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与朱元思书教案和反思(大全)

与朱元思书教案和反思(大全)

与朱元思书教案和反思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与朱元思书教案和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第一篇:与朱元思书教案和反思《与。

与朱元思书教案和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与朱元思书教案和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与朱元思书教案和反思

《与朱元思书》教学反思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简练精彩的山水游记小品文,宛如一首韵味盎然的诗。选文层次清晰、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自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的山光水色,描绘了祖国南方秀丽江山的奇异景象,使人读后确有悠然神往之感,从形式上,本文是一篇骈文,文字既千锤百炼,又生动晓畅,基本上使用四言和六言句式。这样一篇美文,是学生积累的最佳材料。因此,诵读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朗读,有学生的自由读,同桌的互读,学生的范读,全体学生的齐读,让学生在诵读中熟悉、理解、品味、积累。

在疏通课文这一环节,我没有一字一句地讲解,而是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形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疏通字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相互讨论中交流看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对于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难词句,最后由全班讨论交流,这样虽然花的时间多了些,但我觉得其效果不错。学生通过互助合作自主得出答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学生对文本的现代汉语意思有了大体的了解后,还应该能对本文进行理解分析,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会进行揣摩体会。在这一环节,我主要根据随堂练习所设计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用原句回答,边交流评价边板书,最后从板书设计中总结本文写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特点有层次、多角度地写景。

以上三个主要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展开,我本人觉得其针对性较强,而且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但从提高课堂高效这一点出发,这堂课显然还有许多改进之处,如:学生朗读只设计在疏通课文之前,其实在疏通并理解课文之后再让学生朗读,甚至当堂背诵下来,效果可能会更好,这样,学生对朗读训练的基本要求都能一一落实掌握,不仅能注意重音、节奏、语速,而且能准确地把握好作者的情感。再如,备课时我还设计了一个比较阅读,引入郦道元的《三峡》与课文作比较,探究写景的方法的不同,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上课时,由于时间安排的不合理,最后一个环节的比较阅读没有来得及展开,只得让学生课后比较、探究。

第二篇:《与朱元思书》教学反思

滑县留固一中 程守胜

《与朱元思书》在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8课。本文文字优美,短小精悍,很受学生的喜欢。学生有一定的古文阅读基础,学习起来难度不太大,关键是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理解。

本节课的优点在于教学设计,采用板块式教学。导入自然,朗读环节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疏通文意采取“自学+讨论+强化”的方式,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性。后面的拓展提升源于课文,训练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但是,本节课的不足之处也是明显的,那就是各环节均有些蜻蜓点水,不够深入,没有把文字之美转化为诵读之美,音律之美,想象之美,富春山水的美流于语言和形式,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教学之后反思,感觉本节课可以在以下方面改进:

1、

2、 改进诵读环节。增加配乐和诵读具体的指导。

在疏通文意后,增加一个小环节教师(或者高水平的学生)抑扬顿挫的朗读译文,增加文字的感染力。

3、 主旨句的赏析再深入一些,可以比较阅读吴均的《与顾章书》,通过比较异同深刻理解文章主旨: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教然后知不足”,“语文教学是缺憾的艺术”。这些不足是以后改进的方向。我要知耻而后勇,更上一层楼。

第三篇:《与朱元思书》教学反思

葛洪君

结束《与朱元思书》这篇文章的教学后,自己经过反思并做如下总结。

一、成功之处

1、对于这篇写景名文,在教学设计时,我力求让学生借助文章感受富春江的美好景象。在导入时,我利用多媒体演示了富春江的美好景象,并引用叶文玲的《乌篷摇梦到春江》中对于富春江的评价——俏、美、娇等评价性语言加以说明,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对于富春江有所向往。

2、《与朱元思书》一文是初中教材中比较少见的一篇“骈体文”,在教学中,我通过范读、领读、速读让学生感受“骈体文”的特点──四六句、对偶,并让学生自我总结,教师加以补充,使学生能对骈体文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3、在这篇文中的教学中,我尝试运用了“望画说文”、“望文说文”的方式,引导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文章内容,挖掘主旨,同时,也让学生再一次领略了富春江的美。

