,学会保存等,能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
二、学习对象分析
从知识储备来看,学生刚学习信息技术大半个学期,部分孩子鼠标掌控还不是很熟练,电脑绘画的基础相对较弱,虽然有个别同学知道甚至用过金山画王,但基本没有系统地学过金山画王各个工具的使用,因此,需要降低绘画的整体难度。从学习特点来看,学生很容易被金山画王有趣的界面和其他功能所吸引,对所学的重点笔功能反而不感兴趣,因此教师要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兴趣,可以考虑对学生必要的约束。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金山画王的基本界面,学会金山画王程序的打开和退出,并能保存作品。 2. 认识画笔,了解仙女袋的特点,并学会两者的使用。 3. 能选择画笔的合适选项,适度使用仙女袋进行合理创作。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演示讲述、学生自学尝试、师生演示交流、范例引导等方法,在给故事配画的过程中,学会金山画王的初步使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升对电脑绘画的学习兴趣。
重点:学会使用各种画笔进行创作
难点:能选择性地使用工具并合理设置进行创作
四、整体思路
本课设计贯穿了文字配画这一思考,一开始就创设一个给小故事配画的情境,然后以考察基本功的形式学习笔的使用,明确要点,再通过理解文字明确各步骤的学习任务,有选择性地使用工具给文字配画,进行合理创作,最后作品展示时让学生用一句话续编故事,也体现了文字配画思考的延伸。
本节课教法以情境教学、任务驱动教学、讨论法为主,辅以讲授法、演示法等。学法以自主探究学习为主,辅以交流、讨论。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激发兴趣
1. 教师跟学生谈谈关于画画的问题,引出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时用金山画王为“蘑菇房”小故事配一幅画。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故事配画的情境,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快速引出课题。
(二)认识画王 学用画笔 1.教师组织学生打开金山画王并带领学生认识操作界面。
2.教师以考察绘画基本功为要求,先简单演示用笔画一些“点、线、面”(图1),接着布置任务:用不同的画笔画出不一样的“点、线条、色块”。
图1 3.学生自主尝试,教师巡视指导后,采用学生演示的方式组织交流反馈。反馈过程中,重点解决以下问题:如何画点、颜色的选择、笔粗细的选择、撤销功能、鼠标停留提示功能。
4.教师小结要点并简单板书,组织学生再次尝试。
设计意图:界面了解采用演示讲述效率较高。学生对金山画王中笔的使用还比较陌生,通过演示及自主尝试,能更好了解笔的各种不同功能及画出不同图案的方法,而点、线、面则是组成画面的元素,这样进行教学涵盖了笔的粗细、颜色设置,为后面画图奠定基础。
(三)合理用笔 文字配画
1.教师恭喜学生通过基本功考核,可以为文字配画了,然后出示文字:一个晴朗的星期天,草地上漂亮高大的“蘑菇房”建好了!组织学生说说,如果你来画,你会画上什么?
2.教师出示两幅不同风格的范画(图2),边展示边描述:左边这位同学使用线条画出轮廓,然后涂上颜色的方法来完成的,右边这位同学呢,是用色块来表现蘑菇房的,运用不同的画笔,我们可以画出不同的图案。
图2 3.教师组织学生画图并巡视发现问题。
4.教师以个例分析的形式,选取画得比较好的和画面不完整的两种典型案例进行问题解决。比较好的让学生说说怎么画的并简单演示,画面不完整的则先让学生说说困难,然后教师通过演示,指导学生如何快速修改。
5.反馈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修改。
设计意图:通过说说对文字的理解明确任务,更有想象空间,用范例引导学生画画,给一些同学提供参考,降低创作的难度,交流反馈中主要解决绘画中出现的问题。
(四)巧用仙女袋 适度美化
1.教师出示第二个句子:几个小动物一起来到了“蘑菇房”下。再次提问:这回,你想画上些什么呢? 2.教师顺着学生的话引出仙女袋,并介绍:仙女袋是金山画王里最神奇的工具了,里面有很多有趣的图案,像这样选择一个图案,到画纸上单击鼠标就可以画出来了。
3.介绍完毕后,教师故意用工具在画面上乱涂乱画,画出很多动物,提问:有些同学一看仙女袋这么神奇,就会开始像这样画,你觉得怎么样?
