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中心小学一体化发展
第一篇:镇中心小学一体化发展
王寨镇中心小学近期发展规划
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创建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实施学校各项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胡锦涛总书记报告“八荣八耻”荣辱观为指针,以培养“四好少年”为目标,深入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挖掘内涵,提高办学条件和水平,提升学校品位,努力创造优质学校。
二、总体目标:
根据学校实际,以特色求生存,以领先谋发展,以“理念与行动统一,形象与信誉相连,特色与质量共荣”作为学校的发展目标。
三、具体措施:
1、管理工作:
管理工作以民主与科学为宗旨,以学校发展目标为指针,以服务全体师生为指导思想,按照职责明确分工不分家为原则,观念新,指挥灵,行动实,分步实施,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学校继续秉承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使教师气顺、劲足、质高,学校工作井然有序,全面提高,使校园整洁有序,校园文化建设底蕴浓厚为追求目标,把建设学校特色与现代化学校结合,发展内涵,提升层次,办出特色上形成自身的思路和经验。
2、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核心工作,全体教师务必树立“先成人后成才,不成才宁无才”的育人观,德育工作要坚持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原则,要有紧迫感、危机感,坚持低重心高要求,稳步有效地推进德育工作,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以培养合格公民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
(1) 加强德育课程建设。 (2) 强化各类课程的德育功能。
(3) 规范班级管理,注重每周的主题教育,使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落到实处。
(4) 积极开展社会实际活动,拓展德育阵地。 (5) 创设和谐的育人环境,陶冶学生的良好情操。 (6) 大力开展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
3、教学工作:
学校教育离不开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事业发展永恒的主题,全体教师必须树立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的观念。必须树立素质教育离不开教学质量的观念,必须树立“人无全才,人人有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观念。 (1)让学生学会和掌握如何寻找和创新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全体教师的首要任务。
(2)做好各年级学生学业成绩的全面提高,形成良性循环。
(3)课堂是教学主渠道,精心组织安排课堂教学确保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在课堂教学中既重视教师作用的发挥,又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心需求,使探究成为学习的内驱力。
(4)因材施教和鼓励教育,要树立“人人有才,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教师要有慧眼识珠的能力,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
(5)加强现代化教学设施的使用,更新教学手段,转变教学模式,创造传统与现代化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
4、师资队伍:
学校继续引导教师学习师德规范,发扬和传承脚踏实地,艰苦创业,知难而上,开拓创新的精神,培养师德高尚、敬业乐教、一专多能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校高一级学历培训,提升文化修养和业务水平,以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进取,开拓创新,适应时代,超越时代。注重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将始终作为教师自我培训的主基地。 (1) 积极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 创造条件、搭建舞台,鼓励探索。 (3)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活动,鼓励教师通过学习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
5、校园文化:
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塑造一种形象,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建设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健康活跃的气氛感染人;以优美的校园环境熏陶人,培育校园精神,注重发挥校园的德育和美育功能,达到美化和净化新校园的目的,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了一个舒适、温馨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强化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
第二篇:高镇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2010年——2012年)
为在今后三年内加快学校的发展,进一步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以学校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创新学校管理,构建现代化学校管理机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制定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一、学校概况:
高镇中心小学建于1893年,是一所具有一百来年历史的全日制农村中心小学,位于横山县最南端的高镇本街,。校园占地面积14780平方米,建筑面积3493平方米。全校14个教学班,532名学生,38名教职工,学历全部达标,其中本科学历21人,大专学历17人。学校布局合理,教学设施较为完善。
学校始终把创建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育人环境、一流的教育质量作为办学追求。近年来,学校在县教育局的领导和关心下,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学校以德育为核心,以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抓手,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养成教育为特色,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学校各项制度日趋健全,内部管理运作良好。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安于工作,乐于奉献,工作和学习的自觉性较好,参与教研的积极性较强。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社会影响均有显著提高。但也存在一些足:教师的创新精神有待提高,学校的硬件需要进一步改善,教科研的投入力度要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主动性不强,自我管理的能力较弱,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创新能力都有待提高。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理念,坚持“规范加特色,人文加和谐”的办学思路,把教育发展作为主题,把教学改革作为动力,把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深入地推进素质教育,探索符合我校特点的办学之路,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总体目标
“树优良校风,建优美环境;创优异成绩,育‘四有’新人”。构建团结合作、民主高效的管理机制,建设科学发展的和谐校园。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加强师德建设,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努力塑造良好教育形象。力争用五年的时间使我校办学有特色,学生有特长,教学有特点,科研有特效。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发展,让每一位教师都施展才华,让每一位家长都收获希望。成为横山县乡镇中心小学办学水平明星校。
四、具体目标:
(一)常规管理目标:
学习贯彻上级有关精神,规范学校各项工作,制定《高镇中心小学常规管理考核制度》,结合《学校管理条例》,抓好校园管理、教师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教科研管理和后勤管理等常规管理工作,进一步倡导校务公开,深化民主管理,加强教师考核,完善各类规章制度。
(二)教学质量目标:
继续加强教学工作,规范教学管理,加大和完善学校县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做好课题结题的各项资料的整理和归档,探索新课程的教学策略,深化信息技术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和农远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开发信息技术及农远资源与学科整合的教学,进一步加强对学科课堂教学的研究,提升语文、数学、英语三门核心课程的教学水平,扎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培养一支观念新、思维活、方法多、管理严、责任强、觉悟和学识高的领导队伍。塑造一支安于工作、乐于奉献、敏于学习、勤于思考、巧与沟通、易于合作、勇于实践、善于创新的教师队伍。形成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的师资队伍。实施名师工程,加强学科带头人和教坛新星的培养与管理工作,三年内,培养县级学科带头人2- 3名,县级骨干教师5-8名,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教师大专学历达100%。
(四)学生发展目标: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允许有差异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和谐、求真、创新、奋进”的校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尊师、守纪、博学、善思”的学风;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努力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使学生成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学会生活,独特的你。”
(五)学校基础设施和校园文化建设目标:
进一步规划和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校园硬化和美化工作;做好学校运动场地的申报、立项和建设工作,努力构建具有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打造书香校园,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设施,改善师生学习条件。进一步完善学校布局调整工作。
(六)信息技术教育和校园网络文化目标:
进一步加大“农远”工作的管理力度,强化农远资源的接收和运用,加强对农远管理员的检查和督促,确保资源的及时下载,提高设备和资源的使用效率。继续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深入开展基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研究与应用,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过程,积极开展各项教学研究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信息技术含量,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每位教师在2010年要开通自己的博客,做好信息化督导工作。积极做好学校校园网和网站的筹备和建设工作,建立教育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吸收和传递教育信息,为本校师生和家长服务。
五、主要措施:
(一)加强班子建设,完善管理机制
1、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班子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强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形成一个团结协作、廉洁自律、工作实效的强有力的领导集体。
3、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现代学校管理体制,以“规范管理、目标管理、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形成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坚持以法治校,以情育人,构建人文校园,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师生校园生活质量。
4、实行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监督作用,全面推行校务公开,通过教代会、校务委员会等形式听取教职工意见,做到群策群力办好学校。
5、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形成激励机制,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6、通过科学规划,有效管理,力争使学校管理水平有较大的飞跃,形成切合我校实际的管理特色。
(二)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素养
1、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构建现代学校,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此,学校应把教师素质的提高摆在学校管理重中之重的地位。要构建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校本研修为重点的继续教育体系,注重教师自我学习和内在素养的提升。在学历合格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参加高一级学历学习,三年内,教师大专学历达100%,鼓励教师在岗学习,开展多类型的读书活动,让教师在工作中学习,成为教育观念新、教学水平高、教科研能力强的学习型教师。不断探索校本教研的新方法和途径,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升,构建“学习型”学校。
2、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开展敬业精神教育的主题活动,大力宣传和推广师德先进典型,完善师德评价制度。把“师德形象年”活动和“双万”“双一”活动长期开展下去;坚持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每学年对教师的师德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每年评选2-3名师德先进典型,把师德表现纳入教师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并作为教师评优评先和职务晋升等方面的依据,同时,建立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师德监督网络,对严重违反者,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3、积极实施名师培养工程,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加大学科带头人和教坛新星的培养,加速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把素质好、潜力大、肯钻研的青年教师确定为名师培养对象,确定教师培养梯队。针对不同层次的培养对象,提出发展要求,促进教师均衡发展。三年内,培养县级学科带头人2- 3名,县级骨干教师5-8名。
4、抓好教师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运用多种方法,抓好教学基本功。继续开展“四个一”练兵活动,鼓励和帮助教师外出学习,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快速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开通博客,鼓励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加强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培训,提供条件让教师学习各种现代化教学技能,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资源,进一步强化信息技术的功能效益,优化教学方法。
(三)改进德育方式,增强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
1、健全德育机制,形成德育网络。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人人管德育、家家懂德育、社会重德育”的德育机制。
2、以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抓手,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养成教育为特色,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人文教育,养成交流与合作的习惯,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与人和谐相处的意识与能力。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深入开展各种活动,寓德育于活动之中。
3、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效应,帮助学生形成自信、自强、自律、勤奋的健康心理。
4、建立一支有强烈的责任心,崇高的使命感,乐于奉献的班主任队伍。坚持以师生的精神塑造为主线,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自我、自主管理为抓手,通过课堂和活动两大德育阵地,采用正面灌输、结合活动、个体自我教育等三种形式,实现管理制度化、内容系列化、教育社会化、工作科研化、活动自主化,优化德育工作环境,发展和提升德育内涵。
