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体育教与学的组织形式(通用)

体育教与学的组织形式(通用)

体育教与学的组织形式第一篇:体育教与学的组织形式教与学的桥梁语文教学改革搞了几十年,语文教师工作不可谓不努力,参与教学改革的热情也不可谓不高,但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依然令人失望:中小学生花了12年时间学习本国语文,却依然大部分不过关;学生对语。

体育教与学的组织形式

第一篇:体育教与学的组织形式

教与学的桥梁

语文教学改革搞了几十年,语文教师工作不可谓不努力,参与教学改革的热情也不可谓不高,但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依然令人失望:中小学生花了12年时间学习本国语文,却依然大部分不过关;学生对语文课学习兴趣不高,学生负担重;社会各界人士对语文科的批评仍然不绝于耳。什么原因使语文教育长时间难以摆脱困境?语文教育问题症结到底在哪里?我的看法是:中国语文教学的问题主要不是出在教学论层面,不是教学问题,也不是教师问题,而是出在课程层面,要从课程层面寻找问题的症结。

一、语文课程必须明确结构化的教学内容。

前段时期语文教材受到一些媒体严厉批评,这些批评主要集中在语文教材在选文方面的问题,比如一些课文内容缺乏时代特点,一些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没有选入课文,有些课文语言质量不佳,有些课文选作教材时加工修改不当等等。这些意见有一定的道理,语文教材选文质量确实亟待提高,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我国语文教材主要问题其实不在选文,教材只是“例子”,教材选文解决的只是“用什么教”,而“教什么”才是教材编写的关键。我国语文教材存在的最核心问题是缺少结构化的教学内容,导致“教什么”模糊不清。 教学内容作为课程的核心要素,在课程构建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是课程决策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的前提和基础,离开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就成了一纸空文。一门成熟的课程,必须有结构化的教学内容,否则这门课程的合法性就会受到质疑。在我国基础教育大多数学科的课程标准中对本课程“教学内容”都作了非常详细的规定。2011版数学,英语、思品与社会、美术等学科的课程标准, 均以三分之一以上篇幅表述这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具体明确地规定了这门课程究竟应该教什么。最突出的是《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几乎用一半左右的篇幅具体阐述了本学科四个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以及相关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建议。课程标准详细规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使得课程目标落实有了具体有效的依托,还使各门课程的教材编写以及教学实施有了明确的依据和方向。

纵观建国以来我国正式颁布的各部语文课程标准(包括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教学内容表述最详细的是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这部教学大纲用了40%的篇幅对各年级阅读、汉语、作文、写字教学内容作了表述。经历了五十年代后期“反右”“大跃进”等**以后,1963年颁发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虽然明确了“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但是对语文教学内容的表述明显退步,这部大纲最显著的变化是在教学内容部分列出了各年级语文课文“目录”,将“课文”直接当作了“教学内容”,这显然是很不妥当的。197

8、198

6、1992年颁布的3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干脆没有“教学内容”的表述,只是列出了各年级(段)“教学要求”或“具体教学要求”。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仍然没有“教学内容”的表述,只是将原来的“教学要求”改为“课程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应该是意识到了语文课程标准没有“教学内容”的缺憾,所以在第二部分标题“课程目标”后加上了“和内容”。这里我们不讨论将“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合为一体是否合适,仅就着这一部分对语文教学内容的表述看,虽然编者作了一定的努力,但给人的直接感觉还是只有“课程目标”,没有“教学内容”,这就导致了语文课程究竟“教什么”一直不能得到解决,使得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难以把握。 当下语文教材提供的课文,只是解决了“教材内容”问题;至于每篇课文“教什么”即“教学内容”,基本是凭执教者的个人经验和认识去判断、选择,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语文课程内容的随意、零散、无序和经验化。其实语文教师研究教材和把握教材的能力与数学、外语等学科教师相比并不呈劣势,为何其他课程不存在“教什么”问题,而语文课“教什么”之所以会成为问题,并且还相当严重,其深层原因并不是语文教师能力不济,而是语文课程本身缺乏结构化教学内容。这是长期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也是导致语文教学效率长期低下的症结所在。

二、掌握语言文字是语文课程人文教育的重要任务 语文教学内容之所以长久难以构建,是和语文课程“综合性”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语文课程不仅承担培养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任务,还承担着思想品德、情感审美和多元文化教育等诸多任务。由于长期受社会环境和政治运动的影响,语文课程一直纠缠于工具性和思想性(现在提人文性)的争论,使得原本就纷繁复杂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其实语文课程原本就是一门人文课程,正如德国语言学家洪德堡指出的那样:“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使用一种语言意味着接受一种文化,隔断一个人与母语的联系,也就意味着使他与自己的文化传统断绝了联系”。汉语言文字是联系13亿中华各民族同胞强有力的纽带,学习语言文字是学生接受民族文化传统提高民族认同感最有力和最有效的方式。语文课程着眼汉语言文字学习,就是坚守中华文化的根基,就是在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打上中华民族的烙印。 因此,指导学生牢固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是语文课程人文教育重要任务,是语文课程人文教育任务最直接、最重要、最有效的体现,也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各门课程的本质特征。当下语文学界不少学者和教师误将语言文字学习仅仅看作是 “工具性”任务,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其排斥在“人文性”之外,这实在是对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误读。否定语言文字学习的人文属性,那么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就仅剩下思想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加上一段时期语文课程不适当地强调人文性特点,这样的语文课就容易异化成思想品德课或政治课。

