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启示(全文)

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启示(全文)

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启示第一篇: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启示浅谈如何做好基层管理工作的几点启示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最主要的职责就是带领自己的团队,履行好职责,顺利完成各项工作目标。通俗的讲就是“管理”。现代管理学对&ldquo。

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启示

第一篇: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启示

浅谈如何做好基层管理工作的几点启示

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最主要的职责就是带领自己的团队,履行好职责,顺利完成各项工作目标。通俗的讲就是“管理”。现代管理学对“管理”的论述已经形成了完备的学科体系,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培训中也都接受了很多这样的理念。其实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如何作好管理工作有很多系统、精辟的论述,对我们平时工作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下面本人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谈谈自己从传统文化典籍中得到几点管理学启示。

启示一:勤勉。忠于职守。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意思就是:子路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以身作则,吃苦耐劳。”子路请求再多讲一点。孔子说:“不要倦怠。”

“先之”是爱民。如范仲淹的名句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凡事都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做到不令而行。使自己成为大家的表率。

“劳之”是勤政。兢兢业业,吃苦耐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都是“劳之”的形象。

治理国家大事是这样,做一个单位乃至一个部门的领导也是这样。只有做到了“先之劳之”,职工才会信赖你,理解你,支持你。才能成为一个好领导、好干部。

“倦怠”是“无倦。”不要倦怠。也就是《颜渊》篇里孔子所说

的“居之无倦”。意思是说做什么职务就要安安心心,兢兢业业地做下去,不要半途而废。

启示二:理性。善于抓工作、带队伍。

作为基层领导干部,在抓工作、带队伍方面一定要理性,紧扣自己的本职,抓住重点。主要是做到以下几点:

(一)明确各个岗位职责,各司其职。

作为领导干部抓工作主要在于明确职责,在于辨正“名分”。“名分”辨正了,领导就不受忧愁劳苦了。不受忧愁劳苦,就有精力去搞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另外领导干部要做到过程监控,多询问,关注工作的进展情况,却不要专断地下指示。虽然知道怎样做,却不亲自去做。和谐万物,却不自夸。事情做成了,却不居功。这才是领导落实工作的关键。

(二)切忌事必躬亲。掌控大局不“越位”。

在吕不韦的“皇帝速成大法”《吕览》中,旗帜鲜明地提出“勿躬”的观点,以为皇帝最大的失职,就是亲自涉入具体政务。另外有这样一段话“人与骥俱走,则人不胜骥矣;居于车上而任骥,则骥不胜人矣。”

这段话,讲出两个观点。 其一,“人主”也就是现代管理学中所谓的主管,要善发挥团队来完成工作,不能象嫌马儿跑得慢的马车夫,跳下车来与马儿同跑。“人不胜骥”,理所当然。 其二,在团队合作中,做事要责任明确——如果上下级之间的权限、同级间的分工太含糊,大家容易吃大锅饭,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就很难加以发挥。

反之,如若权力下放,职责分明,大家无法推诿属于自己的责任,工作起来则会更顺展,相互之间配合也会更加默契。一个组织的主管在“分权”和“勿躬”的前提下,一定要加强对全局工作发展态势的掌控,因为“过程和结果同等重要”!

(三)严格考核,奖惩分明。

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对各项工作一定要明确标准,严格考核,奖罚分明,树立正确的导向。

“凡官者,以治为任,以乱为罪。今乱而无责,则乱愈长矣”。 凡是任用官吏,把治理得好看成能胜任,把治理得混乱看成有罪。现在治理得混乱却不加责备,那么混乱就更加厉害了。

作为一个组织的主管要明确各项工作的具体标准,奖勤罚懒,在组织中必须大力弘养积极向上的正气,培养大家争先创优、作好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启示三:加强自身管理,提高综合素质。

我们传统文化中对加强个人修养的论述很多,比较系统地讲述自身管理的有《大学》中的“修成治平”。这是一个由通过八个层次的管理,要求达到物格、知至、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八个不同的水平的目标,它们组成了一个目标体系。各目标之间有紧密的联系:每前一个目标是后一个目标的前因,而后一个目标则是前一个目标的后果。八个目标一个比一个高,形状犹如楼梯,这是一个从管理自己开始的、由近至远的管理系统,是一个从低到高的管理系统。它提醒后人:只有从自身作起,一级一级地攀登,才可能步入