4.教师小结学生说的注意点,布置任务:合理使用仙女袋功能,完善画面,完成后思考一下作品中,你最满意的是什么,也可以用一句话续编故事。
5.学生美化作品,教师巡视后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夸夸同伴的作品,说说简短的小故事。
设计意图:由于仙女袋的神奇,学生经常滥用,这样设计主要希望学生能适度使用。用一句话续编故事,使整个情境完整,也促进学生表达意识的提高。
(五)保存作品 交流收获
1.教师演示保存作品的方法,说明保存的要求,学生保存作品。
2.教师和学生交流一下本课的收获,引导学生从知识和情感两方面来回顾。交流结束后,教师告诉学生金山画王中还有很多有趣的功能等着大家一起去学习。
设计意图:金山画王中作品保存与其他软件略有不同,因此采用教师演示的方法。教师与学生一起交流收获并引出更多学习内容,既对本课知识进行了梳理回顾,也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六、反思与感悟
本节课的教学,从设计开始就融入了与语文、美术进行整合的思想,把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工具来使用。
整节课以为故事配画为情境,从语言文字的变化,故事的发展展开教学,慢慢地渗透,使画面随着故事的发展丰满起来。最后当画画完以后,再用一句话续编故事,又回到语言文字上。从文到画,再由画到文,循序渐进。不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有点要求过高,特别是最后的故事续编,学生可能在画面上花了太多心思,故事创作显得有点单薄。
另一条线就是融入了美术的思想。在美术中,将画面分成“点、线、面”三块内容,对于三年级的孩子,这么抽象的概念当然过于枯燥了,因此在表达时,教师特意改成了“点、线条、色块”便于学生理解和分解画面。因此,先组织学生学习“点、线、面”的画法,然后进行创作。由于学生用电脑绘画时,也会受平时画画的影响,因此在创作时,出示了两幅范画,却体现了两种不同的创作思路,先画轮廓后涂色或者直接以色块表现。这样的设计也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创作思路。
整节课,在设计思路上,体现了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使用以及与其他学科整合的这一思想,在操作中也基本表达了这样的思路。当然,还有一些地方值得进一步思考,比如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分层要求、评价的专业性等。
第二篇:高中班主任工作案例-班主任工作案例
高中班主任工作案例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这是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俗话说:“十个指头伸出有长短” 。转化后进生成了每班主任都会遇到的问题。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首先应该是爱孩子。对全班学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班主任对他们不仅应施以爱心、施以细心,更应施以耐心。“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活动观察。
班里的某一女生是最令我头痛的一个学生。由于家庭变故,她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情绪低落;上课迟到,不做作业,上课睡觉更是家常便饭,各门功课单元测试不及格。科任老师经常向我告状,是学校有名的女生,真让我头痛。该生打过架,翻过围墙,交过朋友,无论是苦口婆心的教育或是声色俱厉的批评均无济于事,一副"软硬不吃"的样子。我一次次苦心策划的转化计划都宣告失败,实在是无计可施了,但又不忍放弃,放弃不等于宣判“不可救药”了吗?在一次偶然听到“冷处理”法之后,我想,何不试一试呢?于是,一段时间以来,我对他不闻不问,。每次犯了错误我让她给我上交一份材料,作为上报政教处的依据。时间长了,也没老师督促她学习了,渐渐的孤立起来了,自己反到觉得不自在。然后我又看准时机,给她分配一些小任务,我又给予适当的表扬,慢慢她找回了信心,细心注意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只要她的学习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班主任工作/)使她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她,信赖她。她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看到了自身的力量,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与自信。哲人说:“使人前进的最大一种刺激物,是一种成功的感觉。做了一点事的人,无论事情大小,只要他尝着一点成功的快乐,便会渴望再次成功的光荣”。终于我高兴地看到她逐渐有好转的迹象了:学习兴趣浓了、纪律好了。
