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社会的旁观者作文
第一篇:不做社会的旁观者作文
开启新纪元,不做改革旁观者
尊敬的党组织:
日前,《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已正式出台,该决定共分十六项60条,涵盖了现代市场体系的完善、政府职能的转变、财税体制的改革等诸多领域,这一系列改革再一次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放开单独生二胎、尝试纪委双向管理、废除劳教制度、减少军队非战斗人员.....,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我们奉献了一道既叫好又叫座的深化改革“套餐”,开启了中国深化改革的新纪元。然而,无论思路多清晰,目标多远大,措施多具体,如果每个人都置身事外,那么改革就可能变成“口惠而实不至”的空谈。三中全会给我们描绘了宏伟的蓝图,制定了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但是,要落实改革部署,让蓝图变成现实,就要人人参与,每个人都不能袖手旁观。只有每个人都参与,才能保证改革顺利过险滩、涉深水、爬坡过坎。
地方政府要主动落实。地方政府只有实打实的贯彻、百分百的落实,改革开放才会大踏步的前进。否者,层层“漂没”、级级延迟,等政策真正“落地”群众又能收益多少,改革效果又有几分?单独生二胎“落地”让万民欢腾,如果拖上几年,又有多少人会因错过最佳生育期,而留下终身遗憾,那么改革共识如何积聚?地方政府不做旁观者,就要令行禁止。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态度执行中央决定,决不允许因为私利而让“政令不出中南海”。
群众不能置身事外。纵观三中全会的各项决议,无论是单独生二胎、简政放权,还是医保、社保改革,其目的都是让群众在分“蛋糕”时多收三五斗。可以说深化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人民。然而,改革开放是一次探索未知的旅程,其过程必然要涉深水、过险滩,充满未知“因素”。随着改革的深入,摸着石头过河的难度必然加大。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为保涉深水的过程不溺水,每个人都要摒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用人人参与群力群策破解改革中的阻力。
既得利益者也要融入改革“大潮”中,切不可制造“阻力”。毫无疑问,深化改革的过程,必然涉及现有利益格局的调整。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必然有人会心有不甘,甚至跳出来制造“阻力”。然而,既得利益者应该看到,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实际上,不接受温柔的改革,就可能面对暴力的革命,最终也保不住自己的“口袋”。与其给改革使绊子、放冷箭、制造阻力,不如安下心来,同心协力把蛋糕做大。用发展破解改革中遇到的难题,以达到共赢的局面。
改革之路无坦途,除了改革无他途。深化改革之路必然要涉深水、过险滩、爬坡过坎。然而,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我们不能因为困难就望而却步,更不能在困难面前变成一盘散沙,越是困难我们越应该迎难而上。一个伟大的时代,需要你我共同参与。
汇报人:xiexiebang
第二篇:作文.做一个“旁观者”
“旁观者清 ”作文写作指导
[高考模拟题]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细观对弈的全过程,我们还能发现:对弈的过程,开心一般是属于旁观者的,而当局考一般难得有半点清闲;对弈的结果,之于旁观者,不过是看戏收场一般的惬意,而对于当局者,则关乎喜忧大事;最要紧的是,一旦开局,当局者便难以轻易脱身,而旁观者,则去留随意。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旁观者清”是一个成语,也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旁观者,局外人;迷,分辨不清,失去辨别力;清:清楚。当事人往往因为对利害得失考虑得太多,看问题反而糊涂,旁边观看的人由于冷静,客观却看得很清楚。
这道题目的类型属于成语正反命题类作文,在成语类命题作文的基础上加上一个可供选择的反向命题,使考生有了选择立意的自由。该作文题型其实是1991年高考全国卷作文“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辩论题目的变型:„„ [思路点拨]
先说“旁观者清”。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大到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问题的决断,小到个人事业、爱情的取舍,往往都存在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事例。
