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课题实验期末工作总结(集锦)

课题实验期末工作总结(集锦)

课题实验期末工作总结时针滴滴答答,流逝的是光阴,在季节轮回的过程中,我们的工作留下了成绩证明。每周、每月、每个季度的我们,在工作方面都有着独特表现,获得成绩的同时,也有着众多的难忘时刻。面对成长过程中的我们,是该写一份工作报告,记录我们的工。

课题实验期末工作总结

时针滴滴答答,流逝的是光阴,在季节轮回的过程中,我们的工作留下了成绩证明。每周、每月、每个季度的我们,在工作方面都有着独特表现,获得成绩的同时,也有着众多的难忘时刻。面对成长过程中的我们,是该写一份工作报告,记录我们的工作之路。为便于大家更好的编写工作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课题实验期末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一篇:课题实验期末工作总结

课题资料:课题实验阶段总结报告

课题实验阶段总结报告

一、概念的界定

“小课题研究”活动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促进学生的非智力发展,教给学生一些创新技法,使学生能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以创新教育为目的的综合课程。教育的创新促使学生学习的创新,进而让学生达到创新学习。

二、实施背景

探究是创新的基础,探究性学习是创新性学习的关键。这种学习策略是对学生过去被动的、呆板单一的接受性学习弊端的极大冲击,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科学探究兴趣,增强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精神、公平竞争的观念、自我教育的意识、组织活动的能力,为适应社会、走向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我们于2006年暑假前提出了“关于开展学生小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随之组织学生付诸实施,促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锻炼,在探究中成长。

三、实施过程

通过实践,我们摸索出了一条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新路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让学生学会选择,自主确立小课题

学生小课题研究是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本,以探究的问题为载体,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那么,如何诱导学生自主选择出便于研究操作的小课题?我们遵循自主选择性、实践应用性、主体性和开放性原则,以“你最乐于探究的问题是什么”或“你身边和周围环境中存在哪些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为题,广泛征集学生的意见,让他们充分结合已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积极开动脑筋,大胆质疑问题,人人提出自己最感兴趣、最乐于探究的问题──小课题。在这里,我们一是拿出专门时间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二是着重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宜小不宜大,应便于操作;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汇总筛选。一开始,从征集的上百个问题中筛选确立了多个科学性和适应性强的小课题,如“我们周围的鸟类”、“塑料?生活?白色污染”、“交通呼唤文明”、“火灾与隐患”、“挖掘民间游戏”、“折纸的魅力”、“计算机与我们的生活”等等,并分为自然科学、社会人文和技术革新三大类内容。接着,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所喜欢的问题,让他们自愿组合分组,再次自主选择研究的主题,自主确立研究的目标,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研究方法、操作步骤和成果展示形式,并逐步实施。

可见,引导学生从质疑、讨论、筛选、确立小课题开始,到再次自主选择、分工合作、研究制定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洋溢着自主性:学生研究的问题由他们自己来确定,打算由他们自己来商量,决定权由他们自己来行使,教师只是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无疑,这些举措和谐了师生关系,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学习探究做好了铺垫。

(二)让学生学会探究,体验感悟小课题

探究是小课题研究的核心和根本。为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让他们逐步学会探究的方法,我们专门设置了一节小课题研究指导课,着重对小课题研究的方式方法进行指导,如小组怎样分工与合作,怎样有针对性地调查访问、观察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设想,怎样搜集和整理资料,怎样随时做好研究记录以记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怎样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怎样查阅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或调查报告等等。随后,目标明确、分工清楚的小课题研究小组,积极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时间,从学校开出介绍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以极大的热情,纷纷跑书店、拍照、采访、调查、取证,深入观察社会与自然,开阔视野,丰富见识。

小课题研究使学生从学校这个“小天地”走进了社会、自然界这个“大课堂”去施展才华、磨练意志,去体味、领悟、发展、创新。

(三)让学生学会整理、总结、归纳小课题

1 郑板桥对写作要领有句名言:“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我们指导学生整理、总结、归纳课题,就是把他们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搜集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撰写研究报告,这是学生探究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因此,我们特别重视这一过程的指导和落实,力求让学生把观察、调查、访问、阅读、查阅资料所搜集到的所有资料信息,主次分明地进行梳理、归纳、撰写。撰写时要求学生在文字上要精练,力求言简意赅;在内容上要立意新颖,既有实践性、创见性,又要符合科学性;在思路上要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也就是说让学生理清一篇完整的研究报告,至少需要从四方面体现:一是简要背景说明,包括小课题提出的原因和研究的目的。二是具体安排,有任务分工、研究时间和研究方法等。三是研究内容、措施及结果,这是需要重点详写的部分,应内容充实,证据确凿,结论正确科学。四是建议或倡议,既有独到的见解和改进的方法,又要针对性强,让人看了信服,便于改进创新。撰写完课题报告后,研究小组成员在老师进一步指导下,再共同讨论,各抒己见,反复修改,反复锤炼,精雕细刻,就像三秋之树,枝蔓信尽,脉络清楚;在选材立意上,不拾人牙慧,不作老生常谈。

这样以来,学生就基本掌握了加工处理信息的方法。我们的课题组所带的学生整理撰写的小课题研究报告中,“中国传统艺术——折纸的魅力”、“小学生课外阅读”等获区小课题现场展示

一、二等奖。小课题研究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了科学探究意识,提高了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成效

通过近两年的实践与探索,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指导》的课题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一)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生存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改变了学生被动、封闭、单一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开放、多样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注重把研究性学习全面渗透于学校各方面工作之中。学生通过课题研究活动,学会提出问题,接纳组织信息、处理重组信息,利用综合知识来解决面临的一些新问题上,都能做到自主、开放、主动和创造性。特别是对知识的探求是主动的,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也趋于主动积极。

研究性活动把一把永不过时,终身有用的打开人类知识、智慧、才华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使学生不断索取自己所需知识,提高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能力和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二)强化了教师的教育科研培训,形成了校本培训模式。

新世纪的人才需要有科学的头脑、扎实的科技知识和科技实践能力,而这些都不能自发地从孩子脑子里产生。因此,培养孩子们的科研能力和探索精神是小学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其中的关键是使学生通过小课题研究的活动获取解决问题最一般的思路、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敏锐性,从而养成对事物和问题的看法有一个更好的视野和深度,对信息的处理和运用更加灵活。

在指导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中,教师不断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获取新的教育信息,构建新的教育理论框架。同时,不断地进行课题研究,积累研究活动的经验和方法论,才能适应、有能力指导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活动。我校具有研究型的教师已逐渐增多,教师的科研水平也逐渐在提高。

我校的校本“研究型”教师培训已初步完成,以教育科研为基点,为培养“研究型”的教师打下扎实的基础。校本培训以教师的研究性学习、研究性教学为重点。

(三)构建了研究性学习的良好环境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进行研究性教学,促使学生研究性学习,布置研究性作业已形成了共识。同时在社会大环境中努力创建研究性的氛围,学生许多的小课题研究都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配合和支持,否则也只是一句空话。如《折纸的魅力》小课题,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后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同时也引了社会对折纸艺术的重视。

