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实践论读书笔记
第一篇:毛泽东实践论读书笔记
毛泽东《实践论》读书笔记
《实践论》是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一代伟人毛泽东离开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中国母亲”,最终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悬挂在宇宙的上空指引着中国的前进。毛泽东无论是在中国的政治界还是在世界的政界,他无疑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他率领着中国人民大众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的发展探索道路前进所著作的理论著作。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阐述了以下四个基本问题:(1)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2)认识的辩证过程,即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又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3)批判“唯理论”和“经验论”.(4)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关系 。
《实践论》通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让我们了解到:其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其二,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 目的。在工作的实践中应不断调整对工作内容的认识,并逐步修正和丰富自己的感观认识,从而形成正确的理论指导。理论指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每个事物在每个阶段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所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无穷的过程。
《实践论》中阐述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的出世,不可否认的赋予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在当时的苏联模式以及斯大林模式的“教导”下,《实践论》的问世给中国革命指明了道路,它总结了中国革命在前期学习照搬照抄苏联模式失败后的教训和经验,给中国指明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并让中国彻底摆脱了封建主义的枷锁,从而走向光明的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在《实践论》的正确指导下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让中国走向社会主义,让人民当家做主;邓小平理论使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中国开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让中国共产党进行党政、党风建设,使中国共产党始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引领中国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发展观又一
次证明了《实践论》让中国从贫穷到富裕、从羸弱到强大、从一个“东亚病夫”到世界的“东方雄狮”。
《实践论》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立场出发,具体的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该著作说明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它还深刻指出,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是“左”和“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往复以致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的发展的总过程。
《实践论》在中国的传播大规模地改变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同时对于人们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方面也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而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正确把握好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避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深知“实践出真知”。为此,要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在结合中升华,在结合中创新,在结合中发展。要把调查与研究结合,既要弄清情况,又要理出头绪,把经验与教训结合,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既要有丰富的材料,又要找出本质,把集中起来与坚持下去结合;既要善于集中正确的意见形成科学的决策,又要持之以恒的抓好落实。这样,《实践论》可以引领我们不断进步、不断向前、不断发展。
