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外国人怎么教育孩子
第一篇:看外国人怎么教育孩子
外国人怎么教育孩子
爱孩子和教育孩子本来应是一码事,但中国的家长却把爱和教育当成两码事,把爱和教育隔离开来,中国的家长对孩子爱得无以复加,但却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长大;中国的家长理解的教育就是“分数”“大学”“硕士”“博士”“清闲高薪的职业”„„也就是说中国的家长总是把教育结果当成过程,而忽视过程中的积累和良好习惯的培养,结果当然没有结果!请看看外国人怎样教育孩子!
美国:把尊重孩子放在第一位
美国家长们认为,除营养和知识外,孩子们更需要的是尊重。因为他们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和孩子讲话,美国家长从不高高在上,而是平等地与孩子交流。孩子不肯吃饭时,美国家长从不硬逼,而是婉转地说:“你看萝卜馅饼在等着你,你不吃它,它就不高兴了。”孩子做错了事,家长很少动辄指责孩子,而是说:“我想你不是有意的,下次就不会这样做了。”如果孩子要换衣服,他们也是以商量的口气说,让孩子拥有选择的权利。带孩子外出串门时,如果主人拿出什么东西给孩子,美国家长不会像大多数中国家长那样,提前替孩子回答“他不吃”、“他不要”等,而是由孩子做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孩子的需要一概满足,对于主人没有主动提供的东西而孩子又想要,家长一般会在适当的时候做出解释和说明。比如,当孩子想要主人家珍贵的玩物时,家长就会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东西,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需求而不顾别人的感受,从而让孩子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
不少中国家长喜欢“人前教子”,常在别人面前指责、训斥自己的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等。而在美国,家长们认为这是一种犯罪,因为对孩子当众的指责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第二篇:看美国人、欧洲人和中国人怎么买车
星期六早晨走进汽车销售公司,一边吃着他们免费提供的汉堡,一边听销售员殷勤唠叨,不一会,交钱、拿车钥匙、开车走人—这是美国人的购车方式。
我们不禁失笑:美国人买车,原来就像吃麦当劳那样随意。
与美国人比起来,欧洲的买车族更像从经典油画中走出来的贵族。
当欧洲人有了买车的想法后,他们会漫步到经销商那里定购,定购的车将在数个星期之后被送到。整个过程,就像坐在左岸的酒吧里品尝MACANUDO雪茄那般慢条斯理,有些许的诗意和悠闲。
在中国,我们买车就好像读一个MBA,首先要温习功课:排量多少、哪国产的、有啥特点、发动机什么型号什么性能„„都了如指掌。在中国想要买车的人好像都要达到博导级别,才不会吃哑巴亏;至于现在不买车但以后想买车的人也都像专家。有一天我竟然听到,一群年轻人在聊吉利美人豹时,谈笑间就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的结构和未来竞争态势。
是的,中国人买车似乎在拍一张全家福,往往拖儿带女去看车。所以车主大多是没有“主权”的,还往往紧张得就像被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名教授检验MBA的入学资格一样。渐渐地,中国经销商普及试车,增加了买车的时间成本,但并没有对购买决策有什么实质帮助。事实上,大多数人试完车后,还得回家上网搜索和反复研究报纸周末版的试车报告。
买车真累。于是才发现美国人的潇洒。但回过头来想一想,美国方式的潇洒中,多少还体现着负债民族的消费冲动。
太多的美国人往往驾驶着一辆自己原本不需要的车离开车行。他们希望银色时尚型的,却开走了一辆酷似邮政车的绿色玩意儿。他们被业务员的怂恿所诱惑,买了两千美元的汽车导航系统,而实际需要的只是一副能头顶蓝天的廉价天窗。
而欧洲人通过定购表现出了那块大陆上的悠闲、贵族气质。据《福布斯》杂志报道,60%法国制造的雷诺车是定购的,而通用汽车在德国的Opel品牌有52%过定购销售。
事实上,这种气质并不仅仅在汽车定购上显现其文化印记,即使在成衣工业异常发达成熟的今天,高级时装的定购在时装界仍然意味着最高的特权。很多欧洲人看来,像在超市购物一样选车买车,就像平庸之人没品位的生活方式。为一辆新车等上几个星期,美国人压根就没有过这种概念。在这个讲求实效的国度里,耐心指数比道琼斯股票低得多。《福布斯》的数据显示,通用汽车在北美销售中,定购所占的比例只有10%。
除了美国文化的原因,美国汽车固有的销售模式也令定购在美国大地“火”不起来。在美国汽车产业链的末端,经销商只有在车被开走之后才能拥有制造商的货款,所以只有车卖出去后才能支付销售业务员工资。如果经销商达到月度销售目标,制造商还会给予一定奖励,经销商也把一部分奖金发给销售业务员。于是,在美国的汽车销售公司里,每个销售业务员都是语言的暴走族,英语发音奇快。在这种价值链里自然只生产一种哲学:“快点把这堆钢铁弄走。”
当然,在中国也有定购汽车,但我们的定购更多的是象征和宣传。比如某新型车,从发布价格之时就宣布接受订单无数。可还没过上半年就开始促销降价了,你让我们善良的消费者们究竟该相信谁呢?