三国时代的徐庶有大学问,排兵部阵,三十六计,滚瓜烂熟,听水镜先生之劝,投了刘备,但徐庶是个孝子,看见一封假信说母亲去了曹营,就非去曹营救母不可。徐母责怪儿子连这么点小伎俩都看不透,为儿子的弃明投暗而自尽。对此,“旁观者”山野闲人水镜先生则一眼看透。
曾有心理学家做这么一个实验:给一些参加实验的人呈现一张图片的一部分,让被测试者描述这张图片的内容。这部分图片上有一名穿着运动服的男子在路上跑步,于是,被试们说这是一个人在锻炼身体;这时,心理学家呈现了图片的另一部分,只见那名男子前面还有一名女子一脸惊恐地跑,被测试者们立刻断定这是一个流氓在追一个姑娘;最后,心理学家给被试看了图片的全部,被试才发现图片上这两人身后还有一只老虎在追,这才是这两人要跑的原因。
当人们作为旁观者面对一件事的时候,往往只看到一个片断便从主观上根据自己的经验下推论。这当然对我们认识某一事物有所帮助,但是,如果一个人只根据这一个片断,便自以为得到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推论是正确的,那就失之武断了。
[优秀习作]
旁观者清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本是一句精妙的棋语,却也渗入了生活中的认知特点,可以引导我们跳出生活的棋局,以清醒的头脑换位思考,从而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体味出人间真情,摒除不良习惯,保留一颗纯洁的心灵。
做一个旁观者,能清楚地理解父母之爱。一些青少年被父母百般呵护,却“当局者迷”,不理解他们的爱,而旁观,或许更能使他们领会父母之爱的细微和伟大。我以前常常会抱怨父母的唠叨,然而室友总会羡慕我的幸福。天冷,父母提醒我添加衣服,并不辞劳苦地跑来学校为我铺上一层又一层的棉絮,我不在意,以为是他们的责任;头晕,父母心急而担忧,为我买药买水果送牛奶,说牛奶和水果多吃对大脑有好处,我不感动,以为是他们的义务。室友轻轻的一句“你爸爸妈妈真好”,让我顿悟了他们的辛劳,他们崇高无私的爱。或许我们因为作为幸福的“当局者”,“身在福中不知福”,所以变得迟钝,变得麻木,变得冷漠。作一个旁观者,可以促使我们用清醒的大脑和敏锐的心去捕捉人间真情,体味人间真情,回报人间真情。
做一个旁观者,能清晰地认识自身错误。习惯,总会让人不由自主地犯错误,而作为“当局者”却难以感知和认识。在旅游景点巴黎圣母院,有一句“请保持安静”的中文提示;在珍珠港景区,出现了专门给中国人看的“垃圾桶在此”的提示;在泰国皇宫,亦用中文写着“请便后冲水”。很多人会因此愤慨,但仍会不由自主地继续在公共场合高声大嗓,乱丢乱扔,方便后不冲便池。作一个旁观者,以他人的心情看待自己的错误,你是否会感到其行之可恶,是否会觉得这是中国人的耻辱?处于局中,总是无法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跳出局来,旁观自己的错误,才更能警醒自己,深刻铭记,从而彻底改正。做一个旁观者,可以帮助我们用清醒的认识敲碎恶习的桎梏。
做一个旁观者,能理智地调整人生方向。世人汲汲皆为何?采菊东篱,悠望南山,如此生活岂不惬意?何必淹没于喧嚣尘世,让浊流玷污了自身?渊明深陷污浊官场,却能以旁观者身份审视处境,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坚守心灵一方净土,怀抱千百年来文人的梦想,保留了最纯净的心灵家园。如今,做一个旁观者,需要我们从混浊的社会风气中跳出来,以清醒的头脑认识不良的风气,从而将其毒素从心中屏除,以纯净的心灵拒绝不良风气的污染,超世独立。
跳出人生的棋局,以旁观者的眼光审视自己,或许能更清楚的了解他人,了解自身,了解环境,更正自己的观念,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自己理想的境界,诚然,旁观者清。
[现场批阅]这篇说理散文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从沟通亲情、反省错误和调整人生方向三个方面说明了“旁观者清”的道理,其中写自己原来对父母之爱的迟钝麻木冷漠,后来因为“旁观者”同学的话而顿悟的事例很有生活气息……
评分:25+24+9=58分
做一个“旁观者”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身处混乱的局势当中,很容易被纷乱的事弄得不知所措,而在一旁旁观的人则往往能弄清事情的真实情况。做一个能通观全局的旁观者,才能在这迷乱的局势中取得胜利。
所谓旁观者并不是就在局势之外,远远望之的人,而是要能像旁观者一般了解全局,掌控局势。因为人生不可能永远徘徊于这迷乱的局势之外,只有把握全局,才能成功。
做一个旁观者,可以准确把握局势。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在创业之前在哈佛念大学,但他酷爱计算机的程序设计,并在大学期间开发出了新型的软件。此时的他并没有被眼前的局势所迷乱,而是在从旁观者的角度仔细分析局势后,毅然退学,创办自己的公司,终于取得巨大成功。股神巴菲特开始时经过统筹的分析,决定买一家频临倒闭、股价极低的报社的股票,并且不断追加投资,所有人都认为他是疯子,但当他通过这一投资掘到人生第一桶金后,所有人都对他刮目相看。他们的成功都是能从旁观者的角度,对事情有统筹的掌握,依靠着对纷乱局势的把握而取得惊人的成就。可见,成功,就要拥有旁观者一样对局势准确地把握。
