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音乐湘艺版
第一篇:二年级上册音乐湘艺版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九课 音阶歌|湘艺版
《音阶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音阶歌》是一首活泼生动,易学易唱的儿童歌曲。歌曲中的大量歌词都是旋律的唱名,如:do
do
xi
la
sol,既有利于学生对歌谱的演唱和认识,又能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音阶的记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并唱准音阶中的七个唱名。指导学生用活泼的情绪和优美的声音演唱《音阶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意境,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多角度的感受音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歌曲《音阶歌》的学唱及欣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引导对所学歌曲及相关电影《音乐之声》产生兴趣,扩大音乐视野。
教学重点:熟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音阶歌》
教学难点:在学唱歌曲《音阶歌》后,能唱准音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情境导入
1、师:首先欢迎同学们到音乐王国做客!那么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对本学期所学的一部分歌曲做一个复习。(多媒体播放《阿里里》、《摘果子》伴唱,学生边唱边跳。激起学生的兴趣。)
2、视频欣赏(幻灯片播放电影片段。)
教师:“这首歌曲是影片《音乐之声》的插曲。这部电影讲诉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退役的上校的七个孩子很调皮、每次家庭老师都会被他们气走,玛丽亚是他们的第十二位老师,她用爱心与音乐和七个失去母亲的孩子成为了好朋友,玛丽亚教会了孩子许多歌曲,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看发生在玛利亚和七个孩子之间的音乐故事,请欣赏电影原音《DO
RE
MI》片段。(教学意图:利用多媒体形象具体,声色兼备,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就与我们短片中出现的1、2、3、4、5、6、7有关。(板书课题:音阶歌)
二、音阶学习
1、提问:什么是音阶?用音的符号按照高低顺序排列的组合,就叫音阶。(多媒体出示阶梯式的音阶)师:1.2.3.4.5.6.7.这就是音阶。(教学意图: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音阶,为后面唱准音阶做好铺垫)
2、音阶练习(多媒体出示音名与唱名图,教师领学生反复练唱音阶。)
下面我们来学习音阶歌。
3、做音阶练习题(多媒体出示题目,学生作答)
Fa(
4
)
re
(
2
)
si(
7
)
sol(
5
)
mi(
3
)
do
(
1
)
la(
6
)
三、学唱《音阶歌》
1、(多媒体播放歌曲)初听歌曲熟悉旋律
师:同学们轻轻的闭上你的眼睛,我们去感受一下这个曲子的旋律
生:闭上眼睛------
师:这个曲子的旋律优美吗?
生:优美!
2、跟琴哼唱歌曲(教师弹琴,学生随琴用“la”小声哼唱歌曲。)
3、找一找(根据之前讲解的音阶知识,请学生找找歌曲中的音阶。)
4、重点讲解并练习歌曲最后一句的节奏。(多媒体出示曲谱)
5、带领学生有节奏地朗诵歌词,边朗读边做节奏练习。
6、教师弹琴,学生随琴加入歌词小声哼唱。
7、(多媒体再次播放歌曲)再听歌曲体会情绪
师:同学们这么优美的曲子它的情绪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再来听一听。
师:好,同学们听完了,我给大家两个答案同学们选一选。(提问:A
.悲伤地B.愉快的
(生答:B。))
师:同学们真是太聪明啦!
8、学生加入歌词有感情地演唱。
9、师生接龙。师生交换演唱。
四、感知律动、巩固音阶
1、老师示范音阶律动(多媒体播放身体音阶歌)。
2、跟着老师做。
3、学生跟着视频做练习。
(教学意图:通过音阶律动练习,既让学生肢体得以解放,又加深了学生对音阶的记忆)
五、小结
同学们今天表现的真不错!我们不仅认识了do
re
mi
fa
sol
la
si
这七个好朋友,还学会了《音阶歌》。同学们收获可真不小,孩子们回家把美妙的歌声带给爸爸妈妈吧!下课!
