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腰椎间盘突出临床表现(通用)

腰椎间盘突出临床表现(通用)

腰椎间盘突出临床表现第一篇:腰椎间盘突出临床表现腰椎间盘突出类型及临床表现中央型(1)疼痛:疼痛多累及双下肢,或在一侧下肢出现疼痛的较短时间内出现另一下肢疼痛,但双下肢的疼痛轻重可不一致。一般来说,在病变的早期,中央型间盘突出的疼痛程度多较。

腰椎间盘突出临床表现

第一篇:腰椎间盘突出临床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类型及临床表现

中央型

(1)疼痛:疼痛多累及双下肢,或在一侧下肢出现疼痛的较短时间内出现另一下肢疼痛,但双下肢的疼痛轻重可不一致。一般来说,在病变的早期,中央型间盘突出的疼痛程度多较侧方型突出轻,这是因有硬膜囊及脑脊液的缓冲,同时又常为多个神经根受压,故疼痛的范围广,但疼痛的程度相对轻。

(2)感觉障碍:中央型间盘突出感觉障碍范围广,如腰

4、5间盘突出,可有腰

4、5以下的神经根及马尾神经支配区痛觉减弱或消失,如小腿、足、大腿后侧或马鞍区均可出现感觉障碍。

(3)运动障碍:中央型间盘突出运动障碍范围广、程度重。这是由于多个神经根及马尾神经受累的结果,如腰

4、5间盘突出,可出现双足下垂及足跖屈受限 (4)尿、便功能障碍:绝大多数中央型间盘突出的病人,可伴有尿、便功能障碍,如尿频、尿急、尿淋漓不尽甚至失禁,大便可表现为便意频繁、便秘、排便失控等。

(5)性功能障碍和月经紊乱:中央型间盘突出的病程可自数天到数年不等,病程长者多为反复发作的腰痛或腰腿痛;短者多数在外伤或劳累后突然发病。病人也可出现阳痿、早泄、性欲低下或月经紊乱等症状。

(6) 本组 207例,临床表现为下腰痛并持续性双 侧下肢痛 127例 ,下腰痛并交替性双下肢痛7O例,单纯下腰痛 1O例 ,下肢痛伴间歇性破行 57例;脊柱活动受限 192例 ,神经受损者 184例,均有下肢麻木,伴会阴部麻木 95例,伴二便困 难者 25例。查体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105例,屈颈试验阳性 86 例,膝腱、跟腱反射异常 79例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文献报道差异较大。其临床表现虽有一定差异,但归纳起来也 有其显著特点。结合文献及对本组病例的研究,归纳如下 :0 一 般病史较长,本组 3年以上者 142例;②以下腰痛为首发症状,且往往持续在整个病程中,早期虽经非手术治疗可缓解但可反复发作;③下腰椎棘突或棘突旁有固定压痛点或叩击痛, 并可向双下肢放射,腰椎活动多受限;④具有椎管狭窄症状 , 站立时间过长或行走后出现腰痛并一侧或双侧下肢神经根性 刺激症状;⑤神经刺激症状可表现为双侧型、交替型、单侧型、马尾型 ,且神经根刺激症状一般较侧后突出型轻,马尾型者出 现直肠膀胱症状。表现为会阴部麻木、疼痛、排尿、排便障碍, 男性表现为性功能障碍 ;⑥术中往往见到黄韧带肥厚,纤维环 破裂髓核脱出或游离,椎体后缘骨质增生,突出物钙化、骨化、 椎小关节增生、内聚均较常见。⑦影像学检查(椎管造影 、Cr、 砌 )多可见到椎管狭窄,盘黄间隙水平(中央管狭窄、侧椎管

狭窄)硬膜囊受压,椎小关节增生。神经根受压或“淹没”。因 此根据以上特点,在排除脊椎其他疾病和全身性疾病的前提 下,即可做出该病的诊断。

侧后型

这种腰椎间盘突出的类型主要发生在腰椎间盘的侧后方,在突出的部分的椎管内形成了椎间盘流,更是因为靠近后纵韧带,故而压迫下一节神经根的内侧

也是椎间盘薄弱处,所以最为多见。突出的部分占据椎间孔的一部分空间,造成椎间孔的狭窄,引起血循环障碍,突出的部分间接挤压神经根致使腰痛并伴有下肢窜痛等综合征

腰痛和下肢放射痛是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后根神经节常与神经根一道同时受到卡压,因此下肢放射痛的程度可相当严重。腰1~腰3神经根受累时将引起髋部、腹股沟区及大腿前侧的疼痛。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股四头肌的萎缩,在部分病例,直腿抬高试验可呈阳性。关于直腿抬高试验的阳性率, 外侧的后型

最主要突出的部位主要是在腰推间盘的外侧后方,也是椎间盘薄弱处,所以颇为多见。这个腰椎间盘突出的类型主要是因为在突出的部分近于椎间孔或者在侧隐窝的位臵,它占据了椎间孔的一部分空间,这样子更是相对造成椎间孔的狭窄,从而引起血循环障碍,那么在血管痉挛或行出现软组织炎症反应、突出的部分间接挤压神根和神经根袖部,出现神经根的炎症反应,这样子甚至能反射性地刺激脊神经的分支,然后致使腰痛并伴有厂肢窜痛等综合征。

