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分析(集锦)

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分析(集锦)

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分析第一篇: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分析中小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化现状分析作为现代物流的灵魂,在我国信息化早已成为物流企业的关注点。目前在我国中小企业比比皆是,实现信息化的比例还不尽人如意,物流信息化标准的缺位、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

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第一篇: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中小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化现状分析

作为现代物流的灵魂,在我国信息化早已成为物流企业的关注点。目前在我国中小企业比比皆是,实现信息化的比例还不尽人如意,物流信息化标准的缺位、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的不足,物流信息技术人才的缺失等等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中小企业物流信息化发展的障碍、瓶颈。

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对象的多样化,使得其对作业系统信息化的需求相应的呈现灵活化、个性化的状态。由此一来,很多物流软件就不能针对性的对个性化的物流公司提供个性化程序。再加上二次开发成本过高,中小成长型物流企业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中,一旦业务模式发生变更,后续的再次开发变更成本更高,这就在物流软件供应商与中小物流企业之间形成了一个矛盾:既有的物流信息化系统成本高昂、功能刚性化与需求方可用资金有限、需求个性化的不一致。而这种不一致则导致了物流信息技术大系统和中小企业低需求之间形成了一个严重的错位,使中小物流企业在面临着金融危机的同时也面临着信息化盲区的困境。

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的不足以及对信息化意识的淡薄,也会成为物流信息化的一种障碍。一些中小物流企业还停留在勤奋地、单纯地搞运输和仓储的阶段,他们谈到信息化软件,认为在网上发布信息、寻求资源是一种浪费,是一种不值得的做法。选择大于努力,一味的走传统模式的物流流程不是当今信息时代选取,第三方物流服务行业网站是现在一些中小物流企业推广、寻求资源的一个选择之策,像中国物通网—中国最大最专业的物流行业网站,在这里各类物流从业公司注册会员超过30万,参与物信通会员即会赠送企业个性网站、线路竞价优先、第三方认证、专享绿色通道、企业在线订单五大服务,对中小型企业也是一个很好的网站推广。

尽管物流信息化对我国的中小物流企业来说还不够理想化,但相信物流信息化必会不断完善、进步,这只是一个时间的限制、一个过程的蜕变中。

第二篇: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 要:贸易全球化所带来的信息冲击和竞争压力,使得我国中小企业在信息化管理发展举步维艰。本文在探讨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现状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有助于提升中小企业的管理效率和质量,拓展了其生存的空间。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管理;信息化

一、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我国企业的信息化便开始发展,通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企业信息化发展正呈现出蓬勃的态势。在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三金工程”的实施对我国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据相关调查显示,2014年对100家信息化建设投入比较大的中小企业进行调查,有70多家企业设置了CIO或类似的职务,对自身信息化的成果基本满意。与此同时,这些企业在原有的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系统和网络系统等基础上,开始关注ERP、CRM软件,并且,有20.7%的中小企业拥有ERP系统,还有9.5%的中小企业表示预计在1年内拥有ERP系统。在已经成功运用ERP系统的企业中,有80%的企业在系统的开发或实施商品化软件的过程中聘请了管理咨询公司。由此可见,整体而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信息化管理这方面还是有所关注,但是认识程度还不够。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信息化内涵理解不够,认识不足

在信息化时代,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活动与信息技术间的距离越来越小,粘合度越来越高,我们也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甚至也有一些中小企业不惜高价引进人才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但是,由于企业管理者对信息化的内涵缺乏深入的理解,单纯地认为信息化就是几台运行更快的电脑和专业的软件,将其看成纯技术问题。很多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根本不了解是否自己所需要的,盲目地添置各类设备,并没有对企业当前所处的经济环境进行分析,没有细致地分析自身的管理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对于企业信息化管理乃至信息化建设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规划,最终导致信息化管理中出现了诸多问题,造成企业人力、财力、物力的极大浪费。