记得看过一篇关于差距的文章:
“俺刚娶上媳妇你们又独身了;”
“俺们刚把青菜上的害虫灭掉你们又爱吃虫啃过的青菜了;”
“俺刚嘴角有点油你们就说要吃杂粮了„„”
其实,说穿了,美国、欧洲和我们的买车方式存在着差别,但不是差距。那只是适合与不适合的差别,是汽车文化不同造成的差别,是汉堡,雪茄与全家福的差别。不存在可比性。
我们走了一个多世纪,才刚跨入私家车的门槛。累点,但还值。特别是看到家人不受等车之苦,看到旁人羡慕的眼光,总还是理性消费之后最为感性的满足。而这,正是全家福的精髓
第三篇:六年级的孩子早恋 这个事情你怎么看?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早熟,小学开始就“早恋”,那么,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早恋,您怎么看待呢?这已经是青春期的开始了,你还能视而不见吗?
语文作业学写“情书”
女儿就读于苏城某国际学校九年级的林女士“吃了一惊”,“这周的阅读主题竟然是‘爱情’,英语课读原版的罗密欧朱丽叶,语文课练习写情书表白喜欢的人,简直明示暗示恋爱的季节到了……”
虽然有点吃惊,但林女士向女儿了解了一番以后,对于这样的作业还是表示了理解和欢迎,“青春期这个话题是回避不了的,不管是国外的罗密欧朱丽叶,或者是国内的《红楼梦》、《牡丹亭》,名著里的爱情比比皆是,与其遮遮掩掩,倒不如顺应孩子们的成长特点和规律,进行引导。”
没有恋爱经验的女儿拿到“写情书”的作业还有点犯愁,“老师说最好是采访长辈,模仿那个年代的情书,总之介绍自己,表达倾慕。女儿还真来采访我和她爸了,对我们那时的故事听得津津有味。这样的亲子交流机会还挺温馨的。”女儿还告诉妈妈,学校心理辅导室的老师也给大家讲了爱情,给了一些实用的建议,比如要从朋友、友谊开始,给身体接触一些感情基础等等,“女儿觉得说得很对。”
六年级女儿有“老公”:
家长秦女士对于这个话题是有点“哭笑不得”。女儿上小学六年级,最近老被同学们起哄和一个男生“很要好”。有时去接送时,发现同学们见她还会说:你“老公”在操场。“感觉小姑娘还有点小得意,但作为妈妈,我听了真不太舒服,但也想不出什么办法。”
秦女士说,也曾和女儿认真谈过这个事,“但是她说我大惊小怪,完全不承认和那个男生早恋。而且据她说,班上其他同学也有这样互称‘老婆’老公’的情况。”“我也相信她和那个男生确实‘没什么,可她就是喜欢这样称呼,还和那个男生会聊得多些。”
细心的秦女士悄悄地关注了女儿的QQ空间等社交平台,她总结说:发现孩子们把这当时尚。很多时候是,因为身边的好朋友有所谓的“男(女)朋友”了,就想效仿,觉得比较有面子。
七成多家长对“早恋”宽容:但希望能“柔性干涉”
随机采访了近20名家长,他们的孩子都是00后,年级分布为小学六年级到高二。有意思的是,其中15人对孩子“早恋”表示了宽容和理解的态度,“他们的身心成长到这个阶段了,对异性有好感,好奇也挺正常吧。”初三男生家长李先生说。
