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本科教学工作总结(大全)

本科教学工作总结(大全)

本科教学工作总结工作总结是当代年轻人的重要成长方式。根据自身的工作情况,编写详细的工作总结报告,可使我们在不断的反思、吸取教训、目标优化的过程中,对自身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改进自身的工作不足之处,从而得出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宝贵经验。以下是小编。

本科教学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是当代年轻人的重要成长方式。根据自身的工作情况,编写详细的工作总结报告,可使我们在不断的反思、吸取教训、目标优化的过程中,对自身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改进自身的工作不足之处,从而得出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宝贵经验。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xx年本科教学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xx年本科教学工作总结

XX年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

1、进一步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形成系统化和综合化的知识体系。

2、进行科研工作的初步训练,增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正确的思维方法,严谨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善于合作的工作作风。

1、选题:拟出选题→审核小组审核选题→领导组决定选题→师生双向选题→领导组审核确认→指导教师下发任务书

2、开题:学生调研、搜集资料、制定工作方案→撰写工作方案→撰写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审阅→开题指导小组组织开题报告会决定是否开题→不适当题目更换新题

3、实践:学生调研、实验、实践→指导教师每日进实验室指导→每周召开一次组会

4、检查:各组不定期检查完成情况,系领导组进行中期检查。

5、论文撰写:→指导教师指导撰写并修改论文→系领导组定期检查→定稿

6、答辩: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评阅→答辩小组组织答辩会

7、成绩:评定总成绩→未通过答辩者在规定时间补答辩

8、总结:各小组进行工作总结→系领导组进行工作总结→向学院推荐优秀毕业论文和优秀指导教师

9、装订:教务处领取毕业论文封皮→按规定装订毕业论文文本→存档

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在系主任的统一领导下,由各科研团队具体组织实施。团队负责人分别为:XXX、XXX、XXX、XXX。系主任和分管毕业论文工作的副主任全面负责本系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配备、时间安排、进度检查、答辩组织、成绩评定、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推荐等工作。要加强管理,精心组织,严格要求,经常了解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展情况,确保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

1、科研团队各成员按照选题原则确定题目(学生也可自己提出有创意的题目报团队负责人),选题一定是指导教师本人的科研方向并能独立全程指导,题目首先由团队负责人审核,再由审核小组审核(选题审核小组成员见附件1),填写题目报表,领导组决定,然后将课题向学生公布。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个人能力等情况自选题目,但需调整解决一题多人争选或有的题目无人选的情况。

3、指导教师给学生下达任务书。

4、各团队组织学生开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填写《XXXX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课题进展情况及时将有关审核意见填入《XXXX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度表》。系主任和分管副主任对《开题报告》及《进度表》进行随机抽查。

5、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阶段,最好能使低年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一同进入实验室,查阅文献,熟悉仪器,夯实基础知识,参加每周一次的组会(要求指导老师每周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汇报)。可以是大组会(以团队组织),也可以是小组会(指导教师小组)。体现导师制及学生科技创新的全程训练,为低年级学生假期科技创新实验及毕业论文奠定基础,也有利于教师科研工作的开展。

6、各团队要不定期检查实验及论文完成情况,尤其是要进行中期检查,听取每个学生关于课题进展的口头汇报与问题解答,对达不到教学要求的学生应给予警告和具体帮助,对优秀学生应予以更细致的指导。检查日期要报知系主任和分管副主任,系主任和分管副主任随机抽查。

7、指导教师指导撰写并修改论文,修改至少三次,撰写要严格按照学校要求规范、认真,同时提交打印稿和手写稿。

8、评审与答辩,由系主任和分管副主任统一安排,各科研团队具体组织实施,并认真填写《忻州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成绩评定表》和《忻州师范学院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 成绩表》。

9、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完成之后,必须认真填写《忻州师范学院本科生院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推荐表》和《忻州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统计表》。

1、XX年11月5日前,拟定、汇总、审查、确定选题和指导教师,随后各科研团队组织学生选报论文(设计)题目,向学生下达《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在第七学期结束前,开题论证各题目,确定每个学生的论文(设计)题目,完成开题报告工作,并将学生选题汇总后报系主任和分管副主任。

2、实验时间3-5月,撰写时间6月上旬。

3、6月10日各指导教师将审阅过的学生论文交各答辩组组长,答辩组组长负责指定评阅教师评阅,答辩组长审阅后于6月15日开始答辩,答辩不合格的要二次答辩。撰写有问题的,答辩结束后修改论文,指导教师最后把关签字。

4、6月20日,成绩上报。

1、系主任、分管副主任及各团队负责人协调实验场所。

2、各个仪器实验室要无条件地配合毕业论文的检测与标定工作。

1、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必须符合本科教学培养目标要求,体现本专业基本训练内容,有益于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以培养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钻研精神。

2、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应尽可能结合当前的生产、科研和地域特点等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坚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3、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历史与现状,选择有一定学术价值、对学科的丰富和发展有意义的题目。

4、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类型要多样化。选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当,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积极努力能够按时完成任务。

5、综述性课题原则上不允许拟出,可以是调查报告或教学研究论文,但数量要控制。

6、论文选题遵循命题和自选相结合的原则。各科研团队按照选题原则确定题目,供学生选择,学生也可提出有创意的题目。命题和自选题目皆由系备案。题目一经选定,一般不得随意更改。有特殊理由者,须经指导教师所在团队研究决定,并报系主任批准,方可更改题目。确定选题时至少应查阅近三年学生已做过的论文题目内容,不得提供重复和雷同的题目。

