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病历报告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下,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通过报告的方式,用于记录工作内容。怎么样才能写出优质的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腰椎间盘突出病历报告》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腰椎间盘突出病历报告
腰椎间盘突出病历
患者李明,男性,46岁,汉族,已婚,农民,主诉:腰部疼痛3年余,加重伴左下肢放射性疼痛1周。于2016/01/12 08:47以“腰椎间盘突出”收住入院。
一、病例特点:
1.病史:患者自述于入院前3年前因劳累后出现腰部疼痛不适,同时伴腰部僵硬感,尤以弯腰及侧腰时加重,休息后减轻,疼痛呈间断性,当时在当地卫生院就诊,给予活血止痛的药物(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口服后症状有所好转,以后间断性发作。于本次入院前一周因重体力劳动后腰部疼痛加重,伴腰部活动受限及僵硬感,左下肢放射性胀痛,以左侧大腿前侧胀痛为甚,自服活血止痛的药物及休息后症状未见缓解,同时家人拔罐理疗,症状无明显缓解,未求进一步诊断,昨日去县人民医院就诊,门诊查腰椎CT示:L3-L
4、L4-L
5、L5-S1椎间盘突出;L5-S1椎间盘变性;腰椎退行性变。门诊建议住院治疗,患者自述为方便治疗,遂来我院住院治疗,门诊查体后遂以“腰椎间盘突出”收住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头晕、头痛,无胸闷、心慌,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饮食可,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增减。
2.查体:T:36.6℃ P:68次/分 R:17次/分 BP:120/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痛苦面容,查体合作,自动体位,回答切题,步入病房,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皮肤黏膜无黄染、苍白及出血点。头颅五官端正无畸形,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唇色无苍白,乳突区无压痛,各副鼻窦区无压痛,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鼻中隔无偏曲,鼻甲无肥大无脓性分泌物,口唇无发绀,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感,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颈动脉无异常搏动,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一致,语颤无增减,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无增粗,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不弥散,心前区无震颤及抬举感,心界不扩大,心率68次/分,率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隆起,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肝脏在右肋缘未及,无压痛,脾脏未触及,全腹无压痛,腹部未闻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肛门及外生殖器未查,脊柱四肢无畸形,腰椎棘突两侧压痛阳性,左腿活动受限,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3.专科情况:T:36.6℃ P:68次/分 R:17次/分 BP:120/80mmHg,脊柱四肢无畸形,L3-L
4、L4-L
5、L5-S1棘突及棘突旁压痛(+),左侧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右侧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4”字试验(-),双侧跟臀试验(+),双下肢肌力5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4.辅助检查:1.血常规示:白细胞14.7*10*9/L,淋巴细胞比率17.5%,中性细胞比率78.9%,红细胞6.2*10*12/L,血红蛋白219.0g/L,血小板计数191*10*9/L.2.尿常规示:未见明显异常。3.心电图示:窦性心律83次/分,大致正常心电图。3.随机血糖:6.8mmol/L。4.腰椎CT示:L3-L
4、L4-L
5、L5-S1椎间盘突出;L5-S1椎间盘变性;腰椎退行性变。(临洮县人民医院)。
二、拟诊讨论: 1.初步诊断:
1.腰椎间盘突出 2.上呼吸道感染 2.诊断依据:
(1)患者李明,男性,46岁,汉族,已婚,农民,主诉:腰部疼痛3年余,加重伴左下肢放射性疼痛1周。于2016/01/12 08:47以“腰椎间盘突出”收住入院。
(2)体查:T:36.6℃ P:68次/分 R:17次/分 BP:120/80mmHg,脊柱四肢无畸形,L3-L
4、L4-L
5、L5-S1棘突及棘突旁压痛(+),左侧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右侧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4”字试验(-),双侧跟臀试验(+),双下肢肌力5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3)辅助检查:1.血常规示:白细胞14.7*10*9/L,淋巴细胞比率17.5%,中性细胞比率78.9%,红细胞6.2*10*12/L,血红蛋白219.0g/L,血小板计数191*10*9/L.2.尿常规示:未见明显异常。3.心电图示:窦性心律83次/分,大致正常心电图。3.随机血糖:6.8mmol/L。4.腰椎CT示:L3-L
4、L4-L
5、L5-S1椎间盘突出;L5-S1椎间盘变性;腰椎退行性变。(临洮县人民医院)。 3.鉴别诊断:
(1)肾绞痛:疼痛在腰部或胁腹部,向会阴部放射,伴有排尿困难及血尿等症状。
(2)强直性脊柱炎:青年男性多发,有明显的家族发病倾向。主要累及脊柱、骶髂关节,也可出现外周关节受累。病变严重时可出现脊柱僵直,颈椎、腰椎、胸椎活动受限,出现"驼背",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90%以上患者出现HLA-B27阳性,而类风湿因子阴性。
(3)急性脊髓炎:损害平面以下肢体感觉消失,伴有大小便障碍,脊髓休克期过后,瘫痪肢体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脑脊液检查可资鉴别。
三、诊疗计划: 1.检查项目:
(1)三大常规,心电图。
(2)腰椎CT。(县人民医院)。 2.治疗方案:
(1)请上级医师查看病人,协助治疗;
(2)静脉输液,活血,止痛,针灸理疗等对症治疗;
(3)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患者病情;
(4)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第二篇:腰椎间盘突出的中医病历
首 次 病 程 记 录 2012年4月6日 10时10分 陈XX,男性,57岁,汉族,已婚,务农,家住XXXXXXXXXX,因“右侧腰腿痛1周余”入院。 患者自诉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骶处疼痛,活动后出现右下肢痛休息后略右好转,无发热头晕,无畏寒,无活动障碍。今日入我院求治,在我院行CT示:L3-S1椎间盘膨出并L4/5突出,L4/5椎管狭窄,腰椎退行性病变。门诊拟“
1、腰椎间盘突出症、
