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意义(集锦)

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意义(集锦)

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意义第一篇: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意义浅谈师德观念创新与师德素质提高的意义及途径浅谈师德观念创新与师德素质提高的意义及途径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师德、优良的师。

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意义

第一篇: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意义

浅谈师德观念创新与师德素质提高的意义及途径

浅谈师德观念创新与师德素质提高的意义及途径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师德、优良的师风。师德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教师素质的高低又直接决定着培养人材素质的高低;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决定着教育事业发展的成败。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说的都是为师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优良的师德、高尚的师风是搞好教育的灵魂。

一、师德观念创新与师德素质

师德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即开放性、系统性和时代性。在认识和把握新形式下师德建设特征的基础上,需处理好师德建设中的几个关系,一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要大力开展师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其奉献才智。二是师德与师能的关系。师能是发展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而师德建设又必须放在首位。树立师德楷模,让广大教师学习。三是自律和他律的关系。四是育人和尊师的关系。我院领导把师德教育与人文关怀和人本理念紧密结合起来,既对教师严格要求,又重视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

二、师德观念创新与师德素质提高的意义

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其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而教师素质的核心正是“师德”。师德就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它充分体现出教师特有的职业属性,包括职业理想、作风、态度、行为。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所以,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

首先,高尚的师德对学生“以人格塑人格” 有经验的教师都有这样的认识,师德好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造就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一代代名师都很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历代教育家提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的师德要求,这些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品德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表率、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许多卓有成就的政治家、科学家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经常提到的就是老师的启蒙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切实认识师德的重要意义,以高尚的思想品德给学生指示正确的人生道路。教师的一句话能让人受益终身,教师的表率作用也可能影响一代代年轻人的成长。就如我有一个同学,在其小学时因为口吃而遭人歧视,因此性格变得很怪僻。但其班主任始终没有放弃他,不仅帮他慢慢地治疗口吃,而且还常常让他上台演讲,从心理上战胜口吃。同学最终治好了口吃,而且还考进了一所重点大学的计算机系。去年大学毕业后,他没有去那些令人羡慕的大公司,而是走上了一所中学的讲台。别人问他为什么,他只说了一句话:“我要把老师的留在我身上的爱永远流淌下去,绵绵不绝!”

由此可见,教师的爱是一种多么强大的力量,它不仅可以提高教育质量,而且更重要的是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的发展、个性的形成、人生道路的转变,甚至会影响其终生。在实际的教育中,师德对学生的影响力主要是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的。我们所提倡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既是师德的主要表现,又是教师自身良好人格的体现。古人云:“以身立教,其身亡而其教存”,反之,“其身虽存则其教已废”。用最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人样儿”,给人以学习的模范。

高尚的师德对于学生人格有着塑造作用。教师的劳动具有“以人格塑人格”的特点,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师德的魅力主要体现在人格特征中。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显示了教师良好的品格特征。

师德建设不仅对学生个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还对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有着引领作用。教师在每个人从儿童到成人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世界观等起了决定性作用。师德建设对提高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净化社会风气具有重要影响,把师德建设提到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其次,师爱是师德修养的灵魂

当今社会,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部分教师过多地偏向于对功利的追求,缺乏爱心,许多学生在人生的紧要关口,由于长期受老师的影响,因而可能最终导致其难以建立对社会的关爱。作为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中央电视台曾播过这样一个节目:一个在小学就得过全国奥林匹克大赛奖的学生,进入中学后 一直名列前茅,广泛受到老师的重视。就在他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学习的时候,不知为什么,一次中段考试却退到了年级的第三名。这个结果使他一下很难接受。可就在他调整好自己,下决心搬回的时候,老师的责备、批评,让他这个从未受过批评的人一时难以接受,但他还是默默接受了现实,并且下决心用自己的努力,换回老师对他的喜爱。可他的努力换回的却是第八名的惨痛。他几乎是崩溃了,可与此同时,老师的批评不仅变成了冷嘲热讽,更甚的是,竟然罚他站在了教室后面。这种羞辱让他感觉无脸再见同学们,于是走进了网吧发泄。没成想的是,这一发而不可收,从此他恋上了网络游戏,尽管他的父母多次为他转学,为他辞去了工作,专找没有网吧的学校上学,上下学亲自接送,但遗憾的是,他再也没有恢复昔日的风采。镜头前,面对母亲的眼泪,他也仅仅表现出自己的茫然。可见师德建设的重要性,一个具有高尚品质的教师和一个只注重成绩的教师塑造的学生的差别。