我们如此强调语言文字学习的人文属性,并不是要否定语文课程所承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任务。语文课程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核心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审美教育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当然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些教育任务,但也无须放大。因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不是语文课程一科独担的,而是学校各门课程共同承担的,并且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所能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了语文这门课程。

三、语文课必须实现“教课文”向“教语文”的转变

当下全国语文教师都在关注一个热点问题——如何从“教课文”到“教语文”。什么是“教课文”?“教课文”的主要特征就是将课文内容理解即非本体教学内容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按照“初读课文—分段讲读——总结提升”组织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本体性教学内容往往是添加的、点缀的,碎片化的,从而颠倒了本体和非本体教学内容的关系,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社会课、科学课。而“教语文”的基本特征就是将本体性教学内容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按照“认知—实践—迁移”组织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渗透非本体教学内容的教育。 不可否认,“教课文”仍然是当下语文课堂中的一种常态。台湾赵镜中老师和大陆的一位老师曾经共同在内地执教《太阳》这篇课文。大陆教师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研究太阳远、大、热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而赵老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说明文的阅读方法。赵老师事后不无感慨地说:语文课不应该教课文,而是应该用课文来教学生学习的方法;但是大陆的语文课主要是在教课文。

这番话不仅指出了大陆和台湾两地教师语文教育观方面的差异,其实也道破了大陆语文课为何始终难以改变教师讲的多,学生学的少的深层原因。当下语文教师面对的是一篇篇学生读得懂的课文,如何让教有价值,学有收获,于是教师就千方百计解读文本,试图从文本中挖掘学生“读不懂”的地方,包括学生读不出来的人文情感方面的深层含义,以及文本表达形式方面的奥秘所在,然后根据自己解读文本的感悟组织成课堂教学内容,写成教学设计。按照这样的思路上语文课,课堂里必然会将大量时间用于讨论教师对文本的深层感悟。其实文本解读是多元的、个性化的行为,同一个文本,每个人的阅读感悟都是各不相同的。著名作家赵丽宏听一位语文教师上自己的作品,说这位教师对自己作品的解读很有创意,自己写作时也不曾想到。但是他对小学生是否如此解读文本提出了质疑。其实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感悟是成人的感悟,与教师个人的生活经验、语文素养和专业能力密切有关。让年幼的小学生读出成熟教师的“感悟”,不仅是拔苗助长的行为,而且会戕害学生的阅读兴趣。传统教育阅读经典只要求“初知大义”,不提倡“博综精研”深层涵义,这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因为儿童“悟性未开”;现代白话文教育因为“初知大义”不难,因此将“博综精研”文本微言大义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其实不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我曾以学开车来比喻我们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师的定位应该是坐在副驾驶座上当“陪驾”,而不应坐在驾驶座上的当“司机”,应该让学生坐在驾驶座上学习开车——这才是语文教学中师生的正确定位。按照建构主义的理论,学习是学生自我构建的活动,任何人无法包办代替。要培养学生熟练的语文能力,关键不在于教师的教,而在于学生自己的“读”“作”实践,学生只有在主动参与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才能习得语文能力。所以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这些关于学习的原理其实语文教师是高度认同的。问题是教师既然明白为何不能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为何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讲的多、学生学的活动少的局面始终难以扭转。这中间自然有教师语文教育观念问题,但我认为主要问题出在语文课程教学形态设计的不合理。语文课必须实现“教课文”向“教语文”的转变,改变将文本思想内容感悟和表达形式理解作为教学主要目标,围绕教师解读文本的感悟作为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的低效教学形态,否则的话,语文课上教师将永远坐在“驾驶位”上,学生将永远坐在“陪驾位”上听教师讲解读文本的感悟,那么语文课就永远不可能跳出教师讲解为主的窠臼。

四、语文课程须厘清本体性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表述点明了语文课程综合性特点,但客观上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读,认为工具性是指语言文字学习,人文性指的是情感陶都价值观教育。依据“工具性”和“人文性”来划分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会使得原本就纷繁复杂的语文教学内容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依据语文课程的功能,我们可以改换一种思路,把语文教学内容大致划分成两个大类:一类是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方法)和语文技能。这类教学内容是语文课程必须承担的本职任务,反映出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本质特性的个性化任务。一类是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包括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的熏陶、多元文化的学习、思维能力包括创新精神的培养等,这类教学内容是基础教育各门课程共同承担的共性化任务。语文教学内容当然应该包括本体性和非本体性两个方面。但是思想、情感、审美教育和思维训练等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应该是在完成语文课程本体性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实现的。 将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为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可以清晰地辨认哪些教学内容属于语文课程的本质任务,哪些教学内容属于语文课程与各科共同承担的任务。语文作为一门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理所当然地应该聚焦语文知识、方法和语文技能即本体性教学内容展开教学,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本体教学内容应该是渗透在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之中的。然而在常态化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是将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即以非本体教学内容为主要目标组织教学(见图一)。这样上语文课当然会严重降低语文课的教学效率。 下面我们一起来研读《姥姥的剪纸》这个课例。教师确定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姥姥剪纸技艺之“神”,体会祖孙情深。教学难点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作者对姥姥、故乡的深厚感情。其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揭示课题,了解剪纸

