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让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全文)

让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全文)

让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第一篇:让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数学贴近生活征文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数学贴近生活阳城县第三小学马晓波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让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

第一篇:让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

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数学贴近生活

征文

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数学贴近生活

阳城县第三小学马晓波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

一、结合生活实际,合理组织教材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集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有时教材中的例题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比如加工零件、工程问题等方面的知识,与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相比,教材内容的更新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例如教学乘法:一个粮店一天售出面粉8袋,每袋25千克,一共售出面粉多少千克?这样一道例题学生感觉与自己生活比较远,与自己的关系又不是很密切,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于是我利用课后的一道练习题为例,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延伸开来。开始我就让学生猜测 1

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的流掉多少千克水?同学们一听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类似的事情,于是兴致盎然:有的猜测5千克,有的猜测10千克,还有猜测20千克的。一个漏水的龙头一天流掉10千克,一个月(30天)会流掉多少千克水?学生马上算出300千克。随着计算结果的出现,学生不觉吃惊:这么多呀!这道题来源于生活所以他们感觉不难,而且有趣,同时也受到了节约用水的教育。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巧用生活理念,构建数学课堂

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学生能迅速进入思维发展的“最近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数学教学应考虑学生的生活基础,努力在学生生活与数学生活之间建立一种相似或相对的联系,这样学生更有构建的基础和探究的动力,在激发探究兴趣的同时,指点出探究的方向。如教学“购物策略”时,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师:三家“德克士”分别推出了优惠策略,你说去哪家最合算?

出示优惠策略:甲店(一律九折优惠)

乙店(消费30元以上八折优惠)

丙店(消费10元返现金1元)

问:去哪家合算?理解了各店优惠策略的含义后,学生展开讨论,并通过举例很快找到答案,如果消费30元以下,去甲店合算,

消费30元以上,则去乙店合算。通过讨论与交流,学生逐步发现如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商家,体会到数学是帮助人们作出判断和进行决策的工具。

又如在教学“利息”这一课时,课前从学生的压岁钱入手,提出“怎样处理这些钱”“存入银行有什么好处”等问题,让学生理解储蓄的意义。然后安排学生到银行调查一下利率或亲自存一次钱。这对于提高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都有积极意义。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三、创设生活情景,增添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并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例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时,从学生熟悉的400米接力赛引入课题,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便被调动起来了。接着, 用龟兔赛跑的故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利用多媒体动态的展示其过程,学生始终被故事牵引着。又如在教学最大公因数时,我将抽象的“最大公因数”这一概念生活化,创设了“帮学校买地砖,该买怎样的地砖,铺起来既美观又大方,同时又实惠。”这样一个问

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使学生觉得所学的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有作用的。

四、加强实践操作,培养应用能力

要把课堂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往往被错综复杂的生活现实所难住。这就要加强实践操作,培养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例如,教了“比和比例”后,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要学生测量计算操场边的旗杆的高。旗杆那么高,如何测量?多数同学摇头,少数几个窃窃私语,提出爬上去量,但是两手抱着旗杆怎么量?有人提议拿绳子,先用绳子量杆,下来后再量绳子。这可是个好办法,可如何上去?这时我取来一根长2米的竹竿,笔直插在操场上。这时正阳光灿烂,马上出现了竹竿的影子,量得这影子长1米。于是我启发学生思考:从竿长是影子的2倍,你能想出测量旗杆高的办法吗?学生想出:旗杆高也是它的影长的2倍。(教师补充“在同一时间内”。)这个想法得到肯定后,学生们很快从测量旗杆影的长,算出了旗杆高。接着,教师又说:“你们能用比例写出一个求旗杆高公式吗?于是得出:竿长:竿影长=旗杆高:旗杆影长;或:旗杆高:竿长=旗杆影长:竿影长。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

五、家庭作业设计,贴近学生生活

家庭作业是教师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传统的家庭作业形式封闭单一,内容是课堂作业的重复,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学生把家庭作业看作是一种负担,影响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在教学中注意改变家庭作业的内容和形