三、师德观念创新与师德素质提高的途径。 关注问题学生,注重情感教育

教师良好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教育,可以使学生懂得人生的价值,对生活产生热烈的感情。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必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有良好的心境、愉悦的情绪来激发积极认识和意志活动。“至诚感天地”。因此,教师要以育人为己任,要像爱护自己子女那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差生”,和他们交朋友、鼓励他们大胆发问,哪怕问题提得再幼稚和无知,也不厌其烦地给予解答、从内心深处注意发现他(她)们的难处和可爱之处,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及时地发现他们的进步的每一人闪光点并给予表彰和鼓励,使他们找回自尊、树立信心、增强毅力、鼓舞士气。同时要树榜样,带动一般。对屡教不改的,也切忌采用简单的指责、当面呵斥、讽刺挖苦,以免打击他们的自尊心,造成师生对立,结果事与愿违。如,发现某生上课分神,教师可巧妙地走近该生身边给予提示,课后找他谈心,发现问题及时帮其解决,使他感到教师确实爱护他、关心他,自己不努力学习是对不起老师。更认识到学习对自己终身的影响。这从有关教育"四大支柱"的观点更能说明。第一,学会认识,即掌握认识世界的手段;第二,学会做事,即学会在一定环境中工作;第三, 学会共同生活,具有参与和合作精神;第四,学会生存,即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人格,以不断的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行动。从"教育的四大支柱"的内容来看,它更多地强调未来的学习不是以认知内容的获得为主,而是认知以外的情感知识的获取与情感能力的培养。

尊重学生人格,呵护孩子尊严

俗话说:“箭伤肉体,话伤灵魂”。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要从爱护学生出发,最大限度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把严格要求与尊重人格结合起来,选择批评场合,原则上最好以一对一,避人耳目,千万不要当着他人的面提出批评,免得使对方受自尊心的驱使而产生抵触情绪。另外,把握最佳时机也很重要,即如何针对学生特点,在最有效最易发挥作用的条件下进行批评。如有个学生,经常喜欢在课堂上讲话,多次教育,效果都不理想,一次在上课时他起来回答问题, 但是由于其他同学还在底下讨论, 他非常不高兴地要其他同学安静下来以便我听清他的回答。我便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对他说:“当你在回答问题时,你非常反感有人在底下讨论, 老师能理解你此刻的心情,我和你有同样的感受. 而我们有的同学喜欢私地下讨论,不管他人的感受, 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不尊重之上,这就太不应该了,你说呢?"他低头不语,似有所悟。自那以后,在上课他不但不讲话,而且还制止他人上课讲话. 批评学生时心平气和

教师批评学生,态度要蕴藏期望,表情要充满关怀,放下架子,用和风细雨般的言辞与学生谈心、交心,以心换心,心心相印。记得有一则伊索寓言:风和太阳比赛,看谁能使披着斗蓬的游客脱掉斗蓬。冷风拼命地吹,狠劲地刮,游客反而死死抱着斗蓬不放。而暖洋洋的太阳晒在游客身上,只几分钟,那位游客便取掉斗篷,坐在树荫下纳凉去了。这则寓言充分说明了春光融融胜过狂风暴雨,委婉说服胜过粗暴。干涉,毋庸臵疑,心平气和地启发、开导是中学生思想转变的催化剂。教师雨露滋润般的情感教育会感化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完善他们的道德品行,从而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和谐发展的21世纪的合格人才

完善自我修养,做好学生典范

我们的教育一再强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为人师表。作为一名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一定要为学生做出表率。一名经常迟到、早退,违反校规校纪的老师,又怎能在学生面前有说服力呢! 所以,教师要塑造人格魅力,就必须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是知识的化身,做人的榜样,最值得信赖和尊敬。老师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刻意去模仿和学习老师的言行举止和生活习惯,无论老师的主观意识如何,老师的思想作风、学识才能、言语习惯、举止风度都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做教师,无小事。我们必须从小的细节做起,从言谈举止、衣着仪表到气质形象做起;从兴趣爱好到为人处事做起;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的教师,才是学生效仿和敬佩的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用自己人格的魅力去贴近学生、走进学生、感召学生、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熏陶的教师,才会使学生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具有昂扬向上的精神。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纯洁的镜子,教师的言行随时随地地照在他们心灵的镜子上,留下抹不去的印记。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高标准严要求地要求自己,以良好的师德去影响学生。

“师者艰辛知多少,许身孺子乐其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不亦乐乎!”

第二篇:论高校教师提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技能的意义和途径

论高校教师提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技能的意义和途径

准考证号:1401030483 作者姓名:王慧敏

工作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论高校教师提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技能的意义和途径 所谓的创新思维,是指以独到的见解,非传统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过程往往不同于常规,甚至出现超常规和反常规,提出事半功倍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达到一种更高、更快、更强的结果或者成效。创造性思维培养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应用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高校的课堂,有意识的系统的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训能够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养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提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技能的意义

第一,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它的到来使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度信息化使得当代大学生具备操作技能的同时,一定要具备创新性思考问题的方式,一定要具有开拓进取的怀疑精神和超越精神。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是时代的迫切需求,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摇篮,理应接过这一重担。

