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帮助小班幼儿入园适应(全文)

帮助小班幼儿入园适应(全文)

帮助小班幼儿入园适应第一篇:帮助小班幼儿入园适应如何帮助小班刚入园幼儿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张璐伟北京市北京工业大学幼儿园摘要: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普及和居住条件的改善,幼儿和社会的交往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有的幼儿在父母面前天不怕、地不怕,可是一到。

帮助小班幼儿入园适应

第一篇:帮助小班幼儿入园适应

如何帮助小班刚入园幼儿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张璐伟

北京市北京工业大学幼儿园

摘要: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普及和居住条件的改善,幼儿和社会的交往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有的幼儿在父母面前天不怕、地不怕,可是一到生人较多的场所便藏前躲后、畏头畏尾。刚入园的幼儿,大多数不能适应集体生活,常常哭着喊着要妈妈,闹着要回家。有的还不吃饭,不午睡,整天哭闹不止,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家长也忧心忡忡,因此,帮助幼儿顺利渡过入园适应期显得尤为重要。

新入园的幼儿爱哭闹的原因,主要是幼儿感到爱的缺乏和环境的陌生,对幼儿来说,从家庭来到幼儿园,是生活上一个大的转折,本来他们在家里习惯有很多人围着他转,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在幼儿园里却要和同伴分享老师的爱,本来在家总是独享玩具、食品,现在却要与同伴分享;在家里,周围的环境那么熟悉,那么习惯,一到幼儿园,一切都是那样陌生,于是产生不安全感。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们尽快是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呢?主要总结以下方法:

一、入园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幼儿做好心理准备,在未入园之前家人给幼儿铺垫好思想准备,告诉幼儿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生活以及游戏的场所,多说一些幼儿园的情况和好处,增加幼儿对幼儿园的好感和向往,使幼儿有想来幼儿园的欲望,此外还可以带幼儿到将要上的园所参观玩耍。这样提前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对于幼儿以后上幼儿园更好的适应环境还是特别有好处的. 2.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在家尽量让幼儿自己吃饭如厕喝水,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希望家长能培养这方面的能力。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这样他就不会有想依赖别人或者想着别人帮自己做的想法。现在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全家照顾,希望更多的家长明白包办代替并不是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一些生活技能孩子都能自己做他就不会去想爸爸妈妈这样就减小了依赖的机率。

例如:今年新生入园有个小朋友叫安安,从小婆婆带大的,自己能力比较差,不会喝水、不会上厕所、不会吃饭、挑食特别严重。遇上什么事情都说你给我怎么怎么样、你给我喂我喝水、你喂我吃饭、你帮我洗手、他就丝毫不明白这些都是他自己应该自己做的事情就没有自己要做的想法和概念。认为别人帮他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这样无论他碰到什么事情都会想婆婆,因为他不会这些事情都是婆婆帮他做的。这样就增加了他的依恋情节。 我在想假如他什么都会,就不会对某一个人这么依恋,没有那么大的依恋分离焦虑也就不会产生。

3、家长的心理做好心理准备幼儿新入园换一个环境生活肯定会有哭闹现象,就算是大人换个环境生活也会有不适应的现象。所以要做好幼儿哭的准备,在这个时候家长要做的就是坚定每天送幼儿入园的决心。这样才能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刚入园的时候回家后要给孩子多喝水多吃水果这样避免幼儿上火生病。

4、家长的分离焦虑要克服,幼儿入园不光是幼儿有分离焦虑要克服,家人也有分离焦虑老是担心孩子会不会吃不好?会不会穿的不合适?会不会渴着?会不会饿着?离开家人会不会睡不着觉?会不会受小朋友欺负?等等。永远有好多好多担心,焦虑着急想的上不成班只要孩子没有在眼前家长总是在担心种种焦虑。其实家长大可不必这样孩子的适应能力远远比我们想象的强的多。幼儿入园大部分是家长比孩子焦虑,孩子哭家长也跟着哭,孩子哭完该活动活动早就没事儿了但是家长还在焦虑。