做一个旁观者,可以拥有良好的心态。古时有个人棋下得很好,几乎是没有对手,他与普通人下棋,以小利做赌注,每盘都能取胜。而当他以很多钱做赌注时,则会十分紧张,胜少败多。正是由于缺乏旁观者的淡然的心态,所以当以很多钱做赌注时就不能够气定神闲、冷静分析、掌控全局了。可见,成功除了旁观者一般的对局势的把握,还要有旁观者的心态,将胜负看淡一些,反而能发挥出色,获得胜利。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无论身处何种局势当中,都要像一个旁观者,将胜败看淡,去留随意,享受其中的惬意,而不是一心算计,只要成功。就像有人买彩票中了大奖,不是去好好利用,而是沉迷其中去买更多的彩票,妄想中更多的奖,最后却落得两手空空。要学会保持一颗旁观者的心态,去享受纷乱局势中的一丝惬意。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做一个旁观者,才能领略“庐山”的真面目。
第三篇:社会心理学 旁观者效应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招远惨案”
——旁观者效应分析
班级:社会学1301班 姓名:张晏郡
学号:U201316931 摘要:“招远惨案”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微博上到处都写满了对招远惨案中遇难孕妇的悼念,然而,从后来传出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见,在施暴者的背后有着一大群围观者,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上前施以援手。一时间,网络上铺天盖地的都是对当时围观者的谴责,民众们不断拷问着社会的道德底线。继“小悦悦事件”后,国人脆弱的道德神经再次被触动,更有甚者,疾呼这个社会的道德已经濒临瓦解。虽然“招远惨案”所涉及的道德因素确实存在,但是我们更应该去深入思考隐藏在这背后的社会心理作用。这并非是为“无德者”开脱,而是希望能从心理过程来分析救助行为的发生和不发生,让我们能以更加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社会事件。其实,那些“围观”者之所以冷漠,是因为他们都在等待别人先伸出手,而最先出手的那个人必将承担所有的责任,即大众口中“惹上麻烦”。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围观者”越多,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就越差,会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小,即“旁观者效应”。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 旁观者效应 招远惨案 社会道德
正文:
一、 招远惨案简述
2014年5月28日晚9点多,在山东招远的一家麦当劳餐厅内发生了一起命案,一名就餐的女子遭到6名男女的疯狂殴打,最终不治身亡。然而,当现场视频在网上迅速流传的同时,人们也发现,就在施暴者的背后有着一大群的围观者,却无一人伸出援手。中华大国,是礼仪之邦,自秦汉之后,就有着优秀的思想和良好的传统美德。然而,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泱泱大国却失去了它原有的灵魂。当民众们将矛头对准但是得围观者时,我们更应当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当时自己也在场,你会毫不犹豫的伸出援手么?或许你会有那么一点点犹豫。然而,就是这一点点犹豫,却变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犹豫,也就是这一点点犹豫导致一个孕妇惨死在暴徒手下,一个脆弱的生命还没来得及看看这个世界就已经转身离开。两条生命的消逝,除了带给我们巨大的道德冲击,更让我们深深疑惑,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呢?难道这仅仅是道德因素导致的吗?其实不然,这种现象屡见不鲜,社会心理学将这一现象概括为“旁观者效应”,即“责任分散效应”。
二、相同案例
回顾以往的新闻,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案例并不只有一个。事实证明,“旁观者的冷漠”并非偶然,反而屡见不鲜。
1、1988年,黑龙江一级飞行员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一名歹徒刺死。数十人围观,却始终无人出手制服歹徒,最终飞行员由于受伤过重不治身亡。
2、1993年,四川达竹矿务局一名高考超过录取分数线28分的韩姓男同学,戏水不慎滑入深水区。结果围观者甚众,且其中不乏青壮年,却无一人伸出援助之手,终于使小韩溺水而死。
3、1993年夏,在云南昆明,一位农村姑娘被一群歹徒压迫裸体游街。街道旁,无数市民围观,却无一人上前劝说,制止歹徒的行为。