(二)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薄弱,设备落后

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都很快,目前,很多中小企业由于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缺乏,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很少,导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所配置的设备存在严重落伍的现象。相关研究指出,目前还有很多中小企业所使用的还是十年前的硬件和软件,很难满足信息迅速而高效的要求。

(三)企业缺乏信息人才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也一样离不开既懂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大部分企业都缺少这样的优秀人才,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更为缺乏。中小企业实力有限,规模较小,资金缺乏,管理水平低,又缺乏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因此不能够吸引那些既懂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即使是想尽办法吸引进企业也难以留住好的人才。目前很多中小企业都没有设置专门的信息技术部门,即使部分中小企业有设立,但是其力量也是非常薄弱的,信息技术人员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水平上都存在很大的不足,严重制约了信息技术部门的建设和发展。

(四)企业资金投入不足

相关研究指出,目前我国有50%以上的中小企业非常需要资金,有45%的企业需要资金,仅有4%的企业不需要资金。而其需要资金的时候,有62%的中小企业通过银行贷款的额方式来解决资金需求问题,仅有35%的企业能够申请贷款成功,其中,规模小的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的时候被拒绝率高达78.9%。尽管各地政府和金融机构进行了多方努力,但是在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问题方面收效甚微。因此,很多中小企业常常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来解决资金需求问题。在中小企业信息化检核中,在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支持每年就达数万元,加上每年的维护费,在后期的建设中也需要不断的投入。如果企业要设立网站或开通微信公众、官方微博等进行企业的营销工作,还需要企业增加投入。而这些成本的投入,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的效果,因此,这就导致本就缺乏资金的中小企业更难以拿出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

三、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

首先要从思想上加强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正确理解信息化管理的概念,这是企业信息化管理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企业管理者所持的信息化的观念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加强其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管理者要认识到,企业信息化管理并非仅仅停留在硬件设施和先进信息管理软件的运用,应上升到调整企业的经营理念以及提升管理水平的战略高度上来。只有从思想上得以正确认识,才能给由内而外、由上至下,让企业的每一环节的人员能够从思想上重视信息化管理,进而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基础,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的开发、信息传输网络建设以及信息传输设备的研制等等。在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消除行业垄断,倡导自由竞争,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其中的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积极调动各方资金,加快我国高速信息网络的建设,进一步扩大网络的覆盖范围,降低中小企业网络使用费用,降低其信息化建设的成本。

(三)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首先,要积极引进复合型人才,加强员工薪酬福利建设,为复合型人才创造信息技术学习、交流的环境。还要为其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帮助这些复合型人才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设计,使其能够心甘情愿地留在企业中。其次,要开发现有的资源,注重对企业现有的员工的培训和教育。企业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为员工创造外出学习的机会,可以根据企业的需要来选派一些员工到一些先进的大企业、服务机构、科研院所等去参观、学习和交流。在对员工进行培训的过程中,除了加强岗位的培训外,还要加强对营销管理、信贷管理、金融理论、现代信息技术等多多个方面知识的学习,使其能够及时了解当前国内外金融业发展的新趋势以及信息化管理的最新动态,为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拓展融资渠道,加大企业在信息化管理上的投入

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与企业发展不匹配以及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投入较低等问题的根本,在于其资金的缺乏。而要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问题,需要政府、银行、企业共同的努力。通过信息技术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利用上市融资、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方式拓展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政府要积极调动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可以采取政府贴息和奖励的形式,鼓励商业银行开发一些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产品,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使得其能够拿出一定的资金投入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中来。

(作者单位:西安思源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防震.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中客户关系管理(CRM)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

[2] 杨健.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环境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

[3] 张流柱,佘浩.关于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0,18:56-57.