例如:和合从小就是爸爸带大的,无论上哪里都带着出去开会也带着,这进幼儿园了和合哭爸爸也跟着哭,孩子哭着看见好玩的好吃的就不哭了,可是爸爸焦虑的上不了班就在幼儿园门外走过来走过去焦虑的走来走去简直是度日如年。其实孩子的适应能力好得多看到幼儿园的新鲜事物早就被吸引过去了。 二:转移注意力

当幼儿入园后,会有哭闹现象严重的会满地打滚儿,有的哭的额头上会起红色的点点。每个孩子面对新环境的表现不一样,有的会大哭,有的特别安静也不爆发,有的孩子还没有反应过来丝毫不意识到上幼儿园了,当幼儿明白过了反倒比那些满地打滚的孩子还爆发的厉害。遇到这些情况时要让孩子发泄出来,这些不好的情绪爆发出来反而会好些。当孩子哭的时候家长会舍不得也跟的掉眼泪。这时候家长应该理性的离开不能感情用事。 当遇上哭的幼儿时,先想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拿一些好吃的好玩的,孩子感兴趣的东西让幼儿缓解情绪。在孩子哭的时候通常嘴巴里总是说我要妈妈我要找婆婆我想要回家,而且是不停的重复这些话一边哭一边说。为了缓解幼儿这些紧张的情绪我们一般都会开解幼儿或者说等着妈妈一会儿来,等着下午就来接你了。刚入园幼儿哭的比较严重不太爱吃饭也不适应环境就是一味的哭泣。这时候老师要想办法让孩子多喝一些水或者吃一些水果什么的,免得孩子生病。 用沟通拉近师幼之间的距离 幼儿刚入园还不太熟悉可以与幼儿交谈他们比较关心的问题,比如妈妈叫什么?家住在那里?喜欢吃什么?告诉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让幼儿初步了解。可以带幼儿参观教室以及幼儿园的环境选择幼儿喜欢的地方让他们玩耍。

和家长做沟通了结幼儿的基本情况和兴趣爱好,根据这些照顾幼儿的饮食。让幼儿更好的适应新环境。每天放学和家长简单的说一下孩子的情况。共同配合。可以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在户外大型玩具那里游玩,增加幼儿对幼儿园的好感.

六、有的放矢,助新生度过“依恋关”

(一)动之以情法

幼儿对依恋物往往具有较深的感情。为此,教师可从爱护依恋物的角度出发引导幼儿暂离依恋物。比如,给毛毛熊、布娃娃等建立一个“托管所”,让幼儿感到自己的依恋物在“托管所”里“生活”的很安全舒适。我一般是引导幼儿将带来的物品放到托管所里。当幼儿和依恋物暂别后,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有趣的活动,如游戏玩拼图等来充实幼儿的精神世界,否则幼儿可能会索要依恋物。在幼儿索要依恋物时教师应先允许幼儿接触依恋物,然后再想办法让幼儿离开依恋物,比如。张浩博向我索要依恋物汽车后,我看到他把小汽车涂上颜色后,关心地说:你看小汽车被你弄脏了,咱们先洗洗车吧!要不汽车该脏了。没办法赛车了。虽然心有些不干但是还是把小汽车放了回去。

(二)以物代物法

教师可提供新颖、有趣、富有吸引力的物体来替代幼儿的依恋物,尤其是那些不安全、不卫生的依恋物。比如四晨安经常将奶嘴吮吸,即使在如厕时也不肯放下奶嘴。为了改变他的这一依恋行为,我先仔细观察四晨安的爱好。经过两天的观察,我发现四晨安特别喜欢看有关巧虎的图画书和动画片。我想何不利用与巧虎有关的物体来解除四晨安对奶嘴的依恋行为呢?于是我自制了一顶可爱的巧虎帽。我拿着巧虎帽对安安说:“如果你同意把奶嘴交给老师暂时保管,我送给你这顶可爱的巧虎帽。”安安犹豫片刻后就和我做了交换。为确保巧虎帽能对暗暗有持久的吸引力,我还设计了一系列关于巧虎的游戏促使他逐渐爱上巧虎帽。为了防止安安对巧虎帽产生依恋行为,我又用巧虎T恤衫巧虎手帕等来替换巧虎帽,然后再逐渐用与巧虎无关而安安又感兴趣的物体来替换巧虎有关的物体。