2、研读课文,体会技艺之“神“

3、品读课文,体会祖孙情深

4、写话:两地书,祖孙情

5、课外延伸,总结下课

我们以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学习来考量,就会发现这堂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姥姥剪纸技艺之‘神’,体会祖孙情深”,毫无疑问属于非本体性教学内容,整堂课教学过程就是围绕这一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展开教学的。再分析这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

2、3两个环节,引导学生品读课文中的词语句子,似乎能体现语文课程特点,然而这两个环节教学最终还是落实在“体会技艺之神”和“体会祖孙情深”;还有教学环节4,要求学生看一幅剪纸作品写话,其落脚点也是体会“我”对姥姥、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综合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材过程设计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堂课中“研读课文,品读课文、写话”等本体性教学内容都是依据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需要随机添加的,呈碎片化的点缀。可以肯定,学生学完课文对如何研读课文,如何品读词句等本体性教学内容不会留下太多的痕迹,而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奶奶剪纸技艺之神”和“祖孙情深”等,而这些恰恰都是非本体教学内容。 令人扼腕的是,目前这种本体和非本体教学内容颠倒或错位的语文课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教学一篇课文,如果教师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到位,往往会引来批评或指责,而教师在本体性教学内容方面究竟教了什么,学生会了什么,学生在语文知识、方法或技能方面究竟有何长进,反而变得无关紧要。为何很多教师上的语文课会缺少“语文味”,为何不少语文课会上成思想品德课、自然常识课、历史课或地理课,原因盖出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造成语文课本体和非本体教学内容颠倒或错位现象的主要责任不在一线教师,而在我国语文课程构建的失当。按照叶圣陶先生的观点,课文只是例子,语文课应该用课文教学生学习阅读,学习写作。然而我们的语文课程自建国以来一直没有将课文当作“例子”,而是直接将课文当作语文教学内容。这种本体和非本体颠倒或错位现象如果不能得到根本的扭转,语文课的效率提高将永远成为空想。

五、语文课须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

语文作为一门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理所当然地应该以本体性教学内容为主要目标,并且聚焦语文知识、方法和语文技能学习展开教学(见图二)

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学习,《姥姥的剪纸》这堂课该如何设计?课后我与执教教师交换意见,建议将“品词品句”方法学习作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是一种很重要的阅读方法,毫无疑问属于本体性教学内容。整堂课可以围绕“品词品句”方法的学习设计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了解剪纸

2、读姥姥技艺之“神”,学习品读方法

3、运用品读方法,读祖孙情

4、写话,适当运用学到的遣词造句的方法

5、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大家注意

2、3两个教学环节的修改,第2个环节通过品读姥姥技艺之“神”,旨在引导学生学习认识品读课文的方法;再通过第3个环节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品读祖孙情这段课文,这样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加深对品读课文方法的认识,进而掌握这种阅读方法;然后将第4个环节写话练习与前两个环节联系起来,要求在写话中“适当运用学到的遣词造句的方法”,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地将阅读中体会到的遣词造句的方法有机地迁移到自己的表达中去。

修改后的教学设计是将学习“品词品句”方法作为教学内容,并且围绕这一教学内容按照“方法认知—阅读实践—写作实践”的步骤设计教学过程(见图二),凸显的是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学习过程,如果让学生总结这堂课的收获体会,学生一定会说学会了品词品句的方法,明白了表达时要注意用好词语,写好句子等。 以上这个课例可以给我们的启示是:语文教师必须提高语文课程意识,教学每一篇课文必须选择好本体性教学内容,并且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展开教学过程。如果按照这样的教学理念去设计语文课教学,语文课教学面貌就会发生深刻的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第二篇:教与学的新型关系

摘要:新课程下如何建立新型的教与学关系?新型的教与学关系就是要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关系。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由教到不教;学生要做到由学会到会学,这是新课标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标 教法 学法 探究 改革 转化 优化

最近参加骨干教师研修班学习,感悟颇深!新课程标准已经实行多年了,而现行的教育教学只是触摸到了新课程的一个棱角。面对考试及升学的压力,大多数的学校在新课程标准下只是“蜻蜓点水”;而大多数的教师却在走“钢丝”。走在钢丝上的教师如何掌握好平衡而不至于失去重心?如何在这一场新课程改革之风暴中始终处于中心呢?笔者认为,建立起新型的教与学关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我国21世纪的基础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真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

从科学研究的意义上讲,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通常,我们通过校内外的学习经历都会学得许许多多的知识,但那么多的知识对于学习者来说,应该先有个内化即系统化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应当实现向能力转化。知识不在与多少,而在于能否在学习中内化的过程中产生能力。因此,培根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但对于现代人能够培养能力的知识才是真正伟大的力量。对于学习者来说,掌握知识结论或评价的形成过程比掌握结论本身更为重要,即我们要授给学生以“渔”,而不是“鱼”。这就给旧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建立起新型的教与学模式将刻不容缓。笔者认为,新型的教与学模式将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一、教师教的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教师的教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