管理的最高境界——“天下平”。

启示四:清廉。常怀敬畏之心。

《左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宋国有人得到一块玉石,把它献给子罕。子罕拒绝接受。献玉的人说:“我已经拿给玉石匠人看了,匠人说这是宝贝,所以我才敢把它送给您。”子罕说:“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玉为宝,倘若你把玉给了我,我们俩人都失去了各自的宝贝,还不如你自己留着吧。”子罕的清廉,令我们赞许。作为当今的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没有理由不清廉。

除了清廉之外,作为基层领导干部也要常怀敬畏之心。“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规,纠有所止,偶有逾规,安不出大格”。说的是人无敬畏之心,便会肆无忌惮,无法无天了。

具体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敬”体现出一种认识态度、一种价值追求,促使领导干部“有所作为”;“畏”则表示一种界限、一种自省,警示领导干部应“有所不为”。作为各级领导干部要通过敬畏人民群众、敬畏手中权力、敬畏规章制度、敬畏个人良知,不断提高自己品行修养的“纯”度。

我国的传统文化浩瀚如烟海,认真学习,不仅会丰富我们的知识,还能给我们思想上的启示,更能从中找到我们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途径。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认真学习我们几千年文明中的精华,从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自我,提高能里,作好本职工作,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

绿研所:郭报林

第二篇:长沙县圆满完成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几点启示

长沙县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的方针贯穿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的始终,截止4月26日,全县19个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全部圆满完成。

一、超前科学谋划是换届成功的前提。早在去年,县委就把乡镇党委换届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村“两委”换届一同考虑、一同安排。对乡村两级财务进行全覆盖审计,将个别财务违纪违规案件向全县通报。在人事安排上,县委超前考虑,按照“四个重用”的用人导向,去年8月份就将乡镇党委班子基本调整到位。注重做好思想工作,主要领导分别找乡镇党委书记开展谈心活动,深入基层与代表和基层干部接触,了解思想情况,掌握思想动态,把握工作中的重点对象,抓住苗头性的问题。今年来,各乡镇以高涨的激情组织党员群众献计献策,集中精力议发展、议民生、议社会管理,以往换届前人心浮动、关心位置、不思工作的现象销声匿迹。

二、充分发扬民主是换届成功的基础。在乡镇党代表选举中,该县十分注重党代表的先进性、广泛性、代表性,适当扩大党代表候选人差额比例,通过自下而上,层层推选,民主选举。同时,要求各级党组织采取电话、信函、电子邮件、短信方式,按照“四个到位”(即党员干部承诺到位、固定党员登记到位、年长党员走访到位、流动党员通知到位)的要求主动联系党员参与村党组织换届和乡镇党代表推选,努力扩大党员参与面,全县共推选产生乡镇党代表2196名,代表选举差额比例为22%,比上届提高了1.7个百分点。此外,为提高“两委”报告质量,该县还要求各乡镇要提前半个月征求党代表对“两委”报告的意见和建议,大会期间代表讨论报告不少于半天时间,党员的民主权利得到了充分保证。

三、严格依章办事是换届成功的关键。该县要求乡镇党委严格按程序办事,对每个程序都必须严格把关,不能图省事、走捷径、简单化。县委10个指导组负责所在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中每个环节的指导把关,并如实向县委反馈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特别是在白沙乡“公推直选”过程中,指导组全体同志更是细致入微,大到党代表选举、“两委”报告撰写、党代会日程安排,小到主持词撰写、鲜花摆放等细节,都进行精心指导,确保了该乡“公推直选”的圆满成功。

四、领导高度重视是换届成功的保证。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把换届选举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换届工作启动以来,中组部、省委组织部、市委和市委组织部的领导先后到长沙县调研指导换届选举工作;县委先后3次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换届工作;县委、县政府领导密切关注选举动态,分头深入基层调研,主持召开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会议听取情况汇报,解决实际问题;各联系乡镇的县级领导全部都到联系点指导换届选举工作,进行答疑解惑,有效地避免和减少了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中出现的纰漏。 (长沙县委组织部)

