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农业产业化与农民增收(大全)

农业产业化与农民增收(大全)

农业产业化与农民增收第一篇:农业产业化与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组织化研究2011-12-13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组织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以家庭承包制为基础的农村双层经营模式,对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农村生产力得到极。

农业产业化与农民增收

第一篇:农业产业化与农民增收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组织化研究

2011-12-13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组织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以家庭承包制为基础的农村双层经营模式,对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但是从我国农村发展现状看,大市场与小农产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农村就掀起了一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热潮,农产加公司的经营模式缓解了农村发展的矛盾,但是从近几年农村发展情况看,大公司和小农户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龙头企业和多数农产之间的主体地位仍然存在不和谐、不对称的现象。农民在其中仍然处于无组织化状态,农民在市场交易中的地位仍然处于被动状态,加工增值和销售利润仍然无法分享。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亟须解决农民组织化滞后的问题,通过发展农民合作社等中介组织促进农业产业化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我国农业产业化中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从非正式农业制度发展为正式农业制度,这样一个农业制度化的变迁促使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从根本上废除在我国历史长达20年之久的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此项改革产生的重大业绩角度看,主要是组建了农产经济,在农村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从根本上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城乡工业化齐头并进发展,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微观基础。但是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看,毕竟只是解放了生产力,从农业体制改革的角度看,只完成了一般的任务,另一部分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产权制度明晰和小农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对农产品流通体制进行改革,改变了以往统购统销的模式,开始实施合同订购的策略。90年代初我国又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总目标。从一系列改革情况看,农民成为改革的一个重要主体,农民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获取了巨大的福利,但是,同时也需要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经济学道理。社会化农业大生产和分散的个体农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农民这一市场主体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越来越多的困惑。它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制约,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这一矛盾。

个体农产的小生产模式与变幻莫测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需要解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重要的微观基础。农民改变了以往的生产经营模式,成为

独立的生产经营者。但是农民在发展市场化农业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风险,农民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承担政策风险、技术风险、自然风险,同时还要面临市场风险。农民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主要是因为其主体分散,经济实力比较脆弱,不能从根本上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和竞争模式变化。其次是农民对市场预测能力比较差,对各种问题分析不够理性,农产品的供需不稳定,价格弹性波动比较大,生产模式上模仿型比较强。再次是农民的市场开拓能力相对比较差,因此其组织化程度比较低,造成农民交易方式落后,农产品流通过程中费用比较高,农民的利益经常受到侵害。

个体农产经营规模狭小与农业现代化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核心指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但是从我国国情看,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不足2亩,个体农民户的耕地面积通常情况也只在6亩左右,这些经营规模比较小的农户没有吸纳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内在动力,同时也不具备利用现代农业科技的条件和能力。农业发展过程中对先进管理方法的利用程度不高,这对农业组织化、社会化提高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农业现代化管理效应和规模化经营效应很难得到根本体现。

农业生产专业化与个体农民传统生产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均田制”导致农民生产过程中形成了“小而全”的传统生产方式,这种模式得到进一步的延续。农民需要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各种类型的农作物,因此,没办法感受农业专业化分工带来的一系列好处。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得到提高之后,其生产效率没有办法得到全面提高。

农业开发性投入与个体农民生产经营之间的矛盾需要解决。从农业发展规律角度看,农业开发性投入属于基础性投入,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不作为投入要素。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看,缺乏基础性投入的生产经营投入所产生的报酬是递减的,但是农民只是一个个体,对基础性投入无法进行承担,但是,从当前的农业发展情况看,政府对基础性投入的力度还不够,最终对个体农民生产经营投入产生一定的影响。

农业纵向一体化和产业化经营问题

农业产业化这个概念提出之后,其自身所包含的内容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从现实情况看,人们对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存在不同程度的理解,从我国农业产业化学术界的认识看,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就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村经济,农业发展过程中应该按照系列组织发展农村经济,从而实现农业和相关产业的社会化、系列化、一体化的发展过程。进而实现工、农、商一体

化,加、产、销一条龙的发展过程。农业产业化本质是实现农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联合经营,最终能够形成一批具有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形成基础性主导产业,一系列过程都需要农民的参与。但是,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风险担保机制,同时还要形成利益共享的利益联动机制。农业产业化的本质是发展市场农业,促使农业向着现代化方向迈进。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农民才能在农业市场化发展过程中获取平均利润。农业产业化需要发展以社会化、市场化、纵向化和集约化为特征的农业合作化过程。

