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语言学第七章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普通语言学第七章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普通语言学第七章教案
高中语文 《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的应用
《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普通话和方言的定义,熟悉汉语的方言分区。
2、了解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掌握了解方言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了解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普通话和方言
1.提问:什么是普通话?
学生回答,明确: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是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 2.中国有哪些方言?
明确:根据方言间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一些重要差异,现代汉语分成七大方言,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 3.当涂方言主要属于哪种方言区?
从方言上看,当涂县西面和北面都是江淮官话区,东面和南面是吴语区(宣州话),当涂县就处在官话和吴语的交会点上。本县的土著方言是吴语宣州话,江淮官话是由北方移植过来的。大致上说,县境西北沿江一带是江淮官话,其余地区是吴语宣州话,由西北往东南,吴语特征越来越显著。
三、师生互动:当涂方言例举
1、hashidebao(哈是地不?):是不是 ,对不对
2、xiaode(晓得):知道,明白,了解
3、mede(么的):没有
4、qifan(七饭):吃饭
5、 hōu:因为甜使人觉得腻
6、xianshi(现世):对某人或某事的否定,有轻蔑与鄙视的意味。
7、chuai(揣):放 例:把这个~到荷包里。
8、ka(“卡”轻声):掐 例:你~我搞马?
9、pie(痞):掰开 帮我把这个棍子~断
10、shuar(后面有个轻轻的儿话):甩,抽 例:小心我~你一耳巴子
五、当涂方言中的入声
1、用当涂话读:竹雨松风梧月 茶烟琴韵书声 (仄仄平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
2、教师讲解对联的平仄知识
对联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对联的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则要用平声。
3、古汉语中的人声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但还在方言中存在,可根据方言的入声读音找出古汉语中的入声,就可以更好地排列古诗词和对联。
4、当涂话中入声的读音:
用心
爱心
专心
- 12 -
第二篇:第七章 高考试题类编·语言表达连贯
·语言表达连贯
1、(1990年)“她是……教练”中的“教练”前有如下六个修饰成分,下列四项中排列妥贴的一项是
①优秀的 ②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
③国家队里(的) ④篮球(教练)
⑤女(教练) ⑥一位(教练)
A、①②⑥③④⑤ B、③⑥②①④⑤
C、①②③⑥⑤④ D、②①③⑥④⑤
(1990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被铁道部评为部级先进单位的××次特快列车乘务组,除主动、热情服务外,(甲),及时反映各类旅客的不同意见,(乙),开展多样化的服务活动。
2、(甲)处正确的选项是( )
A、还从每节车厢内推选出一至两位乘客代表
B、还由每节车厢民主推选一至两位乘客代表
C、还让每节车厢推选一至二人当乘客代表
D、还在每节车厢中推选出一至二名乘客作代表
3、(乙)处最恰当的选项是( )
A、随后遵照这些意见 B、于是听取这些反映
C、接着考虑这些反映 D、然后根据这些意见
4、(1991年)填入下面句子中方框处的最恰当的文句是
自从“五四”以来,翻译介绍先进国家的文化成果就成了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 。
A、这些翻译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B、翻译作品日见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艺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C、翻译作品日见其多,这些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D、这些翻译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5、(1992年)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 从床下拽了出来,送到幼儿园去了。
A、妈妈找了好久,最后才发现他, B、但后来还是让妈妈给找到了,
C、使妈妈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 D、但妈妈毕竟发现了他,
6、(1995年)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①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有座宝塔。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②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落在山顶上。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③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这些活,连见也没见过。
④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这些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连见也没见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1996年)将下列四句话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就像勇猛的战士一样,②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③马上扔下背包,④听到大雨即将来临的广播,
某校师生野营训练来到村里, 和村民们一道投入抢收战斗。
A、②④①③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D、④①②
8、(1997年)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A、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B、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C、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D、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9、(1998年)下列各句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①鲁大海--四凤的哥哥,鲁贵的半子,他身体魁伟,(a、粗黑的眉毛, b、眉毛粗而黑,)两颊微微陷下去。
②天山连绵几千里,(a、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湖泊,不论森林、溪流, b、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处处有丰饶的物产。
A、①a ②a B、①a ②b
C、①b ②a D、①b ②b
10、(1998年)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诿, 。
A、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B、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C、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D、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11、(1999年)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 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
①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 ②那儿的景色真美!
