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师资队伍建设计划(精选)

师资队伍建设计划(精选)

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时光荏苒,一项工作总是在不知不觉间结束,我们又迎来新的任务与挑战,在开始新的任务前,我们要学会撰写计划,那么该如何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xx年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第一篇:xx年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时光荏苒,一项工作总是在不知不觉间结束,我们又迎来新的任务与挑战,在开始新的任务前,我们要学会撰写计划,那么该如何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xx年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xx年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XX年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当前,在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上,我做为一个党员干部认为,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积极探索建立干部队伍建设的新机制,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而这是目前各级党委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要从构建“四大”长效机制入手进行积极探索。

构建日常教育长效机制,解决好“想干事”问题。想不想干事,首先是责任意识问题。必须通过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勤政教育力度,着力解决部分基层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意识不强、政绩观不端正、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在这方面,平南县的做法是,坚持经常性教育制度,把勤政教育作为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谈话活动制度,预防和纠正领导干部的消极畏难情绪;坚持提醒警示制度,规范领导干部的勤政行为。

构建干部培训长效机制,解决好“能干事”问题。能不能干事,说到底是能力和水平问题。平南县重视抓好干部培训工作,以此不断提高基层干部善谋发展、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水平。一是整合资源,突出干部培训的专业性。针对全县干部培训资源相对短缺的实际,整合党校师资力量和社会师资力量,使干部培训的专业性得以保障;二是创新模式,突出干部培训的灵活性。把干部培训与岗位实践锻炼结合起来,实施“县乡镇干部换岗锻炼”和尝试“村干部乡镇岗位锻炼”,使各级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都得到提高;三是建立制度,突出干部培训的规范性。建立健全目标考核、学习考试、持证上岗、学习档案、“以考促学”等“五大制度”,使干部培训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构建选拔任用长效机制,解决好“干成事”问题。干不干成事,与干部干事创业良好氛围有直接关联。平南县坚持把干事创业作为选贤任能的前提条件,大胆选拔那些确有才干、实绩突出的干部,鼓励和激励干部多干实事、好事,真正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一是探索建立民主荐才机制,努力实现推荐干部主要由领导干部参与向干部和群众共同参与、考察干部主要听取干部意见向同时听取干部和群众意见转变;二是探索建立干部识别机制,既注意把握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等方面的表现,又注重把握干部的政绩,使那些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一心做事的“老黄牛”得到重用。三是探索建立干部考核机制,研制出一套完整的符合当地实际的绩效管理评估体系,为完善干部考核体系奠定基础。

构建约束防范长效机制,解决好“不出事”问题。防范“出事”,要解决的是廉洁从政问题。平南县从构建教育、防范、监督三大机制入手,坚持用制度和法律规范权力运行、约束从政行为,确保干事的干部不出事。一是完善党风廉政教育机制,营造崇廉倡廉的社会氛围。同时,通过违纪违法反面典型“现身说法”,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二是完善财务管理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三是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权力行使的监督。强化民主监督,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组织监督与法律监督、专门机关监督与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

请党组织对我进行教育和帮助。

第二篇:XX县卫生系统开展“队伍建设年”活动心得体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好县局队伍建设年活动精神,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道德水平,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开展学习讨论后,我深刻认识到加强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结合实际对照,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开展自查、自纠,深刻领会其中的警示精神,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下是通过开展队伍建设年活动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通过学习,自己充份认识到,为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贯彻执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坚定政治立场,树立思想作风旗帜,我们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应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对自己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进行认真的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开拓进取、与时具进的精神风貌为我县的和谐发展添砖加瓦。我们始终牢记思想信念,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大力推动科学发展,始终牢记党的宗旨,认真落实“三个一”,始终牢记党纪国法,做到爱岗敬业,厚德尚道,精益求精。

第二、通过学习,自己充会认识到,必须彻底转变以前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增加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医学人文修养。自觉加强政治理论知识、业务知识、法律法规及卫生管理知识学习,坚持每天自学,认真撰写学习心得,要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精一行,提升自身的学历层次、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同时要结合工作实际,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对于本次开展队伍建设年活动,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它对我们完成各项工作,进一步树立医疗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大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加强学习,提高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履行好自己所肩负的职责,认真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严谨、求精、勤奋、奉献,为建设和谐xx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篇:浙江师范大学2002-2005年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教师是学校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职能的主体力量,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在未来的四年中,学校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临着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的双重艰巨任务,师资队伍建设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为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所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根据学校《2001-2005年发展规划纲要》,特制定2002-2005年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一、现状分析