运用游戏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 用轻松的亲子游戏帮助幼儿逐渐与教师、同伴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系。亲子游戏能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有助于幼儿良好情绪的形成。一般在新生入园时我们会开展亲子游戏。 用丰富的教育游戏帮助幼儿享受幼儿园的生活的快乐,如温暖的肢体接触性游戏、放松的涂鸦游戏、好吃好玩的游戏、温情的娃娃家游戏、快乐的音乐游戏等。这些都可以让幼儿感受到在幼儿园的快乐。

1、给幼儿无微不至的爱,让幼儿在园体验到“家”的感觉

为了使小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我们首先要帮助他们克服由离开父母而产生的焦虑,让他们从依恋父母转变为依恋老师。因此,老师要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一些情况,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入园后,教师应以行动和语言满足他们情绪上的需要,用爱尽快

消除他们的不安心理。老师可以抱抱他们,摸摸他们的头,拍拍他们的肩,蹲下来同他们轻声说,甚至亲亲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可亲可爱,渐渐从依恋父母转变为依恋老师。

有些幼儿不管怎么哄他,都无济于事,整天哭闹不止。对这些特殊的幼儿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切不可操之过急,更不能粗暴、恫吓,以免形成心理障碍,影响其身心健康。如:为了让幼儿得到更多的爱,我们可以在开学的几天里,组织“一对一”大带小的活动,让大班的哥哥、姐姐跟他们同吃、同玩,以弥补班级老师带许多幼儿的不足。

2、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寻找快乐,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喜欢野外生活的。”我们觉得小班幼儿更是如此,因为好玩是幼儿的天性,丰富多彩的活动最能吸引幼儿、留住幼儿,尤其要以幼儿园同龄幼儿集中的优势,让幼儿感到集体生活的乐趣。

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幼儿。如:为了满足幼儿喜欢户外活动的需求,我们可以组织幼儿去玩大型玩具,如:娃娃城、滑梯、迷宫等,组织幼儿玩沙土等;我们还可以开设活动区,在活动时老师参与活动,并且到各个活动区内照顾组织好孩子。这样孩子们会完全放松地去活动,在自由自在的玩耍中,让他们感受到极大的乐趣和满足。

教师还可以给幼儿讲好听的故事,带他们唱他们喜爱的歌曲,做他们喜欢做的游戏,教师在游戏中充当角色,让幼儿感受到老师、小朋友在一起有无限的乐趣。当幼儿在活动中有一丁点儿进步时,教师要及时以肯定和表扬,让幼儿愉快度过每一天。

(三)、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良好习惯的养成不仅是幼儿将来发展的需要,也是幼儿走出家庭适应幼儿园生活的物质基础。陈鹤琴先生曾说过:“人类的动作十分之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大部分是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儿年代,应当特别主张习惯的养成。”刚入园的幼儿,由于缺乏必要的自理能力,和不习惯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受不了常规、纪律的约束,而不愿上幼儿园。因此,教师必须教会幼儿必要的自理能力,让幼儿习惯幼儿园的制度、生活和学习纪律。而常规教育必须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将常规教育溶于各种活动中。如:许多孩子在入园前没有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对此,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教儿歌等方式激发他们自己吃饭的愿望,我们可以采用“喂动物吃饭”的游戏来帮助幼儿掌握吃饭的方法。对自理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要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要求,并学会用语言表达。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是幼儿健康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本身的需要。我们要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水平,因势利导,因人施教地帮助他们向学前期顺利过渡,为他们在整个学前期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不能一味迁就