第三篇: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丰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我的家乡在***,这是一个贫穷落后但又充满人文关怀的乡镇。记忆中,在家乡读小学初中的时候,一支粉笔一个黑板即是老师最典型的教学方式。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种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经济在飞跃,教育信息化越来越深入人心。为了更好地了解家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我们对13间小学与3间中学按照不同的学生教师比例进行了教育信息化相关内容的问卷调查。在收回的500份有效问卷里,其中,中小学生各占了35%,中小学老师各占了15%。下面就将针对教育信息化问卷的几大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

一、教师部分情况

(1)教师现在主要以哪种方式教学:

据统计,小学有将近75%的教师依然用口耳相传,心存脑记的传统教学方法,忽视了用现代技术的科技产品,他们认为粉笔和黑板才是能教好学生的根本。但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引入信息技术无疑是一个新鲜事物,乡村也许是一时无法与时代经济同增长,导致了课堂教学单一,不全面。但是还是有部分老师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好处,采取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方式让课堂生动,令学生容易接受。

(2)教师信息技术的素养概括:

针对这个大问题,我们询问了教师对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情况,是否拥有计算机等级证等等掌握程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老师大锁只会用简单的PPT软件制作课件,并没有受过严格的计算机培训,只是不能很好地利用多媒体去实现与黑板相结合的教学。在这之中,只有15.7%的教师拥有计算机等级证,可利用的资源较少,所以,我觉得加大力度培养师资是本乡义不容辞的任务。

(3)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引入计算机教学的认识及具体情况:

统计表明:在这15.7%拥有计算机等级证的老师能全面了解现代教育信息化,能尝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在一起。然而这之中大部分又是中学老师,相比之下,小学教师始终较少与计算机助学接上轨道。还有一些老师认为用多媒体放映只是一晃而过,倒不如用粉笔清晰演绎,值得敬仰的是在中学已有30%多的老师已结合多媒体教学,而且做得非常成功,像陈老师的教学等等,获得了学校及学生的一致好评,多媒体教学这也是今后的一大发展动力和方向。

(4)教师对使用计算机助教的憧憬如何:

通过现场及对老师的问卷调查,得知,有87%多的老师对未来的教书育人都持一种与时俱进的观念,对使用计算机助教的态度积极向上。而且也都愿意接受专业培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努力成为教学改革的主干力量。

二、学生部分情况

(1)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情况及学习途径:

据统计,有51.8%的小学生只会键盘打字,金山游戏,而不懂得如何在网上涉取学习资源,这也是其学校设备的限制使得无法教于学生相关的电脑知识;而中学情形则不太一样,他们有较多的学生懂得如何更有效的利用现有的资源,挖掘更多的信息。调查中发现有将近34%的学生家中以配备电脑,不过大多数是中学生,然而,现代信息化时代在教他们如何学习的情况下也助长了学生利用电脑来娱乐消遣的热潮,成为磨灭学生学习兴趣的无形杀手。为此,面对网络时代,我们既要趋利避害,更要懂得克制,这就要老师和家长从小进行教育。

(2)网络普及情况与学生对信息获取能力的自我评定:

根据调查的结果显示,了解到3间中学的计算机教师接入了宽带网络,因而较为便利的从网上获取信息,利于老师与学生教与学的互动;然而小学尽管有开设多媒体教程,但从未接入宽带网络,这也是致使那么多小学生只掌握了键盘输入等基本技巧的原因。无疑这导致了小学生对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能力自我认识低下,而中学生的获取信息能力则前途一片光明。他们都表明,已经认识到了信息教育的重要信,更会提高自身能力,与时代接轨。

(3)学生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认识与前提:

有96%的中小学生认为信息化教育很有用,都持有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他们认为这能更形象地帮助他们学习与掌握知识,并表明会极力配合老师步入信息化教育的平台,完成好教与学之重任。对未来本乡镇的教育事业抱有浓厚的热情,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

三、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的总结与改善 通过这次问卷调查,总的来说,发现在这样一个落后的乡镇中,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是不容乐观的,虽然本乡教师教学中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念已有初步的形成但是受到了经济地域的限制,发展形势依然严峻。增大师资雄厚的力量,最主要还是靠经济发展,只有我们持之以恒,才能把教育事业推向高潮,冲向前锋。

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与支柱,将计算机用于教育是教育手段的重大变革,也必将促进教与学的观点的转变,促进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育方法的改革,促进信息素养、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促进我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就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地方财政要保证教育部门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供应,及时更新设备;