4、去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佛山南海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引发网友广泛热议。
5、2012年5月4日晚,东莞东城海雅百货门前的斑马线上,一女子被小偷偷包,一巴西籍男子出手阻止,不料遭小偷团伙报复群殴。其间,数十名路人在现场,没人设法施救。
三、案例分析
在事发后,很多人纷纷谴责当时在一旁围观的人们。然而,也有些人认为现场旁观者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面对突发情况,尤其在那些突发的恶性暴力事件面前,人们可能一时间无法战胜自己内心强大的恐惧感,即使后来会良心不安,人们也会选择不上前制止。
虽然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人多力量大”的故事,但越来越多的事实却向我们证明:人多,力量却并不一定大。相反,很多时候恰恰是因为人多,力量分散,力量反而显得小了。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心理活动可能是不同的。
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从而给予受难者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便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但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也有人称之为“责任分散效应”。
四、旁观者效应概述
何为“旁观者效应”?心理学家认为,旁观者现象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指在紧急情况是由于有他人在场而没有对受害者提供帮助的情况。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与在场旁观人数成反比,即旁观人旁观者效应的根源,在于责任的分散。
旁观者效应的提出,始于美国纽约发生的震惊全美的吉诺维斯案件。这件谋杀案倍受注意的原因与凶手、被害者或其他谋杀手段都没有什么关系。案件的特别之处在于,案件持续了30多分钟,遇害者的38个邻居听到了呼救声,其中许多人还走到窗前去看了很长时间。然而,在遇害者被歹徒杀害的30多分钟里,没有一个人去援救她,甚至没有人行举手之劳,打电话及时报警,致使一件本不该发生的惨剧成为事实。
案件发生后,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新闻评论人认为,惨剧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都市人际关系的冷漠,而社会心理学家们则认为,人们没有及时提供帮助的原因,在于许多人都有一种“也许其他旁观者会帮助受害者”的想法,所以,大家都对别人抱有良好的期望,把责任推给了别人,而认为自己没有提供帮助的责任,结果导致谁也没有真正提供帮助。
五、旁观者效应理论分析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旁观者在面对他人的求助时选择无动于衷呢?心理学家认为,在紧急情况下,有很多人在场足以成为比感情冷漠和情感上的疏远更重要得多的制约介入行动的决定因素。
让我们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具体分析一下旁观者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评价恐惧。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紧急情况下,他人在场会起到抑制作用,造成评价恐惧,使旁观者害怕得到别人的评价,即“评价恐惧”,也被人称之为“社会比较理论”。社会上每一个人对所发生的事情都有着一定的看法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但每当有其他人在场时,个体在行动前就比无人在场时更加小心评估自己的行为,把自己准备做出的行为和其他人进行比较,以防出现尴尬难堪的局面。于是,当面对他人的求助时,旁观者会将自己同其他旁观者相比较,而比较的结果就是,当别人都不采取行动时,便会产生对个体利他行为的社会抑制作用。
第二,从众心理。一个人不仅会以他人的看法来评估某一行为,而且还会在行为举止方面模仿他人的行动。这种情况在特殊情境中更为明显。其他旁观者的无动于衷会对个体产生“别人不管,我为什么要管”的暗示。于是,个体在面对求助时,即使意识到有责任上前提供帮助,但若别人没有行动的话,个体往往会遵从大家一致的表现。
第三,错误判断。他人的在场和出现影响了个体对整体情景的认知和判断,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个体对陌生情景的判断。人们都对突发的情况缺乏心理准备和足够了解。于是,每个人都试图观察在场每个人的表现,以澄清自己模糊的认识,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也从他人的行为上找出自己行为的线索和依据。所以,在面对紧急情况时,他人的冷漠就会造成一种“事情没什么危急的”错误暗示,从而导致人们做出了错误判断。于是,也就没人会伸出援手了。