截止到2002年9月底,我校在职专任教师数为1062名,其中教授10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6%,副教授284人,占26.7%。教授平均年龄为51.8岁,副教授为42.8岁,分别比1997年底下降了3.2岁和5.2岁。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6%,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25人,占21.2%,二项和为27.8%,比1997年底提高了9.8个百分点。从最后学历看,本校毕业的教师占33.1%,本省外校毕业的占21.1%,外省外校毕业的占45.9%,学缘结构比较合理。

教师中有13人进入浙江省“151人才工程”,23人入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有校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人,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66人,院级优秀青年教师7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3人,省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曾宪梓奖获得者14人,硕士生导师125人。1998年以来,有3名共享院士和1名双聘教授加盟我校,引进特聘教授5名,教授7名,副高职称以上教师35名,博士40名,硕士108名。

以上数据表明:1998年第二次师资工作会议以来,学校努力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通过自我培养和积极引进,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有了较大改善,师资结构得到了较为明显的优化,四级人才梯队逐渐壮大,中青年教师日益成为教学科研的主力。在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基本完成了第二次师资工作会议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

但仍应看到,我校师资队伍与学校“十五”发展规划纲要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师资队伍的数量与日益扩大的办学规模不相适应,教师的整体素质和结构与提升办学层次的要求不相适应,具体表现为:

(一)师资总量明显不足。按生师比15:1要求计算,到2005年,共需教师1700名,除200名兼职教师外,专任教师需1500名,缺口438名。由于每年还要选派相当一部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教师实际缺编情况更为严重,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科研工作的开展。

(二)师资结构仍需优化。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只占教师总数的27.8%,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硕士生的比例只占该年龄段教师的23.2%,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所要求的60%差距甚远。35岁以下副教授占副教授总数的3.9%,且只占该年龄段教师的2.2%,中青年骨干教师所占比例偏低;56岁以上教授占教授总数的41.2%,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年龄偏高;尤其是61-65岁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23.5%,新老交替形势不容乐观。专业教师分布不够协调,新兴学科、非师范应用性新专业教师不足;学科梯队发展不平衡,有的学科和专业教师队伍阵容不整齐,有的尚未形成完整的梯队;有的学院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数还是空白,硕士学位获得者匮乏。

(三)师资层次亟需提高。高职称、高学历教师比例偏低,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杰出学科带头人严重匮乏;教师知识结构的改善跟不上新兴学科、新

专业发展的需要;部分教师科研能力较弱,成果不多,水平不高。少数教师教学技能未能达到要求,无法真正胜任教学工作;教师队伍中外语水平偏低,也严重制约了外送进修和对外学术交流教师的选派。

(四)师资引留困难加重。现有的吸引人才政策在日益加剧的人才竞争中已失去优势;引进人员配偶就业安置越来越困难;教师尤其是年青教师的住房条件急需改善;人才稳定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建设计划

(一)总体目标

以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学位点建设为中心,以建设“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为目标,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重点,化大力气培养一批省内外有影响的国家级、省级学科带头人,并以他们为骨干,建设好一支有较高教学水平、较强科研能力的,数量相对充足,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以满足学校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的需要,保证学校“十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的实现。

到2005年,按生师比15:1计算,教师总量应达到1700名。其中,固定编制教师达到1500名,兼职教师200名左右;在原有50名流动科研编制的基础上,再设立50名固定科研编制,以建立和充实专职科研队伍。今后四年中平均年增加教师为140名。

要在总量扩充与层次提升的同时,着力于结构优化,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水平。

1.专业结构:保证基础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充实新兴学科师资力量,优先引进重点学科、重点专业、重点实验室以及新兴专业、应用型专业所急需的教师,努力形成一支专业结构能主动适应教学科研需要的教师队伍。

2.学历结构:以较快的速度提高研究生比例,努力实现硕士研究生占专任教师60%以上的目标,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180名;

3.职称结构:正高职称教师达到150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0%,副高职称教师达到480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2%。努力实现教学研究型大学高级职称比例占专任教师编制总数45-55%的要求。