式,把家庭作业融入学生的生活,使家庭作业成为数学与生活的纽带。例如,当学习了“统计”后,我安排学生分小组,调查全校各班人数情况,并将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学习完表面积的概念后,我布置了这样的家庭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选择你喜欢的长方体物体,把他们的表面积或用料算出来,明天汇报,看谁完成得出色!”第二天,学生纷纷把自己的作业呈现在大家面前:

生1:我测量了家中洗衣机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也就是洗衣机的长、宽、高。经过分析、比较,我发现只要测量出三个不同的面的长、宽就可以算出它的表面积了。

生2:我想知道家中的冰箱的表面积。通过测量我发现我们家冰箱的上面和下面是正方形的,还有另外四个面也就是前、后、左、右的面积都相等。

生3:我想知道我家长方体玻璃鱼缸的用料,其实只要求五个面的面积就行了。

课后,我与学生交流,学生说:“老师,我喜欢这样的作业,我觉得让我们实际去查查、量量、算算,既动了手,又动了脑。”“老师,我现在更喜欢数学了,因为我觉得它很有用,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种有意义的家庭作业,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的发展。

数学教师应该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应该将课堂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努力寻找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

到生活中去,去体验、去感受,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真正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第二篇:让数学与生活更贴近 “数学与交通――相遇” 教学设计与反思

让数学与生活更贴近

“数学与交通――相遇” 教学设计与反思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与交通”中的第一课。课后我进行了反思,从中也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具体分析如下: 相遇问题这节课的教学是学生在掌握行程问题基本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理解相遇问题的运动特点、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并能解答简单的相关问题。原来人教版的教材在学生理解了相遇问题的基本特征之后,分了两个步骤:①已知两物体的运动速度和相遇时间,求路程。②已知两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路程,求相遇时间。而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北师大版教材直接进入第二步骤的学习,在这内容上有了一定的跨度,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本课教材给学生提供了“送材料”的情境,通过简单的路线图等方式呈现了速度路程等信息。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去解决3个问题:

①让学生根据两辆车的速度信息进行估计,在哪个地方相遇。 ②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③解决“相遇地点离遗址公园有多远”实际上就是求面包车行驶的路程。 我改变教学情境,将本班的学生设为本堂课的主人公,利用学生常见的上学、放学的相遇情境,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从而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任务。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思维水平的发展,他们的学习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去课堂学习这一重要途径外,几乎每个学生都有通过其它途径接受信息、积累知识的能力。同时,他们已经在三年级接触了简单的行程问题,四年级上册,学生就真正的开始学习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并用三者的数量关系来解决行程问题。而本节课正是运用这些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进行相遇问题的探究。而且本节课学生对相遇问题的理解也有难度,所以我想只有站在学生学习的起点上,尊重学生发展的基础上多设计一些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操作过程中,使所有学生通过本堂课都能有所收获。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编写的特点,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出发,制定了一体化的目标:

1、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3、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我将本课重点制定为: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难点制定为:对相遇问题中速度不同、时间相同的

数量关系的分析。

如下是我对这节课的教法学法体现:

1、突出主体与注重体验

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同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基于这一观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在学生体验相遇问题中两人或两物体运动的速度不一样,但所用的时间相同这一难点,让学生模仿相遇过程和用手势表示相遇过程,使学生体验并理解。有助于学生对难点的突破。再如:学生对相遇问题中路程、时间的变化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从线段图入手帮助学生理解。这里并没有把线段图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把“指挥棒”交给学生,“如果我们用线段图来将相遇问题的过程表示出来,你们说应该先画什么?后画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就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2、鼓励探究,自主探索

《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基于这一观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经历画线段图之后,提出“你现在最想知道什么?”这一问题鼓励学生自主地从线段图上寻找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从而引出出发后几分相遇。所以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自主探索,寻求解题的方法。 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三个环节:

一、复习旧知—引出事例—导入新课

二、模拟情景—发现问题—探究新知

三、巩固新知—课外延伸—总结深化

在第一个环节中,首先引出班里一对好朋友李好和赵科颖。课件出示“李好从家里坐车出发,每时走40千米,走了0.5小时,到达赵科颖家,通过这些条件谁能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会说:“共走了多少千米?”实际上求的是什么?是路程,从而引出已学过的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利用学生们所熟悉的同学引出旧知,不仅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达到了复习旧知的目的。然后出示“有一天,赵科颖放学回家打开书包发现不小心将同桌李好的作业本带回了家,她赶紧打电话给李好,两人商量了一会儿。如果步行的话,有几种方法可以让赵科颖将作业本还给李好呢?这一情景用学生经常碰到的问题入手,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学生可能会想到:①赵科颖将作业本送到李好家。②李好到赵科颖家去取。③两人同时出发,约定路线,拿到作业本。经过商量,认为第三种方法最省时间。这时教师小结:赵科颖到李好家的这一段路,可以一个人走完,也可以有两个人一起走完,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个人或物体运动的行程问题,引出新课。(板书:相遇)

第二个环节,我设计让赵科颖和李好模仿相遇过程和学生用手势表示相遇过程两个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加深对相遇问题的理解,感受到所谓“相

遇”就是两人或两个物体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而行,在途中相遇这样一个过程,在学生脑袋里建立一个清晰的相遇问题的模型,然后接着问:“刚才在赵科颖和李好走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这时学生发现赵科颖的速度快,李好的速度慢;他们俩所走的路程就是两家之间的距离。或者学生还能发现“从出发到相遇两人用的时间一样”,这时课件出示路线图让学生根据两人的速度信息估计在哪里相遇。因为赵科颖的速度快所以相遇地点应该在离李好家近的地方。理解“两人所用时间一样“是本节课的难点,班里大部分学生对这一问题还不理解。所以,通过课件播放路线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

在学生观看路线图的过程中,分了三个小步骤。首先,播放一分钟赵科颖和李好所走的路程,提问:赵科颖走了多少千米?李好走了多少千米?用了多少时间?其次,继续行走了1分钟,用了多少时间?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两人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但为什么相同呢?这又引起了学生思维上的冲突,这时再将课件重放一遍,学生就会发现她们是同时走同时停的,从出发到相遇他们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这一难点在学生观看中,探索中自然而然的突破了。

紧接着,我设计结合线段图讨论分析“如果老师用线段图来表示他们相遇的过程,你们想怎么画?”数学教学中,运用线段图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解决某些具体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数学的思考”并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知识经验出发,自主构造线段图,增强学生运用线段图的自觉性。通过学生的思考和老师的操作,完成线段图。“看见这个线段图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根据数学信息说一说你最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回答会出现两种情况。方案A:如果学生提出李好走了多少千米?赵科颖走了多少千米?我还继续追问要知道他们所走的路程还要知道什么?引出要知道两人所走的时间。方案B:如果学生直接提出“两人走了几时”这时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及时地肯定和表扬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此问题的探讨。这也正是本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要帮助学生理解知道两人所走的路程和速度,还应知道走这段路所要用的时间,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来解决。因为,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速度×时间=路程。求时间要逆向思考,所以要引导学生体会用方程解决问题,所以老师带领学生探索如何用方程来解决,首先寻找等量关系,赵科颖走的路程+李好走的路程=50千米。基于学生在前面的环节已充分理解两人所用时间相同,设所走时间为“x”,列方程60x+40x=50从而求出时间。在学生发现用方程解决比较简便之后追问:“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这时,学生有可能出现用方程(60+40)x=50来解决,或者用算术方法解决,要引导学生理解在两人相对行走的过程中,他们每时共行走60+40千米,两人相遇时所走的路程的和是50千米。 求出几时走50千米,就是几时相遇,列式为:50÷(60+40)。对于这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教师应给予充分的

