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科学青岛版二年级教案(集锦)

科学青岛版二年级教案(集锦)

科学青岛版二年级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青岛版二年级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

科学青岛版二年级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青岛版二年级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科学青岛版二年级教案

青岛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5 太阳的光和热

教学目标

1、知道太阳可以发光发热。

2、能在教师引导下,利用多种感官观察和感受阳光下的多种现象。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阳光下的物体表现出探究兴趣;增强强光下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探究太阳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 课前准备:石头 玻璃杯 铁块 太阳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疑导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人工是怎么孵化小鸡的吗?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课件出示图片) 学生观看孵化室(亮着电灯)人工孵化小鸡的过程。 师: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孵化小鸡时都有电灯) 师:为什么孵化室都要亮盏电灯呢,这有什么用呢?(让学生纷纷猜测)

师:是这样的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太阳的光和热》,探究这其中的奥秘!

(板书课题:太阳的光和热)

二、观察、实验,探究规律

(一)初步感知太阳与温度的关系。

1、太阳出来后,走在阳光下和在树下有什么不同? (1)、学生互相交流,各自说出感受。 (2)、师生交流,指多名学生说说。

2、用手摸一摸墙的背阳处和阳光下的墙。 (1)、你们有何感觉?

(2)、学生体验交流,师小结。

3、摸一摸准备的材料,晒一会再摸。 (1)、两次摸到的感觉是否一样? (2)、通过这些体验你明白了什么?

(师小结板书:光越强温度越高,光越弱温度越低)

(二)总结

正午和傍晚的阳光强弱与温度变化是有规律的:

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知道正午温度高,傍晚温度下降,是因为阳光强弱的缘故。

三、拓展活动

1、师:人们利用光与热的这些关系,让它为我们带来很多帮助。你能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

2、学生说说知道的例子,相互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5 太阳的光和热

光越强 温度越高 弱 低

6 太阳和生活

教学目标:

1、知道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和有重要影响。

2、在教师引导下,初步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探究太阳对动植物影响的兴趣。

4、了解人类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收获资源。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能说出太阳对人类生活和植物的影响。

2、难点:能说出太阳对人类生活和植物的影响。 教学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太阳能够发光发热,那么太阳对人们的生活和动植物有哪些影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太阳与生活》这一课。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同学们看书P14的图中,比较一下白天与晚上的区别有哪些?

(预设:白天太阳出来了,工人叔叔和农民伯伯在劳动,小鸟和小狗在活动。夜晚月亮出来了,工人叔叔、农民伯伯、小鸟和小狗在休息。) 活动二:探究与发现

结合周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说一说太阳的光可以帮助我们做什么?

(预设:晒干粮食、晒被子(杀菌)、让水变热、发电……) 活动三:引导学生理解:人类的衣、食、住离不开太阳;

1、大家在一起找找看,太阳对我们的衣食住行有那些影响?

2、说一说太阳对人们生活和动植物有哪些影响?

(预设:白天,太阳出来了,鸽子在飞;鸡妈妈领着小鸡在寻找食物;小鸟在树上活动;治疗在树上唱歌;太阳花、芍药花开放晚香玉、昙花闭合等……)

3、夜晚,月亮出来了,猫头鹰出来活动了;太阳花、芍药花闭合,晚香玉、昙花开放。

4、那么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太阳对动植物的影响吧! (引导学生,太阳带来的影响有好有坏。)

三、本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

四、课堂练习:(课件出示)

五、拓展:

1、关于太阳,你还想研究什么?

2、制定作息时间表

7 春夏秋冬

教学目标:

1、会描述季节变化的现象,能举例说出季节变化时对 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2、在比较四季现象的过程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四季变化表现出探究兴趣。 课前准备:搜集人们参加户外活动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投影展示学生带来的不同季节的图片,让其他学生 猜一猜分别是什么季节拍摄的。

2、 学生汇报,说出自己的线索。

3、 师引出课题: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的特点,我们这节 课一起了解神秘的春夏秋冬。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考察学生的已有经验,并迅速引入教学内容,给学生展示本节课总体的活动指向。)

二、 活动过程

1、一年中,大自然有哪些变化?

(1)、学生初步观察在校园中拍摄的四季的图片,组内描述不同季节的特点。

(2)、学生代表描述每一幅图片和其他图片的差别。 (3)、教师对季节的顺序、循环进行小结。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环境,在同一场景中比较四季的不同。)

2、季节变化对人们的活动有什么影响?

(1)、学生初步观察图片,在组内交流。

(2)、学生交流怎样观察以及观察什么。教师提出观察要求。 (3)、学生小组内相互观察各种带来的图片,回忆当时是在什么季节、什么地方拍摄的照片,然后仔细观察照片中的景物特点、人们的衣着和活动等。

(4)、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四季中进行的活动。

(设计意图:以人为本,从学生的生活和熟悉的人类活动出发,进行初步的对比。)

3、在不同的季节,动物和植物有什么变化? (1)、观察冬天与夏天的小猫。

学生汇报。

教师小结:小猫就是这样通过换毛来适应环境变化的,很多动物有这样的习性。

(2)、观察枫树的叶子在春、秋两季时的不同之处。

学生汇报。

教师小结:除此之外,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大多与季节密切相关。

(3)、学生完成活动手册的填写。 (4)、开展“我说你猜”活动,教师出示校园内玉兰树在不同季节时的照片,学生猜测是什么季节拍摄的,并说出线索。 (5)、教师小结:这种方法也是对比。

(设计意图:进一步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对四季中的动植物进行研究,强化学生对四季影响动植物的知识和比较技能。)

三、 拓展活动

展示4幅相同的桃树树干、树枝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 补充四季中这棵树的其他元素。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绘画形式,对整节课内容进行整理和总结。)

8 看月亮

教学目标:

1、 知道月亮是变化的。

2、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描述不同的月相,了解科学家探究需要制定计划。

3、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月相的变化表现出探究兴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谈话:自古人们就喜欢赏月。美丽的月亮、如水的月光历来是诗人笔下的多情之物。今天这节科学课我们也要来“欣赏月亮”,但我们要从科学的角度来 “看月亮”。【出示课题:看月亮】

二、探究

(一)、谈月亮

提问:关于月亮,你知道些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小结:月亮本身不发光,是球形的,只有半个球面反射太阳的光,又称月球。

1、 画月亮

在你的印象中,还记得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吗?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自己记忆中的月亮吧。指名到白板上画。

你能把这些月亮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一下吗?在小组中排一排,指名到白板上排。

提问:为什么这样排?有不同意见吗?

有分歧没关系,我们继续学习,相信你会找到正确的答案。

2、 看月亮 (1)找原因

谈话:看到同学们画的月亮,老师很奇怪,为什么你们看到的月亮这么多形状?是什么原因呢?分组讨论。

学生汇报,教师小结。 (2)模拟月相变化

全班统一行动,月球站在1号位置上。

【1号位置】提问:这个时候你们能不能看到月亮?为什么?所以我们说月亮的变化跟他本身不发光有关系?如果他本身发光的话,我们就能够都看到圆圆的月亮了。月亮就不会有形状的变化了。

好,月亮要移动了。现在到了2号位置,你看到了什么?画下来。

继续旋转记录。

回到1号位置。谈话:现在月亮绕着地球旋转了一圈,你知道转一圈需要多长时间吗?是一个月,准确的说是29.53天,我国农历的一个月就是这样规定的。

提问:都看清楚、画好了吗?

哪个小组到前面来展示一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有些误差是正常的。

刚才同学们看到的部分就是月亮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科学上我们把它们叫做月相。

现在谁来说说月相变化的原因?

(小结:月亮本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所以月亮始终只有一半发光,也就是朝着太阳的那一面发光,背着太阳的那一面是黑暗的,我们是看不到的。

由于月亮绕着地球旋转,地球绕着太阳旋转,所以太阳月亮和地球三者的位置关系不断发生变化,月亮被照亮的部分有时我们能看到,有时我们一点也看不到,有时看得多一些,有时看得少一些,就形成了不同的月相。) (3)找规律

在这一个月中,月相是怎样变化的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一边看一边思考: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说说在一个月中月相是怎样变化的?

(小结:月相变化的规律是从缺到圆再到缺,变化的周期是一个月,上半月由缺到圆,缺口朝左,下半月由圆到缺,缺口朝右。

再看看我们做模拟实验的时候画的月亮,你知道是一个月中哪一天的月亮吗?一边看视频一边写下时间 。) 了解各个位置月相的名称和时间。

看看你们开课的时候画的月亮,排列的顺序对吗?错的改过来。

三、拓展活动

1、回顾:在美丽月亮的陪伴下,一节课的时间就要过去了,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练习。填空 连线

3、拓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月亮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要想真正的了解月亮,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细致观察。看哪个同学有恒心、有耐心,能够坚持一个月。

第二篇: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乘法,重点是乘法的意义。在前面学习100以内数的加法中,比较熟悉两个数相加和三个不相同的一位数相加,对于几个相同的数连加,显得比较薄弱。为此,教材在教学乘法前加强几个相同数连加,提高学生计算几个相同的一位数连加的能力,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并知道它的各部分名称,注意了知识的前后联系,为学生乘法扫除障碍,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通过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除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式的积。

使学生在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注意算式与实物、图形的对应。 课时分配:8课时

课时1 看魔术

乘法的初步认识

信息窗1—— 变花

案序: 1 教学内容 :信息窗1“你问我说”

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计算的学习过程,对后面学习乘法的认识打好基础。▣使学生在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的习惯和合作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计算的学习过程,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电脑,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看奇幻魔术团表演的“魔术三部曲”中的第一场。(出示挂图)

二、新课

(一)组织学生看图提问,培养观察能力(个性设计)

1、观察图画,教师引导: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奇幻魔表演团都表演了什么节目?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提问:你想知道什么?

3、分小组进行提问:

4、全班进行交流:我想问小鱼有几条?我想问花儿有几朵?我想知道小女孩托着的盘子里有什么?

1

5、教师进行评价:同学们问的问题都不错,下面我们一起去解决们的问题,你们有信心解决好吗?

(二)带领学生解决问题

1、解决第一个问题:魔术师一共变出了几朵花?你有什么办法知道一共有多少?那就请你来数一数,好吗?谁有和他不一样的办法?怎样列算式呢?

2、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为什么要用2+2+2呢?

教师对学生的想法予以肯定:你说得很好,仔细观察才能找出规律。

3、解决第二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灯笼?

3+3+3+3+3=15(个)

提示学生说想法:一串灯笼有三个,一共有5串,所以要用3+3+3+3+3

4、问题口袋,要计算这样的20个灯笼的个数,怎样列算式呢?

5、解决第三个问题: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鱼?

4+4+4+4=16(条)

说算式的意义:一个鱼缸里有四条鱼,有四个鱼缸。

(三)体验相同加数连加

1、教师指着算式:2+2+2=6,加数都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

2、同位互相说说起他算式的加数有几个

三、巩固练习

(一)练习一:下棋

1、让学生观察图画,说说图画中有什么

2、根据图意列算式

3、找学生说算法:为什么你要这样列算式呢?

(二)练习二:摆摆算算

1、让学生摆学具,小手动一动,请同学们拿出学具来摆一摆。

2、根据小组内摆的学具列算式

3、鼓励算法多样化

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算法?

作业设计:练习100以内的加法;思考老师最后留下的问题。 板书设计:

变花——乘法的初步认识

花:2+2+2=6(朵) 灯笼:3+3+3+3+3=15(个) 鱼:4+4+4+4=16(条)

课时2

乘法的初步认识

信息窗1—— 变花

案序:2 教学内容:信息窗1,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计算的学习过程,对后面学习乘法的认识打好基础。使学生在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的习惯和合作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的习惯和合作的学习态度。

2

教学准备:电脑,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教师出示教具模块,分三组摆好。提问:想知道一共有几块模块怎样列算式?

2、学生回答:3+3+3=9(块)

3、说说算法:一共有三组,每组有三个。

二、自主练习

(一)练习第三题:数一数,算一算

1、让学生数数图中水果的个数

2、列出相应算式

3、找学生说说算法

(二)练习第四题:小鸡种禾苗

1、先让学生观察图,自己说说图意

2、小组交流图意,独立列出算式

3、集体交流

4、教师提示;禾苗有多少棵?可以有几种算法?

5、提示算法多样化:不同的观察角度有不同的算法,同学们一定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三)练习第五题:洗照片(讲解法)

1、仔细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什么?

2、小组交流图意,教师加以指导

3、独立列出算式

4、集体交流

5、教师讲解:一共有三张照片,每张照片上有三个人,每人洗一张照片。

(四)练习第六题:找规律、涂颜色

1、先让学生巩固复习单数、双数

2、让学生观察图,自己说说图意

3、独立列出算式

4、集体交流

三、补充练习

1、利用投影出示电脑图,让学生仔细看图,

2、小组讨论交流:一共有多少台电脑?

3、列出加法算式。2+2+2+2=8(台)

4、组织学生说算法

作业设计:练习100以内的加法;给爸爸妈妈讲小鸡种稻子的故事 板书设计:

自主练习

4+4+4=12(个)

3+3+3+3=12(个)

课时3 乘法的初步认识

信息窗2——变葫芦

案序: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7页,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白乘法的意义、写法、读法和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体会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明白乘法的意义、写法、读法和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体会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电脑、挂图、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看奇幻魔术团表演的“魔术三部曲”中的第二场。(出示挂图)

二、新课

(一)组织学生看图提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观察图画:幻魔表演团都表演了什么节目?仔细观察,你还看到了什么?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提问:你想知道什么?

3、分小组进行提问:

4、全班进行交流:我想问小鸟有几只?我想问葫芦有几个?我想知道舞台灯的灯孔有几个?

5、教师进行评价:同学们问的问题都不错,下面我们一起去解决们的问题,你们有信心解决好吗?

(二)带领学生解决问题

1、解决第一个问题:魔术师一共变出了几个宝葫芦?

教师提问:你有什么办法?葫芦那么多,数有些麻烦,有没有简单的办法?

提示:你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办法?

怎样列算式呢?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

2、教师进行讲解。

在这个算式中有几个加数?8个,加数是几呀?5

8个5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比较简便。

教师板书:8×5=40

读作:8乘5等于40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渗透:这个算式也可以写作:5×8=40 读作:5乘8等于40。讲解各部分名称:

3、解决第二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只小鸟?

4+4+4=12(只)

提示学生说想法:一个鸟笼有4只小鸟,一共有3个笼子,

所以要用4+4+4=12

教师提问:怎样列乘法算式?为什么这样列?

学生说算法,教师订正。

4、问题口袋,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可以记录在问题口袋里

5、解决第三个问题?舞台灯一共有几个灯孔?

3+3+3+3+3+3+3+3=24(个)

说算式的意义:一行灯孔有3个,有8行。

你能列乘法算式吗?

三、巩固练习

(一)练习一:乒乓球赛

1、让学生观察图画,说说图画中有什么

4

2、根据图意列算式

3、找学生说算法:为什么你要这样列算式呢?列成乘法算式你会吗?引导学生说算理:2个8相加,写成乘法算式就是2×8或者8×2

(二)练习二:填一填

1、让学生摆学具,小手动一动,请同学们拿出学具来摆一摆。

2、根据小组内摆的学具列算式

3、鼓励算法多样化: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算法?

作业设计:初步认识乘法,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考考你。 板书设计:

变葫芦——乘法的初步认识 5+5+5+5+5+5+5+5=40(个) 8个5相加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8 × 5 = 4 0 读作:8乘5等于4 0 也可以写作:5 × 8 = 4 0 读作:5乘8等于4 0 课后反思:

课时4

乘法的初步认识

信息窗2——变葫芦

案序: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7页,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白乘法的意义、写法、读法和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明白乘法的意义、写法、读法和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电脑、挂图、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出示钢笔挂图,教师问:同学们仔细看图,一共有几个两枝?谁会列加法算式?2+2+2=6(个)

小组讨论交流:根据加法算式列乘法算式。

2、汇报学习成果3 x 2 =6或2 x 3 =6分别说明理由。

3、出示小花图,教师问:同学们仔细看图,一共有几个5朵?下面小组讨论交流加法算式合成发算式怎么列。汇报学习结果。

二、补充练习

(一)动手操作题:

1、每堆摆2个,摆4堆。

2、小组讨论交流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怎么列。

3、汇报学习结果。

(二)动手摆一摆

5

1、每堆摆4个,摆2堆。

2、小组讨论交流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怎么列。

3、教师和全班学生讨论结果。

三、自主练习

(一)练习第三题: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1、让学生观察题意

2、全班进行交流

3、教师提示:题目中有乘法,有加法,注意仔细审题。

4、学生完成

5、全班交流

(二)练习第四题:找朋友

1、先让学生观察图,自己说说图意

2、小组交流图意

3、集体交流

4、教师提示;秋天到了,枫树上的叶子掉了下来,要仔细帮他们找到家。

5、学生做题

(三)练习第五题:大手小手秀一秀

1、同学们把手拿出来,摆一摆,你看到了什么?

2、小组交流图意,教师加以指导

3、独立列出算式

4、集体交流

5、教师讲解:注意观察好图片

(四)练习第六题:找规律、画一画。

1、先让学生巩固复习乘法算式的意义

2、让学生观察图,自己说说图意

3、独立画一画

4、集体交流

四、补充练习

1、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5+5+5+5 3+3+3

2+2+2

(5x4 或 4x5 2x3 或 3x2 2x3 或3x2 )

2、练习第一题,

出示投影,学生做练习:

每对有几个胡萝卜,有几堆,一共有几个。

每盘有几个草莓,有几盘,一共有几个。

同桌讨论后,把答案填到数上。

3、先摆一摆,再说一说:

(

)个( )相加以及乘法算式,进一步理解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

2个3相加

2x3=6

或3x2=6

3个4相加

3x4=12

或4x3=12 作业设计: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 课后反思:

课时5

乘法的初步认识

信息窗3——变鸽子

案序: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9页,乘法的初步认识(0的认识)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感受乘法中0与生活的联系;探索并掌握0的乘法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感受乘法中0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 电脑、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1、填一填(投影出示)

3+3+3+3=()×()

7+7+7=()×()

5+5+5+5+5+5=()×()

6+6+6+6+6=()×()

(说一说乘法算式的意义)

2、写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4 ×

3 = 12

(

)(

)

( )

(说一说乘法算式的意义)

二、谈话:神奇的魔术家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节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魔术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魔术家的表演吧!语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新授:出示挂图:第一幅图

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说魔术师在变什么魔术?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几个数学问题考考大家?老师引导学生提问:第一幅共有几顶帽子?几只鸽子?

板书:原来三顶帽子中一共有几只鸽子?谁来解决他的问题?(指定5名以上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列式板书)。

提问:谁能列出加法算式?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

出示挂图:第二幅图

思考:魔术师现在在变什么新花样?谁看懂了?老师引导学生第二幅有几顶帽子?几只鸽子?老师想问问大家现在三顶帽子里一共有多少只鸽子?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答出0只。

提问:谁能列出加法算式?

7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

老师在黑板上列式板书)。

老师补充大量的练习(小黑板),如:

1+1=()×()=()

1+1+1=()×()=()

1+1+1+1=()×()=()

1+1+1+1+1=()×()=()

1+1+1+1+1+1=()×()=()

1+1+1+1+1+1+1=()×()=()

0+0=()×()=()

0+0+0=()×()=()

0+0+0+0=()×()=()

0+0+0+0+0=()×()=()

0+0+0+0+0+0=()×()=()

0+0+0+0+0+0+0=()×()=()

出示书中的思考题: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思考1和0的乘法算式的得数分别有什么规律?然后通过小组的合作,实践、体验,最后总结要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结论:1乘任意一个数,得数就是这个数。

0乘任意一个数,得数都是0。

四、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1:提问:

(1)图中一共有几棵树?你是怎么知道的?谁能列出加法算式?说的对吗?为什么他说得对?谁能列出乘法算式?你为什么要这样列算式?(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

(2)树上一共结了多少个果子?你是用什么办法算出来的?什么方法数得快、算得快?请你在书上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让学生比较数数的方法、连加的方法、乘法哪种方法最快)

2、自主练习2:根据插图,按顺序回答。

(1)吊椅上现在坐了几个人?指名上黑板列出加法和减法算式。(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只要学生的问题符合题目内容,都要给予肯定。

五、小结: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体会乘法的意义,熟练有0的乘法的列式计算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现在三顶帽子中共有几只鸽子?

0+0+0=?

0×3=?

课时6

乘法的初步认识

信息窗3——变鸽子

案序: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9页,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感受乘法中0与生活的联系;探索并掌握0的乘法

8

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感受乘法中0与生活的联系;探索并掌握0的乘法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电脑、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出示小黑板)

1、先填空,在写乘法算式。

图(4盘柠檬,每盘3个)

提问:每盘有()个?有这样( )盘?一共有( )个?

引导学生直接列出乘法算式。一人板书,其他学生在书上第9页第3题上填写。 (多个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

2、看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

2+2+2+2=8

()×()=()

6+6+6=18

()×()=()

5+5+5+5=20

()×()=()

二、练习题:

1、数学同步第7页

2、数一数:老师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数一数共有几支笔?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

数一数共有几盒笔?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

3、写一写

共有两组。

第一组数珠子。

仔细看左右两组珠子,有什么规律?左边这一串每几个珠子是一组,有这样几组?是几个几相加?列出乘法算式。右边的题方法同上。学生列式。(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全班集体交流订正)

第二组数蜗牛

提问:每堆有()个,有()堆,一共有()个。

学生列式,在书上填写。全班集体交流订正

4、画一画,在()里画合适的Δ

4×3

(

)(

)(

)

(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将图形和算式进行逆向转换) 5×2

(

)(

)

(学生画出后全班订正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画)

1×6

()()()()()()

5、连一连(找朋友)。

先让学生自己连连试一试。

然后订正答案。(学生画出后全班订正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画)

6、买一买

(1)我买8个大虾需要多少钱?学生口头列式、在书上列式。 (2)买5个海螺需要多少钱?学生口头列式、在书上列式。

9

(3)我们小组4个人,。每个买2个海螺,一共要多少个?学生口头列式、在书上列式。 (4)我要8个扇贝,需要多少钱?学生口头列式、在书上列式。 (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7、趣味探索题:

找归律填数。老师引导学生按一定方向观察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横行、斜行)

小组讨论,说说自己是怎么算出来的?