第三篇:赴巴西、阿根廷考察的几点启示

邓新生

2007年第8期 ——他山之石

今年春天,我参加黄冈市经贸考察团,赴巴西和阿根廷两国开展经贸考察和招商活动。通过实地考察,拜访当地工商界华人华侨,参加经贸招商推介活动,边看、边听、边记录、边思考,同时联系麻城的工作实际,感受很多。巴西和阿根廷两国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成就给我许多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工业化起步阶段,招商引资是必由之路。巴西和阿根廷两国工业化水平比较高,很大程度上是靠移民推动的。一类是投资移民。投资移民不仅引进了大量资金,而且将资金转化为资本进行流通运营,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巴西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都是拉美第一大国,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全世界第9大汽车生产国,但汽车至今没有自主品牌,主要是通过引进世界知名品牌企业。巴西的招商引资力度大、效果好。另一类是技术移民。技术移民是引才引智,为经济社会发展引进了大量优秀人才,提供了人才、技术保证。巴西和阿根廷引进了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这比单纯的引资更为重要。特别是在那里的华人,通过创业大多数进入了中等以上阶层,奉献了自己的才智,加快了当地社会发展进程。麻城市正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巴西和阿根廷两国工业化快速推进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抓招商引资的信心和决心。

启示之二:要加快发展,扩大开放是必然选择。地球是圆的,是从地理的角度来看;世界是平的,是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资源融于一体,实现共享,商品全球流通,世界平坦化,开放是必然的选择。在学习考察中,我感到巴西和阿根廷两国

发展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开放,正是开放为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南美城市临街门店摆设的日用品大多是中国制造的,各地人员在那里是平等的。他们不断扩大开放,共享资源,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加入WTO已经多年,麻城的板栗等国外有市场的农产品,却一直没能直接进入国际市场,这很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在经济领域世界是平的,麻城作为欠发达的山区县市更需要开放,更需要吸纳发达地区的先进生产要素,借助外力,激活内力,实现跨越发展。不开放,我们将无法发展。

启示之三:构建和谐社会,是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通过考察,我们从里约热内卢看到了巴西的“两极”分化,耳闻目睹了其一系列社会问题。在这个城市,两极分化非常严重。政府和社会慈善机构如教会之类也给予穷人以救济,像小孩上学、就医看病等都免费,但医务人员甚至教师因未能及时拿到工资而常常罢工。在穷人聚居的地方,治安秩序混乱,卫生条件极差,成为贩毒、暴力等犯罪的滋生地。对此,政府开始疏于管理,后来也无能为力,人民没有安全感,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来自于社会体制障碍,因为土地私有制、无城乡户籍制度、刑法无死刑以及原来的愚民教育政策使得国民素质跟不上,政府综合能力不强等,特别是政府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期,没有很好地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和社会公平公正等社会问题。这些教训我们要认真吸取。当前,我国也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期,城乡二元结构将逐步被打破,而且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种矛盾开始突现出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英明决策。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些重要战略思想,努力减小、消除两极分化,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和城市零就业家庭的就业和生活困难,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启示之四: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巴西和阿根廷两国发展比较快,工业化、城市化程度比较高,城市化水平都在70%以上,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也都比较强,人民生活水平都比较高。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有300多个公园,这些公园都有高大的树木和修剪整齐的草坪,供人休闲。巴西的圣保罗市最好的地皮不是搞商业,也不是搞房产开发,而是建公园。

启示之五:科学规划,是降低城市建设成本的根本。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广场、博物馆、教堂等建筑很多都有一两百年的历史,其享有“南美巴黎”的盛名。里约热内卢南区的写字楼和酒店旅馆,尽管算不上是摩天大楼鳞次栉比,但规划、管理是无可挑剔的,绿地随处可见,交通秩序井然;而在北区,穷人进城在城郊闲置土地上自由地建房,没有经过任何政府组织审批,更谈不上规划和设计的管理,房屋密集,基本上是杂乱无序,拥挤不堪,就算以后政府财力雄厚了,改造起来也非常困难,城市建设成本将大大增加。当前,我们正在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努力建设美好和谐的新城镇和新农村。