第二篇:二年级音乐上册 第7课《跳竹竿》教案 湘艺版
跳竹竿
一、教学目标:
1、学唱《跳竹竿》,能自信、自然地歌唱,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表现歌曲轻快、欢悦的情绪。
2、通过学习跳竹竿舞,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3、通过歌曲的欣赏与学习,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对黎族的歌曲、舞蹈和文化习俗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及熟悉歌曲
师: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音乐殿堂,希望我们合作愉快!共度美好音乐时光。 师:瞧,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 生:跳绳、皮筋。
师:你们会跳吗?(会)
老师请两位同学上来跳绳,五位同学跳皮筋。
师:今天请你们跳绳、跳皮筋,要求你们必须边听音乐边跳绳,最好用不同的跳法(学生跟着音乐跳绳、跳皮筋)
师:其他同学观察一下哪位同学跳得最好(电子琴伴奏) 哪位同学跳得最好啊?生:„„ 师:他们为什么跳得这么好? 生:跟着音乐的节奏。
师:很好,心中有音乐,才能够把绳跳好。请在座的同学们全体起立,一起体验一下跟随音乐节奏跳绳、跳皮筋的感觉。(师奏生演)
师:看着同学们跳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跳了,不过要八位同学配合老师
师:我们先把绳子放在地上敲击一个八拍,然后绳子一开一合,清楚了吗?
生:清楚了。
(进行试练,在老师的引导下然后加进音乐。请八位学生用跳绳代替竹竿进行师生表演,老师模仿跳竹竿不同跳法,从中自然地让学生了解有几个乐句。) 师:谁来说一说老师跳得怎么样? 生:老师跳得很好。
师:老师只成功了一半,有一半的成果是这八位同学的,我们一起掌声送给他们。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跳竹竿》(出示课题)也叫“打柴舞”、也叫“竹竿舞”。学习竹竿舞,首先要学习敲击方式,刚才这八位同学已经学会了,我们请这八位同学当小老师,好不好?生:好。
师:两边分别上四位同学,看哪位同学的姿势最漂亮(跟着音乐的节奏每位同学轮流都来试一试敲竹竿的动作)
师:谁的姿势最优美啊?生:„„
师:其他同学要比他做的更漂亮才行。分组准备。(学生学敲竹竿) 师:同学们都学会敲击了吗?生:会。
师:刚才伴随我们敲击竹竿的音乐美不美啊?生:美。
(二)、学唱歌曲
师:这段音乐的歌更美,现在我们来学唱这首歌曲。先听老师范唱一遍。(教师自弹电子琴范唱歌曲)
1 师:这首歌曲美不美啊?生:美。 师:你们想唱吗?生:想。
师:先用 “la”来唱一次,再用 “l u”来唱一次。(带着学生进行模唱) 师:同学们看一下歌词有几句?(出示歌谱) 生:四句。
师:太容易了啊。老师唱一句,你们学唱一句。(分句教唱,教师进行带有情绪的范唱,提示情绪高兴地唱。)
师:老师已经从相当一部分人的眼睛中看出了喜悦的心情。 师:同学们看第一句的歌谱跟第二句的歌谱有个什么特点呢? 生:小附点。
师:这是黎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我们要把欢乐的歌声唱得怎么样呢? 生:高兴地。 师:要热闹的。(老师进行有情绪范唱)
唱轻声一点,我们高兴的心情不是单表现在外表,要从内心发出来。我们再来唱一次。(学生齐唱)
(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师:现在我觉得一台电子琴伴奏太单调了,我们能不能想想用别的乐器来为乐曲伴奏呢? 生:敲竹子。
师:这位同学你准备怎么敲击这个竹子?同学们仔细听一听,看一看。
这位同学敲得美不美啊? 生:美。
师:同时我们要注意“强弱”的特点。(学生敲击竹子,非常有创造力,两位同学并合作敲击)
师:地上有一排椰壳,你准备怎么敲?(学生示范敲击椰壳)
(并叫多位同学进行不同形式的敲击椰壳,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师:他们用了不同的方式去敲,还有些椰壳,再请些同学来表演,想好自己的敲击方式,一起表演。(让学生互相了解别人的敲击方式)
师: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来敲一敲鼓,看看他是怎么敲的?