③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 ④六和塔在钱塘江边静静地矗立着,
⑤帆影点点的江面上碧波粼粼, ⑥江面上帆影点点,碧波粼粼,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12、(2000年春季)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侦察,中午12时, 。
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C、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13、(2000年秋季)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___________,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___________,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___________,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多读如果彻底。 ②少读如果彻底。
③多读而不求甚解。④少读而不求甚解。
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②③⑤B、①③⑥
C、②④⑤D、①④⑥
14、(2001年春季)依次填入下而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 , , 。
①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子上
②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问了
③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
④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15、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1)每逢深秋时节; 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 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藏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1、B。本题主要是考查中心词前的多层定语的排列顺序,多层定语的排列应依照以下原则(从离中心词最远的算起):a、 表示领属或时间,处所的名词、代词或短语,表示“谁的”;b、 指示代词,数量短语,表示“多少”;c、 动词,动词性短语 表示“怎么样”;d、 形容词,形容词短词 表示“什么样”;e、 表示性质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表示“什么”)。
2、C。根据第一个分句、最后一个分句来看,本段话的陈述对象是“乘务组”,而推选乘客代表是旅客自己完成的,而不是乘务组,因此,可排除A、D。B句中“由”当介词用时的句式为“某件事由某人负责”或者“由某人负责某件事”,用在此处,不能统管后一分句,而C中的“让”能够起到这种作用,保持陈述对象是“乘务组。”
3、D。根据“乙”处的前面分句的宾语——意见,便排除B、C。旅客的意见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能说明问题的,因此,不能“遵照”意见,只能是“根据这些意见”。
4、C。A、D两项开头就说“这些作品”,前面缺少交待,突然出现这个指代词,与上句衔接不上。B中“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有语病,“素养”多指人的平时的锻炼和修养,此处用“中国学术文化”限制不当。且“促进”夸大了“翻译作品”的作用,属于用词不当。
5、B。全句是以“小明”为主语、后面各分句承前省略的承接复句。“从床下拽了出来”“送到幼儿园”的主语都是“小明”,不是“妈妈”,只有B才是前后主语保持一致C中前一分句的主语是“小明”,而后一分句 的主语偷换成了“妈妈”。
6、D。这道试题,①②句要从话题和陈述对象考虑。①②的话题是“宝塔”在什么地方。②句是以“宝塔”为陈述对象,两个句子的主语是“宝塔”,前后一致,表述连贯。③④句要从语意的连贯考虑。④句中的第2句以第1句的宾语为主语,在语意上衔接更紧密。
7、C。这道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叙述“某校师生”关心集体,忘我地“和村民们一道”冒雨“投入抢收战斗”。我们知道,叙述一件事,语言的先后顺序要正确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④句是写师生听到广播,即得到信息。②句是写师生此时的一种心理,即得到信息后所产生的心理。③句是描写师生的具体动作,即在心理知道下的动作。① 句是对师生投入抢收战斗的形象描写。所以,答案应该选择C。