启示之六:提高市民素质,是提升城市管理质量的关键。涂鸦是城市的顽症,严重影响城市的环境和形象,被称为城市里的“牛皮癣”。圣保罗等南美城市与其他西方城市一样,大小街道的建筑物上被人用不同的颜料涂抹得乱七八糟,大煞风景。在我们的城市里很多地方能见到乱粘乱贴等“牛皮癣”,影响了城市形象。强化城市管理,加强配套建设,彻底改变“脏、乱、差”的现象,营造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城市环境,关键在提高市民素质。市民素质提高了,人人爱护生活的环境,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我们的城市管理就会上一个新台阶,城市环境将大为改观,城市形象将大幅提升。

启示之七:祖国强盛,才能使海外华人地位提高。过去,我国还不够强大,巴西、阿根廷虽强烈禁止种族歧视,但原来华侨在那里没有地位,受到歧视。现在我们国家发展了、国力强大了、民族强盛了,这些国家与我们都非常友好,华侨的地位也逐渐提高。在“中国制造”商品出现的地方,在那里的华侨大都是中产阶层了,在当地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在阿根廷,福清人阿根廷OSO(超商)管理集团董事长林启福连续5次进总统府接受总统的接见。在巴西,巴中工商文化总会会长曾两次随同巴西总统访华。■

(作者系中共麻城市委书记)

第四篇:赴苏州学习考察后的几点认识和启示

2005年10月10日至20日,我参加了省委组织部组织的全省市县组织部长赴苏州培训班。通过学习和考察,感受到了苏州人的新思想、新观念,看到了苏州经济社会的高速度、超常规发展,使我受到了强烈震撼,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一、对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认识

苏州之行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苏州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唯书

,不唯上,只唯实。

1、遵循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发展是要讲科学的,不是光靠我们头脑想发展就能发展,想怎么发展就能怎么发展的,发展是受它自身的、内在的、必然的规律所制约的。综合考察苏州经济发展历程,可以说,苏州的发展实际上并没有很深的奥秘,它的发展只是遵循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一是遵循资本运作规律。苏州的经济基础原来并不怎么好,是一个农业地区、一个小小的旅游城市。在1978年的时候,地区生产总值只有32亿元,在全国属中等偏下水平。苏州人经过认真思考和分析后认为,苏州要想发展,必须快速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从农村经济走向工业经济。他们充分利用背靠大上海的区位优势,崇尚文化、人文荟萃的文化底蕴,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家庭手工业和人民公社时期办小工厂的经验,把这些汇集起来,找到了发展乡镇企业这条资本原始积累的道路。80年代末,苏州乡镇企业达到了16000多家,十年期间,乡镇企业再造了一个苏州。到了90年代,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了1000亿,初步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奠定了经济腾飞基础。二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到了市场经济时代,苏州认识到私营经济是一个新的增长点,出台了私营经济振兴计划。到2004年末,私营企业的登记注册户数发展到8.26万户,超过了宁波和温州的总和。这时,苏州的乡镇企业发展遇到了很大困难,最明显的困难就是缺少资本。他们又想到了大搞开发区建设,通过优化投资环境,大力招商引资。近年来,苏州利用内、外资合计达到4500亿元人民币,一个小小的地级市,国际、国内有几千亿资金投到这个地方,怎么可能不发展?发展怎么会不快?三是遵循科学发展规律。苏州遵循科学发展规律,通过妥善处理强市与富民的关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实现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有强烈发展意识。几天来的考察,感受到苏州人身上有一种强烈的经济发展意识,所到之处人人抓经济,人人懂经济,谈起当地的经济发展都充满自信,都感到自豪,真正做到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善于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机遇,是苏州人的一大特点。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人敏锐地抓住了三次重大发展机遇:一是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基础上,抓住国家经济体制转轨的机遇,彻底进行企业改制;二是在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和观念更新的基础上,抓住国家政策放开的机遇,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取得成功突破;三是在创优环境、重视人才的基础上,抓住了“入世”的机遇,率先步入与国际接轨的经济运行轨道。由于抓住了这三次机遇,使苏州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飞速发展,超过了全国所有的地级市。在2004年,苏州市GDP达到3450亿元,经济总量超过深圳,紧随沪、京、穗列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全市一般地方预算收入220亿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名列第四位,其中市区占42,县(市)占58,城乡发展均衡;全市进出口额为1032亿美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名列第三;实际利用外资额95亿美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名列第一,世界500强企业有96家在苏州落户。全市仅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就有5个,省级开发区11个,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实属罕见,其中与新加坡政府合作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区,内外资累计投入1000亿美元,无论在城镇规划、管理体制、服务体系,还是在社会的和谐稳定、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各个方面均成为全国工业开发区的典范。