进行了不断地变化,我们给他掌声。
师:请前面伴奏的同学你们来合作一下(师生合奏并演唱)。
我们来表扬一下,有两位同学没有乐器,用身边的事物来为乐曲伴奏,你们也来想一下。(其他同学用拍打地面,拍手等方式为乐曲伴奏)
师:有些同学唱的还不够高兴,发自内心的带有点弹性的唱。我们再来一次。(齐唱)
师:老师感觉到了黎族的传统节日里面它的热闹气氛,谢谢前排为我们伴奏的同学(鼓掌),也表扬后面的同学,在没有乐器的情况下,能利用身边的事物为乐曲伴奏,我们也给他们掌声。
(四)、拓展欣赏及分小组练习跳竹竿
师:我们来看大屏幕(播放黎族人民跳竹竿的音乐视频)。 师:黎族人民跳的竹竿舞美不美啊?生:美。 师:告诉老师,你现在想做什么?生:跳竹竿。 学生体验,学跳竹竿舞。
师:老师可以满足大家的要求,不过你们要遵守老师提出的两个要求: (1)各小组跳竹竿的时候,听到音乐声停止,你的活动也必须停止。
(2)我们各组来个小小的比赛,看哪个小组的同学纪律最好,跳得最好。
大家能不能遵守?可不能跳着跳着就忘了噢。(进行竹竿舞分组) 师:小组长将竹竿摆好。(分好小组位置)
(播放音乐,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同学之间配合并有秩序地完成竹竿舞。) 师:好,各小组的活动立刻停止,回到位置坐好。(我们来表扬这两个组的同学,没有任何声音纪律非常好。)
(五)、小组展示及布置作业
师:现在我们来个小小的比赛,好不好?生:好。 学生展示表演
师:每小组共选出六位同学。讨论好了吗?现在上场的是这组的同学,其他在一边同学欣赏。(学生小组竹竿舞比赛) 师:好,下一组的准备。
师:那组跳得最好啊?生:...... 师:每个小组都有跳得很棒的同学,他们为什么能跳的这么好啊? 生:心里有音乐。
师:对了,心里面有音乐,才能跳得好。今天我们学唱了黎族的民歌《跳竹竿》,还跳了什么舞蹈?(竹竿舞)
师:今天,同学之间发扬了集体友谊精神,团结合作的能力又得到了提高。下节课啊,我们要继续学习黎族民歌和竹竿舞的创作练习,请同学们回去收集一些有关黎族风俗人情的知识卡片,下节课带来,我们共同一起学习、研究,好不好?生:好。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生:老师再见! 【教学反思】 《跳竹竿》是一首根据海南黎族民歌改编而成的歌曲,师从学生课间跳绳、跳皮筋活动入手,要求学生跟随音乐跳绳、跳皮筋,把握音乐节奏,初步体验随音乐跳的乐趣。接着学习敲打竹竿,学唱歌曲。层层深入,逐步突破完成。 跳竹竿 教学目标:
1、 熟悉乐曲旋律和结构特点,尝试看图谱学习竹竿舞的基本步伐。
2、 感受竹竿舞的舞蹈风格,体验跳竹竿舞的乐趣。 教学准备:竹竿、鼓、竹竿舞音乐《跳竹竿》。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跟着音乐熟悉竹竿舞。 教学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望,让每孩子都能大胆的尝试、积极的投入表演,而且想方设法表现的与众不同。 教学过程:
一、情景表演导入。
1、观看表演。
提问:你们知道这叫什么舞吗?他们是用什么东西来跳舞的?你们想不想也来学一学竹竿舞?
2、听音乐 。
提问:那我们先来听一听竹竿舞的音乐,听一听音乐中有哪些乐器的声音?
二、学习竹竿舞。
1、看图谱,学习动作。提问:你能看懂吗?请你说说图谱上的意思?请你来学一学。
2、看图谱,在地面贴好的静止平行线上练习。
3、教师敲鼓,听鼓声节奏在静止平行线上练习。刚才小朋友学的都很棒,现在老师要请小
3 朋友听着老师的鼓声来跳一跳。
4、学生听音乐,在静止平行线上练习 。
三、看整体学习。
1、学习铃鼓动作。
出示图谱,铃鼓的声音我们可以做拍手的动作。
2、教师敲鼓,学生听鼓声节奏在静止平行线上练习。师:现在我们要看着图谱,听着老师的鼓声,把铃鼓的动作一起来做一做。
3、听音乐,在静止的平行线上练习。师:这次我们跟着音乐来跳一跳吧。
4、在静止的竹竿上练习。
师:小朋友学的真棒,刚才我们在像竹竿一样的线上跳了竹竿舞,你们想不想在真正的竹竿上去试一试啊?