第二篇:《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读书报告 读《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有感
犹记得初来北京时曾游香山,香山上的双清别墅被誉为"进京赶考第一站",是毛泽东指挥解放战争和筹备新中国成立时所居住的旧居。在参观主席卧室时,我为之一震。居室简陋,床是木板床,但就在这狭窄的木板床上,一半的面积都覆满了书,摞得有半米高。其中的《二十四史》和《鲁迅全集》令我印象深刻,不禁产生疑问:主席为什么这么爱读书?读书与他领导革命有没有联系?这些书籍对他有什么影响?所以在看到《毛主席读书笔记精讲》这本书时我眼前一亮。这本书搜集梳理了毛泽东一生的读书笔记,按专题分为战略、哲学、文学、历史四卷,还独具匠心地设置了两个附录。《毛主席一生阅读有关的三十一个书目》汇集了毛泽东一生阅读或推荐他人的书目,大体反映了他的读书涉猎范围;《从三十一个数目看毛泽东不同时期的阅读重点》则便于使读者了解上千种书目在不同历史时期与毛泽东实践活动的关联。这套书叙述了一代领袖毛泽东喜欢读何书、为何读书、怎样读书,如何把书读活,从多个角度解析了毛泽东对哲学、政治、军事、历史、文学等方面的涉猎情况。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领袖的读书情况和读书之道,认识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源泉和发展轨迹,了解毛泽东是如何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党和国家的决策上的。
毛泽东一生纵横天下,得益于其书剑双修。他一生的功业、智慧才华及人格魅力,与他勤于学习,乐于读书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对读书的热爱,在古今中外的领导人物中都少见。在1972年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时,曾经指着堆积在书房的书说:"我有读不完的书。每天不读书就无法生活。"他去世后,在中南海留存的藏书种类达一万余种,规模宏大,近十万册。毛泽东同志的阅读范围广博专深,但也不是漫无目的。马列、哲学和历史,在他的书目中排在前三位。关于马列,毛泽东希望通过阅读学习马列著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进而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有新的创造。关于历史,毛泽东对《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史书多次阅读,《资治通鉴》读了十七遍。"读史使人明智。"是培根的名言。毛泽东在青年求学时期也曾说:"读史是智慧的事。"毛泽东读史,更注意史书所载的理政之道、军事案例、经济政策、治乱方法等,不仅仅是关注历史故事。例如读《史记》中的《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时,毛泽东认为,楚汉之争,项羽兵力远胜于刘邦,却屡失机会战败,不是偶然的,而是由于项羽不爱听别人的不同意见。刘邦豁然大度,从谏入流,并得出结论:"项王非政治家,汉王则为一名高明的政治家"毛泽东特别欣赏从底层发展起来的能人,得出"老粗出人物"的感慨,认为:"刘邦能打败项羽,是因为刘邦和贵族出身的项羽不同,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的心理。"
文史不分家,毛泽东同志对于古代文学作品也作了大量的阅读。文学与我的专业相关,这是我比较感兴趣的一部分。毛泽东读文学,也喜欢描写反叛斗争,抑强扶弱,站在被压迫被剥削者一边的作品,如《水浒传》。毛泽东从"三打祝家庄"中读出了搞统一战线的重要性。毛泽东将《红楼梦》的评价很高。在《论十大关系》中这样表述:"中国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本《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起来。"主席单把《红楼梦》提出来,可见他的评价之高。毛泽东读《红楼梦》与我们不一样。《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世情小说。但毛泽东却把它是当作历史来谈,从中读出了阶级斗争、生产关系、封建与反封建、四大家族的盛衰兴废。对《红楼梦》文学方面的评价是:"语言是古典小说中最好的,人物也写活了".反映了他的文学造诣和审美高度。毛泽东在笔记、书信中多次引用和解释《诗经》,十分熟悉并且有自己的理解。《精讲》中指出,毛泽东同意司马迁所说"《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也",但他不同意孔子的"怨而不怒"说,毛泽东的观点是:"心里没气,他写诗?"这突出一个有血的伟大形象。
此外,本书还为我们展示了伟大领袖的读书方法。毛泽东最讨厌读"死"书和"死"读书,在阅读的时候,他坚持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从而"政书到底",把书读"活".他把读书的方法概括为两条,一是当好"联系员",二是当好"评论员".作者陈香解释道:所谓"联系员",有两层含义,一是"把书中写到的观点主张、人物事件,同这些观点主张,人物事件有关的或对立的另一个侧面联系起来思考和理解",二是"善于跳出书本,联系现实来理解和发挥".所谓"评论员",就是对书中内容要有自己的看法,要有评论,不是在书本后面亦步亦趋,而是从自己的知识背景和实践需要出发,对书本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发挥和运用".这样的读书方法直到今天都能令人获益匪浅。
