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人文教育
第一篇:科学发展观与人文教育
人文科学与蒙古族音乐学的形成与发展
当代人文及社会科学的迅猛发展,使得民俗学、民族音乐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民间文学等学科领域之间前所未有地进行对话、整合,从而一方面使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显得模糊,另一方面使得不同学科的方法理论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
虽然关注点和角度各有不同,但是蒙古族传统音乐历来是民族音乐学、民俗学、民间文学以及文化人类学共同的研究领域。到了近十年,蒙古族音乐学研究更是从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民间文学以及其它学科当中,广泛吸收其研究理论和方法,不但加强了自己本学科的建设,同时对相邻学科研究工作提供了不同于以往的理论借鉴,并对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丰富和完善作出了贡献。将蒙古族音乐研究放置在中国蒙古学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当中,我们发现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蒙古族音乐研究工作孕育并发端于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研究当中。蒙古族民俗学先驱罗卜桑悫丹于1918年完成的《蒙古风俗鉴》(蒙文,哈丹碧扎拉桑校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是蒙古族历史上第一部民俗学著作。在这部书的《古今歌谣类》一章中,作者收录了当时流传于科尔沁、喀喇沁地区的14首民歌唱词,从而开启了中国境内蒙古族民歌搜集整理工作的先河。下面重点介绍另一个民歌搜集整理方面的主要成果《丙寅》杂志。《丙寅》杂志是现代蒙古族民间文化研究先驱卜和克什克(1902~1943)等人创办的“蒙古文学学会”综合刊物。本刊从1926年创办到20世纪40年代,定期或不定期刊出共十期,刊载并介绍了大量的蒙古族民歌。根据目前所留资料,《丙寅》杂志刊载的蒙古民歌中“蒙古源流之歌”32首,记有歌名的歌曲有50余首,加上未记歌名的民歌,共计90首左右。体裁包括赞颂歌、祈祷歌、训谕歌、宗教歌、感恩歌、宴歌、军歌、故事歌、思念歌、情歌、儿歌等,有独唱、合唱、对唱等。[1]《蒙古风俗鉴》和《丙寅》杂志,标志着蒙古族音乐搜集整理工作起步早,起点高。罗卜桑悫丹、卜和克什克等学者,较早并系统地运用民俗学的方法理论,对蒙古族音乐进行了搜集整理,并对每一首作品进行了简要的背景说明,从而迈出了蒙古族民间音乐“从口传到书写”的历史性一步,并将其推到了当时国内相关领域较高的位置。遗憾的是,现存的《蒙古风俗鉴》和《丙寅》杂志,仅记录了唱词而未记乐谱,[2]从资料学角度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可见,当时蒙古族音乐研究主要是在民歌领域,而且其重点还是民俗学的和文学的。
第二阶段,蒙古族音乐学资料学科的形成。如果说,上世纪上半叶国内蒙古族音乐研究更多是民俗学领域中,或者说民族音乐研究主要是依靠民俗学的话,那么首部由专业音乐学家完成的第一部民歌集则是由革命音乐家安波、许直、胡日查等人完成的《蒙古民歌集》。该书作为东北文协文工团民间音乐系列资料之一,于1949年由内蒙古日报社印行。该民歌集收录了149首民歌和7首说书调,简谱配以斯拉夫蒙文,可后用蒙、汉文字记录唱词。所收录民歌和说唱曲调分为革命尖、生活类(包括妇女生活、思亲情乡、孤独生活、宴歌等四个分类)、爱情类(包括恋歌、相思失恋、喇嘛偷情、情歌联唱等四个分类)、宗教类、杂类等五类。这些民歌中的一部分是安波、许直等音乐家在内蒙古东部地区进行采风时搜集到的,另一部分则是记录自当时在冀察热辽鲁迅艺术学院学习的蒙古族学生。这是目前所知蒙古族历史上第一部用现代记谱法记录的民歌集。它的出版标志着真正音乐学意义上的蒙古族口传音乐的搜集整理及书面化工作的正式开始。1952年,安波、许直将精选其中的部分民歌,唱词译成汉文,以《东蒙民歌选》为名,由新文艺出版社出版。接着,由内蒙古歌舞剧团编,奥其、松来汉译的《内蒙古民歌集》,于1954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东蒙民歌选》和《内蒙古民歌集》用汉文译词记录,对蒙古族民歌的跨地区、跨民族传播产生了积极意义,例如《嘎达梅林》、《牧歌》等脍炙人口的民歌便是通过《东蒙民歌选》流传到全国,并被内地专业音乐家所了解的。1960年,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编辑出版了《内蒙古民歌选》(蒙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0年)。这部民歌集中收录了170余首蒙古族民歌,并用蒙文记录唱词,配以简谱,是建国后一部重要的民歌参考资料。而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叶,在各方学者的努力下,以五大“集成”为中心,出版了数十部民歌集、说唱音乐曲调集、乐曲集,其范畴广泛,收录曲目数量浩大,蒙古族音乐搜集整理工作取得了史无前例的丰硕成果。其中,有些是正式出版物,有些则作为地方文化研究的内部资料;有些是大型集成,有些是地方系列丛书,有些则是各盟、旗自编资料。可见,与民俗学或民间文学一样,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资料的搜集整理是蒙古族音乐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
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的三十余年,蒙古族传统音乐研究工作虽然逐渐脱离于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向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方向发展,但这时期的成果主要是以民间音乐的搜集整理为主,尚未形成理论研究的学术局面。但是,如果说蒙古族民间音乐的搜集整理工作更多是在本民族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的孕育下形成和发展,那么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的蒙古族理论音乐学研究则却基本独立于民俗学,并以国内音乐学研究为依托,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体系。 第三阶段,蒙古族音乐研究理论音乐学的形成与发展。蒙古族音乐为对象的真正音乐学意义上的专题研究工作,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初,以吕宏久的《蒙古族民歌调式初探》(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和乌兰杰的《蒙古族古代音乐舞蹈初探》(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为标志。两部“初探”,前者旨在建构蒙古族民间音乐的形态学分析模型;后者努力设计出蒙古族音乐史以及传统音乐研究的宏观理论框架。其中,吕宏久的《蒙古族民歌调式初探》,在承认蒙古族音乐的个性特征的前提下,强调与中国其它民族音乐之间的共性特征,并以蒙古族民歌为对象,借鉴和吸取了当时我国“民间音乐研究”的相关学科理论以及中国民族调式研究的相关方法,用大量的实例来系统地论述了蒙古族民歌曲调的调式特征。