5、教师敲鼓,在活动的竹竿上练习。师:小朋友刚才看到的竹竿舞,竹竿是怎么样的?你们想不想挑战一下在敲打的竹竿上跳竹竿舞呢?
6、听音乐,跳竹竿舞。师: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跳起来吧。
四、集体表演
邀请客人老师一起参与。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我们请客人老师和我们一起来跳吧。
五、活动延伸。
其实今天我们只玩了一种竹竿舞的跳法,下次我们再来玩玩其他的跳法,好吗?
第三篇:九年级音乐上册 第八单元 歌剧览胜(二)《回忆》教案 湘艺版
《回忆》
教学目标
通过对音乐剧欣赏,学生能够认识音乐剧是综合性的审美舞台消费艺术。培养学生高尚的音乐兴趣,发展音乐鉴赏评析能力,提高了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本课以《猫》为载体,通过戏剧元素、舞蹈元素、音乐元素、舞美元素四方面让学生走近音乐剧 ,体验音乐剧音乐的特点。 教学难点
积极主动的探究音乐剧中各种元素所起的作用。 教学策略
1、通过听、辨、看来诱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运用直观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优化了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
欣赏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提问式导入
师:下面播放两剧目片段,请同学们判断播放的片段是属舞剧?歌剧?是音乐剧?(学生举手回答) 媒体播放《白毛女》片段、《如果·爱》片段。
当学生说出歌剧的答案时,教师马上提出:你能说出判断为音乐剧的理由吗?(学生回答问题) 师:音乐剧是综合性的审美舞台消费艺术。今天让我们一起步入这音乐剧的圣堂……
(二)、音乐剧的基本知识
媒体播放音乐剧《猫》片段,看完音乐剧片段之后,回答这些问题:
1、什么是音乐剧?
2、音乐剧起源的时间和国家?
(师生互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共同欣赏《猫》等图片。) 看完音乐剧片段之后,回答这些问题:
问题1:融合了各个艺术门类的特点,将音乐、舞蹈、话剧道白的特殊魅力紧密结合起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感情,从而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问题2:音乐剧诞生于上个世纪初的欧美大陆,其中,音乐源于地道的美国黑人的爵士音乐,舞蹈综合了爵士舞和踢踏舞。1927年,隆·科恩的《水上舞台》掀开了音乐剧时代到来,其中的插曲《老人河》在当时家喻户晓,流传全球。
(三)、欣赏音乐剧《猫》
1、作者简介
安德鲁·洛依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英国著名音乐剧作曲家。1948年3月22日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皇家音乐学院的教授和钢琴教师之家,就读于马格德林学院。韦伯经典音乐剧:《猫》、《艾薇塔》、《歌剧魅影》、《巨星耶稣基督》。
师:《猫》是当今世界音乐剧中最成功的作品。为何音乐剧《猫》如此震撼人心,所向披靡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走进百老汇,领略猫的魅力。
2、剧情介绍(戏剧元素) 《猫》的故事很简单:杰里科猫族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聚会,众猫们会在这一年一度的盛大聚会上挑选一只猫升天,我们知道猫有九条命,升天以后可以再次获得新生。于是,形形色色的猫纷纷登场,尽情表现,用歌声和舞蹈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希望能够被选中。最后,当年曾经光彩照人今日却无比邋遢的“魅力猫”以一曲《回忆》打动了所有在场的猫,成为可以升入天堂的猫。
3、音乐《猫》中的舞蹈元素 播放《猫》中的舞蹈视频。 (学生讨论舞蹈在音乐剧中的作用)
《猫》中的舞蹈相当突出。为了传达剧情,编导们不惜用了大量的舞蹈场面来表现猫的不同特征和性格。这里既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又有凝重华丽的芭蕾舞,还有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现代舞,使全剧风格奔放,活力四射。
场景一:“介绍保姆猫”保姆猫是猫中的保姆,她一般白天显得很懒散,整天睡,但一到晚上,她便非常繁忙,因为她要训练老鼠织毛衣,还要为蟑螂失业的问题而担忧,这不她带着她的一支蟑螂童子军来了……轻松活泼的踢踏舞体现了保姆猫风趣幽默的性格特征。她非常具有亲和力,她总是忙忙碌碌,为猫族做一些慈善公益性的事业。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欢她。