坚持启发式原则: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启发式原则,让“诱思探究“教学法深入课堂。

坚持民主性原则:教学过程中应该建立起良好的民主制度,只有民主的教学程序才能使课堂教学变得有效而富有产出性。

以科研促教的原则: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实践,进行课题研究,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二、学生学的原则

认知性原则: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学会发现,学会提问,学会整合和应用创新。有效的学习是在反思的机会和过程中得到强化。 真实性原则:学生所有的学习活动和探究活动都必须具有真实性,要有严谨的科学观和发展观,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走过场。

交互式和合作式原则:与教师合作学习,争取学法指导;与同学合作学习,优势互补,培养合作精神。

三、教学改革原则 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学的转变应做到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从灌输式教学到启发式教学再到学导式教学;从研究性学习到合作性学习的转变,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合作,共同参与。教师要不断反思教学,及时调整,重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课题研究,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四、教与学的优化

教与学实际上是一对矛盾,但又是具有辨证统一的关系。如果过分强调教师的教,难免进入到填鸭式、灌输式的套路上去;如果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难免学生会缺乏统一性,更缺乏自控性。这就是教师走“钢丝”的原因。那如何最大程度的优化教学呢?

1.学法转化为教法,实现教法的优化。 学法转化为教法,就是把学生应掌握的学习方法转化为教法,使教师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从而实现教法的最优化。教师在优选教学方法时,应该以学生作为主体,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教会学生掌握规律性的学习方法,建立学生科学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一种由浅入深的阶段性;以指导学生进行层层学习,逐步提高的会学能力。学生获得知识的阶段性可分为认识、巩固、应用三个基本的阶段,教师在设计教法时,应使教法科学的融合到学生的学法中去,实现教法与学法的最优化。 2.教法转化为学法,实现学法的最优化。 教法转化为学法,就是把教师的最优化教学法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习方法沿正确的轨道进行,让学生会学,实现学法的最优化。

(1)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的每个动作、一句话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通过优化教学,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让他们认识到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的过程和意图。教师准确、精练、生动的语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准确、熟练、简洁、规范的板书,有利于学生的模仿。如物理解题中的一些计算题,涉及到的解题格式,光路图等需要教师详细的板书,将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

第三篇:教与学的互动与交流

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教与学的互动与交流

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教与学的互动与交流

数学组:晏巧菊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能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师生平等,教与学和谐统一;体现出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流、互动过程。真正的上好每一堂数学课,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让学生在充分动手操作、思考探索、合作交流中思考数学、理解数学。

关键词:师生互动

生生交流

活动体验

案例

新课程倡导“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课堂已经不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平台;数学教学课堂也不只是传播知识的场所,更应成为师生共同探究知识的沃土.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中,课程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新理念下的新型教育模式,依赖于教师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从这一点出发,我不断努力做到把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依据这一原则旋转第一课时进行了如下设计:

做一做

(一):

1、用一张半透明的薄纸覆盖在画有任意△AOB的纸上,

2、在薄纸上画出与△AOB重合的一个三角形,

3、用一枚图钉钉在点O处固定,将薄纸绕着图钉(即点O)旋转任意角度,

4、将薄纸上的三角形旋转到了新的位置后,标上对应点。

探索发现问题:

一、点A、B、C三点哪些是运动的?运动的点所走过的路线是直线还是曲线?

1 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教与学的互动与交流

二、填空:

1.点B的对应点是点? 2.线段OB的对应线段是线段? 3.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线段? 4.∠A的对应角是? 5.∠B的对应角是? 6.旋转中心是点? 7.旋转的角度是?

三、若旋转中心是不在图形上的一点,图形又该如何旋转哪?

1、把薄纸上的△AOB绕着任意点P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的新的三角形△A′O′B′。

2、请你测量出线段PA、PA′、PB、 PB′、PO、PO′长度并找出它们的关系 发现:

1、A、O、B三点在旋转过程中所走过的路线都是一段圆弧

2、PA=PA′、PB=PB′、PO=PO′

操作说明: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首先为学生提供画有三角形的硬纸板和半透明的模仿纸,然后让学生参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实践,同学们在实践中相互交流探索的结果,教师根据情况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他同学可直接修改,补充和评价,然后根据本次旋转的特点发现旋转中心是在图形上的点。之后,再次实践探索旋转中心不在图形上会有什么规律,并且和旋转中心在图形2 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教与学的互动与交流

上的规律相比较,旋转的决定因素有旋转中心和旋转角。

数学教学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让学生在充分动手操作、思考探索、合作交流中思考数学、理解数学。因此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比较鲜活,教师注意与生活联系。

教师注意重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利用学生想看、想做、想知道的心理设计一个蕴含着所要研究的问题的实践活动,创设一种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自觉地进入到这个问题中来,迅速成为整个认识活动的主体。

例如;上《探究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这一课,教师可先做折纸游戏。拿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1次,就变为2层纸;对折2次,则变为4层纸;教师向学生提问:对折3次呢?对折4次呢?对折n次呢?(变成2n层纸)接下来师生再回首“童年的儿歌”,朗诵: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1声跳下水;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扑通2声跳下水;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 扑通3声跳下水;