4、自己觉得最大的成功在于在45分钟内,一直以音乐作为创设情境的最佳手段,在教师范读后,由学生来领读,学生自由阅读,学生速读,学生品读,讲解后组织学生选取自己较为喜欢的语句或段落进行背诵识记,从而引导学生诵读经典、传承经典。

二、不足之处

1、对于教材的挖掘不够。例如对于“奇山”的特点没有挖掘到位,没有使学生深入感受富春江的山的奇、险、高。

2、对于学生的了解不够。个别时候存在着教师包办,不敢放手的倾向。 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觉得自己应加强的是自己的语文素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不止一次感叹个别学生的语文素养之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更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第四篇:与朱元思书教学反思

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上完《与朱元思书》,我的心里充满着许多的快乐,从课堂交流中,我相信学生也是快乐的。在教学中,我总在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可是有时却忽视了老师自己在教学中如何才能体会教学的乐趣,享受教学的艺术,而不仅仅是关注技术层面的操作。我认为,语文老师应是热爱语文的人。语文是充满着灵气的,经典的文章之所以震撼人心,是作者为此投入了生命般的热情。我们语文教师也应该有这种精神。尽管外界的诱惑太多,但真正地爱着我们的语文,就要为她献身,不要仅把她当作一种的职业,而应该当作值得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令我们感到满意的教学艺术。

一、新颖求异,激发兴趣。

《以朱元思书》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作者吴均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不胜收的大自然画卷,表达了作者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如何上好这一课呢?回想起来,以前上这一课时,都是按“读--译-- 析--背”这一路子,其实也不单这一课,绝大部分文言文都是这样上的,就像输入了电脑程序。因此,语文教学引起了很多争异,关键的是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变得沉默不语,原有的学习兴趣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退。学生没有积极性学习起来就不自觉,教学效果也就出不来。其实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难激发,关键是教师如何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保持新鲜感。因此上《朱元思书》这一课时,我抓住散文这一文体。让组长成为导游,组员成为游客,把课上成“旅游课”,使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大自然中。“旅游课”这崭新的课型一提出立即吸引了学生。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介绍一些课外相关知识,这样既能让学生增长见识,也能让他们保持新鲜感

二、采用多种授课形式。

首先要有创新精神,要敢于抛开旧模式,虽然这样会给老师带来不少麻烦,增加不少备课时间,但只有这样才能从语文低谷中走出来,开创教育的新局面。其次要有创新思维。语文其实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不少课文涉及到其他学科,因此我们在备课是要考虑到这一点,开动脑筋,找出课文的特点,构思出不同的授课形式。第三是要培养创新能力。现在信息技术日益普及,我们要掌握这一技术手段,这样可让我们掌握多方面信息,使我们在备课时获得更多的资源。上这课时我就从互联网上查到了许多资料和图片,一些图像的运用使学生对知识不但有理性认识,也有感性认识。

三、做学生的引导者

。我们在上课时常强调统一答案,久而久之,很多学生误认为只要我在课堂上抄好了笔

记,考试前背熟答案就行了,因此不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没了好奇心,也就没了求知欲、探索能力,最终扼杀了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现在,我们要重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努力增强他们的求知欲,积极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在学习中,我们要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探索,敢于求异,。在课堂上,我们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能激发思维,使学生在有意无意中把知识迁移转化,最终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第五篇:与朱元思书教案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枣庄市第三十六中学孙印新

教学步骤:

(一)渲染导入。

1.富春江的美,激发了无数文人雅士的豪情,留下了许多吟咏佳句—— (播放课件)学生齐读: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吴桓赞)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唐·韦庄)

三吴行尽于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宋·苏东坡)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清·刘嗣绾)

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以书信短札的形式,描写了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文章骈散相问,清新隽永,历历如绘,是六朝山水小品中的佳作。