5、实施“扶困助学” 工程 。
(四)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以新课程理念为核心,深入贯彻《陕西省义务教育条例》、执行《陕西省课时计划》,落实《陕西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1、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全面发展。首先必须按新的课程标准,扎实上好各门功课,充分发挥各科课堂教学在传授知识,教给方法,开发智力,培养情感价值观等作用。其次,要落实公平教育理念,学校要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成长的空间和时间,使全体学生享受教育的权利平等,享受教育的机会均等。
2、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氛围,实施和谐教育,促进学生均衡发展。通过和谐教育,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愉快学习,发展个性,健康成长。和谐教育不仅是德、智、体、美全面的和谐,也是每个学生情感、意志、性格形成过程的和谐;和谐教育不仅是教与学和谐,也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和谐。倡导和谐教育,必须尊重每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和爱,不断探讨转化方法,建立帮教档案,尽我们所能帮助其成长。
3、创新是学校发展的主旋律,顺应课改的要求,创新思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评价观。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大胆实践;要创新教学管理,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不断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要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师精心教学,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促进质量监控、课程实施、教学改革有机结合,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4、整合教育资源,体现校本教学特色。课程校本化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表现,也是实现办学目标的载体。学校要认真贯彻实施新课程教学计划,上好综合类课程。同时,要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校内外多种教学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建立校本化的课程体系,形成校本教育教学特色。根据我校实际,三年内,从学科类课程、活动类(技能)课程和社会实践类等三大方面开发课程资源,形成校本教学特色。
5、要加强学生的管理,加强学生的“知、情、意、行”的管理与教育。关注学生理想目标、道德品质、日常行为、学习行为、心理健康、思想动态、安全意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依托少先队活动并采用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学生的“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学生行为规范”“学生自我安全保护”等教育。
6、要加强各类比赛和活动工作的规划和制度建设,重视各项常规性的活动与比赛的训练。做到训练平常化、比赛定期化。定人、定时间、定资金、定奖惩制度,保障各类活动与比赛能取得优异成绩,提升学校地位,树立学校的形象。
(五)高度重视安全教育,争创平安、和谐校园
1、安全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安全工作应列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安全就没有稳定,没有安全就没有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没有安全就没有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全校上下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建立组织,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和安全应急预案,加强管理,加强演练,定期检查,及时整改,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2、要建全对学校师生人身安全的防范措施,切实唤起广大教师的责任意识,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师生生命财产的安全。严格落实学校封闭管理,做好来人登记制度,定点会客制度。
3、加强课间护导,值日教师要加强课间巡视,杜绝学生做各类危险游戏,学校安全领导组成员,要定期开展对学校及学校周边进行全方位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置、上报。
4、要定期更换、保护好消防设备,加强学生消防逃生演练,提高学生防范能力,要加强防盗设施的维护检查,加强节假日、夜间值班巡查,努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5、三年目标:零事故。
六、分工作目标达成度
(一)2010工作目标
作为实施规划管理建设的第一年,重点是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软件资料建设,为实施学校三年规划达成打下扎实的基础。
目标:实现管理的规范化、人本化、民主化、科学化和系统化,改善学校校容校貌。
具体工作
1、成立学校三年发展规划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部署各项工作。
2、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融入全体教职工的思想,使之转化为自觉、自主的行动。
3、加强班子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强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形成一个团结协作、廉洁自律、工作实效的强有力的领导集体。
4、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把“师德形象年”活动和“双万”“双一”活动长期开展下去;坚持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5、继续开展新课程课改工作和完善校本培训的系列工作,加强教师教学技能的校本培训,组织教师定期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开通博客,进行教学基本功竞赛等活动,引导教师走专业化成长道路。
6、组织教师参加上级业务部门举办的相应培训和各类竞赛,提高综合素质。
7、加强本校承担的县级课题的过程性研究,开展相关的研究活动,完成本课题研究计划,形成中期性报告。
8、横山县乡镇中心小学办学水平明星校。
(二)2011工作目标
目标:进一步完善学校制度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转变。
具体工作
1、紧紧按照区教育局的工作要求,切实做好学校各项工作。
2、进一步规划校园建设,营造校园优美和谐环境。完善校园文化、绿化、美化、净化建设,建造具有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
3、为师生提供合格、健康的饮用水,提高教师的办公条件。
4、继续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抓好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自身素质的提高;继续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
5、紧紧围绕县教育局综合目标考核细则,抓好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6、加大安全管理力度,继续开展好安全主题教育和安全演练工作,提高师生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制度。
(三)2012工作目标
目标: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和校园网络文化教育,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和规范管理体制。
具体工作
1、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现代学校管理体制,以“规范管理、目标管理、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形成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坚持依法治校,以情育人,构建人文校园,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师生校园生活质量。
2、通过教代会,进一步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形成激励机制,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3、通过科学规划、有效管理,力争使我校管理水平有较大的飞跃,形成切合我校实际的管理水平。
4、进一步加大校园建设,做好校园部分场地的硬化工作,进一步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工作。