2、椎管狭窄”收入院。病程中神志清楚,精神差,纳眠可,二便调。查体:体温36.4℃,脉搏69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80毫米汞柱。神志清楚,精神稍差,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体型适中,表情自然,步入病房,自动体位,查体合作。舌质红,苔薄白,脉弦。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五官端正,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侧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双侧乳突无压痛,听力正常。鼻翼无扇动,鼻腔无异常分泌物;副鼻窦区无压痛,双侧鼻唇沟对称。口唇无紫绀,牙龈及口腔粘膜无出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无化脓点,伸舌居中。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无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常搏动,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胸廓对称无畸形,肋间隙无增宽或变窄;触诊语颤无增强或减弱,双肺叩诊呈清音,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点位于左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侧约0.5cm处,无异常搏动,触诊无震颤;心界无扩大,心率69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肛门及外生殖器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检查:腰5骶1棘突处压痛阳性,向右下肢放射痛,右直腿抬高试验60度阳性,加强试验阳性,右髋“4”字试验阴性,肌力肌张力基本正常。 辅助检查: CT示:L3-S1椎间盘膨出并L4/5突出,L4/5椎管狭窄,腰椎退行性病变。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腰腿痛 气滞血瘀西医诊断:
1、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坐骨神经痛
2、椎管狭窄症 诊断依据: 中医诊断依据:患者,男,57岁,腰痛伴右下肢痛一周余,病程短,痛处拒按,神清,精神一般,故辨病为“腰腿痛”,证属“气滞血瘀”证。患者正值壮年,无腰部外伤史,长期从事体力劳动,既往体健,病程短,痛处固定拒按,舌质红苔薄白脉弦为气滞血瘀之征象。本病位在腰椎,病性属实证。 西医诊断依据:
1、病史:右侧腰腿痛1周余
2、查体:腰5骶1棘突处压痛阳性,向右下肢放射痛,右直腿抬高试验60度阳性,加强试验阳性,右髋“4”字试验阴性,肌力肌张力基本正常。
3、辅助检查:CT示:L3-S1椎间盘膨出并L4/5突出,L4/5椎管狭窄,腰椎退行性病变。 鉴别诊断: 中医鉴别诊断:诊断明确,无需鉴别。 西医鉴别诊断:诊断明确,无需鉴别。 诊疗计划:
1、按骨科常规护理。
2、完善相关检查。
3、行脱水消肿营养,活血通络等支持治疗。
4、中药以活血祛瘀,通经活络为法,中成药以活血止痛胶囊治疗。 住院医师: 这是我的一个腰突病人的病历,请参考!可能有错误,请指导,谢谢!
第三篇:腰椎间盘突出症教案
教 案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熟悉腰腿痛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及常用的治疗原则。
2、了解腰腿痛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3、了解腰腿痛的治疗方法
主要知识点、重点与难点: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以及治疗原则。
教学方法:
床边案例教学
讲授内容: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和压迫马尾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一、病因及病理
椎间盘的退行性变主要是髓核脱水,脱水后椎间盘失去其正常的弹性和张力,由于外伤或多次反复的不明显损伤,造成纤维环软弱或破裂,髓核即由该处突出(图)。
髓核多从一侧(少数可同时在两侧)的侧后方突入椎管,压迫神经根而产生神经根受损伤征象;也可由中央向后突出,压迫马尾神经,造成大小便障碍。如纤维环完全破裂,破碎的髓核组织进入椎管,可造成广泛的马尾神经损害。由于下腰部负重大,活动多,故突出多发生于腰4-5与腰5-骶1间隙。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主要症状。腰痛常发生于腿痛之前,也可同时发生;大多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之诱因。疼痛具有以下特点:
1.放射痛沿坐骨神经传导,直达小腿外侧、足背或足趾。如为腰3-4间隙突出,因腰4神经根受压迫,放射向大腿前方。
2.一切使脑脊液压力增高的动作,如咳嗽、喷嚏和排便等,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 3.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卧床体位:多数患者采用侧卧位,并屈曲患肢;个别严重病例在各种体位均疼痛,只能屈髋屈膝跪在床上以缓解症状。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常有间歇性跛行。
(二)脊柱侧弯畸形
主弯在下腰部,前屈时更为明显。侧弯的方向取决于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关系:如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前方,躯干一般向患侧弯(图)。
脊柱侧弯的方向,髓核突出部位与神经根的关系
左: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内前方,脊柱向患侧弯,如向健侧的弯则疼痛加剧 右: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外前方,脊柱向健侧弯,如向患侧的弯则疼痛加剧
(三)脊柱活动受限 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使腰肌呈保护性紧张,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由于腰肌紧张,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脊柱前屈后伸活动受限制,前屈或后伸时可出现向一侧下肢的放射痛。侧弯受限往往只有一侧,据此可与腰椎结核或肿瘤鉴别。
(四)腰部压痛伴放射痛 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患侧棘突旁有局限的压痛点,并伴有向小腿或足部的放射痛,此点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五)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由于个人体质的差异,该试验阳性无统一的度数标准,应注意两侧对比。患侧抬腿受限,并感到向小腿或足的放射痛即为阳性。有时抬高健肢而患侧腿发生麻痛,系因患侧神经受牵拉引起,此点对诊断有较大价值。
(六)神经系统检查
腰3-4突出(腰4神经根受压)时,可有膝反射减退或消失,小腿内侧感觉减退。腰4-5突出(腰5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前外侧足背感觉减退,第2趾肌力常有减退。腰5骶1间突出(骶1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外后及足外侧感觉减退,第
3、
4、5趾肌力减退,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神经压迫症状严重者患肢可有肌肉萎缩。
如突出较大,或为中央型突出,或纤维环破裂髓核碎片突出至椎管者,可出现较广泛的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损害症状,患侧麻木区常较广泛,可包括髓核突出平面以下患侧臀部、股外侧、小腿及足部。中央型突出往往两下肢均有神经损伤症状,但一侧较重;应注意检查鞍区感觉,常有一侧减退,有时两侧减退,常有小便失控,湿裤尿床,大便秘结,性功能障碍,甚至两下肢部分或大部瘫痪。
(七)影像检查
需拍腰骶椎的正、侧位片,必要时加照左右斜位片。常有脊柱侧弯,有时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唇状增生。X线征象不能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但可借此排除腰椎结核、骨性关节炎、骨折、肿瘤和脊椎滑脱等。诊断有困难时,可考虑作脊髓碘油造影、CT扫描和磁共振等特殊检查,以明确诊断及突出部位。上述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患者并不能完全除外腰椎间盘突出。