我们常说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良师易做,益友难当。作为班主任不仅要传道授业,还应像朋友一样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随时随地的同学生"心理换位",想其所想,再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才能真正成为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的益友。
我班有个男生,父母都在从事个体经营,平常家庭教育顾不上,这个孩子简直成了班里的捣蛋鬼。我找他们谈话,道理说了一千遍,全成了耳边风。听到任课老师反映他调皮的情况,一气之下命令他们写检讨、写保证书,这一招虽然奏效,但好不了三天。这样的孩子怎么办呢?我不得不静心深省。
一天下午,我把他请到办公室,并让他坐下来。我接着和颜悦色得说:"老师最近碰到一个难题,一直解决不了,我想请你帮我出出主意。"边说我边用真诚的目光盯着他,老师的信任使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紧接着,我让他对当前班级和寝室的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向他征求改进管理班级的意见,那次谈话之后,我大胆给他唯一委以重任,担任寝室楼长,充分激发其责任感。果然,"调皮鬼"不在调皮,班级情况明显好转。
可见,只有对后进生倾注满腔的热情,不带任何偏见,才能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老师公正客观的对他们评价,才能如和煦的春风,沁人心脾,润物无声。
班主任工作,可说酸甜苦辣样样滋味皆在其中。尽管工作尚不够尽善尽美,但已尽心尽职。我总想,只要每个班主任能够以爱心、细心、耐心去面对工作、面对学生,就“没有过不去的关”,“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教海无涯,班主任工作中的方法很多,我想只要我们以满腔热忱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催其猛醒,促其奋进,执着的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的人才,给学生的进步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每位教师都会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第三篇:高中班主任工作案例-班主任工作案例
高中班主任工作案例
班主任要善待不喜欢你的学生
2006年9月新高一报到时,一名男生小王迟迟不来报到。家长把他拽来,他指着我在走廊上公开叫嚣:“你管班太精细,太严格,我要调班。”
我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新班刚开始,就有学生公开表示不喜欢自己。这件事在学校里面也很新奇,最后校长都惊动了,出面干预,他就没调成。因为当时我们学校有一个规矩:没有极为特殊情况不能调班。
后来的事实表明,这是一个相当有个性的孩子,不让调班,他就天天背着空书包来上学,上课趴在桌子上睡觉,谁跟他说话他都一言不发。我相当恼火,却又束手无策,只能在心底祈祷他不来。工作以来自信满满的我第一次遇到了Hold不住的窘迫,因为他根本不看我。刚强的我在人前装着不在乎地说“随他去吧”,白天要看着他趴在桌在上却无能为力,在深夜里还要聆听他父母向我历数他的叛逆。反正,无奈的情绪在家长和老师身上都弥漫着。
大约两个周后,我试着跟他沟通,他的头歪着,一言不发,任凭我苦口婆心的开导都无动于衷,最后,他说了一句令我至今难忘的话:“不要以为学生都喜欢你,我就不喜欢你。但是我喜欢学习,尤其喜欢学物理,怎么会让你教物理呢?”
大家别见笑,请一定要相信我当时掉泪了,因为我已经完全崩溃了。自己多年努力在心底、在学校、在学生、同事中打造的形象完全坍塌。办公室的其他老师把他轰走了,临走时他满脸的倔强。
我又一次败下阵来。但是正是这次谈话,坚定了我要转化他的决心。我请教了我们学校的特级教师徐婷阳老师,她听完我的叙述,真诚的提出了三点:
1、学生说的是实话,你爱岗、敬业、责任心强、管理班级严格到位,这些在你来看都是你的资本,可是你忽略了教育主体——学生的差异,有些学生就是不喜欢被管束太严,这一点要理解。
2、不要以为学生都喜欢你,你不可能做到人人满意,当然我也不可能,只要大多数人满意即可。这是实话,就是难听点。
3、个性这么强的孩子,你要善待他,他不是说他爱学习吗?每个学生都有他与众不同的一面,都是一块玉石,你要像一名高明的雕刻家,因势利导的把他雕刻成独一无二的宝玉,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是班主任大忌。他不喜欢你,你去喜欢他,更要善待他,石头都能捂热,何况是这样一个大活人。
