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时代高职院校构建“嵌入式”会计课程体系
面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 在中国, 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或开始建立共享服务中心, 逐步形成财务共享。财务人员应该冷静思考以下现实的问题:首先, 会计行业环境变了, 智能财务是智能时代的必然发展趋势;其次, 财务人员素质要求提高了, 除了掌握基本的计算机软件核算、操作技能, 还需要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战略管理、财务分析等相关联的多方面知识与会计数据处理相融合, 企业更需要的是“懂管理、懂技术”的复合型财务人才, 最终成为”互联网+“财务人员;最后, 财务人员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换是智能时代的必然发展要求。
一、问题提出
财务共享的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企业集团, 如福特汽车和通用电气等。所谓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通过在一个或多个地点对人员、技术和流程的有效整合, 将原本分散于各业务部门的那些重复性、工作量大、易于标准化的财务工作集中到财务共享平台统一处理。财务共享真正意义上做到了解放一线财务会计员核算的双手, 减少工作环节, 降低人工成本, 提高会计处理效率, 迅速削减了每个地区基础核算财务岗位的重复设置成本, 将有限的财务资源集中在更为重要的财务分析岗之上, 达到了财务处理的规模效应。
据英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统计结果显示, 超过50%的财富500强公司和超过80%的财富100强公司已经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我国, 2005年中兴通讯首次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2013年德勤和ACCA对中国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做的调查显示, 中国有接近70%的企业正在使用或者是计划使用财务共享服务, 在国内得到认知、引入和推广。
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财务人才。近几年高职院校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技能, 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实施中, 通过建立实训模拟室和实训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实践环节的指导、参加会计技能大赛等, 提高了学生会计专业操作技能, 实践实训课程比例较高。实训内容主要集中在熟悉财经法规和提高审核原始凭证、填写记账凭、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熟练运用财务软件等财务处理能力, 但是所有这些过于局限专业技能领域的培养, 忽视了预算、投融资决策、管理、控制分析等财务决策方面。基于此, 财务共享时代, 为了满足社会的财务岗位需求, 高职院校需要对原有的会计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 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会计课程体系, 最终培养出优秀的财务人才。
二、构建基础
(一) 理论基础
本课题以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财务共享“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会计教学改革理论为逻辑起点和理论支撑, 高职高专院校已经重点开展会计核心课程教学体系问题的深入研究。既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2个方向:即按财务共享岗位设置课程内容或按核算型会计岗位设置不同层级的教学内容。
(二) 国家政策支持
2013年12月6日, 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 (财会[2013]20号) 明确指出:“分公司、子公司数量多、分布广的企业、企业集团应当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会计工作的集中, 逐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2016年10月21日, 财政部印发了《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财会[2016]19号) , 进一步指出要“全面加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 指导、推动管理会计有效应用”。
2017年1月5日起, 会计从业资格证取消, 同时指出会计人员应当具备从事会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对于各企业的财会人员产生很大影响, 加上人工智能和财务共享中心的逐渐深入和渗透, 传统的会计人员面临巨大的挑战和转型。
2017年财政部制定了《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号—战略管理》等22项管理会计指引, 显然财务会计人员向管理会计转型已是大势所趋。
三、构建过程
设计总体设计思路
(一) 行业走访调研, 根据财务共享的集团公司财务部组织架构确定财务共享岗位 (见图2)
(二) 会计核心课程内容解构。
主要针对4门核心课:即财务会计分岗核算, 成本会计实务、财务成本管理实务、管理会计、财务分析进行内容结构。以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应收账款、销售等项目为例, 解构简表如表1。
(三) 将关联度高的知识点融合 (按核算、管理、决策、分析) 如上表-1, 形成多个独立的教学单元。
(四) 将各个融合的教学单元“嵌入”到公司共享中心的实际财务部岗位。以为资产核算中心和结算中心为例, 如图3。
在构建过程中, 确定独立的教学单元工作量大, 要求课题组教师分组完成, 最后构建核心课程新体系。
四、实践检验
构建的新的课程体系能使学生既掌握会计核算技能, 同时又理解业务流程, 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决策, 执行了管理会计的职能。为了使新体系能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保障:
(一) 调整授课方式
线上线下相结合 (即O2O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慕课”、“微课”、“云课堂”“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
(二)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采取“递进与角色转换”同步的实践教学体系。即
(三) 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形成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 既能研究又能从事教学, 梯队合理的师资队伍。积极参加开展信息化课程, 网络化课程教学, 不断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人才库, 保障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和质量;鼓励教师参与专业建设、讲授实践课程, 指导学生顶岗实习。
(四) 规范考核评价方式
考核方式应“重过程, 轻结果”。平时可以采取文献阅读、撰写读书笔记、案例分析、提交调查报告、团队分工小组讨论和作业等灵活的评价方式。
(五) 加强校企协同培养学生实践综合能力
这是实施“嵌入式”核心课程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保障条件, 希望学校给予资金的大力支持, 顺利实现新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六) 在高职会计专业中进行实践
对照改革前后取得的成效进行说明, 取得预期的效果, 达到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构建“嵌入式”会计课程体系增强和提高了核心课程内容的标准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真正达到了“老师轻松教, 学生快乐学”的教学效果, 促进了高职院校对会计课程体系的理论研究;同时实践意义在于使原有的会计核心课程体系弊端得到了适当的改善, 同时从企业、社会实际财务岗位的需求出发, 使会计教学实践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财务岗位紧密结合, 融通了不同相关学科有关联的知识点, 使学生即掌握会计核算, 又熟悉管理、控制、分析和决策的流程, 逐步完成了会计专业学生由核算型向管理型会计的转变, 为学生就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关链接】
财务共享服务是依托信息技术以财务业务流程处理为基础, 以优化组织结构、规范流程、提升流程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或创造价值为目的, 以市场视角为内外部客户提供专业化生产服务的分布式管理模式。
所谓会计, 就是把企业有用的各种经济业务统一成以货币为计量单位, 通过记账、算账、报账等一系列程序来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经济信息。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运用专门的方法, 对企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具体而言, 会计是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的核算和监督, 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会计目标也称作会计目的, 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 也称为财务报告的目标。
摘要:财务共享时代背景下, 为了满足社会对财务岗位人员的需求, 高职院校需要对原有核心会计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 按照核算、管理、决策或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将重新设计的教学单元嵌入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际设置的会计岗位中, 完成会计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 并应用到实际教学实践中, 最终培养出优秀的财务人员。
关键词:财务共享,高职会计,“嵌入式”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齐洁.基于财务共享中心的会计转型与高职会计教育改革探讨[J].商业会计, 2017 (23) :119-121.
[2] 邓馨.财务共享服务趋势下高职院校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 (2) :222-223.
[3] 王钊.基于财务共享的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 (19) :40-42.
[4] 潘纯.论智能时代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再设计[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3) :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