4.年龄结构:通过有计划地补充中青年教师,加大培养力度,到20005年,45岁以下的教授要达到教授总数的60%左右,并较大幅度地提高35岁以下副教授占副教授总数的比例。

5.学缘结构:通过多元化地引进外校毕业生和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力求使在校外完成某一级学历(学位)教育或在校内完成其他学科学历(学位)的教师达到教师总数的75%以上,进一步优化学缘结构。

(二)基本思路

根据上述总体目标,在未来的四年中,要努力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重点突破:

1.学历层次提高方面的突破。

针对我校师资学历严重偏低的状况,必须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拓展提升学历层次的途径,使我校教师中的博士生、硕士生比例得以快速提高。

2.学术骨干培养方面的突破。

要以“四级人才梯队建设”计划为基础,更加重视学科带头人、后继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工作,促进我校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成长。要积极创造条件,优化选拔机制,造就一批处于学术前沿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若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名师。

3.师资结构优化方面的突破。

要通过内培外引,双管齐下,促进我校师资队伍在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方面的整体优化,逐步形成“三高一低”即高学位、高职称、高水平、低年龄的群体优势。

4.学科梯队整合方面的突破。

要根据专业、学科、学位点建设需要,有重点地引进学科带头人、年轻教授、博士与硕士,在注重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科梯队的整合,实现学科梯队优质资源的优化配置。

5.智力引进工作方面的突破。

要加强智力引进的探索与研究,扩大和提高兼职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不唯求所有,重在所用。此外,还要开阔视野,在海外人才资源的引进和利用方面有一个大的突破。

(三)重点计划

1.“四级人才梯队”建设计划:四级人才梯队建设计划为中青年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成长途径,从1998年实施以来,通过考核遴选、跟踪培养、优升劣汰、流动发展,队伍建设已初见成效。随着教师数量的不断扩大,在其规模上需进行必要的扩充。

至2005年,省“151人才工程”入选者和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分别达到30名,争取有人选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行列,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达到50名;校中青年骨干教师达到150名;院优秀青年教师达到200名。

2.特聘教授引进计划:特聘教授是为吸引高级人才来我校工作,以加强我校学科建设,提升我校学术地位而设立的特殊岗位。到2005年,校级特聘教授达到10-15名。同时,积极完成省特聘教授岗位的选拔和引进工作。

3.名师培养计划: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授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培养具有师大特色的教学研究型杰出人才,在我校教授(含低职高聘教授)中,以考核竞聘方式选拔一定数量的优秀教授,在其学术研究上加以资助,享受相应的岗位津贴,提供学术假,配备科研助手。

4.客座教授聘任计划:根据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学校设立50个客座教授岗位,采取聘任制方式,聘请外校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直接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参与学科建设,申报国家、省级科学研究基金,直接参与研究生培养、指导青年教师等工作,以增强学术骨干队伍实力。

三、保障措施

(一)通过指标分解,层层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计划的落实。

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形成合力,通过指标分解,把师资队伍建设计划落到实处。要建立师资队伍建设责任制,明确学校、学院、学科各自的职责。学校要负责制定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并统筹和协调扩充总量、提高层次与优化结构之间的关系;学院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目标,根据专业、学科、学位点建设需要制定师资队伍建设的详细规划和实施办法;学校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按参与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要进一步发挥学院、学科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对于工作出色、成效显著的学院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完善选拔机制,逐步形成学科带头人的群体优势。

要进一步完善行之有效的“四级人才梯队建设”计划,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尤其要鼓励他们到国内外名牌大学和机构进修、合作研究、攻读学位,并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形成学科带头人培养与成长;要全面落实省

“151人才工程”入选者和省学科带头人的配套措施,力争有人选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要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造就一批处于学术前沿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若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名师,并以他们带动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和素质的提高;要继续积极引进共享院士,加大引进特聘教授与知名教授的力度,促进相关学科的建设与拓新,逐步形成一批高水平的优势学科。

(三)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提高师资的学历层次。

要制定更为优惠的政策,鼓励教师报考在职博士生和硕士生。从今年起,机关工作人员脱产攻读在职博士、硕士期间,可以享受70%的机关津贴,各学院可据此作相应的调整;要适当提高博士生、较大幅度提高硕士生的安家费,加强引进博士、硕士的力度;要重点在青年教师相对集中的学院,与兄弟院校联合举办硕士学位班,加快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速度。继续执行第二次师资工作会议提出的“1995年以后大学本科毕业的教师申报副教授以上职务应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政策,对2002年以后分配的大学本科毕业的教师,要求必须取得硕士学位才能申报中级职称,对少数特殊专业,也应要求必须考取定向研究生,否则不予申报中级职称。