2、学校领导应该从观念上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随着教育改革的开展,部分学校领导还是比较重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学校领导,仅满足于建立机房,应对上级部门的检查,而未真正在学校开设电脑课程,也不鼓励教师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认为会影响正常教学和升学率,因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发展,有赖于学校领导更新观念并给于大力支持;

3、构建面向课程整合的信息技术培训的,学校和教育部门设立相应的培训机制,并将教师培训落实到位;

4、加强与其他信息技术教育学校的联系的沟通,从时间、人力、物力配备等各个方面争取市县科研部门对课题研究最大程度的理解与支持。

作为农村信息化教育建设既具有全国信息化建设的共性,又有地域的特殊性。本乡村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提高的事情,所以我们要根据实际需要,尽能力把信息技术完美、恰当地融入到课程中。通过借鉴或学习他人成果,在学校创设浓厚的教学研究气氛,逐步形成一套适合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优化的教学结构,开辟一条新道路,为培养农村创新型人才开拓一片新天地。

当然,使用信息技术是为了辅助教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惟一途径和手段,教学中不能为了信息技术而去使用信息技术,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地综合和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包括传统媒体,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效果。我相信通过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努力,本乡村的教育事业发展前途会充满阳光,拥有满意的收获。

第四篇: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调研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6%和69%,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

一、煤炭企业信息化概念与内涵

1.煤炭企业信息化概念

目前关于企

业信息化的概念有很多,但对于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概念还不是很多,本文旨在根据相关学者对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理解,总结出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概念。

煤炭企业信息化是将煤炭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成本、库存、销售、运输、财务、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人力资源等各个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网络化信息系统加工生成企业所需的各项信息资源并提供给各层管理者。使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握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从而做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更加合理配置,从而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煤炭企业信息化是指煤炭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研究开发、市场销售等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建设应用系统和网络,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调整或重构企业组织和业务模式,服务企业发展目标,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过程。煤炭企业信息化是煤炭企业根据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应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发信息资源,充分调动人力资源,运用合理的管理方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模式和业务流程,并应用到企业生产、管理、安全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煤炭企业的决策力、安全生产能力、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一个系统工程。

2、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是信息化的前提。要根据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信息化发展规划,有选择、有步骤的实施信息化。煤炭企业是信息化的主体。煤炭企业要至始至终把握实施信息化的主动权。煤炭企业的管理方法、组织模式和业务流程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应用信息技术和开发信息资源是煤炭企业信息化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是企业信息化的物质和资源基础。调动人力资源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关键。必须重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尤其是开发信息化人力资源。提高煤炭企业的决策力、竞争力、安全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目的。煤炭企业信息化是一个涉及到组织结构调整、企业流程重组、管理方法创新等贯穿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系统工程。

由此可见,要根据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前提,明确煤炭企业信息化的主体,了解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应用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手段,抓住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关键,为实现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目的来实施企业信息化这一系统工程。煤炭企业信息化没有固定的标准和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目标,煤炭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断变化和持续发展才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真正内涵。

二、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产生了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从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

1.煤炭企业外部环境现状

(1)政府和管理部门支持力度不够

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推进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引导。目前,我国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但总的来说支持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对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扶持不够,在财政、税收、信贷、人才等方面没能提供太多的优惠政策;二是国家对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政策引导不够,国家为推进煤炭企业信息化而颁布的专门政策、法规比较少,且涉及范围比较小;三是国家对一些促进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示范工程的组织实施力度不够。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煤炭企业信息化有效、顺利实现。

(2)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发展落后

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主要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法律、法规建设和信息化的咨询、评价及监督机构。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及自动化控制技术、遥感技术和智能技术等,如果信息化基础设施没有建立并发展起来,就缺乏煤炭企业实现信息化的基础。我国在针对信息技术本身及煤炭行业具体实施信息化尤其是安全信息化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健全。信息化的咨询及监督机构发展缓慢,煤炭企业实施信息化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就需要煤炭企业咨询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再结合煤炭企业自身来实施信息化。而目前我国还很缺乏这种信息化咨询机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另外,我国也缺乏对煤炭企业信息化效果的评价和监管机构,没有形成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咨询一监督-评价”机制。