徐老师的话字字撞击我的心灵,为什么自己不敢甚至不愿意去回顾总结自己的工作?难道自己的工作就真的这样不堪回首?实际上内心深处也承认自己的一些管理方法、理念存在问题,只不过当被冠以勤奋、严格、负责任、出成绩的名号后,内心深处的自我膨胀使自己不愿意去面对,越来越希望所有的学生都服从我的管理,什么事情都整齐划一,却忽略了教育的主体是活生生的个体。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小宇宙,我从来没有想过如何去激发这些小宇宙,却立志把他们把他们打磨成平整的小石头,有棱角的统统磨去,有瑕疵的一概剔去。由于我的执着、坚持不懈,我所管理的班级总是全校最好的、最出分的,家长感激我,挤破脑袋把孩子送到我的班,领导对我更是赏识有加,我更加亢奋的挥动手中的“斧子”,努力为学校、为社会打造“标准件”。这就是真实的“我”,一个自己都感觉很残忍的“我”。
经过自己激烈的心理斗争,我心态平和下来,看学生的眼神都不是过去那种挑剔的,而变成柔和的;说话的语调不再是盛气凌人的,而变成温和的。班级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语文教师说:你班的学生一眼就能认出来,个个豪情万丈,精神焕发,不像之前传说的都是些“机器人”。我笑而不语,他不会知道我的内心经过怎样的挣扎、洗礼,而后如凤凰涅槃般重新站起来的我的“志向”。而对于小王,表面上我亦做冷处理,私下里我仔细研究了他从小学以来的经历,分析得出:他是一个非常聪明、要强的学生,他很自卑,又很内向,渴望交流又羞于表达自己。(班主任 )我破天荒地给了他机会:满足他当物理课代表的愿望,虽然他的物理成绩并不是前几名;二是告诉他,如果真的不喜欢我,想转班,我可以答应,甚至还可以跟校长去争取。他吃惊地看着我,似乎认为我在忽悠他。我说,曾经听说,你最喜欢的电影是《肖申克的救赎》,恰好,我也很喜欢那个电影,电影里有一句话:有些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羽翼太有锋芒。所以,我要为你“放生”,也为我自己“放生”。
他听了,笑了起来。此后,他经常找我问问题,也喜欢没事就到我办公室里转转。大约经过两个月,我终于说通了校长,愿意为他办转班手续,他却跟家长说,“我不走了,我很喜欢这个班。”我记得当时我又一次泪流满面。
三年的时光一晃而过,这当中还发生过什么我记不清了。我只知道:我的苦心没白费,虽然这三年中他给我惹了不少麻烦,毕竟教育是一件相当漫长的事,让他真正的喜欢自己也是需要长时间的。2009年高考他考了将近670分,去了上海非常好的一所大学,学了他自己喜欢的专业。我记得高考临走前他送我的那一大束花和一句话“我这样的学生你都能搞定,放心,以后不会有比我难缠的了。你最打动我的是你的热情,对工作的热情。”如今的他因为在大学里各方面表现优异,大三就被学校派去德国一所著名大学学习深造。
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反思,我做了认真的分析。
分析:
(一)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教授(HowardGardner)早在1983年发表了名为《智力的结构:多元智力理论》,其核心在于尊重人的个性差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多元智能教学给予学生充分选择适合自己智能学习风格路径的权力。教育不是“流水线”,教育的目的不是打造“标准件”,班级不是“工厂”,班主任不是“车间主任”。教育的对象不是物而是人,不仅是活生生的、有生命活力的人,而且是有思想、有自我意识、有自主活动能力的人。教师如果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用一把尺子衡量到底,那得扼杀多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如果我们能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就会多一份惊喜与收获。
(二)教育魅力在于“在反思中强大自己”。
教育反思是每个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我们要多回头看看自己曾经的失败、教训,即使是辉煌中也会隐藏着教育的不规范、不合理,缺乏基本的人性化、人文化。在反思中沉淀自己、提升自己,在反思中强大自己、成就自己。反思可以彰显教育的魅力,世间万物都是变化,包括我们的学生,我们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才能跟上学生们成长的步伐,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更加合理、合法。我们多一次反思,就会给学生多一份成长的机会,给自己多一次提升的机会。反思会使我们更加理智的对待我们的教育,可以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更加科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三)教育学生需要“爱心、耐心、恒心”。