(四)加大引进力度,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和机制,多元化、多渠道、多类型引进各类人才。要重点加强高学位、高职称、高水平、低年龄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促使我校师资队伍结构的整体优化。同时,为满足紧缺专业的师资需求,将提前选留本校优秀在读硕士研究生,并继续选拔本科三年级优秀学生送名校培养。要加强智力引进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聘任国内外知名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工程技术专家及境外学者来我校工作和讲学,开展学术交流,参加学科建设,培养研究生和指导青年教师;鼓励师资紧缺的特殊专业外聘兼职教师,以充实专业教学和学科建设需要。有条件的学院及研究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以联合培养、课题合作研究的方式吸引博士生、博士后来我校学习和工作,壮大并提高我校的科研成果和学术品位。要充分吸纳中学特级教师的人才资源,选聘部分成果卓著的特级教师为兼职教授,担任学科教学与研究工作,并以此为纽带,加强与基础教育界的联系。

要积极妥善解决配偶安置问题,解决骨干教师的后顾之忧。安置的配偶可以不占用人单位编制指标。对于无法安排工作的,则按期提供一定数额的生活费。

为了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最近学校已成立以分管校领导为组长、相应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人才引进协调小组。各学院也要更加重视人才引进工作,院长书记一同抓,常抓不懈,抓出成效。

(五)推进制度创新,更加合理利用和配置人才资源。

要大力推进师资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与信息化工作,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要根据管理权限由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全校教师信息库,为更加合理利用和配置人才资源提供信息依据。要充分利用已有十五个学科副高评审权的条件,积极争取部分学科的正高评审权,要对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应用学科等急需岗位适当倾斜。要继续实施低职高聘制度。除副教授外,具有博士学位的专职教师,也可根据标准申报低职高聘教授。具有硕士学位且教学科研业绩突出的教师可以提前一年破格晋升讲师,使青年教师尽早脱颖而出。

要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修订校聘岗位考核办法,逐步建立健全科学的教学科研岗位考核体系,优化人才竞争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优

秀的学科带头人予以倾斜,对其科研予以重点资助。对不能取得高校教师资格或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实施解聘、缓聘、低聘,实行岗位聘用中的“合理分流”。

要重视拓展引才渠道,开发人才资源,完善兼职教授管理办法,积极尝试契约型的短期教授聘用制度,以更好地挖掘校外智力资源,发挥其在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要探索归国留学人员的聘用机制,对具有士学位且成果突出的留学回国人员,要打破常规,实施不拘一格的聘任方式。

要加强管理部门自身素质的提高,注重优秀管理人才的引进,对行政管理人员、教育教学辅助人员要适当充实人员数量,对现有管理人员要通过加强业务学习、进修培训、提高学历、鼓励参加业务竞赛等方式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六)坚持教师为本,努力创造优良的成才环境。

要坚持以教师为本,努力营造“我与师大同创业、我与师大共发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优化教师的成长环境。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倡导和发扬献身教育事业的崇高精神,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岗位聘任、职务评审、考核中,要把师德作为首要内容和重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师德优秀的教师,要进行政策性倾斜。要倡导和发扬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反对学术虚假的不道德行为。在校学术委员会中设立学术规范监督小组,以进一步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创造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

要牢固树立为教师服务的意识,在制度留人的同时,更要注重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要加大经费投入,较大幅度地提高师资队伍建设专项经费额度,今后四年中累计达到三千万。要逐步改善教授与学科带头人的工作条件,力争经过数年努力,分期分批地为他们配备独立的工作室。要为教师的学术发展提供教学、科研条件,注重营造教师间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宽松愉快的学术氛围,努力建设良好的工作软环境。

要关心教师的生活,不断改善教师的物质生活条件。要启动新的教工住宅项目,在新征的300亩土地上新建教工住宅20万平方米,其中包括青年教工住宅过渡用房、客座教授公寓。从根本上解决我校目前教师住房的困难,为引留人才创造更为优越的生活环境。