退变型(degeneration): 多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核磁扫描可见盘内含水量减少,CT可见变形或钙化。退变型是早期改变,一般不会与突出型相混

膨出型(bulging): 膨出为生理退变,纤维环松弛但完整,髓核皱缩,表现为纤维环均匀超出椎体终板边缘。一般无临床症状,有时可因椎间隙狭窄、椎节不稳、关节突继发性改变,出现反复腰痛,很少出现根性症状。如同时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则表现为椎管狭窄症,应行椎管减压。

突出型(protrusion): 髓核经纤维环裂隙向椎管内突出,后纵韧带未破裂,影像学表现为椎间盘局限性向椎管内突出,可无症状,部分患者出现典型神经根性症状、体征。此型通过牵引、 卧床等保守方法可缓解,但由于纤维环裂隙愈合能力较差,复发率较高。必要时需微创介入治疗。

脱出型(extrusion): 纤维环、后纵韧带完全破裂,髓核突入椎管内,多有明显症状体征,脱出多难自愈,保守治疗效果相对较差,大多需要微创介入或手术治疗。 游离型(seqestration): 脱出髓核与相应椎间盘不连接,可游离到椎管内病变的上或下节段、椎间孔等,其临床表现为持续性神经根症状或椎管狭窄症状,少数可出现马尾神经综合征,此型常需手术治疗 非退变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体征与退变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无显著区别,惟非退变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呈急性腰腿痛的比例较高(本组42例以急发腰腿痛就诊,占66.7%),主要表现为疼痛难以忍受、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多小于30°)和腘绳肌紧张。

第二篇:患上腰椎间盘突出有哪些表现

腰部长期处于重压下,很容易引起腰部损伤,腰椎间盘突出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但是很多人却忽略了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接下来就为您介绍腰椎间盘突出有哪些表现。

患者在患腰椎间盘突出时会有哪些症状出现呢?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患疾病时会感觉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减弱症状,由于神经根的损害,导致了其支配的体感区的感觉及运动功能减弱甚至丧失。常见表现有:皮肤麻木、发凉、皮温下降等等,严重时出现肌肉萎缩甚至肌肉瘫痪。

患者在患腰椎间盘突出时会有哪些症状出现呢?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患疾病时,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头颈手臂酸痛,脖子僵硬;有的伴有头晕,恶心呕吐,或一侧面部发热,出汗异常;有的上肢无力,手指发麻,手握物无力,有时不自觉的握物落地等多种症状。

患者在患腰椎间盘突出时会有哪些症状出现呢?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患疾病时,腰椎间盘突出会引起腰腿部酸麻胀痛,行走弯腰活动受限,起坐睡卧困难,甚至大小便失禁,部分患者可引起腰椎管狭窄和瘫痪,分膨出、突出、脱出等多种症状。

生活中如果出现腰腿疼痛时,很可能提示您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了。这时您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一旦确诊就要接受相关治疗,否则会给您的生活及工作带来诸多痛苦。

第三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可因髓核突出部位的大小、病程长短以及个体差异而有不同的表现,主要的临床症状如下: (1)腰部疼痛:几乎所有本病患者都有此症状, 主要表现为下腰部肌腰骶 部的钝痛,平卧时减轻,活动后加重,重者呈痉挛性剧痛, 这主要是神经根受压引起的炎症性疼痛。 (2)下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疼痛主要沿臀部、大腿及小腿后侧至足根或足背,呈放射性刺痛。严重者可呈电击样。一般多发于单侧。这是由于椎间盘突出早期神经根底部的炎症化学性刺激造成的,后期炎症和消退后机械性压迫往往出现麻木或下肢发凉。 (3)肌肉;力量减弱或瘫痪:一般可出现胫前肌群及足背肌群麻痹,出现足下垂。继发产生椎管狭窄可出现间歇性破行。 (4)马尾神经症状:中央型突出较重者,压迫马尾神经可出现会阴部 麻木、刺痛,排便、排尿无力,女性可出现尿失禁,男性可出现阳痿。

腰突为什么会出现下肢麻木和发凉的感觉?

神经根疼痛主要是纤维环破裂释放出的化学物质的刺激造成的, 麻木的感觉是神经根受物理性压迫引起的,二者都存在时一般以疼痛为主。 在炎症基本消失或炎症不明显时则表现以麻木为主。肢体发凉的感觉是由于椎间盘突出时刺激了椎旁的交感神经纤维,反射性引起下肢血管壁的收缩, 下肢血流量减少,患肢皮肤温度下降。麻木和发凉的感觉在青壮年患者多发生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后期,或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以后好转。年龄较大的患者在发病初期就以麻木和发凉为主,疼痛倒不明显。

为什么有的腰突症患者只腿痛而不腰痛?