第二,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后续动力的保障。现在的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体现于依靠科技创新来增加发展后劲,唯有不断创新,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保证一个国家和民族长久不衰。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必定将创新运用到淋漓尽致的群体,同时将继续肩负着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继续创新进取的使命。因此,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三,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室高校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也是提高高校人才质量的关键,也是开发特色教育、个性教育,形成自身教育特点的重要途径。目前,传统的高校教育模式远不能适应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待加强,教师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高等教育改革要朝着“私人订制”的方向发展,要具有超前性、创新性、高效性。

第四,是提高竞争力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岗位上的从业人员都需要具备相当的业务能力,而不再是能干不能干都一样,都能混到天黑。现在需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需要在关键时刻提出好点子,难题面前拿出好路子的能人,这就需要积累和创新。往宏观层面说,创新思维也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成果还是不足的。

二、提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技能面临的问题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虽说已到了很关键的时刻,但是无论是学生本身还是发展环境还有所欠缺。从学生本身,教师本身和高校本身都存在着需要改进和提高的方面。比如,学校应该从软硬件建设和创新平台建设方面下大力度,为老师教学和学生实践提供真切的资源。老师应该首先从自身革命,让自己首先投入到创新思维和创新应用的当中去,唯有这样才能具备让学生发挥创新意识的能力和发言权。学生本身受我国传统教育这么多年,学习模式、思考方式固化已久,不敢越雷池半步思想过于浓厚,束缚住手脚了,有碍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

挥。这些都是影响创新思维培养的现实问题。

三、提高途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技能的途径

第一,搭建创新平台。在学校内部,打造系统的创新平台是检验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证明学生创新思维时效性的必备步骤。高校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为学生提供既动脑又动手的学习实践平台,让学生逐渐消除与老师的距离感。与此同时,应该讲大学生提前社会化,也就是说让其真正的让社会上的需要来检测学生的所学所想是否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用,而不再是大学毕业后从零开始。

第二,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有吸引力但是异常艰难的漫长过程,就像过去的种种重大科学发现一样,是需要经过很多磨难、很长时间、很多付出的。在高校教育中,应该时时刻刻帮助学生自己挖掘其自身的创新意识,关键要使其创新学习,创新思维做到持之以恒,而不是昙花一现、尝尝稀罕而已。对于学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要尽可能的给予满足,积极营造追求真理和崇尚真知的浓厚氛围。

第三,创新教育方式。俗话说,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老的传统的教育方式虽说不能扔,但是要想在当今特别是未来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首先要从高校教育本身下手,也就是说要首先创新教育方式。比如课堂的设臵,课程的安排,实践的形式等等。如果能够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有一种“怎么不像上学”呢这种感觉就算是极大的成功。通俗讲,就是尽可能的消除多年来中国传统教育对学生造成的思维定势。比如,从过去的老师从一个事物

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一股脑的告诉学生,学生只需要做的就是生搬硬套,而现在只需要告诉学生是什么和为什么,至于怎么做,应该说学生发挥创新思维想出来的怎么做都行。

总之,青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特别是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直接关系着国家民族的未来发展。因此高校的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已经迫在眉睫,广大高校和教师理应担起这历史赋予的重任,大力推行创造性教育,深入探索能够开发学生创造力的新方法、新途径,激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的欲望,真正实现高等教育模式的不断推成出新。

第三篇:公务员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中共龙山县委党校车丕湘

2011-06-17

提高公务员素质,着力建设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期盼,是时代进步和民族复兴的呼唤。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受着内外因素影响,绝非一蹴而就,需要常抓不懈,多策并举。外因方面,包括法律制度的保障,社会舆论的引导,先进典型的宣传,集体组织的培训等;内因方面,即从公务员个体而言包括理想信念的树立、思维方式的转变、职业精神的塑造、道德规范的操守、过硬作风的锤炼等。其中,最为关键、至为重要、维系根本的因素,在于内因的影响和主观的努力。