5、进一步加大农运管理力度,强化农远资源的接收和运用,加强对农远管理员的检查和督促,确保资源的及时下载,提高设备和资源的使用效率。
6、本,培养县级学科带头人1-2名,县级骨干教师2-3名。
7、总结和反思,加强宣传,提高学校的声誉和影响力。分层次全方面进行总结,积累经验,反思不足,找准问题,确定解决的措施,为下一个三年规划做准备。
学校三年规划,是我们发展的蓝图,力争反映出时代发展要求,昭示着学校的美好明天。我们坚信,随着规划的逐步实施,目标的逐年实现,高镇中心小学在横山县农村中心小学中,必将描绘出一道靓丽的风景!
第三篇:双堠镇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2014年-2017年)
一、学校发展的背景分析
沂南县双堠镇中心小学创办于1964年,2004年10月搬迁新校。全校教职工发扬敬业奉献、艰苦创业、自信自强、开拓奋进的精神,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学校各方面工作进展顺利,发展环境日渐优化,发展基础日益坚实,教学质量逐年提高,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1、教育事业发展迅速。现有4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200人,教职工120人。学校先后荣获“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沂南县十佳学校”等荣誉称号。
2、办学条件改善明显。 校园环境不断改善,设施、设备不断充实,达到省现代配备标准,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是临沂市首批“数字化校园”,山东省规范化学校。
3、办学水平显著提高。学校管理逐步规范,队伍不断优化,质量显著提高,是临沂市“先进学校”、“平安校园”创建先进集体、“课程改革先进学校”,社会声誉良好。
目前制约学校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1、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教师的思想观念、师德修养、业务水平、教科研能力与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家长追求优质教育的期望尚有差距。
2、办学设施有待改善。学校场地小,校舍紧,设施设备与教育现代化要求还有差距。学生数量多,班容量大,因材施教难以落实。
3、办学经费制约发展。办学条件的改善、教师的培训提高等均需要经济的支撑。目前,光靠公用经费保障学校的发展有一定的困难。
4、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管理形式和方法还较粗放,管理效能还有待提高。
二、学校发展的基本思路
1、办学理念:以德润校 依法治校 文化厚校 科研兴校 管理强校
2、办学宗旨:一切为了孩子 为了孩子一切
3、学校发展的基本思路:
文化引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淀学校文化底蕴。一是健全价值文化;二是挖掘环境文化;三是充实活动文化。
管理保障:强化常规管理,优化机制、精细管理、提高实效、提升品位。一是强化德育管理,创建德育特色学校;二是强化教学管理,突出教学过程管理,落实全面质量管理。三是强化后勤管理,增强“三个意识”即服务意识、安全意识、效能意识,实现
“两个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
队伍支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造就思想上想干事、能力上会干事、效能上干成事、廉洁上不出事的干部队伍。二是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打造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奋发有为、素质精良的教师群体。
科研突破:在研究中积淀底蕴。一是目标认同。全体教师统一目标,自觉、主动地投入到科研的怀抱,让科研成为全体教师的工作方式,让科研成为全体教师的成才之路。二是措施扎实。加强学校教科室、课题组的建设管理,强化工作职能,完善有效机制,促进课题研究高效运作。三是树牌成名,以课题研究推动特色创建,打造学校品牌。
三、学校发展的目标及主攻方向
1、打造主流文化
校训:尚德 求真 严谨 创新
校风:明德 严谨 友爱 笃行 教风:敬业 博爱 善导 涵蕴 学风:文明 活泼 勤学 善思
2、明确主攻方向
学校:规范+特色 教师:专业+特长 学生:合格+特长
(1)文化创新。围绕“力行”的核心文化,健全价值文化体系,形成学校的主流文化。
(2)队伍创新。围绕“以师为本”的发展思路,推进“两项工程”建设,形成一定数量和较高层次的骨干教师群体。
(3)德育创新。围绕“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少年城管学校”建设为载体,致力实现德育创新,形成德育品牌。
3、确定发展战略
(1)近期目标:镇域内实现义务均衡发展
(2)三年规划:构建和谐校园,成为县域内一流学校。
(3)发展愿景:打造人文校园,成为沂蒙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学校。
四、学校发展的项目和措施
(一)校园文化:
1、目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修高尚德,养浩然气,打造人文校园。力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跻身市先进行列。
2、措施:
(1)健全价值文化。
一是“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努力实现学习、思考、行动、创造的统一;二是“脚踏实地,志在千里”,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打好人生底色;三是“立足岗位,践行职责”,党员干部要躬身力行,教职员工要身体力行,每个学生要强学力行。以此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挖掘环境文化。
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和行为文化建设,重点在环境建设和学校管理规范的完善上有所突破,形成见贤思齐,团结和谐,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3)充实活动文化。
开展系列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在主题教育、节日活动、实践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系列活动中,尊重师生,自主选择,达到全员参与,主动发展的目的。依托学校大课间和社团活动,逐步形成“阳光体育运动”(主要是踢毽子和跳绳为主)的办学特色,和“王羲之书法特色学校”为品牌的毛笔书法特色文化。
(二)学校管理:
1、目标: 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为同步,事业同干,构建和谐校园。以教师为主体,以制度为保障,以激励为手段,以服务为宗旨,重视人的管理。体现“人人发展,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实现精细化管理。
2、 措施:
(1)科学管理。
理顺管理机制,坚持科学管理。建立块面综合行政管理和条线垂直业务指导双线管理网络,下移管理重心,强化部门管理职能,淡化“分管”,强调“负责”,一抓到底。突出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在学校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中的骨干地位,真正成为学科带头人、质量把关人。
完善评价机制,坚持导向激励。调整教师评价策略,以发展性评价为导向,完善教师奖惩制度。制定《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激励教师发展,注重制度、人文、激励、服务相结合,建立多元化的教师评价机制。倡导:规范下的个性,制度下的人文,服务中的激励。充分激发教师内在“自驱力”的强大力量,让每一位教师在“民主、和谐、高效”工作中享受到职业内在的尊严和幸福。
(2)民主管理。
继续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完善领导班子内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重视党、团、工、队、会等工作,实行校务公开制度、教代会制度等,重视退管工作,整合各方力量,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开通“校长和教师、学生”对话渠道,举行“民主座谈会”,了解师生的心声。成立学校理事会,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拓宽渠道,谋求社会对学校的支持,整合资源,使学校得到更大的发展。
(3)依法管理,推进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要进一步增强依法治校的自觉性。要严格执行上级的各项政策法规,做到做事不违规;要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修订、完善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做到做事有定规。加强对教师的法制教育,提高法律修养,加强对学生的普法教育工作,开展“法律进课堂”活动。
(三)师资队伍建设
1、目标:树师表,修师德,炼师能,铸师魂,造就一代名师。
打造一支“个体合格、群体合拍”的干部队伍和“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三年中培养10名新的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学校争创“师训工作先进集体”。
2、措施:
(1)推进师表工程,立高尚师德。