场景二:杰利克舞会,场面宏大、激情澎湃,摇滚猫带领猫儿们所跳的现代舞,动感十足,也突出了的他狂野的个性。
4、音乐剧《猫》中的音乐元素
与舞蹈一样《猫》的音乐非常动人。全剧近三个小时,共由二十三首乐曲组成。除了配合不同舞蹈场面的舞曲之外,前后四次出现的主题曲《回忆》更是一首百听不厌的金曲。它传遍了全世界,成为当代的经典歌曲。 师:同样的旋律,演唱者的身份发生的变化、调式调性的转换,力度的对比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 (欣赏过后,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表述自己欣赏后的感受。)
回忆(1)这首歌曲感觉唱完了吗?歌声表达的是他什么样的心情?(有意犹未尽之感,音乐表达了孤独、无助、凄凉的情绪。)
你想一个人在她最有魅力、最辉煌的时候,背叛了自己亲人,而当她年老色衰,以这样一副丑陋的外貌再次回到家族中,这两者之间反差有多大。尤其是在大家沉浸欢聚的兴奋中,她的突然出现,打破了当时暖融融的氛围,猫儿们会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她,我们的女主人公内心肯定非常复杂,孤独、无助与凄凉。 领袖猫同情地向她伸出手,但她没有看见,黯然地离开了。
回忆(2)领袖猫告诉猫儿们,幸福的含义不仅仅是现在,也包括过去那些不能遗忘的事情,月光下,杰里可猫族中最年幼的小猫杰米玛唱起了《回忆》,猫儿们都流露出感动的表情,悲天悯人,宽大为怀。(音乐情绪是和睦、温馨、幸福的。)由其最后全体猫儿们起立的一刹那,表达了猫儿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企盼,盼望幸福的降临。
5、舞台美术
据介绍,在百老汇的音乐剧中,绝大多数制作都是不惜投入巨资运用声、光、电等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创造出梦幻般的舞台面貌,具有强烈的视听冲击力。
首先在《猫》剧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人物的化装,全剧共有36只猫,为了表现猫的不同地位和性格特征,他们的化妆也是形态各异,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形象逼真。
舞台效果,在前面的舞蹈和音乐片断中已经感觉到了舞台效果在剧情的表达及人物的塑造中所起的作用,《通往九重天》这一段,舞台效果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纯洁的白猫维多利亚首先对魅力猫表示同情,杰里可猫们终于原谅了她,接纳她回到族中。领袖猫选择魅力猫是今年获得重生的猫,猫儿们欢送她登上了通往九重天之路!
(四)、课堂小结
以《猫》为代表的现代派音乐剧,与歌剧、舞剧比起来,它在音乐与舞蹈的创作中使用了大量的流行音乐的元素,并将观赏性放在首位。使表演更加通俗化、大众化、现代化。这大概就是音乐剧能在众多舞台艺术中异军突起,广受观众欢迎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今天的介绍希望同学们喜欢音乐剧,为音乐剧而疯狂。
第四篇:二年级音乐上册 第11课《欢乐的小雪花》教案 湘艺版
欢乐的小雪花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了解四分符点音符。
2、能够准确的演唱出旋律连音与符点节奏音。
3、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热爱大自然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体会四分之三拍的的强弱规律。 教学难点
能够准确的演唱出旋律连音与符点节奏音。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播放《欢乐的小雪花》的伴奏,为学生进入情境做铺垫,引领学生进入教室。
2、师生问好
12 34 | 5 — | 5i 5 | 5i 5 | 54 32 |1— || 同学们好
老师好 老师 老师您 好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像花不是花,夏天不见它,寒风吹来时,花落千万家。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雪花)
2、“那老师想问问同学们,你们眼中的雪花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雪花有关的歌曲!”
3、“我们现在听听歌曲中是怎样描述雪花的!”(初听歌曲)
4、出示三拍子节奏,用强拍跺脚、弱拍拍手来感受四三拍子的音乐律动。(复听歌曲,感受歌曲律动。)
5、解决歌词问题,随琴逐句唱歌曲。
6、全班同学随着伴奏齐唱歌曲。
三、动作创编
“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棒,把雪花飘落的感觉都用你们的声音表现出来了,有的同学都情不自禁的做出动作来表达对这首歌曲的喜爱,那下面请同学们都起立站在原地,我们为这首歌曲配上动作,一起再来边做动作边唱这首歌曲吧!”