答案:12 10 20

25

8、课本第9页第4题

一共有多少面旗?看谁算得又快有对。

方法1:1×4=4

2×4=8

4+8=12(提示学生:

1、用加法怎样列式

2、用乘法怎样列式)

方法2:3×4=12

三、教师总结: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乘法,你们表现的非常好,能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能把所学知识用到实际中在生活中我们要利用所学,活学活用。课后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听。

作业设计: 熟练“0”,“1”的乘法运算;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考考你。 板书设计:

大变鸽子——乘法的初步认识(自主练习)

1×2=

4×0= 1×0=

0×2= 课后反思:

课时7

乘法的初步认识

案序: 7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感受乘法中0与生活的联系;探索并掌握0的乘法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感受乘法中0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 电脑、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口算练习)

3+3+3+3=()×( )

4+4+4+4+ 4=( )×( )

5+5+5=()×( )

6+6+6+6=()×()

7+7+7+7+7 =( )×( )

8+8+8=()×( )

1×5=

8×0=

10

1×9=

0×7=

二、巩固练习:

1、同学们喜欢上美术课吗?今天我们一起回想你们是怎么上美术课的。(让学生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

2、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独立完成: (1)2个小朋友一起剪纸,有3组,一共多少人? (2)小朋友画画排成5排,每一排是4人,一共多少人? (3)3个小朋友为一组折纸,有4组,一共多少人?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想怎样列算式,还有别的方法吗? (2)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呢? (3)指名回答。

三、你对乘法了解多少呢?在小组内说一说,看谁掌握的最好,最多!

四、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又学到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同学听一听。课后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听。

作业设计:初步认识乘法;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3+3+3+3=( )×( )

4+4+4+4+4=( )×( )

1×5=

8×0= 5+5+5=( )×( )

6+6+6+6=()×()

1×9=

0×7=

7+7+7+7+7=()×()

8+8+8=( )×( ) 课后反思:

课题8

我学会了吗?(实践活动)

案序:8 教学内容:对前面所学的乘法的初步认识进行实践,检查自己是否学会了。

教学目标:通过出示挂图,使学生观察图画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通过丰收园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教学重难点:观察图画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准备:挂图、投影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

本单元在数学课你有哪些收获?背1-3的口诀。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几个数学问题,你们有信心吗?

二、解决实际问题:

11

1、投影仪出示情景图。

师:仔细看图,你看到了什么?虚线表示什么意思?(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虚线表示把不同的活动分开组)图上共有几组学生在活动?他们在做哪些体育活动?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几个数学问题考考大家?

2、生质疑,师板书:

做操的有多少人?

玩吊环的有多少人?

踢足球的有多少人?

跳摇绳的有多少人?

踢键的有多少人?

3、分小组讨论,在自己的本子上列式。

选代表说算式。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列式)

做操的有多少人?

6×4=24(人)

4×6=24(人)

玩吊环的有多少人?

0×2=0(人)

2×0=0(人)

踢足球的有多少人?

1×6=6(人)

6×1=6(人)

跳摇绳的有多少人?

3×4=12(人)

4×3=12(人)

踢键的有多少人?

2×4=8(人)

4×2=8(人)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只要学生所说符合图意就可以评价为好)

三、数学小知识:

1、投影出示:课本第10页“小知识”

乘法符号是根据加法符号变化来的。乘法运算是一种特殊的加法运算,所以将加法符号“+”稍作变动,变为“×”,英国的奥特雷德首先使用了“×”作为乘号。

2、同桌一起读一读这段话,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老师提问:你记住了什么?

四、基础知识练习

1、数学同步第1题。

(引导学生看图:有几组?每组有几个?)学生看图自己完成。指名订正答案。

答案:3+3+3+3+3=15

3×5=15

5×3=15

(引导学生看图:有几组?每组有几个?)学生看图自己完成。

答案:4+4+4=12

4×3=12

3×4=12

2、数学同步第2题。

老师指导学生完成。(老师边读题边让学生填空)先做左面的题,逐题订正。

如:6×3读作(6乘3)

5乘7写作(5×7)

5+5+5=(5×3)或(3×5)

8+8+8+8=(8×4)或(4×8)

12

7+7+7=(7×3)或(3×7)

学生独立完成右面的题。指名宣读答案。

如:2×4读作(

)

4与3 相乘写作(

)

6+6=(

)×(

)

9+9+9+9+9=(

)×(

)

4+4+4+4=(

)×(

)

3、数学同步第3题。画一画学生可独立完成。(结合书上作过的这种类型的练习,让学生自己根据算式画图)

4、数学同步第4题。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内容?

第一题:每个鱼缸有( )条金鱼,有( )个鱼缸,一共有( )条金鱼。

(

)×(

)=(

)(条)

或()×(

)=(

)(条)

在书上做出来。

(2)第二题说说图上画了几双拖鞋,一共有(

)只。

口头列式

在书上列式,

答案:2+2+2+2=8(只)

2×4=8(只)

(3)第三题,提问吹奏乐器的同学有几组?每组有几个同学?一共有几个同学?

在书上列式,订正答案。

如:5+5+5=15(人)

5×3=15(人)

5、走进生活。

引导学生看清图上画了哪些内容?

读一读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书上的题目。

集体订正答案。

五、小检测、学习名人名言。

1、小检测

同桌说一说本单元你有什么收获?在书上画一画,涂一涂。

2、学习名人名言

自己先读一读。

小组内齐读。

练习背诵

六、总结: 同学们,通过练习,老师看得出你们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很好,继续努力,把以后的知识学的更好,你们有决心吗?

作业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观察周围事物进行乘法练习 板书设计:

我学会了吗?(实践活动) 加数相同时,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我学会了与同学合作;我发言积极了

13

我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第二单元

看杂技——表内乘法

(一)

教学内容: 看杂技 ——表内乘法

(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百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乘法口诀的起始学习阶段,是进一步学习乘法计算的基础。教材以“看杂技”为主线索,展现了“自行车表演”、“晃板与顶碗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很容易使学生投入到有趣的学习中。

口诀的设计与编排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本单元口诀的编排有自己的特色,与传统的乘法口诀有所不同,传统的“小九九”

2、

3、4的乘法口诀句数太少,不利于学生探索口诀的编排规律。“大九九”则句数太多,对于刚刚接触乘法口诀的学生来说,九句口诀记忆起来有困难,所以本单元的乘法口诀都是5句。同时把5的乘法口诀作为学习口诀的开始,便于学生发现规律,掌握口诀的编制方法,这是乘法口诀教学的一个创新。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2~5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两个数相乘;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每句口诀的实际意义,掌握编制5的口诀的方法,发现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数据的特征,给学生自己探索乘法口诀的时间和空间。

课时1 看杂技

信息窗1——观看自行车表演

案序:9 教学内容:信息窗1 你问我说

教学目标: 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方法,并会利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意识。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探索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方法,并会利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学具盒、实物投影、挂图 教与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欣赏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出示课件:伴随音乐出示课本主题图)

你都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小组合作填写没编完的儿歌。

师:咱们编首儿歌来找答案吧。

1辆小车2个轮,上面共有5个人;2辆小车4个轮,上面共有10个人;3辆小车(

)个轮,上面共有(

)个人„„

你能接着往下编吗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乘法算式)

师:为了计算更方便,人们总结出了乘法口诀,比如,第一句一辆小车5个人,我可以用乘法口诀

14

一五得五来概括。

你能根据儿歌或者乘法算式试着往下编吗?

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吗?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组的成果?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5的乘法口诀,看你能发现什么?

师:谁想跟大家交流一下你发现的规律?

三、口诀的应用

师:应用5的乘法口诀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让我们回到杂技表演现场看看你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问题?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组发现的问题?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利用我们今天学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四、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总结学到的知识,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 作业设计: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利用我们今天学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板书设计:

观看自行车表演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课时2 看杂技

信息窗1——观看自行车表演

案序: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2的口诀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运用5的口诀学习2的口诀并会利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意识。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运用5的口诀学习2的口诀 并会利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学具盒、电脑、正方形纸、彩笔、剪刀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集体背诵口诀)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二、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信息窗1:

师:你能编出2的乘法口诀吗?(小组合作)

(由儿歌中“1辆小车2个轮„„”的车轮个数问题直接切入到2的口诀的编制。因为有编制5的乘法口诀作基础,学生借助儿歌编制口诀已经不再困难)

生:我这样编。

1辆小车2个轮

1×2=2

一二得二

2辆小车4个轮

2×2=4

二二得四

3辆小车6个轮

3×2=6

________

4辆小车__个轮

______

________

5辆小车__个轮

______

________

三、教师可引导学生独立应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15

台上一共有多少个红灯笼?

2×4=

口诀:二四得____

四、记忆口诀

这么多口诀,怎么记呢?

三五(

),想二五一十,再加上一个五是十五

5的口诀是后一句比前一句多5

五、编1的口诀

板书1×1,启发学生编出1的乘法口诀,并进行交流。

六、总结

作业设计:复习学过的口诀 板书设计:

1辆小车2个轮

1×2=2

一二得二

2辆小车4个轮

2×2=4

二二得四

3辆小车6个轮

3×2=6

________

4辆小车__个轮

______

________

5辆小车__个轮

______

________

课时3 信息窗1——观看自行车表演

案序:1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5页,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在探索、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 学生学习过程:

一、第3题

看口诀说算式

练习时,借助一句口诀可说出两个得数相同、因数位置不同的乘法

算式(“一一得一”除外),初步体会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结果不变的规律。

二、第4题

是借助口诀进行计算的练习。

学生独立地写出得数外,还应注意引导学生交流是用哪句口诀进行计算的。

三、第7题

估一估,数一数

这是运用口诀解决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估一估,然后再用不同的方法算一算,并交流。

学生可能用3×5=15,15+6=21的方法;也可能用4×5=20,20+1=21的方法;还可能用5+5+5+6=21等方法。

四、第8题

是一道综合应用题。在数数量的时候,学生可能一一对应着数,也可能根据图中物品的摆放规律用

16

口诀计算。在画三角的时候,因为一个红三角表示2个物品的数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代换的数学思想。练习时,要注意照顾学生的差异,对思考方法灵活的学生可让其独立完成,再交流自己的想法,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用符号代换

图上共有()块滑板

图上共有()辆脚踏车

图上共有()双旱冰鞋

▢表示2,你会画吗? 作业设计:自主练习

5、6题 板书设计:

信息窗1——观看自行车表演

课时4

信息窗2——观看顶碗表演

案序:12 教学内容:教科书17-18页,4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巩固3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在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及探索、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巩固3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激趣,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观看杂技小丑的表演,瞧,你看到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现在我们去观看杂技小丑的表演吧,看,这里有首儿歌,你能接着说下去吗?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说一说。

咱们借助儿歌一起编3的乘法口诀吧!试着在小组里说一说,填一填。全班进行交流。

2、应用3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表演晃板的有多少人?应用哪一句口诀的?

3、你能不能借助儿歌来编4的乘法口诀呢?有能力的同学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和小组同学合作完成。

全班进行汇报和总结,形成4的乘法口诀。

4、应用4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有多少个黄灯笼?应用哪句乘法口诀解决这个问题?说说你的想法。

5、想想看,我们都学习了哪些乘法口诀?这么多的口诀,怎么记?

我们可以把它们整理一下,重复的口诀只要一句就可以了,我们一起来填一填这个表格。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横着看有什么特点?竖着看有什么特点?

想一想,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记口诀?

三、巩固练习:

游戏:

17

看算式说口诀

看口诀说算

四、全课小结:你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呀?

作业设计: 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看口诀说算式”的游戏。 板书设计:

信息窗2——观看杂技

小丑顶碗

5以内的乘法口诀表

课时5

信息窗2——观看顶碗表演

案序:13 教学内容:教科书19-20页,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巩固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在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巩固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七巧板 学生学习过程:

1、完成自主练习1:

请你把口诀填完整,看一看,想一想,怎样填才会又对又快。

2、完成自主练习2

美丽的贝壳上有很多的算式,请你把答案填上,并且想一想,用了哪一句口诀,再找一找其中的规律,和同学交流一下。

3、完成自主练习3

你能根据图意,写出相应的算式和口诀吗?自己独立试一试。

4、完成自主练习4

天空中飞来了这么多的小鸟,谁能读一读这个儿歌,想一想,算一算,一共有多少鸟儿飞?把相应的口诀写出来。

5、完成自主练习5

两个小朋友在比赛说儿歌呢,他们是怎样说的?你们能像他们这样也来说一说吗?好,现在就在小组里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说得又多又好又清楚。

6、完成自主练习6

请学生填出答案,然后再进行比较。

7、完成自主练习7

学生从情境图中观察相应的信息分析15个人能同时玩吗? 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8、完成自主练习8

学生从情境图中观察相应的信息分析这箱灯泡够吗? 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9、完成自主练习9

请学生先观察,积木是怎么摆的?然后再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块积木?在全班交流方法。

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综合练习

2、

3、4题

18

板书设计:

观看杂技小丑顶碗 3×4=12(只)口诀:三四十二

第三单元

角的认识

教学内容:角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本单元是对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图形与各部分名称),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以及对直角、钝角和锐角的初步认识,较好的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材中选择了学生最熟悉的教室内的活动作为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同时教材又适时地将其中的数学信息抽取出来,让学生观察、分析,理解知识,努力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强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容易理解。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借助三角尺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

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借助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角的直观认识,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注重学生的操作活动,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体会角的基本特征。

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通过丰富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直角的正确表象。与直角比大小是辨认锐角、钝角的基本方法。 课时分配:共5课时:

课时1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

案序:14 教学内容:认识角的特征,以及角各部分的名称,并能从具体抽象的事物中认识角,认识直角。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景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借助三角尺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角的大小。难点: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三角尺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看,他是谁。

学习小伙伴介绍自己,并介绍所带来的礼物——与角相关的实物图例。

教师出示三角尺,找一找角。你能找找教室里的角吗?

19

二、观察了这么多的角,说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角。同学们摸摸三角尺的角,引导学生用顶点接触皮肤,用

手试试角的两条边。通过我们的观察、接触,谁能说说什么是角? 例如:角是尖尖的,角有两条直边。

教师总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用数学语言这样介绍角:顶点、边。课件出示。角的尖尖的部分我们叫做顶点,两条直边我们叫做边。学生说另一个角各部分的名称。

三、小灵通想带着大家去动物乐园参观,可是必须有开锁密码才能把门打开。大家一起去帮帮他们吧!

课件出示练习题。

说说哪些是角?哪些不是?

四、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们顺利地来到了动物乐园。你能从动物们的家中发现角吗?

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角有什么特点?

这就是直角,找找教室中的直角。

五、你能从这些广告上标志中找出直角吗?

课件出示。

六、回忆乘法口诀。

儿歌的形式,使学生起身活动一下。完成角与乘法的练习。

七、课后思考

一张正方形的纸,剪去一刀,还剩几个角?引导学生明白,思考问题要考虑全面,把事物的各种可能性都考虑到。

八、教师总结。与小灵通再见。

作业设计:自己制作一个角;找生活中的角

课时2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

案序:15 教学内容:

认识角的特征,以及角各部分的名称,并能从具体抽象的事物中认识角,认识直角。 教学目标:

认识角的特征与角各部分的名称。充分利用运用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展开学习。经历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 教学重难点:

认识角的特征与角各部分的名称。充分利用运用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展开学习。 教学准备:学具盒、实物投影、正方形纸、彩笔、剪刀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观察到角了么?谁能说说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找到了角?

二、完成自主练习

1.第一题是一道判断是否是角的题目

请学生独立作出选择,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说一说为什么有的图形不是角。 2.第二题是一道找直角的题目

在找角时,有的图形包含多个直角。

20

请学生仔细观察,并借助三角板的直角来验证。然后在相应的位置画上直角符号。养成用符号表示直角的好习惯。

3.第三题:小组讨论“你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角?它们和你学到的角一不一样?” 4.第四题是一道画直角的题目,

先请学生在小组中讨论直角的画法。并自己动手试着画一画。然后请画的最好的同学上台展示,并请全班评议。然后请同学自己动手用三角板来验证画的直角是否准确。

5.请同学上台来做一做:

▢▢▢▢

■■■■■

1个▢有()个角

1个■有()个角

4个▢有()个角

5个■有()个角

□○□=□

□○□=□ 作业设计: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板书设计:

▢▢▢▢

■■■■■

1个▢有()个角

1个■有( )个角 4个▢有()个角

5个■有( )个角 □○□=□

□○□=□

课时3

信息窗2——玩调皮猴

案序:1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页,玩调皮猴——角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观察、比较合操作的方法自主学习。通过拣一拣、摆一摆的活动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大小,建立角的空间概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拣一拣、摆一摆的活动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大小,建立角的空间概念。 教学准备:学具盒、正方形纸、彩笔、剪刀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用学具做一个角。同位互相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那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较角的大小。

二、出示信息图

1.师:为什么两个调皮猴不一样高呢? 2.请大家量一量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你能不能证明一下自己的猜想

3.讨论一下:怎样比较角的大小?用三角板比一比,把两个角重叠下来,描一描,比一比。折出一个角的大小,放到另一个上面比一比。在学生探索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角正确的方法:先把两个教的顶点对齐,使一条边重合,然后看两条边落到什么位置。 4.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与大家分享? 5.请大家分一分不同的角。

师:像这样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

小组同学互相比一比,你们组谁做的角最大,谁的最小。

四、锐角、钝角的教学通过与直角的对比引出来。先出示直角,让学生辨认,再出示锐角和钝角,引发

21

学生思考:这两种角的大小和直角有什么不同呢?启发学生把这两个角和三角板的直角比一比,知道比直角小的叫锐角,比直角大的叫钝角。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拼一拼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感知锐角、钝角,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表象。

五、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

作业设计:自己动手做一个钝角,做一个锐角;找一找生活中的锐角和钝角

课时4

信息窗2——玩调皮猴

案序:17 教学内容:教科书26-27页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观察、比较合操作的方法自主学习。通过拣一拣、摆一摆的活动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大小,建立角的空间概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拣一拣、摆一摆的活动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大小,建立角的空间概念。 教学准备:学具盒、实物投影、正方形纸、彩笔、剪刀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知识。

二、完成自主练习

第四题是比较两个角大小的题目。可以让学生先估计,在实际操作,通过比较看看有什么发现。

准备两个长短不同的活动角,让学生们进行比较

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第五题是数角个数的题目对图形中的角,只要学生数出个数就可以,

不要过多扩展,增加人为难度。

第六题是一个按指定要求做出角的活动,利用图中呈现的方法,也可以用自己所喜欢的其他方法。加深学生对各种角的认识,突出动手操作意图。

第七题是一道开放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寻求符合条件的多个答案。

“我学会了吗?”呈现了一幅用各种图形拼成的风景图。该图图文并茂,用小诗增加了题目的诗情画意。练习时,可通过找一找,比一比,做一做等形式,引导学生用本单元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完成练习后,组织好交流活动,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注意能力的培养和数学美的教育。

作业设计:寻找生活中的角;做一个锐角,做一个钝角,并比较一下

课时5

实践活动——我们身上的小秘密

案序:18 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合作测量,记录和了解人身体的有关数据,感受人体上的数学。形成初步的研究和探索意识。

教学目标:活动是在第二册已经认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开展的,旨在通过测量身体各部分的长度,以及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感受人体上的数学。主动参与小组学习,初步学会与伙伴交流合作,培养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测量身体各部分的长度,以及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感受人体上的数学。 教学准备:学具盒

22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记不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厘米和米?谁能说一说它们之间的联系?

二、实践活动

1.同学们,你们了解自己身上的哪些小秘密?

2.其实,除了这些小秘密,我们身上还有其它的秘密,你们了解吗? 3.指导学生测量自己身体各个部位的长度。

明确测量的要求和方法。

活动时,要让学生知道需要测量什么,怎样测量,测量时应该注意什么,怎样准确读出测量结果,如何记录等。

4.师:有哪个小组能把自己的测量方法在全班展示一下?

教师跟着指导。教师要深入学生中间,关注小组活动的进展情况。指导学生先给一名学生测量出所有数据,在测量其他同学的,使实践活动有序进行。

三、拓展

通过测量,你发现了什么?

注意对数据的分析比较,从而发现发现规律。人拳头一周长度与脚长基本一致;身高与一庹的长度基本一致。

作业设计:量量自己身体各个部位的长度;和爸爸妈妈说一说自己身上的小秘密。

第四单元

凯蒂学艺

教学内容:表内乘法

(二)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对乘法的继续学习。通过对1-9乘法口诀的系统整理,为进一步学习乘法计算奠定基础。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素材的选取有时代特色。本单元以独特的视角,选取了一个外国儿童“凯蒂”向中国孩子学习中国特有的手工制作为素材,引出对6-9单元的乘法口诀的学习。编排合理。本单元,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这样便于学生更好地探索规律,形成结构。练习形式多样化。丰富多彩的练习内容,能增强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愿望。 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6-9的乘法口诀。能正确地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口诀编制规律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在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 教学重难点:

重点:6的乘法口诀、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和9的乘法口诀以及乘法口诀的系统整理。由于学生对编口诀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与自编口诀。

难点:寻找规律,记忆口诀。 课时分配:共11课时:

课时1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

(二)

案序:19 教学内容:

23

信息窗1的教学主要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6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结合现实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6——9的口诀。能正确运用口诀解决问题,经历探索口诀编制规律的过程,发展何情推理能力。在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体会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6的口诀。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6——9的口诀。能正确运用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小黑板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今天我们的身边来一位外国小朋友和我们一起学习手工制作。大家欢迎吗?