2.学生齐说课题中“与”“书”的意思。 师:这是吴均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书信节录,文章没有一般书信的格式,也没有通常书信中事务的叙述和问候的套语,而是向友人描绘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的富春江雄奇秀丽的自然风光,是一篇优美的写景小品文,也是一篇音韵和谐的骈文,在当时文坛影响很大。

3.简介文学常识。 (课件提示)

◆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史书称他好学有俊才。其诗多与友人赠答应酬,诗风以清秀为主。《梁书》说他“文体清拔有古气”,被人称为“吴均体”。

◆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骈体文。骈体文多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后来发展成每句四字或六字,又叫四六文,是介于散文和韵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二)读美文,整体感悟。

⒈ 自读课文:

要求对照注释,读准字音,读懂大意。 ①重点注意如下加点字的读音: 缥碧急湍轩邈泠泠戾天鸢飞经纶横柯

②重点理解如下短语的意思: 风烟俱净任意东西天下独绝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鸢飞戾天望峰息心经纶世务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2.朗读训练:

① 本文句式齐整,骈散并行,要求通过朗读感受韵律美。

② 本文用词清丽,平仄相对,要求通过朗读感受语言美。

③ 播放课件,分步展示课文

二、三段显示的画面,听读,要求通过想像感受情景美。

3.多角度感知课文:

阅读本文,说说你从文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例如:本文既写了山又写了水;既写了静态的水,又写了动态的水。

本文结构特点——总分式。

总领全文的词句——奇山异水。

本文描写的内容——第二段描写“异水”,第三段描写“奇山”。

全文描写了顺流而下的游船,纵情山水的游人,荡漾的碧波,娓娓的游鱼,峥嵘的山石,挺拔的寒树,泠泠的泉声,嘤嘤的鸟语,久久的蝉鸣,清厉的猿啼,清丽隽洁,如诗如画……

找出并翻译表达作者心情的句子——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找出并翻译寄予作者感怀的句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三)析美点,揣摩写法。

⒈ 文中描写的山水之美,美在哪里?

示例:山水之美,美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美在水清皆缥碧、水深若千丈、水急甚箭、浪高若奔。明确:美在游鱼细石,相映成趣;

美在山势之奇,负势竞上,争高直指;

美在山音之妙,泉水泠泠,鸟鸣嘤嘤,蝉转不穷,猿叫无绝,天籁之音,俨然奏响山林交响曲;美在山意之绝,沉醉于山水间,能望峰息心,能窥谷忘反,抛却功名利禄,涤尽尘世之虑;

美在山林之异,寒树横柯上蔽,疏条交映……

小结:山水之美,美在色彩、声响、情态、意境、动静等。

⒉ 拓展联读,穿插叶文玲《乌篷摇梦到春江》片段,进一步感受富春江的美。

(课件播放)学生齐读。

富春江的俏,全在于江流的曲折多姿,从她与新安江、兰江的汇合处下行,越见委婉婀娜;行过淹没在水中的乌石滩,行至流急涡回的七里泷,富春江裙裾一闪,又闪出个江中之江葫芦湾。葫芦湾情形毕肖一只毛茸茸嫩生生的青葫芦,壁立湾畔的奇岩崛石,似乎触手可及,掩映在老树青藤中的村舍农居,更添无限情趣。

富春江的娇,也在于它的色泽,那江水,活脱脱是天神地母拣尽翡翠绿玉铺就的。乌篷船行在江上,望两岸,只见千峰染翠,峰峰岭岭都浓浓淡淡的绿进去:立在船头,看江中,水底天上的云絮,一朵朵一团团,俱是深深浅浅绿出来。

富春江的美,更在于它无与伦比的静。电站的建成,益发使江水浪敛波平。它虽然还是千里涧水汇清流,但那汇聚和涌流,仿佛是在水底暗处悄悄进行的,“临流鼓棹,帆飞若驰”的光景已不复见,那或顺流或逆行的千舟百舸,亦如动画一般悠悠来去。