毛泽东同志是一代伟人,更是思想上的巨人。他在勤于读书、善于学习方面身体力行,在古今中外的政治家中都是极为罕见的。反观现在,很多党员同志读书中,理论水平不高,更别提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因此,加强理论学习是党建的重中之重。作为研究生党员,我们应该率先垂范,多读理论书,多思考,让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赵雅琪
文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第二党支部
第三篇:毛泽东读书笔记
读《毛泽东传》有感
班级:0623091学号:062309108姓名:方圆
毛泽东——一个让无数国人为之自豪的名字,正是他,让一个受百年欺辱的民族屹立起来。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在世界上逐渐有了一席之地,不容小觑,而作为伟人总是饱受争议的,十全十美对于人来说是不可能的,即使毛泽东这样的伟人依然是功过皆有,国内国外对于他的研究也已经走出了最初的那种过分绝对的感觉,一些足够实证的史论随着相关资料的挖掘、解密和澄清而不断发表出来。以研究毛泽东生平的毛学也像其他学派如红学开始日渐完善。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所写的这部传记是西方数百种毛泽东传中最受推崇、最畅销的作品之一。书中从毛泽东一生从求知的少年时代到奋斗的中年时代的再到辉煌的老年时代的光辉的一生。采取了通常以叙述为主的传记笔法,但在史料甄别、背景分析和观点评价等方面,《毛泽东传》都经过深思熟虑和精雕细琢。该书对人物的情景分析更是出神入化,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革命的壮观图景,更展现了这位带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别样的人生。
我觉得特里尔的文章与米开朗基罗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处,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不管毛泽东多么伟大,伟大如神,他首先是以人的形态处在人们的视野中,政治和文化的洪流并不会不会淹没特殊人物的光泽。在读《毛泽东传》的时候,我觉得我仿佛来到那个非凡又辉煌的时代,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充满情感的毛泽东展现在眼前,而不
是理论中仅作为文字表述的毛泽东。毛泽东绝非那种天生的伟大领袖,他在青年的时候设想的中央政府是并不成熟的,而且充满的理想化。即便在他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投身革命后,在政治上也是几起几落,饱尝失败的滋味。我觉得最有趣的部分正是对那个尚不成熟的青年毛泽东的描写,书中有一段是这样描述的:毛泽东(和朋友们一起)去长沙附近爬山,在冰凉的池塘里游泳,有好长一段时间一天只吃一顿饭,晒日光浴———他认为这会给他的身体带来能量———有大半年的时间不在宿舍就寝而在学校院子里睡觉。这都是为了使他的身体更加健壮。毛泽东把这些叫做“体格锻炼”,在西方这种方式也是不同寻常的,在中国则更是如此。对毛泽东来说,锻炼身体不仅仅是一种获得健康的方式。为什么他迎着狂风高声朗读唐诗?这当然不只是在练嗓子,而是在体验随意和任何抵抗力竞争的愉悦。毛泽东在日记中写道:“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而正是日记中的这句话,经常被人断章取义用成毛泽东想与天斗与地斗,他是在感受生命不断突破的快感,正如现在在大学校园中我们,意气风发,亦有乘风破浪的胆量。在读这一段的时候,能够感觉到青年毛泽东的那种有些鲁莽有些冲动的青春气息,总觉得能找到一些共鸣,这样充满人性地描写也减少了这位伟人与我们之间由于时间不同而产生的距离感。
特里尔先生是一个美国人,通过他的文字你会发现他是一个能够发现事件中有趣亮点的作者,他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诠释毛泽东,他在书中曾这样说道:“如果真要追根溯源,探寻历史的真相,只有返回
中国,这个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家,也惟有在这样的国度里,才可能产生毛泽东这样的历史伟人。”
毛泽东以他超人的智慧和人格魅力使他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党魂、军魂、民族之魂。如果说秦始皇创下的是华夏一统的千秋伟业,那么毛泽东则是唤醒了这条在各种压迫下意识渐失的巨龙。在文化的造诣上,毛泽东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奇才。毛泽东三个字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个人,从宏观来讲这三个字已经演化成是一种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追求独立和自由的信仰。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纵览近代历史的这一段,有好有坏,有背有喜,但领导中国沉浮中寻找到道路的依然是他——毛泽东。
第四篇: 毛泽东文选读书笔记
班级: ***
学号: ***
姓名: ***
毛泽东文选读书笔记
提起毛泽东,相信绝大部分人心中会立刻浮现出一个散发着耀眼光芒的伟人形象。确实,咱们伟大的毛泽东主席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诗人,更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是他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创造了可爱的新中国。那么,我们伟大的毛爷爷,他的思想究竟达到了怎样的一个境界呢?我们又应从中学习什么呢?