一、坚定信念,确立人生航标

古往今来,无数事实证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所处环境优劣,而在于自己感悟,不在于一味索取,而在于无私奉献。人生有无意义,意义价值大小,随不同思想行为而各显高低,因自身感悟不同而千差万别。有人得高官厚禄也会烦恼多多,有人食粗茶淡饭自觉心满意足,有人虽忙忙碌碌却格外充实,有人虽无名无利却快快乐乐,有人稍遇挫折就一蹶不振,有人身处逆境而愈发坚强,有人诱惑面前难洁身自好,有人酷刑临身则威武不屈,有人为一己之私而见利忘义,有人为百姓谋福而鞠躬尽瘁。英雄岳飞,因奋勇抗敌、精忠报国而名垂青史,奸臣秦桧,因陷害忠良、祸国殃民而遗臭万年;革命烈士方志敏、夏明翰,为着民族解放而英勇就义,民族败类袁世凯、汪精卫,为着个人野心而卖国求荣;干部楷模焦裕禄、孔繁森,为民无私奉献受人敬仰,贪官代表成克杰、胡长青,为己谋取私利被处极刑。由此可见,人类最宏伟的事业是为崇高理想而奋斗,为国家民族求进步,为社会发展作贡献!公务员虽是一种职业,但有别于一般职业;虽是一个群体,但不同于一般群体。公务员是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是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是国家和人民权力的拥有者和行使者,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实施者和服务者。公务员应当事事处处视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应当具有更大的理想、更高的目标、更强的信念。公务员只有把自己的一生与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紧密相连,与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紧密相连,才会生而有幸、活而有劲,才会创人生最大价值,露真正英雄本色,受人民称颂爱戴。如果当官不为民,领俸不做事,忙碌而无为,只会愧对自己的职业岗位,愧对人民的厚望重托,愧对组织的培养信任。远大的目标,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始终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更是公务员的立身之本。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科学的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走向繁荣富强的正确发展道路。每个公务员都要正确对待人生、社会和价值,将自己的一生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去,矢志不渝努力,追求卓越功绩,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最大价值而努力工作。

二、学会学习,注重内强素质

“21世纪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怎样学习的人。”这是一位科学家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预言。学习是人生的永恒主题。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汉代史学家刘向认为:“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鲁迅先生说过:“倘我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周恩来曾讲:“活到老,学到老。”有专家论证,农业经济时代,小学毕业已基本能够适应需要;工业经济时代,本科毕业可应付20年左右。知识经济时代,在校所学仅是基础和入门,须终身学习,方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学习使人进步,学习使人充实,学习使人增智。人要得到全面发展,就要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倡导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是21世纪的生存理念。作为一名公务员,肩负着为党分忧、为国建功、为民谋福的重任,更应当把学习

当成求进之本,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当成一生的追求。要学习先进科学理论,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提高政治理论水平。特别要注意认真学习哲学知识,重点学习马列主义哲学和唯物辨证法,掌握科学方法论和系统论,提高理性思维能力。要学习宪法、公务员法、党章、行政许可法等知识,增强依法办事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要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提高政策水平。要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要学习市场经济、财税金融、信息网络等知识,拓宽知识领域,提高知识水平。要注意学习一些常用技能和处世常识。除了注重向书本学习,还要注意向实践、领导、群众和同事学习,做到学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学习,掌握知识,提高水平,增长才华。

三、发散思维,创新工作方法

发散思维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思维决定行动,思维的水平和思维的层次决定着工作的水平和成效。经过学习所掌握的各种知识,能不能真正为我所有、为我所用、活学活用,变成自己的有价值的东西,正确地指导工作实践,还必须通过反复的、深入的思考来转化。思维出思想。发散思维就是研究、分析和升华,辨别真伪,去粗取精,找出和掌握处理复杂矛盾和问题的方法。善不善于思维,是一个人素质能力的体现。一个善于发散思维的人,必然足智多谋,办法和点子多;一个不善于发散思维的人,必然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公务员执行上级政策,服务人民群众,办理日常政务,处理琐碎事务,每天都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甚至一些棘手问题,如果按部就班、不动脑筋,就难以提高效率和质量,难以改善管理和服务,难以正确执行政策,难以达到人民满意。每个公务员都要养成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紧密结合本职工作,经常思考和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要做到“四个围绕”,即围绕如何执行好政策来思考,围绕如何提高效率、搞好服务来思考,围绕如何创新工作、改进管理来思考,围绕如何让人民满意来思考。要做到“四个调整”,即调整工作思路,顺应形势变化,提出新的思路;调整思维方式,做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辨证看问题,注意运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从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思考问题,用更宽广的视角和思维来定位和评价工作;调整精神状态,做到摆正位置,不因物喜,不以己悲,遇事冷静,以积极心态对待工作,以辨证方法看待环境,以欣赏眼光观察他人;调整工作方式,做到用机制调节,靠制度管理,按规则办事,善于抓本质、抓规律、识大局、明是非,从容驾驭和协调各种现实的矛盾冲突。

四、勤于实践,融入创先争优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才干,实践出效益”。学习和思考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指导实践,并用实绩来检验学习和思考的效果。每个公务员都要勤于实践,勇于实践,在实践中经受磨练、完善自我、体现价值,用工作实绩展示自己的才干和风采。这是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最好办法,也是公务员素质的核心所在。