在问到发现孩子有“早恋”的“苗头”会不会干涉时,八成家长表示会“柔性干涉”,还有个别家长认为“不必干涉”。我们的采访调查还发现,家长们最担心是“早恋影响学习”,而最大的困惑在于“不知道该如何和孩子来讨论这个话题”。“这件事他们一般不会主动和父母说,尤其是事关自己的话。”家长张女士说。“班主任就向我反映过儿子和一个女生走得特别近的情况,以我对孩子的了解来看,他只是想引人注目而已,也不见得是真懂什么感情。但作为家长,还是担心。教育是绝对需要的,但不知道怎么教育,最好大家能坦然地谈这个问题。”家长舒女士说。
家长发言:
“对于孩子们异性间的感情问题,我不下可否的定论。肯定的是少年少女互生好感属正常,如果在这个阶段能激发向上的正能量,那也未尝不可。”——冯女士(女儿高一) “到了这个年纪,没人喜欢才叫悲哀吧。我巴不得儿子谈朋友,积累点经验,省得到大学傻乎乎的。”——陈先生(儿子高二) “我会柔性干涉一下,但绝不棒打鸳鸯,这个年纪的孩子逆反,越打感情还越好。从生理上来说,他们现在对异性有好感很正常,但也要提醒,毕竟他们心智发育还不成熟,都比较自我,情绪易失控,矛盾易激化,容易出事。”——袁先生(儿子高一) “适当引导是必须的吧,要告诫安全问题,进展不掌控,万一荷尔蒙爆发……还必然会念叨一番别影响学业,其他应该没啥了,感情挺美好的呀。”——张女士(女儿初一)
“也就一种好奇的尝试,不想太过关注,过一阵他们自己失去兴趣淡了的可能性很大。”——顾先生(儿子高一) “现在网络文化也是推波助澜,老是嘲笑单身狗。”——沈女士(女儿初一) “在我家娃就读的国际学校,人不叫早恋,直呼爱情。恋爱在高中也算一门课程。”——张女士(儿子初三) “感觉孩子到了这年纪体验下感情不是坏事。而且孩子们还蛮天真,感情也单纯,我女儿想象中的恋爱就是牵手吃饭聊天,最多悄悄地KISS。”——凌女士(女儿初二) 专家出声:
人在每个成长时期都有对情感特定的需求,青春期也不例外,对异性的暗恋、好感,是‘天性’,不必避讳。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这个时间点上,如果孩子的情感状态有些缺陷或不足,这朵‘玫瑰’的生长也会出现一些令人痛心的偏差。
从学校来说,尽可能用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引导,但从生命教育角度来说,学生的‘爱情教育’以及相关的‘性安全教育’,家庭、社会和学校都还做得远远不够。这本该是一项过程化的教育,而不是说到了初中阶段突然冒出来的,尊重天性、专业科学的情感教育及指导应该从小开始普及。”
第四篇:孩子没有学习兴趣怎么办?来看看一定有用
孩子没有学习兴趣怎么办?
三学苑学习卡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咨询QQ:54510590 ,淘宝旺旺:lynx1905免费提供相关资讯! 网站:.cn
让您像看电影一样欣赏课文!......像唱卡拉ok一样配乐朗诵!........
像看DVD一样观看特、高级教师的课堂实录!.......
像看动画片一样复习重难点知识!.........像玩游戏一样做作业!............
像私人教师一样,不懂即问,随问随答!..........