五、研究体会

1、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是提高学生研究性意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途径。

2、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是促使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

3、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教师校本培训的新模式。

六、不足及后期目标

经过两年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得出研究学习活动的开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理论;使学生在探索研究中,学生接纳组织信息、处理重组信息,能利用综合知识来解决面临的一些新问题,并起到增长构建新的信息作用,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也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智慧潜能,发展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更具有主体性和自觉性,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校的《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指导》的课题在领导、专家的关心、指导和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实验前期,在整个探究活动中也暴露出许多不足:

1、学生还没有把主动对身边的问题进行探究当作一种习惯和需要,而更多的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组织下进行的被动的探究;

2、在整个探究活动中,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还不够清晰和熟练,没有把解决问题的步骤形成自动化的行为,有时目标也不够明确;

3、学生还不能熟练地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看书、拍照、采访、调查、取证等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方法;

4、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彼此间的分工和合作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各成员间没有形成最大的合力;

5、在梳理、撰写探究报告时,还不能准确地表述探究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不能抓住整个活动的关键点进行总结„„

学生的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空的变化在不断地变化,何况我们做的只是一个起步工作,有很多方面尚不完善。我们将把已有的成绩作为研究的新起点,针对学生存在的以上不足之处,争取在实验的后期得到根本性改变,为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出不懈的努力。

课题研究阶段汇报总结材料 在研究中提高 促学生快乐学习

我们研究的课题是“小学生厌学情绪的预防”。这个课题是基于社会和我校实际情况提出来的。据我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约有70%多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这就是说厌学心理普遍存在。事实上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厌学情绪,只是表现程度不同罢了。

我校多数学生来自于外来务工家庭,他们的家长受教育的程度比较低,教育孩子也没有方法。本着“一切为了孩子”,“让孩子愉快地学习”这一宗旨,我们提出了这一子课题。意图通过调查、观察,找出学校中的厌学孩子,对他们的厌学原因进行分析、讨论,找到根本原因,吸收各种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我校教师的实践经验,研究总结矫正和预防的方法,消除他们厌学情绪,变得爱学、乐学,重新点燃他们学习兴趣的火花,帮助这些学生走出困境,树立学习的信心,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深造铺上坚实的奠基石。为了开展好这个课题的研究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一、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

当课题申请立项得到批准以后,学校首先成立了以教导主任为首的课题领导小组,制定出课题的研究方案,科研室召开课题研究动员大会,全体教师自愿报名参加本课题。

二、对实验教师进行集中理论培训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学习是永恒的旋律。我们实验教师进行理论培训。学校订阅了《心理科学》专业性很强的学习材料,通过上网、查找书籍等方式对教师进行了小学生厌学的表现和原因等内容的辅导,让实验教师了解目前课题研究的成果,确立自己研究的侧重点。

三、实验教师拟订个人研究的子课题,并且制定个人研究计划

我们课题组的成员认真学习课题研究的教育理论知识后,都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主动的发现问题,本着解决问题的宗旨,每一位实验教师都制定了自己的研究子课题有从课堂教学提出的、有从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方面提出的手的方案,有学期课题计划,每位课题成员都能根据自己收集到的实验材料按时做好课题的阶段性总结。科研室也成立科研专柜,及时地把实验情况收集存档,建立起教师个人的研究档案。

四、改进课题组例会,突出了学习性和研讨性。

本学期我们提高了例会的研讨性,进一步规范了课题的管理。规定学校课题例会是在隔周周三下午进行。学习形式采用了辅导与自学相结合;座谈与讲座相结合的学习形式。每次研讨都有主题,有重点,有心得。同时在课题例会中,对于课题中的难点、重点内容推出了问题研讨法:收集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选择重点问题,集中研讨。每一位课题实验教师每一学期都有一本课题学习笔记。

五、对学生的厌学现象进行摸底调查

学校首先对1——4学年的学生进行了学习情绪调查问卷,整理出六大厌学倾向的成因。

1、基础薄弱,难以为继。

2、智力落后,能力缺失。

3、学法不当,效率低下。

4、环境不适,缺乏学习动机。

5、意外受挫,一蹶不振。

6、压力过大,不堪重负。

各位实验教师都了解了班级学生厌学的现状,归结发现了原因,做了小结,为下一步的深入研究明确了方向。

针对以上六种成因,我们将采取以下对策:

(一)教法新颖, 灵活激趣。

记得有人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有关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有时能弥补智力发展的不足。我们也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有兴趣,他便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因而,教师在教学时应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教学情境,善于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充分运用启发式、发现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进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有创造性有意思的作业,如儿歌、猜谜、绘画、表演、游戏、竞赛、收集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二)体验成功,促进迁移。 俗话说:“赞美如阳光,惩罚如利剑。”频繁的惩罚会使学生变得自暴自弃,胆小懦弱,伤及自尊,甚至引发逆反心理。而成功的体验能帮助学生赢得赞美,带来欢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因而,教师应想方设法发掘学生身上的潜力,鼓励其发挥特长,帮助其获得成功的体验,继而促进其动机的迁移。

(三)辅导搭桥,弥补缺陷。

对于那些知识上有漏洞的学生,我们可以采取课外辅导的方式为其搭桥引渡,使其学有所得,学有进步,从而重新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而对于那些智力落后有能力缺陷的学生,我们除了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之外,还应采用小步子程序对其进行训练,让其充分练习,不断巩固,以奖励为主,强化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多鼓励以增强其自信心,以达到克服缺陷、提高效果的目的。

(四)多方配合,优化环境。

教育是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责任。三者组建的大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熏陶和约束作用,因而协调各方面力量,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显得尤其重要。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除了在学校努力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宽松环境,培养良好学风之外,还应主动与家长加强联系,帮助 4 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提醒家长注意克服自身不良嗜好(如赌博等),以身作则,营造学习气氛;家庭成员内部应相互配合,密切校家联系,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缺点(如摒弃依赖心理)。值得提出的是,让学生拥有宽松环境固然重要,但我们同时也要把握好“弹簧”原则(即一定的压力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必要的,但这种压力不能超出孩子的心理承受范围),注意给学生保持适度的压力,让他们学习有冲劲。

(五)指导学法,培养习惯。 法国的贝尔纳曾经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事实上,许多成绩不佳的学生往往是因为学法不当。古人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可见教师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科学的学习方法,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相当重要的。如可让学生了解细胞疲劳周期,明确学习时间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知道轮换用脑、心情轻松可提高学习效率;复习时应把握适度超量原则;学会意义识记,知道利用凌晨、睡前等最佳记忆时间进行强化记忆;采用间隔学习可排除记忆内容之间的相互干扰;能够运用注意规律指导学习;学会进行注意力自我训练等。需要特别对学生指出的是,无论何种学习方法,一定要适应学习的特点,适应自己的身心特征,切不可削足适履。