7、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原则上为一人一题,即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一个题目。需要几位学生共同参加的项目,每个学生应有完整的独立完成的部分,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受到全面的训练,不能把几人合作的课题写成一篇论文(设计)而同时作为几位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对综合训练不够的课题,指导教师应做适当的增补,使其满足教学要求。

1、学生选定题目后,必须通过开题论证。开题论证工作由系主任或分管副主任负责,由各团队具体组织实施。

2、学生开题时必须向开题论证小组阐明选题的学术意义、实践价值、该选题的研究现状,以及初步的研究思路和写作思路。

3、开题论证小组必须对学生选题进行认真考察和论证,以鉴定学生是否具备完成该选题的能力。不具备完成该选题能力者,建议其另选题目。连续三次开题未获通过者,推迟一年毕业。

1、毕业论文(设计)的结构

毕业论文(设计)的结构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题目。题目应精练、明确、准确地直接概括所进行的研究实践的主要内容和结果。

(2)内容提要。在主体内容前用300500字扼要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采用的方法和得到的主要结果。

(3)关键词。按与论文内容紧密程度依次列出35个关键词。

(4)主体内容。一般由引言、实验部分、结果与讨论和结论四大部分组成。引言一般包括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即前人在该问题有关领域已经做过的工作和成果的概述,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即本课题的内容和采用的方法等。实验部分包括实验仪器试剂,实验方法。结果讨论是科学实践工作和成果的系统总结报道,是论文最重要的部分。结论是对科学实践的成果进行概括总结,文字要扼要明确。

(5)附录。对某些需要在毕业论文中反映出来,但又不宜于在论文主体中详述的内容,可以放在附录中讲述。在论文主体中谈到有关内容时注明参看附录。附录的内容要有独立的完整性。毕业论文可以有多个附录,按顺序予以编号,每个附录分别有各自的题目。

(6)参考文献。科学实践中参考了前人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在毕业论文中应反映出来,在论文中按行文涉及的先后排列参考文献。主体内容或附录中以上标形式列出参考文献的序号,主体部分或附录后按序号列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一般来自正式出版的学术期刊、学术会议论文集、图书、报纸及已完成的学位论文等。参考文献的注释格式为:

学术期刊:作者(作者多于3人时,只写前三位作者,后面加“等”即可)、论文题目、期刊名称、卷号(出版年份)、页次。

学术论文集:作者、论文题目、学术会议文集名称、编者、出版者、出版年份、页次。

图书:著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月(版次图书是第一版则可以略去版次)、页次。

报纸:作者、篇名、报纸名称、日期、版次。

论文中的注释,按其在论文中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夹注、脚注、尾注三种。

(7)英文翻译内容。中文的题目、内容提要、关键词应翻译成英文,置于毕业论文的最后,即参考文献之后。

2、其他要求

(1)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同时提交电子稿、打印稿、手写稿。打印稿格式要求见附件2。

(2)毕业论文(设计)的手写稿,必须使用“忻州师范学院化学系毕业论文”格式用纸,并用碳素墨水或蓝黑墨水进行书写,书面要整洁,规范,标点符号要准确。

1、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送交指导教师进行评阅,逾期未送者,不予评定毕业论文(设计)成绩。

2、指导教师必须认真评阅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要有针对性,评出特色,对内容的好坏、参与过程的好坏进行评价,指出其创新性,客观、公正评定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评语要手写。

3、评阅老师重点应该对论文的整体性和学术价值进行评价。

1、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

(1)凡本系应届本科毕业生,必须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答辩;不进行答辩者,不予评定论文(设计)成绩。

(2)根据专业设置和学生选题情况,以科研团队为单位分别成立3-7人组成的答辩小组,小组组长为团队负责人,答辩小组设秘书一名。

(3)各答辩组必须提前一周将学生答辩的分组情况通知学生;学生必须提前三天将毕业论文(设计报告)的复印件送达本人所属答辩小组的所有成员。

(4)学生答辩内容包括选题目的、意义、资料使用(实验、工艺制作)情况、论文(设计)的主要观点及主要创新点,以及对答辩教师所提问题的回答等。

(5)答辩小组要认真负责,仔细听取学生的汇报和答辩,对其研究内容要进行提问和质疑。

(6)答辩小组成员要对学生的答辩情况进行评议,并投票表决该论文(设计)是否通过答辩。

(7)投票表决完成后,由答辩小组组长或秘书根据记录和表决情况起草答辩评语,并向小组成员宣读,经答辩小组认可后认真填写《忻州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成绩评定表》。该表必须由答辩小组全体成员签字。

(8)各答辩小组要合理安排《答辩日程》(包括答辩学生人数、答辩小组成员的组成、答辩时间、地点的安排等),切忌使答辩流于形式。《答辩日程》要提前一周报送系主任和分管副主任,系主任和分管副主任将根据各日程安排进行随机抽查。

2、毕业论文(设计)的记分办法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实行百分制和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级制双轨记分法。其中优秀(90分及以上),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合格(60-69分),不合格(59分以下)。成绩的评定必须公正客观,呈正态分布,其中系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比例约占20%,院级优秀论文(设计)的比例控制在3%以内。成绩评定审核完成后,各答辩组要认真填写《忻州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表》。

3、评分标准

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评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评分:

(1) 选题是否符合标准。

(2) 是否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

(3) 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基本概念与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如何,能否将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与技能正确运用于毕业论文(设计)中。