师:做6个沙包用了多少块布?

对学生的算式引出问题“6*6=?”

引导学生为了回答问题,说出一个沙包6块布,2个沙包12块布,3个沙包„„一直说到6个沙包36块布。

二、茶几上放了多少个纸杯?

□○□=□(个)

口诀:_________________

4×6=24(个)

口诀:四六二十四

三、出示6的乘法口诀

一六得六,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

展开小组研究,根据一次加6的计算过程,写出关于6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再通过全班交流,系统整理6的口诀。引导学生寻求好的记忆方法。

四、教师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6的乘法口诀,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用6的口诀解决问题。 作业设计:背诵6的口诀。 板书设计:

□○□=□(个) 口诀:_________________

4×6=24(个) 口诀:四六二十四

课时2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

(二)

案序:20 教学内容:

信息窗1的教学主要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6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6——9的口诀。能正确运用口诀解决问题,经历探索口诀编制规律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在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初步学会与

24

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体会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6的口诀。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6——9的口诀。能正确运用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带领学生集体回顾6的乘法口诀。并在练习中用口诀解决问题。

二、自主练习

1.请学生把儿歌补充完整。并写上相应的乘法口诀。

一只蚂蚁6条腿,2只蚂蚁(

)条腿,

3只蚂蚁(

)条腿,4只蚂蚁(

)条腿

……

2.第二题是巩固6的口诀的基本练习。练习时,可先用比较活泼的对口令的方式,师生对练,同伴对练,男女生对练等,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初步流畅后,再让学生进行独立书面练习。 3.请学生自主计算

6×3=

2×6=

3×5=

4×2=

5×6=

1×6=

6×6=

6×4= 4.第四题是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的题目,使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的基础性练习,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题目只提供练习的形式,教师要适时扩大练习的数量。 5.出示第五题

请学生认真观察根据提供的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在小组中讨论。并解决。然后说说为什么,以及依据的口诀是什么。

6.第六题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题目。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图意,明白说的是一件什么事,再进行计算,然后再小组内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总结:通过学习6的乘法口诀,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实际生活中运用6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6×3=

2×6=

3×5=

4×2= 5×6=

1×6=

6×6=

6×4=

课时3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

(二)

案序:21 教学内容:

信息窗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以及熟练掌握7的口诀。 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6——9的口诀。能正确运用口诀解决问题,经历探索口诀编制规律的过程,发展何情推理能力。在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体会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7的口诀。 教学重难点: 体会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7的口诀 教学准备:

学具盒、正方形纸、彩笔、剪刀 学生学习过程:

25

一、导课

今天我们一起走出教室,去大自然看看。看,今天凯蒂在和小伙伴们干什么呢?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1.老师看到凯蒂学会叠纸啪,非常高兴。

他们每人叠了7个纸啪,两个人共叠了几个纸啪?

看看谁算的又准又快?

你是怎样算的?有什么小窍门?

你能不能来编一下7的乘法口诀? 2.出示7的乘法口诀

一七得七

1×7=7或7×1=7

二七十四

2×7=14或7×2=14

三七二十一

3×7=21或7×3=21

四七二十八

4×7=28或7×4=28

五七三十五

5×7=7或7×5=35

六七四十二

6×7=42或7×6=42

七七四十九

7×7=49 3.请你看一看信息窗中还提供哪些信息,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玩老鹰捉小鸡的人有两组,每组7人,一共有多少人?

2×7=14或7×2=14 口诀:二七十四

(2)玩编花篮的有4组,每组7人,一共多少人?

4×7=28或7×4=28 口诀:四七二十八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三、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我们应该养成及时回顾的习惯,把1——7的口诀整理背诵。作业设计: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7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板书设计:

一七得七

1×7=7或7×1=7 二七十四

2×7=14或7×2=14 三七二十一

3×7=21或7×3=21 四七二十八

4×7=28或7×4=28 五七三十五

5×7=7或7×5=35 六七四十二

6×7=42或7×6=42 七七四十九

7×7=49

课时4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

(二)

案序:22 教学内容:教科书19-20页,自主练习

26

教学目标:在具体情境中,巩固4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在经历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及探索、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在具体情境中,巩固4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七巧板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带领学生回顾7的乘法口诀。并作相关练习检查掌握情况。

二、自主练习

1.第一题:请同学续编儿歌,并列出相应的算式及口诀

一个星期有()天算式:_____ 口诀:_____

两个星期有()天算式:_____ 口诀:_____

三个星期有()天算式:_____ 口诀:_____

……

2.开火车把口诀补充完整。

三()二十一

(

)十四

()七四十九

六七(

)

(

)三十五

四( )二十八 3.你能全算对吗?

7×3=

0×7=

7×1=

6×6=

7×2=

7×4=

7×5=

6×5=

4×5=

6×7=

4×6=

3×6= 4.第五题提供的是一种练习形式,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记忆7的乘法口诀。练习时,可以组织学生分组活动,合理分工,努力提高练习效率。

5.第6题是填写1——7的乘法口诀练习表。练习时,可向引导学生观察表格,通过讨论、明白表中数与书之间的联系,在寻找规律,独立填表,最后全班交流订正

6.第七题是7的乘法口诀的实际应用,练习时,先弄清说的是什么事,再想数与书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在计算。

7.第八题时一个找规律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观察表中的数的排列规律,然后再小组讨论,交流。在练习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练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用学过的口诀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板书设计:

一个星期有( )天 算式:_____ 口诀:_____ 两个星期有( )天 算式:_____ 口诀:_____ 三个星期有( )天 算式:_____ 口诀:_____

27

课时5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

(二)

案序:23 教学内容:8的乘法口诀,教科书第37—40页。

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8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运用8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口诀编制规律的过程,发展合情推力能力。在编制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8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运用8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同学们,猜一猜,这次,凯蒂又跟小朋友们学习什么手艺?

二、新授

1、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凯蒂究竟又来学习什么手艺。(学生仔细观察教材37页的图)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编儿歌

师:老师看到凯蒂学会了做中国结,感到非常高兴。于是,编了一首儿歌:

小小少年手儿巧,

编起结来水平高。

中国结儿真奇妙,

咱们一起瞧一瞧。

一个结上8个环。

师:你能结着编下去吗?2个结上怎么样?试试看。(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 1.以小组为单位,编儿歌。 2.全班交流。

师:你们算得又快又准,你是怎么算的?有什么小窍门? 3.你们能编出8的乘法口诀吗?试一试。编好后在小组交流。

4.你们都会编口诀,真了不起,谁能很快将这些口诀记下来呢?(学生独自记口诀,运用自己的方法体验记忆的过程。)

5.小组之间交流记口诀的方法。 6运用8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三、小结: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 作业设计:在生活中练习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一八得八

二八十六 三八二十四

四八三十二 五八四十

六八四十八 七八五十六

八八六十四

课时6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

(二)

案序:24 教学内容:教科书39-40页,自主练习

28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带领学生回顾8的乘法口诀。并作相关练习检查掌握情况。

二、自主练习

1.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进行对口令练习。 2.第2题“对卡片、说口诀”的游戏。 3.请学生自主计算。

8×3

1×8

8×4

6×8

7×8

8×2

8×8

5×8 4.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

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些钱,你能帮老师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么?

□○□=□(元)口诀:_____

老师手里还有一些5元的钱,你能帮老师算算一共有多少元吗?

□○□=□(元)口诀:_____ 5.第5题是综合运用

6、

7、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同学们,爸爸妈妈每天在单位辛辛苦苦的工作,那么你们知道他们每天工作多少小时么?

爸爸每天工作8小时,你能算一算爸爸每周工作多少小时么?为什么?

算式: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_

妈妈每天工作7小时,你能算一算妈妈每周工作多少小时么?为什么?

算式: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_

我们小朋友每天在学校6小时,你能算一算每周在校学习多少小时么?为什么?

算式: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_ 6.第7题是填乘法算式中未知因数的问题。这些题目是用乘法口诀进行逆向思考。

7.第8题是一道乘法综合应用的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情景图提供的素材来解决多个实际问题,练习内容有乘法、有加法、有开放性问题,第(1)(2)小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第(3)小题要灵活处理,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答案。

二、总结。通过这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在生活中练习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些钱,你能帮老师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么?

□○□=□(元)口诀:_____ 老师手里还有一些5元的钱,你能帮老师算算一共有多少元吗?

□○□=□(元)口诀:_____

课时7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

(二)

案序:25 教学内容: 9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29

结合现实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9的乘法口诀。正确运用9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口诀编制规律的过程,发展合情推力能力。在编制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9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多媒体、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同学们,猜一猜,这次凯蒂又跟小朋友们学习什么手艺?(学生尽情猜想,自由回答。)

二、新授

1、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凯蒂究竟又来学习什么手艺。(学生仔细观察教材40页的图)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图画内容编儿歌。

3、全班交流。

师:你们算得又快又准,你是怎么算的?有什么小窍门?

4、你们能编出9的乘法口诀吗?试一试。编好后在小组交流。

5、你们都会编口诀,真了不起,谁能很快将这些口诀记下来呢?(学生独自记口诀,运用自己的方法体验记忆的过程。)

6、小组之间交流记口诀的方法。

7、用8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三、小结。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 作业设计:

在生活中练习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一九得九

二九十八

三九二十七 四九三十六

五九四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七九六十三

八九七十二

九九八十一

课时8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

(二)

案序:26 教学内容:自主练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能运用9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能运用9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凯蒂又来跟同学们学艺了。她在学什么呀?

学生观察信息窗4,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图画的内容。

二、新课

1、师:哎呀,小朋友的剪纸可真漂亮呀。一个小朋友想考考我们,给我们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找一找,他给我们提了一个什么问题?

学生观察图画,找出图画中的问题:一共可以剪出多少个红灯笼?

30

2、师:老师觉得这个问题有点难度,同学们能自己解决吗?独立思考,集体交流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可能直接列出算式,有的学生可

能推算出得数,如1串有9个灯笼,2串有18个灯笼„)

3、教师根据学生的推想列一个表,让学生自己填表。

4、师:你们能根据求出的得数编出9的乘法口诀?

独立编9的乘法口诀。并且熟记口诀。

5、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1)学生根据图画内容提出其他问题。(学生可能提出:桌上有多少个泥制小动物?墙上有多少个幸运星?)

(2)独立列出算式。小组讨论:用哪一句口诀。

6、师:同学们提出那么多问题,真是太棒了。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桌上一共有多少个泥制小动物?(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师:还有哪个算式可以用“六九五十四”这句口诀?

7、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乘法也可以列竖式计算。

你们能猜想出乘法竖式怎样列吗?

(1)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猜想乘法的竖式的写法。 (2)讨论完后,集体交流。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介绍乘法的竖式及各部分名称。

(4)同学们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可以提出不理解的问题,让教师给予解答。

三、总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又有什么收获? 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 作业设计:背诵有关九的乘法口诀

课时9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

(二)

案序:27 教学内容: 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能运用9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能运用9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师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直接口算

开火车口算。

二、自主练习

1、完成自主练习的第一题:把口诀填完整。用卡片出示题目。

学生用抢答的形式完成此题,对回答问题积极的小组要给予表扬鼓励。

2、完成自主练习的第2题。出示题目。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每组算式有什么特点,并用乘法意义解释。然后进行计算。

3、完成自主练习第4题。

(1)师:9的口诀怎样记忆?教师要做适当的引导。

(2)学生探索自己的记忆方法,并在小组内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要一边动手演示,一边叙述口诀。

31

最后总结出自己最喜欢的记忆口诀的方法。

4、完成自主练习的第6题。教师课前在教室布置一个购物角。 (1)学生拿出10分钟的时间,进行购物活动。 (2)购完物后,先独立解决第1小题,列出算式。 (3)在小组内讨论解决第2小题。

“聪明小屋”是一道运用组合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用连线的形式,找出搭配方法,最后通过交流加深体验合理的思维方法。 作业设计:

整理一至九的口诀;在生活中练习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背1——9的乘法口诀

回顾与整理

案序:28

教学内容: 回顾整理乘法口诀表。

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回顾1-9的乘法口诀,并进行系统的整理。能够正确地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在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

教学重、难点:通过整理1——9的乘法口诀,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能够正确地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小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教大家一个新游戏:对口诀。仔细看好了,老师拿的是什么数字,它们可以组成什么口诀?(教师出示两张数字卡片。)

1、学生抢答这两个数字组成的口诀;

2、师生游戏进行4-5轮

3、同桌玩游戏。

二、回顾整理

1、整理口诀表

师:让我们来整理一下学过的口诀吧!(出示小黑板) (1)学生独立完成口诀表。

(2)班级内交流:指名将口诀贴到合适的表格当中,进行整理。 (3)检查整理正误。 (4)齐读口诀表。

2、寻找规律

师:仔细观察口诀表,你发现了什么?

(1)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参与。

(2)班级内交流。学生可能发现:几的口诀就有几句;9的每一句口诀,积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都得9„„

3、记忆口诀

师:这么多的口诀,你想怎样记忆?学生交流记忆口诀的方法。

32

三、巩固练习

1、数学儿歌

(1)1个

6个角,2个

个()个角,3个„„ (2)1只螃蟹8条腿,2只螃蟹( )条腿,3只„„ 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交流;班级内进行成果汇报。

四、教师小结

作业设计: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及以1——9的乘法口诀

我学会了吗

案序:29 教学内容: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结合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回顾1-9的乘法口诀,并进行系统的整理。能够正确地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在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

教学重、难点:通过整理1——9的乘法口诀,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能够正确地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小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

学生开火车口算。

二、综合练习

1、综合练习第1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踢足球吗?你们知道这些球分别该往哪个球门踢吗? (1)学生独立完成题目。 (2)班级集体校对。

(3)让学生说说这些球还可以踢进哪些球门?

2、综合练习第2题。

(1)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填写统计表。 (2)在小组内交流。 (3)说说用的是哪句口诀。

3、综合练习第3题。

(1)先让学生认真观察,看懂图意。 (2)根据图中的信息解决问题。 (3)小组交流,说说解题的过程。

4、综合练习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观察,弄清题意,再填表;小组交流,从表中发现了什么规律;班级内进行成果汇报。

5、综合练习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2人板演;集体纠正。

三、我学会了吗

1、师:仔细观察图画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货架上有多少支中性笔?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3

3、指名回答,说说计算过程。

4、小组合作学习,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

5、班级内进行交流。

四、丰收园: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

作业设计:用多种方法背1——9乘法口诀

第五单元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本单元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和掌握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除法,重点是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了解除法的含义。全单元内容包括分一分和认识除法两部分。第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平均分,知道平均分的具体过程;第二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在认识平均分的基础上了解除法的含义。

教材加强了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为认识除法积累较丰富的感性经验。在教学除法前先安排了5的信息窗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知道平均分——把一些物体每几个分一份,分成几份——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分几个——初步形成平均分的概念”的过程。教材结合例题和“自主练习”所提供的实例,以及一些分物体的具体过程,出现相应的除法算式,让学生体会除法算式的含义,从而从整体上初步理解除法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

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初步体会除法和乘法的联系;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学生能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够根据数学问题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初步认识除法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参与具体、直观的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逐步具有自主探索的精神、信心和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了解除法的含义。能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11课时

课时1 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

案序:30 教学内容: 认识平均分,教科书48—50页

教学目标: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小动物们要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举行一次有趣的聚会,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

34

新授

1 师:好热闹的聚会啊!在刚才的画中你发现了什么?

2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信息。请同学们猜猜看,接下来小动物要干什么?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

3 师:现在我们就来帮助小动物们解决这些问题吧!猜猜看这两只大熊猫会怎样分这10个竹笋呢?为什么会这样分?

4 师:同学们能想出这么多分法,真不简单,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其中的一种分法---平均分。

板书:平均分

5 师:你能用学具分一分,试一试吗?(教师巡视,指导) 6 师:哪位同学能展示一下你是怎样分的?

7、师:同学们想了这么多方法,有1个1个分的,有2个2个分的,还有3个3个分的,4个4个分的,5个5个分的,都是分完为止。在同学们的分法中,你能发现什么?

师:每份分的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板书)

8、师:刚才我们帮熊猫解决了问题,瞧,小猴子正着急呢!你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小猴子分一分,看每只小猴能分到几个桃子吗? 三

巩固练习

师:通过分一分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平均分,现在你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其它小动物分一分他们喜欢的食物吗?

四 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都有什么收获呀? 作业设计:

你是怎样进行平均分的;在生活中我们哪些地方能够用到平均分? 板书设计:

认识平均分

每份分的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课时2

认识平均分练习

案序:31 教学内容:

自主练习50页

教学目标: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平均分的含义。在平均分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练习进一步巩固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昨天学习的知识,谁能说一说昨天我们都学习了什么? 二

自主练习

(1)观察题图,说说两幅画,哪幅图是平均分?(指生交流) (2)6条鱼,平均分给2只小猫,每只分得几条? (3)学生小组讨论(可以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4)指名回答。

35

(5)评析。(强调“平均分”)

2、第二题

(1)将石榴平均放在两个盘子里怎样分? (2)先数数有几个石榴,说说怎样分。 (3)自己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结活动结果。

3、第3题

(1)指导学生看懂题意

(2)以同桌为单位运用学具分一分。 (3)全班交流分的方法。 (4)强调平均分。

4、第4题

(1)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分2个,能分给几人? (2)运用学具动手摆一摆。 (3)全班交流。

(4)每人分3个,能分给几人? (5)全班交流。

(6)引导学生通过看图,理解题意。

(7)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的方法理解平均分

三、补充练习。

1、练习一

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分得几个?

评析。(强调“平均分”)

2、练习二

将自己手中的花片或绢花平均分成几份,你想怎样分就怎样分。

教师巡视指导,小结活动结果。

3、练习三

6人,每组3人,分成了( )组?6人,平均分成2组,每组( )人?

四、总结

作业设计:把你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

课时3

认识除法算式

案序:3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1页,第52页,除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初步认识除法,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根据平均分的过程列出除法算式,并了解求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个数的运算是除法。通过学习,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有所提高。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除法,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根据平均分的过程列出除法算式,并了解求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个数的运算是除法。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36

一、复习。

1、什么是“平均分”,谁能出“平均分”的题目?

2、总结复习情况。

二、新授。

1、结合课件“森林聚会”

2、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提出各种有关数学的问题教师小结各种方法,潜移默化的认可形象思维法。

3、这道题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有同学会吗?

1)指名一优秀生上黑板列式子。

2)询问各部分的名称,教师及时做好指导工作。

4、你知道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都代表什么吗?

教师总结(30代表总数,6代表相同加数,5代表相同加数的个数)

三、练习。

1、2个苹果,每只小熊分3个,可以分给几个小熊?

12÷□=□

2、老师手里拿着6支铅笔要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支?

你是怎样算的?

要想知道每人分得几支,可以用6除以3。

写成:6÷3=2

3、10块砖,每人搬2块,几人能搬完?

9个南瓜,平均放在3个筐里,每个筐里放几个?

4、写出除法算式。

(1)被除数是20,除数是5,商是4。

(2)把16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8。

三、小结:谁能说一说这几天你都学习了关于除法的哪些知识? 作业设计:

出几道除法算式考考你周围的伙伴们 板书设计:

认识除法

30÷6=

5 30÷5=6 读作:30除以6

被除数 除数 商

课时4

自主练习

案序:33 教学内容:52—53页的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巩固对除法的认识,通过练习体会乘、除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巩固对除法的认识,通过练习体会乘、除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1、你能根据图片写出算式吗?

2、每个花坛栽6朵花,3个花坛共栽几棵花?每个花坛栽6朵花,18棵花栽了几个花坛?

37

3、3个花坛载了18朵花,平均每个花坛载了几棵?

4、每盘4个苹果,2盘有多少个?

有8个苹果,每盘放4个,放了几盘?

把8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里,每盘放几个?

5、开放题:你能说出哪几道算式?

小组比赛,看哪一组说出的最多。

三、自主练习

1、看图列算。

让学生体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表示。

2、圈一圈,填一填

让学生体会“若干个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几份”的问题,可以用出发来计算。

3、分一分,记录下来

4、观察图画,再填

5、摆一摆

6、计算

6×2=

12÷6=

12÷2=

4×4=

16÷4=

6×3=

8÷6=

18÷3=

四、总结:

作业设计:和爸爸妈妈一起做除法算式 板书设计:

练习一

6×2=12 12÷6=2 12÷2=6

4×4=16 16÷4=4 6×3=18 18÷6=3 18÷3=6

课时5

认识除法练习

案序:34 教学内容:复习除法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理解平均分的概念,会进行平均分。会用两种分法进行平均分。能区别两种平均分的分法及含义。正确读出除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教学重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概念,会进行平均分。会用两种分法进行平均分。能区别两种平均分的分法及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与学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把4粒糖果分给2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分?每个小朋友每次分得糖一样多吗?

2、用小棒摆一摆,看10里面包含着几个2?

想一想:10里面有几个5?

二、练习

38

1、出示

▣▣▣

▣▣

▣▣▣

▣▣▣

▣▣▣

▣▣

▣▣▣

▣▣▣

你能说出下面的分法哪种是平均分,为什么?