一是师德教育。开展系列读书活动,读专著,读法规,读理论,树立依法从教,以德育人、以德养心的科学教育观。实行每次会议“两个一”活动,即介绍一位教师的优秀事迹(年级组负责);一位教师业务学习的主题发言(教研组负责)。
二是突出加强师德整治。坚决治理体罚和变相体罚的行为,重点加强对有偿家教的整治。
三是加强师德考核。学校出台相应的考核制度,以自评、互评、学生评、家长评议的形式,结合考核形成师德考核体系,努力形成“师以德为先”的局面。
(2)推进名师工程,筑人才高地。
“借风行船”:借市县级竞赛、评比、读书、演讲活动和校级“星级教师”评比活动的东风,把擅科研,敢创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要求,着力提高教师的业务底蕴和师德素养。
“借题发挥”:借课题研究,引导老师努力实践,不断创新,成为科研骨干,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借机攀亲”:借外出学习和请名师、专家来校之机,聘名师、名校长、专家为顾问,拓展信息交流,从管理上、教学上寻求名家指点,逐步提高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的品位。
“借梯登高”:借市县公开教学活动,“三优课”评比,教学能手、带头人评选等途径,提高教师知名度,为青年教师创造条件,促其脱颖而出。
(3)推进“青蓝”工程,促青年成长。
进一步优化结对,落实帮扶;明确要求,分层训练;加强指导,定期查评;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做到三个关心:校长室关心,注意引导;教导处关心,加强指导;年级组(教研组)关心,随时辅导。实行“建机制、搭台子、压担子”三者并举 。
(4)推进“发展”工程,建学习型组织。
制定“自我发展”规划。建立起学习型组织,落实“自我发展工程”。强化校本培训。依托自身力量,走校本培训之路,把培训落实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与教学、科研融汇一体,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听专家专题讲座、校内互动交流、日常课堂研讨,沙龙碰撞,专家门诊,师徒结对、骨干携进、青年读书会等形式,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搭建展示平台。安排系列展示活动:个人特长展示、说课、公开研讨课、观摩示范课、论文竞赛、现代信息技术竞赛„„让青年教师纷纷登场亮相,参与各类竞赛,让中年教师发挥专业优势,上课、讲座,让老年教师讲述爱岗爱生真情故事。
(四)德育工作
1、目标:以“人人有才,人人成长”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学会做人”,通过进行基础道德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健康发展,为学生的未来打下亮丽的道德底色。
2、措施:
(1)夯实养成教育,规范学生行为。一是细化常规要求,突出“六个重点”:文明、卫生、课间、两操、路队、班务。二是训练落实到位,做到“多管齐下”:德育室、大队部、年级辅导员、班主任密切配合,通过反复宣讲,反复训练,开展行为规范实践活动,使每个学生做到“心中有规范”、“行为见规范”。三是严格督察考核,通过“三线”加“两块”,督促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落地实处。“三线”:值日教师、值日学生、少年城管队员。“两块”:公示栏和红领巾广播。
(2)强化德育实践,营造德育亮点。强化德育阵地。以课堂为主阵地,把德育工作渗透到每一个学科。加强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严格落实家访制度,尤其关注学困生的成长开展系列化的校园文化活动。一是主题教育系列化;二是节日纪念系列化;三是实践活动系列化。开展校园“文明礼仪之星”、“感动校园之星”等评比活动,树立典型,导向激励,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安全工作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 加强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定期举办法制、心理讲座,完善学校警务室和心理咨询室,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和法制服务活动。
加强环保教育,建立和谐校园。教育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爱护校园环境,保持校园的常态化。
(3)深化主题实践活动,打造德育品牌。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化德育活动,进一步打造我校德育工作品牌。一是创新活动形式。凝聚学校、社会、家庭这三方立体育人的力量,深入社区,服务孤老,体验道德情感;立足校园,自主管理,体验成功乐趣。打造“生态德育、魅力德育、品牌德育”为目标,开展社会化、体验性德育研究,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如少年城管活动、红领巾社区献爱心活动、红领巾护绿活动等),受到教育,受到熏陶。并认真总结经验,实现理论提升,努力凝练成学校的一种特色文化。
(五)教学工作
1、目标:通过三年的努力,在课程建设、教学常规管理、学业评价等方面形成适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师生发展需要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促使学生乐学、会学、善学,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提高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学校争创市“教育管理示范校”。
2、措施:
(1)规范课程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实行调课申报、审批制度,不得随意调课、代课。要切实做到“开齐,上足,教好”各类课程,确保专课专用,课课扎实。严格负担管理,树立轻负高效的意识,严格执行各教育行政部门的减负规定。
(2)强化教学管理。一抓措施制定,讲求可行性。围绕“五认真”,认真制定一整套教学工作规范,考评细则,奖惩办法;二抓检查督促,强调严肃性。做到“三检三评”:即教师自检自评,组内互检互评,学校综合检评;“三结合”:定期与不定期,定性与定量,执行情况与效率结合;“三挂钩”:即教学常规的落实情况及效果,与年级组、教研组工作考核挂钩;与教师工作考核挂钩;与教师评优、奖惩、晋级挂钩。三抓整改推广,注意针对性。通过交流会,展评会,现场会等形式,促经验的推广,达到典型引路,促进全面,整体提高。
(3)落实课改理念。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和校本科研,通过“学习——交流——反思”,深刻领会课改精神,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效率。以“有效教学”为目的,通过自读、研读教学论著,尝试课堂实践,同伴互助听课、评课,经常性的教学反思,促使教师追求“有效课堂”和“有效训练”,努力提高常态课教学质量,并争取在各级各类评选中有更多的获奖人次。
(4)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以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依托课程研究,追求“有效课堂”和“有效训练”。通过案例分析,分析性检测,常规调研等措施,努力缩小班级差距,力争减轻师生负担,切实贯彻“抓课堂,争效益;抓平时,把关口;抓检测,找问题;抓平衡,促整体”的学校质量管理理念。要实施质量检测“全科化”,以此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建立各班各科“特长生”和“学困生”跟踪档案袋,扎实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5)加强体育锻炼。“强身体,益心智”是体育教育的目标。要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要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注意培养竞争时的自信、受挫时的韧性、成功时的虚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落实各种常规病的防治措施,普及学生健康保健技能,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
(6)提供学生展示的舞台。继续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有组织地参加各级各类的学科竞赛活动,用作品展览,成果汇报等形式,为学生创建展示自我的机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六)教科研工作
1、目标: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方向,充分发挥科研先导、科研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的功能。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构建适合我校发展的教育科研体系,兴校本研究之风,切实提高教育科研的工作实效。实现科研兴校,提升我校办学品位。学校争创市“教科研工作先进学校”。
2、措施:
(1)落实科研保障。学校成立教科研领导小组,形成教科研管理网络。健全切实可行、适合我校发展的教科研制度,保障科研工作的规范性。确保科研经费的投入,支持教科研工作的开展,保护教师的教科研热情。
(2)拓展交流渠道。
①聘请专家来校进行科研工作指导,以带动全校科研工作的开展。我校将 针对学科特点定期邀请教育教学专家来我校进行教研工作的指导,将不定期地请教育教学专家来校作讲座和参与研讨活动,以促使教师多学理论,反思教学实践。
②校内主题教研沙龙研讨活动每月一次,交流研究成果。各教研组每周进行研讨活动,围绕“体验性学习”课题,结合具体课例或文章进行研讨,力争活动有效开展。
