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当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探讨(大全)

当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探讨(大全)

当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下简称“非遗”) 的教育传承, 是一种长期被忽视的民族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 高校作为传统文化知识的传习地, 承担着非遗教育、传承的重任, 在保护和传承文化。

当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探讨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下简称“非遗”) 的教育传承, 是一种长期被忽视的民族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 高校作为传统文化知识的传习地, 承担着非遗教育、传承的重任, 在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方面具有其他部门不可代替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当前, 我们国家鼓励非遗进校园, “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高校积极开展非遗教育, 面向社会, 服务于地方, 通过人才输出和产学研的转化, 更好地为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推动区域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正契合了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能。高校的密集人才、齐全的学科门类、丰富的智力资源等优势使得高校在非遗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愈发重要, 成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造性非遗传承人群的摇篮。同时, 高校积极参与非遗教育, 成为文化保护与文化传承的重要参与方, 一定程度上也拓展了大学建设理念的创新和发展, 扩展了高校的职能。所以, 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高校积极参与非遗教育传承的必要性以及非遗课程构建的重要性, 总结当前高校非遗教育研究中的成绩, 重点关注现阶段高校非遗课程建设中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构建的重要性

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必须走教育路线, 非遗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是非遗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非遗课程建设不仅是非遗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需要, 也是进行非遗科学研究的需要, 是高校进行非遗教育传承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非遗课程的课程体系建构得如何, 不仅关系到整个非遗学科的建设问题, 还关系到非遗校园教育传承工作实施的效果, 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和研究。

二、总结目前高校非遗教育研究中的成绩

专家学者们主要从学科理论、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学生培养、教材编写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切实探寻高校非遗教育发展之路。学者们对于如何建设非遗学新学科进行了探讨, 如牟延林教授认为, 应以理论研究为基础, 构建理论性、传习性和拓展性相结合的非遗课程;[1]丁永祥教授主张高校非遗教育应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理论教育应将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 课内教育应将专业教育与普遍教育相结合。[2]因非遗课程的特殊性, 重视非遗理论教学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实践教学, 加强实践教材建设, 优化教学内容, 开展多元化教学方法。改革现行的实践教学模式, 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探索建立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理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方面如北京大学、重庆文理学院进行了较多探索、研究;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非遗课程, 重庆文理学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还获评教育部精品课程;学生培养方面如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培养了文化遗产方向硕士、博士研究生, 多所学校开展了本科生非遗课程教育;教材编写方面, 王文章先生主编出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李军教授出版了《文化遗产学原理》等。众多学者围绕非遗课程理论与实践的问题开展了多次讨论, 牟延林、乌丙安、王文章、苑利等先生多有成果涉及上述问题[3]。

众多学者一致认为我们应当借鉴国际学术界经验, 不以固化的心态来对待尚处初创期的非遗学, 主张将其视为一个开放的对话体系, 既对接国际研究新趋势, 又结合中国的本土资源, 为学科建设拓展多元化的发展空间。[4]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 学科建设是首要的, 要先搞清楚非遗的重大理论问题, 明确非遗教育的目标, 再根据现行的学科布局与课程设置, 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补充修订, 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考试评定细则, 规范非遗项目的教学。

三、现阶段高校非遗课程建设中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目前高校非遗课程的实践探讨相对丰富, 但理论研究相对薄弱, 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学生培养等方面有了诸多可喜的成绩, 但相对于非遗学科的重要性以及我们的培养目标来说, 还是很不够的。梳理当前高校非遗课程建设的现状, 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还需要我们继续关注:

(一) 非遗学科建设问题

非遗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 所涉及学科也比较广泛, 尚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科依托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有了学科与课程的支撑, 非遗教育才能更有效地落实。非遗学科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如非遗的基础理论、学科建设、科学保护理论等研究还不是很成熟, 非遗学学科的学术标准, 传统的多学科在非遗学科建设中的整合等问题, 非遗课程设置中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关系, 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 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积极思考、着实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