3、思想解放敢想敢干。通过在苏州的所见所闻不难发现,围绕促进经济发展进行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创新,树立超前意识和风险意识,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是苏州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秘诀之一。苏州昆山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没有任何政策、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尝试着自费搞开发区,一度面临着违规的风险,但最终获得了巨大成功,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并于1992年被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成为全国第一家自费、县级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的开发区。他们勇于创新,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运作3年,85次进京,终于又在开发区内办下了出口加工区。通过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的优惠政策,吸引了来自欧、美、日、韩和港台等37个国家和地区客商投资的1200个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00亿美元,其中65为台资。台商到大陆投资总额有十分之一在昆山,也被誉为台商工业园。昆山市由原来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贫困县,到2004年发展成为全国百强县(市)的第一位。张家港市抓住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机遇,自八十年代开始,

就到全国抓项目,抓资金,在九十年代迅速崛起。他们超前运作,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全国唯一的内河港型、区港合

一、以化工物流为主的保税区。截止2004年底,累计引进各类企业2872家,投资总额37.2亿美元,已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的投资载体。说苏州人思想解放,是因为他们从行动上真正落实了邓小平理论精髓——“发展才是硬道理”;说苏州人敢想敢干,

是因为我们东北老工业基地还在努力为扭亏为盈、落实再就业政策的前五年,苏州人已经顺利完成了企业转制、企业重组。长期以来,苏州历届政府形成了一套“承担风险——取得实效——做而不说——形成政策——推广经验”的发展思路。

4、注重环境建设。在苏州投资的外商普遍反映苏州的投资环境、人居环境、自然环境是全国最好的。在改善环境方面,苏州市下了大力气,努力营造公开公平规范的市场环境;方便快捷的交通、通讯环境;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

在硬环境建设方面,他们投入巨资搞基础设施建设,把苏州市分为左中右三个区,中间是苏州老城,保持古城风貌,发挥历史文化效应;西面是民营企业开发区;东面是新加坡工业园区,构筑了一个新型大城市的框架。几年来城市的交通、服务、公共设施有了明显改善,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9.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6平方米。苏州市区通过了“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验收,常熟荣膺“国际花园城市”称号,昆山市周庄镇、常熟市大义镇等8个乡镇建成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同时,为了给外商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娱乐环境,苏州市及其所辖的几个县级市,建设了外商医院、学校、高档宾馆、别墅以及高尔夫球场等高消费娱乐场所。使外商一人投资全家搬来,进得来、留的住、不愿走。

在软环境建设方面,苏州市坚持围绕招商引资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干部素质。制定严格规定,要求部门提高办事效率,热情服务,全程服务,坚决杜绝吃、拿、卡、要行为。对所有干部要求,对待投资者要“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相坐,一杯清茶相谈,一份诚心相处。”实行首问负责制,客商第一次找到谁,谁就必须全程服务,帮助客商办完全部手续。加大干部培训力度,要求干部要“三会”、“五懂”、“一颗心”,即会讲普通话、会开车、会电脑;懂政治、经济、业务、经营、法律;有一颗强烈的“责任心”。总之,在政策环境上,“老板怎么顺心怎么办”;在法制环境上,“老板怎么安心怎么办”;在服务环境上,“老板怎么开心怎么办”,在人文环境上,“老板怎么舒心怎么办”。