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被很多发达国家所证明,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从我国农业发展情况看,农业产业化经营拥有多种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需要完成纵向一体化工作,其农业效益不仅只体现在经济效益方面,还要关注社会效益等。从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看,很多综合性效果很难通过经济效益指标进行衡量。从我国农业产业系统的经营效率角度看,纵向一体化可以形成多个组织系统,保证系统技术能够在高效管理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促使农业单位投入产出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看,需要提高比较利益,只有如此才能形成一套完整实施我国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农业纵向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可以避免农产品在多个环节的流通,从根本减少农业中间销售费用,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各类风险。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措施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整体创新发展的重要阶段。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产模式经营和市场经济接轨的重要途径。但是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情况看,由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相对比较低,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民处于无组织化管理状态。其交易方式落后、势力单薄、谈判地位相对比较低,其在进入市场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在保护自身利益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主体地位存在不对称现象,农产对一些龙头企业实际上形成一种依赖和依附的关系,其在整个市场交易环境中处于被动的地位,所以农产不能分享销售利润和加工增值。龙头企业、农产、基地之间缺少科学规范的组织链,因此无法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风险共同体。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是由多种原因产生的,但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合作经济不发达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当前需要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只有如此当前形成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才能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否则,农民的利益无法得到根

本性保证,农民将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很难在市场经济环境取得长期稳定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发展不能自发地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而农业产业化要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必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由于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化程度低、农民素质相对较低、农民居住分散等问题,所以需要对基层组织进行全面更新,保证基层经济合作组织的经济职能和行政职能分开,通过政策和制度对其进行鼓励。引导农民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组织,引导农民发展自己的协会合作组织。促使合作组织能够真正代表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并且在这样基础上进行联合,逐步形成实体化管理模式,从而形成合作经济组织和实体联合的管理模式。我国农民组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实现小生产和大生产相互结合的有效经营形式,从总体情况看,合作社不仅可以满足不同专业程度的农民生产服务需要,同时还能降低农产品交易费用,从根本上促使广大农民受益,同时也是广大农民走向市场的重要形式。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出路是实现产业化,产业化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合作制,通过合作制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安邦.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思考[J].农村建设,2005(Z4).

[2]张金明.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J].农村建设,2005(Z2).

[3]杨成将.巧解规模化经营五大难题推动农业产业化再上新台阶[J].农村建设,2005(Z1).

[4]余应军.采取综合措施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J].农村建设,2005(Z1).

[5]舒刚.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J].农村建设,2005(01).

第二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作者:陈宗琼 赖廷锋

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16期

近几年来,我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利用企业技术、资金、市场等资源优势,引领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优势支柱产业和生产基地,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极大地增加了农民收入,这就是我县几年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缩影。截止2010年底,全县共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北海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1家。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65个,其中在县工商局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61家,种植业25个,水产畜牧养殖业15个,服务性质21个;具备经营功能的经济协会12家;不具备经营功能的互助协会(用水者协会)92家。仅自治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资产总额18亿元,年销售额达40亿元,占全县农业增加值的87%,上交税金2577万元,税后利润3.76亿元,分别比2009年增10.5%、11%、13.4%;其中有恒兴、粤海、北联等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5家,年加工生产能力6.5万吨,年销售总额2.8亿元。建立生产基地150多个,面积5.64万亩;公司从农民采购量占加工总量的比率达99%,直接带动农户8.58万户,其中带动区内农户数6.6万户,带动区外农户数

1.98万户,利益联结方式绝大部分是按照保护价收购农产品形式带动农户,全县发展订单农业

4.5万份,其中种植业订单2.21万份,种植业订单面积15.5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19.4%。;2010年培训农民2.4万人次,比2009年增2632人次,增12.3%。通过各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全作组织的带动,全县建立了对虾、罗非鱼、三鸟、水果、木薯、甘蔗、速生林、蔬菜等优势支柱产业,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2010年从事产业化经营农户户均增加收入6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19元,比全县人均纯收入增加681元,增12%。

回顾几年来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历史,之所以初具规模的格局,主要是采取了如下措施:

1、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多年来,合浦县委、县政府对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非常重视,把发展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引导、鼓励、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1)积极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成立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意义,促进了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增强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2)注重培养。根据《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意见》(北政发〔2004〕58号)的文件精神,我县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做到发现一个,培养一个,使其成熟发展,并每年发动企业申报不同级别的重点龙头企业和对其经营进行定期监测。(3)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包括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及财务制度。(4)积极开拓市场,搞好流通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架起

了市场与农民、企业与农民的桥梁,增加了农民生产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减少流通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5)以订单农业为导向,引导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6)加大扶持力度,使合作经济组织做强做大。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扶持其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县有合浦县家禽协会、廉州镇大江村蔬菜协会、合浦县常乐农副产品流通协会、合浦县崟丰果蔬产业股份合作、合浦县兴农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等5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单位得到中央及自治区项目扶持资金,累计金额达85万元。(7)加大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县相关农业部门派出农业技术人员到合作组织培训,提高业务人员及会员农业科学技术种养水平,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加速了农业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转化率。