据统计显示:大多数患者的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发生在腰背痛之后, 既有腰痛又有坐骨神经痛。少数患者平时有慢性腰痛病史,而在发生坐骨神经痛后,腰部疼痛却减轻或消失了。这类患者的椎间盘髓核多凸向一侧, 压迫刺激单侧神经根,对硬膜囊压迫不明显。坐骨神经痛多为逐渐发生, 开始疼痛为钝痛并逐渐加重,疼痛多呈放射痛,由臀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至足跟部或足背,也有少数先由足、小腿外侧、大腿后外侧至臀部。在咳嗽、喷嚏、排便时疼痛加重。有的患者为了减轻疼痛采取腰部前屈、屈髋位,以达到松弛坐骨神经的紧张度的目的。在行走时愿取前倾位,休息卧位时愿取弯腰侧卧屈髋屈膝位,严重的患者则几乎是侧卧抱着膝盖才能入睡。这样的患者骑自行车时疼痛比走路时减轻,也是因为骑自行车的体位正是屈髋屈膝位,神经根得到松弛。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前有哪些征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因此在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前就有腰椎间盘退变引起的症状出现, 这些症状可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存在,或突然发生,或反复发作。 由于这些症状没有一定的特异性,其他疾病也可以有类似的症状,因此这些症状往往被忽视,只是在腰椎间盘突出发病后才想起这些表现。家 族中有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青壮年、长期从事坐位工作、产妇等是易 发患者群,在出现下列表现时应引起注意,应及时预防和治疗。

(1)容易腰扭伤:许多人都有过腰扭伤的经历,大多是因为 过度或过强的运动劳损造成的。有的人往往没有什么大的运动, 只是弯腰拿了点东西或洗脸或起床叠被就突然发生腰扭伤,休息几天或热敷或口服止痛药, 疼痛就能消失,患者常常以为是肌肉拉伤或肌纤维炎,而不认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信号。

(2)慢性腰痛:有些患者在急性腰痛之后逐渐形成持续性慢性腰痛, 在咳嗽、喷嚏、排便用力或早晨起床后疼痛加重,休息后减轻。 这样的患者实际上是较重的腰肌纤维炎,再遇到诱发因素时就有可能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

(3)发作性腰痛:在腰椎间盘退变伴椎间关节不稳的情况下, 往往再过伸位时发生腰痛,可反复发作,每次可持续数日或数周,在间歇期则没有任何症状

(4)脊柱侧弯:有的患者腰痛伴有脊柱侧弯, 而没有腿痛的症状,这种情况也应考虑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前期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表现

(一)腰骶疼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绝大部分有腰骶疼痛,腰骶疼痛一般出现在腿痛之前, 临床上常表现"先腰痛、后腿痛",虽然腰突症主要以下肢痛为主,但是腰骰疼痛临床中常见, 发生腰骶疼痛的主要原因是椎管内外损伤的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的化学性刺激作用 于椎间外层纤维环及后纵韧带中分布的窦椎神经纤维,引起腰骶疼痛。

(二)坐骨神经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临床上表现下肢坐骨神经走行、 支配区域疼痛。坐骨神经痛的原因是神经根或神经干周围存在慢性软组织损伤, 并与之发生粘连,因受无菌性炎症的刺激出现下肢刺痛,串痛或放射痛。 我们将坐骨神经痛分为根性和干性、根性疼痛一般受刺激位置在椎间孔周 围或椎管内,为椎管内软组织损伤,无菌性炎症刺激所致。干性疼痛受刺激位 置一般在坐骨神经出盆腔口处,为椎管外软组织损伤无菌性炎症刺激所致。 鉴别这两种疼痛可做梨状肌紧张试验,试验阳性者多为 干性疼痛,反之,则为根性疼痛。北京306医院骨科吴继功

(三)腰椎间盘突出间歇性跛行表现为下肢疼痛、沉重随行走距离增 长而加重,下蹲、脊柱前屈休息后,症状可暂时缓解。有间歇性跛行 表现者多为椎管内软组织损伤,原因是硬膜囊外腔或神经根中的脂肪 组织损伤,炎性刺激引起神经很充血水肿、缺血缺氧所致。当行走时 ,脊柱前凸、椎管容积减小,椎管内因脂肪损伤而受阻的静脉丛逐渐充血、 回流受阻,加重了神经根的充血、水肿、因而随行走下肢症状加重。 当下蹲、脊柱前屈时,椎管容积扩大,椎管内张应力减小, 硬脊膜外腔静脉丛血流相对改善,而使症状暂时缓解。

(四)麻木腰突症患者除有坐骨神经痛支配区域疼痛以外,还常表现下肢麻木。 引起下肢麻木的主要原因是腰臀部软组织损伤,出现肌痉挛或肌紧张, 刺激神经根或神经干所致。在临床中,经治疗损伤的软组织, 解除了肌痉挛和肌紧张,可使麻木症状消失。所以,下肢麻木主 要为腰臀部软组织损伤所致。对于产生麻木的传统认识是由骨 性压迫所致,笔者认为,腰椎骨质增生挤压神经的原 因是腰部软组织损伤后,脊柱力学失衡,机体代偿调节 失常的力学关系,可出现骨质的异常改变,骨质增生是缓慢的, 神经根有对其挤压的适应性,它不会一夜间就长出骨刺。 挤压神经根使其麻木,仍是遇寒凉或损伤后肌肉的痉挛而引发。 腰突症在治疗得当的情况下,后期下肢远端常残留麻木,原因 是神经纤维长时间受不良刺激,引起神经机能障碍, 恢复正常需要一段时间。所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麻木消失 较慢,麻木的改善如何,标志着腰突症愈后的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自查方法