而乌兰杰的学术论文集《蒙古族古代音乐舞蹈初探》,从音乐史、比较研究、音乐形态学、音乐美学等多视角对蒙古族各历史时期各种音乐体裁进行研究,并把蒙古族音乐与北方古代少数民族音乐以及其它一些国家的民族音乐进行比较研究,旨在建构蒙古族音乐史的宏观框架。两部著作对于20世纪末蒙古族音乐学科理论的建立来说,其开拓性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在80年代初至今的二十余的时间里,蒙古族音乐的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出版了许多颇有价值的学术著作。这里不一一列举。总而言之,这是时期的音乐学研究,从一般的概论性探讨,向深入的音乐学理论及方法论建构发展;从宏观的历史研究,向更为具体的地方音乐传统、乐种、乐人以及微观的个案研究发展。在逐渐与国内外音乐学研究接轨的同时,正在形成自己特定的传统。 第四阶段,蒙古族音乐学研究的跨学科发展阶段。如果说80年初代至21世纪初的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蒙古族音乐学研究是在与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是双轨并行发展的话,那么到了21世纪初,蒙古族音乐研究,却又重新回到与相邻学科重新整合的时期。其特点有三:一是,这时期国内音乐学诸学科的发展,尤其是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的兴起,为蒙古族民族音乐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背景;二是,国内外蒙古学的发展,要求蒙古族音乐学研究要全面开放和拓展自己的研究领域,以融入到整个蒙古学的大环境当中;三是,蒙古族音乐学本身学科理论建设的需要以及多元文化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音乐文化资源的应用研究等需要,要求音乐学研究要走出封闭,才能够有顺应时代的潮流,才能把握学科发展的历史脉搏,才能够符合当代社会的需要。因此,多学科的再次整合已经初见端倪。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所倡导的文化价值相对论深入人心,已成为人们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与“文化霸权”斗争的武器,文化变迁理论却为人们思考民族音乐过去和现在,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尤其是田野调查的方法,社会学的统计学方法以及已开始广泛运用于蒙古族音乐研究当中,极大地改变着民族音乐研究的面貌,而且在一些学者的著述中开始系统地运用口头诗学、符号学等新学科的方法理论,不仅拓宽了蒙古族音乐研究的理论视野,同时促进了国内外音乐学领域之间以及与相关学科领域之间的沟通和对话。 展望民族音乐学的发展前景,与民俗学等相邻学科之间进一步交融和整合,仍然是今后蒙古族民族音乐研究的总体趋势。然而,这并不妨碍各学科本身的独立性,相反,各学科将交融、整合和过程当中,不断充实自己的学科理论,丰富自己的研究方法,从而为整个社会人文科学的发展作出贡献。综观蒙古族音乐研究所经历的一个世纪,我们发现蒙古族音乐研究工作的形成与发展,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相反,它一方面与国内外音乐学研究的总体进程协调步伐,另一方面则以蒙古学诸学科为依托,在彰显自己的特色的同时,不断汲取姊妹学科之优长而逐渐形成起来的。而且,这种发展趋势远没有结束,毫无疑问,蒙古族文化的民俗学、民间文学、文化人类学研究需要音乐学研究的有力支持,而蒙古族音乐学科的进一步推进,也要借助这种学科整合所提供的力量。 今后,民族音乐学除了充实和加强理论之外,还应为自治区文化艺术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一方面,我们应将自己的资料建设和理论研究,与内蒙古各民族传统音乐优秀遗产的发现、发掘、抢救、保护、传承工作结合起来,为草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作出贡献(内蒙古民族音乐声像资源库),另一方面,我们通过资料建设和理论研究工作,不断地将草原音乐文化中最珍贵的部分展现给青年学子和社会大众,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努力搭建起互通渠道(民族原生态音乐走进校院系列音乐会,青年学子田野调查)。
[1] 参见,巴·苏和:《卜和克什克与<丙寅>杂志研究》[蒙文],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3年。 [2] 据《蒙古风俗鉴》记载,“古今歌谣类”所收录的14首民歌原来带有乐谱,但出版资料中乐谱缺失。(参见,罗卜桑悫丹:《蒙古风俗鉴》[蒙文],哈·丹碧扎拉桑校注,216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
第二篇:高等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以及科学的发展趋势,使我国的教育改革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论是从教育观念的革新,还是从教育设施的配备都有了一个新的变化。在大家的眼中,教育塑造人类的灵魂,是神圣而不容亵渎的,而高等教育更是其中的支柱,吸引着一大批的莘莘学子为之奋斗。
在社会中,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统一,培养通专结合,具备创新能力,既有人文精神又有科学精神的综合型人才。不过针对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人文精神的引领,但同样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因此,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需要人文精神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人文精神是人类通过长期的文化实践活动,在对自身的认识、发展、完善过程中形成的反映人的文化价值观念和主体性的社会意识。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其实质是人生意义和人的文化价值属性的肯定。人文精神的精髓集中于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但人文精神不等于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人类认识、改造自身和社会的经验总结;人文精神则是人文知识化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成果,它蕴含于人的内心世界,见之于人的行为动作及其结果。