在孩子入园的阶段可能会遇到比较特殊的孩子,他们会习惯跟着一个老师如果这个他们喜欢的老师在就会比较有安全感,但是不能离开一会儿看不见就哇哇大哭,将对家人的依恋转移到老师身上,在老师身边寸步不离。遇到这样的情况刚开始幼儿跟着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不能一味迁不能毫无原则的退上,老是宠着幼儿,顺着幼儿,该干什么就得让孩子去干什么不能搞特殊化,这样反而是害了孩子。他会比其他的孩子适应的更慢。其实有的时候不是孩子离不开老师或者家人是大家惯的。孩子特别聪明他知道跟谁撒娇有用,知道谁比较好“欺负”。例如:丹尼每天早上来幼儿园的时候都会哭,时间长了我发现妈妈送他的时候他哭,爸爸送的时候就不哭,只要妈妈在就撒娇就哭闹,当家人一走该干什么干什么就跟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六:尊重孩子的差异性和个别性表现

在入园这个问题上还应该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与个别性的表现,每个孩子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文化程度、以及家庭环境有所不同,所以、性格 、脾气、爱好、习惯、年龄等都存在差异,根据这一点教师应该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因幼儿来进行因材施教,用不同的办法方式,来对孩子进行了解,针对这些情况,再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帮助幼儿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环境,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快速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并且喜欢上幼儿园,这就更需要教师用加倍的耐心和爱心来对待孩子,让幼儿更好的快乐健康的成长,拥有一个七彩并且快乐的童年时光。 放慢脚步等等孩子

幼儿幼儿存在差异性与个别性,教师还应该给幼儿时间和空间,来接受和转化情感。有时候我在想幼儿是一张记忆卡储存卡,你说的话教的东西他们不会马上做出反应他们需要时间来接收,有些话得不断的重复和反复,这样才能储存到他们的记忆卡里,随着时间的累积他们会一股脑将所知道的知识以及才能全给你展示出来。所以放慢你的脚步等等孩子,耐心等待孩子会给你意想不到的奇迹。

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一点点的长大,明白了,渐渐的和教师建立了依恋感有了感情,变得喜欢上幼儿园了。我想当这个时候作为教师的我们是最开心的了,一点儿也不会觉得累,会有莫名的成就感。

第二篇:双埠幼儿园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活动简讯

又是一年开学季,小班幼儿第一次离开父母、家庭进入到幼儿园时,会被种种的不适应包围着。焦虑、恐惧、失落与无助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为了正确有效地引导孩子,使他们消除恐惧,尽快融入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来,我园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实施:

(一) 家园携手,帮幼儿消除恐惧心理,增强安全感

入园前召开专题家长会。一方面向家长介绍幼儿园概况、师资及家园合作等情况;另一方面向家长介绍新入园幼儿的心理知识,让其懂得幼儿特定时期哭闹的正常性,并了解新入园幼儿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请家长正确对待,为幼儿入园做好铺垫。科学设计幼儿身体发育、智力状况、兴趣、习惯、个性特征等方面情况的调查表,请家长填写,从而对幼儿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的了解,对幼儿做到心中有数。

(二) 精心创设班级环境,給幼儿以家的感觉

(三) 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体验参与的快乐

(四) 建立生活常规,培养幼儿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第三篇:幼儿入园适应状况调查

题目:以幼儿入园适应状况调查为例,设计一份调查问卷,调查对像是幼儿家长。 要求:问题类型多样化,

解析:可设计七个问题,五个封闭式,一个半封闭式,一个开放式。

问题一:

幼儿在将要入园之前是否进行入园准备(向幼儿讲入园之后的生活等)(问题类型,正误式,也作是否式)

1.是2.否

问题二:

父亲或母亲在送幼儿到幼儿园后,离开的时候幼儿的表现是什么?(问题类型,等级式)

1.幼儿哭闹的厉害,不愿留在幼儿园2.幼儿哭闹的厉害,勉强留在幼儿园

3.幼儿很少哭闹,能留在幼儿园4.幼儿不哭闹,留在幼儿园

5.幼儿开心的留在幼儿园。

问题三:

幼儿回家后谈论在幼儿园内生活的次数是多少(问题类型,数量式)

1,一次2,二次,3,三次,4 四次,5 ,五次

问题四:

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入园不适应很正常,会慢慢消失,不用去管它,有些家长认为入园不适应应该慎重对待地,做好应对帮助幼儿适应,你怎么认为?(问题类型:择一式,也作选择式) 1,同意第一种观点2.同意第二种观点

问题五:幼儿在家的时间你是让幼儿怎样度过的(问题类型:半定案型)

1.让幼儿自由玩耍。2,陪幼儿做游戏

3.给幼儿请家教,4,让幼儿练特长

5.其它

问题六

你希望幼儿在幼儿园里的表现是什么?