肯定和较高的评价,从而调动其他学生解题的积极性,体现方法的多样化。

本环节我注重营造一个认知、生活、情感等协调互动、共同融洽的多层次的大课堂,使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理解相遇问题。

在第三个环节中,我从学生出发,由浅入深设计笑笑了两个题目。

题目一:在一次跑步中,淘气每秒跑6米,笑笑每秒跑4米,两人从50米跑道两端迎面同时起跑,几秒后相遇?这道题有意让学生通过对相遇问题的理解来独立解决,达到巩固的目的。

题目二:淘气3秒跑18米,笑笑2秒跑8米,两人从50米跑道两端迎面同时起跑,几秒后相遇?本题在上一道习题的基础上讲速度作为隐含条件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所给条件先求出两人的速度,再求几秒后相遇。

两道习题在学生感知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巩固训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思路,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全课总结时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谈学习收获,这样可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的收获不仅只有知识,还包括能力、方法、情感等,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的来说,本节课我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近了学生的心理距离,学生接受起来比较主动,消除了以往应用题给他们带来了“恐惧感”。学习气氛是轻松的、愉悦的、课堂是开放的、生成的,真正实现让学生成为主人。课后之余,我把“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不仅体现在行程问题上,而且在诸多如:两人同时打一篇稿件,几分后打完;两个工程队共修一条路,几天修完?等等,这些问题也可用“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来解决。针对这一点,我在下一节课设计了让学生解决这类问题,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第三篇:让生活贴近教学,点亮初中政治课

摘 要:从初中政治一线教师视角出发,将生活实践引入政治教学,让生活贴近教学,点亮初中政治课,让初中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政治理论和感悟生活真谛,将内在政治理论外化为生活实践,打造高效的初中政治课堂。

关键词:生活教学;初中政治;政治课堂

初中政治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学习,更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初中政治课程中,能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是政治教学的目标,这就需要贴近生活进行教学,秉持政治来源于生活,又还原于生活的理念,让生活贴近政治课教学,点亮初中政治课教学活动,提高初中政治课教学质量,有机联系政治理论和生活实践开展课程教学活动。

一、结合生活实践点亮政治课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可以针对生活实践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只是初中生由于各方面因素限制,尚不能形成全面、透彻的观点。这就需要初中政治教师做好对初中生的引导工作,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实践现象和问题,为初中生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指导初中生应用所学政治理论,分析、理解和解决实际现象和问题。

举例来说,笔者在初中一年级下册《法不可违》的政治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将《法制社会》节目的视频播放给初中生,让初中生自己从视频中得出结论:谁都不能违法。教师告诉初中生,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都是不能违法的,违法行为按照对社会造成危害的程度,可以划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同时,要求初中生结合所看视频中违法行为表现出的特征,从教材中梳理违法行为不同类型各自的特征,并对节目视频中的违法行为特征进行辨别。通过笔者对生活实践中的案例导入,初中生瞬间燃起了学习热情,积极投入到政治学习中,激发了学习情感,让政治课堂充满了活力。

二、结合生活时事点亮政治课

初中政治课的教材内容是相对有限的,其中的理论知识点都是精练记录的,大部分的教学内容是需要教师进行补充说明的,尤其是很多初中教材中的案例由于编写时间关系,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很多初中生反应教材内容不是生活时事,感觉和自己没有很大关系,导致丧失了学习兴趣,甚至有的初中生怀疑政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这就需要教师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政治教学时事政治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初中生政治学习兴趣,引导初中生应用所学政治理论解释时事政治。

举例来说,有些学生竟然对我国现任领导阶层一无所知,这大大制约了学生政治素养的培养,也不利于政治课堂教学。随后,笔者就非常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时事政治教学,利用政治理论向学生分析当前时事政治局势,让初中生能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培养初中生政治素养,增强初中生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精神,对初中政治课学习是有益的。