③教科室定期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就科研理论、科研方法、科研实例等方面进行学习培训,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
④完善校园教科研网的建设。继续开展网上教研活动,形成教研互动,资源共享的教研网络,探索省时、高效、方便、快捷的教研新路子,提高教研效益,带动全体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再提升。
(3)规范过程管理
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和资料的积累,加强对科研“八个一”活动的指导和考核,不断深化群体性课题研究,达到“人人有课题,人人抓研究,人人出成果”的要求。
五、学校发展的保障体系
1、理念:让科学规范和人文关怀和谐统一
2、目标: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营造优雅的人文环境。
3、机制:
(1)建立组织管理体系。
建立决策系统——校长室(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分析进行决策,实施调控和领导);操作系统——教导处、总务处、年级组、教研组(学校的决策通过这些机构来实施);参谋系统——教科室、家长学校等(通过调查研究,为决策者提供意见和建议);监督系统——党支部、团支部、工会、教代会(监督决策机构的决策是否正确,操作是否科学、规范)。
建立教育教学“三级管理”(校级、年级、班级)“双轨并存”(年级组和教研组)的体制。努力形成结构合理、运行高效、反应灵敏、调控适度的科学民主的开放型管理系统。
(2)完善“校本培训”体系。
A、建设一个学习型领导班子。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集体学习和个体学习;积极倡导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使学校领导集体不断与时俱进。
B、抓党风,促师魂,积极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使党员成为各个岗位的一面旗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教师,强化教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实际行动实现组织的共同愿景。
C、制定“以学校为本”的教师培训计划,包括青年教师的培训,一般教师的培训,骨干教师的培训,研究型教师的培训,努力形成校本培训与教科研一体化模式。
D、建立校本培训载体。
专家引领:聘请专家来校讲学;外派教师进修、参加学习培训。
同伴互助:学科老教师的业务辅导,新老教师的传帮带、结对子。
教学反思:个体写好教学后记,集体讨论分析,集体研究教案的再度设计,每个备课组每学期交一份再度设计的教案。
E、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的制度和政策,从制度上保证教师自培的质量和效益。
(3)强化考核评价体系。
A、完善教师工作考核体系
①修订《双堠小学班主任考核条例》、《双堠小学教师月考核条例》及《双堠小学岗位责任制考评办法》,鼓励教师按照“可信赖的教师”的内涵要求自己。
②根据现代教学要求,制订《双堠小学年级组工作考核细则》、《双堠小学教研组工作考核细则》、《双堠小学教学流程管理百分考核细则》。
③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专项奖励制度,修订学校内部考核奖惩方案,把教育教学成果纳入每月考核中进行。
④建立教师专业成长记录册,帮助教师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制定《双堠小学骨干教师评选管理办法》,促使教师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B、构建学生质量评价体系
①制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优秀班集体、班主任评估方案”,使德育工作更贴近实际,从被动外控的教育转化为自我内化的行为。
②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改革对学生学业的评价,试行用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促使评价的多元化和全面性。
(4)优化技术支撑体系。
强化实施素质教育的配套建设。三年内在充分开发和利用现有校产资源的基础上,合理运用资金,有计划地加强实施素质教育的配套建设。
A、进一步健全和提高专用教室配置水平和使用效率。努力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校管理,力争实现无纸化办公。
B、进一步开发信息技术资源,实现“班班通”,提高“师机比”,完善校园网、校园资源库,为教师提供教学信息,开辟师生论坛,使师生能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进行互动。
C、优化校园环境文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校园绿化布局,每年对绿化花木品种进行一定更新和补种,以变求新,给人新鲜的感觉,增强环境的育人的功能。
D、进一步改善和美化教学楼、教师办公室、有关专用室,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体现个性化和人性化。
2014年3月
第四篇:滨淮镇中心小学十二五发展规划
滨海县××镇 “十二·五”
教 育 发 展 规 划
一、指导思想:
按照“均衡发展,内涵提升,质量争先,特色创优”的总体思路,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大力提升教育现代化层次,坚持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大港时代服务,努力实现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促进全镇中小学教育和谐、均衡、可持续发展。到2015年,形成义务教育和幼、教、成教育齐头并进发展,各学校整体布局合理,办学条件优越,教师队伍优秀,教育教学质量一流的现代化教育强镇。
二、主要目标:
1.办学质量显著提高。确保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达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达100%,直升率达95%以上。全镇达到实现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标准,基本实现学校布局合理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办学特色多样化,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2.普职成幼协调统一发展。基本普及学前三年幼儿教育,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8%以上。积极探索托幼一体化,努力建成一个托幼一体化试点园。重点投入中心园和校办园,集中建设好一批校办园,努力形成以中心园、校办园为主体的办园体系。依托镇成人教育中心和镇社区教育中心,联合有关部门,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应届初中毕业生技能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3.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通过继续教育和全员培训,小学专任教师90%以上达到大专学历,70%以上达到本科以上学历;中学专任90%以上达到本科学历,20%以上达研究生学历,有教授级教师。所有 -1-
教师参加县级以上教师培训3次以上,培养市学科带头人或教学能手3人,县学科带头人6人,教学能手15人,培养县级以上名校长2人。
4.三个中心做大做优。加大布局调整力度,全镇撤并1至2所完小,扶持相对稳定的公玉、沈滩、西滩和盐场小学,加大投入,使这四所定点完小成为县级规范化学校。
2011年中心小学拟征地10亩,新建一幢1200平方米教学楼和一幢800平方米学生宿舍楼,2012年建好简易操场,达到40个班级1800名学生规模,住宿生达300人,使中心小学成为规模较大、设施完备、环境优美、校园文化浓郁的地方名校。2013年中心小学整体进行搬迁,校址设在树圩大道西侧,和谐大道北侧,拟新征土地80亩,新建教学楼三幢教室45口,综合楼一幢1200平方米;2014年建宿舍楼一幢1200平方米,完善生活配套用房,完成塑胶跑道建设工程;2015年新建体育馆、科技馆等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
2011年××中心园实现整体搬迁,面积达6500平方米,设15个班的规模,使中心园成为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一流、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乐园。新建东罾幼儿园、东罾小学,树立小幼教一体化教学典型,形成幼儿园6个班级,在园幼儿200人,小学6个年级,在校学生260人的规模,撤并村小的闲置校舍均建公办园,到2013年力争所有公办园均建成县合格园。
长兴小学保留教学点和幼儿班,闲置校舍创办成人教育中心校,2014成人中心校农科教结合培训基地努力创建省级农科教示范基地。
中心初中从2011年开始新建300米塑胶跑道,拆建3个标准篮球场和一个排球场,新铺水泥中心路面2800平方米,架设24盏路灯,新砌花池10个,架设变压器一座,学校主门由东向改为正南方向,预计总投入近600万元。在十二·五期间将学校办成硬件全县最好,质量全市最优的省模范学校。
三、具体措施:
1.依法治校,规范管理,着力打造优美平安校园
(1)严格执行《中小学管理规范》,依法办学,积极探索学校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实施科学管理,实现“三个转变”,从具体事务管理转变到依法管理和监督上来,从直接具体的管理转变为间接的、宏观的管理,从依靠行政化管理转变为依靠法律手段管理,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2)科学规划,打造一流的有品位的校园环境。全镇统一对校园环境进行科学、合理规划,不断加大校园绿化力度,加强校园环境管理,让校园内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发挥育人功能。