(3)外部信息技术供应商开发能力有限

业信息化建设日益依赖外部信息技术供应商,煤炭企业也不例外。一方面由于外部信息技术供应商自身的研发能力有限,难以满足煤炭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时间较短,经验积累不够,有的外部供应商一味强调标准软件的通用性,不考虑煤炭企业的特点,很难开发出适合煤炭企业信息化的产品,而且也缺乏售后服务意识,不能保证煤炭企业

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2.煤炭企业内部环境现状

(1)煤炭企业的特殊环境问题

首先是煤炭企业生产环境和条件特殊,我国煤炭生产主要是井下作业,而井下开采条件复杂多变,容易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井下瓦斯爆炸及煤尘爆炸等都是矿井生产中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煤矿井下的潮湿环境,会对电气设备、数据采集设备等产生腐蚀性影响,这对各种设备的隔潮性、绝缘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是煤炭生产运用大机器体系,技术装备复杂,煤炭生产所采用的成套钻探、采掘、提升、运输、通风、供排水、供电、选煤等设备,种类之多和技术复杂程度都是其它生产企业少有的,这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带来难度6。再次煤炭企业对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很高,煤炭企业生产过程具有事故较多、风险较大的特点,在其生产过程中,通风、排水、供电等任何环节发生故障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这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新的挑战。

(2)观念和人才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煤炭企业的领导者尤其是“一把手”对信息化的观念和意识直接影响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实施。目前,不少煤炭企业领导的信息意识不强,观念陈旧,认为购置计算机、能联网、上mis、erp等软件系统、建立一个企业网站就实现了信息化。这些观念都是由于对信息化认识不深刻造成的。另一方面煤炭企业中层领导和基层人员对信息化的理解也影响到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很多中层领导和基层人员消极对待信息化,一些中层管理人员害怕信息化引起新权利分配、为了保护本部门的利益等原因,对煤炭企业信息化采取消极的态度。一些基层人员只是被动的接受和参与一些工作,认为煤炭企业信息化影响了他们已经熟悉的旧的工作方式,对采用新的技术抱一种怀疑的态度,不肯接受新的事物,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实施。

煤炭企业缺乏相应的人才特别是复合型的信息化人才。首先,煤炭企业员工平均知识素质低。由于煤炭行业的条件艰苦,使得煤炭企业引进信息技术人才有一定的难度。另外,近几年一些煤炭企业由于效益不好,人才激励政策不到位,信息化人才流失严重。其次,煤炭企业对员工的教育培训不足。既要针对不同层次的人采用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方式,又要重视对信息化战略意识的培养,不能只重视技术和技能的培训,而忽略对管理、业务及信息化理论的教育。煤炭企业对员工教育培训不足也制约着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行。

(3)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问题

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技术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煤炭企业重视硬件投入,轻视软件开发。经调查发现,近几年来煤炭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大多集中在硬件设备上,煤炭行业在硬件上的投入占总体投入的67%,而软件的投入仅占21.2%,在服务上的投入也只有11.8%。其次,煤炭企业信息化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煤炭企业应参照现行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并结合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统一规范和标准,避免产生“信息孤岛”,不利于系统集成和资源共享。再次,煤炭企业缺乏研究开发能力。引进的信息技术,只有通过消化吸收和与企业管理融合以后,才能取得预期效果,但很多技术并不都是现成的,要获得实际技术能力,则需要把触角仲向企业外部,在充分理解和吸收信息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因此,就需要企业有一定的研究、开发能力,而目前国内煤炭企业在这方面的能力是比较差的。最后,煤炭企业缺乏对信息安全的认识。煤炭企业应该加强对信息安全的理解,采取各种措施来加强信息的内部防范和堵塞漏洞,有效阻止内部信息对外泄露和外界对信息系统的侵害。