2、认真落实农业产业化优惠政策。根据《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意见》(北政发〔2004〕58号)的文件精神,一是抓好企业营业所得税的减免工作;二是落实企业贴息、低息贷款优惠政策;三是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扶持;四是对龙头企业实行“六制”服务:“保姆式”服务制、“一站式”包办制、首问负责制、跟踪办结制、“绿卡”优惠制、检查批准制。在积极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同时,我县坚决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组织提供优惠,积极协调组织地税、国税、工商等相关部门,给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优质服务,促进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激发广大农民参加合作组织的积极性。

3、建立示范基地,推动农业先进技术广泛应用。各龙头企业均建立了自己的示范基地,以示范基地带动当地农户发展生产。广西凤翔集团畜禽食品有限公司建立了无公害麻鸡生产基地,广西建邦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瘦肉型良种养猪基地,合浦县常乐洪兴农副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等。通过示范基地的带动,加速了农业先进技术的应用。

4、搞好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种养技术。各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十分重视农业技术培训工作,每年全县举办各种培训班多达100期,培训农民2.4万多人次。认真组织相关部门及农产品经纪人50多人进行培训学习,选送10多人参加区供销合作联社举办的培训班学习。

5、积极推广良种,普及良种覆盖率。几年以来,广西凤翔集团畜禽食品有限公司推广养殖的“叮当”鸡、广西鸿雁食品有限公司引进的德国的“朗德鹅”、合浦县西场永鑫糖业有限公司引进的新台糖系列及桂糖系列、合浦县常乐洪兴农副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玉豆新品种双青35号,辣椒新品种农丰41号、黑美人、大平甫肉菜等,由于各龙头企业致力于良种引进推广,加速了我县的良种良法进程。

6、努力发展订单农业,带动农民致富。在县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连接市场与农民的桥梁作用,努力发展订单农业,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据不完全统计,全县2010年发展订单农业4.5万份,其中种植业订单2.21万份,种植业订单面积15.5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19.4%。企业通过订单农业,回收农户生产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或销售,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格局。

7、打造品牌,创造品牌效益。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不惜投入资金,努力打造自己的产品品牌,创造品牌效益,给企业和农户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广西凤翔集团家禽食品有限公司2003年9月打造的“凤翔麻鸡”品牌获广西家禽品种审定委员会核定为新品种,并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 2004年打造的“叮当”牌鸡;2008年“叮当牌”桂香鸡在香港国际农产品博览会上获得“国际金奖”、“国际优质产品”称号;合浦县利康花生油厂1994年创造的“浦康牌”花生油,并于当年获中国博览会金奖和广西新产品百花奖,1995年获广西名优产品称号,2002年被评为全国五类食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产品;已通过ISO9001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认证,成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全县有15万亩花生无公害生产基地和11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已通过自治区认定,45000吨菜豆和17500吨花生通过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

从我县的情况看,当前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不紧密。许多龙头企业实际组织带动农户数较少,利益关系相对松散,不能很好与农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社员联结松懈,社员积极性不高,甚至有一些合作组织改变集体性质,逐步变成私有化,缺乏监督力度。从总体上看,我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其发展形态绝大部分仍然是属于合伙性质的经济形态,在叫法上带有浓厚的习惯色彩。总而言之,在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农民没有真正享受产业链延长而增值的成果。

2、基地建设明显滞后。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分散,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低,基础设施不配套,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跟不上等因素,制约了龙头企业的发展。

3、工作指导不适应产业化快速发展的要求。管理体制不顺畅,政策不配套,按照市场规律指导企业发展的水平和能力与产业化发展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作来看,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制度不完善、财务不够规范、管理较为粗放等问题。

4、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收购资金贷款难。龙头企业收购资金一次性需求量大、占用时间长,一般商业性贷款难以满足,影响了农产品收购和农民增收。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看,影响和制约因素较多,特别是资金不足,服务滞后的问题比较突出。

5、县级专项财政扶持资金缺乏,影响了农业产业化工作的正常开展。

6、抗御风险能力低。大部分龙头企业都没有建立稳固的抗风险机制,也就是说没有建立风险基金,市场如果变动较大,合同兑现就出现较大风险,影响了农民收入,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根据我县目前现状,为进一步搞好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今后应注意如下工作:

1、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要坚持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抓好市场开拓和产销衔接。把发展“订单农业”作为龙头企业掌握原料主要来源的重要举措,努力和农户提高履约率,积极引导和带动农民增收。