三、结合生活乡土点亮政治课

初中政治课教学首要目标就是培养初中生爱国主义情操,很多初中生都知道要爱国,但是在真正践行爱国主义时,往往不知道从何下手。笔者认为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初中生接触最多的生活乡土来激发初中生的爱国情操,首先热爱自己的乡土,然后再去思考如何爱国,这种层次性的教学方式很受初中生的青睐。

“有国才有家”这句话的意思我们都懂,但是真正让我们践行的时候,我们却没能做的足够好。在初中政治爱国主义教育中,笔者向初中生播放我国国庆大阅兵仪式,宏大的阅兵仪式深深震撼着初中生,他们也被雄伟的场景所吸引。此时,笔者向初中生设问:我们的近代史是怎样的?我们能够走向当前发展阶段,应该铭记哪些历史?那么,先从我们日常接触的乡土看,从大家记事起,乡土有哪些变化是你们记得的?你认为是什么促使乡土发生变化了呢?我们作为初中生,可以做哪些事情呢?这一系列的问题,敲击着初中生的心灵,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思考何为国,何为家,应该怎样爱国,需要做些什么?这样的政治课堂教学,深受初中生喜欢,他们感觉自己是“活着的”。

四、结合生活兴趣点亮政治课

初中政治课在过去对于初中生而言,是一门枯燥乏味而又需要死记硬背的课程,几乎丧失了初中生政治学习兴趣。但是,初中政治课程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高度融合的课程,和我们的生活是关系密切的,只要初中生在学习中深入掌握理论知识,应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就会变得非常有趣,也利于初中生理解政治理论知识,调动初中生政治热情,培养初中生政治兴趣,养成初中生政治素养,初中生就会自主探究学习政治课程。

笔者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充分考虑初中生兴趣爱好,以初中生的生活兴趣和政治理论的结合点为教学切入点,以初中生广泛感兴趣的话题为导入,将新课中的政治理论知识点融合在兴趣教学活动,这样初中生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还能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进一步阐释和掌握政治理论,同时也进一步扩展了初中生的兴趣爱好,这种教学模式是一种良性循环,基于兴趣出发阐释政治理论,延伸政治理论实践和扩展初中生兴趣,获得政治教学多赢结果。

参考文献:

吴越宏.试论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J].吉林教育,2015(01).

编辑 王团兰

第四篇: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我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法及体会

三户刘小学数学教师:liuyun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维度,适时有效地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自悟、自得,从而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和谐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谈谈我校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法及体会。

一 选取内容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可操作性强。

数学实践活动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活动,是教师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这个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是其年龄段感兴趣,做得了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活动中更好地积累经验,感悟、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调动学习情感,为今后更有效地学习打好基础。

本学期我们在一年级学生中开展了“问题银行”活动,提供探究性学习场所,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问题。学生通过同学间的合作、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找课外书等途径,让学生从以往什么都是“老师说”的怪圈中跳出来,从小养成积极思考,敢于探索的良好品质。活动中,同学共提出不同问题100多条,一年四班黄悦同学一人提出八个问题,表现出了良好的问题意识和求异思维能力。二年级开展了“我家的数字”活动,同学们通过度一度,量一量,对书本上介绍的长度单位的认识由抽象到直观。并通过电脑合成、手抄报等形式展示了各自的才能

三年级“寻找家中的周长”;四年级“生日派对方案”;五年级“我的设计”;六年级“走出课堂、走进银行”等,这些活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拓展。反过来又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主动、生动、互动的效果,使课堂教学从“掌握型”走向“创新型”,为同学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开辟了广阔天地。