(4) 立论是否正确,结论是否科学合理。

(5) 实验是否正确、严谨,计算、分析能力是否符合专业要求,理论依据及数据处理方法和结果是否正确。

(6) 独立工作能力、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如何。

(7) 毕业论文(设计)有无独到之处。

(8) 文字材料是否条理清楚、通顺,论文是否充分,是否符合科学技术用语的规范要求,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相关图纸完备、整洁、正确。

(9) 答辩时的思路是否清晰,论点是否正确,回答问题的基本概念是否清楚,对主要问题回答的正确情况和深入程度。

(10) 运用外文阅读、翻译规定的本专业的外文资料的能力;应用外语独立检索国外有关资料能力;毕业论文(设计)中外文使用情况。

(11) 毕业论文(设计)字数,理科不得少于5000字。调查报告、教学研究论文不得少于8000字。

以上各项很好的毕业论文(设计)可评定为“优”;各项一般,但没有什么错误的毕业论文(设计)可评定为“良”;主要内容有欠缺和不足,论述有个别错误或表达不甚清楚,其它方面有小的缺陷的毕业论文(设计)可评定为“中”;各项较差,基本完成任务要求,可评定为合格;各项较差,选题偏离本专业方向,任务书规定的项目未能按期完成,出现不应有的原则性错误的毕业论文(设计)应评定为差(不合格)。

毕业论文(设计)要装订成册。教学秘书要做好毕业论文(设计)的收集、编目、归档、保管和利用工作。

1、指导教师应当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研究生学位、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科研水平。

2、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开题报告、文献查阅、实验操作(工艺制作)、提纲拟订、论文(设计)的撰写及其格式等及时进行指导、帮助和检查。指导教师必须严谨认真,为人师表,尽心尽责;要严格把关,杜绝学生的抄袭、剽窃行为。

3、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论文数量根据《化学系XX届(XX级)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安排》确定,见附件3。

4、团队负责人要对指导教师审核《忻州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及任务书》,填写《忻州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度表》的有关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保证课题的进度和质量。

1、资料室、实验室等要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提供必要的资料、实验条件支持及各种便利。

2、各团队本着节约的原则,精心计划,统一安排试剂、药品的订购。

2、鼓励指导教师积极推荐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

1、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2、凡与本规定不相符的,一律以本规定为准。

3、本规定由系主任负责解释。

第二篇:XX年大学本科毕业自我鉴定

经过四年的大学生活,我成长了很多。在这即将毕业的时刻,我对这四年来自己的感受和收获做一个小小的自我鉴定。

从思想上来说,我从一个懵懂的小女孩到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我觉得一个人的价值是由他对社会对别人所做的贡献来衡量的,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原因也是要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我认真学习党的各种理论,并努力把他们付之于实践,对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学习方面,我觉得大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学好文化知识,所以在学习上我踏踏实实,一点也不放松。我认为好的学习方法对学好知识很有帮助,所以在每次考试后,我都会总结一下学习经验。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每每看到自己可喜的成绩,我就会感叹只要你有决心,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对于我们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光光学好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阅览计算机类的书籍,并参加了一些计算机水平的资格考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认为学习是学生的职业,这份职业同样需要有智慧、毅力和恒心。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只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才不会落伍。

四年的大学生活是我人生中美好的回忆,我迈步向前的时候不会忘记回首凝望曾经的岁月。 XX年大学本科毕业自我鉴定

第三篇:校友代表XX年本科新生开学典礼讲话

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天受母校的邀请参加XX届本科新生开学典礼,心情非常激动,更深感荣幸。看着台下朝气蓬勃的你们,让我不禁回想起当年的青春岁月。首先,我想祝贺你们成为60万浙大人中的一员。从今天起,你们的人生将烙上浙大这个深深的印记。相信你们在这里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更有智慧的火花和人生的理想。

40年前,我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怀着对未来的憧憬踏进了求是园,求学之路虽相对坎坷,却也让我倍感珍惜。40年后的今天,身为一名长期从事航天事业的科技工作者,我也有许多感悟想与大家分享。

第一,打好学业基础,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大学生,我们当年追求知识的激情令人难以忘怀,我至今都记得,每天晚上教室里的灯光总会亮到午夜之后,教室里都是忘我学习的同学。

学习始终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希望你们一如既往努力学习,汲取各种养分。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授以鱼,不如授以渔,只有打好学业基础,才能用扎实宽广的学识和过硬的本领,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二、不要轻言放弃,坚持才会成功

母校不仅教给我知识,更重要的是“求是创新”精神的不断鞭策,使我受益良多。毕业后,我进入了中科院,攻读博士学位,开始了我的科研生涯。

科学研究并不是想像中的那样神秘且一路坦途,特别是我们航天人,遇到的困难常常超乎想象。好几次,航天产品交付在即,而问题还在苦思冥想如何解决。这时你连想退出不干的资格都没有,唯一能做的就是调动一切知识和资源,限时限刻解决问题。

XX年,我开始负责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工程的设计和实施,尽管我国的航天技术已有长足进步,但这一次我们是在领跑,一切没有先例,要求达到的技术指标都是国际顶尖的,全靠自己创新实现。

XX年8月16日,以“墨子号”命名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目前已取得三项重大成果。国际知名媒体将其评论为“沉寂了一千年,中国誓回发明创新之巅”。在这数年的努力攻关中,我为做出了身为浙大人的应有贡献而感到自豪。

今晚,我也特别想告诉同学们,科学研究总是充满惊喜,但前提是你得经历漫长的探索和艰苦的努力。阳光总在风雨后。而成功,往往就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第三、树立人生目标,做一个坚守理想的人

少年的理想总是那么美好,但人生的轨迹充满着变数和曲折,如果说理想和抱负是你们的指路灯塔;那平常之心就是你们的定海神针,只要你怀着一颗平常之心,坚守初心,默默前行,充分享受过程中的乐趣,你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

同学们,你们在最美的年华来到浙大,用激昂的青春灿烂了浙大。未来属于每一个富有理想、勇于追求的人。浙大也必然因为你们而更加精彩。

谢谢大家!