而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形成的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和变革自然活动的信念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是人类认识自然及其认识成果的精神升华,是对科学这一特殊社会存在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应,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科学精神作为人类文明的崇高精神,它表达的是一种敢于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识,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方面特征。追求认识的真理性,坚持认识的客观性和辩证性,是科学精神的首要特征;崇尚理性思考,敢于批评,是科学精神的突出特点;其内在要求则是以创新为灵魂,以实践为基础。拥有科学精神的人,遇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决不轻信盲从;拥有科学精神的人,凡事都会讲究真确,决不随波逐流。科学精神可以归纳为八个字:“求真、务实、无畏、创新”。
在现行的高等教育中坚持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举发展,对当今的高等教育来说尤为重要。这是因为现代高等教育中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求是和创新的精神。人文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完善的思维方式。科学精神是指导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强大武器;人文精神是指导人类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强大武器。在高等教育中,应该提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举,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共同进步,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获得全面发展,高校教育才能全面进步。高等院校作为高科技人才和高科
技成果的重要发祥地,科学普及教育,是教育真正重要的组成部分。当越来越多的人享受着科技发展带给大千世界的五彩斑斓之时,科学教育的任务愈加任重道远。不仅要使学生去理解和掌握先进的科学理论与技术、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的求实与探索精神,更要认识到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得以施展和发挥的前提,离开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就会失去目标和指向。同样科学精神也是使人文精神落实到实处的基础和保证,离开了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就会漂浮于半空。
强化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当今时代的需要,更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当今的社会是全球化的时代,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经济、政治的高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极大地挑战,如何在当今的社会中强有力的占有一席之地,使我们的中华民族依然处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对于我们这些被誉为祖国未来的新一代来说无非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这一切都迫切的要求我们要加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相结合,全面加强我们的自身建设。
加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教育,绝不能只是口头上的号召。我们必须要找出正确的合适途径并付出强有力的措施。我认为首先要树立人文和科学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加强人文科学研究和教育,强调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继承与综合,在学习教学的同时注重介绍学科专业中所涵合的人文精神和理论的社会价值。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判断力和意志力,让学生从传统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还要注重教师在课程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因为现代教育的理念,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科学技术素质,而且更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自我认知等方面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从专业中挖掘出丰富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内容,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独立学习、研究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将传授理性知识、培养理性能力和关注学生非理性精神世界的完整性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样做才应该是现在的高等教育的目的。
总之,在现在的高等教育中,倡导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结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然选择。要重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教育,必须明确科学和人文是不可分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它们追求的共同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所以,在当今的高等教育中必须注重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倡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第三篇:高校辅导员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教育管理研究
张
健
(吉林体育学院
长春
130033)
摘要: 高校辅导员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教育管理,对青年大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具体采取的措施有:辅导员的人格魅力与示范效应、制度建设与规范、学习环境建设与布置、校园活动设计与开展、社会实践与特色活动、修身设计与引导、专业成才与成人成才、人性化服务,个性化培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管理。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等教育;科学素养;人文素养;教育管理 前言:
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代表了现代教育管理发展的新方向, 那么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应该如何在教育中真正得以体现?这是高等教育以学生为本的关键所在。按照社会的发展,高校不能只注重学生的智能和技能的提高,更多的应从学生的人文教育出发,让有形的知识技能传授和无形的人文教育(潜在教育)相结合,把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作为基点,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实践技能的提升,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用人文教学生求善,用科学教学生求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融合,共同培养适应21世纪所需的青年大学生。
随着教育部出台16号文件及24号令,可见教育部对普通高校第一线的学生工作者----思想政治辅导员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地位及发展的重视程度,从侧面反应出这只队伍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所肩负的神圣使命和重要职责。一个国家的兴衰与高校发展密切相关,教育是国家发展立足之根本,也是人才强国之根,没有教育何谈发展!没有教育何谈振兴!面对全球一体化的加剧,为积极适应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从根本上为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某发展是作为一名高校教育者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
一、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含义的界定
科学一词,英文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的scio,后来又演变为scientin,最后成了今天的写法,其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香港创业学院院长张世平:即分类的“知识”、“学问”)。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科学是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实现具体统一的实践活动,是通往预期目标的桥梁、是联结现实与理想的纽带。也可以说科学是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包括真实的联系与变化的规律)和创造符合主观认识的客观实际(事物、条件、环境)的实践活动。人文,中国古代有“教化”与“生成”之意;在中国古代“,人文”
1 二字,最早出现在《周易.彖传》:“文明以止,人文也。希腊文的Paideia(人文)的意思,即对理想人性的培育、优雅艺术的教育和训练。”古希腊人的“人文精神”集中表现为他们所推崇的著名格言:“人是万物的尺度”。 今天的人文主要指人文精神,是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是一种肯定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本性和人的解放的人生态度。“人文精神”应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一是“文”。
二 高校辅导员实施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教育管理的必然性
(一)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才强国”战略作为我国发展的根本性战略;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追求的目标,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因此,高等教育要树立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开发人的潜能、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第一需要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是保证我国高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之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是高校德育人性化这一理念的核心体现。
(二) 新时期新阶段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作为高校辅导员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教育管理工作对象是人,教育工作中的互动因素也是人,体现工作成果的还是人。作为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我们要培养的“人”是优秀的人,是推动国家发展增强国家实力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的工作就必须以人为本为基础,发展人、塑造人、完善人,我们的“产品”就是人,所以说,教育的事业就是实实在在“以人为本”的事业,是育人的事业,所以辅导员的工作也应该紧紧围绕这一精神开展教育管理工作。
(三) 国家未来发展与高校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以人为本,管理与育人紧密结合的大学是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产地,又是人才聚集的地方。成功的教育管理应该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主要是坚持“以学生为本”将管理与服务、育人紧密结合。坚持“以学生为本”,简单说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全方位育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校工作的总目标,视学生发展为学校管理的生命线;同时要充分发挥“两课”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主渠道作用,帮助学生在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中感悟真理,提升境界。
三 、辅导员运用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教育管理的措施
(一) 辅导员人格魅力与示范效应教育管理
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是辅导员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辅
