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第一篇: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3.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知识点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认识论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本期知识点主要内容: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的主体——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中介——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认识过程,就是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实践中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从而使主体和客体同时得到改造、发展与完善。这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其次,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主体认识能力。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即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 认识论的方法论意义:首先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
◆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首先,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实践的前头,指导实践的进程;其次,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的方向;再次,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
◆认识与实践是辩证统一的
方法论意义: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一原理,就必须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第二篇:恐怖主义的认识
恐怖主义是实施者对非武装人员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通过将一定的对象置于恐怖之中,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行为。国际社会中某些组织或个人采取绑架、暗杀、爆炸、空中劫持、扣押人质等恐怖手段,企求实现其政治目标或某项具体要求的主张和行动。恐怖主义事件主要是由极左翼和极右翼的恐怖主义团体,以及极端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的组织和派别所组织策划的。
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具有浓重政治色彩概念往往附着于某意识形态通常用来描述有计划地使用暴力或威胁使用暴力来对抗普通平民或特定多数人通常了特定政治或宗教目恐怖主义没有准确全球性定义目前词更多地被发达国家所应用
自冷战结束来比较活跃、影响比较大有下几种:
1. 奉行民族分裂主义恐怖主义种恐怖主义组成主要极端民族主义者、自治主义者和分裂主义者即独立倾向较强民族派别其运动主要目标和奋斗方向实现国家分裂争取民族自治
2.新法西斯主义恐怖主义派别奉行反动种族主义突出表现仇外、排外其袭击对象主要外籍工作人员德国、意大利和法国等国家表现得比较突出
3.国际贩毒集团搞恐怖主义们活动类属于相互争权夺利仇杀类针对有关政府部门报复性暗杀活动还有些曾经活跃时派别像日本赤军、秘鲁光辉道路和意大利红色旅、斯里兰卡泰米尔猛虎解放组织等些组织都打着革命旗号处搞恐怖活动比较经典恐怖组织了90年代有已经消失有尽管还存难成气候
4.邪教性质恐怖主义1995年日本东京发生地铁毒气事件典型案例由日本邪教奥姆真理教手策划东京地铁施放了连希特勒纳粹分子都拒绝使用沙林毒气造成5000余人毒70人昏迷醒此次事件被国际反恐怖专家形容当代国际恐怖主义预演
而恐怖主义产生根源底呢
表面是: 民主政治与国内恐怖主义的关系非常复杂,有人认为恐怖主义在中度政治自由的国家最普遍,而在高度政治自由的国家最不普遍。不过,有研究发现自杀式的恐怖份子却是例外,有证据显示这种恐怖主义的自杀行动会以有一定程度政治自由的国家为对象。另外,有研究亦指1980年代至1990年代对恐怖份子的忍让增加了这种自杀式袭击的频率。
实质是: 人性对自己的恐惧心理的抗争极端结果. 当人的生活社会环境急剧变化导致人心理由对死亡的恐惧到面对死亡的坦然,再与报复心理相互纠结,利我利他心理的权衡极端倾斜后,造就出人性审判的恶魔与英雄.
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1、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坚守政治信仰,拥护我党的民族政策
2、与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分子做斗争
3、尊重其他民族的生活习惯
4、通过支教下乡等途径,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
5、通过开展各种宣传活动,普及我国的民族宗教政策
1、建立各种机制,加强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民群众才可安居乐业。目前社会上存在着不安定因素,也存在各类矛盾和利益纠纷,城市治安形势不容乐观,这是我们面对的一个事实,如果处理不好,势必会引发社会冲突,影响社会安定团结
2、调动积极因素,构建和谐社会。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新时期的外交
时期中国外交,发展,主权,责任。
一、发展――中国外交的基础。
在经济社会、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对中国而言,发展仍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经济发展需要一个安宁、稳定的周边环境和氛围。虽然曾出现过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这样的地区性局部战争,近几年也出现了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苏丹内战等,但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潮流。
二、主权――中国外交的核心