根据临床症状或体征即可作出诊断。主要的症状和体征是:①腰痛合并“坐骨神经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②在腰4-5或腰5骶1棘间韧带侧方有明显的压痛点,同时有至小腿或足部的放射性痛;③小腿前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第
2、
3、
4、5趾肌力减退,患侧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X线片可排除其它骨性病变。
三、鉴别诊断
腰椎后关节紊乱 上下关节突构成腰椎后关节,急性期可因滑膜嵌顿产生疼痛,慢性病例可产生后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出现腰痛。多发生于棘突旁1.5厘米处,可有放射痛,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混。但放射痛一般不超过膝关节,且不伴有感觉、肌力减退及反射消失等神经根受损之体征。
腰椎管狭窄症 间歇性跛行是最突出的症状,患者自诉步行一段距离后,下肢酸困、麻木、无力,必须蹲下休息后方能继续行走。骑自行车可无症状。患者主诉多而体征少,也是重要特点。严重的中央型狭窄可出现大小便失禁,脊髓碘油造影和CT扫描等特殊检查可进一步确诊。
腰椎结核 腰椎结核有结核病的全身反应,腰痛较剧,X线片上可见椎体或椎弓根的破坏。 椎体转移瘤 疼痛加剧,夜间加重,可查到原发瘤。X线可见溶骨性破坏。
脊膜瘤及马尾神经瘤 常有大小便失禁。脑脊液蛋白增高,奎氏试验显示梗阻。脊髓造影检查可明确诊断。
四、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卧硬板床,理疗和按摩。牵引治疗方法很多。俯卧位牵引按抖复位,是根据中医整复手法归纳整理的一种复位方法,现已研制出自动牵引按抖机,其治疗原理是:牵开椎间隙,在椎间盘突出部位以一定节律按抖,使脱出的髓核还纳。此法适用于无骨性病变、无大小便失禁、无全身疾患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前不宜饱食,以免腹胀,治疗后须严格须卧床一周。一次不能解除症状者,休息数日后可再次牵引按抖。本法简便,治愈率高,易为患者接受,为常用的非手术疗法。
(二)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为:①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复发,症状较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②神经损伤症状明显、广泛,甚至继续恶化,疑有椎间盘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碎片突出至椎管者。③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有大小便功能障碍者。④合并明显的腰椎管狭窄症者。
鉴别诊断:
急性腰扭伤
一、病因与病理: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因外力作用突然受到过度牵拉而引起的急性撕裂伤,常发生于搬抬重物、腰部肌肉强力收缩时。急性腰扭伤可使腰骶部肌肉的附着点、骨膜、筋膜和韧带等组织撕裂。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患者有搬抬重物史,有的患者主诉听到清脆的响声。伤后重者疼痛剧烈,当即不能活动;轻者尚能工作,但休息后或次日疼痛加重,甚至不能起床。检查时见患者腰部僵硬,腰前凸消失,可有脊柱侧弯及骶棘肌痉挛。在损伤部位可找到明显压痛点。
三、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压痛点明显者可用1%普鲁卡因(或加入醋酸氢化可的松1毫升)作痛点封闭,并辅以物理治疗。也可局部敷贴活血、散瘀、止痛膏药。症状减轻后,逐渐开始腰背肌锻炼。 慢性腰部劳损
一、病因及病理:经常的反复的积累性轻微损伤(劳损),可引起肌肉附着点、骨膜、韧带等组织的充血、水肿、渗出、纤维组织增生和粘连等病理改变,刺激和压迫神经末梢导致腰痛。为了减少病变部位的活动,一些肌肉常呈痉挛状态,而持续性的腰肌痉挛也可造成软组织的积累性劳损。职业需要固定姿势下工作,也是劳损的重要原因。急性软组织扭伤如未能获得完全恢复,也可能转为慢性劳损。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无明确的急性外伤史;有的患者有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或外伤史;有的患者姿势不良或曾长期弯腰工作。症状时轻时重,一般休息后好转,劳累后加重,不能久坐久站,须经常变换体位。有些患者在棘间、髂后上棘、骶髂关节或腰骶关节、腰椎
二、三横突处有程度不同的压痛,有的患者压痛范围广泛或无固定压痛点。X线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
三、治疗:局部压痛点强的松龙封闭治疗。坚持腰背肌锻炼,增强肌力,稳定脊柱。 骶髂劳损
一、病因:①腘绳肌紧张 牵拉坐骨向下向前,而髂骨被旋转向后,易引起骶髂劳损。弯腰拾重物可使腘绳肌紧张,常为发病原因。②先天性异常 如腰椎横突骶化。③妊娠 因黄体素作用使韧带松弛,体重和腰椎前凸增加。
二、诊断:①疼痛 患部疼痛,臀部和股部外侧可有转移痛。常有肌肉痉挛。平卧不适,翻身困难。站立时弯腰疼痛、受限较明显,但坐位弯腰因腘绳肌松弛不甚疼痛。②挤压或分离骶髂关节时,患处疼痛。③“4”字试验及唧筒柄试验阳性。④局部压痛⑤在急性病例,X线片无特殊改变。
三、治疗:①休息,卧硬板床②急性期给予止痛片③局部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④热疗:局部湿热敷、蜡疗和红外线等。
提问、课堂讨论等师生互动的设计:
提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互动:让学生演示直腿抬高试验。
教学小结、复习思考及作业题布置
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与处理;
2、课外阅读有关腰腿痛治疗的文献及预习上下肢骨折;
教学中的创新点(加强基础与临床联系、外语运用、启发学生思维、指导学生自学、介绍学科新进展等方面):
临床思维MCPCO五步诊断法的内容:(1)病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Main Problem);(2)病人当前主要问题的原因是什么(Causes);(3)针对主要问题提出若干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Programs);(4)比较多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Compare);(5)选择最佳治疗方法(Optimum)。
第四篇: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
首先医生面对的是患者主诉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如果一看就确诊是椎间盘突出,那还要做什么检查呢?许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腰腿痛就诊,作为医生,考虑的有许多问题:退行性腰腿痛、炎症、肿瘤、椎间盘源性腰腿痛等,而且要考虑其他科的疾病,比如泌尿系疾病、盆腔疾病、神经内科疾病等等。
要明确诊断,是建立在详细询问病史和全面的全身体格检查和仔细的专科体格检查的基础上,头脑中形成了初步诊断的基础上,再有目的性地进行辅助检查:血液学检查、X线片、CT、甚至MRI检查。
如果考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能性大,那么就做腰椎CT,如果CT检查结果与症状体征不相符,不能解释症状体征,那么就需要进一步检查。腰椎CT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阳性发现率不可能达到100%,尤其对于一些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症,由于脱出髓核组织可能远离椎间隙水平,那么常规腰椎CT可能对这些类型的椎间盘突出造成漏诊,而MRI检查对于这些类型的椎间盘突出的阳性发现率较高。
盲目相信腰椎CT检查结果,忽视详细的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而造成的误诊误治,对病人增加痛苦,给医生自已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相信许多医生都会有十分深刻的教训。
因此,仅管新技术的发展对诊断水平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任何机器也不能代替医生详细的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和分析归纳的头脑。否则,还要医生干什么呢?