2 导员的人格魅力与示范效应具体体现在工作中,如:尊重学生,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服人,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对学生中发生的问题和困难,采用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的形式转换角色,退回本源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用科学的引导和耐心教育去分析和帮助解决,用人文的情怀去体谅学生,关爱学生,真正做到在生活上是学生的知心人,在政治上是学生的导航人,在学习上是学生的领路人,让辅导员的人格魅力成为教育管理学生潜在的手段和示范效应,用细雨润无声的效果促进教育目标的达成。 (二) 制度建设与规范的教育管理
为了激励学生参与管理, 辅导员必须建立起以人为本的有效激励机制,通过班级组织激励、榜样激励、荣誉激励、绩效激励、目标激励、成就激励、能力激励、环境激励和物质激励等措施,为学生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教育管理实施和实现提供机制保障。然而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关键是要问自己:“为什么制定相关制度”?这是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我们要提出的问题,总之,没有制度的教育管理是无源之水,制定科学性针对性的制度 同时辅助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方式,才能达到教育管理的目的,而制度的规范性决定了制度的可行性和成效性,作为辅导员应研究适应新时期的教育管理的制度建设体系,从而为学校培养人才服好务。
(三) 学习环境建设与布置的教育管理
环境影响人,环境教育人,环境培养人,相反,没有和谐氛围的环境,没有人文的环境,没有科学气息的环境是不能成为大学的,也不能成为育人的摇篮的,可见环境的建设与布置对一所大学的育人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只有环境与人的统一才是我们追求的育人环境,环境建设应从学生的寝室,学生的课堂,学生实验室,学生实践基地,学校学生的活动场所等地方,从不同侧面不同的意义上设计教育管理学生的环境建设主题,使学生在有意识与无意识之中接受教育,而不是单纯的课堂教育,这样从多角度多层次多环境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人文教育,法制教育,以此形成交叉式的育人环境。
(四) 校园活动设计与开展的教育管理
校园活动是学校育人的载体,学校应重视校园文化活动氛围的营造,搭建高雅校园活动的施展舞台,提供学生展示的机会,采用多层次多形式的,紧跟时代步伐的,能反应新时期大学生风采的、有品味的、能达到育人目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长,体验成功,真正使文化活动成为文化教育的一种形式,以此成为学校教育管理的助推剂,让学生在成长中得到锻炼,在愉悦中体验收获,在挑战中战胜自我,真正让校园活动成为学校育人的大舞台,学生成长的大舞台。
(五) 社会实践与特色活动相统一的教育管理
社会实践是学生成长的舞台,特色活动是学生实践的组成部分,实践是学生检验知识的
3 课堂,是体验真理的渠道,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成长的更快,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观。作为学校育人的殿堂,实践无疑是学生成人成才的捷径,对于辅导员要充分从学生成长的角度的出发,从学生的专业出发,从学生的发展为立足点,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时常灌输社会实践的思想,鼓励学生参加科学性与创新型较强的比赛,比如: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省市等大型活动等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机会,通过国家(省、市)及学校组织的大中型活动去充分的锻炼自己,挖掘自身的潜力,在创新中提高自己的科学能力,在实践中培养自己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在奉献社会中体验成长,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得以升华,让自我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最终形成全方面的科学与育人的环境,真正使大学成为打造复合型大学生的培养基地。
(六) 修身设计与引导的教育管理
大学生修身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一种方式,是学校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经常思考的问题,面对社会的发展,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来自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蚀影响,加强大学生的修身引导和教育是高校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如何使生活在当今社会的青年大学生在汲取优秀文化精华的同时,使自我的人格和内在的修为得以提升,这是教育的关键,也是教育的目标,至此辅导员应结合学生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本着科学与人文融合引导的原则,一是开设不同层面的主题报告会,引导学生明德知礼,修身向善,二是聘请校内外专家、资深教师,从社会需要出发,为学生做专题报告,如:社会交际、营销、法律、口才、书法、写作、形象设计、人文修养等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举办例如:“国家奖学金”、“十佳大学生”等先进事迹报告会,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通过多层次的修身设计与引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 专业成才与成人成才并重的教育管理
对于大学生而言,自己的专业是步入社会发展的根基。专业是否优秀直接影响着专业是否成才,在信息社会发展的今天,不能仅过分强调技能教学,而忽略对人性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关注,以免走入冷漠化、单一化的歧路。对教育者要合理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在立足自己的专业的基础上,从纵深的角度全面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先成为专才,同时注重本身的成人成才的养成,使专业和做人有机统一,成为社会需要的全才。由于我们教育管理的主体是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人,所以教育管理的中心和尺度必须是人。教育管理应具有人性化的、个性化的教育管理,至此辅导员要用最人性化的教育管理观念,让学生在人性化的环境中学习生活,辅导员只有用心去关注人,关注学生,才能以饱含人道主义精神的教育管理去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最终促使大学生的人文内涵、人文素养的根基形成,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成长为人,发展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新人。