教师又向学生提问:4只青蛙呢?n只青蛙呢?(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扑通n声跳下水)

通过折纸游戏和儿歌朗诵,我们发现,在我们的身边,在生活中,原来有很多事情蕴含着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这个时候,教师出示课题《探究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探究研讨,建立模型

学生只要沿着“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的探究线索,注重同学之间的研讨与合作,就能发现问题中隐藏的变化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例如:《探究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这一课的问题情境创设之后,接着就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火柴棒摆出的一组图形,找出问题的答案。学生观察、比较发现摆1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摆2个正方形需要7根火柴棒,摆3个正方形需要10根火柴棒。猜想:摆4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摆n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教师启发:请说出你发现的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学生不同的算法,3 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教与学的互动与交流

得到不同的代数式。4+3(n-1)或n+n(n+1)或3n+1或4n-(n-1)最后验证:要摆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3×100+1)

求解反思,拓展应用

数学观察课结束前,要有教师引导学生对已获得的认识加以引申推广,用以解释新的事物和现象,不断发现新问题的过程。

上述数学课的教学过程,教师必须有效地指导学生认真探索,并对探究所得加以科学整理。“探究”线索——观察、比较 、猜想(用语言描述规律)、建模(用代数式、等式描述规律)、验证(取特殊值代入运算验证规律)。从而使他们掌握正确的科学知识,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育应当以“数学”内容为核心,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劣应该以学生是否能学好数学为依归,教学手段必须为数学内容服务,数学教学设计的核心是如何体现 “数学的本质”、“精中求简”、“返朴归真”,呈现数学特有的“教育形态”,使得学生高效率、高质量地领会和体验数学的价值和魅力,教师为学生实际的活动就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绝不能把情境设置、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当作课堂教学的摆设,更不能成为追求时髦的一种时尚。所以数学教学应当少一些空洞的说教,多一些实质性的操作、交流;少一些与数学学习无关的花架子,多一些对数学冷静地思考的探究、实验;少一些浮躁的热闹和繁华,多一些对数学深刻的思考和感悟。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课改所需要的课堂教学,才是探究数学的本质的课堂教学,才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的本质属性。] 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真正体现教与学的互动与交流,主要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让数学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活动过程,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合作、交流。并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合作、交流的作用,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数学广泛的实用性,感受到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有意识地引导学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意识、合作交流意识,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4 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教与学的互动与交流

识得到形成。

.案例1 :进行四边形的教学时,让学生在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和四边形,先说出三角形的定义、表示法、顶点、边、内角等概念,然后与三角形类比,说出什么样的图形叫四边形?四边形的顶点?四边形的边?四边形的内角?怎样表记一个四边形?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围绕上面内容,进行讨论。运用类比的方法给四边形下定义,教师到小组里参加讨论,倾听学生的意见和争论,了解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对有困难的少数学生指导他们看书来寻求解答;讨论结束后由学生代表逐一回答上述问题。在对上述问题的共同探究中,比对三角形与四形的定义去发现两个概念在类比中的不同点,提出为什么在四边形的定义中,为什么必须加上“在平面内”这个前提条件,而在三角形的定义中却没有?引导同桌的同学一道用四枝笔在课桌面上搭一个四边形,在老师的演示下让学生模仿搭出空间四边形使学生感受到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不一定是平面图形。进而说明,为了排除空间四边形的情形,必须在定义中加“在平面内”这个前提条件,使学生印象深刻。再是对比四边形的表示法与三角形表示法的不同之处:三角形的表示法有符号△,且顶点字母没有顺序,而四边形的表示法没有符号,而且要按顶点的顺序来表示。

案例2 对一道课堂练习题的讨论

问题:以AB=20mm,BC=30mm,CD=18mm,DA=21mm为边,画四边形ABCD.和同学们比较一下,大家画出的四边形形状一样吗?如果使∠ABC=60°,再画这个四边形,大家画的形状一样吗?

这是一道作图题,题中仅给出了四边形的四条边的长,要画出这个四边形,不少学生感到困惑,认为这个四边形形状不确定,不知怎样画。教师及时介入作如下启发引导:在黑板上画一个四边形ABCD,告诉学生这个四边形的边长如果就是题中各边的长,那么这个四边形是不是题中要画的四边形呢?交给学生讨论,并作出确认就是要画的四边形。再问这个所要画的四边形的角的大小有没有要求?学生回答角的大小并无要求,即这里对角的大小是可以任意选定,只要不5 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教与学的互动与交流

超过180°。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画好图后,四人一组进行比较并回答,各人所画的四边形的形状相同吗?为什么?若选定∠B=60°,则角B的两边BA=20,BC=30,则⊿ABC可画,又AB=21,CD=18,则⊿ABC可画,从而四边形ABCD可画。最后师生共同画出这个四边形。接着要求学生按题目要求,使∠B=60°各边长不变,重画一个四边形ABCD,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并回答:这次各人所画的四边形的形状相同吗?为什么呢?让学生通过讨论明白:当四边形的四边长固定时不能确定四边形的形状,这是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所决定的。当这个四边形中只要有一个角的大小固定了,因这个角的两边是固定的,所以这个角所对的对角线长也就确定了,这时四边形的形状也就确定了,同学们画的四边形的形状就都相同了。