8、B。这道题要从叙述角度一致考虑。本段文字是以“南天门”为中心来叙述的,所以承接上文应该先说“门外”,然后再说“门两旁”。联系下文的语意来看,前面的语意最好是“对联一副”,这样才能够衔接紧密。所以应该选择答案B。
9、D。这道题第1句要从保持句式协调考虑。第1句中要求选择的句子的前后两个句子都是主谓句,保持句式协调,选择的句子也应该是主谓句而不是偏正短语,所以选择a 。这道题的第2句中对景物分类的角度要符合事理逻辑,将“高山”与“深谷”、“草原”与“森林”、“溪流”与“湖泊”分别并列在一起,这种分类才符合事理逻辑,所以应该选择b。
10、C。这道题要从表述的先后顺序考虑,这里的先后顺序应该是逻辑顺序。“不传达上级指示”这一统一思想认识的工作应该放在“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这种具体实践操作的工作前面,而不落实这两项工作的直接后果是“环保工作没人管”,最终的结果便是“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所以C选项排列恰当。
11、A。这道题可以说是近几年最有创意的题目,解答此题要多角度考虑,一是注意空间关系,二是保持叙述角度一致,三是保持句式协调。从叙事的时间看,“我”现在不在杭州,应用“那”来远指;从叙述角度看,叙述的对象是“钱塘江”,所以应以“钱塘江”为中心来描写景物;从句式协调角度看,应该与最后一句用相同的句式。由此看来A选项最恰当。
12、D。这道题可以说是近几年考查得最简单的题目,从保持陈述对象一致考虑。后两个分句的主语应该是“公安干警”。所以D选项衔接最恰当。
13、A。首先从第一句看,表达的观点是承认“少读”的作用,所以全段文字就围绕“少读”展开。另外,在文中有些提示也为 正确选择奠定了基础。“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就是强调“思考”,即少读且思考,由此选择②句。“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说明看的虽多,但收获甚微,正好与“多读而不求甚解”吻合。“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强调“读书”只是为了装点门面,应该选择⑤句。”
14、A。全段的意思是说我独坐在书斋中,以前的好看的景色、好听的声音,现在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抓住②句中的“连”,便能确定②句必须放在④句的后面,①③④都与视觉有关,抓住④句中的“这”便确定④句必须放在①③的后面,①、③句谁在前,根据空间顺序来确定,应该是③句在前。
15、D。解答本题,必须抓住题目的要求——语意连贯、音节和谐。①②从语意来看都符合要求,从音节上来看,①就不行了。前二句是六字句,后四句是四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③④中必须选择④,因为作者描写从远处看到的景物的顺序是从低处到高处,只要抓住这一特点就迎刃而解了。
第三篇:第七章 高考试题类编·语言表达简明
·语言表达简明
1、(1991年)阅读下面一句不好的译文,然后回答下面两题:
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那条严禁警方执行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的禁令。
(1)地方法院究竟允许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剧场?
(2)把这段文字改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要求:层次清楚,文意明白,内容不能删减,愿意不能改动。
2、(1991年)某人接到一学术会议秘书组来函,信上说: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此人读后不解其意,因为对此信可有多种理解,请你就文意写出三种不同的解释。(2分)
3、(1993年)读下面一则报道,本着语言文字要简明的原则,完成文后两题
科学院举行超对称性和超引力①学术讨论会
为加强基础理论工作和准备参加国际性粒子物理会议,中国科学院最近在郑州举行全国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②学术讨论会,对超对称性和超引力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③。
“超对称性”和“超引力”④是七十年代在国际上才引入物理学中的新概念。在这次会上,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对于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⑤研究的情况,展开了热烈、自由的学术⑥讨论,在某些问题上提出了一些新见解⑦。
(1)应删除的两处语句是(写出画线处的序号)( )( )
(2)应简略的一处语句是(写出画线处的序号)( ),这句可改为( )
4、(1994年)根据下面说明,完成后面两题。
“育人财会职业高中”为及早安排本校毕业生的工作,在报上登了一则启事,标题是“育人财会职业高中预聘毕业生”。该标题意思表达得不准确。请分别按以下两项要求对该标题进行修改。(修改后要符合刊登启事的本意,学校全称不得改动)
(1)保留“预聘”一词,不超过15字。( )
(2)不用“预聘”一词,不超过13字。( )