读完《毛选》二卷,《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反对自由主义》、《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必须强调团结和进步》……一篇篇文章令我印象深刻,一个总的感受:毛主席在抗日战争时期反反复复强调的就是要团结、要进步,要进步、要团结。
记得在第一卷中,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他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指出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军,工农联盟是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农民以外的小资产阶级也是无产阶级的可靠的同盟者。第二卷中,相当一部分篇章又在这个特定时期提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当然,毛泽东也不否认无产阶级应坚持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对共产党来说,这是实现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的前提和条件。为了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保持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毛泽东强调,一定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开展两条战线上的斗争。随后毛泽东又尖锐地提出:在经历了17年锻炼后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重视内部的团结,内部团结是团结全国人民、团结各阶层去争取抗战胜利的最基本的前提。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自己人,团结别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团结起来,排除万难。……”这是伟人要告诉大家的。今天,我们学习毛泽东思想,研究毛泽东思想,运用毛泽东思想,来深入地思考“党”究竟是什么,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优秀人才,并将这种思想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去。
毛主席说,团结就是力量!是啊,若团结不是力量,世界上又为何有这么多人呢?每一个人活在这世上,都要生存,若是大家团结起来一起劳动可以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美满,大家何不团结起来凝聚力量以得到更好的生活方式,从而将那些自私的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的想法抛到一边去呢?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处处都能看到“团结”的影子。50来个学生同处一间教师共同聆听老师的涓涓教导,这不是一种团结吗?篮球比赛时,场外的“拉拉队”不停为场上的队员加油呐喊,这不是一种团结吗?运动会上,运动员们竭尽全力奔跑跳跃来为班级赢得荣誉,这不是一种团结吗?
事实证明,我们身边的这些“团结”,巧妙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欢声与笑语,所以,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接着像伟人说得那样,“团结自己人,团结别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团结起来,排除万难。……”,将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吧! 毛泽东,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争取民族独立、政治自由和实现国家的富强,在革命斗争中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创造性的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实际问题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而创立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
我不同意毛的一些观点和判断,对他的霸气也曾不满,但他是为信仰而战斗的,他是真挚的热爱中国人民的。是他使中国人团结起来,恢复了中国人对民族实力的自信和做人的尊严。毛的内外战争的辉煌记录是建立在实现社会公正的伟大理想主义和对民族未来的共同信念基础上的全国性的联合行动。毛的遗产是一个半军事化的统一的国民精神高度一致的幅员辽阔的大国。毛是有道德的和负责任的严厉的领袖。没有毛,中国将仍然是一个灾难深重、饿殍载道、丑恶现象和无法无天恃强凌弱泛滥成灾的地主官僚乐园和劳动人民的人间地狱。
毛泽东代表的是正义和社会的良知,还有社会弱势群体的愤怒的吼声,毛所缺乏的是法治社会的理念和现代管理思想。
无论如何,毛是真正的现代中国之父。他把一生献给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他曾经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那些诋毁领袖声誉的人只能暴露他本人的自私、疯狂、胆怯和不负责任。
他打跑了一切内外反动派,彻底消灭了官僚买办、地主恶霸、军阀汉奸、特务流氓,让90%的中国人从文盲变成识字,彻底摆脱了封建主义道德和宗法关系的束缚压迫,给了中国人民基本的人的生活、教育、就业和医疗保障,他捍卫了中国最广大阶层人民的人权和自由、尊严,他给我们的遗产是伟大的统一的共和国,天下无敌的军队,有凝聚力的政党,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国民经济体系。他没有遗产,他的儿子至今长眠在朝鲜战场。他把自己的一生,汗水、眼泪,热血、生命、妻子、儿子、兄弟都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自由和解放事业。
亿万人民满怀深情,眼含热泪,无比怀念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为他的亲民、他的理想、他的信仰、他的无私、他的艰苦奋斗、他的治学精神、他的灿烂诗篇和不朽文章、他本人和他的家庭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付出的巨大牺牲、他的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他的赫赫战功和卓越政绩,为中国的独立、为人民的自由和权利、为捍卫国防、为改善人民生活、为惩治腐败实现社会公正、为改革开放事业的奠基、他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复兴所立下的不可磨灭的功劳。他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象征,他是共和国之父,现代中国的灵魂。他开创了今后一千年我们民族兴旺发达的历史局面。