2、先分一分,再填空。

6个桃,每个小朋友2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3、把10根小棒分一分,你能想出多少种分法?分分看。

如果要把这10根小棒平均分,你能想出几种分法?你能画图表示你想的这些分法吗?试一试。

4、把8枝铅笔平均分,可以怎样分

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

)根。

10根小棒,每5根1份,可以分(

)份。

以上两题的分法相同吗?说给同组的同学听听。

5、根据图意列算式,你能列出几种算式?

6、 ▣

▣▣

▣▣

▣▣

作业设计:和爸爸妈妈一起做除法算式 板书设计:

认识除法练习

2×4=8 4×2=8 8÷2=4 8÷4=2

课时6

有关0的除法

案序:35 教学内容:54页信息窗3 教学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并在实际生活中熟练运用。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熟练掌握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法的初步认识,会用除法算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谁能说一说你能用出发来解决哪些问题?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提出问题:每只猴子平均分到几个月亮?

你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

小组讨论学习:每只猴子平均分到几个月亮?

教师板书: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

三、想想做做。

1、自主练习一:1-3

39

2、先让学生看图自己列式计算,然后引导学生套用规律进行计算。

综合练习,帮助学生熟练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

3、第三题只给出了条件,让学生在自己题问题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列式计算。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先讲解再让学生完成。

4、口算比赛。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作业设计:在生活中我们哪些地方能够用到0的除法?写数学日记 板书设计:

每只猴子平均分到几个月亮?

0÷5=0(个)

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

课时7

水中救

案序:36 教学内容:56页信息窗4及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在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学生熟练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除法的局限性,产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愿望 教学重难点:在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快看动物朋友被困在小岛上了,我们快去救救他们吧!

让我们一起到现场去看看,好吗?

仔细看,你都看到了什么?谁来说说?(指导学生有顺序的说)

二、活动一

1、根据画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谁来说说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

师引导:先用小棒摆一摆,可以怎样平均分?

然后仔细观察我们的计算成果,看看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三、活动二

1、其他小动物该怎样营救呢?

2、看谁能想出好办法?

教师提示:山羊和小鹿的体重差不多,每条船能坐3只。

四、活动三

你能说出几道这样的题来考考你的同位吗?

五、游戏“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教师出题,学生动脑思考并抢答,说的对的快的可以得到一颗智慧星。

8个同学平均分成2组做游戏,每个组有几人?

16根粉笔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几根?还剩几根?

40

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相似数学问题吗?

六、总结: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法的有关知识,会用除法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除法的局限性,认识了有余数除法。 作业设计:做数学口算。 板书设计:

救小鹿需要几条船? 15÷3=5(条) 救援队员平均每组几只? 10÷3=3 „„1(只)

课时8

水中救援

案序:37 教学内容58—59页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意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了解有关0的除法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意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了解有关0的除法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活动一

回忆整理:上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二、活动二

1、自主练习1

老师有首儿歌,排排坐吃果果,现在请你们帮他们分果子吧,今天老师带来一些水果,你能帮老师把它们装到盘子里吗?

2、摆一摆,填一填:

让我们用学具摆一摆

出示题目要求,学生先自己动手摆一摆,然后小组内列算式

3、自主练习3

看,美丽的花园里盛开了鲜艳的花朵,你能把它们插到花瓶里吗?

4、自主练习4

出示情境图

看,大卡车正在忙碌的工作。你能帮助司机叔叔把集装箱装到车上吗?

5、自主练习5

出示情境图

小朋友们认识图上的人吗?没错。他们就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他们正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呢!谁愿意给大家讲讲现在发生了什么故事?

解决故事中出现的数学问题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在以后的活动中准备怎样用它?

41

作业设计: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跟你一起解决故事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设计:

10÷3=3„„1(枝) 9÷4=2 „„1(只)

课时9

除法练习

案序:38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除法练习。

教学目标:借助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除法。通过数学游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除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熟练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除法的局限性,产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愿望。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除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熟练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电脑,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习了除法,你们掌握的怎么样?

二、练习

1、有15个小圆片,你能不能摆一摆,每5个摆一行,可以摆几行?教师板书算式。

2、师问:你能不能把这15个小圆片,平均摆成3行,每行应该摆几个?摆好后,相邻两个同学说一说除法算式。[教师板书算式。]

仔细看,谁来说一说,这道题有什么要求?(仔细观察图)说题意(摆小棒。)

3、自己根据要求摆一摆。

4、第1题:摆2个三角形。

第2题:摆3个正方形。

5、师问:第1题,摆两个三角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谁能列一道乘法算式?你能看图列两道除法算式吗?

第2题方法同第一题。

三、出示信息窗5的挂图

师:看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想请谁进行列式解答

提问完毕后,待学生稍加思考指名列式解答。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数学问题,并且列算式?

学生小组进行学习、交流。

指名进行集体交流。

指名进行交流结果汇报。

四、巩固练习

1、10个○每5个一份,分成了()份

2、10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个。

3、1)12个棉桃,每三个一份,分成了()份。 2)把12个棉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个。 作业设计:和家长进行除法的口算题比赛。 板书设计:

42

10个○每5个一份,分成了()份 10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个。

课时10

自主练习

案序:39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除法练习

教学目标:借助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除法。通过数学游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除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借助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除法。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二、 练习

1、同学们你们课外活动课,都搞过哪些活动?今天的课外活动又开始了。瞧!“10个小同学来到乒乓室进行活动,他们每2人一组,能分成几组?”

2、一组两人,求分成了几组,怎样列式计算?

10÷2=?(让学生充分谈看法)

也可以这样想:5个2人是10人,分成了组。

可以直接用乘法口诀算。

想:二

(五)一十,商是十。

10÷2=5

分成了5组。

三、巩固练习

1、“练习” “帮鸽子回家”。

2、让学生分析题意,并完成此题。

问:有6个窝,12只鸽子要回家,每个窝是几只鸽子的家?

3、兔妈妈带领一群小兔子拔了一堆萝卜,她要分给小兔们吃,现在遇到了困难,你能帮她解决吗?

引导学生分萝卜,出示课题。

引导观察,本题的两个条件,

20个萝卜,每只兔子吃5个,可以分给几只兔子吃?

20个萝卜,平均4只兔子吃,每只兔子吃多少个?

(小组内讨论解答)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在以后的活动中准备怎样用它? 作业设计:

和家长进行口算题比赛。

第六单元

小桥流水人家

教学内容:认识方位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要运用有关确定物体位置的知识,例如:学生在教室中的座位,学生家的门牌号等。教材尽可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这些知识经验系

43

统化、数学化。以实践活动为主开展学习活动,并为学生的合作交流提供足够的空间。本单元的学习内容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实践性、应用性很强,因而教材注意创设真实的情景,让学生面对真实的问题,先尝试解决问题,再组织同学间的讨论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描述物体所在的平面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使学生能区分东、南、西、北的方位,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位,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位确定其它三个方位。使学生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知道平面图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绘制,并能在平面图上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和行走路线。使学生体会生活里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并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描述物体所在的平面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使学生能区分东、南、西、北的方位,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位,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位确定其它三个方位。使学生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知道平面图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绘制,并能在平面图上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和行走路线。 课时分配:共4课时:

课时1 信息窗1一探访桃花村

案序:40 教学内容:教科书P63-P66 辨认方向

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情境,学会根据指定的东 西 南 北中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重难点:

经历辨别方向与确定位置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乐园

6×3

27+9

7×8

24÷8

9×2

49÷7

5×4

24-8

2、情景铺陈

今天我们导游班培训开始上课了。我是一名合格导游(戴上导游帽)。

二、探究新知:

作为一名优秀的导游,必须具备两项素质:

1、认识方向

2、会看地图

(一)认识方向

1、谁认识方向,你是怎样辨别方向?指一指教室里的方向。

2、请大家面向北方站好,你能说出你的左边、右边和后边分别是什么方向吗?面向北,大家能够很快地说出其它的三个方向.面向其它的方向,你能很快地说出你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吗?

44

三、新授:

校园的北边是什么?南边是什么?东边是什么?西边是什么?现在我们要做一张学校的平面图,需要将学校的四个建筑物贴在这张图上,你认为贴在哪儿合适?示贴的结果,并说明你的理由。

四、练习巩固。

刚才,我们学会了辨认地图上的方向,增长了本领.下面让我们一起帮助图上的小朋友判断一下到桃花村怎么走,好吗?

你能说一说到桃花村要怎么走吗?

如果从杏花村到竹林,应该怎样走?

学校大致在你家的哪个方向?说说从你家到学校的路线,和老师一起表示在图上。

五、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 画一张你家到学校的路线图。和爸爸妈妈一起在游览一次杏花村。 板书设计:

方向与位置

西

课时2

信息窗1一探访桃花村

案序:41 教学内容:65—66页的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学会根据指定的东 西 南 北中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重难点:

经历辨别方向与确定位置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1、口算乐园

8×3

53+8

6×5

54÷9

7×3

36÷6

6×4

35-9

2、复习: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的方位

说一说

1)面对南面,左面是(

),右面是(

)

2)面对东面,后面是(

),右面是(

)

3)面对北面,左面是(

),右面是(

)

问一问

1)谁来说一说教学楼在操场的哪一面?

2)谁还能像老师一样问问你的朋友?

45

二、练习:

1、自主练习第一题:让学生面向给定的方向站好,再说出其他三个方向。如面向东方,说出左、右、后面分别是什么方向;再让学生分别面向不同的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向,巩固辨认方向.

2、自主练习第二三四题:

我说你做.

根据提示,按给出的方向及步数行进. 1)交通工具总动员.

小轿车头朝东.请小轿车向南走,大客车向北走,火车向东走,飞机向西飞.根据图,说出交通工具的行驶方向. 2)说一说.

说一说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目的地的过程.

3、自主练习第五题:

他们的家各在哪里?

本题是根据描述在图上找位置的题目,是一个看路线图的变式练习.

4、自主练习第六题:

综合题

本题是一个相对综合并且且有开放性的题目,可供选择的方法很多。 作业设计:和父母说一说你站队时的位置。 板书设计:

确定位置

西

北(给定一个方向

确定其他三个方向)

课时3 信息窗2—小桥流水人家

案序:42 教学内容:教科书P67-P70 观察物体形状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物体,辨认从正面 上面 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结合具体物体,辨认从正面 上面 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课。

给桌上的小熊拍照。

出示拍好的照片,谁来说一说拍到了小熊的哪一面?

小熊遇到了一个难题:这些照片分别是谁拍摄的?

一只小熊,为什么会拍出不同的照片?

揭题:观察物体

二、探索新知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景,你们想看吗?(出示挂图)谁来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图上的三个小朋友同时看到了这只小船,他们看到的船的形状一样吗?

是不是这样的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只船模,你来试一试,从不同的方向来看它,看到的形状一样吗?

46

刚才大家观察得很仔细,判断得也很正确。再来判断一下这几幅小船图画分别是谁看到的好吗?(出示画面上的情境图及从正面侧图上面观察到的小船的形状)咱们一起来判断一下,这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个位置看到的?说说你的理由。

对,从不同的方向观看物体所得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而且我们不仅可以根据观察的方向来辨认物体的形状,而且也可以根据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来确定观察的方向。

例如(出示图),这两个图形你能判断出是谁看到的吗?

想想做做。

照下面的样子看茶壶,说说你看到的是右面的哪一幅图。

一个热水瓶和一个杯子摆在桌子上看一看,每人说说杯子在热水瓶的哪边?

出示教学楼图,说说下面的图各是从楼房的哪一面看到的。 作业设计:

回家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下电视机,看看有什么不同。

在家中挑选你喜欢的物体从不同方向进行观察,看看观察到的形状分别为什么样子. 板书设计:

确定位置

辨认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形状

课时4

观察物体形

案序:43 教学内容:教科书上自主练习及补充练习。

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白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是日常生活和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需要,也是提高认识平面图的能力的需要。问题时要使学生意识到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而言的。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分析与综合。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明白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是日常生活和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需要,也是提高认识平面图的能力的需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与学活动过程:

一、复习。(游戏法)

指定4名学生在玩具车四周站好,其他学生猜:谁看到了汽车的哪一面?然后4人变动位置,其他学生举起相应的照片。

自主练习第一题:

连一连.

本题是让学生辨认从正面和侧面观察到的钟表的形状,

自主练习第二三题:

1.

下面的电脑图分别是在电脑的哪个位置看到的?

2.

观察下列各图,说说各是谁看到的.

二、想想做做。

1、(1)、请学生观察钢琴实物。

(2)、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画线连一连。

(3)、出示钢琴正上方俯视的图像,问:你知道这是从哪里看到的吗?

47

2、出示挂图,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用线

连一连。

3、(1)、出示

(2)、出示

b.要看到

应该站在哪里?

4、从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的上面看,各看到什么图形?你能用线连一连吗? 作业设计: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在咱们学校其他班紧急疏散时应该走哪条路线? 板书设计:

正面和侧面

第七单元

制作标本—表内除法

教学内容:制作标本—表内除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初步认识了除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以后继续学习除法相关知识的基础。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口诀求商的方法,比较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初步认识“倍”,了解“倍”的意义。在实际情境中,体会乘初法之间的关系;能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的现实问题。结合现实生活提出简单的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难点是理解倍的意义 课时分配:共12课时:

课时1 表内除法

信息窗1——采集动植物标本

案序:4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73页,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目标:在具体情境中学习用2-5的口诀求商,经历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在具体情境中学习用2-5的口诀求商,经历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郊游吗?带郊外去玩都参加什么活动?(出示挂图)

二、引导学生看图,并提出、解决问题。

1、引导看图,提出问题。

请学生认真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根据画面可能提出:平均每人捉了几只蝴蝶?平均每人采了几朵花?平均每人采了几种叶子?)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1)师:15÷3=?你怎样计算?

48

2)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吗? 3)交流:

用小棒摆;用乘法口诀

师:你喜欢用哪中方法来计算?(学生独立解答,强调这样计算的简便性)

3、平均每人采了几朵花?

师:8÷2 =?怎样计算?

8-2-2-2-2=0;用乘法口诀

启发: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讨论再交流

讨论:还可以写成竖式: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

学生先观察图画,讨论交流后说说图意,再进行涂颜色,最后指名说说为什么这样做。

2、自主练习第6题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幅漂亮的图画,想不想看看? 2)出示课本自主练习第2题图。(学生观察画面)

3)师:两人和打一把伞,够吗?(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用不同的方法做,再小组内讨论交流)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纷纷上台展示自己的风采。

3、第2题。先完成填空,再写乘法算式。

4、第4题。引导学生说说意思再计算。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同学听一听。课后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听。 作业设计: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

课时2 表内除法

信息窗1——采集动植物标本(练习)

案序:45

教学内容:教科书74—75页,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经历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的基础上,熟练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经历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的基础上,熟练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掌握了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

二、课堂练习。

二()得六

()四十二

四()二十

()五十五

四()十六

()五二十五

(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三、巩固练习。

49

1、请学生说自己有几支铅笔,并和你们小组同学的比一比,再说说你们一共有几支铅笔,平均每人几支铅笔。(同位互相说说,再指名回答)

强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能说出自己的道理

2、分组练习

引导学生4人一组(一名学生出题,其他学生计算,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注意商的位置)

3、完成自主练习。 1)出示第3题。

学生独立解答,交流时说明自己为什么这样列式,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 2)出示第4题。

学生独立口算,同位互相说说自己的算法。并说说被除数、除数和商各是什么

学生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用笔算,算完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算法。(对的进行表扬,错的及时纠正。) 4)出示第7题

(开放题,画面呈现的是学生住旅馆的情境。)

练习时引导学生充分了解画面的信息,再想办法解决问题 5)出示第5题(变魔术)

练习时让学生先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规律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6)出示第8题

(数学小故事)练习时引导学生自己先编故事,再发现并提出问题:一个足球 15元,小明想买足球,三个月才能攒够钱。平决每个月需要积攒多少钱?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表现的非常好,能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能把所学知识用到实际中。课后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听。

作业设计:熟练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考考你。

课时3

表内除法

信息窗2——观赏蝴蝶标本

案序:4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6—77页,用一句口诀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对应的除法算式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中学习用一句口诀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对应的除法算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学习用一句口诀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对应的除法算式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蝴蝶标本吗?制作过蝴蝶标本吗?(出示挂图)

二、引导学生看图,并提出、解决问题。

1、引导看图,提出问题。

请学生认真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根据画面可能提出:一共用

50

第三篇:青岛版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

(单元授课计划)

教学内容:初步认识角,比较角的大小,画角。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主要教学内容有-初步认识角,比较角的大小,画角,教学重点是角的认识,教学难点是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借助三角尺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

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角的认识。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比较角的大小。会画角和直角

教 法:以情境教学法、讲授法、迁移类推法和动手操作法为主。 学 法:以小组合作法、动手操作法和迁移法为主。 设计思路: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直角、画图、角分类、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措施:加强直观操作。量一量,折一折,画一画等。

实践活动:我们身上的小秘密 教具准备:剪刀,纸,三角板等 课时安排:6课时

教学设计

课 题: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 1 授课时间:2013年10月 7 日 教案序号:18 课 型:新授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景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 能借助三角尺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

3、 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4、 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大小。 教 法:讲解法、指导法、 学 法:讨论法、总结法、操作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三角尺 板书设计: 角和直角

角: 顶点∠

顶点和两条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看,他是谁。

学习小伙伴介绍自己,并介绍所带来的礼物——与角相关的实物图例。

教师出示三角尺,找一找角。你能找找教室里的角吗? 【设计意图:创设故事情境,有助于学生感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关于角的生活经验,为学生认识角打下基础。】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观察了这么多的角,说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角。同学们摸摸三角尺的角,引导学生用顶点接触皮肤,用手试试角的两条边。通过我们的观察、接触,谁能说说什么是角? 例如:角是尖尖的,角有两条直边。

教师总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用数学语言这样介绍角:顶点、边。课件出示。 角的尖尖的部分我们叫做顶点,两条直边我们叫做边。 学生说另一个角各部分的名称。

(二)、小灵通想带着大家去动物乐园参观,可是必须有开锁密码才能把门打开。大家一起去帮帮他们吧!

课件出示练习题。

说说哪些是角?哪些不是?

(三)、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们顺利地来到了动物乐园。你能从动物们的家中发现角吗?

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角有什么特点? 这就是直角,找找教室中的直角。

【设计意图: 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你学的怎么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反思、评价。】

四、作业布置 基础知识

1、自主练习第1题。

2、自主练习第2题。 拓展提升

一张正方形的纸,剪去一刀,还剩几个角?引导学生明白,思考问题要考虑全面,把事物的各种可能性都考虑到。 教后后反思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折一折、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感受角,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同时初步感知了“实物中的角”是尖尖的、平平的、直直的特点,从而知道了“数学中的角”中的各部分名称。

课题: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2 授课时间:2013年10 月 8日 教案序号:19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 认识角的特征与角各部分的名称。

2、 充分利用运用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展开学习。经历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

3、 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 教学重难点:

认识角的特征与角各部分的名称。充分利用运用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展开学习。

教 法:讲解法、指导法、 学 法:讨论法、总结法、操作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件、小黑板,三角尺、学具盒、实物投影、正方形纸、彩笔、剪刀 板书设计:

▢▢▢▢ ■■■■■

1个▢有()个角 1个■有( )个角 4个▢有()个角 5个■有( )个角 □○□=□ □○□=□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观察到角了么?谁能说说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找到了角?

二、完成自主练习

1.第一题是一道判断是否是角的题目

请学生独立作出选择,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说一说为什么有的图形不是角。 2.第二题是一道找直角的题目

在找角时,有的图形包含多个直角。

请学生仔细观察,并借助三角板的直角来验证。然后在相应的位置画上直角符号。养成用符号表示直角的好习惯。

3.第三题:小组讨论“你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角?它们和你学到的角一不一样?”

4.第四题是一道画直角的题目, 先请学生在小组中讨论直角的画法。并自己动手试着画一画。然后请画的最好的同学上台展示,并请全班评议。然后请同学自己动手用三角板来验证画的直角是否准确。 5.请同学上台来做一做:

▢▢▢▢ ■■■■■ 1个▢有()个角 1个■有()个角 4个▢有()个角 5个■有()个角

□○□=□ □○□=□

三、作业布置: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教后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在学习过程中给学生自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尝试,使学生在操作、讨论中学会新知。

课 题: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3 授课时间:2013年 10 月9 日 教案序号:20 课 型:新授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观察、比较合操作的方法自主学习。

2、 通过拣一拣、摆一摆的活动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大小,建立角的空间概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拣一拣、摆一摆的活动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大小,建立角的空间概念。

教 法:讲解法、指导法、 学 法:讨论法、总结法、操作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件、小黑板,三角尺、学具盒、实物投影、正方形纸、彩笔、剪刀 教学设计:

锐角和钝角

锐角 直角 钝角 教学过程:

一、导课。

用学具做一个角。同位互相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那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较角的大小。

二、出示信息图

1.师:为什么两个调皮猴不一样高呢? 2.请大家量一量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你能不能证明一下自己的猜想

3.讨论一下:怎样比较角的大小?用三角板比一比,把两个角重叠下来,描一描,比一比。折出一个角的大小,放到另一个上面比一比。在学生探索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角正确的方法:先把两个教的顶点对齐,使一条边重合,然后看两条边落到什么位置。

4.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与大家分享? 5.请大家分一分不同的角。

师:像这样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

小组同学互相比一比,你们组谁做的角最大,谁的最小。 【设计意图:通过拣一拣、摆一摆的活动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大小,建立角的空间概念。】

三、对比锐角、钝角

先出示直角,让学生辨认,再出示锐角和钝角,引发学生思考:这两种角的大小和直角有什么不同呢?启发学生把这两个角和三角板的直角比一比,知道比直角小的叫锐角,比直角大的叫钝角。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拼一拼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感知锐角、钝角,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表象。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你学的怎么样?