(3)积极打造平安校园。完善校园安全责任制、定时检查制、定期督查制,实行责任追究制,加强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严格门卫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
(4)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修订和完善各种管理制度,规范学校管理,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校务公开,规范教育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和程序。坚持依法治校,建立现代化学校管理制度,推进学校民主化管理,使学校制度建设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2.突出改薄,统筹规划,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逐步整合学校资源,加大布局调整力度。对农村部分完小进行合理的撤并,撤并1至2所完小,撤并村小
五、六年级,全部进入中心小学就读,享受中心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形成以中心小学为龙头,以公玉、盐场、沈滩、西滩四所村小为支柱的学校布局。做大做强做美做精中心小学,创市级名校。中心小学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教学管理与监控,实施中层以上干部的考核与所联系的村小教学实绩挂钩。
(2)进一步普及学前教育。重点投入中心园、东罾园和校办园,中心园创建市级示范园,东罾园创建市优质园,校办园创建县优质园,不断提高办园的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
3.锤炼队伍,强化培训,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开展研究性学习,加强校本研修力度。
根据“理念、实践与反思”的研究主题,开展“读好书、上好课、记好学习笔记”活动,提倡每位教师订阅一份教育杂志,每学期读一本专业书籍,每学期记万字业务笔记,每学年至少有一篇论文发表或获奖。
每周星期四上午至少开设两节公开课,每周星期六上午正常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内容涉及教材培训、课例研讨、观看优秀教学光盘,组织教师素养、基本功、实验操作技能等竞赛活动。开展以观、听、评、研为主的观察研究,以回顾反思为主的叙事研究,以学习、借鉴为主的案例研究,以改善行为为主的行动研究。做到定时、定点、定主题、定主持人。
(2)加强教师培训,强化教师专业化成长
积极构建校本培训体系,提高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的适应性和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以中小学衔接为突破口,以校本研修为抓手,以提高授课技能为核心,鼓励教师学历进修与外出学习,积极构建大校本培训体系,培养在校本研修中崭露头角的骨干教师。
抓好教师学历教育培训和业务技能培训,开展新一轮的教师全员培训,抓好教师业务进修和业务能力考核,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广泛开展学习型团队、学者型教师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骨干教师培养机制,重点抓好骨干校长和骨干教师的高层次培训,积极实施“名校长”“名教师”工程,为名校长和骨干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
4.内涵发展,彰显特色,全面提升素质教育质量
(1)转变观念,从提高认识上提升质量
认真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层次。严格执行中小学办学“五严”规定,积极探索减负增效的新途径,做到减负不减质。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把
一切认识统一到抓质量上来,把一切质量凝聚到抓质量上来,把一切资源优先配置到抓质量上来,把一切服务的重点集中到抓质量上来。
(2)彰显特色,从活动创建上提升质量
开展快乐阅读活动,认真落实县局《“书香校园”建设方案》。利用好《语文补充阅读》及“四配套”图书、订阅“新语文学习”等杂志开展好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打造数学文化乐园。根据本校实际、重视并创造条件开展系列活动。把数学打造成学生学习的乐园。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全面落实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结合特色创建活动,要积极创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品味高雅的校园文化、教室文化、宿舍文化,推进长廊文化、墙壁文化,用先进的学校文化引领师生的全面发展,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大力培养学校精神,组织师生开展各种主体校园文化活动,努力打造和谐校园、文明校园、书香校园。
(3)实施精细化管理,从深入课改中提升质量
牢固树立“让教师品味精彩人生 让学生享受幸福童年”的办学理念,抓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推进有效教学,着力提高学习效率,切实减轻学生的过重学习负担。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生需求开发校本课程,搞好研究性课程的教学。重视教学策略研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强化创新意识,张扬学生个性,培养特长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5.立足实际,增加投入,努力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1)积极推进教育装备的现代化。加快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的建设与开发,普及计算机和网络知识教育,全面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水平。到2015年完成××中心小学的整体搬迁,所有学校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材、图书装备及功能室全部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的配备标准。到2015年中心初中要成为省模范学校,全国绿色学校。
(2)加大现代化教学设施的使用力度,改进教学方法,以学生的
发展为第一要素,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努力实现教学方法的现代化。
(3)积极争取资金,加大教育现代化经费投入。每学年制订规划拿出部分资金维修和添置教学设备,淘汰部分落后的设备,让教学设施与设备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中小学 二〇一〇年十月
第五篇:燕子砭镇中心小学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
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燕子砭镇中心小学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
(2014年6月10日)
一、学校基本情况:
燕子砭镇中心小学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的燕子砭镇,学校始建于1943年,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制完全小学。现有1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50人,在职教师43人,校委会成员8人,本科学历有17人,大专学历22人,中专学历3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93%;有县教学能手2人;有住宿生301人,少先队员326人,留守儿童341人;教学楼面积为2834.4㎡,学生公寓楼1228.8㎡,教师宿办楼930.12㎡,食堂451.84 ㎡.建筑总面积5445.16㎡。学校占地3362㎡,建筑面积5364㎡;厕所蹲位,男生30:1,女生15:1,人工草坪204平方米。教学设备达到了陕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入学率100﹪,辍学率为零。学校目前部室齐全,部室文化建设到位、过程性使用资料齐全,内配设施即将配齐。
二、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
1、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普通教室、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等使用面积生均达标。
2、体育运动场共有1900㎡,生均2.9㎡,现已全部硬化,塑胶环形跑道前后院共计长度280米,塑胶材料已经拉到操场,即将开工完成。
3、教学仪器设备配备均达到省定要求。
4、我校有教学计算机103台,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17台。
5、图书册数:藏书24000册,生均图书36册。
6、师生比1:18。
7、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为14﹪.