5、(1996年)下面是从一则乱办学的招生广告中摘录出来的话,除内容方面的问题外,在标点、语法、句意表述上也有不少毛病。读后完成文后两题。
我校是×××捐资百万美元(1)跨省办起三所外语培训学校之一(2),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3)。由于办学成绩突出(4),国内外80多家新闻界报导了我校(5)。我校饮誉东南亚(6),除了越南、柬埔寨(7),某些国家都有姊妹学校(8)。
(1)有毛病的四处是(只填序号)( )( )( )( )
(2)选三处改正
a.(只填序号)( ),改为:( )。
b.(只填序号)( ),改为:( )。
c.(只填序号)( ),改为:( )。
6、(1997年)下面是某校黑板报上的一篇报道,在标点、词语、语法等方面都有一些毛病。读后按要求答题。
星期三,校团总支召开座谈会。到会的15名与会者,就共青团员如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展开讨论。大家踊跃发言。有的说,团员首先要起模范作用,当说话做事前,都要想到自己是一名团员。有的说,要提高团员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识,不把这一点重视好,就难以开展这项活动。团总支书记最后指出,对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事应该大力提倡;对不尽人意的地方应该注意改进。
找出文中的毛病,把改正结果填入方框中,依次标出序号(1)(2)……。修改时不能改变原意(如将正确处改错要扣分。)
序号 原文 改正结果
7、(1998年)下面一段话中有重复啰嗦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四处?把要删除部分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括号内,只填4个。
一个人之所以(1)会变坏的原因(2),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3),更重要的(4)是他自己没有把握自己(5),受了坏人的影响(6),才逐渐变坏的(7);如果这个人能把握自己(8),能抵制多方面的(9)各种(10)坏的(11)影响,那么(12),他还会变坏吗?删除部分:( )( )( )( )
8、(2000年春季)下面一则擦玻璃器的广告在语言表达上有毛病,请加以改正(不改变原意)。将修改后的结果写在横线上。
本产品根据玻璃导磁原理而制造,是随着城乡高楼大厦逐年增多的今天,普遍存在着擦玻璃难和窗外擦玻璃危险等问题。为此,本公司特向用户推荐这一理想产品。
9、(2000年秋季)为使下面画线的语句简洁、顺畅并保持原意,需要删掉一些词语。在删改时哪些词语是必须保留的?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
记得在一次期末考试中,在考完了语文后,我感觉相当不错,兴奋了很长时间。
①在 ②一次 ③期末 ④考试 ⑤中 ⑥在 ⑦考完 ⑧了 ⑨语文 ⑩后必须保留的词语是:( )
10、(2001年春季)下面一句话中,编号的地方有些是可以删去的。请将可删去的序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由于① 人体②脂肪的③密度远④小于人体⑤肌肉蛋白和水的密度⑥,所以减掉一公斤脂肪后⑦所减去的体积⑧远大于由脱水而减少的体积。
可以删去的是( )
11、(2001年秋季)把下面的长句改成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为清楚。
(不得改变原意,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2分)
现在许多国家都已经能够生产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的机器人。
第四篇:《普通语言学教程》的感想
对外汉语 0000 XXX
《普通语言学教程》感想
假如说,你发出了一个声音,而在另一个时候,我也发出一个声音,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能说我们两人发出的是相同的词语呢?至少,两个人说话的声音不尽相同。这样的问题听起来似乎很无聊,因为我们本来就知道两个人说的不是同样的话。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是怎样知道的呢?在我们知道的过程中又有多少因素牵扯在内?其实这些因素就是我们的语言知识的组成部分。要了解语言的规律就必须对这些要素进行系统的分析。这就是索绪尔研究的语言学。
当索绪尔在1913年2月22日,逝世时,在日内瓦大学曾聆听过其讲课的学生们都意识到世界已经失去了一位天才。但遗憾的是,索绪尔只顾专注于他的工作,而根本没想过要把他们写下来向世界表明他是怎样一个天才。所以,我们不能亲耳聆听大师的教诲,也不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大师的精神。我们唯一能走进他的理论的圣门就是那本由他的学生整理出来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该书绪论以语言学历史为起点,并以语音学为结束。在绪论之后,这部著作分为
(一)一般原则,
(二)共时语言学,