1、下背疼痛:多数患者最初有一个时期的下背疼痛,有的经过休息可 逐渐减轻或消失。

2、下肢放射性疼痛:一般先自腰骶部或臀部 开始逐渐扩展大腿后侧,小腿后侧或外侧,有的发展到足背, 大多为胀痛,有放射牵拉感,行走加重。咳嗽、喷嚏可加重其疼痛。 少数病人为单纯腰痛或腿痛。清远市人民医院疼痛科邹冬玲

3、 主观麻木感:病期较久的多有主观麻木区,局限于小腿外侧足背、足跟。

4、负重、劳累或着凉容易复发。

5、间歇性跛行: 患者行走时,可随着行走的距离增加而加重腰、腿的症状。 出现腰部前倾跛行,蹲位缓解。

6、马尾神经症状:中央型的腰椎间盘突出, 若突出较大,且较突然,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会阴部的麻木、刺痛,排便、排尿无力。

腰椎间盘突出的几种类型

腰痛和坐骨神经痛,就是腰椎间盘突症发出的警示信号。腰椎间盘 突出症不仅仅只是中老年朋友的专利,它同样对青年朋友有着相当大的威胁。 腰椎间盘突出分为:膨出、突出、脱出。症状多种多样。 包括各种腰痛症状,病人常有腰骶部疼痛,疼痛较深,可轻可重。 轻的久坐后才产生;重者痛不可忍,卧床不起,稍动就痛,翻身极为困难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征象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名“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为腰部常见病, 多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尤以重体力劳动者为多见。 椎间盘为椎体之间的连接部分,具有稳定脊柱、缓冲震荡等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不断遭受挤压、牵引和扭转等外力作用,使椎间盘发生退变, 而失去其弹性,从而使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松弛,导致椎体不稳, 此为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内因;而外伤及风寒湿邪则是导致本病的外因。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李世刚 本病多发于腰4-5及腰5-骶1之间。 ①腰腿痛:下腰部疼痛以及下肢放射性疼痛,两者可同时出现, 亦可先出现腰痛,数日或数周后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 ②腰部活动不利。 ③脊柱形态发生变化:可见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 严重者可出现后弓。④压痛点:多在腰骶部找到明显压痛,并向下肚放射。 ⑤仰卧直腿抬高患肢,则会出现下肢疼痛加重,严重者下肢仅能抬高150°—30°。 ⑥拇趾背伸或跖屈力减弱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哪些前驱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故在发生椎间盘突出症以前,在一段相当时间内就可有由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而 引起的症状。腰椎退行性改变可以一直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亦可有以下症状, 而这些前驱症状并无特异性,其他疾病也有类似表现。

(一)急性腰痛 扭伤引起。而是作一些轻微得动作而诱发。例如弯腰去拣地上得东西或弯腰洗 脸突然腰部剧痛而不敢活动,病人常认为自己是闪了腰、扭了腰。 轻的还能勉强小心翼翼地行走,而重的则卧床不起。这种发作, 经过卧床休息或服些止痛地药物甚至不经治疗而渐渐自愈。

(二)腰痛地反复发作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提示椎间盘退变或并有椎间关节的不稳定或 后关节的过伸。经调查发现病人中有85%腰痛发作的间歇期为3个月~3年,每次发作持续3天~3星期。而在间歇期则无腰痛。 大多数是由于反复的后关节过伸扭伤而诱发。正常的后关节在后伸时因有一定活动范围,而退变椎间隙其后关节已处于过伸状态, 此时脊柱如再作过伸动作时就容易发生关节囊的损伤。

(三)慢性持续性腰痛 这种病人往往一开始只有几年的反复发作的急性腰痛病史, 而以后逐渐转成持续性的腰痛。这种病人在日常生活中稍有一不注意就会引起腰痛加重,故而对每一种动作都十分小心。

(四)颈腰综合症下腰椎最易由于椎间盘退变而引起症状。这种退行性变化有时可以是多阶段的影响整个腰椎,有时还可以影响颈椎就会出现颈腰综合症。一般当病人因腰痛来就诊时,颈椎的退变还未 出现症状或症状很轻而病人未介意。出现颈腰综合症时病人叙述 他全身都痛,颈部的痛可放射到枕部、双肩且可向上肢放射, 有时还可放射到胸部。腰部的变化则可引起两侧下肢的疼痛。 这种情况可能会被医师认为病人是神经官能症或使医师由于抓不住要领而草率处理。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及变性的间盘组织从后中央 或偏中央向后突出,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引起临床症状与体征。主要临床表现有: (1)疼痛:疼痛多累及双下肢,或在一侧下肢出现疼痛的较短时 间内出现另一下肢疼痛,但双下肢的疼痛轻重可不一致。 一般来说,在病变的早期,中央型间盘突出的疼痛程度多较侧方 型突出轻,这是因有硬膜囊及脑脊液的缓冲,同时又常为多个神 经根受压,故疼痛的范围广,但疼痛的程度相对轻。(2)感觉障碍:中央型间盘突出感觉障碍范围广,如腰

4、5间盘突出,可有腰

4、5以下的神经根及马尾神经支配区痛觉 减弱或消失,如小腿、足、大腿后侧或马鞍区均可出现感觉障碍。 (3)运动障碍:中央型间盘突出运动障碍范围广、程度重。 这是由于多个神经根及马尾神经受累的结果,如腰