第四篇:2014年本科教学工作总结

2014年民族教育学院本科教学在院领导的带领下,紧密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具体教学目标,紧张有序的进行,基本完成了制定的工作计划,本科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 抓好教学常规,联合学工部,加强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观念

1.强化了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实效性,进一步规范日常教学行为,加强过程管理。在课程的设置与课表安排上注重了现代教育理念和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合理编排了各级课程表,认真做好期初、期中、期末三次教学检查;做好考试管理、学籍管理等工作,2014年,根据《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本科预科学生学业警示办法》,出示了一级警示112人次,二级警示45人次,使教学工作井然有序,教学质量稳中有进。

2.严格考风。本学年继续坚持以严格的考风带动学风,在监考中,考务人员以身作则,认真负责,顺利完成了每门次课程的各项考务工作。各个监考教师认真履行监考职责,严格执行考场监考制度,坚持考场巡视制度,严禁学生各种作弊行为,为广大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考试环境。

二、巩固优势项目,保持业内领先地位

在全国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中,我院预科生MHK通过率不断提高,取得显著成绩,保持了我院的汉语教学的较高水平。通过不断的教学经验的总结,丰富的教学手段,结合现代网络化技术,力争继续保持在汉语教学领域内的领先地位,一直是我院在教学领域的工作重点。在2013-2014学年中,有450人次参加了MHK

三、四级的考试,二年级新疆班MHK三级笔试通过率为93%,一年级新疆班MHK三级笔试通过率为80%,均保持了我院在汉语教学领域的领先水平。

三、开展教研活动,教学研究的氛围日渐浓厚

以教研室为单位,每周三下午为各教研室进行组内教学研究的专用时间,一年来,围绕课堂教学、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各教研室教研开展了积极的教学研究活动。在2014年中,我院累计共申请教育部、北京市、北京邮电大学科研课题近十项,其中大部分是关于教学教改以及教材建设方面的课题。

四、教学成果

1、MHK(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保持较高的通过率。2014年5月举行了MHK三级和MHK四级考试,12级新疆班与13级新疆班共有367人参加了考试,三级笔试通过312人,通过率为85%,在全国的考点学校中名列前茅。在口语考试中,三级口语通过率为33%,四级口语通过率为56%。

2、鉴于生源情况的复杂性,本科预科生的课程体系进行了一定的完善,调整了民族理论、计算机等课程的授课学期,在新疆班开展了英语快班的教学实验,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二年级快班开设了难度更大的大学汉语课程。针对MHK考试,一年级新疆班增强了写作与口语的训练。这一系列措施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办学理念。

3、多个科研项目结题,科研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使我院的本科教学在教学研究和教学结合方面有了更广阔的发展思路和更扎实的基础。

五、工作中的不足

教学任务偏重,科研工作有一定进展,但在科研与教学结合,相互转化方面还大有可为。

今年在院领导正确领导和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教学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 2014年即将过去,我们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在新的一年中我们将更加努力工作,使本科教学更上一层楼!

民族学院教学工作部 2014年12月5日

第五篇:2008年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总结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下午好!按照会议安排,我对本次教学工作会议情况作简要汇报。汇报分四个方面:

一、会议总体情况;

二、专题讨论情况;

三、分组讨论情况;

四、会议代表对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意见和建议。

一、会议总体情况

根据本次教学工作会议的安排,本次会议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3月26日)为开幕式和专题报告,陈校长作题为《齐心协力抓质量,夯实基础谋发展》的教学工作报告,裘校长做题为《认真构建教学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的专题报告。参加会议的代表将近500人。

第二阶段(3月27日-4月8日)各代表团分组讨论和有关专题讨论。 分组学习讨论由各代表团(主要以学院、机关直辅为单位)自行安排,个学院代表团主要围绕“2008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深化教学改革、研究落实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路和举措” 和“教学管理改革”三个主题展开,形成了讨论情况的书面材料,并按时上交校办。

机关直辅单位代表团(主要为各职能部门)则围绕学校“十一五”本科教学工作规划提出的目标,研究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为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研究如何落实“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全员育人”的理念,强调每一个岗位均直接或者间接的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校督导组成员和学生代表都参与所在代表团(学院)的分组讨论。 七个专题讨论由教务处组织协调,召集人负责主持讨论会,时间为:3月27日-4月3日,地点:行政楼217会议室。

校领导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或关心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的分组讨论和专题讨论。 分组讨论和专题讨论会瞄准学校“十一五”规划发展目标,着眼于人才培养质量,坚持务虚和务实相结合,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各学院、各职能部门(教

1 辅单位)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研究探讨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今后一个阶段教学工作的思路和举措,共同推进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创新。

会议第三阶段为今天的总结阶段。今天召开总结会,旨在总结讨论取得的共识,形成的好思想与好举措,提升会议成果,将会议开得富有成效。

自3月26日教学工作会议开幕以来,本次教学工作会议按原计划进行,进展顺利。这次会议的特点是:规模大,时间长,内容实、氛围好、成效明显。会议前的充分准备、会议内容的精心设计、会议过程中的求真务实坦诚议事的氛围等获得了与会代表的良好评价。学校宣传部利用校园网、报纸等舆论宣传手段,详细报道了会议信息。