以上的互动互助,协同合作,将师生共融到教学场景中去,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学习积极性都很高,都乐于参加到这样的活动中去,课堂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大家都学得十分轻松而愉快,不仅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而且在交互中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学会了信息搜集,认真倾听,交流讨论,彼此评价等合作技能,也使大面积提高班级数学成绩提供了可能。

数学学习就是师生共同协作、共同参与、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它主要在于分工合作,协同作战,用团队精神面对困难,用构建的群体力量去战胜困难,现为中外课改专家所倡导。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还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即在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深入课堂的同时,不要出现“合作学习吞并独立学习”的现象。学生的学习遵循着“独立学习—生成问题—合作交流—获得结论”或“形成新的问题—独立思考—融入自我智慧库”的过程。独立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合作学习是独立学习的深化。如果学生没有自己的认识、思想和可以交流的观点,合作就可能流于形式或只是低层次的交流,只有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交互作用,学生的学习状态才会呈螺旋上升。因此,如果经过个体思考可以完成的学习任务,可以完全独立解决的问题,根据已有的经验可以体悟的情感、价值观、就应该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时,合作学习要防止“帖标签”效应,要科学地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形式、内容和过程,不能滥用,不能有形式或无内容,不能浅尝辄止。第二,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6 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教与学的互动与交流

的探究能力,提出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实际问题,造成学生的心理紧张,激发他们努力解决问题的愿望。第三,师生共同参与到数学合作学习活动中去,通过老师的启发诱导,学生与老师共同协作去展开问题和解决问题。第四,在合作学习中,要充分体现民主和谐的师生气氛,要求师生平等,共同参与数学合作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整个活动过程要呈现出一种共同协作探讨的氛围。第五,合作学习活动的评价要以学生活动中的资料和事实为依据,使学生共同反思,得出实际问题确切的结论。

应当看到,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当成为一个积极的过程,要重视数学意识的培养,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张扬;要培养出一个好学生,我们就要致力于发展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能力,通过批判性思维,发现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为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提供机会,让他们能独立思考,懂得怎样去寻找新的资料,经常问个为什么,让课堂教育贴近生活,接近社会,直接参与到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去,让学生体会感受到课堂的开放性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在数学合作学习活动中,老师设问一般不宜提出太多的内容,而是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让他们通过相互讨论,查阅资料,收集信息,使用现代科教等手段去主动获取更丰富的知识,多元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是开放的、主动的、活跃的和群组式的,以活动化的教学形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独立性,教师总是给每个同学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和成功的机会,总是尽自己最大努力,让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欢乐、激奋和成功。对于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要不厌其烦的给予指导,并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实践中去,学生的作业,而是要学生自己去寻找资料,或者根据自己的要求来进行编写,然后通过独立思考,发挥想象能力,创造性地去完成作业。

在今后的教学中,为了能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师生平等,教与学和谐统一;体现出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流、互动过程。真正的上好每一堂数学课,我力求做到:

⑴ 读懂课本,了解学生。

7 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教与学的互动与交流

理解教材内容,弄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教学的任务和教学内容的特点;了解学生的情况,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把握教学的起点和发展的线索。

⑵ 全面准确地进行教学目标定位。

关注教学目标的全面性、适切性,以及可行性、阶段性,对教学进行正确的定向。

⑶ 把教学的中心放在学生的“学”上。

设计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活动和过程;提供学生自主操作的时间和空间;自觉转换教师角色,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

⑷ 正确处理教学内部的一些基本关系。

教与学的关系。以“学”为中心,“教”为“学”服务。

内容与目标的关系。依据目标和学生实际来选取和组织教学内容,内容与目标保持一致性和可行性。

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从整体把握局部,通过建立局部之间的自然、有效联系形成整体结构。

活动与接受的关系。适当选用,优势互补,相辅相成。

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关系。没有独立思考,合作就会流于形式;没有合作交流,独立思考难于深化和完善。

8 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教与学的互动与交流

数学“好课”的一个公式:

数学“好课”=“数学化”教学+高超的教学技艺

参考文献

[1]韩双莹.浅谈“参与式教学”在新课改中的应用[J].当代素质教育,2004,(5) [2]黄佑生.课堂教学改革中要处理好几个关系[J].湖南教育,2005,(1) [3]苏洪雨.中学课堂中数学交流[J].数学通报,2006,(7)

第四篇:《教与学的秘密》心得体会

阙亚梅

在这短暂的假期里,认真的阅读了王晓春老师所著的《教与学的秘密》。我感觉收获颇丰。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当然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升自己,以下就是我阅读后的读书心得。