4、5间盘突出, 可出现双足下垂及足跖屈受限等。 (4)尿、便功能障碍:绝大多数中央型间盘突出的病人, 可伴有尿、便功能障碍,如尿频、尿急、尿淋漓不尽甚至失禁, 大便可表现为便意频繁、便秘、排便失控等。 (5)性功能障碍和月经紊乱:中央型间盘突出的病程可自数天到数年不等,病程长者多为反复发作的腰痛或腰腿痛;短者多数在外伤或劳累后突然发病。病人也可出现阳痿、早泄、性欲低下或月经紊乱等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的检查与预防

如何发现自己可能患有腰椎间盘突出

在临床上可以引起腰痛的原因很多,腰椎间盘突出症仅是其中的一种, 不仅是患者,即使是医生,有时也很难区别腰痛究竟是哪种原因引起的。 但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毕竟有它一定的特殊性, 有时患者只要稍加注意,就可发现自己是否可能患有腰椎间盘 突出症,这对于及时去医院明确诊断、对症治疗是很有裨益的。 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患者在经历突然扭腰、闪腰后,出现腰痛、下肢放射痛、 麻木等一系列症状时,应从以下几个 方面去自我观察和检查,判断自己是否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 (1)在急性扭伤后,是否有跛行、一手扶腰或患肢怕负重而呈现一跳一跳的步态, 或身体喜欢前倾,而臀部凸向一侧的的姿势。 (2)腰椎是否因为试图避免疼痛而向一侧偏歪,偏歪后是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 (3)轻轻咳嗽一声或数声,尝试腰痛或下肢疼痛、麻木症状是否加重。或在打喷嚏、 大小便等增加腹压的动作时是否引起腰痛。 (4)俯卧时,自己或家人用手轻轻触后腰部腰椎正中及两侧,检查是否有明显的压痛。 (5)俯卧位休息时,若疼痛仍然不能缓解,可尝试在侧卧位、弯腰、屈髋、屈膝时疼痛症状是否缓解。 (6)仰卧位,然后坐起,观察患侧下肢是否因疼痛而使膝关节屈曲。 (7)仰卧位,患侧膝关节伸直,将患侧下肢抬高,观察是否因疼痛致使抬高受到限制。 以上自我检查的方法,患者可选择几项进行,如果其中有几项回答“是” 的话,就应怀疑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能,真正确诊

还需专业医生查体和CT检查。

(1)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导致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主要原因 是长期慢性积累性劳损。常见于30岁以上,退变的腰椎间盘纤维变性, 弹性减低、变薄、变脆、髓核脱水、张力降低,在此基础上, 遇有一定的外力或椎间盘压力突然增高,即可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2)外伤:约有1/3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外伤史。常见的外伤形 式有弯腰搬重物时腰部的超荷负重,在腰肌尚未充分昆张情 况下的搬动或举动重物,各种形式的腰扭伤,长时间弯腰后突然 直腰,臀部着地地摔倒等,这些外伤均可使椎间盘在瞬间髓核受压张 力超过了纤维环的应力,造成纤维破裂,髓核从破裂部突出。(3)腰椎间盘内压力突然升高:患者并无明显外伤史, 只是在剧烈咳嗽、打喷嚏、大便秘结、用力屏气时引起的。 还有的患者是由于受寒冷或潮湿引起。是因为寒冷或潮湿可 引起小血管收缩、腰肌反射性痉挛,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而致纤维环破裂。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和诱发因素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疾病。西方总发病率15.2%~30%。国内统计18%。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部位,90%以上在L4-5和L5-S1节段, L3-4椎间盘突出占2%,2个节段同时突出占6%~19%。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诱发因素 构成椎间盘突出的基本因素是椎间盘退变,诱发因素尚未定论,但有些因素与其相关。 1.脊柱结构因素:脊柱畸形包括移行椎、脊柱侧弯和小关节突方向不对称。 2.生理因素:(1)年龄,30岁-50岁发病率最高。说明高工作强度年龄段 的人易发椎间盘退变。(2)身高,超过平均身高的男女容易发病。 (3)性别,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3.遗传:32%的病例有阳性家族史。有阳性家族史的病人中, 21岁以前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对危险性估计高出5倍。 4.职业因素:驾驶员最高,白领最低,重体力劳动发病率高, 长期从事弯腰工作的人易在早期导致椎间盘破裂而突出。 5.外伤因素:(1)急性损伤 儿童和少年腰突症与 急性外伤有关。(2)运动 剧烈运动与椎间盘退变有关。 6.吸烟:吸烟者较非吸烟者椎间盘突出的危险性增加50%。 7.糖尿病:主要影响椎间盘周围动脉,降低血流量, 代谢降低,最终导致椎间盘组织破裂。 8.妊娠:腰椎代偿性前凸增加了椎间盘的应力。

腰椎间盘突出症---预防

汽车司机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比较高,尤其是出租车司机 或长途汽车司机。这主要是开车时腰部的姿势不良或不良姿势过久, 座位与方向盘的高度不协调,以及腰骶部受到长时间的颠震所致。 那么,对于汽车司机来说采取什么措施能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呢? 请注意如下几点: 南京市中医院骨伤科杭柏亚 (1)应把座位适当地移向方向盘,使方向盘在不影响转向的情 况下尽量靠近胸前,同时靠背后倾角度以100度为宜, 不要使后倾角度太大,并调整座位与方向盘之间的高度。座位过低双肩会有上耸 的感觉,过高则易使腰椎过度过伸增加了腰部的负荷,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2)需尽量避免连续开车超过一小时。需要长时间开车时,宜中途 停车休息5~10分钟,走出驾驶室,到外面稍微活动一下, 做一些腰部的活动保健体操。为了预防颈部的疲劳, 还可同时做一些颈部活动保健体操,这样可在很大程 度上避免或减轻颈腰部疲劳引起的颈腰痛。