本次会议得到了各学院、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各位代表的全程参与、责任与智慧的倾注,让会议增添新的色彩并富有成果。

在会议过程中感人的场面时常发生:不少代表做了精心准备(调研、学习理论、总结经验、写了发言提纲等),发言富有针对性,很有见地。有些代表谈问题不避短,直指要害,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言辞恳切,情寄人才培养。一些代表摒弃过去爱发牢骚的习惯,心平气和,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对学校教学工作充满信心。可以这么说,所有代表心系学校发展,心中装着教育,会议讨论气氛融洽。

二、专题讨论情况

专题讨论会共分7个专题。7个讨论专题分别是“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方案”、“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及其教学质量”、“艺术教育”、“文化素质”、“实践教学改革与管理”、“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等。各学院和职能部门都十分重视专题讨论的机会,教务处和相关部门认真组织、精心安排。据统计,本次教学工作会议7个专题讨论会共有130余人参加了讨论,参加讨论的有各学院、有关职能部门有关负责人、教师代表、教务处有关人员。个别与会代表因有课等原因不能前来参加讨论的,学院也及时做了人员安排。讨论会上讨论热烈,发言踊跃。

1.本次专题讨论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结合陈建勇副校长的教学工作报告和裘校长专题报告,重点对《2008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进行了讨论, 2 以便进一步完善。

“人才培养专题”讨论会主要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对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形成共识,认为“各专业应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结合专业特点明确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

在专题讨论过程中大家充分肯定了《2008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讨论稿)》,认为“本讨论稿”在构建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方面更好地体现了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更有利于学分制下学生各学科知识的融汇贯通和知识结构的均衡,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

(1)会议代表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四大教育类别(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第二课堂教育)表示赞同。

(2)对通识教育内容体系的结构——十个课程模块表示赞同,认为较好地体现了“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宗旨。2008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对通识课程模块进行了重新整合,根据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和学科知识的融合和贯通把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分为十个大类,分别为“思想政治类”、“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人文艺术类”、“经济管理类”、“计算机信息类”、“体育与健康类”、“学习与生涯规划”、“文化素质”等。会议代表建议,应对不同类专业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要求做进一步合理推算,完善课程审核准入制度,鼓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授带头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保证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3)赞同“在知识体系基础上,合理构建设课程体系”的思路,并表示进一步加快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步伐,以保证知识体系的科学性与完整性、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切实通过教学改革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赞同人才培养培养规格的描述,认为这既是我校长期教学改革经验的积累与提炼,也是我们近期较为深入的研究成果。

(5)除理学院外,大家赞同新的学分折算办法。总学分控制在180学分左右,课内总学时2500以内。

(6)大家认为实践教学体系需要完善,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与管理,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结合“十一五”规划中的目标,与会代表认为,对于按类招生及培养应要尽快实施、稳步推进,坚持“专业招生”与“按类招生”并举,“专业培养”与“按类培养”并重,结合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和教学工作实际,切合实际地构建招生和培养的大类,在08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加以研究和学科基础平台的设计,进一步深化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

2.“教学管理专题”讨论会主要围绕新拟定的教学奖励办法、多学期制问题进行了讨论。

(1)关于教学奖励办法。

经过讨论并达成共识:在新一轮“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尚未正式实施前,教学奖励仍按原教学奖励条例执行,对于涉及“质量工程”和省教育厅“行动计划”项目的奖励则制定新的补充奖励办法。大家对奖励办法中的相关条款也提出一些好的修改意见,

与会代表还建议,应尽快协调目前科研奖励力度明显大于高于教学奖励的问题,建立良好的教学激励机制,激励广大教师对教学的热情和投入,激发教师投入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多学期制问题

讨论会上,与会代表分析了多学期制实施的利弊、实施安排设想、管理成本和师生适应性等问题。大家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学生个性培养发展的要求,随着我校建设教学研究性大学步伐的加快,人才培养的柔性和灵活性将是大势所趋,实施多学期制是必要的,但目前对于多学期制的实施还未形成比较明确的共识,条件还不成熟,待条件成熟再议论。

3.“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专题”讨论会主要探讨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性及可行性,研究如何保证和提高通识课程教学质量的举措。

与会人员主要从通识课程与专业的关系(是分离还是结合?)、通识课程大类模块的界定划分、提高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从讨论的过程看,一些教师对于通识教育的内涵、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通识课程的设置还局限于专业的角度。经过讨论,大家 4 认为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界定和划分通识课程模块,设计好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确定哪些是必修的,哪些是选修的(限选、任选),如何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科专业学生的需要?对于通识课程的审定问题,教务处和学院如何共同把关?大家认为,如何保证和提高通识课程的开课质量,必须从开课教师、课程教学大纲的审定、教学环节考核等方面的严格把关,要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优秀教师开设通识教育课程。

4.“文化素质教育专题”讨论会,主要围绕《浙江理工大学2008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讨论稿)》中有关文化素质类模块展开讨论,就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模块设置、课程开设、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并对模块的设置和划分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建议模块设置和划分需进一步斟酌。

对于文化素质类课程的开设现状,与会代表认为目前我校的文化素质课程内容丰富,涉及范围较广,但也但还存在课程缺乏系统性、因教师而设课或因课程工作量不足而勉强开设公选课的现象,开设课程存在随意性和主观性,学院审核不严的现象。