主权涵盖了国家安全因素,尤其是领土边界的保障和军事安全。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
国家,在我国周边地区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敏感地带”,如朝鲜半岛的不稳定;南亚次大陆的核武化;日本军国主义化的危险等。我国家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既有所谓的“藏独”、“疆独”等内部分裂主义势力,更有外部某些虎势眈眈,对我国始终存有窥觊我国领土和宗教一统野心的国家或集团。从某种意义上讲,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始终是中国外交的核心所在。
三、责任――中国外交的风范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未来国际社会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
影响力,如在联合国安理会中扮演一种更活跃、更有建设性的角色,在各种主要的国际组织中获得充分的代表权,主动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在各种维持和平行动、难民救援行动、打击毒品走私行动和国际生态环境保护行动中起到更积极的作用等等。然而,中国的全球责任与利益仍然是一个比较长远的前景,目前阶段仍然是以地区重要国家的责任与利益为主,后者是前者的阶梯和基础。 然而责任和权利、利益是分不开的,现行的国际秩序大多是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服务的,为了维护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急需构建新的国际秩序,其宗旨应该是让全世界人民共同致富。
战略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经济领域中的发展的危机,第二个挑战是在安全领域中的安全难题,第三个挑战是国际领域中的国际压力。这三个角度好比一个物体的三个面,立体地呈现出中国新时期可能面对的不同挑战。
第一,经济领域中的发展的危机。
简单地说,发展的危机是指过去曾经让中国富强和发展起来的要素正在变得枯竭,越来越多的不利因素正在成为中国新时期前进道路上的麻烦和障碍。对外经济依赖越高,经济的脆弱性就越大。我们百分之十几的石油消费都要从伊朗进口,而伊朗是当今世界最容易发生战争、出现政治动荡和巨大风险的地方,一旦出了事情,对当地老百姓及其周边地区是一个巨大灾难,对我们来说至少意味着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合同作废或者搁置。
第二,在安全领域中的安全难题。
传统安全威胁就是中国是全世界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而且在联合国海洋法生效之后我们面对的问题会更复杂多样。到2010年4月初,中国跟十个国家在主权问题上存在着引爆点,弄不好就要出问题。我们与这十个国家存在着主权纠纷,而且情况不一样,有的是陆地,有的是海洋,有的是大陆架,有的是岛屿,有的是礁石,没有一个方案能够管所有的情况。全世界近200个国家中,只有俄罗斯的邻国数比中国多,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没有一个国家有中国这么多的主权纠纷。
第三,国际领域中的国际压力。
目前,“三股势力”正呈现出危险势头。“三股势力”就是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三股势力”给中国带来的麻烦正在与日俱增,并已经在我国的西部和边疆多民族居住区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骚乱和人为的社会地震。应对“三股势力”不是单一的军队能解决问题的,这种非传统安全威胁经常来无影去无踪,敌人不是那么明确,甚至军队还往往使不上劲。我们应对“三股势力”要靠综合治理,军队只是最后的防线。
第三篇:对共产主义的认识
共产主义是一种政治信仰或社会状态,现今的共产主义奉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为基本思想。共产主义主张消灭私有产权,并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制度、没有国家和政府,并且进行集体生产的社会。共产主义设想未来的所有阶级社会将最终过渡成为共产主义的无阶级社会。共产主义思想的实行上,需要每人有高度发达的集体主义思想。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主要有:
第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达到了可以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需要的程度。 第二,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彻底摆脱了私有制的束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社会公共所有。 第三,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第四,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生剥削阶级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都将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这些重大社会差别也将消失。 第五,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 第六,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将完全消亡。那时,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虽然存在,但它的社会职能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 下面想谈一下我个人对共产主义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就像自然界的发展一样遵循着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社会也不例外,只不过因其自身矛盾两方面斗争的长期性而存在得相对较长一些,最终还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中去。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通过运用“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提出了共产主义的展望。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具有如下一系列特征:一.