奇山异水的富春江,钟灵毓秀,风物独绝。

3.作者是如何描摹“奇山异水”的?试从描写角度、词语运用、表现手法、表达作用等角度,任选一点,揣摩妙处,体会写法。

示例:文中“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情景相融,写出了一种自有自在、无拘无束的轻松惬意。 分组活动:男生赏读第二段,女生赏读第三段。或分两大组各赏读一段,比一比,看谁发现的多,揣摩的更恰当。

全班交流,评点:静静的细石与娓娓的游鱼,相映成趣,这一切清美秀丽。

①“缥碧”一词强调水的青绿、澄清。 ②“千丈见底”似写水深,实则夸张写出江水清澈透明。

③游鱼细石,一动一静,相映成趣。鱼群穿梭,不仅衬托水之清之秀,且逗人游兴,给山水增添无限生趣。主要用了衬托的手法。

④“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既写波浪翻滚之形,又闻振聋发聩之声,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江水之壮美。

⑤ “船行江中,时而平缓无波,时而怒涛裂岸,一动一静,变化无穷,收到了对照鲜明、

相得益彰的效果,又表现出江水娴静的秀丽美和飞动的雄奇美,淋漓尽致、生动传神地展示出富春江水千姿百态、“天下独绝”的个性特色。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

⑥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几句不仅画出了峰峦迭起、层出无穷的磅礴气势,而且运用了拟人手法,化静为动,把无生命的群山写得生机勃勃,活跃飞动。

⑦ “写山林适寒、竞长、繁多,突出了树之奇,以树奇衬山奇,是映衬。

⑧“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以声衬静,寓视于听,空谷传响,侧面突出了山之拔地参天。此处以奇声异音衬山之奇异,以山音的奇美衬托山林的幽美,表现出富春江两岸山间的无限情趣。

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里的议论、抒情,是作者“望峰”、“窥谷”的主观感受,既透露出失意文人清高隐逸的思想,又反映了对庸俗官场和**社会的厌恶之情。作者厌倦官场生活、陶醉于大自然的情态,正好烘托出富春江一带山谷的幽静、美好及其诱人的魅力。此处虚写山水,实写世人,情、景、理俱出。

小结:本文构思别具一格,描写形声兼备,动静互见,虚实相生,体现出动态美、映衬美、情趣美、虚实美。行文骈散相间,实为一篇优美隽永的写景散文,不仅给我们美的享受,还为我们学习景物描写提供了范本。

(四)总结规律,制作卡片。

示例: 以声衬静——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空谷传响,衬托出山之幽静。)

联想:①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②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③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山峡》)④四下里一片寂静,耳边传来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波涛在澎湃,像野马在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春蚕在咀嚼桑叶……(《老山界》)

[备选创意]

创意说明:本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将同作者的作品及同类型的作品勾连比较,横向探究,以期融会贯通,提升能力,丰富积累。

教学步骤:

(一)美读课文

①朗读——播放课件,要求读出节奏,读出意境,读出蕴味。

②品读——了解作者思路、写景层次。

③精读——赏析语言特色、写景技巧。

(二)比较阅读

⒈阅读吴均的《与顾章书》,标出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语句旁批评点,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及作品风格。

明确:两文都是给友人的书信;都多用四字句,骈散相间,韵律和谐;两文都写山写水,形声兼备,意境优美;都写景抒情,抒发了对自然的向往,表现了无拘无碍的自由心境,从而创造了一个远离俗世的超然的审美世界。