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社会与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历史必然,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长远的指导意义。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集体智慧的结晶,这就是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其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群众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路线,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具有多方面的内容:
1. 政治思想。“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1949年毛泽东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28年的光辉历程时提出的一个著名判断。它以形象化的说法揭示了一个基本事实,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真正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并以它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是从1917年十月革命后开始的。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组织形式,早在1927年中共中央“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就提出了“政权是用枪杆子取得的”著名论断,并领导了秋收起义,创建了人民军队。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的问题离开武装斗争就不能解决。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这是毛泽东在总结革命斗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只有把武装斗争这个主要斗争形式同其他各种必要的斗争形式在全国范围内直接或间接地配合起来,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毛泽东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的基本总结,毛泽东关于三大法宝的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领导人民革命的理论和策略,是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宝库的一个杰出贡献。 2. 经济思想。关心群众生活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根本宗旨的表现。关心群众生活、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人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是我们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一个法宝,“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这是毛泽东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情况出发而向全党发出的一个重要号召。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和党中央十分重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基本方针。“两参一改三结合”,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我国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两参”即干部参加生产劳动,工人参加企业管理;“一改”即改革企业中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三结合”即在技术改革中实行企业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的原则。
第五篇:《毛泽东传》 读书笔记
我从小时候就了解毛泽东是我们中国人民共和国的伟大导师和领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毛主席一样没有我们新中国,毛主席是我们新中国成长道路上的辛勤园丁和引路人。
这学期我学习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这门课程,又一次阅历了毛泽东的传记。小学的语文课本里我读到过毛主席在红军长征时候为炊事兵掌灯,作为一个军队的领袖,他平易近人;初中历史课本里我读到了毛主席在作战指挥的时候又神机妙算,在抗日战争时候撰写了《论持久战》如同诸葛亮一样巧妙的用兵法战术击败了军力占优势的日本侵略军。在解放战争时又击败了国民党反动派解放了全中国。小学里看的电影《毛泽东与贺子珍》也讲述了毛主席在红军长征中,为了革命的顺利进行将儿子赠送给当地老乡的事迹。对于一位父亲来说,他是付出了相当大的牺牲精神,同样,将长子送上朝鲜战场,最后儿子不幸牺牲,毛主席忍受巨大悲痛,仍然日以继夜为国家辛勤付出。
小时候开始,不管哪个老师都会告诉我们伟人的故事,随着我的长大,有时候也会付之一笑,逐渐淡忘了。毕竟时代不同了,人心会有那么点变化的。现在上大学了,三年级了,有了毛邓三这门课,一年级时候上了思想政治,二年级时候读了马克思理论,我始终对欧洲的名人们不是很感冒,因为觉得人种不同天性是有差异的。也许我就有那么一点不求上进的思想在里面吧,不过中国的伟人们我一直觉得很伟大,因为中国不算是发达国家,很多国民至今还处于不怎么富裕的状态。在中国能够产生出了不起的人物,也许我是中国人,所以比较崇拜的。邓小平同志一手带领了改革开放,江泽民主席和胡锦涛主席带领我国逐步富强,但是我还是比较喜欢读毛泽东主席的书,我从小就喜欢武将,打天下的伟人我都是非常崇拜的。毛主席没有飞机坦克,带领了部队仅凭小米加步枪就解放了整个中国,他的战略和战术都是相当出色的。但是毛主席不是军校出身,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教师出身的他又是怎么战胜了军校出身军官较多的国民党呢?