霍姆林斯基曾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会赋予教育更加鲜活的生命力,能使“一切皆有可能”。爱是责任、是宽容、是欣赏、是春风化雨,是铁树开花。世界知名教育专家兰本达曾说“耐心是一种品德,是取得教学成功理所当然的必备条件”。耐心是一种优雅的涵养,是一份宠辱不惊的淡定。耐心是善解人意的抚摸,是满怀希冀的期盼,更是对教育的坚守:精诚所至,金石所开。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生的成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是慢的艺术,生命有多长,教育就有多长。沉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育人,心沉静了,爱就升腾了,奇迹就会出现了。
内心深处,不愿提及这个学生,却很感谢这个学生。是他,当初用一种最极端的行为给了我当头一棒,班主任到底应该怎么当?是他,彻底扭转了我当班主任的理念,使我不再挥舞着手中的斧子,任意的矫枉过正。如今,我笑看我的班级,因为无论是玫瑰、莲花、小草、大树,都竞相怒放,教育的春天始终在我身旁。
第四篇:班主任工作案例:运筹帷幄-班主任工作案例
班主任工作案例:运筹帷幄
从某种意义上说,班主任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带学生开展活动、搞班集体建设很像是带兵打仗。打胜仗不是靠蛮干的,为什么我们总是在强调“智慧”,做任何事都是要用智慧的,做事情不动脑筋只能是事倍功半。
举个例子,班主任新接班,热情很高,抱负很高,期望很高。为在短期内取得很好的效果并就此树立自己的威信,班主任会推出自己的治班策略,制定一些班规,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渴望首战取胜的心理可以理解。但是也经常会有这种情况出现:政策执行起来有困难,甚至在推行中受到学生的抵制,引发师生冲突。
如果班主任搞不清状况,一上来就强行推进自己的治班政策,等遭到学生抵制时再回头一个个做工作,不仅伤神伤脑筋,效果还差;而有时班主任明明已经发现政策执行起来很困难,但话已出口,覆水难收,只有硬着头皮上,动用班主任权力性影响力,强权管理。结果是弱一点的学生口服心不服,强一点的学生不仅心不服,就连表面上也不给班主任留面子,让班主任很受伤。
发型问题是个老大难,班主任很头疼。如果我们在新接班时制定这样的班规:“发型不合要求的必须整改,拒不整改者停课反省,整改合格后才允许来上课。”其实这是一条愚蠢的班规,不要以为这是在严格要求、从严治班,说得不客气一点,这是在侵犯学生的权益。有老教师认为,过去一直是这么做的,都没有问题。问题就出在凭经验办事上,现在是什么时代?学生和家长的维权意识强了,过去没有出现问题不代表没问题,也不代表现在不会出问题,一旦出了问题谁胜谁负还很难说呢!如果我是学生,和你较上劲,我看你能拿我怎样——发型什么算合格?合格的标准时什么?上课是我的权利,我交了学费来接受教育,我不违反课堂纪律,凭什么停我的课?
这种事没有发生过吗?学生被勒令停课回家剪头发,家长告到校长那里,说即便是我家孩子头发不合要求,我们也要求放学以后剪,上课时间就是上课,你凭什么让我孩子停课剪头发?我孩子学习耽误了谁负责?
结果如何?立即恢复上课,班主任向家长道歉。——这第一仗,就算输了,损兵折将,威信扫地。
是人心不古、师道尊严不存在了,还是我们的理念和方法出了问题?无论如何,现在已经不是那种老师一句话就是圣旨,底下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的时代了。而我们如果还在那里抱残守缺,不碰壁才怪!不管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必须面对现实,否则你就改行,不受这个窝囊气。
讨论对错没有意义,我想说的是其实这条愚蠢的班规是可以被执行的,但是要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推出。当然你也许运气好,碰到一个很听话的班级,执行起来没有难度,我们这里要说的是一般情况,发型规定只是一个引子,泛指班主任带班时推行的一系列治班方针。
所以,问题不是规定合理不合理(这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而是在于班主任在什么基础上制定这些规定。在多次的班主任培训上,我一直强调带班的一个理念:绝不打无准备之仗。此处“打仗”或者说“战”,并非指和学生斗,而是指班主任做一件事、在班级推进一项班规或搞一次集体活动。
上面讲的那一仗为什么会输掉?因为班主任犯了用兵之大忌。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怎么解释?我想上述案例属于孙子总结的第二种情况:不知彼而知己——班主任知道自己的决心和力量,但是不知道学生的心理和力量,故一胜一负:运气好,遇到听话的,可能这一仗就胜了;运气不好,遇到不听话的学生和难缠的家长,较起真来,班主任可能就要出师不利了。
要想百战不殆,我想,不仅要知己知彼,还要运筹帷幄,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决胜千里。
输掉一场战役并不可怕,关键是要会分析失败的原因,为以后的决策提供经验教训。
拜托各位班主任,政策方针出台之前一定要做到三思,才能尽可能避免吃败仗:
第一,换一个角度,如果自己是一个学生,这样的规定是否过于不近人情?