(八) 人性化服务,个性化培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的连年扩招,加之社会和家庭的复杂背景,致使80后的青年大学生个性化多样,个性较强,这无疑对高校教育的顺利进行产生某种程度的障碍。在人的主体意识不断觉醒的当代社会,面对人的自主生动的发展和丰富多样的个性,以及强烈的自我实现的倾向, 学校应积极顺应社会,在发挥引领社会的步伐中调整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使学生个性成为成人成才的优势,至此,我院结合学生和专业特点,制定了人性化服务,个性化培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学生工作教育理念,在实践中验证着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正确性和前沿性。著名管理学家陈怡安教授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精髓和最高准则提炼为三句话!即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至此辅导员在具体的工作中应关注学生的人性, 彰显学生的人性,尊重学生的人格, 视学生为独立的个体,注重张扬其人性,尊重其人格,开发其人智等。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辅导员的意志为转移的,辅导员应重视学生的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实行分层管理,因材施管,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辅导员应该把教育管理的重心立足于人,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穿始终。具体应做到一是以人的本性为出发点,对大学生进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关心人、理解人、宽容人、引导人;二是以大学生的个性为工作切入点,使其个性与共性合一;三是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学生的楷模;四是角色多样化,做大学生的师长、朋友等,经常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不误人子弟,在科学化的教育引导下,在富有人性化的教育管理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健全的人格建立,打下深厚的人文底蕴。
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工作理念,在素质教育被呼吁,被提倡的社会大背景下,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教育管理和“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在高校辅导员的教育与管理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这是时代对人才培养及大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当代大学生的共同需要就是成才,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维 护其尊严,满足其需求,激发其动机,引导其行为,发挥其潜能,促进其成才,这是我们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的落脚点。
5 作者简介:
张健,男,汉族,山东济南人,吉林体育学院辅导员,助教,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主要研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130033,0431--84694034,13756278626,changjiang200888@163.com
第四篇:科学精神与科学的人文精神
理性的时代局限性与科学精神的永恒
从“精神关怀”的层面看,随着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影响,人类大致经历了神本、物本和人本三种思想形态,或
三种思想形态同时存在的现象。但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对它们的侧重有所不同。在史前,人类的生存条件还十分
恶劣,那时的社会思想主要还是物本主义的弱肉强食思想。由于人类在早期与自然抗衡中薄弱的自身力量,因而必须
依靠“神”以获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依托。从物本到神本思想形态的转变,从神本到人本思想形态的转变,都经
历一个漫长的时期。在西方,中世纪教廷的神权统治时期,神本主义思想的统治达到顶峰。在中国,至少从夏启开始
就实行了神本的专制统治。而这种神本思想的统治在中国,一直延续到了清末甚至当代。在经过漫长的神本思想的发
展之后,人的力量得到了逐步的壮大,人们对“神”的权威性产生了怀疑。与此同时,人的理性认识也得到了很大的
提高,逐渐发生了由神本向人本的转移,人们反抗与挣脱“神权”统治的愿望日益增强。一旦历史条件成熟,人本就
必然会取代神本,而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思想形态。
作为人类社会的不同的精神存在形态,物本、神本和人本这三种精神形态在任何社会都会交叉存在和发展的,并
且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些思想形态所体现的特征也会有所不同。例如,物本思想在史前的社会主要体现为弱肉
强食,而在当代社会则可能主要体现为拜金、纵欲、价值虚无主义;神本思想在中世纪主要体现为对某种“天理”、“教条”的盲目遵从,而在当代则可能体现为另一种思想的专制统治,如科学主义等。中国社会在实现由神本向人本
思想的转变,较之西方社会显得更为复杂与缓慢,主要是因为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因而,科学和“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兴起多少有一定的启蒙运动和反神本性质的作用。即使在五四运动那个年代,也是同时
请进了“赛先生”和“德先生”的,类似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们提出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这些具有人本主义性质的思想来反对神权的专制统治。在我们复兴民族的当代,提倡科学,提倡科学精神,反
对封建,反对神权,反对伪科学,是绝对必要的。但决不能举“科学主义”这杆极端的旗帜,决不能用“科学主义”代替科学、代替科学精神,不能“以讹制误”,它会误国误民。
科学主义以经验证实原则划分科学与非科学,认为只有自然科学才能满足经验证实原则,也就是只有自然科学才
是科学。他们强调尊重科学,但把科学当做知识的唯一来源,把科学与人文和社会实践绝对对立起来,这就走到了极
端。这种意义上的科学精神必然走向与人文精神的对立。强调狭隘的功利性是科学主义者另一个主要特点。科学和技
术能够满足人们的一定需要,帮助人们达到一定的目的,具有某种工具价值。但是,科学技术不仅具有工具价值,也