管理在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煤炭企业信息化投入不足和投入结构不合理。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煤炭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并且煤炭企业信息化投入结构不尽合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缓了煤炭工业信息化的进程。第二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缺乏合理的规划。很少有煤炭企业从煤炭企业的总体发展,采用系统和结构化的方法制定规划,致使信息化工作没有明确的实施步骤、程序,往往急功近利,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而采用实施某一套或几套子系统,从而导致后期软件系统的种类繁多、难以兼容。第三是煤炭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落后、组织结构不合理。由于煤炭企业长期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中,煤炭企业的管理体制、模式都比较落后,并且煤炭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典型的金字塔型垂直结构,部门众多,机构重叠。第四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信息化建设是建立在与之相适应的先进管理基础上的,它要求信息处理具有规范性、准确性、及时性、系统性和安全性,随着集成程度的提高,传统的管理思维、方法和制度都要做相应的变化。第五煤炭企业忽略对信息资源管理。很多煤炭企业还没有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基本数据和信息的采集、处理、利用等工作做的不够,而且对于煤炭企业数据库的建立还不是很完善,没有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也不利于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三、推进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对于改善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外部环境,不仅需要政府大力支持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制定适应煤炭行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政策。而且需要外部供应商提高其研发水平,能开发出适合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技术。煤炭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一把手要转变观念,加强信息化知识的学习,增强信息化意识。煤炭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及基层工作者要积极接受新的技术,配合信息化工作的开展。要加强对信息化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制定一些激励措施,避免信息化人才的流失,更要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要对信息化建设投入更多的资金,优化投资结构,制定煤炭企业信息化所需的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建立适合煤炭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管理体制及组织结构,要根据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规划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也要加强对信息资源的利用。

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不仅会有效降低煤炭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煤炭企业的决策能力、管理水平;而且能推进企业进行业务流程重构和组织结构优化,提高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促进企业的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将会给煤炭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调研

第五篇:浅析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浅析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困难及策略

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其核心就是降低成本和改善管理水平。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企业在生产当中广泛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自动化,如生产设计自动化(CAD)、自动化控制等。第二层是企业数据的自动化、信息化,用电子信息技术对生产、销售、财务等数据进行处理。第三层是更高层次的辅助管理、辅助决策系统MRPⅡ、CIMS、OA 等。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与企业原有的产权结构、组织形式、运作方式、利益格局等诸多方面的根本性变革互为基础和条件的,应用信息技术改进企业管理,实质上是一个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的过程。即通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促使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给企业管理国际化提供相应对策,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的提高,使企业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和最优化。

每当我们讲企业信息化,人们的眼光更多地是投向大企业、大机构,因为它们有很诱人的采购额度,很广阔的市场,使得IT厂商们愿意专门为某个行业某些企业而定制行业解决方案、成立专门的服务队伍。然而,在我国经济构成中,中小企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小企业数占全部企业数的99%,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的60%和40%左右;在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还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在90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工业新增产值中76.7%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目前,食品、造纸和印刷行业产值的70%以上,服装、皮革、文体用品、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行业产值的80%以上,木材和家具行业产值的9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的天下。所以我们分析和研究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困难及策略,对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举足轻重的作用。

信息化建设通过企业基础数据的信息化、企业基本业务流程和事务处理的信息化、企业内部控制及实施控制过程的信息化、人的行为规范管理等企业基础管理信息化工程,确保企业在规模不断扩大和业务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保持坚实的管理基础和繁殖内核,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据对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抽样调查表明,在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整合中,全部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的企业不足10%;做为企业电子商务最核心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目前已实现的企业仅占2.9%。而在美国,企业已有近70%的业务行为是在互联网上完成的,欧洲的企业也有近50%的业务行为在网上完成。这一比较中可以看出中外企业存在着多么大的反差!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将无可避免地参与到国际竞争的大环境中,中国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则更显紧迫,而中国企业也将在国际的大舞台上与国外企业一较高低。在这种形势下,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低下,不仅将影响到企业自身的竞争力,而且还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竞争力,因此,如何迎接新经济挑战,增强自身竞争力,已成为我国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是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重要课题。信息化建设悄然地改变着国内广大中小企业的生存和运营模式,中小企业推进信息化,可以为企业节约大量成本,使企业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以及规范企业的多层次全方位管理,在企业与外界之间,它可帮助企业实现电子商务模式,以此拓宽交流范围,缩短交流的时间、丰富交流方式,并可协助维护企业与社会之间良好的关系。