《教与学的秘密》是王晓春老师根据佐藤学先生对《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一书的见解精心编著的一本书。王晓春老师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分“上篇”和“下篇”两个部分向我们进行了展示,而且每个部分均从不同的角度向广大读者阐述了,他对《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一书的理解,讲述了王老师自身对教育理论的思想理念。无疑给处在教育一线,特别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广大教师来说,指明了今后为了祖国的未来所要努力的方向,让广大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不在茫然不知所措。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读书应该是自己除了教学任务以外的本职工作。但是,在此之前,我却从未坚持读完过一本理论性的读物,小说我倒是读了不少。若是从本身工作来说,我自己认为不太称职。在此,我的深深的检讨我自己。虽然,不怎么喜欢阅读理论性的书籍,但是此次学习还是静下心来坚持认真读完了王老师编著的《教与学的秘密》期间虽有些许枯燥、乏味,也不能说完全理解王老师的看法。但是我还是从中体会到了很多哲理性的道理和收获。感觉此次阅读受益良多。

在《教与学的秘密》中,王晓春老师提及到学生上课积极好,还是消极好?这个问题王老师说到:教师应当摆脱那种在授课中只想达到快乐目的而迁就学生的想法,允许进度慢一点,允许学生发言模糊一点。”不过这里面也有个教学进度问题和考试问题,教学进度是不允许老师经常放慢的,考试答案则不允许模糊。否则无法判分。也就是说。即使这个相对实际一些的对策,也不那么容易执行。再说,教师若“摆脱”了达到快乐目的“的想法,还怎么实现“共度愉快的时光”?要知道“共度”是双方都得到快乐。归根结底,学生上课积极好,还是消极好,这个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原则上,学生上课当然是积极一点好,但具体到某一个学生就不一定了,需要个案分析。教师应该做的,是把课上的有意义,尽可能使更多的学生感兴趣,尽可能做到师生互动,对个别学生不注意听讲采取宽容、分析的态度,且注意自我反思。

在《教与学的秘密》中,王晓春老师所阐述的“主体性神话”中告诉我们“学生自主、自律的学习必须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在与教材、教室中的学生以及学习的”环境的关系中来加以认识。告诉了我们在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律”的学习意识,又要正确地处理好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通过对教材的通透解读灵活掌握教学技巧并在适宜的学习环境中进行互动交流,才会充分发挥出孩子的学习潜能,让孩子们在快乐的学习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于课堂改革的教学,王晓春老师在书中说到:改革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是改变课堂气氛,让每个学生都能安心地、放松地思考、发言、参与讨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教师要以尊重、鼓励和因人而异的态度对应每个学生的态度活动和发言。教师做出怎样的应对,就创造出怎样的活动课堂。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能否正确引导孩子们学习便成为衡量教师的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之所在。

在谈及对合作学习的认识时,王晓春老师告诉我们:合作学习必须以独立思考为基础,最后还要落到独立思考上来。合作学习其实是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这个平台上进行适合个体水平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成果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每个学生的智力,非智力的品质得到提高,而这种发展,别人是无替代的。

谈及关于教师持有自己明确的课题教学研究的时,王老师说到:要求每个教师都应有自己的研究课题,作为一种理想、愿景、努力方向是可以的,但对多数学校来说,目前不具备可操作性。那就不如先抓条件好的老师作为带头人,辅导他们提出自己的研究题目,逐步扩大。如果说是按照所谓的科研程序走一遍的话,个人觉得也就是基本上的形式主义,此种“科研”对提高教师的实际专业能力没有什么意义,徒然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王老师在讨论教学的时候说:方法是为目标服务的,而不是相反的。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比如语文课,无论怎么教,你最后都要达到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目的,在提高学生实际语言能力方面的效果和业余闲聊差不多。所以,分歧不在于“教什么”和“怎么学”,而在于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因为学习对象只是一个载体,学习对象掌握思维方法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方式只是这个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已。能力不等于知识,但能力包含知识在内,缺乏知识是没有办法形成能力的。如果说没有抽象的能力,只有结合具体职业、具体事情的能力。

王春晓老师所著的《教与学的秘密》,虽然是通过读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而做的笔记,但其见解却让人感慨万千。也许这将成为很多教师及学校的指路牌,指引着课堂改革前进的方向。

王春晓老师在本书最后所说:“学习的灵魂是独立思考,没有独立思考就没有真正意义的学习。”我们不但应该提倡“合作学习”,更应该首先提倡名副其实的“独立学习”。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到底怎么做才能正真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呢?这将成为我今后工作的方向。

第五篇:甲午战争教与学的目标

教与学的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甲午战争的起因,学会通过《甲午战争示意图》掌握甲午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英雄事迹;熟练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从战争经过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揭示清政府的反动、腐朽本质;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给中国造成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要实施对外扩张政策而一手挑起的。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清朝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教与学的重点

黄海大战中民族英雄邓世昌的英雄事迹;《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危害。

教与学的难点

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危害。

教与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甲午风云》,引导学生说出观后感。

2.教师: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又在近代成为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在近代历史的耻辱柱上,铭刻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哪一桩哪一件不发人深思、催人奋进?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重新回到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去体味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二、自主学习

建构知识

1.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交流、讨论。

自学要求: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

①阅读教材p16页回答问题: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引发这场战争的因素还有哪些?为什么把这场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②阅读教材p16-17页并结合《甲午战争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说出几次战役的名称、时间、相关人物、重大影响。

③《马关条约》的时间、人物、内容、影响?