为教师减负!为学生减压!为家长解优!
免费体验!!!!!!!!!!!!!!!!
全国唯一通过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评价中心”鉴定的教学资源库
全国唯一根据新课标教材按每章、每节、每课系统地开发教育资源的教育网站国家“信息技术与素质教育实施研究”实验基地,全国学校信息技术与素质教育优质服务示范企业
课程范围:小学、初中、高中全部课程
汇聚近百名特、高级教师,历经四年精心打造的教育平台——三学苑教育网隆重面世!!!
三学苑创建了自己的4A理念: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学到任何知识!
“五步学习法”-----三学苑的教育专家历经四年创建!
第一步:MTV朗读——增强学习记忆;象看电影一样欣赏课文,象唱卡拉OK一样朗读课文;
第二步:名师课堂——加深课程理解;象看DVD一样观看特、高级教师课堂实录,集情景、试验、动画、讲解于一体;
第三步:动漫释疑——提高学习效率;象看动画片一样进行重、难点复习;第四步:在线测试——提高学习兴趣;象玩游戏一样做作业;
第五步:既时答疑——让学生大胆发言;象你的私人教师一样,随时可以通过视频、语音与老师交流,不懂即问,随问随答。
资源优势:
新——按照新课标要求,体现新课程理念。
齐——各学科每章、每节、每课的MTV式课文朗读、精品课件、习题、影音素材、动画试验、图片等应有尽有。
全——包含全国各地主流版本,各主流版本的主干学科。
活——资源可随意修改、编辑、调用、目录清晰、使用方便。三学苑教育网是中国-国家“十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与素质教育实施研究》基地。
“在没有网络学习这东西之前,人们只能通过学校的教育模式来进行学习,老实说,这种学习真的很枯燥,有问题也会因为面子问题而不敢提问,造成恶性循环。现在可好了,网络的普及帮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
小学
姓名:黄诗远(化名)地址:重庆学校:重庆某重点实验小学五年级
像唱卡拉OK一样配乐朗诵、像看电影一样欣赏课文、像玩游戏一样做作业……这样的学习世界,《yy学习通》帮我实现了。凭着这套学习方法,我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取得了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的进步,语文考试拿了全班第一名,参加区的奥数比赛拿了前5名。
意想不到的成绩,帮我摘掉了“后进生”的称号,找回了自信心。继续使用后,连最差劲的英语都获得巨大的进步。期末考试,英语考了97分,数学满分,语文98分,这回“小升初”考上重点初中就有希望了,可把爸妈乐坏呢。初中
姓名:赵朵(化名)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学校: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初三
我从小在大草原里过着游牧生活,根本没真正上过小学。初中一年级时,我连英语最基本的a、b、c、d都不会读、不会写;普通话发音不标准;数学考试不及格是家常便饭。现在,我已从待优生跃升到别人眼中的“天才”,靠的就是扎实的学习方法。当你掌握了高效的学习方法以后,就意味着可以比别人学的更快、比别人掌握的更多,当然也会比别人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当然,我掌握高效学习方法是有一个功不可没的好帮手——yy学习通,它的学习方法真得很实用,所以我向大家强烈推荐。
高中
姓名:李渤(化名)地址:浙江杭州学校:清华大学大一
“yy学习通”特别实用,它从学习中的各个环节依次入手,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处理办法。在讲授知识方面,它会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出不同的授课方式。高三前,我数学特别差,使用它后,每次月考,数学成绩都比上一次高出10多分,名次升了十多位。此外,我的英语也是特别差,那一段时间,我简直就把“yy学习通”当作自己的救命稻草。如果说以前是用眼睛、耳朵学习,现在完
全是用大脑学习,学习内容就像刻在石头上,根本不可能忘得掉。高考,我以数学满分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
淘宝购买地址:超值特价淘宝旺旺:lynx1905
联系QQ:318927155
第五篇:外国人如何教育孩子理财