五、作业布置:

自己动手做一个钝角,做一个锐角;找一找生活中的锐角和钝角。 教后反思: 本节课注重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课 题: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4 授课时间:2013年10 月 10 日 教案序号:21 课 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观察、比较合操作的方法自主学习。

2、通过拣一拣、摆一摆的活动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大小,建立角的空间概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拣一拣、摆一摆的活动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大小,建立角的空间概念。

教 法:讲解法、指导法、 学 法:讨论法、总结法、操作法

教学准备:学具盒、实物投影、正方形纸、彩笔、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知识。

二、完成自主练习 第四题是比较两个角大小的题目。可以让学生先估计,在实际操作,通过比较看看有什么发现。

准备两个长短不同的活动角,让学生们进行比较

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第五题是数角个数的题目对图形中的角,只要学生数出个数就可以。

第六题是一个按指定要求做出角的活动,利用图中呈现的方法,用自己所喜欢的其他方法。加深学生对各种角的认识,突出动手操作意图。

第七题是一道开放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寻求符合条件的多个答案。

“我学会了吗?”呈现了一幅用各种图形拼成的风景图。该图图文并茂,用小诗增加了题目的诗情画意。练习时,可通过找一找,比一比,做一做等形式,引导学生用本单元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作业布置:

寻找生活中的角;做一个锐角,做一个钝角,并比较一下。 教后反思:

本节课注重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比如:指导学生在课前收集各种形状的物体;在生活中寻找各种图形,体现了数学的生活性。此外,教师还十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开放性地寻找图形活动和拼组图形的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课 题:第三单元测试讲评 授课时间:2013年10月11日 教案序号:

22、23 课 型:测试讲评 教学目标:

1、巩固所学知识。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 法:讲解法、指导法、 学 法:讨论法、总结法、操作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 智慧小天使。(填一填,每空1分,共20分) 1.一个角有( )个顶点,( )条边。

2.一条红领巾有( )个角,一个正方形有( )个角。 3.写出下面图形中角的各部分名称。

4.直角三角板上有( )个角,其中有( )个直角,有两个( )角。 5.办公桌面有( )个角,这些角都是( )角。 6.一个长方形有( )个角,其中直角有( )个。

7、拿一张纸,先上下对折,再 ( ) 对折可以得到直角。 8.锐角比直角( ),钝角比直角( )。

二. 当好小裁判。(对的打“√ ”,错的打“×” 10分) 1.直角比锐角大。 ( ) 2.一个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 ) 3.直角没有顶点。 ( ) 4.钝角比锐角大。 ( ) 5.和三角板上的直角一样大的角一定是直角。 ( )

三、火眼金睛辨对错。(16分)

1. 下面图形中是角的在括号里打“√ ”不是的打“×” ( ) ( ) ( ) ( )

2、下面的图形中,是直角的在( )里打“√”,不是的打“×”。 ( ) ( ) ( ) ( )

三、数一数。(共20分)

1、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8分)

2、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直角(12分)

有( )个直角 有( )个直角 有( )个直角 有( )个直角 有( )个直角 有( )个直角

五、画一画。(13分)

1、在方格纸里画一个有直角的三角形. (4分)

2、画角。(9分) 直角 钝角 锐角

六、聪明屋。(6分)

在下面的图形中,添一条线段使它一共有5个直角

测试反思 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一定要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中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当碰到基础知识的变形题时,就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了。

第四篇: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教案

第一单元

看魔术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乘法,重点是乘法的意义。在前面学习100以内数的加法中,比较熟悉两个数相加和三个不相同的一位数相加,对于几个相同的数连加,显得比较薄弱。为此,教材在教学乘法前加强几个相同数连加,提高学生计算几个相同的一位数连加的能力,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并知道它的各部分名称,注意了知识的前后联系,为学生乘法扫除障碍,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通过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除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式的积。

使学生在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注意算式与实物、图形的对应。 课时分配:

变花……………………………….1课时

变葫芦…………………………… 1课时

大变鸽子………………………….1课时

综合练习………………………….1课时

实践活动………………………….1课时

第一课时:看魔术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信息窗1“你问我说”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计算的学习过程,对后面学习乘法的认识打好基础。使学生在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计算的学习过程,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电脑,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看奇幻魔术团表演的“魔术三部曲”中的第一场。(出示挂图)

二、新课

(一)组织学生看图提问,培养观察能力(个性设计)

1、 观察图画,教师引导: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提问:你想知道什么?

3、分小组进行提问:

4、全班进行交流:我想问小鱼有几条?我想问花儿有几朵?

5、教师进行评价:同学们问的问题都不错,下面我们一起去解决们的问题,你们有信心解决好吗?

(二)带领学生解决问题

1、解决第一个问题:魔术师一共变出了几朵花?你有什么办法知道一共有多少?那就请你来数一数,好吗?

2、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为什么要用2+2+2呢?

教师对学生的想法予以肯定:你说得很好,仔细观察才能找出规律。

3、解决第二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灯笼?

3+3+3+3+3=15(个)

提示学生说想法:一串灯笼有三个,一共有5串,所以要用3+3+3+3+3

4、问题口袋,要计算这样的20个灯笼的个数,怎样列算式呢?

5、解决第三个问题: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鱼?

说算式的意义:一个鱼缸里有四条鱼,有四个鱼缸。

(三)体验相同加数连加

1、教师指着算式:2+2+2=6,加数都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

2、同位互相说说起他算式的加数有几个

三、巩固练习

(一)练习一:下棋

1、让学生观察图画,说说图画中有什么

2、根据图意列算式

(二)练习二:摆摆算算

1、让学生摆学具,小手动一动,请同学们拿出学具来摆一摆。

2、根据小组内摆的学具列算式

3、鼓励算法多样化 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算法? 作业设计:

练习100以内的加法;思考老师最后留下的问题。

第二课时 信息窗1—— 变花

2

教学内容:

信息窗1,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计算的学习过程,对后面学习乘法的认识打好基础。使学生在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的习惯和合作的学习态度。 教学准备:

电脑,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教师出示教具模块,分三组摆好。提问:想知道一共有几块模块怎样列算式?

2、学生回答:3+3+3=9(块)

二、自主练习

(一)练习第三题:数一数,算一算

1、让学生数数图中水果的个数

2、列出相应算式

(二)练习第四题:小鸡种禾苗

1、先让学生观察图,自己说说图意

2、小组交流图意,独立列出算式

3、集体交流

4、教师提示;禾苗有多少棵?可以有几种算法?

(三)练习第五题:洗照片(讲解法)

1、仔细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什么?

2、小组交流图意,教师加以指导

3、独立列出算式

4、集体交流

(四)练习第六题:找规律、涂颜色

1、先让学生巩固复习单数、双数

2、让学生观察图,自己说说图意

3、独立列出算式

4、集体交流

三、补充练习

1、利用投影出示电脑图,让学生仔细看图,

2、小组讨论交流:一共有多少台电脑?

作业设计:

练习100以内的加法;给爸爸妈妈讲小鸡种稻子的故事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信息窗2——变葫芦

教学内容:

3

教科书第5—7页,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白乘法的意义、写法、读法和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体会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明白乘法的意义、写法、读法和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教学准备:

电脑、挂图、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看奇幻魔术团表演的“魔术三部曲”中的第二场。(出示挂图)

二、新课

(一)组织学生看图提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观察图画:幻魔表演团都表演了什么节目?仔细观察,你还看到了什么?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提问:你想知道什么?

3、分小组进行提问:

4、全班进行交流:我想问小鸟有几只?我想问葫芦有几个?我想知道舞台灯的灯孔有几个?

(二)带领学生解决问题

1、解决第一个问题:魔术师一共变出了几个宝葫芦?

教师提问:你有什么办法?葫芦那么多,数有些麻烦,有没有简单的办法?

提示:你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办法? 怎样列算式呢?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

2、教师进行讲解。

在这个算式中有几个加数?8个,加数是几呀?5 8个5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比较简便。

教师板书:8×5=40 读作:8乘5等于40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解决第二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只小鸟?

4+4+4=12(只)

提示学生说想法:一个鸟笼有4只小鸟,一共有3个笼子,

所以要用4+4+4=12 教师提问:怎样列乘法算式?为什么这样列?

学生说算法,教师订正。

4、问题口袋,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可以记录在问题口袋里

5、解决第三个问题?舞台灯一共有几个灯孔?

3+3+3+3+3+3+3+3=24(个)

说算式的意义:一行灯孔有3个,有8行。

三、巩固练习

(一)练习一:乒乓球赛

1、让学生观察图画,说说图画中有什么

2、根据图意列算式

3、找学生说算法:为什么你要这样列算式呢?列成乘法算式你会吗?引导学生说算理:2个8相加,写成乘法算式就是2×8或者8×2

(二)练习二:填一填

4

1、让学生摆学具,小手动一动,请同学们拿出学具来摆一摆。

2、根据小组内摆的学具列算式

3、鼓励算法多样化: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算法? 作业设计:

初步认识乘法,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考考你。

第四课时 信息窗2——变葫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7页,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白乘法的意义、写法、读法和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教学重难点:

明白乘法的意义、写法、读法和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电脑、挂图、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出示钢笔挂图,教师问:同学们仔细看图,一共有几个两枝?谁会列加法算式?2+2+2=6(个)

小组讨论交流:根据加法算式列乘法算式。

2、汇报学习成果3 x 2 =6或2 x 3 =6分别说明理由。

二、补充练习

(一)动手操作题:

1、每堆摆2个,摆4堆。

2、小组讨论交流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怎么列。

3、汇报学习结果。

(二)动手摆一摆

1、每堆摆4个,摆2堆。

2、小组讨论交流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怎么列。

三、自主练习

(一)练习第三题: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1、让学生观察题意

2、全班进行交流

3、教师提示:题目中有乘法,有加法,注意仔细审题。

(二)练习第四题:找朋友

1、先让学生观察图,自己说说图意

2、小组交流图意

3、集体交流

4、教师提示;秋天到了,枫树上的叶子掉了下来,要仔细帮他们找到家。

5、学生做题

(三)练习第五题:大手小手秀一秀

1、同学们把手拿出来,摆一摆,你看到了什么?

5

2、小组交流图意,教师加以指导

3、独立列出算式

4、集体交流

(四)练习第六题:找规律、画一画。

1、先让学生巩固复习乘法算式的意义 。

2、让学生观察图,自己说说图意

四、补充练习

1、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5+5+5+5 3+3+3 2+2+2 (5x4 或 4x5 2x3 或 3x2 2x3 或3x2 )

2、练习第一题,

出示投影,学生做练习:

每对有几个胡萝卜,有几堆,一共有几个。

每盘有几个草莓,有几盘,一共有几个。

3、先摆一摆,再说一说:

()个()相加以及乘法算式,进一步理解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

2个3相加 2x3=6 或3x2=6 3个4相加 3x4=12 或4x3=12 作业设计:

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

第五课时 信息窗3——变鸽子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9页,乘法的初步认识(0的认识)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感受乘法中0与生活的联系;探索并掌握0的乘法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感受乘法中0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

电脑、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1、填一填(投影出示) 3+3+3+3=()×()

7+7+7=()×()

5+5+5+5+5+5=()×()

6+6+6+6+6=()×()

2、写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4 × 3 = 12 ( )( ) ( )

(说一说乘法算式的意义)

二、谈话:神奇的魔术家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节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魔术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魔术家的表演吧!

6

三、新授:出示挂图:第一幅图

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说魔术师在变什么魔术?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几个数学问题考考大家?老师引导学生提问:第一幅共有几顶帽子?几只鸽子?

板书:原来三顶帽子中一共有几只鸽子?谁来解决他的问题?

提问:谁能列出加法算式?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

出示挂图:第二幅图

思考:魔术师现在在变什么新花样?谁看懂了?老师引导学生第二幅有几顶帽子?几只鸽子?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答出0只。

提问:谁能列出加法算式?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

老师在黑板上列式板书)。

老师补充大量的练习(小黑板),如: 1+1=()×()=()

1+1+1=()×()=()

1+1+1+1=()×()=() 1+1+1+1+1=()×()=()

1+1+1+1+1+1=()×()=() 1+1+1+1+1+1+1=()×()=()

0+0=()×()=()

0+0+0=()×()=()

0+0+0+0=()×()=()

0+0+0+0+0=()×()=()

0+0+0+0+0+0=()×()=() 0+0+0+0+0+0+0=()×()=()

出示书中的思考题: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思考1和0的乘法算式的得数分别有什么规律?

结论:1乘任意一个数,得数就是这个数。

0乘任意一个数,得数都是0。

四、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1:提问:

(1)图中一共有几棵树?你是怎么知道的?谁能列出加法算式?说的对吗?为什么他说得对?谁能列出乘法算式?你为什么要这样列算式?

(2)树上一共结了多少个果子?你是用什么办法算出来的?什么方法数得快、算得快?请你在书上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

2、自主练习2:根据插图,按顺序回答。

(1)吊椅上现在坐了几个人?指名上黑板列出加法和减法算式。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只要学生的问题符合题目内容,都要给予肯定。

五、小结: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体会乘法的意义,熟练有0的乘法的列式计算

7

第六课时 信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页,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教材提供了多幅情景图,结合题意和图中已有的问题提出新的问题。

2、运用所学的乘法知识解答。

教学重点、难点:

1、把图上的内容看准确。

2、能熟练的列出乘法算式。 教具准备: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本单元你有哪些收获?教师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几个数学问题,你们有信心吗?

二、解决问题。

1、观察情境图,分析图意。 (展台出示主题图)

师:仔细看图,你看到了什么?虚线表示什么意思? 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虚线表示把不同的活动分开组。 师:图上共有几组学生在活动?他们在做哪些体育活动?

2、提出问题。

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几个数学问题考考大家?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 做操的有多少人? 玩吊环的有多少人? 踢足球的有多少人? 跳摇绳的有多少人? 踢键的有多少人?

3、解决问题。

学生分小组讨论,在自己的本子上列出算式。 做操的有多少人?

6×4=24(人) 4×6=24(人)

玩吊环的有多少人?

0×2=0(人) 2×0=0(人)

踢足球的有多少人?

1×6=6(人) 6×1=6(人) 跳摇绳的有多少人?

3×4=12(人) 4×3=12(人) 踢键的有多少人?

2×4=8(人) 4×2=8(人)

三、补充练习。

看图,先圈一圈,填一填,再写算式。

① 想:每份( )个,有( )份,表示( )个( 8

)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或

想:每份( )个,有( )份,表示( )个( )。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四、数学小知识。

(展台出示:课本第10页“小知识”)

同桌一起读一读这段话,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第七课时:单元测试。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测试。

教学目标:检查学生对本单元所掌握的情况。 教学过程:学生做试卷,教师巡视检查。

第八课时:讲解试卷。

第二单元 看杂技――表内乘法

(一)

教学内容:

1~5的乘法口诀;口诀的应用。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包括1——5的乘法口诀。它是在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乘法口诀的起始学习阶段。在学习口诀时将5的乘法口诀作为开始,提供了一位老师与两个小朋友观看杂技表演——骑自行车的情景。通过师生编儿歌的对话,引出对5和2 的乘法口诀的探索。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的亲身经验出发认识数学,让学生通过动手、自己去体会,在情境中悟出口诀。用同样的方法学习

1、

3、4的乘法口诀,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根据儿歌学习1——5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1——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会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在探索口诀记忆方法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情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单元教材重难点:

1、5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2、

3、4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2和5的乘法口诀——————————3课时

9

3和4的乘法口诀——————————3课时 综合练习——————————————1课时

第一课时:表内乘法

(一)

备课时间:20

11、

9、5 上课时间:20

11、

9、13 序号:9 教学内容: 5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方法,并初步学会利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意识。 3.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要点分析

教学重难点: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具(小棒、圆片)、多媒体课件 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引导谈话

小朋友,你们喜欢看杂技吗?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观看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好吗?(板书课题,课件演示教材情境图)

(二)观察情境图

1.请小朋友观察情境图,这是一场什么杂技表演?

2.再请小朋友用数学家的眼睛仔细观察自行车杂技表演,你能从中找出数学信息吗?

学生通过观察可能发现: 每辆自行车上有5个人,有5辆自行车;每辆车上有1人手里转动着2块红方巾,有5个人手里转动着红方巾,等等。

(教师板书学生提出的有效数学信息)

(三)提出问题

引导提问:小朋友,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思考后可能提出:

一共有多少人?一共转动着多少块红方巾? (教师板书学生提出的有效数学问题)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小朋友,请看第一个问题,要求一共有多少人,你会列算式吗? (教师板书学生列出的算式:5×5= )

(二)重温乘法的意义

你能说说为什么要用乘法吗?5×5表示什么?

(三)学生尝试解答

要计算5×5得多少,你有办法吗?

学生思考后可能用以下方法:方法一:5+5+5+5+5=25;方法二:逐个数;方法三:五五二十五

(教师要充分表扬学生能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和已经具有的学前知识基础)

(四)引导编儿歌

10

1.师生齐说儿歌

老师也有一种方法,运用编儿歌的方法解答问题,你们想知道吗?(出示多媒体课件:一辆小车2个轮,上面共有5个人

二辆小车4个轮,上面共有10个人

三辆小车( )个轮,上面共有( )个人 四辆小车( )个轮,上面共有( )个人 五辆小车( )个轮,上面共有( )个人) (师生一齐说儿歌) 2.引导续编儿歌 老师刚才发现,在说儿歌的过程中,有的小朋友不能一下推想出结果,怎么办呢?请你们利用学具,小棒表示人,圆片表示车轮,摆一摆,数一数,把上面的儿歌编出来,好吗?

(学生摆学具,续编儿歌,教师巡回指导,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五)编制乘法口诀

1.从儿歌中抽象乘法算式

通过编儿歌,我们知道了(出示课件:一辆小车有5个人

二辆小车有10个人 三辆小车有15个人 四辆小车有20个人 五辆小车有25个人)

你能根据每一句话写出数学算式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乘法算式: 1×5=5 2×5=10 3×5=15 4×5=20 5×5=25)

(学生每列一个算式,让学生说说用乘法计算的道理) 2.编制乘法口诀 为了计算方便,人们总结出了乘法口诀,例如,第一句一辆小车5个人,1×5=5,强以用乘法口诀一五得来概括(随说随板书)。你能试着用这样的方法把后面四句话和四个算式编出口诀吗?

(学生在小组中编制并交流、记录)

引导交流:哪个小组愿意交流你们组的研究成果?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并找不同的组进行再交流,表扬学生取得的成功,组织学生齐读两遍口诀)

3.发现规律

刚才通过我们自己的研究,得出了5的乘法口诀,每个组的小朋友表现得都很棒。现在我们的第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人”5乘5等于多少你们会计算了吗?用哪一句口诀?小朋友,学习数学,除了要探索知识之外,还要善于总结规律。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些口诀,你能从中发现规律吗?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可能发现:相邻的两句口诀相差5;5的乘法口诀的结果个位要么是0,要么是5;一共有五句口诀,前一个数按顺序分别是1,2,3,4,5,后一个数都是5。

11

(教师表扬学生的发现,并总结,从而得出记忆的规律,并随机组织相应练习,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4.翻手游戏

小朋友,喜欢玩游戏吗?我们一起玩个翻手游戏好吗?请举起一只小手,当把手翻一下表示1个5,我们就说一五的口诀,再翻一下表示2个5,接着往下对。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解决第二个数学问题

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你们又多了一身本领。请看第二个问题:一共转动着多少块红方巾。你会计算吗?快快把算式写在本上,并想一想你用了哪句口诀?

(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2.拓展练习

应用5的乘法口诀能解决很多问题,让我们再仔细观察情境图,看看你还能用情境图解决哪些数学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并记录

学生给能提出以下问题:一共有多少个车轮?一共亮着多少个灯笼? (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巩固乘法的意义和学过的乘法口诀) 3.活学活用

除了课本上的问题以外,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我们今天学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四、课堂评价

小朋友,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你们小组表现得怎么样? 板书设计

看 杂 技

每辆自行车上有5个人, 每辆车上有1人手里转动着2块红方巾, 有5辆自行车 有5个人手里转动着红方巾 一共有多少人? 一共转动着多少块红方巾? 5×5=25 2×5=10 1×5=5 一五得五 2×5=10 二五一十 3×5=15 三五十五 4×5=20 四五二十 5×5=25 五五二十五

第二课时:表内乘法

(一)

备课时间:20

11、

9、6 上课时间:20

11、

9、14 序号: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1和2的口诀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运用5的口诀学习2的口诀并会利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意识。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5的口诀学习2的口诀 并会利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学具盒、电脑、正方形纸、彩笔、剪刀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集体背诵口诀)

12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二、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信息窗1:

师:你能编出2的乘法口诀吗?(小组合作)

(由儿歌中“1辆小车2个轮„„”的车轮个数问题直接切入到2的口诀的编制。因为有编制5的乘法口诀作基础,学生借助儿歌编制口诀已经不再困难)

生:我这样编。

1辆小车2个轮 1×2=2 一二得二 2辆小车4个轮 2×2=4 二二得四 3辆小车6个轮 3×2=6 ________ 4辆小车__个轮 ______ ________ 5辆小车__个轮 ______ ________

三、教师可引导学生独立应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台上一共有多少个红灯笼?

2×4=

口诀:二四得____

四、记忆口诀

这么多口诀,怎么记呢?