5、坚持以人为本。苏南模式是以乡镇企业、集体经济为主,个人收入较广东、浙江要差一些。从本世纪初开始,苏州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富民的重要思路和措施。太仓市璜泾镇为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在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了“双带”活动,各级党组织与党员、干部签订合同,规定45岁以下的党员、干部和镇所有党委成员必须自己办企业,外地转回来的党员、干部也必须办企业,要求党委委员以上的干部必须有小轿车,提出“没有企业不是好党员,没有企业不是好干部,没有企业不能当干部”的口号,鼓励大胆投资。昆山市在全市百姓中实施了“三有工程”和“五道保障线”,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三有工程”即人人有工作,人人有技能,家家有物业;“五道保障线”,即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失地保障和拆迁保障。常熟市还提出了发展“五大理念”,第一理念就是富民优先理念。通过不断完善富民措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451元,全市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460元。

苏州发展经济不以牺牲人的生存环境为代价。他们大力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和ISO14000体系认证,有250家企业获得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市政府规定,沿太湖1公里内不准搞人工建设,禁止开山采石,禁止开采地下水,禁止在山坡葬坟。近3年来,张家港市共劝阻或拒批污染项目400多个。二氧化硫、COD及固体废弃物等的排放,都控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水平。

苏州市的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益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两个率先”进展顺利,在《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中,已有15项指标提前达到目标值要求,提前达标率为60。

二、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几点启示

1、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集中体现。对待发展,我们应该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应当树立形势逼人,时间不等人,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感。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正在加快,具有劳动力成本低和储蓄率高的比较优势,面临着国际产业重组加快的外部环境,这些都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县得天独厚的丰富自然资源、省管县的全新体制改革、国家关于“三农”的各项优惠政策、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特殊历史机遇等,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快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我们必须抓住这些机遇,为发展赢得先机。一是搞好开发区建设。苏州市县两级都搞开发区,对城市建设和区域经济拉动作用最大的是开发区,开发区是当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开发区是开放的窗口、工业的载体、招商的战场、经济的增长点、发展的新希望,非抓不可。二是抓好招商引资。2004年,苏州市招商引资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额均列全国第一位,招商引资已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头戏。目前,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城市都在招商,但招商已不是过去那种吃吃饭、喝喝酒、拍拍胸脯、认认兄弟的那种“饭桌”形式了。而是招商者之间的竞争,需要的是具体的优惠政策、好的发展环境和专业的招商队伍。我们要制定和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落实招商引资任务和责任,明确目标,有的放矢,注重实效,放水养鱼,引进专业化的招商人才,充分发挥招商引资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全民招商的浓厚氛围。三是发展特色工业。依托优质丰富的矿产、药材、水能、林木、山野菜等资源,加快发展矿泉饮品、矿产能源冶炼、现代中药、绿色农特产品精深加工、新型林木精深加工五大主导产业,壮大特色优势工业产业集群。培育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打造品牌产品,推进和实现工业经济全面、快速、健康发展。四是发展特色农业。以国内外两个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切入点,以强化农村产业化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依托地方特产资源,立足绿色、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创造品牌,紧紧围绕“林、参、蛙、菌、药”主导产业建设生产、加工基地。与龙头加工企业形成紧密型利益共同体,大力发展具有靖宇特色的效益农业、精品畜牧业和土特产品加工业。努力把靖宇建成国际知名矿泉城、生态经济城和红色旅游城。