在实践中,注意做到六点:一要认真。对待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慎重对待,一丝不苟,力求完美。机关的事,再小的事办坏了影响也大,再大的事办好了也是应该的。二要尽心。即工作态度要端正。工作态度决定着工作的扎实程度和推进工作的力度。要时刻把工作摆在第一位,把个人事情摆在第二位。接受任务不讲条件,完成任务追求圆满。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用心干工作,尽心办事情。三要实干。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工作中光说不练,于事无益。要多干少说,扑下身子,鼓实劲,办实事,脚踏实地,忌做表面文章和摆花架子。四要会干。讲究工作方法,注重实际效果。多动手,勤探索,懂政策,摸实情,理思路,明责任,严奖惩。注意抓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五要敢干。不能一遇矛盾就绕着走,一遇困难就往后退,一遇挫折就失锐气。要正确对待曲折和艰苦,正确对待过错和失败。这是磨练人的意志与性格的必经途径。要善于总结教训,尽量减少失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到极致,用自己的一流业绩赢得领导的赞赏和同事的认可,赢得群众的尊重和社会的好评。六要高效。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提高质量和效率来开展。

特别是做领导工作,要善于理顺工作关系和摆布人员力量,注意减少工作头绪和层次。头绪一多就乱,层次一多就慢。要选配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并创造条件让其干成事。

五、提高情商,创造和谐环境

提高情商,是创造和谐环境的重要因素。据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人成功的要素中,智力因素(又称“智商”) 只占20%,而其它非智力因素其中主要是情绪智力(又称“情商”) 因素占了80%。“情商”是一种驾驭自己的能力,包括驾驭自己的情绪,驾驭自己的思想,驾驭自己的意志,控制和协调构成自己心理过程的不同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让自己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愿望。当今社会,团结和谐至关重要。和谐出效益、出成果、出人才,也出好心情和好身体。要创造和谐,关键是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社会关系中最重要最难处的是人际关系。学会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则事情成功一半。处理人际关系,要注意分寸,实事求是,尊重他人,不卑不亢。古人云:和为贵,忍为高。和,即敬长、尊友、爱属。忍,即谦让,忌张狂、狂妄。处理好机关人际关系,要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对上级尊敬和服从,积极主动。做到领导交办事情时随叫随到,承办交待事项时适当超前,多请示、多汇报、多反馈,切忌交待事项遗忘,切忌与领导套近乎。上级与下属之间,在工作上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在人格上则是平等的。对上级应尊敬而不奉承,服从而不盲从,服务而不驯服,进退有度。二是对同事要尊重、帮助和守信,忌添坏言。处理与同事关系,不要计较一时一事一利,眼界要放的宽一些,标准要定的高一些。与其和同事竞争,不如追求自身卓越。三是对下属要关心、爱护、培养、信任和激励,忌抱怨下属。要善于用人,用其所长,甚至变短为长,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清代学者顾嗣协曾说:“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处理人际关系不要刻意和刻求,而要在提高自身能力和素养上下功夫,坚持一高一低,即高能低调;一多一少,即多做少取;一重一轻,即重工作轻名利。遇挫折,与其怨天尤人,莫如发愤图强。对别人失望不如自责。人际关系应在法规和制度的框架内调整,既不能无原则地一味谦让,也不能不讲分寸地无休止争斗。要坚持按政策、规矩、原则和程序办事。情商提高了,人际关系妥善处理好了,将会为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等营造一个宽松环境,创造一个和谐气氛。

六、加强修养,树立良好形象

修养决定素质,素质决定形象。外在形象是内在素质的表现。公务员是国家公职人员,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公务员素质高低,对国家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对党和政府的形象有着重要影响。公务员应在提高内在素质、加强自身修养上下功夫,做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恪尽职守,勤勉尽责,树立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

形象是立体的。用一个公式表示:立体形象=高×长×宽。高即德,指高尚的品格和思想境界,包括人格魅力、政治思想修养和职业道德。政治思想修养,包括政治坚定、明辩是非、忠诚事业、顾全大局、顺应潮流、坚韧不拔、勇于开拓等。职业道德,包括诚实守信,忠于职守、勤于政务、谨言慎行、谦恭礼让、与人为善、洁身自好、心胸宽广等。诚信是职业道德的核心。要做成大事,先诚实做人。长即才,指有一定的业务特长和工作能力。重点是培养提高七种能力:基本能力、预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认识和把握机遇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等。在基本能力中,特别要在说和写上下功夫锻炼,有意识培养。说,是思想水平和能力高低的体现。写,是做好机关工作的一项基本功。宽,指较宽的知识面和视野,能较快适应各项工作。高、长、宽三者,是相乘、除关系,而不是相加、减关系。一方为零皆为零,德才相比德为重,德才兼备德为先。

总之,公务员提高素质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可概括为六条,即坚定信念、学会学习、发散思维、勤于实践、提高情商、加强修养。坚定信念,是奋力前行的动力;学会学习,是人

生永恒的主题;发散思维,是追求卓越的阶梯;勤于实践,是实现价值的途径;提高情商,是调整关系的目的;加强修养,是立身处世的品牌。依此而做,公务员的素质必定会有新提高。

第四篇:浅议企业提高女职工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关于女职工提升素质建功立业状况的调研

XX厂是一个生产型的企业,一直以男性职工为主导,女职工只有在改革的洪流中自立、自强、自尊、自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企业内部的竞争和挑战。