(六)心理辅导, 健康向上.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愈来愈多的因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也令人触目惊心。厌学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理问题,要想杜绝此类现象,必须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首先,要培养学生保持健康的竞争心理(乐观、积极、向上),正确面对失败,正确对待分数。其次,要让学生增强自信心(可用“自我暗示法”进行训练)。再次,要帮助学生去除苛求心理,不苛求自己也不苛求他人。尤其是那些因不喜欢老师而厌恶学习的学生,应确立适当的向师心理,当然,教师也应以增加活动、加强交往等各种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及时发现问题,积极帮助学生消除偏见,做到以情感人,以事实说服人。

六、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本学期,我们在10月份进行“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预防厌学”课题研讨课的听评课活动。每位实验教师都要参加上课听课、评课。对于课堂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

1、教师要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和学生建立平等、亲密、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

2、从教材的实际出发,依次确定教学目标、容量、重点、难点、方法、节奏等,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学习情绪,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3、教师上课精力充沛,情绪饱满,表述准确、清晰、流畅;要善于运用激励性评价语,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在活动中,涌现出了一些精彩的课堂教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们通过多媒体的恰当运用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通过这次研讨课活动,使年轻的实验教师在听评课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真正达到了科研带动教研,促进学校发展的目的。

下学期,我们将要收集和整理一些关于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小故事,把它们编辑成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对有厌学情绪的学生进行指导。

八、研究中的困惑

1、由于厌学学生的进步是比较缓慢的,教师怎样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来对学生进行矫正?

2、心理辅导是研究必要的措施,但是教师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方法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3、在繁忙的教育教学中,如何创造性的开展研究工作,而不是成为教师的一种负担?

今后,我们还将进行深入的行动研究,针对与存在的困惑和不则足充分发挥个人研究和合作研究的优势,早日探索出一套科学、有效的小学生厌学情绪的预防方法,帮助每位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以健康的学习心理去收获知识的硕果。

初中数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年我校数学组成员承担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课题《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数学学习能力的开发(2)数学学习动机的培养(3)对数学学习过程的各种环节及其方法的指导(4)研究科学的学习方法。课题研究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在前一阶段,我们对本课题的研究做了一些实际工作,现在我把我们实施的情况向李主任和各位老师做以汇报:

一、领导重视,建立科研组织

“教育要发展,科研须先行”,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也是我校领导的管理理念。为确保课题的顺利研究,我们学校建立了教科室,以便系统的进行教研教改。同时,学校对我们教师的实验课进行课堂录像,制作光盘以便于教师个人和集体的交流研讨。我们数学组是一支比较年轻有活力的科研队伍,在刘校长的带领下,我们8名数学教师,全力以赴地致力于课题的研究。开题后,我们数学组召开了两次会议,对课题研究进行了明确细致的分工,并提出了相关要求。

二、学习理念,更新教育观念

搞好科研,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因此我们数学组十分重视理论学习,每一位成员都订阅了相应的科研类书籍、报刊。如:《初中数学教与学》、《中学数学》、《当代教育科学》。并且定期组织承担课题的教师学习科研理论、新课改理念。

三、听课评课,课题引领课堂

我们数学组每周开展一次听评课活动,我们特别强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依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出数学学习方法的多样化,重视学习方法的研究性、探究性、自主性、合作性。最终达到让学生掌握终身发展的科学的学习方法。这也是我们课题研究所追求的目标。

四、及时总结,撰写反思及论文

突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我们规定课题组的每位成员每学期都要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安排好有关理论学习,并撰写心得与论文,形成有关研究成果。今年我所撰写的论文《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获省级二等奖。同时,我们初中数学教研组被学校评为优秀教研组。

五、规范管理,增添科研活力

为了防止课题研究的泡沫化现象,我校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使科研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科研工作有了新的起色和活力。

(1)积极深化课题的理论研究。一周一次教研活动。

(2)重视研究过程的记录。认真做好课题组的活动记录,记好活动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及讨论的专题、成员的意见等。

我们下一步的研究计划如下:

1)对课题研究方案逐项的进行实施并作合理补充。

2)每位课题组成员在所任教的年级开展实验研究,确定适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的科学的学习方

3)开展实验调查研究,定期举行教师、学生双向交流座谈会。 4)积极与外校进行课题研究交流。

总之,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在校领导的指导下,在全体数学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许多成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也看到到一些不足之处,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改进与思考。市教科所李主任亲临我校指导课题的实施工作,能够更好地指明我们研究的目标和方向,我们定会有更多收益。在今后的课题实施中,我们会充分发挥每位数学教师的潜力,真正让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成长,让教师的成长带来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最终形成一套有特色的值得推广的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的经验!

数学课题阶段性总结

我校数学组研究课题于2006年10月15日开题,立项为五常市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课题(编号⑴)——“数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的指导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从课题的确定、申报、立项开始,在市教研究室的指导下,学校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课题组精心制定研究计划与实验方案,并组织实验教师学习研讨。让全体实验教师明确自己的研究课题和研究实验的方向,注重实验研究,突出课堂教学实践、互动探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为重点,经历实验研究的过程,多数教师获得了较好的课题研究案例、反思、教案、论文等成果,构建了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积累了一定的课题研究实验的方法。同时,在研究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的困惑、问题。一年来在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教研成果的形成、推广等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一、课题实验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1、我校数学教研组在市教研室的指导下,学校领导大力支持并保证一定的 活动经费;课题实验组狠抓落实。

(1)立项前审定课题,教研组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数学课程标准,经过学习研究、展开讨论,结合课题组实验教师的理论层次、综合素质等情况确定“数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的指导策略与方法研究”为课题组研究实验的课题。

(2)本课题立项后,课题组组织全体实验教师认真学习《建南初中数学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使实验教师认识到进行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树立课题研究的信念;同时,明确实验研究的思路和前期实验研究的方向,师师互动、交流合作;制定自己可操作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计划。

(3)组织教师理论学习,提高课题实验研究的能力;主动学习素质教育教学理论著作、教育教学研究期刊、新课程标准、教科书等;积极参与数学教研的培训;在学习中做到有重点、有反思;各小组每月进行一次集体学习,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交流;课题组每学期举行集中培训、交流、总结、评价等研讨会,并请教研室的专家进行指导,不断提高实验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

2、教育教学的主战场在课堂,课题研究重点在课堂教学上,实验教师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课题实验研究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主题展开课题实验。把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作为实验研究的起点,教师对传统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与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师教学行为进行对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来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主动探究、富有个性地学习。

课题研究公开课采用“定课、备课、说课、上课、评课、交流、反思、评价”模式展开,以实验研究课为载体,精心组织,凝聚全组之力,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共同发展(看、听、说、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一年来课题组在学校推出了21节实验研究课,构建了一些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效果极佳。