有人认为,企业信息化是根治中小企业顽症的一剂良药,因为按照国外的成功经验,企业信息化的改造,先进技术手段介入企业经营,能迅速改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提高市场竞争力。可是国内的中小企业经营者们仍然是一脸苦笑:“我也知道自己的问题,知道有这样一条改进的途径。可问题是,我改得了吗?我的资金、人力跟不上啊!”这句话,一语道破了国内中小企业的苦衷。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改造需要大量资金,运行系统的维护管理还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这在大型企业或许不是什么问题,而对众多中小企业来说,恰恰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本来就实力有限,怎么进行信息化的改造?而不进行信息化改造,竞争力上不去,企业实力又如何提升?这似乎是一个恶性循环,许多中小企业在这个怪圈里搁浅了。

中小企业信息化是一个漫长的征程,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困难,首先是人才问题,中小企业很难找到一批IT业的高级人才,专职的IT人员薪水又较高,且往往需要更大的空间学习、交流、应用,中小企业本身提供的环境可能留不住这些人才;其次是中小企业管理尚未定型,随着企业的高速成长,变动也很大,而应用软件在企业应用的前提是管理程序化,这二者间形成了一对矛盾,不易解决;再次是目前市场上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太昂贵,中小企业承担不起;还有就是软件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后续服务跟不上。因此,信息化成了很多中小企业难以逾越的鸿沟。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还很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之路还很遥远!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注重考虑的几个问题

1、确实摆正企业和信息化建设集成商之间的关系。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摆正企业与信息化建设集成商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关键,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可能由信息化建设集成商独立完成,企业信息化的"主角"是企业本身,而信息化建设集成商仅仅是"配角"的身份,信息化建设集成商应该放在咨询、顾问和具体实施的地位。摆正了关系,才能更好的进行合作,将双方的优势集中,实现"专业人做专业事"。

2、确实摆正技术先进和技术实用之间的关系。技术的领先性和技术的实用性一直困扰着企业信息化建设时的选型,单纯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都是不可取的,企业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在追求先进性的同时强调实用性,并且一定要站在整个企业信息集成的角度来选择软件,并且要切实注重于系统的集成和开放。

3、确实摆正技术、软件、实施、培训和服务的关系。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要树立技术先导、软件跟上,实施培训和服务并重的整体规划,同时企业要树立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服务是要企业进行投入的,更据成功实施的案例来看,企业在注重选型的同时,更加注重的是最终的实施效果。

4、确实领会"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效益驱动"的具体意义。整体规划是系统的"整体",是信息化建设系统的"整体规划",是实现整个系统的"技术途径",总体规划一般不承担具体的项目设计,是整个系统集成中不可缺少的技术纲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从简单技术入手,迅速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在应用的基础上启发更广泛、更深入的需求,同时通过效益驱动可以树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信心,减少企业一次性投入过多,负担过重而带来的不必要的风险,分步实施同时可以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

5、明确面向目标的方法。即是不要偏离系统建设的最终目标,实现企业的整体的信息系统的集成。

6、 确实领会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即是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企业的最高领导亲自参与主持,还应该包括整个决策层的参与决策,是一个企业的高层领导组成的领导班子集体,是广义上的"一把手"。

7、确实领会信息系统的"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的具体含义。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误区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对此人们有不同的认识误区,当然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就会出现质疑,使得企业不能真正的实现企业信息化,总结企业信息化误区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 最早的企业信息化在一些人看来是购置几台计算机硬件、运用一些基本的应用软件就实现了信息化,这种认识随着近两年来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已不是很多,但仍然存在着。