第四篇:XX市教育局师资培训处2010年工作计划

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师培处和市教育局2010年工作要点,切实履行好本处室的工作职责,优质高效地做好常规性工作、扎实有效地做好特色性工作,着力突出工作重点、着重突破工作难点,力争我市的师资培训和队伍建设等项工作再上新水平。

一、主要工作

(一)会同市教育学院切实制定好《XX市中小学校(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2010-2013年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规划》。

明确工作目标、优化工作措施、提升工作水平,在基地学校建设、名优教师队伍建设、精品课建设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工作质量。

(二)创造性地开展好全市在职教师“每人一绝”大练教学基本功活动。

加强校本培训、着力岗位练兵,为全市广大教师创建扬长的舞台、提供扬名的机会,籍此培树一大批有魅力的名优教师,全面提高各校课堂教学效率、大幅度地提升全市教育教学的质量水平。

(三)加强县区进修学校“硬实力”建设和“软实力”发展,提升全市进修学校的整体水平。

1、协调有关部门及县区政府,优化进修学校的校舍建设和设施配备,力争在国家和省厅“县区示范性进修学校”的评选中,我市达标的数量和质量名列全省之首。

2、继续开好“全市县区进修学校第一次系列现场会议”。通过系列现场会议,让每位主管局长、进修校长走进每一所进修学校,了解情况、研讨工作、沟通感情、取长补短、促进工作、加快发展。全面发挥各进修学校在各自区域的教学指导和质量提高的核心价值和重要作用。(具体日程安排,详见附表一)

3、全力开好“全市县区进修学校第二次主题工作系列现场会议”。围绕各学校自选的工作主题,在理论研究和科学实践中,各进修学校要缜密分析、科学论证、深入探讨、全力工作。要做到,不仅在科学研究上有建树,而且在工作实践上有突破。使各县区的主题工作现场会议,各县区有所长、有所为、有所学。(具体工作主题,详见附表二)

(四)依法做好普通话推广和测试工作,建立健全科学的测试机制和测试设施。

会同北华大学师范分院,创建“XX市标准化普通话测试语音室”。视时机成熟,取代原来的人工测试,实施现代化的计算机测试普通话的科学机制。

遵循“以测促训、以训保测”的原则,规范普通话培训、优化普通话测试、完善普通话培训和测试的档案管理,使常规工作进一步优质化、高效化。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组织好第十三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

(五)依法把好教师队伍的“入口关”,认真做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

严格审查教师资格认定所需的各种要件(如:户口簿、身份证、毕业证、及必需的各种合格证书等)。

组成“XX市教师资格评审专家委员会”,严格做好申报者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测试和认定工作。

同时,热情接待申报人员、耐心解答申报咨询、认真做好相关的服务工作,让服务对象满意。

(六)高质量地做好校长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在职校长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启动“XX市名优校长专业化培训工程”,把名优校长的培训工作,纳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举办“XX市名优校长高级培训班”,着力提高校长的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造就一支专家型的优秀校长队伍。

开展名优校长送培下乡活动,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校级管理人员的办学水平和管理能力。

第五篇: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2018年推进计划

依据学院印发的《“十三五”队伍建设发展规划》,为确保2020年达到队伍建设的预期目标,特制定本计划。

任务一:教师引进

任务目标:引进20名专任教师。 完成时间:2018年12月31日。

任务二: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学科)带头人的认定

任务目标:建立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学科)

带头人队伍,推动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

完成时间:争取尽快通过相关办法,在2018年数据填

报时能明确相关人员信息。

任务三:制定培训管理办法

任务目标:制定与学院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培训管理办

法,并从2019年1月1日开始全面实施。

完成时间:2018年9月1日(2019年预算编制前)前 任务四:实施青年教师成长计划 任务目标:制定相关文件。

完成时间:在暑假前,完成相关文件的起草,从新学年

开始实施。

任务五:开展师德考核 任务目标:完成学院首次师德考核,并建立相关机制。 完成时间:上半年印发相关文件,2018年9月1日前

完成考核。

任务六:实施部门绩效考核 任务目标:建立部门绩效考核制度。 完成时间:2018年7月1日前 任务七:完善专业技术、职员岗位管理 任务目标:起草专业技术、职员岗位管理办法。 完成时间:2018年9月31日前 任务八:完善企业兼职教师管理