第四,责任扩散。在紧急情况下,他人的在场,会使个体的责任相对减少。见死不救所产生的罪恶感和羞耻感也会扩散到在场所有的身上,这就导致了个体不去救助受害者的代价减少。个体之所以向受害者提供救助,是因为他感觉到自己有责任,必须采取行动。但是,他人在场也会“削弱”个体自身的责任感,就造成了“责任扩散”。当帮助人的责任被扩散到每个旁观者身上时,每个个体提供帮助的责任就会减少,从而出现等待别人伸出援手或是相互推诿的情况。
六、总结与反思
研究群众心理学的古斯塔夫·黎鹏认为,群众具有神经质的感染因素,去个性化、感情作用大于理智作用、失去个人责任感是群众的三大特征。社会心理学家从做过关于“自然现象”或者说救助行为的“责任分散”的自然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在此类事件中,道德确实发挥了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心理作用,即“旁观者效应”。
“招远惨案”给了我们很多道德良知的反思,旁观者效应在生活中的运用严重给社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社会需要的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事实证明,旁观者效应会带来很多的悲剧,会引发更多道德、法律、良知等一系列问题。旁观者效应,从社会心理学上讲,存在“责任扩散”;但是,从道德学上看,是道德力量的匮乏。故而,我们不能因为将其看为心理学上的问题就不闻不问,任其发展,沦为旁观者效应的俘虏。
我们能够且必须去做的是解救心灵,突破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遇到模棱两可的情况,应该忍住观望别人“旁观者效应”的冲动,果断采取行动,担起责任,人人争先创优;并且在需要他人进行协助的时候应具体指定旁观的某一人,因为这将有助于打消人们的推卸心理。当我们作为受害者的情况下,需要别人帮忙,此时,我们应当主动的让周围的群众明晰自身情况,并积极寻求帮助,与其大声呼喊,不如将注意力集中于一人或人数较少的几个人,同样的这样也有助于打消旁观者的推卸心理。
参考文献
1、《旁观者》,石默,作家出版社(2009)
2、《旁观者道德研究》,黄岩,人民出版社(2010)
3、“旁观者效应”的社会认知分析,张运红,高娟,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
4、《社会心理学》,俞国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旁观者”现象之我见,贾学雁,李新省,周士敏,社科纵横(2007年)
6、旁观者效应,延言,发明与创新,(2006年)
7、 阿蛮,见义勇为需要成为社会的习惯[N],中国社会报,2011年
8、 “见死不救”行为的事实认定与法律评价——社会心理学关于亲社会行为理论的启示,池应华,法商研究(2005年)
9、李舒蕊,“三个和尚”为何没水喝[N],大众科技报(2006年)
第四篇:不做弱者作文450字
不做弱者作文450字—开完了激动人心的动员大会,我们就迎来了军训的第一道难关——站军姿。
头顶炎炎烈日,脚踏炙热操场,我们开始了站军姿。头抬起,背挺直,拇指碰食指,中指贴裤缝,双脚成六十度角,不准擦汗……我第一次发现站好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啊!刚开始还好,动作做好了挺容易的,但渐渐的,一分钟,五分钟,十分钟,脚部的力量仿佛被抽空了,我就像一个头重脚轻的建筑,随时都会倒下似的,但看了看周围的同学,他们都咬牙坚持着。不行!我不能倒下,我不能在学校的第一天就成为老师同学眼中的弱者。我继续努力着,忽然,一阵清风拂过,瞬间抹去了我身上燥热,为我添上几分力量。我努力着,不断鼓励着自己,不断交换重心减小脚部的压力。
终于,我们临来了短暂的休息时间,一坐下,竟然有种妙不可言的舒适感,这种先苦后甜的感觉可真让人兴奋,周围的同学也都在感慨原来坐着是这么美妙的事情啊!虽然不久后又集合训练了,但这短暂的休息让我们消除了大半的疲劳,让后面的训练效率得到了提高。
我恍然大悟,学习不也一样吗?适当的休息可以让接下来的学习效率更高,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五篇:情人节的旁观者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莎士比亚有这样一段爱情名言: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真诚的爱情永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的。要和一个男人相处的快乐,你应该多多了解他而不必太爱他。要和一个女人相处的快乐,你应该多爱她,却别想要了解她。爱情就像是生长在悬崖上的一朵花,想要摘就必需要有勇气。因为她生的美丽,所以被男人追求;因为她是女人,所以被男人俘获。今天我要收回对你的全部的爱,因为我要慷慨地再给你一次。
2.14是西方情人节,而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会的夜晚,是我们中国的情人节。这一天与你共度这温馨甜蜜佳节的,才是愿意爱你一生一世的人!