● 以为信息化就是普及电脑,用电脑打字,玩游戏,聊天,看新闻。这种想法主要存在于对信息化不是很了解的人,认为信息化就是这样。

● 网络联通后就等于实现了信息化。这种想法主要存在于对信息化认识不是很深刻的企业,事实上,信息化是个系统工程,利用信息化就是要实现在管理、生产等方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来提高工作效率。而部分单位企业却把信息化简单理解为“上网”,或者偶尔浏览一下网页也就完成了信息化的进程,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不能使企业真正利用信息化实现生产管理的飞跃。

● 以为信息化建设项目能立竿见影带来效益。一些企业希望通过上几个信息化项目的建设来实现企业信息化,这种想法是对的,但仅凭几个项目远远不够,信息化建设需要从总体上规划,从基础做起,并将建设落到实处,从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脚踏实地,不能把信息化变成了“空中楼阁”。

● 信息化能解决一切问题。信息化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部分企业却把这一切实际希望寄托在信息化建设这一条道上,信息化仅仅是一种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发展的途径,激烈的市场竞争靠的还是企业的综合实力。企业通过信息化来提升竞争力已经被认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的的必备条件之一,但企业把“信息化”当作企业经营发展的捷径,能够迅速全面的改变企业现状的思想是不切实际的。

● 为信息化而信息化。目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企业仅仅增加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设备,企业就向外宣传企业已经实现了信息化,而不能够真正的提高生产经营效率,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最终只能对自己不利。

总之,企业信息化是一个过程,它不是简单的上几个项目,购置几台机器就能实现的,它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建设过程中要避免存在以上的误区。

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困难

1、难在观念上。多数中小企业,仍愿意停留在旧有的管理及销售模式中,并不感觉到信息技术会带来什么样的成效。在有的企业还要面对生存的压力、资金的紧缺。让他们拿出精力和金钱来完成企业的信息化难度可想而知。

2、难在企业内部制度执行得不彻底。如果企业制订的制度根本没有贯彻执行,即使利用再先进的技术也难以实现。许多企业都以为:只要建立了一个信息管理系统,或者建立一个企业网站就算已实现企业信息化了,这种认识显然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实际上,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考虑技术外,还要充分考虑到信息源的组织与开发,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以及信息化对企业管理、运作模式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在管理信息化方面表现得最为充分。因此,信息化的实现必须伴随观念、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根本变革方能实现。

3、难在企业人员的素质低上。有的人就是坚信“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秉承“乱中求胜”的生存之道,信息化带来的严格管理制度会让他们感到“末日来临”般无所适从。试想,一个企业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都是这样,那么信息化也就成了一个大笑话。只有当企业中的骨干队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本领与能力,同时能够真正理解信息为管理服务、为经营服务的管理理念,企业领导建立起信息管理不可缺少的观念,形成决策办事讲科学、靠信息的工作习惯的时候,信息化的建设才有意义。

4、难在信息化的模式与需求无法更好地结合上。许多企业在信息化时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只是觉得别人都信息化了,自己也要有,但是究竟需不需要,必不必要就不知道了。企业在决定信息化的时候要先决定需要哪方面的服务,这样提供ASP或ERP的网络公司才能根据要求为企业提供服务。不见得越复杂的技术,越先进的技术就越好,信息化的作用也不过是企业一个辅助工具,只有懂得使用的人才能够发现它的价值。所以企业的需求是展开信息化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5、难在大环境还不足以让每个企业下决心上信息化。虽然网络系统的发展带动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但是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支付手段和配送体系的滞后等瓶颈问题的存在,使企业认为还不是投入信息化的最佳时机。这也导致了市场竞争不够激烈,并没有达到所谓的“生存或死亡的选择”。所以只有一些大的试点企业首先信息化,才能促进其他的企业尽快实施信息化建设的决心。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