一、XX厂女职工素质现状

XX厂现有职工XX人,女职工XX人(其中正式工XX人,合同工XX人),占全体职工的XX%。从现有的女职工现状看,除了一部分女职工参加学历学习和单位组织的政治理论、业务技术学习外,女职工自身对素质提升的迫切性并不高。

从主观上讲其主要表现为:一是过于关注小家庭建设,而忽略对工作和学习的投入;二是喜好上一些业余性的娱乐,而放松了对工作和学习的投入;三是认为自处的行业是一棵可靠的大树,对工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从客观上讲主要是古往今来的两性定位偏见,以及社会对女性期望值不高的状况。

二、当前形势下女职工需要提高哪些素质

1、提高女职工的思想素质

根据调研,基于各种原因女职工一般都喜欢稳定的岗位,潜意识都有“一岗定终身”、“铁饭碗”的观念。但是根据现今的企业人事制度和激励机制要求,岗位竞争激烈。女职工必须认清形势、更新思想、转变观念。女职工委员会必须引导女职工积极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加强知识技能的储备,树立竞争意识,用提高自身素质去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集团工会可以定期为女职工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如:医保、电脑联网、公文写作、健康培训等。在培训中,注意激发女职工的竞争意识,使她们进一步坚定对工作和未来的信心,懂得了在自己的岗位上要“精一门、懂两门、会三门”的道理。并为女职工提供法律方面咨询和帮助,在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同时,提高女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提高女职工的科学文化技术素质

目前,高学历的女职工比例不断上升,只是组建家庭后,男女之间开始明显地出现差异。女职工与男职工同样上班,回家后承担的家务显然比男职工多,女职工要承担大部分家务劳

1 动,要培育子女,身心很疲惫。根据此种情况,女职工委员会应采取各种方法鼓励大部分的女职工成家后,都能积极投身再补充学历或一门专业技能,并协助她们的行动得到了家人的理解、支持。

3、提高女职工的心理素质

集团工会女工委应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及女职工的特殊需求,通过发放资料、观看女性健康讲座VCD片等方式,组织健康培训。对女职工进行《劳动法》、《婚姻法》、《计划生育条例》的咨询服务,提高广大女职工的法律意识,使她们懂得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利益和尊严;宣传女明星员工、女劳模的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弘扬“四有”精神,展示新时代女性风采;注意发挥自身优势,勇于表现和施展才干,培育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集团工会应借助每年举办的趣味性文体活动、职工艺术展等,鼓励女职工踊跃报名参加。使公司女职工充分意识到:“只有依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勇于应对各种挑战,才能提高自身的地位。”

4、提高女职工的身体素质

面对快节奏、高质量的生活和工作,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先决条件。女职工委员会把女职工的体检内容特殊规定写入集体合同,使女职工的健康权益得到进一步的维护。每年的“三八妇女节”,女工委应组织开展一些趣味性的健身运动活动,既加强团结、沟通,又陶冶情操。

三、如何提升女职工素质

1、通过培训提升女职工素质

一是女工委员会应当把教育培训作为提升女职工素质的基础和关键。例如通过建立女职工学习日制度,大力开展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同时与女职工建功立业活动相结合,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武活动,逐步缩小女职工技术素质上的差距,推动女职工能力和水平整体提高。二是为女工干部进行充电,例如让女工干部走出去,参加上级工会组织的教育培训,或到兄弟单位考察交流学习,开阔她们的眼界和思路,提高她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三是根据女职工的实际需要选择培训内容,例如对已婚、有子女的女职工,可以选择婚姻保鲜方法和成功的教

2 育经验,真正使她们感受到学习的实用性。

2、让女职工有自主参与的兴趣

根据调研,多数女职工的业余时间被繁杂的家务劳动、侍奉老人、辅导孩子、看电视、打麻将等活动占据,真正用于读书学习的时间很少,主动学习的自觉性不高。我建议可以由集团公司工会为女工创建 “女职工业余学校”、“女职工流动课堂”、“女职工兴趣小组”等团体,将女职工组织起来,根据女职工工作、生活、学习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培训内容,聘请专业教师授课,组织女职工进行互动交流,满足她们的个性化需求,从而提升她们的生活品位和自身修养。

2013.10.22

第五篇:提高行政领导者素质的必要性和途径

摘要:公共行政领导者素质公共行政管理发展的核心要素,他担负制定政策实施战略的重要任务,和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其素质的高低一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就提高公共行政领导者素质的必要性和如何提高公共行政领导者素质的途径展开论述,以探求影响我国公共行政领导者素质的因素,寻找提高领导者素质的途径。