(三)历时语言学,
(四)地理语言学,
(五)回顾语言学的问题等五部分。最核心的是前两个部分。
索绪尔最重要的观点之一即语言是处在结构中的。从中得出能指与所指关系、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语言与言语、语义场这四种结构关系,里面包括了语言的诞生、发展和应用三个阶段。 (1)、能指与所指关系——语言的诞生
语言是一种符号,连接着概念和音响形象;语言符号是任意的。如果语言符号不是任意的,那么世界上就只存在一种语言了;但是这种符号一旦建立,无论是是个体讲话者还是群体都不能自由打破它,也不能自由地以其他符号来代替既定的符号。例如:英语中本可以选择某种其他的声音序列而不是“cat”中的3个声音来表达“猫”的这一观念,但现在却是用它来表示。政府不能立法废除一个词。为什么呢?因为它不是通过立法产生的;而语言是为整个集体所共有的,这个数量庞大的集合中无时无刻不在对语言进行着个人实验 ,一旦某种变化——无论是能指方面还是所指方面——被大众所接受,语言符号将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例如,汉字简化之后将“穀”归入“谷”中,可是在古代这两字意义是不一样的 。更为明显的例子是,在中古之后汉语开始逐渐脱离浊音,直接导致了汉语四声的变化 。这是语言广泛进入社会后的必然结果。
从语言诞生之初,这两对关系就决定了语言未来的发展必定是要在与人的妥协和社会变化中完成的。再深入地看,我们可以看到语言的发展是在集体和时间完成的,由此索绪尔提出“共时语言学”、 “历时语言学”与“语言”、“言语”两对概念,对语言的发展做出阐释。
(2)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语言与言语——语言的发展 与历时语言学相比,索绪尔在共时语言学方面的影响则十分巨大。只有在共时时态中,事物才会体现出价值。在索绪尔看来,语言的价值是使语言真正成为语言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构建文明的过程就是人类不断认识世界的过程,然而世界早在人类存在之前就已存在,它并不会向人类自言其明,只有当世界进入语言后才能被人所认识。就算是那些看起来静止、孤立的事物,一旦进入语言就不得不与其他事物发生关系。然而事物进入语言只是事物存在的第一步,只有当它能被人说道,它才能成为一个真正为人类感觉到的存在者。而只有当语言赋予这些事物以价值,它们才能真正进入文明。
言语每时每刻都在为语言的发展提供新的材料,一旦它们为一部分人所接受,这些变化就将进入语言,推动语言的发展,甚至会形成一种规律。又例如中古汉语中浊声母消失的问题。在长达1000多年的演变中,浊声母既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从北方方言中销声匿迹,也不是大众表决同意所取消,而是从方言局部开始,慢慢地退出北方方言的历史舞台,同时那些原浊声字也开始在声调上出现变化 ;更不消说,舌上音的从无到有,最后又消失 。这是无法用语音演变规律解释的,但毫无疑问这与每个人的发音习惯有密切关系。 语言在时间和大众手中走向一条谁也无法预测的道路。接下来,我们还可以看到,在言语中某些非语言因素同样会对语言及其作用产生影响。
(3)语义场——言语的使用
任何言语的使用都离不开一个相关的语境。就像我们常见的情景那样,我们很多时候要和他人开启一段对话,总会遵循一套既定的模式,比如说“今天天气真好”。我们说这句话,意义不在于要探讨天气这个客观实体,而是对对方的态度做一种尝试,寻求对话进行下去的可能性。
比如我们运用成语时,要想正确使用成语,我们必须了解成语所蕴含的典故,进而才能了解成语的意义。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对成语进行望文生义的解释,我们只有了解成语故事才能理解成语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之下产生的;而当我们运用成语的时候,我们也是基于当下的语义场与成语所蕴含的语义场做比较,二者相似时我们才能正确使用成语。例如“叶公好龙”这个成语,表面上看它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但实际上,这是和叶公的经历相关的。叶公的故事在经历语言的洗礼和大众的广泛使用,变成了蕴含在成语中的语义场。当我们在使用这个成语的时候,并不是要说明某个人喜欢龙,而是要说明这个人和叶公一样,并不是真正喜欢某样事物。在这里,创造这个成语的语义场把“叶公好龙”这个四字短语的意义扭曲了,它们不是作为声音符号表达所指意义,而是表述那个蕴含在使其诞生的语义场中所蕴含的意义。倘若我们在望文生义的情况下使用成语,成语就会失去其价值,变成一个单纯指向所指意义的四字短语。
上文中论述了语言的几种关系。毫无疑问的是,语言是处在多关系维度中的,甚至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关系。倘若失去这些纬度,语言将失去意义和价值。而语言构成我们思想的实体,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毫无疑问是十分巨大的。可是语言本身就处在四纬度中,本身就是不确定的,因为任何一种关系都可以让语言和言语发生意义上的扭曲。那我们借助语言思考出来的结果,我们通过语言对世界的认识,和由此产生的理性的力量又将会如何呢,是否也像语言一样充满不确定性呢?