(二) 培养目标问题

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的出发点, 围绕目标开设一系列相关课程。但较多学校非遗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够清晰, 存在模糊化问题。非遗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有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两种:素质教育主要是为了唤起广大青年学子的文化自觉性和保护意识;专业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服务于非遗保护单位的从业人员和非遗的传承人。各院校应该依托自身优势来确定自己的培养目标, 进而确定自己的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内容, 有针对性地思考课程设置的具体方案, 构建自己特有的非遗课程体系。这也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几组关系: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关系、人文性与科学性的关系、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关系、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

(三) 本科专业非遗相关学科和相关课程设置问题

目前与非遗相关的学科主要集中于民俗学、民间文学、工艺美术等专业, 多出现于研究生教育, 还没有纳入本科专业教育体系之内, 且具备招生条件的高校屈指可数, 极大地影响了非遗及相关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国内只有少数高校在本科阶段开设民俗学、民间文学等与非遗相关的课程, 且为选修课, 距离实现非遗培养目标尚有差距。也有学者认为, 现阶段只能在研究生教育的层次开设非遗专业, 至少可以设计成二级学科方向, 以确保高校能够培养非遗工作人才, 这些问题都还需要继续讨论。

(四) 教材建设问题

高质量的教材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课程内容应精选优化, 符合课程教学大纲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较好地体现注重教材的科学性、独特性、民族性、地域性、可操作性和传承性。亦可根据当地非遗项目的实际情况, 组织相关专家、教授、学者及民间艺术工作者, 结合高校教育教学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编写教材, 形成一套特色鲜明的非遗教育系列丛书。注重建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需求和兴趣爱好的多元化课程, 充分考虑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把案例讲解与知识普及、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问题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 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科的差异性, 探讨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通识教育课与专业课也要有不同的授课模式和课程安排。首先, 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 从常规的纯理论教学模式, 转向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和技能共举的教学模式, 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 教学中可以设计“课内理论、课外实践、教学实习”三个环节, 强化实践体验, 提升学生传承保护的动手能力。其次, 要利用现有资源优势, 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地开展校内理论与实践教学活动, 选择合适的非遗项目引入校园, 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 并形成特色, 弥久而长新, 优秀成果可以举办竞赛、展出, 进社区、进社会等实践模式。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非遗体验、调查, 引导学生关注和认识身边、家乡的非遗, 提升感性认识, 培养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人文情怀。第三, “学校+公司+基地”的理念和模式, 将非遗保护、技能传承、开发创新三位一体, 在实践层面探索落实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创新, 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之路。最后, 还要改变以往单一的考核方式, 把弹性考核、硬性考试和实践考查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把精力放在对问题的分析与思考上, 积极思考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 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根据各校实际情况, 还可以在本科学生学位论文指导中增设非遗研究方向, 指导一批对非遗感兴趣的学生开展非遗调查研究, 引导他们对非遗文化进行深度思考和研究。

(六) 高校非遗师资问题

目前, 专门从事非遗教学、科研的教师并不多, 大部分是从民俗学、社会学、民族学、文学等有关联的学科转行而来, 而非遗涉及的学科较多、复杂, 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非遗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我们需要加强非遗教学、科研的师资队伍, 形成结构优良、规模相当、由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 努力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不同培养目标的课程由不同类型的老师承担, 通识教育课的理论课由具有一定理论基础、有丰富操作经验的专业教师讲授, 主要学习“非遗”相关理论;专业班的学生需要学习艺术理论基础, 最好由行业专家授课。

以上是我们此次探讨的主要内容。校园教育传承是非遗保护和传承最重要的路径之一, 作为非遗教育工作者, 我们需要思考当前高校非遗课程建设的现状及需要深研的问题, 包括学科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和课程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问题, 探索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改革之路, 以研究促进教学, 为非遗校园传承教育提供理论、实践依据, 更好地为校园传承教育服务。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引起更多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加入, 为非遗的校园传承建设工作、非遗学科建设贡献微薄之力。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不仅是非遗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需要, 也是高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有必要继续论证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研究的成绩, 进一步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的重大问题, 以研究促进教学,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 牟延林, 刘壮.研究路向与学科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研究之二[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3) ;牟延林.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当代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新路径——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 2011 (1) .

[2] 丁永祥.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论略[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2) .

[3] 王文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论文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

[4] 李菲.“文化遗产学时代”:问题与路径——中国高校首届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5) .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