第二,自己有无十分的把握去应对学生及家长的质疑、解决可能会出现的麻烦?
第三,自己有无能力坚持做下去?
这就叫“知己”——如果三条中有一条不能通过,就应该缓行,免得给自己找事。不要觉得规定只是约束学生的,其实,第一个被规定套牢的就是自己,为什么有的班主任当得那么累,因为规定太多,给自己揽了太多的事,过于追求完美,会让自己和身边的人都感到很累。
教育无小事,做教育要举轻若重,认真考虑每一个方案、每一个决策的可行性,力求出手就打胜仗,积小胜为大胜,带领学生一步一步走向优秀。如果把带班的事真的当回事来思考、来运作,像做学问一样,就不难积累智慧,成为一名成功的班主任。所以,班主任要有将军的气魄、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指导思想,才能迅速成熟起来。
以下几招,希望对你能有所启发:
第一招:宣传造势
如果你想把自己的设想付诸实现,先不急着动手,要先为你的设计宣传造势,让大家都能了解你的企图和决心。你要动用一切可能的办法大力宣传,一方面营造气氛,先打心理战,另一方面可以给学生有个心理适应期,一旦政策出台大家不会感到突然。开班会讨论就是一个好办法,另外要用好一线通、周记,对规定可能影响较大的同学做好个别谈心。等宣传到位,准备工作做好,学生也能认可了,就可以进入操作阶段了。
第二招:自下而上
班主任一定要有这样的理念:“把自己的需要转化成学生的需要”。一件事,自己说好不算好,学生说好才是真好。有时候自己的想法是美好的,但是学生并不领情,因为那不是他们自己的需要,只有他们自己要好了,那才挡都挡不住,否则永远是你往下“压、压、压”,能不累吗?
不要小看了群众民主的力量,一旦发动起来,你就不需要多管了。你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培养团队意识,要让学生知道他们哪些地方是可以做得比别人好的,我在前一篇《打造班级名片》一文中已经说了,要通过努力积累荣誉让优秀成为习惯。
民主讨论,民意表决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从表决结果可以看出一个班级的风气和氛围。记得很多年以前刚刚有校服的时候,学校并没有规定每个学生每天必须穿校服上学,只是提倡,结果只有很少的人穿校服,因为不知怎么的,大家都觉得校服难看。我很想让他们每天穿校服,即整齐美观,也体现了平等,别的班不穿,我们穿,这样就是一张班级名片,就是班级的风格。但那时因为学校没有强制规定,我没有后援(请参见下面的第四招:树上开花),于是在我做了不少正面宣传之后,发动学生辩论穿校服的利与弊,最后全民公决,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决定是否在本班执行每天穿校服的规定,结果四分之三的同学支持,班规通过,另外的四分之一就不得不从众了。全班同学整齐地穿着校服,成为当时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增加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第三招:火力侦察
每天都有不少店铺开张,开张之初就叫“试营业”,通过试营业,及时解决运行中遇到的问题,使个部门磨合到默契,就可以正式营业了。其实“试营业”的概念在班主任带班中也很重要,一项班规在执行之前永远是纸上谈兵,不到实践中检验一下是不会发现问题的,所以,“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必须先尝一尝”(毛泽东语),在执行中收集反馈意见,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同时也为班主任解决矛盾、调整思路留下时间和空间。
在规定试运行期间,出现了问题是可以原谅的,通过实践改进或完全废除规定也是有可能的,因为一切都存在变数,所以班主任始终掌控着局面,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效果好、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则可以顺理成章地转入“正式运行”,此时,该暴露的问题也暴露了,该做的工作也做了,你已经可以预测到正式执行政策时大家已经开始形成习惯,那么就祝你开业大吉、一切顺利哦!