2、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想敢干。苏州之行了解到,八十年代中期,名列全国百强县(市)第二位的昆山市,经济综合实力排在全苏州5个县市的末位。由于他们善于抢抓机遇,意识超前,敢想敢干,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现实说明,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就一定要在思想观念上来一个大转变,“超常规”发展必须配以“超常规思维”,“创奇迹”速度必须得有“创奇迹观念”。现在看,我们的思想解放远远不够,或者说我们思想解放落实得不够,很多时候只是讲在嘴上,写在纸上,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因此,下一步要把重点放在真正解决思想和干大事创大业上,实现“六破六树”。即,破除自我满足、墨守陈规、四平八稳的保守思想,树立敢闯敢试、敢冒、敢于突破、大胆进取的观念;破除被动应付、懒惰的思想,树立勇于拼搏、主动出击求发展的观念;破除部门利益、小集团利益、个人利益至上的思想,树立服从服务经济发展、全县一盘棋的大局观念;破除畏难发愁思想,树立靠发展解决问题、赢得支持的观念;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思想,树立求实务实、真抓实干的观念;破除经济发展与己无关的思想,树立振兴靖宇人人有责的观念,在全县形成人人想经济、人人议经济、人人抓经济的浓厚氛围。

3、要注重环境建设。苏州充分利用其良好的自然、生态、治安环境,浓厚的亲商、安商、富商环境,以淳朴的民俗民风、厚重的历史文化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创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吸引了大批外商投资。要想发展必须有好的环境,在环境建设方面,既要抓好硬环境,也要抓好软环境,重点进行四个方面的整建:一是舆论环境,要通过广泛的宣传,使全社会都知道环境对发展的重要性,人人都为改善环境做贡献。二是政策环境。除制定优惠政策以外,要坚决清理对外企和民营企业的各种歧视性规定或文件,集中力量对现有政府审批项目和条块间的各种收费、设卡事项进行整治,能免的免,能减的减。要建立收费明白卡制度,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三是服务环境,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精简部门,简化办事手续,提高办事效率。要把为客商服务的态度和质量作为考核部门工作的硬指标,建立举报制度和招商引资一票否决制度,坚决打击吃、拿、卡、要等行为,坚决惩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消极腐败行为,建设高效、廉洁、服务型政府。四是人居环境。要进一步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提高服务行业服务档次和水平。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和污染治理,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为投资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娱乐环境。

4、在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这个目标。苏州经验告诉我们,在发展这个问题上,必须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纳入发展的内涵,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要切实做好就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在充分发挥市场引导就业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能,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多渠道增加社会保障资金,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稳步提高统筹层次,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二要加快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加大教育投入,推进城乡规范化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调整教育结构,整合教育资源,扩大中学教育规模,提高高中教育普及率,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为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人才资源。要强化政府公共卫生责任,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点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加强疾病预防,医疗救治服务。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要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工作,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三要建立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管理体系。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管理格局。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注重加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大力开展创建和谐企业、和谐单位、和谐家庭活动,不断增强社会和谐的基础。要完善社会纠纷调处和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畅通诉求渠道,使群众有反映和申诉问题的途径,有效缓解和疏导矛盾。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机制,增强处理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的能力。要更加注重维护社会治安和稳定,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第五篇:对加快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启示

扶持引导强基固本

—对加快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启示

一、基本镇情

河滩镇地处东乡县西部,东西辖长8公里,南北长19公里,总面积为45平方公里,属刘家峡库区重点移民乡镇之一。距县城约30公里、临夏市约20公里,紧邻刘家峡水库,处于大夏河与刘家峡水库交汇的河谷浅丘地带,自然环境条件极佳,是一个典型的山水小城镇辖11个行政村、118个社、5832户、30950人,其中汉族占66%,回族占21.13%,东乡族占12.53%,其他民族占0.34%,总耕地面积19674.5亩,人均0.67亩,农民重要经济收入以劳务为主,辅以小型养殖业、种植业。截止目前,全镇粮食总产量达7567.5吨,农业总产值达6120万元,全镇人均纯收入为2285.7元,其中劳务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42%。

二、发展现状

近年来,河滩镇党委、政府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下,立足镇情,抢抓机遇,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继续实施了“抓基础,调产业、保民生,建和谐”的发展思路,有力地推动和保障了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1、农民收入快速增加。截至目前,我镇农民人均纯收

入达到2285.7元,同比增加227元,增长11%,超过全县平均水平。农业总产值达6120万元,同比增加564万元,增

长10.6%。乡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000万元,同比增加980万元,增长12%。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截至目前,已基本实现村村通电,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公路,村村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的村已达9个,比去年增长20%,覆盖率达到40%;垃圾采取集中收集处理的村达到11个,比去年增长30%,占全镇100%;乡镇公路、水泥硬化路里程总计达到86公里。