(3)对于汽车司机来说,坐的时间较长而活动少,预防腰痛最 主要的措施是加强自身保护,即加强颈腰部肌肉的功能锻炼, 每天定期或休息时进行颈腰背部肌肉功能锻炼,多参加诸如游泳等体育运动。

(4)现代许多汽车中都配有空调,给司机们创造 一个凉爽的环境,但凉气对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司 机来说又属于“风寒”之邪,容易诱发腰痛。因此,尽 量不要把驾驶室的温度调得太低,同时还要注意与驾驶室外的温度变化,谨防感冒。

(5)汽车发生故障,需要钻到车底修理时,如始终绷着下肢 ,就会使腰部过度后伸,工作时间一久,易发生腰部肌肉 劳损现象。因此,在车底修理时,应把双腿屈曲起来,减轻腰部负担。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保健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 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 是腰腿痛最常见原因之一。主要病因是在椎间盘蜕变的基础上, 长期姿势不正、腰部负重、外伤等导致。 一般20岁左右椎间盘即开始退化, 本病重在预防,平时应: 1.注意坐姿、坐位时注意腰部挺直,必要时可在腰部垫一软枕, 避免长时间久坐,一般一个小时左右起身活动十分钟左右, 放松腰部肌肉,减轻间盘压力,安徽省立新安医院骨科黄俊 2.注意卧姿,一般应卧硬板床,避免卧软床,必要时也可在腰部垫一软枕, 3.腰部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冷刺激导致腰部肌肉紧张,不利于疾病恢复, 4.必要时可使用腰围,但应避免长期使用,因长期使用科导致 腰部肌肉萎缩,反而不利。 5.坚持腰背肌的锻炼,加强腰部肌肉的力量,预防并减少腰 痛的反复发作,锻炼的方法一般采取小燕飞式,即练习者取俯卧位, 双上肢后伸,头和躯干尽量后仰,同时双下肢努力后伸, 注意要腰部用力,每天练3次,每次10分钟,中间可稍作休息。

看电视时,如何避免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现代生活里,电视已相当普及,电视频道日益增多,电视节日也五彩缤纷,加之近几年影碟机、录像机已逐步进入家庭,因此,人们看电视所花费的时间也随之延长。观看电视节目及影碟片调剂生活固然是好事,但长时间的看电视势必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在观看电视时,有些人喜欢横躺在沙发、倚靠着沙发、半起半靠在床头欣赏节目,这些不良的姿势持续过久,加之被精彩的电视节目所吸引,活动很少,不能及时很好地调整腰部姿势,加重了腰部负担,造成腰痛。少年儿童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如长期不良的姿势观看电视,就有可能造成驼背或脊柱侧弯等疾病;老年人腰椎已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再加之长时间不良的姿势观看电视,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为了避免因观看电视而引起腰痛,应注意以下几点:(1)电视机放置的高度要适当,即电视机的高度和人体坐位视线相平。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人体的脊柱曲度发生改变,并造成肌肉紧张。(2)要选择合适的坐具,要求坐具高低适中,并有一定后倾角度的靠背,有扶手更好,并采取一些辅助性的措施,如腰部加靠垫,脚凳垫着下肢。(3)要注意经常调整身体的姿势,适当时候,站起来活动活动腰部,这样可以避免腰痛。

久坐应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

(1)选择合适的坐具,尽可能减少腰骶部的劳损。那么什么样才叫较合适的坐具呢?较为合理的坐具要求高低适中,并有一定后倾角的靠背,如有扶手则更佳。另外,还应注意坐具与办公桌的距离及高度是否协调。长时间开会作报告时最好不要坐沙发; (2)加强自身保护和锻炼。对久坐的工作者来说坐的时间相对长而运动少,腰背肌较弱。因此加强自身保护和锻炼对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十分重要。平时应采取正确的办公坐势,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调整自己的体位,不宜让腰椎长期处于某一被迫体位。另外还应注意加强腰背肌的锻炼,即不时地离开办公桌,做后伸、左右旋转等腰部活动或每天定期进行腰背肌的锻炼如“五点支撑”、“燕飞”等,也可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保健操、太极拳等锻炼项目; (3)合理地使用空调。现代许多办公室都安装了空调,这无疑在炎热的夏天为办公室族带来一个凉爽的工作环境,但室温太低、凉气过重,使腰背肌肉及椎间盘周围组织的血运障碍,增加了发生腰痛的机会。室温在26度左右较适宜,此外,空调的风口切忌对着腰部及后背。 (4)自坐位起立时,应先将上身前倾,两足向后,使上身力量分布在两足,然后起立。