2007年春教研室罗仁义老师亲临我校指导研讨复习课的教学模式,指导中考备考工作。同年秋教研室罗老师又来我校指导

七、八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对课堂实验研究教师:李永成主讲的《有理数的乘法》,课堂实验研究教师:郭小平主讲的《图形的平移与作图》,课堂实验研究教师:向昭利主讲的《中点四边形》实验课,开展探究、交流、研讨。在这些实验研究中,活动方案合理可行,情境创设实用新颖,素材选取翔实可靠;着眼于探讨在数学活动中如何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在关系,活动中教师合作探究、交流借鉴。同时有市教研员、兄弟学校的同行观摩指导,课题研究形成了浓厚的氛围。

其具体操作情况是:

首先,每位教师带着自己的优势上课,让同仁知道每个教师的优势,这是课堂教学实践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让教师有一种英雄有用武之地的感觉,不管是刚毕业的教师,还是经验丰富的教师都 7 能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张扬自己的个性特点,进而让课堂教与学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其次,每位教师带着饱满热情、全新理念上课,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在全组教师的参与下,实验课教师充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索,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初步形成对数学的整体性认识,加深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活动提升了教师实施教学与研究教学的能力,推动了我校数学教学质量再上台阶,我校2007年数学中考在全市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除铜锣中学、民一中、清源初中)荣获乡镇30多所中学第一名,得到教研室的肯定,社会的认可。更加提高了课堂教学实验研究的氛围。

再次,每次课研活动后,教师带着反思听同仁、专家的点评,领会课堂教学的真谛,每次互动交流教师都有自己新的看法和想法,评课中出现百花齐放众说纷纭的场面,其中的是与非、对与错让所有的教师都感到一些迷惑,产生强烈的课题探究欲望,上课的教师能根据点评有针对性的反思,听课的老师在听与评中能产生有效的教学认识和方法,有认可的,也有反对的,所有这些在碰撞、在反思。实验教师带着问题、质疑,听同行、专家的点评,明确学习新课标,不仅是了解,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贯彻;要灵活使用教材,不仅是抓住课本的关键,更重要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活动场;要突出学科的特点,不仅要有专业化教学,更重要是创造性地启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在一系列的研究课活动中,课题组全体实验教师得到很好的培训和锻炼,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质量较高的优质课,体现了“不求完美,但求突破”,“重结果,更重过程”,“步步是研究,段段有成果”的特点,取得了突出的教研成绩。

3、为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多渠道开发教学资源,加强教学研究,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实验教师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班,课题组要求本组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利用整合各种资源,能够较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通过学习,多数教师能够正确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并能自制教学课件、数学试卷。开发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教育发展的价值,充分发挥计算器、多媒体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工具,不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用计算机上的模拟实验来代替学生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使全体学生乐于投入到探索性的数学活动过程中去,做到真正的“寓教于乐”。

4、课题组自开题以来就把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每一位青年教师都有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技能指导和课研理论学习辅导,充分激发青年教师的教学教研热情,让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能让学生思考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能让学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能让学生表述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推导出结论。让他们努力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使优质课堂成为推动课题研究均衡发展的重要保证。

5、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困惑及今后研究的方向。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关键在于尊重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表现如何?程度如何?质量如何?学生知识基础、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及学习心理如何?等等问题永远是我们教学实践的研究课题。课堂教学模式的形成是与时俱进,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创新意识就有了载体,将实验研究课题不断进行下去,力争取得显著的研究成果,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加实效高效。

总之,在课题研究实验中,初步形成了适应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已经成为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但是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题研究是它永恒的主题,教师既是实践者又是研究者,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行动是力量,研究在实践,实践在提升,智慧总是在行动中迸发,没有最好,力求更好。尽管课题研究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历程,我们才刚刚走完其中的一程,但我们会冲出重重迷雾,迈过道道险关,勇往直前。

第二篇:课题实验阶段总结

对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和反思

庐江县汤池中学课题备课组

一、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明确课题研究方向及重点

除了学校组织的对课题的研究外,我们还学习了《克服低效教学问题探究》、《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误区及对策》、《教学反思的实践与思考》等教学理论文章。通过这些富有针对性的业务学习,我们从思想上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和研究重点,为课题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举行了一系列活动

1、学校再次对课题组教师进行了课题相关培训工作,使所有的课题教师明确了课题方向、目标和任务,并积极探讨了课题的实施方案。

2、聘请专家指导课题的研究工作。

3、组织课题组教师观看《2010年全国思想政治优质课》光盘。

4、继续进行选修课的课堂教学,总结经验教训。

5、以学科教研为阵地,组织课题教师从教研中获得了大量的课程资源,并给教师们思想上充了电。

6、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求知欲,就能主动积极地学习。培养学生政治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让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体验成功的愉悦;创设一个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发挥趣味教学学的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等。

三、认真做好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

我们除了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阶段规划等,还注重收集开展过的课题研究活动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等。按照市课题组的统一部署并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了课题教师研究档案袋。从教学资料、学习资料、研究资料、反思资料和评价资料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在档案袋的设计上尽量体现学校特色、教师的个人特色。学校每学期对档案袋资料进行验收,并与学期综合奖挂钩,进行奖惩。

四、课题研究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1、我们将课题研究与课程改革实验密切联合起来,以课堂教学为主线,通过合理的利用课程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发展的需要。超越了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了教学过程,让教学真正“活”起来了。

2、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我们以课题研究为龙头,带动青年教师的群体培养,通过优质课、示范课、研讨课等多种形式,促进青年教师的不断成长。并开阔了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了教师的创造性智慧。以评比课为例,课题研究工作申报以来,我校青年教师章长兵在学校优质课大赛中获得第一名。多名教师在各级科研论文评比中获奖,其中董光友老师的论文《探析新课程下高中政治选修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获庐江县中学政治学科优秀教学研究论文一等奖、获巢湖市中学政治学科优秀教学研究论文一等奖、获安徽省第九届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文二等奖;《文化创新的途径》获庐江县多媒体教育软件评选一等奖、获巢湖市多媒体教育软件二等奖、并作为巢湖市优秀基础教育资源推荐到安徽省教科院;杨志云老师撰写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布白艺术》获庐江县中学政治学科优秀教学研究论文一等奖、获巢湖市中学政治学科优秀教学研究论文二等奖;章长兵老师撰写的《解读斯密经典,启迪学生智慧》获庐江县中学政治学科优秀教学研究论文一等奖、获巢湖市中学政治学科优秀教学研究论文三等奖。从教师成长看,课题研究功不可没。通过课题研究,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打造了名优教师。

五、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我们深知要搞好课题研究工作,必须拥有清醒锐利的心灵慧眼,发现问题、捕捉经验、善于观察、精于总结。为此,我们在开题阶段可喜变化的背后做好认真反思,如何在农村中学开展政治选修课有效教学,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实验中继续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一年的课题研究,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确实得到了提高,课堂