三五( ),想二五一十,再加上一个五是十五 5的口诀是后一句比前一句多5

五、编1的口诀

板书1×1,启发学生编出1的乘法口诀,并进行交流。

六、总结 作业设计:

复习学过的口诀

1辆小车2个轮 1×2=

2一二得二

2辆小车4个轮 2×2=

4二二得四

3辆小车6个轮 3×2=6 ________ 4辆小车__个轮 ______ ________ 5辆小车__个轮 ______ ________

第三课时:表内乘法

(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15页,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在探索、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 学生学习过程:

一、第3题

看口诀说算式

练习时,借助一句口诀可说出两个得数相同、因数位置不同的乘法

13

算式(“一一得一”除外),初步体会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结果不变的规律。

二、第4题

是借助口诀进行计算的练习。

学生独立地写出得数外,还应注意引导学生交流是用哪句口诀进行计算的。

三、第7题

估一估,数一数

这是运用口诀解决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估一估,然后再用不同的方法算一算,并交流。

学生可能用3×5=15,15+6=21的方法;也可能用4×5=20,20+1=21的方法;还可能用5+5+5+6=21等方法。(体现方法的多样化。)

四、第8题

是一道综合应用题。在数数量的时候,学生可能一一对应着数,也可能根据图中物品的摆放规律用口诀计算。在画三角的时候,因为一个红三角表示2个物品的数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代换的数学思想。练习时,要注意照顾学生的差异,对思考方法灵活的学生可让其独立完成,再交流自己的想法,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用符号代换

图上共有()块滑板

图上共有()辆脚踏车

图上共有()双旱冰鞋

▢表示2,你会画吗? 作业设计:

自主练习

5、6题 板书设计:

信息窗1——观看自行车表演

第四课时:表内乘法

(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16—17,3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1、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编制3的乘法口诀的方法,并初步学会利用3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的意识 。

3、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么喜欢看杂技表演,今天老师就继续带大家去欣赏一场顶碗的杂技表演,要看杂技表演首先要来回答小丑的问题。课件出示

1、2的乘法口诀练习题。

2、同学们都很聪明,让我们在一起去看杂技表演,(课件出示信息窗2)你们都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

3、教师有选择的板书学生所提问题。

二、学习新知。

1、活动一:解决第一个问题,分小组用喜欢的方法编出3的乘法口诀。

14

学生兴趣高涨,积极回答问题。

自己观察并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编乘法口诀

学生汇报自己编的儿歌,选择同学们喜欢的儿歌补充完整。,1个小丑3个球,4个小碗顶在头;2个小丑6个球,8个小碗顶在头;3个小丑9个球,12个小碗顶在头„„

师:为了计算方便,人们总结了乘法口诀,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留一下吗?

到前面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来记忆

2、活动二:解决第二个问题,用3的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 (1)两人一组进行对口令练习3的乘法口诀。

(2)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独立列算式,然后交流是用哪句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 三:巩固加深

1、用喜欢的方法背3的乘法口诀,并说一说自己怎么想的。

2、拍手对口令,教师说前半句同学们对下半句,再换过来练习。

3、出示卡片进行练习。

4、独立完成自主练习题,用展示台展示。

四、谈谈自己的收获,让多位学生表达一下。

补充完整儿歌

先在小组内 交流

先独立完成再互相交流 交流记忆的方法 板书设计: 3的乘法口诀

1×3=3 一三得三 2×3=6 二三得六 3×3=9 三三得九

第五课时:表内乘法

(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17-18页,4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巩固3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在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及探索、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巩固3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15

一、谈话激趣,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观看杂技小丑的表演,瞧,你看到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现在我们去观看杂技小丑的表演吧,看,这里有首儿歌,你能接着说下去吗?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说一说。

咱们借助儿歌一起编3的乘法口诀吧!试着在小组里说一说,填一填。全班进行交流。

2、应用3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表演晃板的有多少人?应用哪一句口诀的?

3、你能不能借助儿歌来编4的乘法口诀呢?有能力的同学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和小组同学合作完成。

全班进行汇报和总结,形成4的乘法口诀。

4、应用4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有多少个黄灯笼?应用哪句乘法口诀解决这个问题?说说你的想法。

5、想想看,我们都学习了哪些乘法口诀?这么多的口诀,怎么记?

我们可以把它们整理一下,重复的口诀只要一句就可以了,我们一起来填一填这个表格。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横着看有什么特点?竖着看有什么特点?

想一想,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记口诀?

三、巩固练习:

游戏:

看算式说口诀

看口诀说算式

四、全课小结:你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呀? 作业设计:

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看口诀说算式”的游戏。

第六课时:表内乘法

(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19-20页,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巩固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在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巩固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七巧板

学生学习过程:

1、完成自主练习1:

请你把口诀填完整,看一看,想一想,怎样填才会又对又快。(做完同桌交流。)

2、完成自主练习2 美丽的贝壳上有很多的算式,请你把答案填上,并且想一想,用了哪一句口诀,再找一找其中的规律,和同学交流一下。

3、完成自主练习3 你能根据图意,写出相应的算式和口诀吗?自己独立试一试。

16

4、完成自主练习4 天空中飞来了这么多的小鸟,谁能读一读这个儿歌,想一想,算一算,一共有多少鸟儿飞?把相应的口诀写出来。

5、完成自主练习5 两个小朋友在比赛说儿歌呢,他们是怎样说的?你们能像他们这样也来说一说吗?好,现在就在小组里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说得又多又好又清楚。

6、完成自主练习6 请学生填出答案,然后再进行比较。

7、完成自主练习7 学生从情境图中观察相应的信息分析15个人能同时玩吗? 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8、完成自主练习8 学生从情境图中观察相应的信息分析这箱灯泡够吗? 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9、完成自主练习9 请学生先观察,积木是怎么摆的?然后再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块积木?在全班交流方法。

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

综合练习

2、

3、4题 板书设计:

观看杂技小丑顶碗

3×4=12(只)口诀:三四十二

第七课时:《表内乘法》复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21—22页,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有针对性的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5以内的乘法口诀,并能运这些口诀计算和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复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使学生掌握做各种题型的技巧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仔细审题、认真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5以内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运用5以内的乘法口诀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教与学准备:课件,练习小卷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复习了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同学们掌握得怎么样了呢?请大家看这个算式:

出示加法算式:4+4+4+4+4板书 由这个算式大家想到了什么?

请学生观察特点,引出“像这样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表示。”

2、把下列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小黑板出示] 6+6+6+6= 7+7+7+7+7+7+7+7=

17

学生反馈,核对。

3、师:同学们完成的非常细心,奖励大家一些漂亮的花吧! 看图列式

二、复习口诀

看起来,同学们对第一单元的内容掌握得非常熟练啦。今天我们再来复习第二单元――表内乘法一[板书]

1、哪位同学来展示下自己,背一下1-5的乘法口诀? (1)指名背

(2)同桌互相检查 (3)帮口诀找家(出示小黑板、口诀)

2、大家对口诀背得真好,可是老师带来了一位淘淘同学的作业,他的作业却总是遇到困难,请大家分析下原因,并帮他改正(小黑板出示): 找原因,改错误

(四五)十二

三五(一十)

四四(六十)

3、真希望大家在做题时不要出现这样的错误!我们来试一下吧! 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四五( ) ( )十五 二四( ) ( )二十五 三三( ) ( )二十

反馈订正答案。

4、同学们做得真好,我们继续! 看口诀,写算式

二四得八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三、课中游戏

师:同学们口诀掌握得非常熟练啦,我也看到有些同学有点累了,不如我们做一个游戏好不好?

我们来做一个绕口令的游戏。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2只青蛙()张嘴,()只眼睛()条腿,(

)跳下水。 3只青蛙()张嘴,()只眼睛()条腿,(

)跳下水。 4只青蛙()张嘴,()只眼睛()条腿,(

)跳下水。 5只青蛙()张嘴,()只眼睛()条腿,(

)跳下水。 游戏规则:

全班分成男、女两大组,每组推选三人,每组各限时半分钟。先让一个同学来说,其他同学认真听,若发现错误,则换人继续往下说。说得多者为胜。

同学们刚才的表现真棒,不过大家可不能光顾了玩,我呀,还有一个小小的问题考考大家: 出示:

4只青蛙()张嘴,()只眼睛()条腿,(

)跳下水。 在这句话中,各用了哪几句口诀?

四、课堂检测

1、挑战1分钟

师:同学们口诀掌握的非常熟练了,那么能用这些口诀熟练计算吗?下面我们就来试试,一起挑战1分钟吧!先别着急写,先观察哪些算式需要格外小心,先把它圈起来。 挑战1分钟:

18

5×3= 4×4= 2×5= 2×4= 5×5= 4×5= 5-2= 3×4= 3+3= 2×3= 3×3= 1+0= 2×2= 1+5= 4×2+3= 5×5-2=

2、( )里最大能填几?

5×( )<23 13>( )×

3( )×4<17 20>( )×7

师:淘淘最头疼的就是这样的题了,怎样保证( )里填的是最大的呢? 大家有什么好方法吗?我也回去教一个淘淘同学。 订正核对。

3、精挑细选

(1)3个4相加写成算式是:

4×3 4+4+4 3+4 3×4

(2)结果小于20的乘法算式有: 4×3 30-20 3×5 5×5 以上两题请学生先仔细读题,把重点字或词找出来,再选择。

4、解决问题

(1)出示以下两道题,请学生读题,分析题意,区分不同,再列式解答:

操场边有两排杨树,第一排有4棵, 操场边上有4排柳树,每排有5棵, 第二排有5棵,一共有多少棵杨树? 一共有多少棵柳树? 求4和5相加 求4个5相加

(2)生独立解答,核对。

(3)我和另外8个同学每人搬3把椅子,一共能搬多少把?

请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几名同学,强调:“我和8个同学”表示9个人。

五、拓展延伸、结束课堂学习。 (1)动脑筋:

一条绳子对折一次,再对折一次后是9米,猜猜这条绳子打开后是多长?

(2)总结本节课收获。

第八课时:单元测试。 第三单元

角的认识

教学内容:

角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本单元是对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图形与各部分名称),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以及对直角、钝角和锐角的初步认识,较好的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材中选择了学生最熟悉的教室内的活动作为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同时教材又适时地将其中的数学信息抽取出来,让学生观察、分析,理解知识,努力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借助三角尺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

19

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借助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角的直观认识,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注重学生的操作活动,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体会角的基本特征。

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通过丰富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直角的正确表象。与直角比大小是辨认锐角、钝角的基本方法。 课时分配:

共5课时:

信息窗1——教室里的角 2课时

信息窗2——玩调皮猴 2课时

实践活动——我们身上的小秘密 1课时

第一课时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

备课时间:20

11、

9、21 上课时间:20

11、

9、28 序号:19 教学内容:

认识角的特征,以及角各部分的名称,并能从具体抽象的事物中认识角,认识直角。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景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借助三角尺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角的大小。难点: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三角尺 教学设计:

一、导课。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看,他是谁。

学习小伙伴介绍自己,并介绍所带来的礼物——与角相关的实物图例。

教师出示三角尺,找一找角。你能找找教室里的角吗?

二、观察了这么多的角,说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角。同学们摸摸三角尺的角,引导学生用顶点接触皮肤,用 手试试角的两条边。

例如:角是尖尖的,角有两条直边。

教师总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用数学语言这样介绍角:顶点、边。课件出示。角的尖尖的部分我们叫做顶点,两条直边我们叫做边。

三、小灵通想带着大家去动物乐园参观,可是必须有开锁密码才能把门打开。大家一起去帮帮他们吧!

课件出示练习题。

说说哪些是角?哪些不是?

四、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们顺利地来到了动物乐园。你能从动物们的家中发现角吗?

五、你能从这些广告上标志中找出直角吗?

课件出示。

20

六、回忆乘法口诀。

儿歌的形式,使学生起身活动一下。

七、课后思考

一张正方形的纸,剪去一刀,还剩几个角?引导学生明白,思考问题要考虑全面,把事物的各种可能性都考虑到。

八、教师总结。与小灵通再见。 作业设计:

自己制作一个角;找生活中的角

第二课时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

备课时间:20

11、

9、22 上课时间:20

11、

9、29 序号:20 教学内容:

认识角的特征,以及角各部分的名称,并能从具体抽象的事物中认识角,认识直角。 教学目标:

认识角的特征与角各部分的名称。充分利用运用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展开学习。 教学重难点:

认识角的特征与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

学具盒、实物投影、正方形纸、彩笔、剪刀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观察到角了么?谁能说说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找到了角?

二、完成自主练习

1.第一题是一道判断是否是角的题目

说一说为什么有的图形不是角。 2.第二题是一道找直角的题目

在找角时,有的图形包含多个直角。

请学生仔细观察,并借助三角板的直角来验证。然后在相应的位置画上直角符号。 3.第三题:小组讨论“你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角。 4.第四题是一道画直角的题目,

先请学生在小组中讨论直角的画法。并自己动手试着画一画。然后请画的最好的同学上台展示,并请全班评议。 5.请同学上台来做一做:

▢▢▢▢ ■■■■■ 1个▢有()个角 1个■有()个角 4个▢有()个角 5个■有()个角

□○□=□ □○□=□ 作业设计:

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第三课时 信息窗2——玩调皮猴

教学内容:

21

教科书第26页,玩调皮猴——角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观察、比较合操作的方法自主学习。通过拣一拣、摆一摆的活动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大小,建立角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难点:

通过拣一拣、摆一摆的活动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大小,建立角的空间概念。 教学准备:

学具盒、正方形纸、彩笔、剪刀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用学具做一个角。同位互相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那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较角的大小。

二、出示信息图

1.师:为什么两个调皮猴不一样高呢?

生:我认为是两条木条的长短不一样。

生:我认为是角的大小不一样。 2.请大家量一量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3.讨论一下:怎样比较角的大小?用三角板比一比,把两个角重叠下来,描一描,比一比。折出一个角的大小,放到另一个上面比一比。 4.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与大家分享? 5.请大家分一分不同的角。

师:像这样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

小组同学互相比一比,你们组谁做的角最大,谁的最小。

四、锐角、钝角的教学通过与直角的对比引出来。先出示直角,让学生辨认,再出示锐角和钝角,引发学生思考:这两种角的大小和直角有什么不同呢?启发学生把这两个角和三角板的直角比一比,知道比直角小的叫锐角,比直角大的叫钝角

五、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

第四课时 信息窗2——玩调皮猴

备课时间:20

11、

9、27 上课时间:20

11、10 序号:22 教学内容:

教科书26-27页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观察、比较合操作的方法自主学习。通过拣一拣、摆一摆的活动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大小,建立角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难点:

通过拣一拣、摆一摆的活动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大小,建立角的空间概念。 教学准备:

学具盒、实物投影、正方形纸、彩笔、剪刀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知识。

二、完成自主练习

22

第四题是比较两个角大小的题目。可以让学生先估计,在实际操作,通过比较看看有什么发现。

准备两个长短不同的活动角,让学生们进行比较

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第五题是数角个数的题目对图形中的角,只要学生数出个数就可以,

不要过多扩展,增加人为难度。

第六题是一个按指定要求做出角的活动,利用图中呈现的方法,也可以用自己所喜欢的其他方法。

第七题是一道开放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寻求符合条件的多个答案。

“我学会了吗?”呈现了一幅用各种图形拼成的风景图。该图图文并茂,用小诗增加了题目的诗情画意。练习时,可通过找一找,比一比,做一做等形式,引导学生用本单元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第五课时 实践活动——我们身上的小秘密

备课时间:20

11、

9、28 上课时间:20

11、10 序号:23 教学内容:

让学生通过合作测量,记录和了解人身体的有关数据,感受人体上的数学。形成初步的研究和探索意识。 教学目标:

活动是在第二册已经认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开展的,旨在通过测量身体各部分的长度,以及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感受人体上的数学。 教学重难点:

通过测量身体各部分的长度,以及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感受人体上的数学。 教学准备:

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记不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厘米和米?

二、实践活动

1.同学们,你们了解自己身上的哪些小秘密?

2.其实,除了这些小秘密,我们身上还有其它的秘密,你们了解吗? 3.指导学生测量自己身体各个部位的长度。

明确测量的要求和方法。

4.师:有哪个小组能把自己的测量方法在全班展示一下?

教师跟着指导。教师要深入学生中间,关注小组活动的进展情况。指导学生先给一名学生测量出所有数据,在测量其他同学的。

三、拓展

通过测量,你发现了什么?

注意对数据的分析比较,从而发现发现规律。人拳头一周长度与脚长基本一致;身高与一庹的长度基本一致。

第四单元

教学内容:

23

表内乘法

(二)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对乘法的继续学习。通过对1-9乘法口诀的系统整理,为进一步学习乘法计算奠定基础。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素材的选取有时代特色。本单元以独特的视角,选取了一个外国儿童“凯蒂”向中国孩子学习中国特有的手工制作为素材,引出对6-9单元的乘法口诀的学习。编排合理。本单元,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这样便于学生更好地探索规律,形成结构。练习形式多样化。 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6-9的乘法口诀。能正确地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口诀编制规律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在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 教学重难点:

重点:6的乘法口诀、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和9的乘法口诀以及乘法口诀的系统整理。由于学生对编口诀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与自编口诀。

难点:寻找规律,记忆口诀。 课时分配:

共11课时:

信息窗1 2课时

信息窗2 2课时

信息窗3 2课时

信息窗4 3课时

回顾整理 1课时

我学会了吗 1课时

第一课时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

(二)

备课时间:20

11、

10、10 上课时间:20

11、

10、17 序号:26 教学目标:

1. 结合现实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6的乘法口诀。

2. 利用已有经验编制6的乘法口诀,经历口诀的编制过程,发展合理的推理能力。 3. 能正确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1、初步掌握6 的乘法口诀。

2、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6 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学生齐背1~5的乘法口诀。

二、谈话激趣,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和凯蒂去小红家做客,并一起做几个沙包,你们高兴吗?瞧,你看到了什么?

三、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看图,仔细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说了什么?学生发言。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缝3个沙包要用多少块布? (2)缝4个沙包要用多少块布? (3)缝5个沙包要用多少块布? (4)桌子上一共有多少个纸杯? (5)墙上一共挂着多少只纸鹤? „„

24

四、 自编口诀,解决问题。

1、凯蒂看到小朋友那么聪明,她想请大家帮忙算算,缝6个沙包要用多少块布。你愿意帮忙吗?

2、那需要多少块布呢?(36块) 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以下是学生回答的可能性:

生1:我是用6+6+6+6+6+6算出来的。

生2:我们可以这样想:1个沙包6块布,2个沙包12块布„„ 生3:我列算式6×6,用口诀来计算的。 你用的哪句口诀?学生发言。

3、这个同学真聪明,能根据刚才的得数想出口诀:六六三十六。 你还能编出其他的关于6的口诀吗?试试看。 小组合作自编口诀。全班交流。

4、咱们把儿歌整理一下吧!试着自己整理一下,整理完以后可以和其他小伙伴交流一下。

5、刚才我们编制了6的乘法口诀,现在我们就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吧!看谁最有办法!

6、茶几上放了多少个纸杯?谁来解决?用哪一句口诀来帮助计算的? 你还能提出其他的问题吗?

五、巩固练习: 游戏:看算式说口诀 看口诀说算式 同位互相背口诀 开火车背口诀

六、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

(二)

备课时间:20

11、

10、11 上课时间:20

11、

10、18 序号:27 教学内容:

信息窗1的教学主要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6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6的口诀。能正确运用口诀解决问题,经历探索口诀编制规律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在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体会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6的口诀。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6的口诀。能正确运用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时间: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带领学生集体回顾6的乘法口诀。并在练习中用口诀解决问题。

二、自主练习

1.请学生把儿歌补充完整。并写上相应的乘法口诀。

一只蚂蚁6条腿,2只蚂蚁( )条腿,

3只蚂蚁( )条腿,4只蚂蚁( )条腿

……

2.第二题是巩固6的口诀的基本练习。练习时,可先用比较活泼的对口令的方式,师生对练,同伴对练,男女生对练等,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初步流畅后,再让学生进行独立

25

书面练习。

3.请学生自主计算

6×3= 2×6= 3×5= 4×2= 5×6= 1×6= 6×6= 6×4= 4.第四题是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的题目,使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的基础性练习,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5.出示第五题

请学生认真观察根据提供的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在小组中讨论。并解决。

6.第六题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题目。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图意,明白说的是一件什么事,再进行计算,然后再小组内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总结

通过学习6的乘法口诀,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实际生活中运用6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课时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

(二)

备课时间:20

11、

10、12 上课时间:20

11、

10、19 序号:28 教学内容:

信息窗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以及熟练掌握7的口诀。 教学目标:

1、 结合现实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7的口诀。

2、 能正确运用口诀解决问题,经历探索口诀编制规律的过程,发展何情推理能力。

4、体会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7的口诀。 教学重难点:

体会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7的口诀。 教学准备:

学具盒、正方形纸、彩笔、剪刀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今天我们一起走出教室,去大自然看看。看,今天凯蒂在和小伙伴们干什么呢?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1、老师看到凯蒂学会叠纸啪,非常高兴。

他们每人叠了7个纸啪,两个人共叠了几个纸啪?

看看谁算的又准又快?

你是怎样算的?

你能不能来编一下7的乘法口诀?

2、出示7的乘法口诀

一七得七 1×7=7或7×1=7 二七十四 2×7=14或7×2=14 三七二十一 3×7=21或7×3=21 四七二十八 4×7=28或7×4=28 五七三十五 5×7=7或7×5=35 六七四十二 6×7=42或7×6=42 七七四十九 7×7=49

3、 请你看一看信息窗中还提供哪些信息,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玩老鹰捉小鸡的人有两组,每组7人,一共有多少人?

26

2×7=14或7×2=14 口诀:二七十四

(2)玩编花篮的有4组,每组7人,一共多少人?