司机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

司机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比较高,尤其是出租车司机或长途汽车司机。这主要是开车时腰部的姿势不良或不良姿势过久,座位与方向盘的高度不协调,以及腰骶部受到长时间的颠震所致。那么,对于汽车司机来说采取什么措施能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呢?请注意如下几点:临沂市精神病院椎间盘科张元军 (1)应把座位适当地移向方向盘,使方向盘在不影响转向的情况下尽量靠近胸前,同时靠背后倾角度以100度为宜,不要使后倾角度太大,并调整座位与方向盘之间的高度。座位过低双肩会有上耸的感觉,过高则易使腰椎过度过伸增加了腰部的负荷,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2)需尽量避免连续开车超过一小时。需要长时间开车时,宜中途停车休息5~10分钟,走出驾驶室,到外面稍微活动一下,做一些腰部的活动保健体操。为了预防颈部的疲劳,还可同时做一些颈部活动保健体操,这样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或减轻颈腰部疲劳引起的颈腰痛。 (3)对于汽车司机来说,坐的时间较长而活动少,预防腰痛最主要的措施是加强自身保护,即加强颈腰部肌肉的功能锻炼,每天定期或休息时进行颈腰背部肌肉功能锻炼,多参加诸如游泳等体育运动。 (4)现代许多汽车中都配有空调,给司机们创造一个凉爽的环境,但凉气对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司机来说又属于“风寒”之邪,容易诱发腰痛。因此,尽量不要把驾驶室的温度调得太低,同时还要注意与驾驶室外的温度变化,谨防感冒。 (5)汽车发生故障,需要钻到车底修理时,如始终绷着下肢,就会使腰部过度后伸,工作时间一久,易发生腰部肌肉劳损现象。因此,在车底修理时,应把双腿屈曲起来,减轻腰部负担。

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治疗和休息后,可使病情缓解或痊愈,但该病的复发率相当高,不少患者虽不情愿,但又时常成为“拜访”医生的“回头客”。该病复发率高的原因有如下几点:(1)腰椎间盘突出症经过治疗后,虽然症状基本消失,但许多病人髓核并未完全还纳回去,只是压迫神经根程度有所缓解,或者是和神经根的粘连解除而己。(2)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病情虽已稳定或痊愈,但在短时间内,一旦劳累或扭伤腰部可使髓核再次突出,导致本病复发。(3)在寒冷、潮湿季节未注意保暖,风寒湿邪侵袭人体的患病部位,加之劳累容易诱发本病的复发。(4)术后的病人虽然该节段髓核已摘除,但手术后该节段上、下的脊椎稳定性欠佳,故在手术节段上、下二节段的椎间盘易脱出,而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除了积极采取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外,最为重要的措施就是预防。那么,怎样才能防止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呢?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需要各种不同的活动姿势,养成了各自的习惯,其正确与否对人体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求我们注意平时的站姿、坐姿、劳动姿势,以及睡眠姿势等的合理性,纠正不良姿势和习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尤其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因为适当的锻炼能改善肌肉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肌肉的反应性和强度,松解软组织的粘连,纠正脊柱内在平衡与外在平衡的失调,提高腰椎的稳定性、灵活性和耐久性,从而起到良好的治疗与预防作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功能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中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骨盆牵引、穴位温灸、硬膜外封闭等治疗后,虽可使突出髓核部分回纳或发生移位,减轻或松解对神经根的压迫或粘连,但受压后所出现神经根症状以及腰腿部功能恢复仍需一个较长的过程,而进行功能锻炼对防止神经根粘连、增加疗效,防止复发起着重要作用。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可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使肌肉恢复平衡状态,改善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等病理现象,有利于纠正不良姿势,鼓励继续功能锻炼,以增强腰背肌力量功能锻炼 ①急性期:指导直腿抬举收腹、5点法腰背肌锻炼即仰卧,以枕部、双肘、双足跟为支点向上挺胸,尽量使腰和背离开床面。 ②恢复期:指导倒走、前后踢腿,继续行5点法腰背肌锻炼、直腿抬举收腹训练及飞燕式训练(俯卧位,两下肢并拢,双手分开置于身侧并同时抬起伸直的双下肢及抬头挺胸、双手后举)。每次30 min,2~3次/d。功能锻炼原则:先少量活动,以后逐渐增加运动量,以锻炼后身体无严重不适为度,持之以恒,疗效的维持与功能锻炼成正比。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避免弯腰取物,如需弯腰应保持上身直立下蹲再取物。禁忌腰椎旋转时弯腰,保持脊柱直立。另外,寒冷天气腰部应注意保暖。

第四篇:针灸康复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分析

【摘 要】目的:研究与分析针灸康复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康复治疗,基于此观察组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48/50)与对照组78.0%(39/50)相比显著较高,且组间差异对比P<0.05;观察组随访3个月后复发率为4.0%(2/50)与对照组12.0%(6/50)相比显著较低,且组间差异对比P<0.05。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针灸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且可显著减少其复发率,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康复治疗;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4--02

在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腰痛和放射痛,且多发于青壮年。此类患者以腰痛为主要突出症状,其次表现为坐骨神经痛,且可累及下腰部,从而引发臀部疼痛和感觉障碍[1]。而患者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其依次还会出现足部、小腿外侧、大腿后方等疼痛。已有研究显示,针对此类患者采用针灸康复治疗可达到理想疗效[2]。因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即对针灸康复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为25-65岁,平均年龄为(42.3±5.7)岁。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为61-80岁,平均年龄为(43.8±4.2)岁。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康复治疗,即指导患者卧床休息,且尽可能木板床,以减轻椎间盘受压,从而避免患者病情加重。同时采取推拿按摩以调节患者气血运行,疏通经络;也可持续牵引患者骨盆,0.5-1.0h/次,1次/d,牵引重量控制为25-30kg左右。待患者病情缓解后,可指导其在护腰带保护下接受运动疗法,即采取增强腹肌和腰背肌的肌力训练以及直腿抬高运动等,如飞燕式、下肢直腿抬高、三点支撑法、五点支撑法等。持续30d为1个疗程。