书中详细讲述了毛主席的爱好就是读书、写诗填词作赋,可谓满腹经纶,但是肯定有人会就此而提问,毛主席只是喜欢读兵书,就算熟读了《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也会犯如同赵括一般的纸上谈兵的错误呀?可是历史证明了毛主席的正确,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红军进行了4次围剿,都被毛主席神奇的战术给挫败了,唯独第五次围剿,主要领导人李德和
博古没有听取毛主席的意见,生搬硬套苏联红军的作战方式,用阵地战和国民党大军消耗,但是他们没有考虑到形势不同,红军装备没有苏军好,不能生搬硬套,才导致了失败的惨重后果,要不然,红军也不至于两万五千里长征吧。
在抗日战争中,毛主席的《论持久战》也是一部著作,他果断地预料到抗战必然会分为三个阶段,而在历史的事实中也确实如此,日军最终被击败。在解放战争中,毛主席和他的诸多将才们策划了三大战役,把国民党的450万大军一举打败,再多的飞机大炮和坦克也敌不过几位聪明的领袖。
在松江大学城里三期和四期中的龙源路上有一个灯箱,上面写着毛主席的名句“孩儿立志出乡关,不学成名誓不还”我知道这是一句主席给自己勉励的话语,主席就是遵循了这句话而一学成名的。起初我一年级时候看到这句话,我没有加以理会,我还觉得这是书呆子才会去照这句话做呢。我一年级时候没有好好学习,挂了一门课,经过二年级在重修班的努力,以不错的成绩终于通过的时候,我再一次体会了这句话,因为每次从家里过来都要看到这句话的,我确实明白了学习是为了自己的。尽管我思想境界还不高,没有达到为祖国的崛起而学习这种境界,但是我明白了,至少要对得起自己,对得养育自己供给自己上学的家人。每个礼拜从家里大老远赶来学校,对于自己也是很辛苦的事情,既然来了,为什么要浪费在学校的时间呢,有人说在学校玩的很开心,没有拘束没有人管,但是这样对自己真的很不好,很不负责任,现在经济危机工作也不大好找,如果履历太差的话,会找不到工作,没有工作,不但家人12年供给的学习费用都白费了,而且自己花了这么多精力从小学念到大学也白费了。虽然我们不需要“学成名”但是至少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该对得起的人。
毛主席的一生是值得去学习的,也许又有人要提问,毛主席是伟人,他是领袖,我们不可能达到领袖的境界,不必要去学习。我觉得这样想是不对的,我们要学习的是毛主席的成功,我把毛主席当作一位成功人士,如同其他成功的人们一样,他是一位创造了很多历史、军事上奇迹的成功人士,我特别喜欢军事,所以更值得学习了,拿破仑不值得学习是因为尽管他神机妙算,以少胜多,但是在最后还是打了几场败仗,但是毛主席却带领了解放军一举胜利到了最后。而且在外交史上的贡献也非常多。我学习的是毛主席艰苦奋斗的精神,没有好的物质条件,没有优越的环境,也能成功。
读了《毛泽东传》,我有了这些感悟,它们不止是现在,在我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会一直陪伴下去。我坚持做到,也许离成功就更近了一步,毕竟“业精于勤荒于嬉”嘛!虽然读书时读过毛泽东同志写的文章,比如《为人民服务》等等,但是
还是没有今天读该文如此的过瘾。难怪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有如此的之多的热血青年投身到革命事业中去抛头颅、洒热血,忠于自己的理想,忠于自己的信念,我想一是他们确实有爱国热情,二是应该是毛泽东同志的文字确实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力,就连出生于和平年代的我,在今天读到这些文字,我都不由的热血沸腾,更何况在那样的岁月,那样的日子中生活着的人们。
《毛泽东选集》这确实是一套值得一读的经典读物!
1、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最豪迈和傲气的一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3、最谦虚的一句话: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4、最震憾人心最震憾世界的一句话: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5、最正气凛然的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6、最自信的一句话: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7、最有凝聚力的一句话: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8、最清醒的一句话: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9、最有哲理的一句话: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10、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11、最有自尊的一句话:封锁吧!封锁它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12、最具奥运精神的一句话: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13、最像长辈的一句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4、最令台独分子胆寒的一句话: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
15、最有煽动性的一句话: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16、最让人警醒的一句话: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17、最英雄主义的一句话: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
18、最激励人克服困难的一句话: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19、最具前瞻性的一句话: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能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20、最伤感的一句话: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21、最悲壮的一句话: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22、最写意的一句话:江山如此多娇!
23、最立志的一句话:(经典语录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24、最酷的一句话: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25、最有主人翁意识的一句话: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6、最畅快的一句话: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27、最潇洒的一句话: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28、最入镜的一句话: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29、最凶狠的一句话: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30、最豪迈的一句话: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31、最消愁的一句话: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32、最现实的一句话: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33、最有预见性的一句话:核战争打不起来。
34、最有紧迫感的一句话: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35、最受女生欢迎的一句话: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
36、最有情意的一句话: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37、最标语式的一句话: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38、最让女人自豪的一句话:妇女要顶半边天。
39、最具借鉴意义的一句话: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40、最理智的一句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41、最充满希望的一句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
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42、最无奈又最具神秘性的一句话: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43、最具爱情观的一句话: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44、最具和平意识的一句话:中国永远不称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