2、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要在发展中不断提高竞争力。主要是抓好科技创新、质量安全、品牌打造等,特别作为一个企业,有其品牌,对提升企业收益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要在发展中不断增强带动力。主要是抓好坚持为农民服务的方向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农业产业化必须以农民利益为核心,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和收益。农民得到实惠,反过来,也为龙头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央扶持龙头企业,是要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该始终立足农业、服务农民,和农民发展“订单农业”,与农户在自愿互利的前提下,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在产权上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更有效地带动农民增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增强凝聚力,当前大部分合作组织的具体管理和经营比较松散,基本上还是各自为政,增强凝聚力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基础。

4、建立风险基金,增强抵抗力。所谓抵抗力就是抵御各种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抵抗力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发展的关键。由企业从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每年提取风险金,以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第三篇: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农民需求调研研讨与培训班方案

附件1: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农民需求调研研讨与培训班方案

参加人员:岗位专家33人;综合试验站站长14人,田间学校工作站站长119人 研讨班目标:在本次研讨班结束之后,学员将能够

1) 了解参与式需求调研方法

2) 运用参与式理念设计产业需求调研计划 3) 独立开展参与式需求调研

4) 为制定产业体系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日期:5月5日(星期二)

日期:5月6日(星期三)

日期:5月7日(星期四)

日期:5月8日(星期五)

第四篇:吉州农业产业化提速增效助农民增收致富

吉州讯(刘朝军、徐洋平)近年来,吉州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人文社区、美丽乡村”工作要求,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建立特色基地,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创农业特色品牌,农业产业化渐成规模,全区农业发展提速增效。

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该区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强龙、增值、固本、富农”工程,推动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重点扶持了江西牛牛乳业、思倍得农牧、绿巨人园林、富仁禽业、远大农牧等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农户能力强的企业。江西思倍得农牧公司积极加快企业规模扩张,组建多元化经营的集团公司,今年销售收入可达1亿元,为迈进国家级龙头企业打下坚实基础。江西牛牛乳业公司以引进西杂母牛综合开发项目为带动,扩大养殖规模,打造全省一流的高品质乳品,提升企业品牌形象;1至10月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1834.7万元,带动农户7918户,户均增收1453元。目前,该区现有2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37345.6万元,销售收入54905.7万元,带动农户33072户。同时,注重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的培育壮大,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外接市场、内联农户的桥梁纽带作用,全区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参与社员3000余人,有效带动农民增收。

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吉州区农业科技示范园是该区整合农口项目和资金,引入社会资本,聚力建设集科技培训、花卉苗木、高产粮田、蔬菜果业、观光休闲、水产养殖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项目总规划占地面积3000亩左右,总投资5000万元,被列入2012年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园区。目前已完成投资1700万元,“六大功能”区已出具规模,被省科技厅批准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

城郊型特色产业经济方兴未艾。该区依托区位优势,主动对接国家、省、市产业政策,优化产业布局,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培育农业特色产业体系,加快城郊型经济发展,重点打造“三大基地”即万亩柑橘、井冈蜜柚基地,万亩蔬菜基地,万亩花卉苗木基地,采取引进外商和重点扶持种养大户的方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发展“一村一品”和“一镇多品”。该区还积极鼓励和引导村组干部、专业大户、农村经纪人发起创办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专业协会等中

介组织,先后成立了吉安市凤凰生猪专业合作社、吉州瓦桥农机专业合作社、吉州惠隆渔业专业合作社等组织,为农民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农民进入市场架设桥梁。同时,全区还成立了蔬菜、肉奶牛、水产、韭菜花等协会多个,帮助农民搞活农产品销售,较好地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提高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目前全区建立各种特色基地50余个,基地面积达10万余亩,有11个村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特色产业方兴未艾,助推农民驶入致富快车道。

第五篇: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

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对我县部分乡镇农户收入状况的调研

一、引言近年来,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48.5%,居全市首位。三大主导产业——食用菌、畜禽养殖、设施菜已成为我县大多数乡镇增收富民的主要渠道。但同时仍存在一部分乡镇产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乏力。而目前我县农户收入构成的基本情况怎样,农业产业化对增加农民收入的具体作用有多大,亟待深入调研。为了获取有关农户收入状况的第一手材料,以了解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农户收入构成的影响,我们在11月初选取沙坨子、榆树林子、小寺沟、平房4个乡镇进行了实地调查。其中,沙坨子乡是我县食用菌生产量最大,发展最好的乡镇,被称为“中国北方食用菌第一乡”,榆树林子镇是我县设施菜特色镇,小寺沟则是我县畜禽养殖特色镇,平房乡的畜禽养殖发展得也不错。因此,本次调查主要在特色产业发展较好的乡镇进行,然后通过对不同产业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试图在总体把握农户收入构成状况的基础上,找出农业产业化对农民增收的具体作用及影响农户收入构成的主要因素,进而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必要的依据,同时为更好地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合理建议。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