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改革论文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及相关性较强的学科,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如果数学教师只把知识生硬地教给学生, 会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枯燥的, 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纵横联系, 同时重视对学生发现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现性思维是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我们使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1~5], 针对目前初中数学教学情况, 结合教学改革进行实践与探索。
1 在教学中要重视应用数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一种语言, 是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 运用数学的能力是未来公民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在教学中我们应加强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培养。具体地说就是要重现知识形成的过程, 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大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 因而在进行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的教学中, 我们不应当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授这些数学知识, 而忽视对其原型的分析和抽象。我们应当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知识出发, 逐步引导学生对原型加以抽象、概括, 弄清知识的抽象过程, 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 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学数学、用数学所必须遵循的途径的认识。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而且对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大有裨益。
2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矛盾之一是教师与学生。特别不能忽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因此, 应正确地认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深入理解这一矛盾的双方的联系与依赖程度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最为基本的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做到以下几点: (1) 在课堂教学中以建构主义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观。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 教师总是一个劲地抱怨学生考试时连课堂上讲过的一模一样的习题都做不出来。这里可以依据建构主义观点作如下的分析: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本质是:学习不应看成对于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 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社会的建构过程。我们对学生“理解”或“消化”数学知识的真正涵义获得了新的解释, “理解”并不是指学生弄清教师的本意, 而是指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教师所讲的内容重新加以解释、重新建构其意义, 它只是表明学生认为自己“我通过了”。因此, 我们不难理解学生所学到的往往并非是教师所教的这一“残酷”事实。学生真正获得对知识的“消化”, 是把新的学习内容正确地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 使其成为整个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 (2) 精设导语, 激发兴趣。精设导语, 在课堂教学中起着组织教学、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的作用, 同时它也能促使学生以旺盛的精力、积极的态度主动探索, 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从根本上减轻学数学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和负担, 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应用、学会创造, 真正实现数学教学“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许多数学书本中的知识是抽象的, 而这些抽象的知识往往源于现实生产和生活的实际, 所以从学生熟知的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导入, 不仅能使学生感知书本知识和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 而且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激发他们学习书本知识的兴趣。
3 要“用活”新教材
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 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 结合网络资源带来的便利条件, 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 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 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 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 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 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新教材不仅在教材内容设置上有了变化, 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有了明显的变化。改变了以往的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勤于思考。在新教材中的每一节课设置可以很多情境, “说一说”就是让学生参与的过程;“想一想”、“做一做”就是让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而“议一议”体现了学生之间的合作。通过说、想、议、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试一试”则是对形成的理性认识的应用的过程, 强调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4 以练促学、加以巩固
以练促学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生活活泼的思维活动, 同时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练不仅有强化记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作用, 更有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作用, 所以适度的课堂练习是达成高的教学效果有效途径。但对课堂练习“度”的掌控是教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 如果滥用“练习”就会使数学教学变成“题海教学”, 使学生沉没在练习题的汪洋之中。但如果放任学生建构知识, 也会浪费课堂资源。适度的精选练习, 可以促进学生“模仿、记忆”的进程, 加速认知平台的搭建。因此, “做”与“说”在课堂上要有机的结合, 使例题起到练习题的作用, 练习题达到例题的效果, 这样能帮助学生认知自我, 建立信心, 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针对目前初中数学教学情况, 结合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在教学中要重视应用数学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要“用活”新教材, 以练促学、加以巩固。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参考文献
[1] 刘春梅.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理想之路[J].科教文汇, 2008 (8) :32~33.
[2] 余作为.探究性学习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教育革新, 2008 (9) :25.
[3] 余以建.新课改下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3) :23~24.
[4] 王玉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J].新课堂, 2008 (9) :10~12.
[5] 程学姿.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新探索[J].考试周刊, 2008 (2)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