4×7=28或7×4=28 口诀:四七二十八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三、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我们应该养成及时回顾的习惯,把1——7的口诀整理背诵。 作业设计: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7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第四课时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

(二)

备课时间:20

11、

10、13 上课时间:20

11、

10、20 序号:29 教学内容:

教科书35-36页,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巩固7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巩固7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七巧板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带领学生回顾7的乘法口诀。

二、自主练习

1.第一题:请同学续编儿歌,并列出相应的算式及口诀

一个星期有()天算式:_____ 口诀:_____ 两个星期有()天算式:_____ 口诀:_____ 三个星期有()天算式:_____ 口诀:_____ „„

2.开火车把口诀补充完整。

三( )二十一 ( )十四

( )七四十九 六七( )

( )三十五 四( )二十八 3.你能全算对吗?

7×3= 0×7= 7×1=

6×6= 7×2= 7×4=

7×5= 6×5= 4×5=

6×7= 4×6= 3×6=

4.第5题提供的是一种练习形式,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记忆7的乘法口诀。练习时,可以组织学生分组活动,合理分工,努力提高练习效率。

5.第6题是填写1——7的乘法口诀练习表。练习时,可向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在寻找规律,独立填表,最后全班交流订正

6.第七题是7的乘法口诀的实际应用,练习时,先弄清说的是什么事,再想数与书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在计算。

7.第八题时一个找规律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观察表中的数的排列规律,然后再小组讨论,交流。

四、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练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27

用学过的口诀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第五课时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

(二)

备课时间:20

11、

10、17 上课时间:20

11、

10、24 序号:30 教学内容:

8的乘法口诀,教科书第37—40页。 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8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运用8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口诀编制规律的过程,发展合情推力能力。在编制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8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运用8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同学们,猜一猜,这次,凯蒂又跟小朋友们学习什么手艺?

二、新授

1、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凯蒂究竟又来学习什么手艺。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编儿歌

师:老师看到凯蒂学会了做中国结,感到非常高兴。于是,编了一首儿歌:

小小少年手儿巧,

编起结来水平高。

中国结儿真奇妙,

咱们一起瞧一瞧。

一个结上8个环。

┄┄

师:你能结着编下去吗?2个结上怎么样?试试看。 1.以小组为单位,编儿歌。 2.全班交流。

师:你们算得又快又准,你是怎么算的?有什么小窍门? 3.你们能编出8的乘法口诀吗?试一试。编好后在小组交流。 4.你们都会编口诀,真了不起,谁能很快将这些口诀记下来呢? 5.小组之间交流记口诀的方法。 6运用8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三、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在生活中练习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第六课时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

(二)

备课时间:20

11、

10、18 上课时间:20

11、

10、25 序号:31 教学内容:

教科书39-40页,自主练习

28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熟练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带领学生回顾8的乘法口诀。并作相关练习检查掌握情况。

二、自主练习

1.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进行对口令练习。

2.第2题“对卡片、说口诀”的游戏。

3.请学生自主计算。

8×3 1×8 8×4 6×8 7×8 8×2 8×8 5×8 4.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

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些钱,你能帮老师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么?

老师手里还有一些5元的钱,你能帮老师算算一共有多少元吗? 5.第5题是综合运用

6、

7、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同学们,爸爸妈妈每天在单位辛辛苦苦的工作,那么你们知道他们每天工作多少小时么?

爸爸每天工作8小时,你能算一算爸爸每周工作多少小时么?为什么?

妈妈每天工作7小时,你能算一算妈妈每周工作多少小时么?为什么?

算式: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_ 我们小朋友每天在学校6小时,你能算一算每周在校学习多少小时么?为什么?

算式: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_ 6.第7题是填乘法算式中未知因数的问题。这些题目是用乘法口诀进行逆向思考。

7.第8题是一道乘法综合应用的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情景图提供的素材来解决多个实际问题,练习内容有乘法、有加法、有开放性问题,第(1)(2)小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第(3)小题要灵活处理,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答案。

二、总结。通过这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在生活中练习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第七课时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

(二)

备课时间:20

11、

10、19 上课时间:20

11、

10、26 序号:32 教学内容:

9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9的乘法口诀。正确运用9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口诀编制规律的过程,发展合情推力能力。在编制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9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

多媒体、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同学们,猜一猜,这次凯蒂又跟小朋友们学习什么手艺?

二、新授

29

1、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凯蒂究竟又来学习什么手艺。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图画内容编儿歌。

3、全班交流。

师:你们算得又快又准,你是怎么算的?有什么小窍门?

4、你们能编出9的乘法口诀吗?试一试。编好后在小组交流。

5、你们都会编口诀,真了不起,谁能很快将这些口诀记下来呢?

6、小组之间交流记口诀的方法。

7、用8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三、小结。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在生活中练习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第八课时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

(二)

备课时间:20

11、

10、20 上课时间:20

11、

10、27 序号:33 教学内容:

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能运用9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能运用9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凯蒂又来跟同学们学艺了。她在学什么呀?

二、新课

1、师:哎呀,小朋友的剪纸可真漂亮呀。一个小朋友想考考我们,给我们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找一找,他给我们提了一个什么问题?

学生观察图画,找出图画中的问题:一共可以剪出多少个红灯笼?

2、师:老师觉得这个问题有点难度,同学们能自己解决吗?独立思考,集体交流自己的想法。

3、教师根据学生的推想列一个表,让学生自己填表。

4、师:你们能根据求出的得数编出9的乘法口诀?

独立编9的乘法口诀。并且熟记口诀。

5、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1)学生根据图画内容提出其他问题。

(2)独立列出算式。小组讨论:用哪一句口诀。

6、师:同学们提出那么多问题,真是太棒了。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桌上一共有多少个泥制小动物?

师:还有哪个算式可以用“六九五十四”这句口诀?

7、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乘法也可以列竖式计算。

你们能猜想出乘法竖式怎样列吗?

(1)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猜想乘法的竖式的写法。

(2)讨论完后,集体交流。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介绍乘法的竖式及各部分名称。

(4)同学们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可以提出不理解的问题,让教师给予解答。

30

三、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又有什么收获? 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 作业设计:

背诵有关九的乘法口诀

第九课时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

(二)

备课时间:20

11、

10、24 上课时间:20

11、

10、31 序号:34 教学内容:

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能运用9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能运用9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师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直接口算。

开火车口算。

二、自主练习

1、完成自主练习的第一题:把口诀填完整。

学生用抢答的形式完成此题,对回答问题积极的小组要给予表扬鼓励。

2、完成自主练习的第2题。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每组算式有什么特点,并用乘法意义解释。

3、完成自主练习第4题。

(1)师:9的口诀怎样记忆?教师要做适当的引导。

(2)学生探索自己的记忆方法,并在小组内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要一边动手演示,一边叙述口诀。最后总结出自己最喜欢的记忆口诀的方法。

4、完成自主练习的第6题。教师课前在教室布置一个购物角。

(1)学生拿出10分钟的时间,进行购物活动。

(2)购完物后,先独立解决第1小题,列出算式。

(3)在小组内讨论解决第2小题。

“聪明小屋”是一道运用组合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用连线的形式,找出搭配方法,最后通过交流加深体验合理的思维方法。

第十课时

回顾与整理

备课时间:20

11、

10、25 上课时间:20

11、

11、1 序号:36 教学内容:

回顾整理乘法口诀表。 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回顾1-9的乘法口诀,并进行系统的整理。能够正确地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通过整理1——9的乘法口诀,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能够正确地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31

电脑课件、小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教大家一个新游戏:对口诀。仔细看好了,老师拿的是什么数字,它们可以组成什么口诀?

1、学生抢答这两个数字组成的口诀;

2、师生游戏进行4-5轮

3、同桌玩游戏。

二、回顾整理

1、整理口诀表

师:让我们来整理一下学过的口诀吧!

(1)学生独立完成口诀表。

(2)班级内交流:指名将口诀贴到合适的表格当中,进行整理。

(4)齐读口诀表。

2、寻找规律

师:仔细观察口诀表,你发现了什么?

(1)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参与。

(2)班级内交流。学生可能发现:几的口诀就有几句;9的每一句口诀,积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都得9……

3、记忆口诀

师:这么多的口诀,你想怎样记忆?学生交流记忆口诀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数学儿歌

(1)1个 6个角,2个 个()个角,3个……

(2)1只螃蟹8条腿,2只螃蟹( )条腿,3只……

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交流;班级内进行成果汇报。

四、教师小结

第十一课时

我学会了吗

备课时间:20

11、

10、26 上课时间:20

11、

11、2 序号:37 教学内容:

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回顾1-9的乘法口诀,并进行系统的整理。能够正确地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通过整理1——9的乘法口诀,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能够正确地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小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

学生开火车口算。

二、综合练习

1、综合练习第1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踢足球吗?你们知道这些球分别该往哪个球门踢吗?

(1)学生独立完成题目。

(2)班级集体校对。

2、综合练习第2题。

32

(1)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填写统计表。

(2)在小组内交流。

(3)说说用的是哪句口诀。

3、综合练习第3题。

(1)先让学生认真观察,看懂图意。

(2)根据图中的信息解决问题。

4、综合练习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观察,弄清题意,再填表;小组交流,从表中发现了什么规律;班级内进行成果汇报。

5、综合练习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2人板演;集体纠正。

三、我学会了吗

1、师:仔细观察图画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货架上有多少支中性笔?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指名回答,说说计算过程。

4、小组合作学习,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

四、丰收园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

第十二课时:单元测试。

备课时间:20

11、

10、27 上课时间:20

11、

11、

3、 序号:38 教学内容:第四单元测试。

教学目标:检查学生对本单元所掌握的情况。 教学过程:学生做试卷,教师巡视检查。

第十三课时:讲解试卷。

备课时间:20

11、

10、31 上课时间:20

11、

11、7 序号:39 教学内容:讲解第四单元试卷。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找出试卷中的错题,培养学生独立改错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设计:

1、教师引导学生看试卷,找出试卷中的错题,能独立改错的独立改错,教师巡视指导。

2、分小组交流,能在小组中解决的在小组中解决,教师参与小组交流。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3、讲解出错最多的题目。

(1) 第一题:填一填。

一班有三名同学没有背过口诀,二班有两名没有背过口诀,其他填错的同学是粗心出错,请同学独立改错。

(2)解决问题有些同学不认真看图,如:把7个萝卜数成6个,教师要求学生认真看题,说一说求的是什么,怎样列式。

(3)智慧冲浪出错较多,提醒学生结合实际想一想,一个长方形有几个角,图中有几个长方形,怎样算。出同类题目加强练习。

4、根据学生测试的情况,表扬有进步的学生,请较好的学生说经验。

33

第五单元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本单元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和掌握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除法,重点是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了解除法的含义。全单元内容包括分一分和认识除法两部分。第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平均分,知道平均分的具体过程;第二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在认识平均分的基础上了解除法的含义。

教材加强了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为认识除法积累较丰富的感性经验。在教学除法前先安排了5的信息窗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知道平均分——把一些物体每几个分一份,分成几份——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分几个——初步形成平均分的概念”的过程。教材结合例题和“自主练习”所提供的实例,以及一些分物体的具体过程,出现相应的除法算式,让学生体会除法算式的含义,从而从整体上初步理解除法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

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初步体会除法和乘法的联系;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学生能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够根据数学问题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初步认识除法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参与具体、直观的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逐步具有自主探索的精神、信心和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了解除法的含义。能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森林聚会 2课时

小猴子跳水 2课时

猴子捞月 2课时

水中救援 2课时

重建家园 2课时

我学会了吗? 1课时

第一课时 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

备课时间:20

11、

11、1 上课时间:20

11、

11、8 序号:40 教学内容:

认识平均分,教科书48—50页 教学目标:

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34

同学们今天小动物们要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举行一次有趣的聚会,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

二 新授

1 师:好热闹的聚会啊!在刚才的画中你发现了什么?

2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信息。请同学们猜猜看,接下来小动物要干什么?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

3 师:现在我们就来帮助小动物们解决这些问题吧!猜猜看这两只大熊猫会怎样分这10个竹笋呢?为什么会这样分?

4 师:同学们能想出这么多分法,真不简单,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其中的一种分法---平均分。

板书:平均分

5 师:你能用学具分一分,试一试吗?(教师巡视,指导)

6 师:哪位同学能展示一下你是怎样分的?

7、师:同学们想了这么多方法,有1个1个分的,有2个2个分的,还有3个3个分的,4个4个分的,5个5个分的,都是分完为止。在同学们的分法中,你能发现什么?

师:每份分的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板书)

8、师:刚才我们帮熊猫解决了问题,瞧,小猴子正着急呢!你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小猴子分一分,看每只小猴能分到几个桃子吗?

三 巩固练习

师:通过分一分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平均分,现在你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其它小动物分一分他们喜欢的食物吗?

四 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都有什么收获呀? 作业设计:

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告诉他们你是怎样进行平均分的;在生活中我们哪些地方能够用到平均分? 板书设计: 认识平均分

每份分的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第二课时 认识平均分练习

备课时间:20

11、

11、2 上课时间:20

11、

11、9 序号:41 教学内容:

自主练习50页 教学目标:

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平均分的含义。在平均分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练习进一步巩固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35

同学们,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昨天学习的知识,谁能说一说昨天我们都学习了什么?

二 自主练习

(1)观察题图,说说两幅画,哪幅图是平均分?(指生交流)

(2)6条鱼,平均分给2只小猫,每只分得几条?

(3)学生小组讨论(可以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4)指名回答。

(5)评析。(强调“平均分”)

2、第二题

(1)将石榴平均放在两个盘子里怎样分?

(2)先数数有几个石榴,说说怎样分。

(3)自己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结活动结果。

3、第3题

(1)指导学生看懂题意

(2)以同桌为单位运用学具分一分。

(3)全班交流分的方法。

(4)强调平均分。

4、第4题

(1)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分2个,能分给几人?

(2)运用学具动手摆一摆。

(3)全班交流。

(4)每人分3个,能分给几人?

(5)全班交流。

(6)引导学生通过看图,理解题意。

(7)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的方法理解平均分。

三、补充练习。

1、练习一

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分得几个?

评析。(强调“平均分”)

2、练习二

将自己手中的花片或绢花平均分成几份,你想怎样分就怎样分。

教师巡视指导,小结活动结果。

3、练习三

6人,每组3人,分成了( )组?6人,平均分成2组,每组( )人?

四、总结 作业设计:

把你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自主练习

第三课时 认识除法算式

备课时间:20

11、

11、3 上课时间:20

11、

11、10 序号:4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1页,第52页,除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

36

初步认识除法,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根据平均分的过程列出除法算式,并了解求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个数的运算是除法。通过学习,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有所提高。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除法,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根据平均分的过程列出除法算式,并了解求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个数的运算是除法。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1、什么是“平均分”,谁能出“平均分”的题目?

2、总结复习情况。

二、新授。

1、结合课件“森林聚会”

2、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提出各种有关数学的问题教师小结各种方法,潜移默化的认可形象思维法。

3、这道题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有同学会吗? 1)指名一优秀生上黑板列式子。

2)询问各部分的名称,教师及时做好指导工作。

4、你知道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都代表什么吗?

教师总结(30代表总数,6代表相同加数,5代表相同加数的个数)

三、练习。

1、2个苹果,每只小熊分3个,可以分给几个小熊?

12÷□=□

2、老师手里拿着6支铅笔要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支?

你是怎样算的?

要想知道每人分得几支,可以用6除以3。

写成:6÷3=2

3、10块砖,每人搬2块,几人能搬完?

9个南瓜,平均放在3个筐里,每个筐里放几个?

4、写出除法算式。

(1)被除数是20,除数是5,商是4。

(2)把16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8。

三、小结

谁能说一说这几天你都学习了关于除法的哪些知识? 作业设计:

出几道除法算式考考你周围的伙伴们 板书设计: 认识除法

30÷6=5

30÷5=6 读作:30除以6

被除数 除数 商

第四课时 自主练习

37

备课时间:20

11、

11、7 上课时间:20

11、

11、14 序号:43 教学内容:

52—53页的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巩固对除法的认识,通过练习体会乘、除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巩固对除法的认识,通过练习体会乘、除之间的联系。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1、你能根据图片写出算式吗?

2、每个花坛栽6朵花,3个花坛共栽几棵花?每个花坛栽6朵花,18棵花栽了几个花坛?

3、3个花坛载了18朵花,平均每个花坛载了几棵?

4、每盘4个苹果,2盘有多少个?

有8个苹果,每盘放4个,放了几盘?

把8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里,每盘放几个?

5、开放题:你能说出哪几道算式?

小组比赛,看哪一组说出的最多。

三、自主练习

1、看图列算。

让学生体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表示。

1、圈一圈,填一填

让学生体会“若干个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几份”的问题,可以用出发来计算。

2、分一分,记录下来

3、观察图画,再填空

6、摆一摆

7、计算

6×2= 12÷6= 12÷2= 4×4= 16÷4= 6×3= 8÷6= 18÷3=

四、总结 作业设计:

和爸爸妈妈一起做除法算式 板书设计:

练习一

6×2=12 12÷6=2 12÷2=6 4×4=16 16÷4=4 6×3=18 18÷6=3 18÷3=6

第五课时 认识除法练习

38

备课时间:20

11、

11、8 上课时间:20

11、

11、15 序号:44 教学内容:

复习除法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理解平均分的概念,会进行平均分。会用两种分法进行平均分。能区别两种平均分的分法及含义。正确读出除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平均分的概念,会进行平均分。会用两种分法进行平均分。能区别两种平均分的分法及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与学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把4粒糖果分给2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分?每个小朋友每次分得糖一样多吗?

2、用小棒摆一摆,看10里面包含着几个2?

想一想:10里面有几个5?

二、练习

1、出示

▣▣▣ ▣▣ ▣▣▣ ▣▣▣

▣▣▣ ▣▣ ▣▣▣ ▣▣▣

你能说出下面的分法哪种是平均分,为什么?

2、先分一分,再填空。

6个桃,每个小朋友2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3、把10根小棒分一分,你能想出多少种分法?分分看。

如果要把这10根小棒平均分,你能想出几种分法?你能画图表示你想的这些分法吗?试一试。

4、把8枝铅笔平均分,可以怎样分?

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 )根。

10根小棒,每5根1份,可以分( )份。

以上两题的分法相同吗?说给同组的同学听听。

5、根据图意列算式,你能列出几种算式?

6、 ▣ ▣▣ ▣▣ ▣▣ 作业设计:

和爸爸妈妈一起做除法算式 板书设计:

认识除法练习 2×4=8 4×2=8 8÷2=4 8÷4=2

第六课时 有关0的除法

39

备课时间:20

11、

11、9 上课时间:20

11、

11、16 序号:45 教学内容:

54页信息窗3 教学目标:

使学生熟练掌握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并在实际生活中熟练运用。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熟练掌握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法的初步认识,会用除法算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谁能说一说你能用除法来解决哪些问题?(请学生自由发言)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提出问题:每只猴子平均分到几个月亮?

你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

小组讨论学习:每只猴子平均分到几个月亮?(指名展示,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引导学生举例,达到进一步理解。)

三、想想做做。

1、自主练习一:1-3

2、先让学生看图自己列式计算,然后引导学生套用规律进行计算。

综合练习,帮助学生熟练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

3、第三题只给出了条件,让学生在自己题问题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列式计算。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先讲解再让学生完成。

4、口算比赛。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作业设计:

在生活中我们哪些地方能够用到0的除法?写数学日记 板书设计:

每只猴子平均分到几个月亮? 0÷5=0(个)

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

第七课时 水中救援

备课时间:20

11、

11、10 上课时间:20

11、

11、17 序号:46 教学内容:

56页信息窗4及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在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学生熟练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除法的局限性,产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愿望。 教学重难点:

40

在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快看动物朋友被困在小岛上了,我们快去救救他们吧!

让我们一起到现场去看看,好吗?

仔细看,你都看到了什么?谁来说说?(指导学生有顺序的说)

二、活动一

1、根据画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谁来说说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

师引导:先用小棒摆一摆,可以怎样平均分?

然后仔细观察我们的计算成果,看看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三、活动二

1、其他小动物该怎样营救呢?

2、看谁能想出好办法?

教师提示:山羊和小鹿的体重差不多,每条船能坐3只。

四、活动三

你能说出几道这样的题来考考你的同位吗?

五、游戏“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教师出题,学生动脑思考并抢答,说的对的快的可以得到一颗智慧星。

8个同学平均分成2组做游戏,每个组有几人?

16根粉笔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几根?还剩几根?

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相似数学问题吗?

四、总结: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法的有关知识,会用除法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除法的局限性,认识了有余数除法。 作业设计:

做数学口算。 板书设计:

救小鹿需要几条船? 15÷3=5(条)

救援队员平均每组几只? 10÷3=

3……1(只)

第八课时 水中救援

备课时间:20

11、

11、14 上课时间:20

11、

11、21 序号:47 教学内容:

58—59页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意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了解有关0的除法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41

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意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了解有关0的除法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活动一

回忆整理:上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你能根据你学的知识编一道这样的题吗?)

二、活动二

1、自主练习1 老师有首儿歌,排排坐吃果果,现在请你们帮他们分果子吧,今天老师带来一些水果,你能帮老师把它们装到盘子里吗?(老师说,学生摆,同桌交流摆的方法)

2、摆一摆,填一填:

让我们用学具摆一摆

出示题目要求,学生先自己动手摆一摆,然后小组内列算式。(教师巡视检查指导。)

3、自主练习3 看,美丽的花园里盛开了鲜艳的花朵,你能把它们插到花瓶里吗?

4、自主练习4 出示情境图

看,大卡车正在忙碌的工作。你能帮助司机叔叔把集装箱装到车上吗?

5、自主练习5 出示情境图

小朋友们认识图上的人吗?没错。他们就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他们正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呢!谁愿意给大家讲讲现在发生了什么故事?