四、教师小结
“同学们表现的真棒!这节音乐课同学们不仅学会了歌曲《欢乐的小雪花》,还能把这首歌曲演唱得这么有优美,感谢同学们在这节课里让老师听到这么完美的歌声和漂亮的动作。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同学们下课!”
第五篇:二年级上册音乐学案-第一课阿里里|湘艺版
《阿里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阿里里》,并用身势动作参与表演歌曲。
教材分析:
《阿里里》是一首质朴的云南纳西族民歌,歌曲的旋律简洁纯朴,童趣盎然,加之歌词中多处出现具有纳西族特色的衬词“阿里里”,使歌曲更富有浓郁的民歌风韵。全歌采用一领众合的演唱形式,增强了作品活泼热闹的气氛,生动地表现了纳西族人民喜悦春耕的欢乐场面。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用优美欢快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里里》。
2.能力目标:能用身势动作随音乐律动,感受节拍的强弱,能用强、弱这一力度变化表现歌曲《阿里里》。
3.情感目标:感受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愿意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大胆展现自己的艺术才华。
教学重点:
能用优美欢快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里里》。
教学难点:
体会节拍的强弱,能用力度变化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录音机、琴。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录音机播放歌曲《阿里里》。)
师:同学们,刚才听到的这首歌有谁会唱啊?想学会它吗?你们想知道是哪儿的小朋友在演唱吗?老师告诉你,是云南纳西族的小朋友演唱的。
二、学唱歌曲
(一)“听”
1.再听歌曲《阿里里》
师:纳西族小朋友唱得好不好听?你听到了哪些歌词?(出示课题《阿里里》)
生:“阿里里、撒小秧、花花赛”。
师:同学们听得真认真!讲解歌词“阿里里、花花赛、撒小秧”的意思。
“阿里里”是云南纳西族民歌中最具特色的歌曲衬词。那么,“撒小秧”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播撒麦苗。
2.三听歌曲《阿里里》
师:仔细地听,看你能不能跟纳西族的小朋友学上一两句呢?(播放歌曲)
师:你学会了哪一句歌词?唱给大家听听。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行!谁来唱?
生:(唱)“阿里里、花花赛、撒小秧”……(老师投去赞赏的目光)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一听就会了,简直太出乎老师的意外了!
(二)“学”“唱”
1.跟琴学唱。(在听唱基础上跟琴模唱,学生很快能独立演唱)
师:同学们唱得真好!简直是太棒了……(为孩子们双手竖起大拇指)
师:那我们跟纳西族的小朋友一块来演唱一遍吧!(播放歌曲)(演唱完之后,老师模仿纳西族小朋友声音说,“我们纳西族人唱歌时还喜欢边唱边动,我们一块动起来吧!)
2.为歌曲《阿里里》进行身势伴奏
(1)师示范,边唱边用身势伴奏。(注意强弱的变化。)
(2)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没有?老师刚才拍的时候哪儿强些,哪儿弱些?你们自己也来试一试吧!
(3)师:让我们一块跟琴边唱边做吧!
3.歌曲处理
师:歌我们会唱了,那老师想问问你们,纳西族人为什么在撒小秧的时候要唱歌呢?(引导学生:因为他们劳动时很开心、很快乐,所以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儿。)
师:那我们用什么样的速度演唱,才能表达他们快乐的心情呢?
生:稍快。
师:好的,那我们就用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来演唱这首歌,好不好?
生:好。(唱)
三、参与表现
师:纳西族人还有一个风俗,就是“对歌”。我们也来感受一下,怎么样?
师:我们现在分成男生女生两个小队来对歌,感受一下纳西族人在劳动时的快乐心情。
(1)师领唱,学生合。
(2)女生领唱,男生合。(反过来一次)
(3)全体起立用身势伴奏唱《阿里里》。
四、拓展总结
师
:刚才啊,热情好客的纳西族小朋友教我们学会了他们的民歌,他们还想邀请我们到云南学习他们的舞蹈和认识他们的文字呢!板书(房子、聚集、惊的纳西族文字)这些字是不是很有意思啊?你们想不想去纳西族村的“猜字壁”去看看?那么老师希望你们快快长大,亲自去体验一下吧!记住也要把我们的歌曲带给他们。希望我们每位同学都和少数民族的小朋友成为好朋友,好不好?(好!)那我们今天的云南之旅就到这儿吧,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