会议建议文化素质课程需要整体规划,形成体系,能体现学校专业特色,加强文化素质课程教师的培养等。

就文化素质课程的课堂教学,与会者认为目前我校文化素质课程大多为选修课,没有刚性要求,导致学生选课存在随意性,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建议加强讲座、论坛等第二课堂的总体规划,提高学生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兴趣。

会议认为,应加强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和层次,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在文化素质教育中潜移默化的作用。目前,我校组织的讲座、报告、论坛等第二课堂学习存在宣传不力、通知不到位现象,学生对第二课堂的自发学习兴趣不够高,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建议要进一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重要性宣传,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强第二课堂的引导和辅导,充分利用图书馆、校园网络等公共资源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经过讨论,与会者对文化素质教育达成以下共识:认为我校文化素质教育已有较好的基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还需要在实施上进行系统的规划,制定

5 全校性的文化素质教育实施纲要,进一步开发课程,对不同学科大类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应更有针对性和系统性,丰富第二课堂渠道,加强学生对参与第二课堂的引导,形成更高品位和层次的校园文化,激发学生对文化素质课程的兴趣和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5.“艺术教育专题”讨论会主要围绕艺术类专业知识体系的梳理与课程的优化设置、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改革两大问题展开讨论。

讨论会上,服装学院代表认为,应该充分认识艺术类毕业设计的特殊性,遵循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自身规律,大力加强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实践,目前的毕业设计的内涵已远远超越了大纲要求。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希望毕业设计与产业、企业结合,为就业铺路,导致毕业设计工作量增加、纯教学环节内容外延,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对毕业设计的整体评估体系需要发生变化,教师工作量要增加,教学管理也需要弹性化。学校目前对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经费投入不足,通视希望学校允许学院增设服装资料室或服装学院图书资料分馆,有利于服装专业教学,目前学校图书馆的管理与教学相脱节,既不利于图书资料的充分共享,也不利于教学。

讨论代表们都认为有必要研究建立学院一级的学院图书资料室或图书分馆的问题,这对于促进图书资料的充分共享、教学和科研的氛围大有好处。与会者还认为应大力吸收国外先进的艺术教育理念和经验,加快我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步伐,尽可能多地选派艺术类专业青年教师出国进修。

对于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与会者认为可以开设艺术哲学、艺术概论类、艺术史论类课程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必修课程或限选课程。

讨论会上,相关学院表示将积极支持面向全校学生开放艺术类专业实验室,营造良好的人文艺术的育人氛围,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对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的管理,与会人员提出了不少中肯的建议和意见。

6.“实践教学专题”讨论会主要围绕我校2008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构建并完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和要求,对理工科类、艺术类、经济管理类、文科类等学科专业大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及其表述进行了讨论,提出

6 不少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与会代表认为,当前我校各专业在实践教学实施中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集中在“实验课程质量标准的制定、实验课程教学大纲的规范、实验教材的编写、实验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实验课教学过程的管理和评价、实验实训师资的引进、管理机制的完善、实验室的开放、实验设备用房的共享、毕业设计的安排指导”等方面。教育部下一轮本科评估即将启动,实践教学与实验室管理方面总体基础较弱,感到压力很大。

经过讨论大家建议:要进一步总结近几年实践教学的成绩和不足,着力推广好的典型。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教务处、督导组等负责人还分别从部门内部资源共享,提高实验设备利用效率,进一步整合全校实验教学资源,成立基础性实验教学部,进一步推进两级管理机制,加强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施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性的意见。

7.“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专题”讨论会主要围绕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机制、措施等方面展开讨论。

会议认为,“创新创业”作为我校优良传统应进一步得到发扬光大,在2004年本科教学评估中尽管得到了优秀的评价,但需要进一步做实做好。在新形势下,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不仅关系到专业的发展,还反映了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和社会对人才的认可。

会议重点讨论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完善现有课程体系,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会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首先要有一批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教师,其次要有相关课程的学习指导,目前新的培养方案中增加了有关生涯规划和学习学、创造学类课程模块很有必要。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有关负责人结合各自学院和专业特色踊跃发言。列举实例阐述了在学生就业和创新创业培养方面的经验和成果,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进一步改善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机制和改进措施的意见和建议。

与会者认为,目前我校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成效参差不齐,要总结经验,抓好典型;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加强学生创业意识的引导和教育,用典型人物(校友)的宣传和带动激励学生积极就业、敢于创业;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艰苦创业;要积极与地方、企业合作建

7 立创业基地;要建立毕业生信息反馈机制,了解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素质的评价。

三、分组讨论情况

主要针对校长报告、2008版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教育管理多方协调合作等问题进行讨论。

1.关于校长报告

机控、文传、启新、生科、理学、法政、机关直辅等部门在讨论中谈到,陈校长的工作报告从八个方面对本科教学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全面的、客观的总结,如对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的启新学院的创立、国家级特色专业零的突破、国家级精品课程连续获得等一系列骄人成绩的取得,使广大教师对搞好本科教学工作充满信心;同时,报告也对我校本科教学所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符合实际的分析,指出了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相对落后,教学基本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和校园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改善等本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教育教学人员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更进一步地明确了今后学校本科教学的工作思路,指出了学校将不断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强化管理、创新机制、深化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与教学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多规格人才培养体系,使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居浙江省高校先进水平的奋斗目标,并就2008年主要工作进行了部署。大家认为,报告总结完整,分析透彻,任务具体,目标可行,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指导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说明:报告中教学经费(教学人员支出、教学业务经费、教学实验室建设、图书购置经费、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运行保障等)约占学费收入的30%,有错误,应为总收入的30%。上午从财务处了解到2007年教学四项经费(本科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等)占学费收入的30.7%。