教学面貌也发生较大的改变,但对照我们的课题研究计划和措施还有一些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我们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其原因有两点:一方面是我们课题的研究主题当初定得还是太大太泛,导致很多研究缺乏深入的突破和坚持;另一方面是我们的课题实施小组主研成员主动研究和推动课题的行动有待加强,解开课题实施的难度全集中在课题领导小组的困局。

(二)、下步打算

根据阶段总结与反思,课题组对下一个阶段研究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1、推动教师增强课题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使日常教学工作和课题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2、要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课题研究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军作战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组织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讨、课堂教学切磋,做到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合作探究、共同提高。

3、核心组研究人员,要把握课题原则,确实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对教学实践高度关注的热情,为教师的课题研究和教学改革排忧解难,使教师的困惑及时得到回应,教师的经验能及时得到关注和分享。

4、组织好相关的教研活动,培养青年教师,使课程资源得以恰当的应用,并全力打造精品课堂。

5、对课题阶段研究成果,包括论文、随笔、教案、课件、案例、反思及书籍等,组织专门人员分类整理、登记注册、立项归档。

回顾课题开题阶段的实验研究,我们惊喜地发现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只要充分挖掘,细心研磨,巧妙运用,回归的将是一节亮丽的课堂,共同收获的将是累累的硕果。篇二: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赵鹏)

发布:赵鹏 时间:2011/11/23 11:13:20 来源:宁夏教研网 点击: 10602 讨论: 0 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实践与探索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青铜峡市教研室 (本课题负责人) 赵 鹏

一、课题基本情况

在2010年9月我们课题组成员参加了课题“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实践与探索”。从课题立项到实施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为了真正探索出一套中学生物学科创新教学模式,在实施中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用课改理念指导实践。实践中坚持遵循课题研究原则,公开教学研究,用课改理念反思教学。用课改理念寻找策略,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创新的学习活动中去。我们对课题任务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各成员深入教学一线积极开展研究,到目前,已初见成效,现将阶段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考察及网上研讨结合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考察等理论学习,获得强有力的理论支持;通过理论培训、网上研讨等形式沟通认识,分析提高。

2、调查分析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情,确定实施进度,及时调整实施方法或步骤。

完成了青铜峡市初中学生学习方法问 卷调查情况与汇总,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资源归纳法:在实验或调查中要详细纪录,做好对照实验,要详细收集撰写论文时所要引用的数据和证据等,如原始资料和照片等,有什么发现,最好在当时就进行初步分析、归纳、整理。课题负责人应有意识地收集和保存好这些原始记录和资料。

4、经验总结法:坚持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边修正、边引导等过程性研究,及时形成阶段性小结。

5、整合法:课题组全体成员,分工协作,集体汇总。

三、立项以来所做的的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促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

学习国内外创新教育理论以及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坚持记读书笔记,写读后反思,在

追求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中得

到充实。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中学生物学科各年级学生学业质量监控与评价指导意见》,结合《生物课程标准(新修订稿)》及苏教版生物

七、八年级教材解读培训活动,加强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

2、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开展工作。

一年来,课题组共召开2次会议,即于2011年3月召开全体课题组成员第一次会议,学习本课题开题报告,明确课题研究内容,按照开题报告中安排,明确分工,责任到人;5月召开第二次课题组会议,此次是由课题组负责人下到实验学校,分别与实验学校承担课题任务教师碰头,安排问卷调查工作,了解课题进展情况。

3、在实验学校进行中学生学习方法问卷调查及分析。

2011年3月,问卷调查负责人胡晓晨设计出“中学生学习方法问卷调查表”,于5月下旬,分别在二中、四中、五中及六中对七年级学生进行调查,于7-8月,由王玉梅老师汇总并完成了一份初中生学习方法调查及分析报告,为下一步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依据。

4、确定子课题进行下一阶段的行动研究。

在调查问卷分析报告的基础上,课题组确定子课题安排下一阶段的行动研究。经过课题组成员集体研究,确定以下课题为本研究课题的子课题:

1、以创设问题情景开展有效教学为主题。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有效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过程性学习方法、增加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4、以学生有效学习,教师有效教学为主题。

5、以探索有效教学模式或方式为主题。

6、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或成长为主题。

7、如何培养学生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

四、初步取得的成绩:

1、积极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前提。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始终被这种气氛陶醉、感染、激励,由此而产生兴趣,主动积极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对初中生,创设质疑式情境并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时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处在积极的活跃状态,乐于参与,积极开动脑筋,创造的灵感和顿悟不断产生,探索出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这样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提高了能力,促进教师对“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2、采用多种手段,增强生物教学的趣味性,在趣味盎然的气氛中,更能促进教师落实教学设想。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学生的评判最有权威性,而灵活的教法则是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老师在课堂里起着主导的作用,要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等。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如启发式、诱导式、交流合作等方法,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和学生实验,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上完一节课后,还兴趣盎然,并积极地去回味和反思。

在生物学发展史上,有许多趣闻轶事。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内容的需要,适当穿插介绍一些生物学趣事,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加深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讲解这些趣事,使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加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设想的落实更加有效。

3、挖掘教材中适合“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开展课题研究。

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量力而行”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用”好教材,发挥好教材的特殊作用。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前提必须要先研究教材,从中挖掘适合“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这样才能保证课题有目的的开展。为此,实验学校的课题组教师在教学中边学习研究边实验边总结,采取“小步子”式的探索实验。

4、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有了明显的增加,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有效的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快乐,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自主性合作学习。

5、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课题组教师撰写了一些感悟、体会以及论文等。如胡晓晨、王菊莲、张正桥等老师的阶段性论文或感悟现已上交课题组,作为资料保留。目前,李自霞老师的教学设计已荣获地全国生物学会教学设计评选二等奖。

五、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课题组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论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由于我们的科研能力有限,理论素养还有待提高,本课题研究的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挖掘,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要进一步借助于远程培训、网络教研、自学等途径努力提高教师们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更需要专家的专业引领,对我们的研究作出适时评价,为我们研究指明方向。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更为突出问题:

1、过程性资料保留的不够完善。一年来,大家重课堂教学,做了很多工作,但对过程性资

料的搜集、整理不太及时。如对挖掘出来的“研究性学习”内容没有进行整理;录像课及图片等是个空白。

2、课题研究的进展不是很顺利。由于课题组教师工作任务重,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未被充分调动;对本课题研究研究不够深入。致使课题研究只是蜻蜓点水式,有“动静”,无“涟漪”。

六、下一步研究的主要措施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针对以上课题研究的一些现状,提出了今后课题研究的大致设想:

1、积极发展教师的素质,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度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做课时,不妨可以把自己所带平行班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一师两法的“同课异构式”教学,然后进行及时的测评,用此方法进行多次反复后,再进行阶段性考评;平时做到多思考、多听课,多积累、多交流、多总结。促进教师思想深层次的转变,变被动为主动,让课题研究处于蓬勃向上的局面。

在原有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入进行课题研究,对课题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和反思,对在过去的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适当调整研究方向,使课题的研究目的逐步更加明朗,充分认识自己课题研究的意图,从而为课题研究的深入打下扎实的基础。

2、加强各校子课题研究管理力度。下一阶段研究中实行各子课题小组负责制,建立课题组成员奖励机制,提高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使研究工作扎实开展下去。

3、进一步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工夫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内在规律和表象的矛盾,使学生学会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的学习能力。还应

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增加教学容量,设计实际问题情景,重新组织教材知识结构网络,提高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探索有效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一定要增加问题情景设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强化实践研究。充分学习和自我研修,上好课题实验研究课,初步形成可操作的范例,完善操作要点。于2012年4月,各子课题组报送一节优秀录像课,课题组组织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同课异构”观摩与研讨。

5、研究成果展示要及时

实验报告、论文、教学案例、教学故事、学生作品和经验总结等。通过探究,撰写一些有价值的关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论文和实验报告,并探索出适应新课程理念下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时通过探究,能初步使实验学校里的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认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6、整理和归纳阶段性课题资料,建立课题分项档案。活动场景

设计、活动记录、活动照片、调查表、评价表和活动小结等的保存和整理。将选出的优秀录像课、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分类管理,并推荐参加区市级评选。

以上是课题组第一阶段所做工作的简述,我们虽尽力而为之,但还有不尽人意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对我们的阶段性成果分析报告指导和批评。

本课题组的负责人及成员

组 长:赵 鹏

副组长:胡晓晨

成 员:刘俊琴 王玉梅 李自霞 王菊莲汪海燕 张正桥篇三: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落实 “三维目标”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落实 “三维目标”的研究与实践》自2010年12月被第三届全区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立项以来,我校课题研究小组依据课题研究的步骤有序的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动,现把自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近一年来的研究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标。

1、意义

通过研究探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的方法和策略,有利于更好地实施新课程,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研究,促进教师从研究的视角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落实三维目标体系,改善教师自己的教学行为,实现自身专业发展。

通过研究,有利于教学评价多元化,既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运用,又关注学生对过程的体验和方法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态度的端正。

通过研究更好地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去学习、去领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为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2、目标:

(1)通过对三维目标理解,从新的视角整合三维目标之间的联系,使之真正意义上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更新教学观念,把握教学规律,丰富当代教学理论。

(2)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的具体途径和策略,使教师的教学行为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实现结论与过程的统一,认知与情感的统一,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

体系,优化学生为主的人文性,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二、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自《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落实 “三维目标”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被第三届全区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立项来,我们首先成立了下马关中心学校课题领导小组,使课题研究有了人员的保障和物质保障。抽调在语文教学中的骨干教师组成课题研究小组,课题研究小组集体对语文课堂上“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进行了梳理,完成了本课题的实施方案。

课题研究小组收集大量关于本课题的相关资料集体学习,并邮购了《小学语文--新课程三维目标教学操作丛书》一书,把本书进行复印保证课题组成员人手一书,加强了理论学习与研究。

2011年3月11日进行了课题开题会,课题组成员对近几个月的理论学习在会议上交流,并聘请县教研室专家现场对本课题指导。通过本次开题会,使我们的研究思路更加明确,研究方向准确定位。

制定了《下马关中心学校学校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实施细则》,使课题研究工作制度化,明确了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的职责和任务。制定了奖惩办法,提高了课题研究工作的积极性。

根据课题组的分工,课题组成员对影响在语文课堂中落实三维目标的因素,在语文课堂中落实三维目标的有效策略、途径的方法,落实三维目标的评价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探究。形成了研究的理论基础。

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的论文被《宁夏教育》等刊物登载。课题组对研究过程的心得体会、研究材料、研究工作制度等汇编成册,形成了《下马关中心学校在语文课堂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课题研究资料汇编》。

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进行了具体的案例

研究。如对一年级《胖乎乎的小手》课堂教学的研究,爸妈的双手能工作,姥姥的双手会做饭,兰兰也有一双手,能画画,能写字,能给爸爸拿拖鞋,能给妈妈洗手绢,能给姥姥挠痒痒,肯定还能做别的许许多多的尊敬长辈、体贴父母的事情。这就是全家人喜欢兰兰那双胖乎乎的小手的原因。课文小中见大,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整篇课文充满了家庭的温馨情感,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认字和朗读课文。要让学生自读、自悟,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首先由课题组制定了本课的三维目标:

1.认识“胖、喜”等13个生字。会写“看、着”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动。

让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去落实制定的目标,课题组成员根据各自的分工在听课中去观察落实的情况及影响落实的原因。课后授课教师进行了教学反思。课题组对课堂中对“三维目标”的落实进行了总结,对影响落实三维目标的情况深入探讨,形成了研究资料。然后再在其他班级继续教学,针对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重点注意,课堂效果比第一节课明显提高。

三、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新教材实施至今已有一段时间,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我们同样也发现常态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不少问题:

(1)三维目标割裂,不明确,不符合学生实际。

(2)教学内容单薄,结构松散,零敲碎打,置语文内容的整体性于不顾。

(3)过分注重朗读与感悟,弱化语文的“工具性”,训练不扎实,不到位。 (4)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花里胡哨,却只留于形式。

(5)过分张扬语文的“人文性”,东拉西扯,与其他学科的内容过度整合,非语文的东西“越俎代庖”,削弱了学科特点。

这些正是造成当下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不太高的主因。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之时,研究、掌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也是我们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四、下阶段课题研究计划

2011年11月-2012年9月,以校本教研为载体组织进行尝试研究。采取个体实践、同伴互助式、集体研讨等多种形式,并分类积累过程性资料,分中、高段探索语文课堂“三维目标”落实的途径、策略,初步形成研究成果。

2012年10月,阶段交流,修订完善。集中组织交流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分析问题,调整实验思路和方法,修订完善实施方案。 2012年10月-2013年3月,以校本教研为载体组织指导深化课题研究。课题组随时对课题的研究进程和档案资料进行督导、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典型,适时推广成功经验。 2013年4月-2013年9月,

1、完成本课题过程资料的分类、汇总与结题资料的撰写。

2、申报课题结题。

3、总结、评比与表彰。

第三篇: 课题实验阶段总结报告

一、概念的界定

“小课题研究”活动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促进学生的非智力发展,教给学生一些创新技法,使学生能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以创新教育为目的的综合课程。教育的创新促使学生学习的创新,进而让学生达到创新学习。

二、实施背景

探究是创新的基础,探究性学习是创新性学习的关键。这种学习策略是对学生过去被动的、呆板单一的接受性学习弊端的极大冲击,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科学探究兴趣,增强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精神、公平竞争的观念、自我教育的意识、组织活动的能力,为适应社会、走向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我们于2006年暑假前提出了“关于开展学生小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随之组织学生付诸实施,促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锻炼,在探究中成长。