有其他价值,如伦理和道德价值、人道价值等。因此,片面强调科学技术的工具价值,置科学技术的其他价值于不顾,在实践中往往会导致科学技术的异化。爱因斯坦在对学生的演讲中说:“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
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要尊重科学,也要认清理性的局限,克服对科学的片面理解,重塑当代科学精神。竺可桢说:“提倡科学,不但
要晓得科学的方法,而尤贵在乎认清近代科学的目标。近代科学的目标是什么?就是探求真理。科学方法可以随时随地而改变,蕲求真理也就是科学的精神,是永远不改变的。”如何追求真理?竺可桢概括说:“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不计利害”包含着独立思考、怀疑批判的精神,包含着不畏强权、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所有这一切都是自由的精神。为什么要弘扬科学精神?“不计利害、但求是非”的自由精神已处在遗忘的边缘,“算计利害”已成了时代特征,这正是我们民族缺乏科学精神的根本原因。弘扬科学精神,首先是弘扬自由的科学精神。
科学理性、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通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运动的最初的和最基本的关系,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生存所遭遇的最基本的矛盾。马克思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与自然界的关系。”对于人来说,这就是以理性为根据的生活,因为它才使人成为人。自由的人是理性的人,而“理性”就体现在“科学”之中。
马克思又指出,人不是某种驯服的自然能力,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力的主体出现的。近代科学技术上的发现及其广泛运用,一方面极大地发展了人的主体性,增强了人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创造出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改变了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思维和情感方式等,拓展了人的生活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等之间冲突,以及随之而来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冲突”。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生态、环境、资源、气候、物种等一系列问题日趋引人关注,并以“天灾”方式表现了人类自身生存的危机及发展的极限等。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阶层、民族、国家、国家集团之间的矛盾等,并未随着社会财富的迅速增长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而消失或减弱,而是以更加复杂多变的形式存在,并时常以异常尖锐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人的精神生活中,信仰的冲突、理想的迷失、情感的漠视、行为的失范等种种现象被叫做现代社会中的人文精神的失落。有人把这些现代病归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是完全错误的。其实,真正的原因在于制度文明及人文精神滞后于科学发展和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用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来说是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导致的后果。
重塑当代民族的科学精神,要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看作人类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要与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人文文化交融和结合。要达到对于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其前提便是在对人文与科学的全面理解中塑造当代人类精神,促进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健康互动与协调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必不可少的内在组成成分,也是人类实践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当代人类实践的健康发展,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通既提出了紧迫要求,也奠定了现实基础。立足当代人类实践,致力创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共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促进人类精神的健康发展。这正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体现。
要防止或克服高科技可能带来的非人化后果,有必要大力发展人文文化,强化高科技时代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当代人文精神也离不开科学精神,只有自觉地把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才更清晰和准确,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实践。强调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就是要强化人对于真、善、美及其内在和谐性的自觉追求。真善美在观念中的统一,最终是通过实践活动而得到巩固和实现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活动的水平和方式有其时代性特点,真善美的统一也有不同的具体形式和水平。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化过程,是包含着真、善、美的人类精
神不断在更高的水平和更完善的程度上实现统一的过程。
第五篇: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次作业
理实0902班
司浩楠
4096003
5成功的指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司浩楠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一直备受关注.有句话叫”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对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理解也因人而异,通过学习我也有了一些自已的认识和想法,也许有些感性,希望能和老师分享吧!