物质资料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共产主义作为人类理想,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所有理想中最正确科学的理想。人类社会发展中曾提出多少理想!理想是人的本性,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但是理想之所以是理想,是因为它还不是现实,现实之所以是现实,因为它不理想。人类总是在现实和理想的矛盾与困惑中前进的。我们正在为实现理想不断改造改变现实。在历史上,人们在现实中既要受自然束缚限制,又要受社会政治的束缚限制,承受自然社会带来的各种灾难,加上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低下,人类必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不满现实的理想,向往一种未来美好的自由的世界。孙中山就提出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但公与同的涵义不明确,而且不消灭私有制的公与同是不能实现的。在历史上还有用不同形式的神秘理论借助上帝、神来实现的一种理想世界。基督教原来就是一种劳动人民不满现实和反抗现实创造的,是对未来理想世界的向往,后来被统治者利用变了形。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也打着替天行道的神秘主义旗帜进行的。随着社会斗争现实的发展,科学技术文明程度的发展,欧洲人开始把上帝理性化,所以今天还有许多科学家相信上帝,但他们把上帝理解为人类理性和智慧的集合体,崇拜人类理性和智慧。我们共产党人是无神轮者,我们相信人民,相信科学技术,相信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相信经过长期努力奋斗,可以达到没有私有制,物质生活无限丰富的社会。这就是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对共产主义的描述很多,但最重要是两条,一是物质丰富,二是没有私有制。
共产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所以共产党的理论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的。如果说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也是可以被认识的,那么社会科学才能成为科学。
社会发展规律问题,历史上许多思想理论家都作过有益的探讨。他们发现,自然界是有规律的,没有人的干预,自然界照样有规律地运动发展,有规律才会有科学,没有规律的最多只能是理论。许多自然科学理论都从不同角度总结了自然规律,遗传工程、生物工程等都
对共产主义的认识 说明自然界是有规律的,而且是可以逐步被人类认识的。
那么人类社会发展有无规律?这不是很多人能承认的,因为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不同,人类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那是不是说人类社会发展以人们目的意识为转移,没有客观规律可言?人类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但活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打个比方,商品生产者目的与市场关系说明有个客观规律、价值规律支配人的行为,人们必须认识它,认识了就自由。从人类整体活动结果来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就是社会发展规律。有人问我,你信不信共产主义,我按上述规律作通俗简明的回答。这是今天讲课的核心目的。在原始社会使用的工具是石头木棒,生产力极低无法产生私有制(生产关系),因为作为对工具的石头木棒的占有毫无意义,只有原始共产主义,抓来的俘虏只能杀掉和吃掉,因为俘虏生产出来的东西自己不够吃,没有剩余,剥削不可能也就没有占有他们的意义。没私有没剥削的生产关系就是原始共产主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由于生产力提高生产工具的进步,人们生产可以有剩余,就开始了私有和剥削,开始了私有制社会,私有制一直发展到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生产力不断发展,使物质生活无限丰富的条件下,私有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既然无限丰富,私人去占有没有意义,也没有剥削的可能。这就是共产主义社会,问题是我们相信不相信科学技术和人类智慧,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实质上是80年代开始发展进程过程,说明人类社会再有500年1000年会不会物质生活无限丰富的一天,当然这是一个比较长时期才能实现的,不能跑步进入,那么达到这种理想社会必须依靠人类的努力奋斗,为实现这种理想社会而奋斗的党就是共产党。
按照马克思主义对于共产主义的阐述,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后,由于物质资料极大丰富,消费资料实现了按需分配,再加上人们的思想道德修为和精神境界又相当得高,那时人类将最终从支配他们生活和命运的异己力量中解放出来,可以完全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自己,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开始自己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马克思所展望的共产主义社会无疑是非常美好的。但想要将其变成现实,却受到各方面的极大挑战,这也正是一部分人认为“共产主义不可实现”的把柄之所在。比如,其中挑战性最大的一个当属第二个特征了,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这就要求一个人要有极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对一个人而言无疑是件极为艰难的事情,又更何况是对于社会的每个成员呢。如果因此就有一部分就有一部分人不假思索地认为,共产主义是在瞎扯,根本没有任何现实的意义。那么,这部分人就完全是大错特错了。这就正如在一个茫芒大海上航行设不设灯塔的问题一样。不舍灯塔,四周将是一片漆黑,你只能是无头之蝇般地到处乱撞;设了灯塔,情况将会截然不同,你会因获得了参照而有了方向,从而使你不再迷失方向而朝着既定目标近乎直线似的快速行驶。相比之下,哪一个会更好呢?很显然,是有灯塔的那一种。而共产主义就是这里的灯塔,是我们追求自由自觉的社会的航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灯塔,它给我们提供了正确的方向,更照亮了我们未来的航程,让我们信心十足地继续航行。这或许就正是共产主义的现实指导意义之所在。