2.自学效果反馈,跳出教材,同桌互相提问。相信你是最棒的!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生生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

温馨提示:小组内依据问题进行交流,形成统一认识,然后,标出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留待解决。

师生合作:

1.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小组内出现的问题,并抽查部分学生,检验自学效果。

2.教师精讲点拨:

一、黄海大战:

【引导】

1.根据影片《甲午风云》的重要片段,然后让课前准备好故事的学生进行演讲,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和战争的名称为什么叫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的经过、黄海大战的结果、特别突出邓世昌的事迹。

2.老师在学生讲完后进行归纳和总结。要求学生注意看有关的地图和图片材料。

3.老师简要讲述辽东半岛战役并着重讲清旅顺的陷落和旅顺屠城,指导学生看小字部分内容。

4.讲清威海卫溃败的情况,指出威海卫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二、《马关条约》:

【引导】

1.讲明《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双方代表。(要求学生记忆)

2.《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分四点画在书上,并要求学生理解和记忆。

3.关于“三国干涉还辽”,可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教师不必讲解。

4.结合《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分析其对中国的影响。

总之,《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此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5.指导学生阅读以徐骧为首的台湾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有关材料,抨击当今台湾“台独”分子的言论。

三、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为什么说《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引导】从割地范围、赔款数额、通商口岸、侵华方式的转变等方面入手总结。

四、《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与今天我国的招商引资,允许外国投资设厂不同,二者有本质的不同。

【引导】

从目的上看,前者是外国通过投资办厂掠夺中国的资源,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后者是我国利用外资和技术发展民族经济;从方式上看,前者清政府是被迫的,后者我国是主动的;从影响上看,前者破坏了中国的主权,造成了中国的贫穷与落后,后者发展了民族经济,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五、《马关条约》签订后,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不怕倭寇来,只怕中堂反”的歌谣(反:背叛祖国);也有人说日本之所以“明目张胆如此之横者,皆李鸿章与之狼狈为奸也”。

【引导】

李鸿章不仅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也是一位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他是淮军的创始人和统帅,积极参与洋务运动,兴办北洋海军,在当时是亚洲最强大的海上力量。与此同时,他还加紧了旅顺、威海卫等海军基地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海防。应客观公正的评价李鸿章。《马关条约》的签订并非李鸿章一人造成的,而是整个清王朝腐败无能、国力不足、科技落后造成的。同时,他对北洋舰队的覆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拓展延伸

深化主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旗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材料二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材料三

慈禧太后庆祝60寿辰,当时有人写了这样一幅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材料四

1891年,应日本政府的邀请,李鸿章让丁汝昌率北洋舰队的定远、镇远等六艘军舰访问日本。一时军容之盛,国际侧目。但当东京湾防卫司令东乡平八郎应邀上中国旗舰定远号参观时,他便觉得中国舰队军容虽盛却不堪一击。原来他发现中国水兵竟在被视为庄严而神圣的两门主力炮的炮管上晒衣服。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回答:

(1)材料一的诗句反映的是哪场战争的哪次战役?发生的时间是哪一年?

(2)结合材料

一、材料二,简要描述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足壮海军威”。

(3)材料三中的“割地求和”说的是什么事情?“割地”具体是什么地方?

(4)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说明中国失败的原因。

分析:此类综合题不仅考查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且还考查分析史料并运用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多阅读几遍史料,注意先把提供时间、地点、人物等的关键词句找出;第二,注意史料中对历史事件或者人物的评价或态度;第三,仔细审题,归纳概括,答其所问。

参考答案

(1)甲午战争

黄海海战

1894年

(2)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旗舰,指挥舰艇冲锋向前,后舰身中弹过多,严重倾斜,弹药也将用尽。他命令致远舰开足马力向日舰撞去,不幸被击沉,邓世昌与舰上二百余名战士壮烈牺牲。

(3)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失败,中国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地指的是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4)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统治者只顾个人、不顾国家,腐朽堕落,制度不完备,管理松懈等等。

五、反思总结

能力提升

1.利用板书小结本课内容,巩固基础知识。

2.教师强化指出: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六、学以致用

举一反三

一、精挑细选

1.在黄海战役中,率领致远舰迎战敌舰而壮烈牺牲的爱国将领是(

A.邓世昌

B.刘步蟾

C.林永升

D.丁汝昌

2.北洋舰队的基地是(

)

A.旅顺

B.大连

C.威海卫

D.马尾

3.《马关条约》中最为严重地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项是(

)

)

A.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C.增辟通商口岸

D.开辟内河新航线

4. 在山东的刘公岛有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如果你是一名讲解员,你将向参观的人们介绍哪些内容?①甲午战争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侵略战争②林则徐率兵抵抗英军③致远号直冲敌舰,二百余名将士为国捐躯④清政府同日本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

春 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请回答:

(1)这首诗应该写于哪一年?

(2)台湾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被割占的?割占台湾的是哪个国家?它是通过哪一条约实现其野心的?

(3)请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参考答案

一、

1、A

2、C

3、B 4 D

二、1.1896年。2.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日本;《马关条约》。3.三国时,曾派卫温到达夷洲;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等。

作者简介:冯静,山东省肥城桃园中学一级教师,市级教学能手,历史学科带头人。多篇稿件在《新课程报》《中

【人教网】原文地址:http:///czls/js/tbjx/sj/8s/u1/201109/t20110913_1068887.htm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