我觉得人文就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它强调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的思想观念。,而人文精神则是一种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行为。 科学呢,我认为凡是能够被重复证明的事物,均是科学的。因而,科学不是某一种事物,而是生命的一部分,是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经得起考验能够重复和证明。科学精神,狭义的科学精神是指在自然科学中科学研究活动如科学理论的形成、技术发明的创造和工程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人们应该遵守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价值取向,也就是说狭义的科学精神可以称为“科学研究精神”。
从定义上看人文精神,就是反对把人当作一个“东西”来研究,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生命。它要求尊重人的需要、情感,并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它也提倡每个人在自由生活的同时承担不可推卸的对他人、社会、自然的责任。总之,它要求关怀人生的终极意义,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科学精神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要求知识符合事实,解决“是与非”、回答“是不是真”的问题。我们常说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敢于怀疑,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等。所以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科学精神也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而离开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只是一种残缺的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它们融合的过程中,应提倡有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与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或者是有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与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科学,这两者相结合,发展着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同时发展着有科学精神的人类道德。
21 世纪是一个竞争的世纪,要使我们在 21 世纪中立足、生存、发展,关键在于是否是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一个人的创新精神需要有两大精神支撑,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因此,我们需要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得到协调发展。就我个人而言,在大学我很注重这方面的培养, 当下社会价值观的功利化倾向让我有时候不知所措, 在大学,各类讲座及“讲座书”风起云涌,虽然由于受到时间、地点等限制,听讲座的人还不太多,我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参加过多的讲座,但我读了许多“讲座书”,这类不下20种之多的包括《在北大听讲座》、《在清华听讲座》,以及在牛津、剑桥、哈佛听讲座,以及《中国大学学术讲演录》、《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等在内的“讲座书”,让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了起来,同时影响着我以新的态度面对生活和社会中的种种事和人.记得一本书中,杨叔子院士说 “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因此,“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这个知识,这个认识,越符合客观规律,就越真,就越科学”。“人文
不但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而且是一个价值体系,伦理体系。这个知识、认识、价值、伦理越符合人民的利益就越善”。 作为“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终极关怀”的“求善”的人文精神,作为“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求真”的科学精神,无疑对校正当下社会价值观的功利化倾向,具有重要意义. 我很同意这种说法, 理工科教育环境偏于单一,文化陶冶偏弱,我是理科实验班的同学,每天面对着数学,物理化学,物理,常微分„„着一系列的理科课程让我们的思维严谨的同时也僵化啦,创新思维扎根于文化修养所以我在学习任务之余还经常涉猎文学类,科普类的作品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感悟能力„„
此外,在认真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我还会找一些相关的科学文献,开拓自己的眼界,拓宽自己的学习广度,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我结合自身谈了谈,关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认识,和其统一关系,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是严格做到了标准意义上的统一,但我在学习生活中上的确看到了人文素养和科学理性的同等重要性,并使自己尽可能的向其靠拢,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具有更为广泛的科学知识;不仅具有足够的科学精神,而且具有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修养;不仅具有较强的研究创新能力,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更好的提升人格修养,培养与他人交往、与社会融合、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我会继续努力并坚持去做一个兼备科学精神、科学素质和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人 ,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从而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