裘校长的报告对问题与不足8个方面分析到位、切中要害,找准了问题的症结。报告概括出的教学研究性大学本科教育的9个特点,既有普适性,又有针对性,是在对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国情、校情充分研究的基础上作出的深入思考,符合我校发展实际。报告中先导性的理论探索对制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具有指导意义。校长报告最后讲到的6点措施都是针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的不足或弱项对症下药,可谓有的放矢,措施得力。

8 2.关于人才培养方案

机控学院: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基础与强调适应性有机结合,拓宽专业口径与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有机结合的原则,倡导多元化人才培养规格,强调对培养方案的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的结构进行优化与调整,进而构建模块式课程结构体系。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培养规格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要求,突出强调了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及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在专业知识体系包括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的构建上特色突出。

艺设学院:强调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应注重艺术特色,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加强人文艺术素质的培养,做好与专业课程的衔接和融合,为专业建设服务。在专业教育课程中,应注重学生专业设计技能的培养,增加专业课程所占的比重和学时,使学生毕业后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更强的生存技能。在实践教学课程上,艺术类的教学特色也不容忽视,学校应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文传学院: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应系统化、规范化,并能针对不同学科专业设置不同模块。应制订或修订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纲要。

信电学院:针对“第二课堂学分”的问题,提出学生普遍认为第二课堂学分的获得难度过大,认为应该制定出更加具体、明确的规定,放宽第二课堂学分获得的范围,增加学分认定的灵活性。同时在制订学院08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不仅要参考兄弟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而且也要针对用人单位(企事业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

理学院:通识教育的初衷是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对于不同专业,有些工程技术类、人文艺术类、经济管理类、计算机信息类课程的要求很难完全满足专业基础知识的要求,如果在学科基础教育课中再加开相关课程,会造成知识的重复或者衔接的不严密,有些课程达不到专业要求。解决方案一:建议提供通识课程的教学大纲,各专业依此配置学科基础课程;解决方案二:建议学科基础教育课中与通识课程相关的课程,在学生取得学科基础教育课学分后直接冲抵相应的通识课程的学分,以扩大专业在课程设置中的自主权。

经管学院:围绕制定2008级专业培养计划展开热烈的讨论,研究如何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统筹规划课程体系;重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加强教师岗前培训和业务实习;教师如何平衡教学与科研;经管类实践性环节的特点;真正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对学生因材施教实行分类管理等问题。

9 3.关于教学质量

信电学院:(1)认为应从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做好对学生尤其是新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和培养,扩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培养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实践与讨论研究相结合,培养良好的学风,切实提高教学质量。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要求,有些课程可要求部分学生按考研的要求去完成,这样一来,既满足了学生考研学习的特殊要求,也带动了良好学风的形成。(2)对于学校的考试制度进一步改革,建议取消毕业生在毕业前的二次重修考试(通称“清考”)。同一门课程采用同样的考试要求,这样可以充分考查该课程的教学质量,避免课程教学资源的重复和浪费,对于暴露出来的问题还可以及时改进。对于毕业生的二次重修考试,其弊端显而易见,本来学分制下的课程就有正常考试及补考,学生如果通不过还可重修,不能在规定年限内完成学业的还可延长学习时间,没有必要进行毕业生的二次重修考试(清考);目前的现状是部分学生正常考试“旷考”,也不“重修”,也不申请延长学习时间,而等“清考”。而且在“清考”考试之前及之后大批的学生围堵任课教师,甚至出现个别学生为通过“清考”行贿教师和“考试作弊”现象,这都严重影响了学院的教学秩序,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给学院学风建设带来困难。因此建议学校取消毕业生的二次重修考试(清考),对不及格门次超过一定学分的学生要么延长学习时间、要么结业后再回校补考换毕业证书。

理学院:学生的基础扎实程度不够,专业基础课程的学时太少,会导致学生无法进行后续学习,以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例,一些基础的数学课程学时数比兄弟院校少很多,很难保证学生在大四考研与其他兄弟院校的学生竞争中占优势。

科艺学院:提出该学院的教学工作应“对社会开放”,捕捉社会和企业对学生的需求信息,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更要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并提出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就应该考虑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通过该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法政学院:应从教育的根本目的上考虑如何加强学校的内涵发展,从教、学和环境资源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应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一是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校领导层面上,把教学作为校中心工作、经常性工作,教师教学报酬

10 有待提高,教学与科研的得益比例需要合理,教学经费的投入及比例需要科学。管理层面上,对教师应更多服务更多宽容。教师层面上,要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二是处理好教学中的质量与数量的关系,要提高质量稳定数量;三是处理好教学型学院与科研型学院的关系。各学院结合自身特点,部分发展研究型,部分发展教学型,建议较长时期内我校处于教学与研究型并重阶段。思政课教师应坚守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不动摇,同时从教学方法上加以改进,把思想政治理论讲活讲透。

计算机教研部、体育教学部、成人教育代表团:建议学校对教师的教案进行检查,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学应有不同教案。教师应因材施教。学校有四个校区,多层次学生,普通本科、民办本科、成人教育,有的教师一本教材、一个教案打天下,缺乏针对性。

建工学院:课程教学内容要跟上行业的发展,土木工程专业要增加“水运工程”、“交通工程”方面的课程教学,以适应浙江省水运、交通人才紧缺的现象。

4.关于教育教学管理

理学院:学校应加强对教学工作的支持力度,保证教学各个环节都有足够的财力、物力支持,提高教师的收入,有利于为教师鼓足干劲,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学校的教学奖励办法可以更加具体且加大力度,进一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对全国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大学生计算机