椎间盘的解剖和生理
椎间盘主要由外部纤维环和中心髓核构成,髓核主要由胶质基质组成,纤维环主要由纤维软骨束构成内环部分,10岁以前含水量分别达到85%和75%,10岁以后髓核自其腹背侧缘开始纤维化并逐渐向中心发展,30岁以后含水量进一步下降。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
腰椎间盘退变是LDH的基本发病机制。腰椎间盘是人体中退变最早的器官之一,其退变大约开始于20岁,是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不可逆的自然过程。退变的椎间盘由于髓核蛋白多糖降解,聚合水减少,其抵抗压力的能力降低;纤维环胶原成分改变使其抵抗张力的能力减弱。二者共同作用使椎间盘降低或丧失吸收负荷、分散应力的力学功能。 在生化组成退变的基础上,生物力学功能降低或丧失导致纤维环发生诸如出现裂隙、断裂甚至破裂等一系列变化,最终导致髓核突出,压迫刺激脊髓、神经根,产生腰腿痛症状和体征。 由于这一病理变化导致椎间盘弹性和抗压力的能力下降。轻度、反复的挤压损伤使纤维环出现不同程度的撕裂,形成薄弱处,最终髓核从薄弱处突出。
男性较女性好发,发病年龄多为中老年人,可能与男性多从事体力劳动(特别是矿山井下工作)和椎间盘退行性变有关;好发于L 4/5 和L 5 /S 1 椎间盘,这可能与L 4/5 和L 5 /S 1 负重有关。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类型
LDH分为退变型、膨出型、突出型(后纵韧带下)、脱出型(后纵韧带后)及游离型。
退变型(degeneration): 多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核磁扫描可见盘内含水量减少,CT可见变形或钙化。退变型是早期改变,一般不会与突出型相混。
膨出型(bulging): 膨出为生理退变,纤维环松弛但完整,髓核皱缩,表现为纤维环均匀超出椎体终板边缘。一般无临床症状,有时可因椎间隙狭窄、椎节不稳、关节突继发性改变,出现反复腰痛,很少出现根性症状。如同时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则表现为椎管狭窄症,应行椎管减压。
椎间盘膨出是指椎间盘退变高度降低,外周纤维环匀称超出椎体终板边缘的正常生理限度,在MRI矢状面上椎间盘向后膨隆高起,CT及MRI横断面上显示较椎体周边超出1.6~2.3mm。
理论上椎间盘膨出是生理退变过程,如无其他病理因素,膨出可不产生症状。资料显示,在人群中经CT检查无症状的椎间盘突出高达30%,有症状的大约有2%,需要手术者大约占有症状者中的10%~20%。LDH患者大多数可以经非手术治疗而恢复。
突出型(protrusion): 髓核经纤维环裂隙向椎管内突出,后纵韧带未破裂,影像学表现为椎间盘局限性向椎管内突出,可无症状,部分患者出现典型神经根性症状、体征。此型通过牵引、卧床等保守方法可缓解,但由于纤维环裂隙愈合能力较差,复发率较高。必要时需微创介入治疗。
脱出型(extrusion): 纤维环、后纵韧带完全破裂,髓核突入椎管内,多有明显症状体征,脱出多难自愈,保守治疗效果相对较差,大多需要微创介入或手术治疗。
游离型(seqestration): 脱出髓核与相应椎间盘不连接,可游离到椎管内病变的上或下节段、椎间孔等,其临床表现为持续性神经根症状或椎管狭窄症状,少数可出现马尾神经综合征,此型常需手术治疗。
椎间盘源性痛(discogenic pain)
因椎间盘退变导致下腰痛,根据其发生机制大体可分为椎间盘源性(discogenic etiology)和脊髓或神经根源性(myogenic or neurogenic etiology)两类,区分点在于疼痛局限在腰部还是涉及到下肢放射痛,后者表示神经根受损,多为椎间盘突出、脱出所致。
椎间盘源性痛是指纤维环退变形成内裂症,但表层没有破裂,没有神经根受损体征,以腰骶部疼痛为主。诊断取决于MRI示椎间盘有退变表现,T2加权像显示椎间盘后方有高信号区,提示纤维环后方有裂隙,因裂隙处含有椎间盘的液体及局部炎症反应,静脉注入碘造影剂可见相应部位信号增强。椎间盘造影可诱发相应的疼痛,并可见椎间盘裂隙延伸到了纤维环的外1/3层,通常是与髓核相连的边缘性撕裂。同时,其他相邻的椎间盘无退变,造影无类似疼痛,方可诊断为椎间盘源性痛。
确诊椎间盘源性痛后主要应用非手术疗法,近年多采用微创介入椎间盘内热疗法,如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射频椎间盘内电热凝术(intradiscal electrothermal, IDET)或椎间盘内电热纤维环成形术(intradiscal electrothermal annuloplasty, IDETA)等。IDETA的穿刺导管可环形弯曲,沿纤维环组织到达后部纤维环破裂处,并逐渐加温,使胶原纤维收缩、变性、聚合,并破坏局部神经末梢。此法近来发展迅速,但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是LDH的基本治疗方法,约80%的LDH可经保守治疗缓解或治愈。保守治疗旨在使腰椎间盘突出病灶和受刺激的神经根的炎性水肿加速消退,从而减轻或缓解其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
保守治疗主要适用于:
(1)年轻、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者; (2)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者; (3)X线检查无椎管狭窄者。
椎间盘突出的保守治疗
具体方法包括绝对卧床休息、持续牵引、理疗、推拿、按摩、口服消炎止痛药物、病灶注射治疗等,其中病灶注射治疗的作用是减轻神经根炎症反应,对突出型有效率达76%,对膨出型有效率只有26%。一般正规保守治疗6~8周无效应考虑采取其他方法。
1绝对卧床,最重要。
2可牵引,但牵引初期可加重临床不适症状,要正确认识它。 3局部理疗热敷。
4非甾体止痛药物,急性期可适当加用激素类药物,效果较好,一般3天即 可,但现在很多人不提倡应用激素。
5以上方法效果如不佳可做硬膜外封闭或骶管治疗。 6恢复期内避免体力劳动
中医保守治疗
首先,纠正病人引起发病的病因(如:不良的坐姿), 然后,正骨推拿>针灸(可用神经根电针)>平时患者练功(腰背肌训练) 严重者可硬膜外麻醉+激素后大推拿 利水中药内服外敷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经症状、体征、影像学和神经定位检查诊断为LDH,经正规保守治疗6~8周无缓解,出现感觉运动功能障碍、马尾综合征、难以耐受的疼痛或反复发作影响工作和生活者。
手术禁忌证:严重心、肺、肝、肾疾病,有感染病灶,严重神经衰弱,精神病患者,保守治疗有效的患者。
手术方法的选择:
(1)开窗减压术:腰痛伴单侧下肢痛,累计一个间隙者。
(2)半椎板切除:腰痛伴单侧肢体疼痛,累计两个间隙者或原诊断为某一间隙突出,术中发现该间隙的病理变化不足以解释术前症状而需要探察临近间隙者。 (3)全椎板切除:巨大的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伴急性马尾神经损伤症状者。髓核摘除术后复发经保守治疗无效,需二次手术者。