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针灸治疗,即指导患者采取侧卧位或俯卧位,穴位选择:承山、阳陵泉、委中、肾腧、环跳、秩边、大肠腧等穴,对针刺部位皮肤常规消毒后,采用相关尺寸针进行针刺,针刺方法为大肠腧穴采取提插捻转法,进针深度1.0寸,且保持直刺,以感觉胀痛、麻木为宜;承山、委中、秩边等穴位采取提插泻法,进针时与皮肤形成60-70度夹角;其与穴位采用相应针刺方法,留置时间为30-45min,1次/d,持续治疗30d??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并记录随访3个月后的复发情况。疗效判定标准[3]:治愈:患者直腿抬高试验可达70度,下肢麻木、腰腿疼痛等症状完全消失,且可正常活动和工作;显效:患者直腿抬高试验可达60度,下肢麻木、腰腿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且可正常工作,但活动受限;有效:患者直腿抬高试验可达45度,下肢麻木、腰腿疼痛等症状部分消失,劳累时疼痛加重;无效:患者治疗后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无变化,甚至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组间差异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48/50)与对照组78.0%(39/50)相比显著较高,且组间差异对比P<0.05(见表1)。观察组随访3个月后复发率为4.0%(2/50)与对照组12.0%(6/50)相比显著较低,且组间差异对比P<0.05。

3 讨论

在中医学理论中,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腰腿痛范畴”,且是造成患者腰腿疼痛的主要原因。该病症发病主要受到创伤劳损、感受风寒暑湿、肾虚精亏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经络损伤、气血瘀滞、不通则痛。而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现代医学理论中是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环勃列,导致神经根受到髓核突出的压迫或刺激而引起的炎症[4]。在临床治疗此类患者,主要采取非手术治疗,如推拿按摩、针灸治疗、牵引疗法等。其中牵引疗法、推拿按摩等均属于康复治疗。而通过对患者采取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其既能缓解患者各种症状,还能减轻其痛苦,并能缓解肌肉紧张,促使椎间盘部位气血通畅,又能增加神经血液供应,复原突出的髓核,从而给促使患者病情更快恢复[5]。本文的研究中,经治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与对照组78.0%相比显著较高,且组间差异对比P<0.05;观察组随访3个月后复发率为4.0%与对照组12.0%相比显著较低,且组间差异对比P<0.05。因此可以看出,针灸康复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针灸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且可显著减少其复发率,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高翱.针灸康复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7,32(04):683-686.

李红.中医康复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2):2431-2432.

付振灿.针灸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4):4610-4611.

王多诚,郭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理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9):331-332.

郝瑞洪.中医康复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02):9-10.

第五篇: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0例临床总结 论文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的腰腿痛范畴,是指始发于椎间盘的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使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外突出的病变,而且突出物往往向后突入椎管内刺激和压迫神经根及其周围组织,并使之产生反应性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本病常发生于20~45岁之间,尤其是男性和重体力劳动者为多见,是骨伤科领域里的常见病、多发病。自1985年2月~2001年3月,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0例,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1985年2月~2001年3月,住院治疗共210例,疗程最长的为1月,最短的为1周,男154例,女56例,男女之比为2.7∶1。发病年龄最小为19岁,最大为70岁,以25~50岁年龄组发病率为最高,病程最短为1周,最长为25年。 1.2 诊断依据 [2]

1.2.1 症状和体征 (1)发病情况与病程:一般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多与外伤或重体力劳动有关,可与伤后立即发病或经数小时、数日以至数周潜伏期后出现疼痛症状,通常为间歇性病程,多因外伤、劳累或受凉而经常发作,经休息、治疗后往往能缓解,反复发作可持续很长时间。(2)疼痛:腰痛伴一侧或双侧(少见)根性坐骨神经痛,每因提举重物、扛抬东西、持续弯腰活动或滑跤等而诱发,站立、行走以及凡能使脑压增高的动作,如咳嗽、喷嚏、大便等,均可使疼痛明显加剧。但患者常能找到缓解疼痛的姿势,如在睡眠时取侧卧位,病侧的膝、髋等关节微屈曲等。(3)压痛点:常于腰

4、5椎病侧的棘突旁有明显压痛,并呈放射痛性质,下肢坐骨神经干的压痛点多较轻微或不明显。(4)反射性紧张征:腰椎生理性前凸曲度消失,腰脊柱常向某一侧弯曲,侧凸的方向与突出物位于神经根的内侧或外侧有关。腰背肌紧张,腰部活动受限,以后伸及向侧凸方向运动较显著,而且常诱发或加重疼痛。(5)神经牵拉征:病侧的直腿抬高试验、交叉直腿抬高试验、弓弦试验、屈颈试验均可呈阳性。(6)神经功能障碍:病侧的下肢可有感觉减退和异常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