但仍有一点不可否认,这就是实现共产主义绝对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长期实践过程,这正是由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共产主义提出的较高,但又绝对是美好的、可实现的。为了实现他们,我们必须要从现在做起,从小处做起,步步为营,善于尝试和探索,逐步将它们达成。由于其中要尝试和探索,故曲折是难免的,需要我们去正确看待。
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主义则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准备和必由之路。这是由实现实现共产主义的长期性所决定的。很显然,对于很难完成的事情,我们不能一蹴而就,只能分阶段去攻。同样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而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确切地说,是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做好各方面准备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要为共产主义的早日实现,做好物质、精神、道德和其他各方面的准备,以期最终达到渠成水到般地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在中国正是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科学的再认识,才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体现了共产主义精神,在它的指导下才有中国20年改革的成功。共产主义正在为中国共产党人实践着,也只有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共产主义也才能最终实现, 实现共产主义无疑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之一。虽然在这次伟大的航程中充满着种种艰难,但只要有一颗必胜的坚定信念,就总会抵达共产主义的彼岸。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我们,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以现有的社会主义为基石,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
第四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认识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行动指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全国各族青年,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而奋斗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带领青年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充分调动和发挥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青年参加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以下简称共青团或团组织)是中国青年的先进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有力助手和后备军,是中国青年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大学校,是培养和造就“四有”青年的革命熔炉,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祖国的生力军。她的最终目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为争取民主自由,向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但都失败了。1921年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并将之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武装斗争,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共青团坚决响应党的号召,积极组织和发动中国青年,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同反动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战斗,无数革命青年用自己的鲜血和卓著的功勋,为共青团的历史谱写了不朽的篇章。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上,同样留下了共青团员和中国青年无私奉献的足迹,留下了可以告慰先人和彪炳千秋的伟业。我为我们的共青团感到自豪和骄傲!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 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 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可靠的,得力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培养青年学习共产主义,具备 优秀革命品质的大学校.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以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行动指南,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全国各族青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 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而奋斗.她是在中国共 产党领导下发展壮大的,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前列,有着光荣的历史.在建立新中国,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进程中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的 作用.
第五篇:对当代恐怖主义的认识