8、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比例为0﹪;骨干教师比例为55﹪。
三、学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工作及亮点
(一)、端正办学行为方面:未设重点班,快慢班,无“择校”现象;适龄儿童免试入学,消除了“大班额”;小学1—2年级无家庭作业,其他年级家庭作业控制在1小时以内,学生在校时间6小时。
(二)实施素质教育方面:
1、各班教室安装有“班班通”、电扇和纯净水饮水机,教师办公
1
室和会议室安装有空调。学校目前部室齐全,部室文化建设到位、过程性使用资料齐全,内配设施即将配齐。学校网站,基本满足日常的教育教学使用。
2、新建的燕子砭镇中心小学扩大了办学规模,新增了办学设施,新调整了师资结构,新创了教学模式,全体教师众志成城、开拓创新,充分满足了沈家坝、枣林坝、林树坪、孟家梁、沈家坪5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所有适龄儿童的学习需求。每学年将有160多名学生从我校毕业,为燕子砭初级中学输送一批合格人才。我们学校以“培养徳与智齐飞、体与能共进的时代健儿”为办学目标;以“引领师生成长、开启成功人生”为办学宗旨,着力打造“知识与智慧的摇篮、文明与和谐的港湾”这一学校形象。
3、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学校设有党小组、校委会、校务公开领导小组、监督小组;设有行政办公室、教导处、德育处、安保处、总务处、工会、教研组和年级组等机构。学校组织机构健全、分工明确,保证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其他工作的正常开展。校委会成员分管包抓处室工作和各年级工作,使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的道路。建立了校务公开和教代会制度,定期接受审计,每月向全校教师公布经费收支情况,接受全体教师的监督。确保了教学经费合理开支,杜绝了违规使用经费的现象。
学校工会除了开展常规性工作外,还利用十分有限的活动经费为教师增添娱乐设施和健身器材,聘请专业人员指导教师下棋、跳健美操,既强健了体魄又陶冶了情操。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坚持班主任培训 ,落实班主任岗位职责,健全班班主任考核与奖励制度。通过组织班主任工作汇报、系统交流、专题报告会、参观学习等活动,提高班主作素质,特别要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加强自身的道德情感修养,提高师德形象。
(2)、教师培训。落实教学常规的各项管理要求,实施集体备课,全面推行“高效课堂”餐桌式教学模式,确保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5、学校内涵发展
(1)、加强少先队基础建设,做好少先队大队干部和值日生、鼓号队升旗手培养工作。加强队干部培养,并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做辅导员的得力助手。
2
(2)、抓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尤其加强对班、队干部的培养。
(3)、组织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文明班级、文明标兵评选等活动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4)、把《弟子规》教育作为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方面,利用节日,开展“爱父母”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活动。
(三)、加强音体美等薄弱学科教学
1、以音体美书法等兴趣小组为依托,打造生机盎然的第二课堂. 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吸引力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展学生的特长。
2、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体育学科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抓好“两操、两课、两活动”和体育比赛、运动会等常规性群体体育活动,坚持科学地训练。
3、上好书法课。教师要保证40分钟的分分秒秒都要用来练字,不得以任何借口挤占。
4、上好科学实验课。实验要有计划,精心准备,有序组织,做好实验,做好实验记录,注意实验安全
5、开展系列化读书活动,扎实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工作
6、上好英语课。英语教学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为前提,训练学生的口语为重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增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
(四)、关爱留守学生方面
关爱特异体质、贫困学生、特困学生、寄宿生儿童教育,我们将营造关心这些儿童的学校环境。我校将完善学生档案,全面了解各个班级的学生情况。对“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调查,填写留守儿童情况登记表,内容有留守儿童姓名、外出务工父母姓名、务工地址、联系电话,托管人姓名、称谓、电话,以便跟踪管理。
(五)工作亮点
1、坚持“教育优先”: 发展规划上优先考虑,在财力调配上优先投入,在工作安排上优先部署。
2、高标准打造宿舍内务、文化、健全安全管理网络,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加强卫生保健的教育,改革清洁卫生制度,加强校园清洁卫生的检查评比,做好学生体检和定期消毒工作;加强传染病预防工作和学校饮食卫生管理,防止传染病流行和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加强门禁制度、防爆演练、防震应急疏散演练工作,防止歹徒进入校
3
园,防止突发性事故发生。
3、建立与周边学校和“汉师附小”、西安“高新一小”“校际帮扶结对”、坚持政府投入保困助学”、大力推进“高效课堂”。
4、坚持精细化管理,实行周清、周工作考核制度。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我校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作为育人的重要途径,以浓厚的校园文化熏陶、感染学生。坚持继承与发展的原则,立足校园实际情况,我校制定了《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班级文化建设方案》,《宿舍文化建设方案》,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第一、建设校园文化区,进行环境育人。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楼、宿办楼和公寓楼建立走廊文化,内容涉及国学经典、励志故事、双语美文等,既符合每层楼学生的年龄特征,又强调了楼层的功能;在楼梯间增添文明规范、安全提示等宣传内容;充分利用现有空间,力争让校园处处都体现熏陶、感染的作用。
第二、建立班级文化区,突出“布局合理、设计美观、栏目有特色,展示讲实效”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与想象能力,师生一起动手布置教室,使室内环境整洁、优美、舒适、向上、文化氛围浓厚。且班班有特色。
第三、建立宿舍文化区,美化生活环境。宿舍文化建设主要由学生针对自己宿舍的特点进行合理布局,自己动手,发挥聪明才智,使每个宿舍环境优美而舒适。
(六)、今后工作的简单思路。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从教师的职业道德、教书育人,教师的基本技能、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提高思想文化水平。
(2)、加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建设,特别是学校硬件建设。
燕子砭镇中心小学
2014年3月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