第三招:巩固后方
和任何一项制度打遭遇战的当然是学生,但是请不要忘记,学生的背后有家庭。所以,务必要让家长了解你的思路,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至少要事先让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出现了什么问题时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在处理学生问题上,一定要和家长结成盟友,形成家校合力而不是反过来,家长被学生说服了来一起对付班主任,那班主任的头就大了。
我们要向家长反复强调利益的一致性原则,即都是为了孩子的进步(事实也确实如此)。于我来说,常用的策略就是反复向家长宣传这个道理,并且抓住一切机会不时时机地向家长表示感谢。在家长会上、在平时的短信中,我常常会对家长的辛苦表示理解、对家长的支持表示感激,站在家长的立场上说话。获得家长支持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家长对你说:请把我的孩子当做你自己的孩子来教育、孩子交给你教育我们放心。如果能做到这点,你的政策实施起来,阻力就小多了。
切记,无论如何不能把家长推到你的对立面上,那样你会腹背受敌,麻烦可就大了。反之,如果学生了解了自己的家长和老师已经达成了默契,也就不敢以家长为靠山和你班主任叫板了。想想上面那个例子,明显是家长的工作没有做好,他才会在背后捅你一刀。
学生是你的学生,家长不是你的学生,我很反对老师批评甚至训斥家长,这显然超出了教师的权限。《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明确表示班主任有采用适当的方法批评教育的权利,可没有说班主任有权利批评教育家长。每逢这种场合,我都会为班主任捏把汗,心想万一家长烦不了和你闹翻了你就真抓瞎了。
巩固了大后方,你就可以放开手脚去做了!
第四招:树上开花
知道什么叫树上开花吗?树上开花为古三十六计之一。古语云:“借局布势,力小势大”,意为借助某种局面(或手段)布成有利的阵势,兵力弱小但可使阵势显出强大的样子。此计的意思是:把自己的军队布置在盟军阵地上,以造成强大声势慑服敌人。
班主任的权力是很有限的,所以,在制定、执行自己的班规时,一定要有所依托,班规必须与学校的校规在大方向上一致,并且要得到学校的支持。(班主任工作)有了年级组、德育处乃至校长的支持做后盾,执行起来底气就足,让学生意识到教育的层次性,班主任代表的就不是个人意志,而是背后有一个强大的行政力量。还是上面那个案例,如果班主任在制定一项班规时能征询一下校方的意思,和校方通好气,那么就可以在有麻烦时得到学校各级组织的支持和配合,避免陷入孤立无援之境。
用下象棋的术语,每一个棋子都是有根的,深入敌军的部队,要随时得到后方大本营的驰援,胜算就大大增加了。
第五招:网开一面
凡事都有例外,任何规定都不应该是绝对的,因为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特别是做教育。教育是做人的工作,人不是机器,即使机器还有罢工的时候,何况是活生生的人。人的素质不同、个性不同,事件的背景不同、时间不同,都会给规定的执行带来意外的麻烦,这并不是谁要刻意破坏,因为有的事确实很难说。即使你很聪明智慧,把所有的问题都想到了,准备工作也做的很好,各项保障也能到位,但还是会出现例外,这是不可避免的。
俗话说:满饭好吃,满话不能说。把话给说满了,没有退路,等于是自己把自己逼上了绝路,你就被你自己的话给累死吧,除非你想食言,而你一旦食言,等于是失信于民,威信扫地。我就不懂了,为什么不给自己留有余地呢?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后缀:“……特殊情况除外”,也能在关键时刻成为你的救星。这不是圆滑,这是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的。
比如,关于迟到的处罚规定,我就觉得一定要留有余地,不能把话说满了,不允许有例外。特别是现在城市的交通状况已经和过去不能比了,早晨堵车是很常见的,而随着拆迁、城市建设范围的扩大、房价上涨等因素,现在的中学生住得离学校越来越远,迟到的概率也就越来越大。班主任如果一味强调严格、统一,对迟到者一律严惩,会让那些并非恶意迟到的同学很委屈。老师会对迟到的学生说:请再提前一些。请问,提前多少能确保不迟到呢?有学生回答:我六点钟多一点就出来了,还是迟到……六点多一点出门,意味着五点多钟就要起来赶车,就这样,还不能保证提前到校。