任务目标:制定企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完善相关管理。 完成时间:2018年9月31日前。

其他任务:继续鼓励教职工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提升教职工的学识水平。继续协同各系部、教务处作好教师的培训工作。

6.教师队伍建设(组织人事处)

一是通过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完善师德师风考评办法,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二是通过校本培训、现场实践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三是通过人员引进,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专业(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认定,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加强教师梯队建设。 四是通过进一步规范教师岗位聘用管理,完善职称评审办法和教师考核办法,加强教师岗位管理。

4.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组织人事处)

一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用制度激励的方式,加强“双师型”“双能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二是推动校企共建校内外“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 三是加强人事制度创新,为从企业引进教师开辟公平的职称评审路径。

四是创新教学质量评价制度,真正发挥质量评价引领教师努力方向的作用。

(五)教师队伍建设(组织人事处)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教师师德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长效工作机制。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创新师德教育,把教师思想政治、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法治、心理健康等作为教师培训的重点内容,融入教师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全过程。开展教师荣誉制度建设,对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职工进行表彰,不断提升教师职业崇高感和荣誉感。

二是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强化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进一步完善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将政治理论学习贯穿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手段,抓好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训,抓好新入职教师传帮带,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三是完善师德师风考评办法。把师德师风的考评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评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落实师德建设责任制,严肃查处失德行为。

2.提升教师能力素质

一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通过开展校本培训、参加主管部门组织的能力培训、校际间的交流,让老师尽快熟悉高职教育规律,掌握更多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情分析、个性化教学的能力,增强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创新教育教学的能力。

二是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建立和完善科研管理办法,建立科研评价激励机制,搭建科研帮扶平台,从“小课题”入手,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帮助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应用型技术研究,在研究中提升科研能力。

三是提升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进一步完善培训管理办法,加强专业教师“双师”素养的培训力度,进一步落实和规范专业教师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到企业生产服务一线的实践制度。

3.加强教师梯队建设

一是加强教师的引进和聘请。建立和完善编外教师管理办法,落实“同工同酬”管理制度,搭建成长平台,规范校外兼课兼职教师聘用,专兼职教师的数量基本达到师生比1:18,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不低于教师总数的20%的要求。 二是加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专业(学科)带头人队伍的建设。制定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专业(学科)带头人的标准和认定办法,在职称评定、岗位聘用、培训、科研课题、绩效分配等方面向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专业(学科)带头人等教学一线的专任教师倾斜,逐步建立起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三是加强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建立完善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培育管理办法,以专业(方向)、课程、课题研究组建教学、科研团队,推进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

4.加强教师岗位管理

一是进一步规范教师岗位聘用管理。建立完善教师岗位聘用管理办法,明确教师岗位基本要求,完善教师岗位聘用、解聘程序,进一步加强教师岗位管理。

二是进一步完善教师的职称评审办法。进一步深化学校的职称制度改革,制定各级各类职称的评审标准和评审办法,构建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职称评审制度,加快推进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相结合的管理制度。

三是进一步完善教师考核办法。修订教学质量考核办法、教师业绩考核办法,制定师德师风考核办法,进一步深化教师考核评价改革,坚持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发展为本的基本要求,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充分体现重师德、重业绩、重贡献的评价导向,引导教师坚定理想信念、提高道德情操,立德树人,专心教学,潜心科研。

4.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组织人事处) 一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各级干部选任工作程序,加大公开选拔干部力度,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力度,健全干部考核评价办法,初步形成体现高校特点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二是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建立干部定期轮训制度,培养一批政治强、业务精、崇尚实干、群众认可的干部,为创建高水平职业学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2.大力推进制度建设,提升内部管理规范化水平(各部门) 一是组织完成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的梳理和完善,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责权分明、效率优先。

二是建立健全以学校《章程》为框架的教学、科研、人事、财务、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等相互衔接的配套制度,力求科学合理,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师资队伍建设计划(精选) 论文资料 第1张
师资队伍建设计划(精选).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师资队伍建设计划(精选) 论文资料 第2张 师资队伍建设计划(精选) 论文资料 第2张 师资队伍建设计划(精选) 论文资料 第2张 师资队伍建设计划(精选) 论文资料 第2张 师资队伍建设计划(精选) 论文资料 第2张
师资队伍建设计划(精选) 论文资料 第7张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