三、实施过程

通过实践,我们摸索出了一条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新路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让学生学会选择,自主确立小课题

学生小课题研究是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本,以探究的问题为载体,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那么,如何诱导学生自主选择出便于研究操作的小课题?我们遵循自主选择性、实践应用性、主体性和开放性原则,以“你最乐于探究的问题是什么”或“你身边和周围环境中存在哪些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为题,广泛征集学生的意见,让他们充分结合已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积极开动脑筋,大胆质疑问题,人人提出自己最感兴趣、最乐于探究的问题──小课题。在这里,我们一是拿出专门时间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二是着重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宜小不宜大,应便于操作;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汇总筛选。一开始,从征集的上百个问题中筛选确立了多个科学性和适应性强的小课题,如“我们周围的鸟类”、“塑料?生活?白色污染”、“交通呼唤文明”、“火灾与隐患”、“挖掘民间游戏”、“折纸的魅力”、“计算机与我们的生活”等等,并分为自然科学、社会人文和技术革新三大类内容。接着,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所喜欢的问题,让他们自愿组合分组,再次自主选择研究的主题,自主确立研究的目标,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研究方法、操作步骤和成果展示形式,并逐步实施。

可见,引导学生从质疑、讨论、筛选、确立小课题开始,到再次自主选择、分工合作、研究制定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洋溢着自主性:学生研究的问题由他们自己来确定,打算由他们自己来商量,决定权由他们自己来行使,教师只是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无疑,这些举措和谐了师生关系,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学习探究做好了铺垫。

(二)让学生学会探究,体验感悟小课题

探究是小课题研究的核心和根本。为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让他们逐步学会探究的方法,我们专门设置了一节小课题研究指导课,着重对小课题研究的方式方法进行指导,如小组怎样分工与合作,怎样有针对性地调查访问、观察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设想,怎样搜集和整理资料,怎样随时做好研究记录以记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怎样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怎样查阅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或调查报告等等。随后,目标明确、分工清楚的小课题研究小组,积极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时间,从学校开出介绍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以极大的热情,纷纷跑书店、拍照、采访、调查、取证,深入观察社会与自然,开阔视野,丰富见识。

小课题研究使学生从学校这个“小天地”走进了社会、自然界这个“大课堂”去施展才华、磨练意志,去体味、领悟、发展、创新。

(三)让学生学会整理、总结、归纳小课题

郑板桥对写作要领有句名言:“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我们指导学生整理、总结、归纳课题,就是把他们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搜集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撰写研究报告,这是学生探究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因此,我们特别重视这一过程的指导和落实,力求让学生把观察、调查、访问、阅读、查阅资料所搜集到的所有资料信息,主次分明地进行梳理、归纳、撰写。撰写时要求学生在文字上要精练,力求言简意赅;在内容上要立意新颖,既有实践性、创见性,又要符合科学性;在思路上要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也就是说让学生理清一篇完整的研究报告,至少需要从四方面体现:一是简要背景说明,包括小课题提出的原因和研究的目的。二是具体安排,有任务分工、研究时间和研究方法等。三是研究内容、措施及结果,这是需要重点详写的部分,应内容充实,证据确凿,结论正确科学。四是建议或倡议,既有独到的见解和改进的方法,又要针对性强,让人看了信服,便于改进创新。撰写完课题报告后,研究小组成员在老师进一步指导下,再共同讨论,各抒己见,反复修改,反复锤炼,精雕细刻,就像三秋之树,枝蔓信尽,脉络清楚;在选材立意上,不拾人牙慧,不作老生常谈。

这样以来,学生就基本掌握了加工处理信息的方法。我们的课题组所带的学生整理撰写的小课题研究报告中,“中国传统艺术——折纸的魅力”、“小学生课外阅读”等获区小课题现场展示

一、二等奖。小课题研究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了科学探究意识,提高了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成效

通过近两年的实践与探索,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指导》的课题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一)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生存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改变了学生被动、封闭、单一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开放、多样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注重把研究性学习全面渗透于学校各方面工作之中。学生通过课题研究活动,学会提出问题,接纳组织信息、处理重组信息,利用综合知识来解决面临的一些新问题上,都能做到自主、开放、主动和创造性。特别是对知识的探求是主动的,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也趋于主动积极。

研究性活动把一把永不过时,终身有用的打开人类知识、智慧、才华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使学生不断索取自己所需知识,提高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能力和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二)强化了教师的教育科研培训,形成了校本培训模式。

新世纪的人才需要有科学的头脑、扎实的科技知识和科技实践能力,而这些都不能自发地从孩子脑子里产生。因此,培养孩子们的科研能力和探索精神是小学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其中的关键是使学生通过小课题研究的活动获取解决问题最一般的思路、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敏锐性,从而养成对事物和问题的看法有一个更好的视野和深度,对信息的处理和运用更加灵活。

在指导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中,教师不断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获取新的教育信息,构建新的教育理论框架。同时,不断地进行课题研究,积累研究活动的经验和方法论,才能适应、有能力指导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活动。我校具有研究型的教师已逐渐增多,教师的科研水平也逐渐在提高。

我校的校本“研究型”教师培训已初步完成,以教育科研为基点,为培养“研究型”的教师打下扎实的基础。校本培训以教师的研究性学习、研究性教学为重点。

(三)构建了研究性学习的良好环境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进行研究性教学,促使学生研究性学习,布置研究性作业已形成了共识。同时在社会大环境中努力创建研究性的氛围,学生许多的小课题研究都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配合和支持,否则也只是一句空话。如《折纸的魅力》小课题,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后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同时也引了社会对折纸艺术的重视。

五、研究体会

1、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是提高学生研究性意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途径。

2、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是促使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

3、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教师校本培训的新模式。

六、不足及后期目标

经过两年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得出研究学习活动的开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理论;使学生在探索研究中,学生接纳组织信息、处理重组信息,能利用综合知识来解决面临的一些新问题,并起到增长构建新的信息作用,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也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智慧潜能,发展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更具有主体性和自觉性,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校的《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指导》的课题在领导、专家的关心、指导和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第四篇:课题实验阶段性总结

教育改革永远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而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课程改革迫在眉睫,课程标准的出台和实施,反映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步伐正走在时代的前列,指引着全体教师努力培养出素质全面,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新课改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理念,新标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体现,是每个教师普遍面临的问题,例如:课本应怎样教?过去主要是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现在要改造成研究式、互动式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提问?课堂上应该怎样体现和谐高效?课堂讨论的过程应该怎么组织?怎样的形式才能让学生互动起来等。这些具体环节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规律,总结经验,也为我们教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因此我们每个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转变观念,开拓进取,争取时时进步,年年有收获,全身心投入到课改的实践中去,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的人才。