2.复习背诵《答谢中书书》,领悟文中描绘的山川之美,与本文比较写景的层次及方法。

3.复习背诵《山峡》,同是写山写水,与本文比较描写角度和方法有何异同。

全班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收获,积累写景的词汇、写景的方法。

4. 教师小结。

对教育而言,真正需要的,不是国家制订的进程表,而是给每一个孩子的一份私人进程表。 ——查尔斯.汉迪

从《与朱元思书》的教学看教师深度导引的三个层次

在课堂教学之中,学生是否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往往决定于教师能否进行深度导引。所谓“深度”导引,就是教师在对文本和学生的充分了解下对课堂的一种机智应变。这种应变是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之后产生的,它贵在诚恳机智的学情探索和心心相印的平等意识。其特点是敏锐地捕捉学生的思维线路,巧妙地应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能动地尊重学生的理智情感,使课堂对话彻底脱离了单纯的知识传授和平板的知识生成,而进入一种充满人性化的,游刃自如的,渐行渐深渐行渐美的立体良性的智慧状态。

一般来说,深度的导引,往往表现为三个层次:

以《与朱元思书》的教学为例:

第一层次:左右衔接前后贯通,打穿知识通道。

如学生问:

“泉水激石”怎么不用“泉水击石”呢?

“皆生寒树”中怎么用“寒”来形容“树”呢?

“猛浪若奔”中的“奔”为何不可以理解为动词“奔跑”呢?

分析:不要以为这只是简单的字词理解方面的提问。这些问题如果是以“激”、“寒”、“奔”如何解释的方式呈现,那么学生和文本的初始对话的质量就还不算太高。但从问题本身的呈现方式来看,学生已经经历了对字词的初步理性思考和理性比较了。这样的提问已经具有“深度质疑”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若稍不注意,直截了当地简单告知字词意义,那么就堵塞了学生的思维通道,遏制的学生的知识再生成的可能性,既不利于学生的思维习惯的培养,也大大减低了课堂容量的自然提升。

这时候深度引导的方法是:左右逢源,洞穿堵塞。

我采用了联想式比较的方法给孩子们搭出理解阶梯。《三峡》中不是有“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句子吗?《三峡》中也还有“至若晴初霜旦,林寒涧肃”的句子。上学期学习《观潮》的时候,不是有一句“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吗?我一提醒,大家伙儿也就都想起来了,稍作点拨,学生一交流讨论,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特别是对“激”和“击”的比较,课堂讨论还很出了彩。孩子们又翻字典又动脑筋,谈到了“激”字所有的而“击”没有的飞花溅玉的美形和泠泠作响的美声,这一教学环节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第二层次:整体俯瞰推波助澜,丰富思维角度

如学生问:

文中已经用“窥谷忘返”和“望峰息心”两个句子点题了,老师也经常谈到“卒章显志”的问题,所以文章在这个时候戛然而止多好啊,为什么又还要加一句景物描写“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呢?这会不会冲淡主题?

分析:这个问题提得是有相当深度的,因为它来自于学生对整篇文章的俯视,它象征着学生已经能够主动站在文本的高处对文本进行初步的整体审视。它也预示着学生已经脱离了零敲碎打的学习思考,而进入前后贯通的思维境界。当然,仅仅是站在门口还未升堂入室。这个时候,教师易犯的最大失误就是以为这是“深度质疑”中的高层次问题而惟恐学生理解有难度所以情不自禁一讲为快。这样做的后果是:强行让学生的脚步停止在了“整体阅读”的起跑线上,浪费了思维资源,让“灌”和“套”杀了回马枪。

这时候教师应该回应以“深度导引”:将计就计,顺势挖掘思维潜力,拓开整体阅读的空间,让阅读难点不攻自破。

我提醒学生,既然大家已经注意到了从整体上来俯瞰全文,那我们为什么俯瞰的角度不多一些呢?不仅可以从全文的开头结尾,还可以从本段的开头结尾来俯瞰。不仅可以从描写方面来俯瞰,还可以从情感变化方面、表达效果方面来俯瞰。多朗读了几回后,孩子们的“多角度俯瞰”有了成效。有孩子说点题之后写景,可以淡化说教的痕迹,让吴均的这次建议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有孩子说,以景开头,以景结尾,做到了前后照应。有孩子说从“猛浪若奔”“争高直指”“百叫无绝”的热闹回到“在昼犹昏”的静谧,这和前文的“天山共色”“游鱼细石”的宁静是相吻合的,这样画面的淡入与淡出符