(4) 关节突部分切除或关节突切除:极外侧型或合并椎管狭窄者。
用标准术式治疗LDH,术后仍有少数人残留腰部痛或症状加重,人们常将这些表现归因于椎间盘切除后的病理改变。通过节段性融合等方法解决了不少此类患者的痛苦,包括后路横突间融合、椎间融合和上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椎间融合器技术(BAK,Cage)等,目前认为融合率与临床满意率呈正相关。不过也有学者观察发现,尽管融合率达89%,而临床满意率只有60%。因此,有作者认为坚固的融合并不一定预示着临床疗效满意,常规椎间盘术后的残留症状可能还有其他原因。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介入治疗
1椎间盘化学溶解术(chemonucleolysis): 椎间盘化学溶解术是应用胶原酶的水解作用,溶解髓核或突出物,从而缓解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达到治疗的目的。该技术主要用于突出型、脱出型LDH。
2 经皮椎间盘切吸术(percutaneous lumbar discectomy, PLD): PLD的机制是通过去除椎间盘组织降低椎间盘压力,从而减弱或消除神经根损害的张力机制。随机对照研究报告优良率不足70%,且手术操作盲目性大,术后复发率高,疗效和可靠性不如化学溶解术和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目前多不单独应用此技术。
3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 PLDD): 操作与PLD相似,利用激光产生热能,使椎间盘组织气化,干燥脱水,减轻髓核组织对神经根产生的张力和压力,缓解根性症状。Choy等报告优良率78%,但随后大多数作者研究表明疗效明显低于化学溶解术。该手术同样为非直视微创手术,且设备昂贵,其安全性、有效性和价效比有待进一步观察。
4 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MED):内窥镜按入路分三种类型:(1)后外侧经椎间孔入路椎间盘镜;(2)前路腹腔镜;(3)后路椎间盘镜,即标准椎板间椎间盘入路,适用于单节段旁中央突出、脱出及椎管内游离椎间盘,并可同时进行侧隐窝扩大等椎管减压术。由于成像系统的良好监控,避免了盲目性,可精确定位、适量切除和有效减压,创伤小,恢复快,近期优良率高。但因显露局限,技术要求高,难度大,手术难彻底,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目前,除常规的开放手术外,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已是治疗LDH的重要手段,对症状较重者,效果优于保守治疗。 重建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融合后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加速、融合节段假关节形成等导致术后顽固性腰腿痛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旨在重建椎间盘生理功能的异体椎间盘移植、人工椎间盘置换、人工髓核技术的尝试,用于延缓和逆转椎间盘退变的基因治疗策略等是治疗椎间盘疾病的新课题。
那么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的是哪根神经呢?
如L4/5椎间盘突出压迫的是从L4/5椎间孔发出的L4神经吗?不是,因L4神经已经从椎间孔出去了,所以压迫的是L5神经。
附图:脊神经出椎间孔走行图
颈神经是从上一椎间孔发出的,如C3神经是从C2/3椎间孔发出的,胸、腰神经是从下一椎间孔发出的,如L4神经是从L4/5椎间孔发出的。
一、腰3/4椎间盘脱出症(腰4神经根损害) [肌力试验]
1.腰前肌受累.故足背伸、内翻力量减弱成完全丧失, 2.趾伸肌及腓骨肌不受累,故伸趾及足外翻活动无障碍。 [反射试验]
1.股四头肌主要出腰4神经根支配,因其受累,故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2.小腿三头肌不受累,故跟腿反射存在。 [感觉试验]
小腿及足的内侧皮肤感觉障碍
二、腰4/5椎间盘脱出症(腰5神经根损害) [肌力试验]
1.趾伸肌受累,故伸趾运动无力或完全障碍;
2.胫前肌、腓骨肌不受累,故足背伸、内翻及外翻活动无障碍。 [反射试验]
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均不受累,故膝腱及跟腱反射均存在。 [感觉试验]
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障碍。
三、腰5骶1椎间盘脱出症(骶l神经根损害) [肌力试验] 1.腓骨长、短肌受累,故足外翻力量减弱或完全丧失;
2.胫前肌、趾伸肌不受累,故足背伸、内翻及趾背伸无障碍。 [反射试验]
1.小腿三头肌受累,放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2.股四头肌不受累,故膝腱反射存在。 [感觉试验]
足外侧皮肤感觉障碍。
【临床表现】
(一)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腰痛常发生于腿痛之前,也可二者同时发生;大多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之诱因。疼痛具有以下特点:
1.放射痛沿坐骨神经传导,直达小腿外侧、足背或足趾。如为腰3-4间隙突出,因腰4神经根受压迫,产生向大腿前方的放射痛。
2.一切使脑脊液压力增高的动作,如咳嗽、喷嚏和排便等,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
3.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卧床体位:多数患者采用侧卧位,并屈曲患肢;个别严重病例在各种体位均疼痛,只能屈髋屈膝***在床上以缓解症状。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常有间歇性跛行。(所谓间歇性跛行是指患者从开始走路,或走了一段路程以后(一般为数百米),出现单侧或双侧腰酸腿痛,下肢麻木无力,以至跛行不能继续行走,但稍许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后,症状可以很快缓解或消失,病人仍可继续行走,但再走一段时间后,上述症状再度出现。因为在这一过程中,跛行呈间歇性出现,故称为间歇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在腰椎管已有狭窄的病理基础上,因直立时椎体及神经根的压力负荷增大,再加上行走时下肢肌肉的舒缩活动进一步促使椎管内相应脊神经节的神经根部血管生理性充血,继而静脉淤血以及神经根受牵拉后,相应部位微循环受阻而出现缺血性神经根炎,从而出现腰腿疼痛、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当患者蹲下、坐下或平卧休息后,神经根的压力负荷降低,消除了肌肉活动时的刺激来源,脊髓及神经根缺血状态得以改赏,因此症状也随之减轻、消失。再行走时再度出现上述症状,再休息,症状再缓解,如此反复,交替出现,形成了间歇跛行。它是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临床特点之一。)