3、小城镇规划建设进展良好。截至目前,已完成征地

909.38亩,搬迁坟墓122座,征占各类苗木81643株,拆迁房屋44户、铺面975.8m²,发放征地拆迁补偿款4264万元。年内共开工建设重点项目8项,总投资18761.74万元,其

中学前教育中心、镇政府综合办公楼等工程已完成封顶,三

中教学办公楼、“三通一平”正在建设。汽车站、综合市场、供暖中心、农贸交易中心计划总投资9000万元,正在准备

建设。

4、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服务

水平不断提升,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今年农技推广培训

980人次,劳务输转650人,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5%和18%。

5、教育质量逐步提高。全镇共有各类学校12所,其中初级中学2所、九年制学校1所、完全小学9所。全镇共有

在校生3948人,其中小学 2327人,初中1621人,入学率分别达到100%和98%。全镇专任教师291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206人,初中专任教师85人,教师达标率100%。实现了今年的“两基”目标。

6、文化建设力度逐年加大。近年来,河滩镇党委、政

府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将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建设作为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全镇已建乡镇文化站1个,村文化室10个,农家书屋8个,分别占全镇行政村总数的92%和86%。

7、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截至目前,我镇已建立乡镇卫生院1个、村级卫生室9个、私营诊所6所,医生数达到72人、病床数增加到35张,呈逐年稳步增长的态势。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30820人,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6091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正在大力开展,群众参与积极性很高,进展良好。

三、存在问题

经过一年的努力,我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一定成绩。但严格地讲,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差距:一是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任务十分艰巨;二是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缓慢,特色产业只具雏形,新的经济增长点还不明显,农民增收渠道狭窄;三是投资体制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匮乏,严重制约发展;

四是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逐年快步发展,但起步低,总量不大,和先进乡镇有很大差距;五是社会稳定,但仍存在较大的信访隐患,如林改、土地征用、基础设施建设等矛盾。

四、几点启示

1、加快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就必须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我镇按照因地制宜、节约资源、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坚持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良性互动,目前,小城镇规划建设进展良好,新农村建设有序进行,城乡一体化进程发展迅速,城镇化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实现全面进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我镇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城镇规划,以科学规划指导小城镇建设;二是加快城镇建设,增强小城镇集聚力和影响力;三是以项目带动,提升小城镇辐射能力;四是创新小城镇管理体制,提高小城镇管理水平。

2、加快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就必须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 业。我镇充分利用自身地理、气候条件等优势,始终把花椒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实行“谁栽植、谁受益”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群众租赁承包荒山荒坡,采取集中连片、规模栽植。同时,镇上无偿提供花椒苗木,积极联系甘农大教授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花椒栽植技术及管理技术。去年,镇上多方联系,筹措资金,建成了二腰把地带两处提灌工程,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花椒面积逐年扩大。截止

目前,全镇累积栽植花椒面积达3.3万亩,198万珠,挂果110万珠,年产花椒60万斤,产值达840万元,人均485元。花椒已成为我镇群众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项支柱产业。

3、加快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就必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我镇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规范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自3月28日以来,镇党委对全镇11个行政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做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进一步掌握了村级组织发展壮大的主攻方向和侧重点。向广大群众征求基层组织建设在加快发展、维护稳定中的意见建议。根据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镇党委及时召开村支部书记专题会议,把村办公场所的发展定位确定为“把群众吸引进来,把政策宣传出去”,并按此定位,对村办公场所的运转机制做了进一步完善。积极动员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两后生”向党组织靠拢,已确定入党积极分子78名,集中发展一批农民党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农村先进党员带头模范作用。

4、加快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就必须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支 持。地方的发展,单靠政府的力量是不行的,一定要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让社会各界参与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来。今年来,我镇多次召开动员会议,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设立群众信箱。截至目前,收集到群众信件150多份,为我

镇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建议。此外,在修路、发展教育和城镇建设的过程中,本地企业界、文化界以及部分私营商户积极捐款捐物,折合资金75万元,成为全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