这是一部伟大的语言学著作。在历经几十年的沉淀之后,《普通语言学教程》的影响和意义早已超出语言学的范畴。它开启了一个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时代,将语言从历史带入了当下,为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索绪尔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直接影响到后来法国结构主义的兴起,在罗兰•巴特、雅克•德里达、雅克•拉康等人的著作中,都能找到索绪尔的身影。时至今日,当我在这本书中汲取营养时,它滋润的远不仅是我对语言的认识,更启发我在更加广阔的领域中的思考。
由于没有这本书而且时间有限,最后才向同学借用了一天才看了这本书,所以这本书我没细看,也没看完,就看了大致。我知道,这样的书就该好好的细细地看,慢慢体会。在写这些感受时,刚开始无从下笔,就又借了《索绪尔入门》这本书大致看看,又到网上百度并查了些资料,最后经过复制粘贴,当然这也是需要我的时间精力和技巧、想法的,再找一些比较适合我的感想的内容,还有我的一些零碎的感受,最后才写好了,成了我自己的感受。还是名句说得好,多看书多查资料多吸收精华,最后你看到的查到的学到的就都成为你自己的想法了。
第五篇: 《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报告
一、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
我读的语言学的书是珍藏本《普通语言学教程》。这本书是瑞士的著名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编著的,由沙·巴利、阿·薛施蔼、阿·里德林格合作编印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并不是索绪尔本人亲自编写的,而是在他去世后,他的学生沙·巴利、阿·薛施蔼、阿·里德林格等收集许多同学的听课笔记和索绪尔本人的一些手稿及材料,据此整理出的。这本《普通语言学教程》于1916年在日内瓦出第一版、1922年在巴黎出第二版,其后还连续出了第三版和第四版,1949年出的第五版,各国语言学家先后把它译成德、西、俄、英、日等国文字,使它的影响遍及全世界。而我国也出版了许多种译本。而我读的这本珍藏版本的《语言学教程》是高名凯先生在1963年根据原书法文第五版翻译、由岑麒祥、叶蜚声校注的,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社在2009年7月北京第一次印刷出版发行的。
二、作者简介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 1857-1913)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者,也是结构主义的开创者之一。他被后人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结构主义的鼻祖。《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 de Linguistique Generale)是索绪尔的代表性著作,是他的学生根据他生前的笔记编写的,这本书集中体现了索绪尔的基本语言学思想,对二十世纪的现代语言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由于其研究视角和方法论所具有的一般性和深刻性,书中的思想成为二十世纪重要的哲学流派结构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三、内容介绍
这本书一共335页。除去前言和第
一、
二、三版序的说明还有绪论外,共分为:第一编:一般原则,第二编:共时语言学,第三编:历时语言学,第四编:地理语言学,第五编:回顾语言学的问题 结论五个部分。还有在书最后的索引和校后记。
“绪论”部分由七个章节和一个附录:音位学原理组成。讲述了语言学的历史、语言学的材料和人物、语言学的对象以及语言和言语的区别、言语行为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文字表现语言和音位学。
一般原则这部分一共有三章:语言符号的性质、符号的不变性和可变性、静态语言学和演化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这部分共分为八章:概述、语言的具体实体、同一性现实性和价值、语言的价值、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语言的机构、语法及其区分和抽象实体在语法中的作用。