(二)脊柱侧弯畸形:主弯在下腰部,前屈时更为明显。侧弯的方向取决于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关系:如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前方,躯干一般向患侧弯。
左: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内前方,脊柱向患侧弯,如向健侧的弯则疼痛加剧
右: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外前方,脊柱向健侧弯,如向患侧的弯则疼痛加剧
(三)脊柱活动受限 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使腰肌呈保护性紧张,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由于腰肌紧张,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脊柱前屈后伸活动受限制,前屈或后伸时可出现向一侧下肢的放射痛。侧弯受限往往只有一侧,据此可与腰椎结核或肿瘤鉴别。
(四)腰部压痛伴放射痛 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患侧棘突旁有局限的压痛点,并伴有向小腿或足部的放射痛,此点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五)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由于个人体质的差异,该试验阳性无统一的度数标准,应注意两侧对比。患侧抬腿受限,并感到向小腿或足的放射痛即为阳性。有时抬高健肢而患侧腿发生麻痛,系因患侧神经受牵拉引起,此点对诊断有较大价值。
(六)神经系统检查 腰3-4突出(腰4神经根受压)时,可有膝反射减退或消失,小腿内侧感觉减退。腰4-5突出(腰5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前外侧足背感觉减退,伸及第2趾肌力常有减退。腰5骶1间突出(骶1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外后及足外侧感觉减退,第
3、
4、5趾肌力减退,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神经压迫症状严重者患肢可有肌肉萎缩。
如突出较大,或为中央型突出,或纤维环破裂髓核碎片突出至椎管者,可出现较广泛的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损害症状,患侧麻木区常较广泛,可包括髓核突出平面以下患侧臀部、股外侧、小腿及足部。中央型突出往往两下肢均有神经损伤症状,但一侧较重;应注意检查鞍区感觉,常有一侧减退,有时两侧减退,常有小便失控,湿裤尿床,大便秘结,性功能障碍,甚至两下肢部分或大部瘫痪。
【鉴别诊断】
(一)腰椎后关节紊乱 相邻椎体的上下关节突构成腰椎后关节,为滑膜关节,有神经分布。当后关节上、下关节突的关系不正常时,急性期可因滑膜嵌顿产生疼痛,慢性病例可产生后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出现腰痛。此种疼痛多发生于棘突旁1.5厘米处,可有向同侧臀部或大腿后的放射痛,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混。该病的放射痛一般不超过膝关节,且不伴有感觉、肌力减退及反射消失等神经根受损之体征。对鉴别困难的病例,可在病变的小关节突附近注射2%普鲁卡因5毫升,如症状消失,则可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腰椎管狭窄症 间歇性跛行是最突出的症状,患者自诉步行一段距离后,下肢酸困、麻木、无力,必须蹲下休息后方能继续行走。骑自行车可无症状。患者主诉多而体征少,也是重要特点。少数患者有根性神经损伤的表现。严重的中央型狭窄可出现大小便失禁,脊髓碘油造影和CT扫描等特殊检查可进一步确诊。
(三)腰椎结核 早期局限性腰椎结核可刺激邻近的神经根,造成腰痛及下肢放射痛。腰椎结核有结核病的全身反应,腰痛较剧,X线片上可见椎体或椎弓根的破坏。CT扫描对X线片不能显示的椎体早期局限性结核病灶有独特作用。
(四)椎体转移瘤 疼痛加剧,夜间加重,患者体质衰弱,可查到原发肿瘤。X线平片可见椎体溶骨性破坏。
(五)脊膜瘤及马尾神经瘤 为慢性进行性疾患,无间歇好转或自愈现象,常有大小便失禁。脑脊液蛋白增高,奎氏试验显示梗阻。脊髓造影检查可明确诊断。
CT表现: ①正常腰椎间盘后缘不超过椎体骨性终板的后缘,且中部略有凹陷呈肾形。椎间盘脱出表现为局部突出于椎体后缘的弧形软组织影,通常与椎间盘相连,且密度多一致,并可见硬脊膜外游离髓核。髓核在椎间盘平面上方或下方,其密度低于椎骨但高于硬脊膜及椎旁软组织,突出的椎间盘可钙化。
②硬脊膜外脂肪受压、移位,甚至消失,硬脊膜下腔前缘或侧方受压变形。 ③向侧后方突出的椎间盘,可使侧隐窝前、后径缩短,压迫相应的脊神经根使其向后移位;脊神经根亦可因水肿而增粗。椎管碘水造影后CT扫描有助于显示脊神经根鞘和硬脊膜腔的变化。
④椎体后部骨质硬化及有时可见椎间相邻椎体上、下缘可见许使氏(Schmorl)结节。
椎间盘膨出CT表现:
①轻度膨出时表现为椎间盘后缘正常肾形凹陷消失,圆隆饱满。
②重度时弥漫膨出的间盘边缘明显向四周均匀一致增宽,超出上下椎体边缘,但椎间盘仍然对称,没有局部突出,外形保持椭圆形,可伴真空变性。严重时可造成硬膜囊受压狭窄,马尾神经受压。 CT椎间盘突出分型
以椎间盘疝出物突出的方向分为四型,即中央型、外侧型、远外侧型和侧前型,前两种为椎管内型,后两种为椎管外型。
中央型椎间盘疝出物位于椎管中部主要对硬膜外脂肪间隙和硬膜囊形成压迫;
外侧型椎间盘疝出物位于椎管内一侧,未超过椎间孔内口,主要对硬膜外脂肪间隙、硬膜囊和神经根形成压迫;
远外侧型椎间盘疝出物位于椎管以外,主要引起椎间孔狭窄和一侧根神经受压;
侧前型椎间盘疝出物本身不引起压迫症状,但由于椎间盘的外1/3有神经分布,亦是腰痛的原因之一,所以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椎间盘突出程度与椎管狭窄程度并不呈正比,椎管狭窄程度受疝出物大小、硬膜囊大小、韧带厚度、关节肥大和椎间盘膨出等因素的影响。
椎间盘术后复发postoperative disc herniation 临床上较为常见,与术后硬膜外组织纤维化不易区别
CT平扫突出的椎间盘与硬膜外斑痕等密度,MRI两者信号相等。
鉴别方法:
CT AND MRI增强扫描:
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无强化,周围瘢痕组织强化,表现为强化的斑痕组织及周围组织内低密度CT和低信号MRI的无强化区!!