内容摘要:恐怖主义在21世纪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9.11事件与别斯兰人质危机,伦敦地铁爆炸事件与俄罗斯首都机场爆炸案,均牵动着世界各国的心弦。所以人们把恐怖主义称为“21世纪的政治瘟疫”,“一场永无休止的地下世界大战”,一点儿也不为过。国际恐怖主义就像一头“怪兽”,把它的触角伸到了地球上除南极以外的所有地方。恐怖主义在全世界的蔓延严重地危害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世界各国都开始着手打击恐怖主义,但对恐怖主义的打击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国际恐怖活动的特点决定了打击恐怖主义必须采取正确的国际战略并开展广泛和有效的国际合作.
关键词:恐怖活动 恐怖主义的特征 产生原因 危害 反恐策略
2013年9月,尼日利亚反政府武装“博科圣地”29日凌晨偷袭尼东北部一所大学的宿舍,杀害至少42名正在睡觉的学生,打伤另外18人。尼日利亚军方发言人埃利说,袭击目标是古日巴镇上的约贝州农业大学。古日巴镇距离约贝州首府达马图鲁大约50公里。约贝州农业大学校长马托说,袭击发生时间为29日凌晨1时许,多达50名学生在袭击中遇难。不过,关于遇难人数的说法尚无官方定论。尼日利亚军方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情报官员说,军方已经找到42具遗体,另外18名受伤学生已被送到达马图鲁专家医院。农业大学校长马托说,袭击发生后,其他1000多名注册学生逃离学校。这是恐怖分子制造的又一恐怖事件,又一次引起了人们的恐慌。
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恐怖组织及恐怖分子制造了多起恐怖事件,恐怖活动频繁。其中,2001年9月11日的“9·11”事件更是使恐怖活动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它以空前的破坏力、冲击力和影响力,给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国际关系、国际秩序带来深刻的变化,造成巨大损失,引起世人恐慌;它也迫使世界各国再度聚焦恐怖主义,重新评估恐怖主义危害,并把反恐纳入国家安全的战略层面。除此之外, 据初步统计,1990年至今,恐怖分子搞暗杀活动达100余次。全球共发生恐怖爆炸事件数十起,数百人被炸死,数千人被炸伤。例如,20世纪最大的人质事件发生在日本驻秘鲁大使官邸;以麻原彰晃为首的日本邪教组织“奥姆真理教”在东京地铁内制造的“沙林”毒气事件,造成12人死亡,5500人中毒。近年来,恐怖分子还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实施“超级恐怖活动”。美国《未来学家》杂志称,超级恐怖活动主要包括:用化学、生物武器和塑料炸药进行袭击;用电子手段故意破坏电脑的保密和应急系统。与此同时,世界上的恐怖组织也越来越多,其中以本·拉登为首的阿富汗基地组织(圣战组织)最为著名。全球的主要恐怖组织有1000多个,有“埃塔”、意大利“红色旅”、东突厥伊斯兰运动、奥姆真理教、日本“赤军”等恐怖组织,与以往相比有增加的趋势。
伦敦爆炸事件只是近几年出现的恐怖活动中的一件,只不过先是申奥成功,第二天即遭受恐怖袭击的时间安排让人颇有感触。然而就在伦敦发生爆炸案不久,埃及也同样发生了爆炸事件。一下子,世界似乎没有了安宁之地,任何地方都可能发生恐怖事件。但是,究竟是谁制造了这一起起的连环爆炸案?他又是出于什么目的?针对的对象到底是谁?如何正确地对待恐怖袭击、解决恐怖主义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留给了全世界纷纷提倡大力反恐的国家,以及热爱和平的人民。
关于恐怖主义,学者和专家们众说纷纭,对其概念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见解。但也有共同认识之处:认为恐怖主义是暴力行为,是恐怖分子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可以说,恐怖主义是实施者对非武装人员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通过将一定的对象置于恐怖之中,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行为。国际社会中某些组织或个人采取绑架、暗杀、投毒、爆炸、枪击、空中劫持、扣押人质等恐怖手段,企求实现其政治目标或某项具体要求的主张和行动。
当代的恐怖主义大概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兴起的,恐怖主义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恐怖主义具有巨大的破坏性、严重的违法性、政治性、恐惧性,还有宣扬性等本质特征。同时,恐怖主义还具有仇恨心理、狂热心里、报复心理等心理特征。每一次的恐怖主义活动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经济和财产损失以及人员的伤亡,并大肆宣扬,希望更多的人知道,恐怖主义旨在消灭对手和“震慑”他人以广泛地引起人们的恐惧心理,同时恐怖主义及恐怖活动是违反国际法律,同时也是不符合道义的,阻碍世界和平与发展。有些恐怖活动还带有一定的政治目的,例如对国家领导人的暗杀活动。恐怖分子组织实施恐怖活动,或怀着对政府和社会的报复心理,或带着一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仇恨心理,或带着一种狂热的兴趣,对社会造成损失和伤亡,并以此为乐趣实施恐怖活动,来满足恐怖分子自身的狂热心里。
为什么当代恐怖主义会如此泛滥,原因如下:
首先是恐怖主义活动自身的特点。实施恐怖主义活动,人员和装备要求简单,机动灵活,行动机动性强,所以恐怖主义活动的成功性较大。以致于恐怖分子制造了多起骇人听闻的恐怖事件。 其次,国际经济发展不平衡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存在是恐怖主义滋生的国际根源。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给世界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对于大部分经济十分落后、生产力极不发达、文化十分落后的一些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也给这些国家带来了国家发展进步的阻碍因素,资源被掠夺,发展机会的不均等,国际利益分配的不公平,从而引起了严重的贫富差距和知识科技发展的差距,使这些国家和地区日益贫穷和边缘化,引起了当地人民的不满和仇恨情绪。同时西方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也引起一些穆斯林国家和民族、下层的贫穷边缘民众的仇视和报复,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渗透,产生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矛盾和冲突,很多恐怖活动美国首当其冲,从而很容易引发恐怖主义。