关键词:公共行政领导者素质 必要性 影响因素 提高途径

社会是有组织组成的,有组织就必然要有领导。全国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朱立言认为:在所有的社会分工中,领导就是一个最重要的社会分工。美国密斯安大学的一名学者提出了毁灭世界的“三大威胁”,一大威胁是核战争或毁灭人类的突发事件;二大威胁是世界范围的瘟疫、饥饿和经济萧条;三大威胁是各类各级组织的劣质领导和管理。所以,领导工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作。领导者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组织、甚至于社会的运行。特别是在公共行政中领导者的影响更加是不可估量的,一个好的公共行政领导者可以造福一方百姓;一个坏的领导者也可以使民怨沸腾、干群关系恶劣、公共利益严重受损。因此好的领导者素质,有促于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减少公共决策失误和公共财产损失。如何提高公共行政领导者素质也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公共行政领导者能力素质的含义及其要求

领导者素质是指领导者在一定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后天时间锻炼和学习所形成的,在领导活动中经常发挥作用的本质要素。领导者能力素质主要有胜任领导的能力、胜任领导的个性以及制约领导有效性的个人因素共同构成。⑴公共行政领导者的素质不仅包括基本的领导能力要求,同时它还要求领导者达到德才兼备。《管子·立政》中就说道:“ 君子所慎者四:一曰大德不至仁,不可以授国柄;二曰见贤不能让,不可与尊位;三曰罚避亲贵,不可使主兵;四曰不好本事,不务地利,而轻赋敛,不可与都邑。此四固者,安危之本也。”这四慎包含了全部领导者所应该具备的道德标准。

二、提高公共行政领导者素质的必要性

第一、严峻的经济和政治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公共行政领导者的素质。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建社的关键阶段,经济、政治环境的迅速变化,严峻地考验着我们的公共行政领导队伍。国家经济的日益市场化,各行业的蓬勃发展,国有经济体

制改革火热进行,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出现一些问题,而且有些方面出现的问题是相当严重的。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因为程序不完善、准备不充分,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在社会改革方面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说旧房改造和侵占用地等问题处理不当,引发的一些社会问题。等等。这些关系的处理和协调都给公共政策领导者带来了很多挑战。

第二、公共行政领导者拥有重大行政审批权和社会资源的分配权。公共行政拥有国家土地、矿产等重要资源的分配使用权,而这些资源又关系着整个国家经济和政治,很多都是不可再生,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财富,依靠权利寻租,必将给人民、社会带来重大的损失。一些地方条件不具备,经济开发区盲目上马,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截至2005年8月,全国清理出各类开发区(经济园区)6866个,总共建设累计面积高达3.86万平方公里,超过了全国城镇建设用地的总面积。⑵而且这些开发区叫停以后,土地很难恢复,给农业造成了严重损失。如何防止国家财产的损失和流失,必须提高公共行政领导者的素质。

第二、行政领导拥有决定公共行政的政策方向和效能高低的权利,领导者权力具有广泛的影响。行政领导既指政府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等公共行政的决策主体和管理主体,又指公共行政活动中的领导职能和领导过程。他们的决策直接影响着公共政策的方向,也直接影响广大的政策受众的利益。比如南宁市即将实施的车用乙醇汽油,不仅关系到政府的“节能减排”工作,更关系到广大汽车所有者的利益。使用乙醇汽油是否会影响汽车的性能、造成汽车的损坏,损坏后汽车厂不维修怎么办?等等问题南宁市政府都是必须考虑的。公共政策影响的广泛性,决定了提高公共行政领导者素质的必要性。

第三、公共政策的针对性、专业性和复杂性。很多公共政策针对的群体都是特定的,例如国家经济政策、货币政策、惠农政策等都是针对着特殊的时期、特殊的对象。它具有很高的专业要求,经济政策就是要利用经济手段调节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分配,货币政策就是通过实现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金融平稳运行和经济增长的需要,避免通货膨胀压力和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巩固宏观调控的效果,努力避免大起大落。惠农政策就是通过经济补贴、政策支持,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保障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国民企业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同时,每一项政策的实施都关系到各个即得利益团体的利益,包括政府、财政、企业、农民等等,他们有着错综复杂的利益联系,如果处理不好大大降低公共政策实施的效用。因此,公共政策实施的特点要求提高我国公共行政领导者的素质。

三、影响公共行政领导者素质的主要因素

领导者不是天生的,但是领导者先天条件和后天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它大大影响了领导者后天的成长和能力的发挥。归结起来影响公共行政领导者素质主要有一下几个因素。

1、成长环境。成长环境,特别是家庭环境对一个人成长成为领导者有较深的影响。一般出生中产阶级家庭是领导者成长的摇篮,他们即没有先天优厚的家庭条件,但是也不是很恶劣。家庭教育比较完整,父母都有比较充裕的时间也十分重视家庭教育。所以在领导力的形成上给与孩子很多的指导,促进其领导能力的形成。而由于家庭教育良好,学校表现极其较好的学习成绩很容易被老师、同学们认可,并让其承担更多的任务,使其成为领导者。而家庭出生贫困的孩子他们由于受到的经济、家庭、教育方面的影响,表现出一些沉默、自卑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领导才能的发展和发挥。