合美学的原理(甚至还有孩子谈到了蒙太奇)。更精彩的是,一个孩子还发现了只有这样的清幽安宁若明若现的景物描写才能和文中主人公“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的心境和谐„„总之,这个问题的提出起始于整体阅读,深化于整体阅读,学生的问和教师的导都颇让人难忘。

第三层次:扩展空间碰撞思维,营造探究磁场

如学生问:

“蝉则千转不穷”书上说是“转”是通假字,通“啭”,但是为何上学期我们在学《三峡》的时候有个句子“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就绝”中的“转”又没有说是通假字呢?

文中“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的到底是“夹岸高山”,还是“山上寒树”?

分析:就这两个问题本身来看,似乎仅仅也还属于字词句理解的层面,但是一旦深入,你就会发现不那么简单。这两个问题的价值,不在于问题本身,而在于问题折射出来的中国语言文字理解的多义性复杂性。所以,在争论的过程中,孩子们各执己见连我也难以决断。这使《与朱元思书》的教学,出现了“群莺乱飞,杂花生树”的局面。

这时候深度导引的方法是:放手讨论,巧借外力,让思维尽情碰撞,

关于“转”的问题我在课堂上就让孩子们求助了当时可能找到的好几本词典,说法却都不太一样。商务印书馆的《应用汉语词典》上“转”没有鸣叫之意,只有“啭”解释为:鸟声音婉转地鸣叫。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解释和《应用汉语词典》是一致的。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版的《学生古汉语词典》中明确标注:通“啭”。鸟、虫婉转鸣叫。举的例子就是《与朱元思书》中的这一句。但四川大学2003年新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转”(读四声)的解释是“鸣叫声的回转”,如果真这样就好理解“哀转久绝”之意了,但后边恰恰又有个例子,恰就是“蝉则千转不穷”,看来这本大词典上是没有把这句中的“转”当作通假字的。于是,我们就又糊涂了。而且,孩子们还发现,课本中是把“啭”当作是名词“鸟叫声”来解释的,而文中显然应该理解为动词才合理。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请教更权威的字典和老师才行。

“夹岸高山”和“山上寒树”之争更是如火如荼。在孩子们的启示下,他们甚至还翻察了我的教学参考书,结果发现参考书上也是自相矛盾的。参考书189页的全文解释是“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而教参190页的赏析文章的第三自然段又说“寒树不畏天高气寒,顽强地生长,互比高低,给山增加了无限生机。寒树直指苍穹,参差起伏,蜿蜒连绵,宛若山峰”。看来,英雄所见略同,这个地方还真是一个“是非之地”啊!两派学生不服气,我说:“大家伙儿下去写成小论文,找机会咱们再来辩一辩”,这才暂时平息了风波。

这是两个课堂上没有能够解决的问题,但就是这个“没能解决”,反而让教学呈现出了“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境界: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又带着问题出课堂,这不正是语文教学孜孜以求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在动力吗?

总之,我的体会是,教师的课堂引导要真正具有深度,必须要遵循的原则是:

一、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一定要在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之前,教师不能只以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来设置教学流程,教学的起跑线应该让学生自己来划——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生成问题从而生成课堂,坚决拒绝传统意义上的“循循善诱”。因为:“循循善诱”虽然从来都是一个褒义词,但其实它也完全可能成为“课堂杀手”。在课堂上高度控制的导读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了单向思维的死胡同,难以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和意识。老师那“不无启发”的循循善诱,往往反而会禁锢了学生的“自由思想”。

二、在课堂上仅仅提“尊重学生”是不够的。尊重的本质是要研究学生:细心地感受学生的思维层次,悉心地洞察学生的知识和情感基础,真诚地呼唤和回应学生的思维方向,巧妙地加强学生的思维力度。只要这样,“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的倡导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唯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在课堂教学中达到各自能够到达的最高目标。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