历时语言学也分为八个章节:概述、语音变化、语音演化在语法上的后果、类比、类比和演化、流俗词源、黏合、历史的单位,同一性和现实性。
在共时语言学这章后还有附录讲述了三个问题:主观分析和客观分析、主观分析和次单位的确定、词源学。
地理语言学分为四章:关于语言的差异、地理差异的复杂性、地理差异的原因、语言波浪的传播。
最后,回顾语言学的问题和结论分为五个章节:历史语言学的两种展望、最古的语言和原始型、重建、人类学和史前史中的语言证据、语系和语言的类型。
我们都知道一般原则和共时语言学两编是《普通语言学教程》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新理论、新方法基本上都集中于此。索绪尔在此书中所提出的重大理论性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区分语言和言语
语言是言语行为的社会部分,是个人被动地从社会接受而储存于头脑中的系统。它存在于个人意志之外,是社会每个成员共同具有的,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言语是言语行为的个人部分,是个人对语言系统的运用。语言和言语紧密相连,互为前提。个人要说话使人理解,必须用语言,同时语言的存在又必须体现在言语当中,而且,使语言发生变化的也是言语。所以,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
(2)区分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又称静态语言学,是研究一种语言和多种语言在其发展历史中的某一阶段的情况,即语言状态。
历时语言学:又称演化语言学,集中研究在较长历时时期所经历的变化。 (3)系统理论
索绪尔在书中提出"语言是一个在其内部一切都互相联系的系统",有"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两类关系。 (4)符号理论
索绪尔最早指出,语言符号联系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语言符号是一种有两面的心理实体",他用"能指"和"所指"这两个术语来分别指称符号的"两面",并进一步提出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特点。 (5)符号学
符号学,是一门研究符号,特别是研究关于语言符号的一般理论的科学,是十九世纪末才兴起的,符号学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目前主要研究符号的本质、符号的发展规律,符号与人类各种活动的关系,符号与人类思维的联系。 (6)音位学
音位学有狭义和广义分: 广义的音位学指对自然语言声音系统的一般性特征之研究,可以包括语音学; 狭义的音位学方根研究人类语言中语音组合的方式、模式及变化。 普通语言学中提及的音位学主要取其狭义。
四、语言学者对本书的评价
在世界语言史上对索绪尔的这本《普通语言学教程》的评价都非常高: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许国璋在《关于索绪尔的两本书》中评价“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理论的形成有其自身的的学术背景,他多年从事历史语言学研究,对十九世纪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有很深的造诣,对整体语言学学科的性质有相当全面而深入的思考。我们从他多年所开课程可以证明这一点。”
苏联语言学家维诺库尔在提到索绪尔这本《普通语言学教程》时,评价它为由整个语言学史所产生的转折点。
由以上两位语言学家的评价不难看出《普通语言学教程》这本书的影响非常之大,对整个世界的语言学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五、我的读后感及其评价
读完《普通语言学教程》后,我真的很认同语言学界对这本书赋予这么高的评价,因为它真的一本好书,没接触这本书前我对语言学有一个片面的认识,认为它单调古板,但在读完这本书后使我对语言学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感觉其实要是认真研究起来它也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值得深入学习。还有读完这本书后,以前在课上有一些没有听懂的学会的知识点,比如说历时和共事语言学,感觉好像又重学了一次,有些懂了。但我感觉我对这本书还是不算真正的读懂读透,还是没有领悟到它其中的精华,我想我再有时间的时候还是需要多读几遍、细细品味,把这本书上的知识真正的学会学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