二、活动过程中,及时交流,互相启发,逐步完善。

数学实践活动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活动过程。再小的活动都不可能一下子完成。要经历确定活动目标、内容——拟定活动计划——组织具体实施——交流反馈评价等程序。在活动过程中,既要放手让学生去体验,去创造,又要及时反馈、及时指导,还要有一定的时间保证。例如,在学完《圆的认识》后,为使学生能灵活、正确使用圆规画圆,进一步了解圆心、直径、半径等名词,鼓励学生画一幅以圆为主流的平面图。学生作业交上来后,有简笔画、水彩画、想象画、漫画等,种类繁多,色彩鲜艳。但构思比较简单,主题欠鲜明,只是大大小小圆的组合,寓意欠深刻。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并不急于品头论足,而是适时组织同学在小组、全班范围交流创作的意念、创作过程及创作体会。从而感受别人思维的不同。互向启发,逐步完善自己的作品。最后,一批主题鲜明,构思新颖,时代感强的作品脱颖而出。这样,活动让学生经历了失败、尝试了方法、体验了过程,这就是收获!更重要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实践活动给学生带来了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及知识、能力方面的提高与发展。

三、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而不仅仅是结果。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己进行的合作学习活动。实践活动的开展,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了解、关注,并试着去分析解决自己所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我们看来可能是幼稚的,没有意义的,而有些问题是他们根本无法解决的。但我们更明白,综合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不是只

为了让学生真正解决某个实际问题,更不是要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而是注重在关注并试图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是怎样发现问题的,是怎样思考并试图解决问题的,在关注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学生的身心、情感、思维、态度都有了哪些变化。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自己,关爱生活、发展自己,这才是开展实践活动的目标所在。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时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学习《统计表、统计图的整理和复习》时,我们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调查访问、翻阅书报、杂志、课外书获得信息,巧妙地制成统计图或统计表。在这一活动中,数学知识不再是脱离生活的各种练习,而是充分体现实践活动的再创造。情感体验伴随着活动的始终。

因此,他们敏锐的新闻触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良好的审美观念等,展现了现代孩子超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现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另外,在每次活动中,我们都十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保护每一个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学生在活动中互相交流,在评价中点燃思维的火花,拓展知识的视野,了解斑斓的世界,共享成功的喜悦。

(二) 师生互动,有助于教师观念更新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居高临下的师道尊严受到冲击。综合实践活动毕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它面向的不仅仅是学生,而是更广阔的生活世界,在纷杂的世界里,学生是学生,教师也是学生。而在某些方面,学生比老师更富有想象,创新能力更强。这就意味着老师要向学生学习,让师生关系真正走向平等。使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认真反思,调整自己,以适应新的形势。六年级同学的《环市中路行车情况统计表》、《我国搜寻飞行员王伟派出舰船、飞机数量统计图》等,表现了现代孩子对社会的关注。他们已不再只是向老师学习加、减、乘、除运算的小不点,而是关注社会大家庭的一分子。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老师作用的最大发挥,是为学生在自由空间的自由展现创设良好的氛围,提供广阔的空间。给学生信心,相信学生自己有能力,能做好。老师自己要虚心,不先入为主,不存偏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尊重学生个性,尊重人与人的差异,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而不能强求一律,厚此薄彼,建立真正平等的师生关系。二 学身边的数学,学生有浓厚的兴趣

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参与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的作用,培养学生自觉地把数学应用于实际的意识和态度,使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手中的工具,体会到数学巨大的应用价值。二年级学过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后,通过量一量家人的身高,家用电器的长、宽等,培养了学生的数感,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三年级“寻找家中的周长”,五年级的“我的设计”等把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得到提高。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把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联系,体会到数学的社会价值,还可以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实践中使知识得到升 华。学生觉得,他们今天的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真正实现了愿学、乐学、会学。

(三) 综合利用知识,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综合起来。能培养学生这几方面的能力:一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二是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更重要的是,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

等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是21世纪拔尖人才所必须的素质,也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学科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内容及方式,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在实践和探索中我们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应在知识应用中强调灵活应用的意识;不仅要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还要让学生去发现和研究问题;不仅要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要在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感悟学习思想和方法。

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

——我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法及体会

三 户 刘 小 学 任课教师:liuyun

第五篇: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让品德贴近生活化

杨卫红

《课程标准》要求,品德与社会学科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营造开放式氛围。实施开放式教学,就是要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打破课程局限,放手让学生参与实践,使教学活动与自然、生活、社会进行信息交换,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品德与社会担负着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任务,给小学生提出具体的行为要求,教会了小学生一些行为方式,培养她们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那么怎样完成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呢?