2、学校教育。大多数的领导者在学校时期变显示了非凡的领导能力,而暂时没有显现的,良好的学校学习、生活环境也为其成为领导者提供了客观的条件——即让其拥有追随者。他们开始利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和领导才能,组织小团体。而成绩优异、表现突出者则会被老师委以重任,直接担任有权利的领导者。但是这种单面依靠学习成绩而其他方面得不到同学认可的学生,将来也很难成长成为优秀的领导者;相反那些依靠个人魅力和卓越领导才能,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者,在将来的时间里更容易成为领导者。中小学教育中都存在着很多以成绩来评定领导者的,这在领导者教育中是很不合适的,它不仅没有发掘和培养领导者,相反它大大的磨灭了最初领导者的形成,更多的学生都去追求优异的成绩,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比如独立的思考能力和与同学相处的能力。这方面的缺点,在大学教育中出现的几率则少得多。较多的成绩优异的大学生在大学里更愿意把自己的时间交给更广阔领域的知识学习。而一些在中小学教育中感觉受到损失的同学,则会利用大学这段时光弥补过去的失去,积极投身与学校和社团中,积极培养自己的能力。比如,语言表达能力,领导能力,交际能力等。

3、社会工作实践。其实很多的领导者能力和意识已经在学校教育时形成,或者说已经在他进入成年之前形成了。但是将来的社会工作实践对于领导者的影响也是比较深的。因为社会的人际关系环境要比学校里的复杂得多,他将是形成领导者的终极目标,即是形成真正的社会领导者。这一时期的领导能力锻炼已经完全由个人掌握了,由于成本和其他因素的限制单位提供的培训机会是相当少的。他从事的工作和工作环境对于其领导能力的培养也是有影响的,自主创业的人,其领导能力普遍都是比较强的。

四、提高公共行政领导者素质的途径。

要寻求提高公共行政领导者素质的途径,首先必须了解公共行政领导者必须具备的素质是什么?只有四个字:德才兼备。“德才兼备”语出自宋朝许月卿的《先天集·人邑道中三首》:“天涵地育王公旦,德备才全范仲淹。”,就是想范仲淹那样德才兼备的人。

(一)、德的培养。

公共行政领导者具有广泛的影响,他们的上镜率恐怕仅次与明星和企业家了,所以他们的言行都将深刻影响者社会公众。公共行政领导者必须十分重视个人的行为道德修养。道德素质的培养,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加强。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一个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兴盛,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教育。同样整个社会的道德教育也同样最需要通过教育手段。思想品德的教育要重点加强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个环境进行思想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教育。

2、加强自身修养。由于各种限制因素的影响,公共行政领导者后期的培养不能只通过教育和培训、工作环境的改变来实现,更多的客观环境是不能改变的,只能依靠自身的修养,修正自己的缺点,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反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在追随者心中形成模仿和学习的形象,也保证了制定的政策和方向真正符合公众的利益。

(二)、才的培养。

1、处理问题的能力。公共行政领导者要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问题,以及随时可能发生的公共性突发事件,对领导者能力的考验是巨大的。在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上应该注重实际的解决能力,也应加强领导者的理论水平,提高总结和反省的能力,追求不断的进步。可以积极应用各种形式开展学习活动。

2、协调关系的能力。一个领导者首先是一个被领导者,他必须十分注意组织内的协调和组织与外部的协调,才能保证组织的高效运行,和组织的顺利发展。如何培养公共行政领导者的协调能力?第一,在各类关系中最重要也最容易引起矛盾的就是直接的利益关系。在这方面公共行政领导者要学会维护公共利益,同时主动了解各个方面多元化的利益关系。绝对不能“一刀切”,粗糙了事。公共行政所追求的不是对某一方的惩罚,而是追求问题的合理、及时解决。第二,要善于观察和发现组织内和组织外的不协调关系,给予关心和解决。主动真诚地关心追随者,及时了解他们面临的困境和需要;在外部关系上要及时疏通,认真对待。

3、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特别是公共行政的领导者,他担任的学习任务不仅没有随着职务的升高而降低,而是更应该加强。公共行政的复杂性要求行政领导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素养。同时日益飞速的社会发展也要求领导者不断加强学习。查尔斯·赫梅尔指出:“从学校获得的知识不再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了,因为这些知识已不足以终身受用了。学习能力的提高是

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要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而不是一个负担。积极对待学习,不断丰富身的知识修养。其次,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古语有言:蓬生麻间,不扶自直;白沙入缁,不练自黑。可见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自然会是一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⑴胡月星, 领导者的能力素质 , 新东方 ,2004年8月

⑵李燕凌,陈冬林 编著 , 市政学导引与案例 ,人民大学出版社 P273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