为了把课改不断推向深入,我们学校主要抓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一是加强课改的理论学习,了解新课程标准以及课改的内容,提高对课改的认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用正确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使课改家喻户晓产,人人皆知,为把课改落实到实处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如何把新课

程改革落实到实处,我们进行了思考、研究与探讨,广大教师一直认为课堂教学不改革,一切学习与培训都可能落空,而课堂教学改革如果没有一系列新课型来引领与支撑,也同样不能落到实处,必须以生活为基础,以兴趣为支点,以自主为核心,以创新为灵魂,因此学校领导重视课改,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改课,和老师一起研究探讨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鼓励中、青年教师大胆地探索和尝试,老年教师也要更新观念,运用新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同时学校还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政策,并与学校责任制考核挂钩,凡是课堂教学不运用新的教学模式的实行一票否决,课堂教学评价一律视为三等,当年不得评先树优。其次加强教研活动,发现好典型在全校推广,组织全体教师轮流听课、评课、改课,相互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程改革强调发现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即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己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反复探讨,研究,经过实践,我们学校品尝到了课改带来的新变化,教学质量不断上升,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人为本,教师们深有感触地认为,刚开始实行课改的时候的确很不适应,想要上好一节课需要准备很长时间,要充分估计到学生的需求,下课后要进行反思,看教学效果怎样,学生的反映怎样。但是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的确比以前有进步,学生学到的东西更多,更灵活了,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而教师本身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因此教师树立

了“以人为本”的新课程观。

2、教育观念转变了。教师的角色行为也变化了,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逐渐失去了第一主角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重在启发提问,贵在引导,妙在点拨,巧在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思路,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间去探究、合作、体验、。

3、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变了。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交往意味着对话、参与、相互和谐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实施新课改的进程是一项系统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奏效的,肯定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困难和问题,目前,我校教师老龄化严重,青年教师少,对课改的认识不到位,穿新鞋走老路现象屡见不鲜,其次是缺乏课改的带头人和创新型人才带领大家全身心投入课改中去,三是缺乏与新课程合拍的教育理念和丰富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勤钻研、善反思,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的进取精神等,这些困难和问题都制约着新课改的实施。

为了克服以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今后教学工作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深化新课改理论的学习,做到学一点,体会一点,运用一点,不求面面俱到,力争在课堂提问方面有新的突破,

二、强化教

学研究工作,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青年教师和实验教师走出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增长见识,充实自己,为我校的新课改做出贡献。

实践证明,新课改需要新的评价机制,新观念,新的教学模式,新型人才相适应,用传统的评价标准不利于课改工作的开展,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打破传统评价观,力争评价多元化。

崔家完小

第五篇:阶段总结---小学英语实验课题总结

《小学五年级英语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课题阶段总结 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小学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故事是伴随着儿童成长的,它对于发展儿童的语言,培养儿童的想象力有着很大的作用。在国外的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中,讲故事是被广泛运用的教学技巧。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小学生都是忠实的“故事迷”。为了听懂故事、读懂故事,孩子们会好奇地、有目的地去学,去听。每当学生听懂了、读懂了就有成功感,满足感,同时也就提高了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目前,我国的儿童英语教学也把故事引入了课堂,在教学中得到了充分地运用。故事教学法是通过故事来完成教学和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与可行性。这种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

1.重视学生潜质 。学生智商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优势。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想看待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深挖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质。教师特别要尊重学生由生活经验引发的思维,坚持“思维无禁区论”,视学生为自主的人、发展的人、有潜力的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其潜能,促进自身的主动发展。

2.了解学生。 通过各种调查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生活去了解他们,体验他们的欢乐与忧愁。通过各种调查了解学生学不好或厌学

的原因是什么?在充分了解情况后才能对症下药,才能在课堂上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改变学生的消极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恰当地评价学生。我们在课堂上要运用鼓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树立学生的信心。通过和蔼可亲的态度,亲切的眼神,鼓励性的话语,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信任与器重,使学生消除紧张的心理情绪,鼓足勇气,积极思索,增强自信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 故事教学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准备好教具,如头饰、图片、课件,还要布置好教室,给学生创设一个故事学习的最佳环境,让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5. 选择合适的故事进行故事教学。选择故事时,要多重考虑年龄、学英语时间的长短、单词量的多少,还要考虑故事的情境是否合适孩子们学习新的词句。故事的内容、词汇和句式不能太难,太难学生听不懂;篇幅不能太长,太长学生很难背诵下来;还要生动有趣,不生动就不能称为故事,就不会对学生产生吸引力;而富有寓意的故事常能促使学生思考,激发讨论。故事还要能结合所教的内容。要注意故事中是否含有有趣的角色。

6. 合理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学生才刚开始接触英语,要让他完完全全地听懂一个英语故事,听懂每一句话,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时候,教师就得依靠肢体语言去阐释,通过各种丰富的体态语言,学生才能在看、听和感觉基础上大致理解这个故事。

7. 详细讲解。学生在整体感知故事之后,对故事有一个基本的轮廓。这时教师再详细讲述整个故事。在讲述中,教师要采用各种方式方法,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而不是教师一人讲,学生被动的接受。可让学生表演故事中角色的动作或模仿声音。可在关键词句出现的地方,停下来让学生猜测词义或句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感互动,让学生全身心融入故事之中。

8. 定期开设英语活动课。在活动课中,尽力做到结合教材,贴近日常生活,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我们在教学英语活动课时,注意贯彻一个“活”字,老师当好导演和指挥者,要善于驾驭课堂,要把故事融汇到教学中去。英语活动课能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竞赛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做到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9. 开设英语兴趣小组。在学校开设英语兴趣小组,利用周四和周五下午第三节,作为英语兴趣小组活动时间。小组通过听故事、讲故事、排练英语小短剧等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其次,我们还创办英语角,校园英语故事广播, English Party 等,给学生提供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在课外,英语教师与学生见面,均用英语与他们交谈,鼓励他们大胆开口,并要求学生之间也尽可能多地用英语进行交流。 10. 多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若长期只使用某一种教学形式或手段,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明显下滑,会感到索然无味,产生厌上英语课的倾向。为防止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

据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愉快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故事活动中去。比如,在实施故事教学时,也采用游戏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竞赛法等。让学生保持新鲜感,使他们上完一节课后,心里想着下一节英语课老师要上什么新知识呢?有什么新花样呢?这样,学生带着欲望去学习,求知欲加强,注意力更集中,便能学到更多的语言知识,并能交际使用。

在我们整个研究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故事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运用英语的意识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具有情景真实、而且便于组织和实施。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多多运用故事教学法,充分体现“用中学,学中用,学以致用”的新型教学理念,巧妙地运用故事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必将推动我校英语教育的全面进步。今后我们将继续做好故事教学研究工作,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大胆创新,努力探索,构建和谐的学习环境,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2014年8月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