外国人如何教育孩子理财 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人们十分重视儿童的理财教育,这种教育甚至渗透到了儿童与钱财发生关系的一切环节之中。尽管社会背景存在差异性,但这些理财教育的理念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投资 8岁“当家”终身受益 理财方面的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新泽西银行的创始人法尔瓦诺在他的独子8岁时,就教他如何管理自己的大学教育基金。当孩子15岁时,父亲不幸去世。但幸运的是,“父亲教给我很多规律与法则。”小法尔瓦诺说。从那时起,他就开始独立处理家族的财务事宜。 自主决定投资组合 许多人向富人建议,不要让孩子们知道将要继承的财产数额。乔布夫妇却不这样想。“我们的两个孩子都知道他们各自有一个信托基金。”乔布鼓励孩子们参与市场投资,女儿16岁时就从父母那里得到4000美元用于投资。父母为她介绍了一个可信赖的投资顾问,但将投资决定权交给女儿。她现在已经有一笔大多数成年人都求之不得的证券投资组合了。 法国人理财:家长给孩子设帐户 法国人是浪漫而又崇尚消费的民族,法国孩子不仅受到热衷于高消费的家长的影响,而且周围环境中的电视、画报等媒体中铺天盖地的广告更是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他们的消费欲望。 法国的家长们认为应该给自己的孩子发放零用钱,他们认定,即便是小学生,都会有各自特殊的消费需要,同样需要一笔开销,对此家长理应予以尊重和支持。 法国的父母在孩子
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对他们进行“家庭理财课程”的教育,让他们学会区分不同金额的钱币,明白金钱与购买之间的“有机关系”,不知不觉让他们建立理财的意识。法国家长们认为,让孩子早早拥有属于自己的“私房钱”有利于培养孩子经济上一定的独立性。他们还鼓励孩子将这笔看似不起眼的小钱消费掉,然后和孩子交流感受,帮他们分析消费是否合理,让孩子从中获取经验,汲取教训。 随着孩子的消费欲望和消费种类的增加,法国家长给孩子的零用钱也适当地提高。法国家长大多在孩子10岁左右时,就给他们设立一个个人的独立银行帐户,并划入一笔钱,而且这笔钱是不少的,有的会有上千甚至数千法郎。之所以这样做,他们是想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明智、科学,而不外国人如何教育孩子理财 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人们十分重视儿童的理财教育,这种教育甚至渗透到了儿童与钱财发生关系的一切环节之中。尽管社会背景存在差异性,但这些理财教育的理念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投资 8岁“当家”终身受益 理财方面的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新泽西银行的创始人法尔瓦诺在他的独子8岁时,就教他如何管理自己的大学教育基金。 1
当孩子15岁时,父亲不幸去世。但幸运的是,“父亲教给我很多规律与法则。”小法尔瓦诺说。从那时起,他就开始独立处理家族的财务事宜。 自主决定投资组合 许多人向富人建议,不要让孩子们知道将要继承的财产数额。乔布夫妇却不这样想。“我们的两个孩子都知道他们各自有一个信托基金。”乔布鼓励孩子们参与市场投资,女儿16岁时就从父母那里得到4000美元用于投资。父母为她介绍了一个可信赖的投资顾问,但将投资决定权交给女儿。她现在已经有一笔大多数成年人都求之不得的证券投资组合了。 法国人理财:家长给孩子设帐户 法国人是浪漫而又崇尚消费的民族,法国孩子不仅受到热衷于高消费的家长的影响,而且周围环境中的电视、画报等媒体中铺天盖地的广告更是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他们的消费欲望。 法国的家长们认为应该给自己的孩子发放零用钱,他们认定,即便是小学生,都会有各自特殊的消费需要,同样需要一笔开销,对此家长理应予以尊重和支持。 法国的父母在孩子