一、导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也说明了上课的导入是上好课的关键环节。成功教学导入对上好一节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成功的导课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引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的期待心理和求知欲望,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从课外转移到课内,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心理氛围。因此,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教师应设计出诸如影片导入、故事导入、音乐导入、谜语导入、等导入课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改革开放的内容时,先让学生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在优美的乐曲声中,老师及时提问:歌词中两次提到的“老人”指谁?1979年和1992年分别发生了哪两个“春天的故事”?学生情绪激奋,跃跃欲试,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通过导入,学生对本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兴趣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所以我们在导入新课时,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情景,把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迅速地吸引到课堂教学中。为使导课激情有趣,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导课材料的选用应注意典型和真实性;二是导课的信息材料与教学内容必须有内在联系,能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教学内容上;三是导课的问题设计应在学生的生活体验范围内或学生现有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所能达到的程度,不能太难太抽象。

二、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再现生活

杜威有句名言:“教育即生活。”我们的教育如果背离了小学生真实的生活,就会失去它的实效性与生活化功能,从而最终丧失它应有的教育价值,只有把德育教育融入生活实践,德育才有血有肉,充满生机。学生从一踏进校门,就开始进入了一个特定的社会,开始他们成长的实践。在这个特定的社会中,教师作为引导者,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活动,吸引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实践过程,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成功,感受失败,培养自强,实现创造。如:结合学校开展的活动,我让学生自由成立小队,以社会小主人的姿态投入到“环保小卫士”、“和平使者”、“小小志愿者”等的一系列假日小小队活动中。在“环保小卫士”活动中,队员们积极投入到“小手保护大地球”的行动中,捡拾白色垃圾、作环保调查、宣传环保知识等,在如何处理废旧电池上展开讨论;在“和平使者”活动中,感受战乱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在“小小志愿者” 活动中,发起毕业后捐书捐款倡议书等。队员们用自己的言行美化着生活,为社会大家庭做着自己的贡献,体验到了自身的价值,铸造了高尚的情操。

三、教学活动化,活动生活化,凸显活动性

真正的教育必须是震撼心灵的教育,且教育的永恒动力来自两方面:一是人性的需要,一是社会的需要。传统美德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也是教育取之不尽的宝藏。但时代在发展,一切的观念也会随之变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提出“学会生存”之后,又在1989年召开的关于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倡导“学会关心”的理念,报告明确指出:应当教育青少年从只关心自己的圈子里跳出来,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经济、生态利益,关心全球的生活条件,关心家庭、朋友和同行,关心自己和自己的健康。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从过去的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让学生回归生活,回到生活实际中去体验,在体验中学会分辨是非,从而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会判断。如:我校近年开展了“开放课堂”的教育模式,我设计了一个课题是“设计一个环保方案”,于是我将每班学生分成了8个调查小组,让他们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帮助下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展开社会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在调查的过程中,我还让他们用日记的方式写下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同时我还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情感变化,他们除了惊讶天门的变化之大之外,他们还体验到:“自己现有的知识不够用,今后一定要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充实自己”;“原来自己的家乡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只是有些还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今后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把天门装扮的更加美丽、漂亮”;“我认为人与人之间一定要团结友爱,互相尊敬才能把事情做好”;“我觉得如果你要采访别人,你对别人有了礼貌的话,别人也会很乐意帮你解决疑难问题,否则的话,谁也不会理你的”;“我觉得有些市民太不讲卫生了,随地乱扔垃圾,我建议这些人应该多学些环保知识”;“如果每个人少用些一次性的筷子、碗碟,相信我们将会节约更多的资源”……从学生的这些体验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通过活动能够对事物的是非、好坏、美丑、善恶进行辨别和评价,从而产生相应的爱憎,还可以看到道德情感、爱国情感、爱学习、关心他人、学会与他人交往等的情感在学生的心中得到升华。