解决故事中出现的数学问题。(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在以后的活动中准备怎样用它? 作业设计: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跟你一起解决故事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设计:

10÷3=3……1(枝)

9÷4=

2……1(只)

第九课时 除法练习

备课时间:20

11、

11、15 上课时间:20

11、

11、22 序号:48 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除法练习。 教学目标:

借助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除法。通过数学游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除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熟练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除法的局限性,产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愿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除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熟练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42

电脑,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习了除法,你们掌握的怎么样?

二、练习

1、根据要求摆图片,有15个小圆片,每5个摆一行,可以摆几行?教师板书算式。

2、师问:你能不能把这15个小圆片,平均摆成3行,每行应该摆几个?摆好后,相邻两个同学说一说除法算式。教师板书算式。] 仔细看,谁来说一说,这道题有什么要求?(仔细观察图)说题意(摆小棒。)

3、自己根据要求摆一摆。

4、第1题:摆2个三角形。

第2题:摆3个正方形。

5、师问:第1题,摆两个三角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谁能列一道乘法算式?你能看图列两道除法算式吗?

第2题方法同第一题。

三、出示信息窗5的挂图

师:看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想请谁进行列式解答

提问完毕后,待学生稍加思考指名列式解答。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数学问题,并且列算式?

学生小组进行学习、交流。

指名进行集体交流。

指名进行交流结果汇报。

四、巩固练习

1、10个○每5个一份,分成了()份

2、10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个。

3、1)12个棉桃,每三个一份,分成了()份。

2)把12个棉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个。 作业设计:

和家长进行除法的口算题比赛。 板书设计:

10个○每5个一份,分成了()份 10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个。

第十课时 自主练习

备课时间:20

11、

11、16 上课时间:20

11、

11、23 序号:50 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除法练习 教学目标:

借助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除法。通过数学游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除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借助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除法。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盒

43

学生学习过程:

一、 复习

二、

练习

1、同学们你们课外活动课,都搞过哪些活动?今天的课外活动又开始了。瞧!“10个小同学来到乒乓室进行活动,他们每2人一组,能分成几组?”

2、一组两人,求分成了几组,怎样列式计算?

10÷2=?(让学生充分谈看法)

也可以这样想:5个2人是10人,分成了组。

可以直接用乘法口诀算。

想:二

(五)一十,商是十。

10÷2=5 分成了5组。

三、巩固练习

1、“练习” “帮鸽子回家”。

2、让学生分析题意,并完成此题。

问:有6个窝,12只鸽子要回家,每个窝是几只鸽子的家?

3、兔妈妈带领一群小兔子拔了一堆萝卜,她要分给小兔们吃,现在遇到了困难,你能帮她解决吗?

引导学生分萝卜,出示课题。

引导观察,本题的两个条件,

20个萝卜,每只兔子吃5个,可以分给几只兔子吃?

20个萝卜,平均4只兔子吃,每只兔子吃多少个?

(小组内讨论解答)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在以后的活动中准备怎样用它? 作业设计:

和家长进行口算题比赛。 板书设计:

根据练习情况进行板书

第十一课时:单元测试。

备课时间:20

11、

11、17 上课时间:20

11、

11、

24、 序号:51 教学内容:第五单元测试。

教学目标:检查学生对本单元所掌握的情况。 教学过程:学生做试卷,教师巡视检查。

第十二课时:讲解试卷。

备课时间:20

11、

11、21 上课时间:20

11、

11、28 序号:52 教学内容:讲解第五单元试卷。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找出试卷中的错题,培养学生独立改错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设计:

1、教师引导学生看试卷,找出试卷中的错题,能独立改错的独立改错,教师巡视指导。

44

2、分小组交流,能在小组中解决的在小组中解决,教师参与小组交流。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3、讲解出错最多的题目。 (1)第一题:填一填。

第三小题看图填空,有六名同学没看懂图意,填错了。 (2)用数学。

第三小题,有的同学只算了一问。教师请同学认真看题,说信息、问题,解决方法。 (3)智慧冲浪,请做对的同学说说自己的做法,再出同类型题目加强练习,全班交流,进行巩固。

4、根据学生测试的情况,表扬有进步的学生,请较好的学生说经验。

第六单元

小桥流水人家

教学内容:

认识方位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要运用有关确定物体位置的知识,例如:学生在教室中的座位,学生家的门牌号等。教材尽可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这些知识经验系统化、数学化。以实践活动为主开展学习活动,并为学生的合作交流提供足够的空间。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描述物体所在的平面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使学生能区分东、南、西、北的方位,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位,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位确定其它三个方位。使学生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知道平面图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绘制,并能在平面图上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和行走路线。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描述物体所在的平面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使学生能区分东、南、西、北的方位,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位,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位确定其它三个方位。 课时分配:

共4课时:信息窗1 2课时 信息窗2 2课时

第一课时:信息窗1一探访桃花村

备课时间:20

11、

11、22 上课时间:20

11、

11、29 序号:53 教学内容:

教科书P63-P66 辨认方向 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情境,学会根据指定的东 西 南 北中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乐园

6×3 27+9 7×8 24÷8

45

9×2 49÷7

5×4 24-8

2、情景铺陈

今天我们导游班培训开始上课了。我是一名合格导游。

二、探究新知:

作为一名优秀的导游,必须具备两项素质:

1、认识方向

2、会看地图

(一)认识方向

1、谁认识方向,你是怎样辨别方向?

2、请大家面向北方站好,你能说出你的左边、右边和后边分别是什么方向吗?面向北,大家能够很快地说出其它的三个方向。

三、新授:

校园的北边是什么?南边是什么?东边是什么?西边是什么?现在我们要做一张学校的平面图,需要将学校的四个建筑物贴在这张图上,你认为贴在哪儿合适?示贴的结果,并说明你的理由。

四、练习巩固。

刚才,我们学会了辨认地图上的方向,增长了本领.下面让我们一起帮助图上的小朋友判断一下到桃花村怎么走,好吗? 学校大致在你家的哪个方向?说说从你家到学校的路线,和老师一起表示在图上。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第二课时 信息窗1一探访桃花村

备课时间:20

11、

11、23 上课时间:20

11、

11、30 序号:54 教学内容:

65—66页的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学会根据指定的东 西 南 北中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重难点:

经历辨别方向与确定位置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1、口算乐园

8×3 53+8 6×5 54÷9

7×3 36÷6

6×4 35-9

2、复习: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的方位

说一说

46

1)面对南面,左面是( ),右面是( ) 2)面对东面,后面是( ),右面是( ) 3)面对北面,左面是( ),右面是( )

问一问

1)谁来说一说教学楼在操场的哪一面? 2)谁还能像老师一样问问你的朋友?

二、练习:

1、自主练习第一题:让学生面向给定的方向站好,再说出其他三个方向。如面向东方,说出左、右、后面分别是什么方向。

2、自主练习第二三四题: 我说你做。

根据提示,按给出的方向及步数行进. 1)交通工具总动员。

小轿车头朝东,请小轿车向南走,大客车向北走,火车向东走,飞机向西飞。 2)说一说。

说一说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目的地的过程。

3、自主练习第五题: 他们的家各在哪里? 本题是根据描述在图上找位置的题目,是一个看路线图的变式练习。

4、自主练习第六题: 综合题

本题是一个相对综合并且且有开放性的题目,可供选择的方法很多。

第三课时 信息窗2—小桥流水人家

备课时间:20

11、

11、24上课时间:20

11、

12、1 序号:55 教学内容:

教科书P67-P70 观察物体形状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物体,辨认从正面 上面 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课。

给桌上的小熊拍照。

出示拍好的照片,谁来说一说拍到了小熊的哪一面?

小熊遇到了一个难题:这些照片分别是谁拍摄的?

一只小熊,为什么会拍出不同的照片?

揭题:观察物体

二、探索新知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景,你们想看吗?

图上的三个小朋友同时看到了这只小船,他们看到的船的形状一样吗?

是不是这样的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只船模,你来试一试,从不同的方向来看它,看到的形状一样吗?

47

刚才大家观察得很仔细,判断得也很正确。再来判断一下这几幅小船图画分别是谁看到的好吗?

对,从不同的方向观看物体所得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而且我们不仅可以根据观察的方向来辨认物体的形状,而且也可以根据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来确定观察的方向。

例如(出示图),这两个图形你能判断出是谁看到的吗? 想想做做。

照下面的样子看茶壶,说说你看到的是右面的哪一幅图。

一个热水瓶和一个杯子摆在桌子上看一看,每人说说杯子在热水瓶的哪边?

出示教学楼图,说说下面的图各是从楼房的哪一面看到的。

课时4 观察物体形状

备课时间:20

11、

11、28上课时间:20

11、

12、5 序号:56 教学内容:

教科书上自主练习及补充练习。 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白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是日常生活和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需要,也是提高认识平面图的能力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明白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是日常生活和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需要,也是提高认识平面图的能力的需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与学活动过程:

一、复习。(游戏法)

指定4名学生在玩具车四周站好,其他学生猜:谁看到了汽车的哪一面?然后4人变动位置,其他学生举起相应的照片。

自主练习第一题: 连一连。

本题是让学生辨认从正面和侧面观察到的钟表的形状, 自主练习第二三题: 1.下面的电脑图分别是在电脑的哪个位置看到的? 2.观察下列各图,说说各是谁看到的.

二、想想做做。

1(1)、请学生观察钢琴实物。

(2)、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画线连一连。

2、出示挂图,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用线

连一连。

3、(1)、出示

48

(2)、出示

b.要看到

应该站在哪里?

4、从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的上面看,各看到什么图形?你能用线连一连吗?

第七单元

制作标本—表内除法

教学内容:

制作标本—表内除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初步认识了除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以后继续学习除法相关知识的基础。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口诀求商的方法,比较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初步认识“倍”,了解“倍”的意义。在实际情境中,体会乘初法之间的关系;能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的现实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难点是理解倍的意义 课时分配:

共12课时:信息窗1 2课时

信息窗2 2课时

信息窗3 2课时

信息窗4 2课时

信息窗5 2课时

回顾整理 1课时

综合练习 1课时

第一课时:表内除法 信息窗1——采集动植物标本

备课时间:20

11、

11、29 上课时间:20

11、

12、6 序号:5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2—73页,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学习用2-5的口诀求商,经历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学习用2-5的口诀求商,经历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49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郊游吗?带郊外去玩都参加什么活动?

二、引导学生看图,并提出、解决问题。

1、引导看图,提出问题。

请学生认真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1)师:15÷3=?你怎样计算?

2)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吗?

3)交流:

用小棒摆;用乘法口诀

师:你喜欢用哪中方法来计算?

3、平均每人采了几朵花?

师:8÷2 =?怎样计算?

8-2-2-2-2=0;用乘法口诀

启发: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讨论再交流

讨论:还可以写成竖式: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

学生先观察图画,讨论交流后说说图意,再进行涂颜色,最后指名说说为什么这样做。

2、自主练习第6题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幅漂亮的图画,想不想看看?

2)出示课本自主练习第2题图。

3)师:两人和打一把伞,够吗?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纷纷上台展示自己的风采。

3、第2题。先完成填空,再写乘法算式。

4、第4题。引导学生说说意思再计算。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同学听一听。课后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听。

第二课时: 表内除法 信息窗1——采集动植物标本(练习)

备课时间:20

11、

11、30 上课时间:20

11、

12、7 序号:58 教学内容:

教科书74—75页,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

经历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的基础上,熟练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经历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的基础上,熟练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50

第五篇: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1课题 变花---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信息窗解读:这幅图呈现的是魔术师在舞台上表演魔术变花的情景。图中的信息有:魔术师变花,变了3次每次2朵;有4个鱼缸,每个鱼缸4条鱼;空中挂着5串灯笼,每串3个;有4盏聚光灯,每盏有6个灯泡。情境创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借助情境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 2.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根据图意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体会乘法的意义,体现算法多样化。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魔术表演吗? 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精彩的魔术表演吧。 (出示主题图)

二、新授,解决问题。

1、初步感知画面。 师:多神奇的魔术表演啊, 你都看到了什么?同学们这里会也藏着很多奇妙的数学知识,不信大家仔细的观察一下。

2、提问题。

师: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请你们接着看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和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学生可能回答:

一共有多少朵花? 一共有多少条鱼? 一共有多少个灯笼?

3、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们很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谁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生:2+2+2=6(朵) 第二题:4+4+4+4=16(条) 第三题:3+3+3+3+3+3=15(个)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几个算式,你发现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连加 生1:加数相同。

师:对每一题的加数都相同。2+2+2是几个2相加? 生:3个2相加,(依次说出后几个算式。) 师:请同学说一说20串灯笼的个数,怎么写算式? 生动手写:3+3+3+3…… 师:你觉得写起来怎么样? 生:很麻烦。

师:怎么就不麻烦了? 生:用乘法。

师:你真爱学习。这个内容我们在下节课里学。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图:生说,师判断

2、出示图:师说题意,生填写,集体订正。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上,引出多种不用的解决方法,然后着重认识几个几连加。引导学生充分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这样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都是非常有益的。

2课题 体验相同加数连加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借助练习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练习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

2.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学习和练习过程,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根据题意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体会乘法的意义,体现算法多样化。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出示教具模块,分三组摆好。

进行提问:想知道一共有几块模块怎样列算式?

2、学生回答:3+3+3=9(块)

3、说说算法:一共有三组,每组有三个。

二、巩固练习。

(一)练习第三题:数一数,算一算。

1、让学生数数图中水果的个数。

2、列出相应算式。

3、找学生说说算法。

(二)练习第四题:小鸡种禾苗。

1、先让学生观察图,自己说说图意(个性设计)

2、小组交流图意,独立列出算式。

3、集体交流

4、教师提示;禾苗有多少棵?可以有几种算法?

5、提示算法多样化:不同的观察角度有不同的算法,同学们一定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三)练习第五题:洗照片(讲解法)

1、仔细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什么?

2、小组交流图意,教师加以指导。

3、独立列出算式。

4、集体交流。

5、教师讲解:一共有三张照片,每张照片上有三个人,每人洗一张照片。

(四)练习第六题:找规律、涂颜色。

1、先让学生巩固复习单数、双数。

2、让学生观察图,自己说说图意。

3、独立列出算式。

4、集体交流。

三、补充练习。

1、利用投影出示电脑图,让学生仔细看图。

2、组织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四、布置作业

完成基础训练。

五、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六、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简便。

教学反思:在这节练习课中,我采用了同桌合作,小组讨论交流,交换学具的个数等形式,反复进行练习,不仅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几个几连加运算的基础,还进一步理解了乘法算式的意义。

3课题 变葫芦---乘法的初步认识

信息窗解读:这幅情景图是第一个信息窗的继续和发展,呈现的是魔术师变葫芦的情景。图中的信息有:8串葫芦,每串5个;3个笼子,每个笼子里有4只小鸟;4盏聚光灯,每盏灯有6只灯泡……情境创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乘法意义的学习。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数与算的过程,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以及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乘法计算的简捷性,初步有符号感。

3.体验乘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个性化学习及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4.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生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使学生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加法和乘法间的转化。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喜欢刘谦的魔术表演吗?魔术表演不仅非常神奇,在魔术表演的过程中还隐藏着很多数学知识呢,我们今天就来一起研究隐藏在魔术表演中的数学问题。

2、学生观察信息窗,搜集有关信息。 师:从舞台上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3、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师:看魔术师的表演,你能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交流根据信息提出的数学问题。

二、师生合作探究。

1、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如:6+6+6+6=24,4+4+4=12,5+5+5+5+5+5=30

2、初步感知加法算式的繁琐:魔术师变出了这么多宝葫芦,在列式计算时你有什么感觉?

初步思考:魔术师如果变得串数更多呢?比如8串呢?

3、明确探究问题。

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在板书时,老师故意写成9个5相加。 学生发现老师的错误后帮助找出写错的原因。

师:那我们能不能想一种新写法,既能让人看懂是8个5相加,写起来又不易出错比较简便呢?

4、小组合作交流,创造数学符号。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

学生讲述自己创造方法的想法,然后大家来比较每种写法的优点。

5、引入乘法。

8×5=40或5×8=40 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意义和读法。 引导学生观察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 学生交流。

师生小结: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是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另一个因数是相同加数的个数。

师生一起用手势表示从加号到乘号的过程。

进一步让学生明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三、练习拓展,巩固新知

练习1:根据魔术师的表演把写出的加法算式改写出乘法算式。 练习2:寻找生活中的乘法。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后反思: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已经学完,也为学生作了相应的检测,总体来说还可以,但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有许多同学对乘法的意义理解还不透彻,如7个6相加,有些同学列式为6+7.而求8+8+8+8+8+8+8+8的和是多少,有些同学列式为8×8.另外,学生对生活中的题目解决不够好,(1)一星期有7天,3个星期有( )天。(2)我们每天在学校的时间大约是6小时,一周(过双休)在校学习时间大约是( )小时。这两个题目可以说是拔高的题目,仍有大部分的同学做对了,但也有老师讲解完还是不明白的同学,还需多进行生活实践类题目的指导。

4课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练习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2. 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得出乘法的积。教学重点:使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根据图意和加法算式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钢笔挂图,教师问:同学们仔细看图,一共有几个两枝? 回答:(3个)

谁会列加法算式?2+2+2=6(个)

小组讨论交流:根据加法算式列乘法算式。

出示小花图,教师问:同学们仔细看图,一共有几个5朵? 回答:2个 ,

下面小组讨论交流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怎么列。汇报学习结果。

二、补充练习

(一)动手操作题:

1、每堆摆2个,摆4堆。

2、小组讨论交流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怎么列。

3、汇报学习结果。

(二)动手摆一摆

1、每堆摆4个,摆2堆。

2、小组讨论交流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怎么列。

3、教师和全班学生讨论结果

三、自主练习

(一)练习第三题: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1、让学生观察题意

2、全班进行交流

3、教师提示:题目中有乘法,有加法,注意仔细审题。

4、学生完成

5、全班交流

(二)练习第四题:找朋友

1、先让学生观察图,自己说说图意

2、小组交流图意

3、集体交流

4、教师提示;秋天到了,枫树上的叶子掉了下来,要仔细帮他们找到家。

5、学生做题

(三)练习第五题:大手小手秀一秀

1、同学们把手拿出来,摆一摆,你看到了什么?

2、小组交流图意,教师加以指导

3、独立列出算式

4、集体交流

5、教师讲解:注意观察好图片

(四)练习第六题:找规律、画一画

1、先让学生巩固复习乘法算式的意义

2、让学生观察图,自己说说图意

3、独立画一画

4、集体交流

四、补充练习

1、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5+5+5+5 3+3+3 2+2+2 (5×4 或 4×5 2×3 或 3×2 2×3 或3×2 )

2、练习第一题,

出示投影,学生做练习:

每堆有几个胡萝卜,有几堆,一共有几个。 每盘有几个草莓,有几盘,一共有几个。 同桌讨论后,把答案填上。

3、先摆一摆,再说一说:

( )个( )相加以及乘法算式,进一步理解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 2个3相加 2×3=6 或3×2=6 3个4相加 3×4=12 或 4×3=12

五、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六、布置作业。

完成基础训练,提前预习下一课。

教后反思:在这节练习课中,我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每组选出一名学生代表发言,再集体订正讨论,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5课 题 教科书第8-9页信息窗

3、自主练习。

信息窗解读:这幅情景图是前面信息窗的继续和发展,用连环画的形式呈现了魔术师变鸽子的情景。原来桌子上有三顶帽子,每顶帽子里面有1只鸽子,经过魔术师一变,帽子里一只鸽子也没有了。借此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1和0的乘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巩固所学内容,能根据图意列出连加的算式,说出是几个几相加。

2、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

3、总结出1和0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总结出规律。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有关0的乘法。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一填(投影出示) 3+3+3+3=()×() 7+7+7=()×() 5+5+5+5+5+5=()×() 6+6+6+6+6=()×()

2、写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4 × 3 = 12 ( ) ( ) ( )

3、谈话:神奇的魔术家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节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魔术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魔术家的表演吧!语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授。

出示挂图:第一幅图

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说魔术师在变什么魔术?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几个数。

老师引导学生提问:第一幅共有几顶帽子?几只鸽子?板书:原来三顶帽子中一共有几只鸽子?谁来解决他的问题?(指定5名以上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列式板书)。

提问:谁能列出加法算式?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 出示挂图:第二幅图

思考:魔术师现在在变什么新花样?谁看懂了?老师引导学生第二幅有几顶帽子?几只鸽子?

老师想问问大家现在三顶帽子里一共有多少只鸽子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答出0只。 提问:谁能列出加法算式?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

(老师在黑板上列式板书)。

出示书中的思考题: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思考1和0的乘法算式的得数分别有什么规律?然后通过小组的合作,实践、体验,最后总结要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结论:1和任何数相乘,得数就是这个数。 0和任何数相乘,得数都是0。

三、巩固练习。

1、 提问:

(1)图中一共有几棵树?你是怎么知道的?

谁能列出加法算式?说的对吗?为什么他说得对?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你为什么要这样列算式?(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

(2)树上一共结了多少个果子?你是用什么办法算出来的?

什么方法数得快、算得快?

请你在书上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让学生比较数数的方法、连加的方法、乘法哪种方法最快)

2、 根据插图,按顺序回答。

(1)吊椅上现在坐了几个人?指名上黑板列出加法和减法算式。(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只要学生的问题符合题目内容,都要给予肯定。

3、自主练习第

4、5题。

4、自我检测:我学会了吗?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1+1+1=3 1×3=3 0+0+0=0 0×3=0 教后反思:学生能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并说出算式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并能和加法算式进行联系,学生在找0和1的乘法算式的规律时,很容易总结出规律,但在具体做题时个别学生还是把乘法和加法的结果搞错,应让学生多多练习,加以巩固.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