为什么不能给那些确实家住很远的同学一点通融的余地,允许他们在一段时间里因意外迟到几次可以不被严厉处罚,代之以适当的公益劳动呢?如果因为怕有人从中浑水摸鱼而不允许有例外,这就是一种不动脑子的做法,智慧的办法一定有,班主任要思考,而且必须思考。
网开一面不是降低要求,它是一种弹性管理,体现了人性化。因为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人,规定要有人情味,体现人文关怀,而不是像开机器一样只是一条条冰冷的法则。
退一步讲,纪律也好、规定也罢,有一定的弹性可以让班主任有更大的回旋余地,也避免了没有退路的尴尬。顺便说一下,有的班主任好像和学生有仇一样,或扮演驯兽师的角色,不把学生治理服了誓不罢休。班级获得了面上的整齐划一,在常规评比中也能获得红旗,但是,损失的可能是更为重要的——精神关注和人文关怀。
智慧的班主任不是这么做的,有爱心的班主任不会相信人之初性本恶,境界高的班主任不会把学生想得都那么坏,高明的班主任一定会给自己的工作留有回旋余地。
第五篇:教学案例—班主任工作案例
班主任工作案例
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一个班级的核心,是离学生最近、观察最仔细、教导最贴切的教师。在作为实习班主任期间,我遇到了一些事,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真切、深刻地体会到班主任应该是怎样的一个角色。
班级里有一个叫胡青阳的男孩子,个子不高,很是调皮,很叛逆,频繁与其他同学发生冲突。原班主任为了盯住他不扰乱课堂纪律,把他安排在前排的位置上。我在初中时班里也有这样的同学,很顽皮,学习不上进,老师说话也不听,所以我刚来到这个班级就注意到了他,并且经常在课上课下教导他要遵守纪律、认真学习。而果然不出我的预料,他确实是一点都听不进的,我说的时候,他就看看这看看那,我让他看着我,他的眼睛里完全没有一点诚意,很显然,我的这种教导在他看来是例行惯例,像之前所有老师一样,是在“啰嗦”,就是个家产便饭。我没有灰心,经过仔细的思考,我觉得我应该换一种方式,是说教的这种方式使他产生了条件反射,产生了抵触情绪,频繁的说教使他麻木,以至于现在所有的说教他都不会听,所以我就想,我要先了解他,跟他做心理上的沟通,才能让他听进去我的话。我通过和班里其他同学的谈话了解到,胡青阳的父母离婚了,他一直跟奶奶一起生活。我想,这可能是他叛逆厌学的原因。于是我开始单独找他谈话。这一次我没有批评和督促,而是和他谈一些学习以外的事,想要和他拉近心理上的距离。他起初仍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不太理睬我,而我还是耐心的和他进行朋友式的沟通。渐渐地,他不再抵触,和我聊了起来。当我问起他的家庭,他只说,他有个奶奶。我继续问:“你的爸爸妈妈做什么工作呢?”我做好了他会愤怒离去的心理准备,却没想到,这个叛逆的孩子哭了起来,他说:“老师,你不知道,他们谁都不要我,都不要我了。”我看着他伤心无助的样子,也跟着想哭。“我爸妈离婚了,我被判给了爸爸,可是他不要我,把我扔在奶奶家,没有人管我,我就是个谁都讨厌的人。”我给他擦干净眼泪,在他的眼睛里我看到了一个孩子本该有的清澈眼神,而不是一贯的叛逆和麻木。我知道,这才是他原来的样子。我对他说:“好孩子,难为你了。你的父母也许有他们的原因,但是你不能放任自己,你没有温暖的家庭,你就更加要好好学习,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可以不依靠别人的人。你看看周围的老师、同学,我们都是爱你的,爱是可以很博大的,不只在于亲情,你要学会看到这世界的美好,让自己也一起美好起来。所以以后,要听老师的话,和同学好好相处,好吗?”他一改平时的样子,乖巧地点点头。我本以为这只是个开始,还需要后期巩固,而令我惊喜的是,第二天,我的谈话就见效了,他真的改变了,校服穿的整整齐齐,上课也不再趴在桌上,下课不再打闹,而是和同学们一块说说话,从前课间操他总是懒散的摆弄胳膊,前后打闹,现在也认真了许多。虽然学习成绩还没什么提高,但是学习态度认真了很多。我心里真的特别欣慰,我觉得我尽到了一个班主任的职责,挽救了一个孩子的未来,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经过这件事,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也更加意识到作为班主任责任的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