——前记
斜倚电脑桌,放眼店外熙熙攘攘街道,那一个个来去匆匆,兢兢业业,奔波于生活的身影,那一张张焕发朝气的脸。让我想起再过几天就已是七月初七,我们中国的情人节了,脑海不禁陷入遐思„„
我们于世间都是凡人,无非就是渴望拥有一个健康体魄,优厚的经济基础,美好的爱情。而这三种是相辅相佐的,没有好身体怎么去改善生活,挣取金钱?没有美好的爱情向往?就缺少创造一切的动力。
岁月如梭,流年似水。这个浮躁的中国不知何时多了一个情人节,这个来自西方的节日,在我们国土上被炒作得如火如荼„„情人节更甚,平日里一元一枝的玫瑰花,情人节这天被炒到10元一枝,巧克力在这天也被抬价大卖特卖,应运而生的还有酒店专门推出的情侣套房,房间服务周到,专门为客人提供蛋糕、玫瑰、香槟、巧克力等„„
于是,每逢情人节之夜,大有古时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之盛况。夜色阑珊,霓虹闪烁,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熙熙攘攘,各色热恋中的男女,甚至还有满脸稚嫩的中学生恋人都纷纷出炉赶起时髦,共度良宵美景。他们甜蜜相依,随着熙攘人群,流转的风景,他们深情相拥,那种缠绵与甜蜜的场面火爆得让人惊羡„„
也就有那么多无法享受到此种境遇朋友,在那边哀声怨道!有的是还没觅到如意恋侣,有的是恋人分居两地,还有就是婚后觉着已经是老夫老妻缺少营造那种气氛的心情了。在2月14日这个充满浪漫和甜蜜的情人节里,朋友们,如果你有情人,那就好好享受这种热恋的感觉,如果你没有情人,没有关系,男生女生和你一起度过难忘的情人节。如果你结婚了,可以为你的老婆、老公带上一朵玫瑰或者一个轻轻的吻,说声“情人节快乐!”
也许还有人会认为,没有拥有过情人节那种奢侈排场,那种绮丽经历的人生是一种缺憾,是一种悲哀。但是,我想大部分人不这么认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何必在乎这一朝一暮?其实,爱对了人,情人节每天都过!我们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心志的成熟,也不再贪恋虚荣与浮华,追求的是大浪冲刷之后可以沉甸甸握在手中的粗砂顽石,虽然没有悦人的光彩却让人感觉朴实与厚重。
对于分隔两地恋人,两人相亲相爱不于某一天,某一时,某一刻。两人相亲相爱就像涓涓细流,奔腾不息,流淌在每一天,滋润在每一天,有时一个电话,一个短信,一个甜蜜的问候,
虽然只是点点滴滴却足以让对方感知温暖,虽然微不足道却足以让对方感受贴心,感觉天天都是情人节!虽离得远,心犹甜是不?随着相爱俩人融入婚姻生活,有了家庭牵绊,为人丈夫者、极力于事业奋斗,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为人妻子者、天天围绕在柴米油盐,教导子女这些琐事„„有些人平日就疲于应对方方面面之事,对于情人节,这个能够营造情趣、巩固加强夫妻感情的节日,就以大而化之的态度去对待了„„
对于平凡实在的夫妻而言,他们喜欢这种平淡和真实。不必追赶潮流,不必掺和热闹,只需做一个宁静的自己,简单的自己。只需要实实在在的和自己亲密爱人心手相连,白头偕老,只需要流淌于生命中的每一天这份脉脉温情。伉俪情深静静守望这一份如水的宁静,守住属于他们这一片安详的田园(家园),辛勤的耕耘播种浇灌„„将荒芜变成繁茂苍绿、硕果累累„„这就足矣——默默无闻、平淡无奇,却孜孜不倦,充实而富足!
朴实的夫妻俩还觉得两人相亲相爱,应如同涸辙之鱼,相濡以沫——同甘苦,共患难;相依相存,执子之手,携子到老——不离不弃,就这样平淡而真实!这种踏实日子就犹如天天过情人节一般了„„
情人节,是一个传统佳节。过情人节,是依照个人心态。只要以乐观心态去面对我们的人生,只要以平常心面对生命每一天,只要恋侣双方尽心将爱情来供养„„无论男女老少,天天都是情人节!情人节是属于所有朋友们的节日!
晓涵恭祝所有朋友们七夕情人节愉快!感谢朋友们一直以来对我的看重与支持!生活有你们陪伴而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