椎管内肿瘤和腰椎键盘突出症状鉴别:
1.椎间盘突出疼痛夜间无明显加剧痛,体位改变、步行时疼痛加剧,查体:lasegue症多为阳性,突出椎间隙或旁有压痛。椎管内造影可见神经根受压,侧位片可有造影剂部分缺损,脑脊液检查无异常。
2.硬膜内髓外肿瘤发病时已疼痛为主要表现,疼痛与体位也有关系,但疼痛比较剧烈,象急性椎间盘突出症状,夜间痛比较明显,可有脊髓半切症,查体:lasegue可为阴性,椎间隙无明显压痛。椎管内造影可见明显较大范围造影剂缺损,脑脊液蛋白明显增高。
腰椎间盘突出定位鉴别表
正常表现
椎间盘突出示意图
椎间盘突出(中央型) 椎间盘突出(外侧型)
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膨出
需要鉴别:神经鞘瘤
椎间盘脱出
髓核游离
许茂氏结节并骶管内囊肿
北美脊柱协会对脊柱椎间盘突出的命名:
第五篇: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查房
护 理 查 房
南昌大学医学院06级护理系 陈婧(实习护生)
带教老师:周玉娟: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下午好!今天我要查的患者为18床,洪建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一)简要病情
患者:洪建军,男性,36岁,教师。患者主诉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歇性左下肢麻木,疼痛,无腰痛,后逐渐加重。来我院就诊,以“L4-5腰椎间盘突出、L5—S1腰椎间盘突出并后纵韧带钙化”收治我科。入院后完善各项术前检查,于2009-5-26日在全麻下行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术。今术后第10天,患者体温正常,切口愈合良好,精神、饮食可,睡眠可,有便秘。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外伤、手术、输血史。 传染病史:否认传染病接触史。 过敏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家族史:家庭成员身体健康,家族中无结核、肝炎、性病等传染病史,家族中无遗传性疾病史可供。
(二)护理计划:
1.按骨科常规Ⅱ级护理;
2.普通饮食(术后组织的愈合需要有足够的营养物质,无论术前、后都应进食富含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 ;
3.进行健康教育,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鼓励患者与家属、病友交流,增加自尊和自信心) ; 4.绝对卧(硬板)床休息(卧位时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比站立时下降50%,故卧床休息可减轻负重和体重对椎间盘的压力,缓解疼痛) ;
5.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向患者解释手术方式及术后出现的问题,训练正确翻身、床上使用便盆及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以适应术后医疗护理的需要) ;
6.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生活护理,预防并发症; 7.出院指导
(三)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 术前:
1、疼痛 ——与椎间盘突出、髓核受压水肿、神经根受压及肌痉挛有关 制定时间:5.21 护理目标:患者疼痛减轻或缓解。 护理措施:
(1) 休息:急性期患者绝对卧硬板床休息。 (2) 告知患者翻身时,避免弯曲脊柱。 (3) 必要时遵医嘱给患者应用镇痛药或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 (4) 心理护理:指导患者放松或想象,分散其注意力。 效果评价:5.25患者感觉疼痛减轻。
2、焦虑与恐惧——与病区环境陌生,对疾病、手术恐惧有关 制定时间:5.21 护理目标:患者焦虑、恐惧减轻。 护理措施:
(1) 向患者做好入院宣教,介绍病室环境及其主治医师与责任护士,使其消除陌生感。 (2) 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的治疗方法及预后,以消除患者的疑虑。
(3) 经常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恐惧的原因,鼓励其表达心中感受,并有针对性的采取疏导措施,给予安慰与支持。
(4) 进行各项操作前,向患者解释清楚,做特殊检查时,由护士或亲属陪同。 (5) 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技术如缓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 效果评价:5.25患者焦虑、恐惧减轻。
3、睡眠型态紊乱——与病区环境嘈杂、焦虑、恐惧有关 制定时间:5.25 护理目标:患者休息、睡眠良好,保证每天8小时睡眠时间。 护理措施:
(1) 解除患者不适
① 指导其采取合适体位;
② 通过音乐、交谈等减轻不适感; ③ 给予心理护理,解除患者担忧。
(2) 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促进患者休息和睡眠:夜间定时清理陪护人员,各项治疗、护理及检查尽量集中进行,减少刺激。
效果评价:5.27患者休息、睡眠良好,达到每天8小时睡眠时间。
4、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手术、麻醉的知识及术前准备知识 制定时间:5.25 护理目标: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认识提高,能说出与所属疾病相关的因素和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护理措施:
(1) 提供与手术、麻醉及患者配合所需的相关知识和准备 (2) 讲解有关此病的相关知识和护理要点
(3) 术前适应性训练:术前指导患者训练正确翻身、床上使用便盆及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
效果评价:5.27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能说出与所患疾病相关知识和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术后:
5、舒适度改变 ——与术后切口疼痛、活动受限有关 制定时间:5.27 护理目标:患者舒适度改善。 护理措施:
(1)体位:指导患者绝对卧硬板床休息。取手术张力和切口缝线张力最小体位 (2)告知患者翻身时,避免弯曲脊柱。 (3)必要时遵医嘱给患者应用镇痛药。
(4)心理护理:指导患者放松或想象,分散其注意力。 效果评价:5.30患者感觉疼痛减轻,舒适度改善。
6、躯体活动障碍——与疾病、手术需卧床有关 制定时间:5.27 护理目标:患者活动能力和舒适度改善,生活部分自理。 护理措施:
(1) 局部热敷以缓解肌痉挛。
(2) 体位:平卧于硬板床,每2小时给予轴线翻身一次。
(3) 做好基础护理,嘱咐患者尽量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脸,漱口。 (4) 将患者日常生活用品及呼叫器放置在方便患者拿取之处。 效果评价:5.30患者躯体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能部分自理。
7、便秘——与术后长时间卧床、活动量减少,饮食量下降,切口疼痛有关 制定时间:5.27 护理目标:患者能维持正常排便。 护理措施:
(1) 饮食和饮水:指导患者进食富含膳食纤维,但易消化的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减轻粪便干结。
(2) 按摩下腹部,促进肠蠕动,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3)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开塞露通便或服用润肠药。 (4) 创造适宜的排便环境:患者排便时,用屏风遮挡。 效果评价:患者尚未恢复正常排便。
8、有营养缺乏的危险——与术后消耗过多,摄入不足有关 制定时间:5.27 护理目标:患者未出现营养缺乏 护理措施:
(1)指导患者术后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膳食纤维,易消化的饮食。 (2)术后进食障碍时,给与支持疗法,可行肠内外静脉营养补充。 效果评价:患者未出现营养缺乏。
9、体温升高——与手术有关(手术吸收热) 制定时间:5.27 护理目标:患者体温得以控制,逐渐降至正常范围。 护理措施:
(1) 嘱患者多喝水,必要时可用毛巾冷敷以物理降温。 (2) 密切观察病情,警惕继发感染的可能。 (3) 注意皮肤的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效果评价:5.29患者体温降至正常。
6、潜在并发症:
①有切口感染的危险;②有肌肉萎缩、神经根粘连的危险;③有压疮发生的可能性;④有坠积性肺炎发生的危险;⑤有泌尿系统感染的危险;⑥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 制定时间:5.27 护理目标:患者术后并发症得以预防,术后恢复顺利。 护理措施:
(1) 预防感染
1) 加强体温监测:加强对体温的监测,发现患者体温过高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2) 切口观察和护理:观察手术切口、敷料和引流液,包括观察局部有无红肿、渗出、压痛或脓性分泌物;定期更换敷料,注意无菌技术操作。 (2) 功能锻炼:
1) 直腿抬高练习: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股四头肌的舒缩和直腿抬高练习。由被动至主动,逐渐增加抬腿幅度,以防止神经根粘连。
2) 术后1周开始进行腰肌、臀肌的等长收缩锻炼,以后逐渐增加活动量及范围,以预防肌肉萎缩。 (3) 皮肤护理
1) 保持床单位整齐、干燥,被褥衣裤轻软,棉质为宜;清洗时避免水温过高和过于用力擦洗皮肤;各项护理操作动作轻柔。
2) 每2小时给予轴线翻身一次,密切观察患者皮肤情况,及时更换切口敷料。 (4) 加强呼吸系统的功能锻炼
1) 术后卧床期间鼓励患者做深呼吸运动,帮助其多翻身、拍背,促进气道分泌物排出。教会患者保护切口和进行有效咳嗽、咳痰方法。 2) 嘱患者每日摄入充足的水分,稀释痰液。 (5) 泌尿道护理
1) 观察和记录出入水量
2) 促进排尿:排尿困难时可用听音乐放松或听流水声促进排尿。 3) 导尿:加强对泌尿道和导尿管的护理。 (6) 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1) 术后卧床期间多作双下肢的屈伸活动,促进静脉回流。 2) 识别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 效果评价:6.4患者无并发症发生。
(四)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
1、饮食指导:术后患者应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以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伤口恢复;同时,为预防便秘,应指导患者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如蔬菜、水果等,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减轻粪便干结。
2、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坐、卧、立、行和劳动姿势,避免腰部脊柱屈曲和旋转扭曲。 1)卧硬板床,以避免脊柱屈曲,该患者需卧床2个月到3个月,3个月后需到医院进行复查,患者起床活动时,应戴腰围。
2)保持正确坐姿,行走时抬头、挺胸、收腹,腹肌有助于支持腰部;坐时最好选择高度合适、有扶手的靠背椅,坐位时使膝与髋保持在同一水平,身体靠向椅背,并在腰部衬一和靠垫;站立时尽量使腰部平坦伸直,收腹、提臀。 3)经常变换体位,避免长时间坐或站立。
4)正确应用人体力学原理,节省体力,避免损伤。
5)采取保护措施:腰部劳动强度大的人,应配戴有保护作用的宽腰带。
3、控制体重。
4、制定康复计划和锻炼项目,坚持锻炼,锻炼要有规律,指导患者做医疗体操,以增加腰背肌的力量。
椎间盘的功能?
(1)保持脊柱的高度,维持身高,随椎体的发育,椎间盘增长,以此增加了脊柱的长度。
(2)联结椎间盘上下两椎体,并使椎体间有一定活动度。
(3)使椎体表面承受相同的力,即使椎体间仍然有一定的倾斜度,但通过髓核半液状的成分使整个椎间盘承受相同的应力。
(4)缓冲作用。是脊柱吸收震荡的主要结构,起着弹性垫的作用,使由高处坠落或肩、背、腰部突然负荷时,起着力传导的缓冲作用,起到保护脊髓及脑部重要神经作用。
(5)维持侧方关节突一定的距离和高度。
(6)保持椎间孔的大小,正常情况下椎间孔的大小是神经根直径的3~10倍。
(7)维持脊柱的曲度,不同部位的椎间盘厚度不一,在同一腰椎间盘其前方厚,后方薄,使腰椎出现生理性前凸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