再次,恐怖主义泛滥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国内原因,对于一些不发达国家,国家内部存在着严重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出现了两极分化,还有一些政教合一的国家,出现了宗教矛盾政治化、政治矛盾宗教化的现象,还有由于文化精神、宗教信仰的不同也时常成为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
第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为恐怖主义的蔓延与泛滥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为恐怖组织的武器更新换代提供了基础,使恐怖主义如虎添翼,使其武器装备突飞猛进,从而出现了超级恐怖主义和网络恐怖主义,例如,用化学、生物武器和塑料炸药进行袭击;用电子手段故意破坏电脑的保密和应急系统,由此,当代恐怖主义更为泛滥。
第五,现代传媒的推波助澜作用也成为恐怖主义泛滥的原因。在实施恐怖行动过程中,大众传播媒介被用来作为扩大恐怖影响的有力武器。现代大众传媒的即时性、纪实性、直观性、扩散性、同步报道和机械复制功能可以使事件在极短的时间内甚至在发生的同时就传达给全世界。另外,就媒体本身对社会的影响和能够左右舆论走向而言,它反过来又能影响事态的发展。这样传媒与新闻事件之间本身就形成了一种互动的关系,任何耸人听闻的恐怖活动必定引发媒体争先恐后的宣传报道,而这正好达到了恐怖分子原本的目的:使恐怖活动超出其本身所具有的破坏力和影响力。
最后,还有国际社会反恐行动的不利也是恐怖主义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国际反恐合作最大的障碍就是没有形成关于打击恐怖主义的共识,这经常会导致一些国家假借“反恐”之名去支持另一拨分裂势力,干涉别国内政,令反恐形势越反越恐。
近些年来,恐怖主义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恐怖组织和恐怖活动的全球化,恐怖主义活动范围,已从西欧、中东、拉美三大热点地区向全球各地区和国家蔓延,已有100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受其危害。著名的恐怖组织有联邦德国的“红色旅”、法国的“直接行动”、美国的“地下气象组织”、“北爱尔兰共和军”、西班牙的“埃塔”等。
恐怖形式的多样性和手段的残酷性,由传统的绑架、劫持人质与暗杀等方式到使用爆炸、袭击、劫持以及生化武器和网络恐怖主义等。此外,当前恐怖主义的活动策略也在不断变化,手法越来越野蛮、残暴,以致于不择手段。在袭击方式上以“人体炸弹”和“汽车炸弹”等自杀性恐怖爆炸最为“流行”,并多以“连环”爆炸来增强恐怖效果。
社会危害综合化,恐怖主义危害仍在不断扩大。常规恐怖活动已经显示了它的杀伤性与破坏力,每年死于恐怖活动的人数有增无减。恐怖活动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经济和财产损失。与此同时,人们更加关注大规模杀伤性恐怖主义出现的可能。
国际恐怖势力在袭击美国的同时,也将袭击矛头对准美国的盟友。以“基地”组织为首的国际恐怖势力多年来一直以美国为首要袭击目标,虽然阿富汗战争使“基地”组织遭受沉重打击,但其视美国为首要敌人的目标并未改变。在他们看来,只有打垮美国,才有可能将西方势力从中东乃至伊斯兰世界驱逐出去,从而实现其建立伊斯兰神权政治统治的最终目标。
恐怖主义和恐怖活动给世界和人民带来的极大地危害,跟黑社会相比,恐怖主义对国家、社会的危害要大得多,它不仅有组织、有制度,更因带有政治目的导致了极端与疯狂。再加上恐怖主义的存在与民族、宗教矛盾以及复杂的国际形势密不可分,这也注定了反恐怖斗争的复杂与艰巨。恐怖主义影响周边国家的安全;严重破坏了各国的民族和睦,引发社会动荡;极大地阻碍了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影响一些国家世俗政府形象,造成政局动荡、社会不安;破坏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等。例如,“9·11”事件虽只是针对美国的恐怖活动,但却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据联合国估计,此次事件将使世界经济发展放慢1个百分点,损失高达3000多亿美元。在2800多死亡人员中,涉及的国家多达几十个。
恐怖主义的发生发展有着十分复杂的社会历史根源,标本兼治全面防范打击恐怖主义或者说反恐斗争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所以,国际社会应该:
加强联合国在国际反恐怖斗争中的主导作用。反恐斗争既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这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为了解决当前反恐斗争中存在的问题,使国际反恐合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联合国不仅要发挥更大作用,而且要起主导作用。
加大对恐怖主义产生根源的研究,从挖掘恐怖主义的根源着手加强综合治理。恐怖主义在各种措施的严厉打击下仍在泛滥,还有其根源问题。贫困、贫富差距、国际关系中的不公正现象以及社会动荡不安、种族部族冲突等,在一定条件下成为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一些副作用还在加深加重这些问题。要彻底铲除恐怖主义,就必须采取综合治理。在武力打击的同时做好安抚工作,努力复苏恐怖主义策源地的经济,建立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和平、公正、合理、和谐的国际新秩序,才可以从根本上消灭国际恐怖主义。在打击各种现存恐怖主义的同时,更应注重解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不平衡,缓解国际社会矛盾,减少冲突,防止潜在恐怖主义的出现。
加强对反恐手段和方法的研究,冷战以后,国际社会反恐怖主义主要采用的是“以暴制暴”的方式,即对恐怖活动进行强有力的打击和制裁,并用武力将之征服。这一方式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也招致了许多非议。所以要加大对反恐手段的综合研究,创新反恐策略,是反恐斗争更为有效,切实遏制恐怖主义的泛滥。
加强各国之间的反恐斗争的合作,随着国际恐怖活动不断成为全球化现象,各国应该在国际范围内寻求与他国的广泛合作。在当今国际社会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利益交织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恐怖活动所引起的恐怖效应也越来越呈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势,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超脱于外而高枕无忧,所以,反恐斗争世界各国责无旁贷。只有这样才能维护世界和平,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