一、二级考试的奖励应该奖励到各个二级学院;应该对学科竞赛奖励的细则进行明确(2003年《浙江工程学院教学奖励条例(试行稿)》中有明确表述);学生就业工作也应给予相应奖励;教师发表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奖励应该提高力度。

服装学院:建议学院应设立专门的服装艺术图书资料室,学校图书馆关于服装艺术类专业的图书资料分管范围划归入学院,由学院统一管理。就服装学院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规范要求方面,将研究制定出新的适合本专业特色的毕业设计(论文)规范条例。

材纺学院:认为如何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实现形式与内容统一非常重要,但是表格过于烦琐,规范也不连续。提出教学管理需要提高有序性和效率,精简教学过程中的表格,给教师减负,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更新教学内容、创

11 新教学方法,将提供教学质量的工作落实到实处。

建工学院:改革考试制度,把好教学质量。建议改革或取消毕业重修考试(清考)制度,严格毕业资格审核。提高教师课程教学质量管理,严肃教学纪律。改革评教制度,建立合理的教学激励机制,现有考评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有老师提议“取消考试资格的学生”应取消其评教资格。有教师提出教师待遇偏低,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有教师建议学校在当前社会物价普遍上涨的背景下切实提高教师的待遇,从而提高教师对教学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外语学院:建议学校重视文科类专业,特别是外语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在我院申报硕士点和新专业时,在校内排序时应予以充分重视,要考虑外国语学院学科发展的需要。目前我院不仅新专业申报没有批,外语专业的招生规模却不断缩小。要提倡人性化管理。如学校出台的教学事故处理办法,对规范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执行时,还是要更多地为教师的实际情况着想。教学管理应该是服务于教学,而不是揪住错误不放。再如“学生评教”的问题,要进一步完善,把它作为教师评价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全部。

机关教辅代表团:特别关注教育一致性问题。教师的一些随意言谈与学工部门、教务部门所作的工作不一致,有些学生更容易接受一些教师的非主流思想;师生的联系和交流少

5.关于教风与学风:大家认为目前我校的学风状况不容乐观,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需要切实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6.关于职能部门、教辅部门的管理协调与合作问题

机关代表团代表表示,要真正树立“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全员育人”的理念,强调每一个岗位均直接或者间接的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党校办认为机关应充分发挥服务的职能。党校办现正建立信访工作制度,并督办、督促学生信访事件的落实,同时校办尝试编写学校领导参阅材料,希望各职能部门对教学、育人多加思考,给校办提供信息,给学校领导决策作参考。学

12 校已经在教学质量工程上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文件、措施,取得了不少成效。

组织部表示教师的管理考核上应进一步发挥教师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干部考核、提拔、任用上考虑其教育教学的作为。并在干部培训上将加强对干部的教育教学理论与责任、国际化视野方面的培训。

宣传部表示多找典型进行宣传报道,在营造我校教风、学风上推出新举措,比如目前开展的对优秀教学团队的新闻特写,对优秀学生的采访报道。

纪检部门将继续要做好师生合法权益的维护,凡是与教师、学生权益相关的事情,做到政策、程序结果的公平,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在严肃纪律、师德师风上多下功夫,严禁钱分交易。在政策的执行上,讲究方式方法,做到教育从严,处理从宽,以多种形式对广大干部、教师进行教育。

审计部门希望教学主管部门提出具体要求,将着力对我校的教学投入教学运行加强监督检查。

人事处提出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八大举措。

工会表示将进一步发挥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做好教职工的维权工作、继续做好“三育人“的评比工作,并配合教务处做好讲课大赛的举办。

学工部表示教学工作要做到教、学合力,已经注意到当前凸现的一些问题,并就本部门工作提出了一些思考与举措。

团委表示校园文化的主导性、示范性作用,努力使得校园文化形成氛围,建立校园文化的窗口作用,多开展具有学术性、思想性的教授讲坛活动。

后勤部门承诺在目前优良的后勤保障基础上,切实保障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四、会议代表对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意见和建议

专题讨论会上,与会代表结合讨论议题,根据学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加强教学工作领导、强化管理、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有:

1.学校应切实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仅要在观念上重视教学工作,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激励机制上向教学倾斜,激励广大教师积极主动投身教学工作,建立以教学为基础、科研促进教学的良性互动机制,要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教学工作。

13 2. 要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合理配置教育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积极推进两级管理,降低管理的重心,加大对学院、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考核,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两级管理”考核奖惩机制,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学院、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与教学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校内教学管理机制。

3. 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对我校目前学风的现状和下沙兄弟院校的学风状况进行认真调研,分析对比,找出学风问题的症结所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改善我校的教风、学风和校园文化的学术氛围,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良好育人环境。

4. 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校园文化氛围,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创业基地的建立、创业基金的设立以及相关激励政策的制定和完善等方面积极为学生就业创业创造条件,进一步弘扬我校“求知求实、创新创业”的优良传统。

5. 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已有的文化素质教育课堂内外的教育平台,大力开展对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教育,如各类艺术节、文化节、学术讲座、教授讲台、各种论坛等形式。加强组织和宣传,积极鼓励学生的参与,进一步激发学生提高自身文化艺术素养的内在需求,形成良好的文化艺术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

上述总结不很全面,表达、理解也可能不准确,教务处将继续整理讨论资料,编辑成册,梳理问题,提出措施,重要的问题将交由校长办公会议研究。

汇报完毕,请大家批评指正。

教 务 处 2008年4月9日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