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对他们进行“家庭理财课程”的教育,让他们学会区分不同金额的钱币,明白金钱与购买之间的“有机关系”,不知不觉让他们建立理财的意识。法国家长们认为,让孩子早早拥有属于自己的“私房钱”有利于培养孩子经济上一定的独立性。他们还鼓励孩子将这笔看似不起眼的小钱消费掉,然后和孩子交流感受,帮他们分析消费是否合理,让孩子从中获取经验,汲取教训。 随着孩子的消费欲望和消费种类的增加,法国家长给孩子的零用钱也适当地提高。法国家长大多在孩子10岁左右时,就给他们设立一个个人的独立银行帐户,并划入一笔钱,而且这笔钱是不少的,有的会有上千甚至数千法郎。之所以这样做,他们是想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明智、科学,而不是机械、盲目地理财。 日本人理财:自立更生、勤俭持家 日本人讲究家庭教育,他们主张孩子要自力更生,不能随便向别人借钱,主张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零用钱。日本人教育孩子有一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因此,许多日本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要在校外打工挣钱。 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日本经济持续不景气,勤俭持家的观念愈加被日本人推崇,家庭内部则分外重视对孩子们的理财教育。在日本,很多家庭每个月给孩子一定数量的零用钱,家长会教育孩子如何节省使用零用钱,以及储蓄压岁钱。而在给孩子买玩具时,无论高收入的家庭还是低收入的家庭,都会告诉孩子玩具只能买一个,如果想要另一个的话就要等到下个月。在孩子渐渐长大后,一些家长会要求孩子准备一本记录每个月零用钱收支情况的账本。 让孩子学会赚钱、花钱、存钱,与人分享钱财,借钱和让钱增值为主要内容的理财教育,已经融入少年儿童整个教育之中,使孩子生活在一种具有强烈理财意识的环境氛围之中,逐渐形成了善于理财的品质和能力。这也为培养造就大批的优秀经济管理人才提供了雄厚的人力资源基
础。 借鉴犹太式财商教育3岁识硬币9岁懂货比三家 借鉴“犹太式”财商教育 以犹太人的财商教育为例,全球经济圈中的很多精英,如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投资家索罗斯、纽约市市长、彭博通讯社创办人布隆伯格等,都是在小时候接受了“犹太式”的财商教育:“如果你喜欢玩,就需要去赚取你的自由时间,这需要良好的教育和学业成绩;然后你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赚到很多钱,等赚到钱以后,你可以玩更长的时间,玩更昂贵的玩具。” 中国有句古话“3岁看大,7岁看老”,也就是说3岁对于儿童性格形成以及身心发展是极为重要的阶段。理财师告诉记者,从国外经验来看,3岁也是对儿童实施财商教育的重要启蒙年龄,而且每个年龄段都应该学会不同的理财知识。 方式实践中扩充理财知识 东亚银行理财师介绍说,儿童财商教育是一项极为细致和庞大的系统工程,社会、学校和家庭在其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教育方式上,要强调内容的实用性和故事性,从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感性方面入手,引导儿童亲身体验、观察和认识金钱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的各种作用,唤起儿童的好奇心以激发他们对理财的兴趣和热情,以小见大、由浅及深。同时也要大胆放手让他们去尝试,让他们在家庭财务中拥有自己的角色,逐步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发儿童的理财能力可以以如何打理压岁钱和零用钱为切入点,逐步在实践中扩充理财知识。 英国人理财:能省的钱不省很愚蠢 提起英国人,向来给人们的印象是过于保守,这种作风体现在理财教育方面则表现为:提倡理性消费,鼓励精打细算。所以,英国人善于在各种规定里寻找最合适的生活方式。 自然,英国人把他们这种理财观念传授给了下一代。理财教育在英国中小学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5岁至7岁的儿童要懂得钱的不同来源,并懂得钱可以用于多种目的;7岁至11岁的儿童要学习管理自己的钱,认识到储蓄对于满足未来需求的作用;11岁至14岁的学生要懂得人们的花费和储蓄受哪些因素影响,懂得如何提高个人理财能力;14岁至16岁的学生要学习使用一些金融工具和服务,包括如何进行预算和储蓄。在英国,儿童储蓄账户越来越流行,大多数银行都为16岁以下的孩子开设了特别账户。有三分之一的英国儿童将他们的零用钱和打工收入存入银行和储蓄借贷的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