四、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地位,构建师生互动型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当然,力图改变现状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也很多。所有的探索必须面对的同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地位,成为课堂的主人。

我国现代教学论确立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在教学中应有积极性、主动性,认为学生是教学环境的主人,创造良好教学环境的一切工作几乎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支持和合作。师生互动型教学就是此种教学论的现实表现,它的实质是在教学中解放学生,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获得主体性的发展。我结合自己在课程改革实践中的摸索,把课堂中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深有体会地浅谈几点认识:

1、社会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未来教师角色作了这样的描述: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激励、鼓舞。要适应这种转变,教师应由传递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新世纪呼唤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行为。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教育要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即师生角色的转变。

2、构建师生互动,创设和谐氛围。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可以说,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而应该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师生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在短短的课改实践中,对此笔者深有体会。通过一堂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孩子们在一种和谐、宽和、放松的精神状态下学习,他们才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争论;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特点有了张扬的空间并得以实现。在这个短短的过程中,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之间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了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实现了教学相长。

3、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成为主人。

本次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探求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其中以活动性为主。新教材有许多章节都需要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果没有活动,这项目标就落实不了。由于思想品德课程,贴近学生生活,因此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的作用,开展与此有关的活动课是学生主体地位发挥的有效方式。在教学中,我把活动课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如开展歌曲比赛、编写调查报告、现身说法、辩论会、演讲比赛、撰写学生小论文等。另外,思想品德课程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强调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探究性、体验性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开动脑筋,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设计问题、设计活动上。在课改实践中对此我也有不少心得。比如在设计做人要自尊、成功要自信时,我提前让学生调查自己或身边同学的事关自尊、自信的事例,搜集资料,课堂上展示成果。有的学生用表格进行归纳,有的学生编歌谣演唱,有的学生写心得体会等。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学习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思维、学习方法、各种能力及其学习的主体地位相并体现出来,进而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成功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轻松和愉悦。 以人为本,以知导行

新课程“品德与社会”是原课程“品德”与“社会”二者的有机统一。它强化了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强调教育与儿童的社会生活相结合正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在新课程中的具体体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自己也希望能成为公众的焦点,学习的榜样,让榜样起带头和示范作用,去感染学生。

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这一主题中《伟大的先人》时,活动前,组织学生调查收集相关资料,①问周边的人,是否知道孔子、司马迁,对他们了解些什么?要求每位学生至少询问五个人,并做好记录。②汇报统计调查的情况(知道孔子、司马迁的百分比),然后引导学生整理和归纳统计结果。由此,思考为什么孔子、司马迁离我们那么久了,还有那么多人知道他们、纪念他们?让学生阅读教材上有关他们的介绍,并进一步提出自己的困惑和想了解的问题。在引导学生走进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至圣先师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的至理名言,和他开创中华民族教育事业的不朽伟绩;认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伟大史学家——司马迁,他以顽强的毅力,非凡的学识,为中华民族留下保贵的遗产——《史记》。而在中国历史上还有许多像司马迁一样,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坚忍不拔的努力着,奋斗着,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和光辉的形象。如:李时珍27年完成《本草纲目》、司马迁19年编写《资治通鉴》、孙思邈10年写了《齐民要术》等等。这些具体事例,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自己去收集相关资料,然后,通过讨论、交流,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一段段精彩纷呈的故事,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赞歌,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也会从内心深处严格要求自己,以先人为榜样,从小事做起。

新课程的实施,它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前所未有、施展才华的发展空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顺应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实现自身角色和作用的根本转换,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知识构建和意义创造的过程。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的开放性,必将引起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的变化,从而改变过去从教材到课堂封闭这种单一的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形式,真正实现从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地加强育人教育。当然,开放的内涵还有很多,等待着我们进一步地去探索。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