第四篇:幼儿入园适应案例 - 电大在线

幼儿入园适应是关键,教师如何行动是焦点

——帮助孩子走好人生关键的一步

王晓会

进入幼儿园生活和学习是幼儿迈出家庭,开始集体生活的第一步。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的适应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幼儿集体生活和学校生活的质量,是幼儿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之一,进而会影响到幼儿将来的身心健康。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交流等习惯,使他们尽快的适应集体生活,而 诸多工作的前提条件,也是最令班主任头痛的是幼儿的入园适应问题,是小班和中班班主任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小班班主任更为重要,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作为一名在幼儿教育方面拥有二十多年经验的教师,下面就谈谈我在工作中触及到的比较经典的幼儿入园适应案例。

一、案例描述

我班有个孩子叫童童(男),现在已经4周岁了,特别喜欢幼儿园,但记得童童接近3周岁刚入园的最初的时间里,对幼儿园表现出的极度恐惧,使得我这个具有多年经验的老教师都觉得心理准备不足。刚入园时,童童采取各种对策与她的妈妈抗争不来幼儿园,到幼儿园的院内,哭闹着在地上打滚,到班级后,记得最强烈的几次,是在班级门口的地上打滚,老师越开导闹的越凶,满地爬,影响其他幼儿的学习和生活,童童很瘦、很招人心疼。

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告诉我,必须要进行家访,了解童童,要从了解家庭背景开始。放学了,我与他的妈妈一起回到了童童的家,家里狼籍的一片显然看出大人没有时间整理房间,与他的妈妈聊天之后才知道,童童妈妈工作压力很大,童爸是外地一家公司的业务员,常年跑外,童童爷爷和姥姥家均在外市,入园前,童童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照顾之中,基本上是爷爷时而过来帮助童妈看孩子,可童童的爷爷已经接近80岁,姥姥家很远,且家在农村,家庭压力很大、家庭负担也很重。童童从小就体弱多病,童童家住的楼房没有小区,很少接触小朋友,加之童童的家庭环境,童童显得很内向,进入幼儿园给童童造成了极度的恐惧,……,童童的妈妈边给我介绍她的家庭,边打扫卫生,同时抢时间还要给童童做饭,而没人理的童童一直缠着妈妈要抱(童童对妈妈特殊的依赖)……。照顾孩子、做家务、工作同时压在一个人的肩上看得我很心酸和担忧。

二、问题梳理

在家访回家的路上, 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像打翻了的五味瓶!童童之所以这样恐惧幼儿园是因为在童童身上存在诸多的问题:不自信但自尊心特别强、内向、对妈妈依赖性比别的小朋友强、照顾人不固定、体弱多病。

三、童童入园适应问题解决的实践对策

童童是个好孩子,家庭环境无法改变,需要想办法扩大“亲人”的范围,解决心理上的入园障碍。于是,我在心中暗自制定了帮助童童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计划并付诸行动:

(一)充当亲人。每天到童童家中做客十五分钟,为了避免招致童童的反感和害怕,只与童童妈妈共同做家务、聊天、谈起名话题(将幼儿园小朋友的名字渐渐的提到)、看电视、轻松说笑。坚持半个月。

(二)充当主人。以我到他家做客为例,同时要求童童妈妈将他每天第一个送到幼儿园做客,然后我与童童和童童妈妈共同在屋内迎接其他小朋友到,欢迎

1 小朋友到幼儿园做客。培养童童小主人翁的意识,并且采取与妈妈暂缓分离的对策,而不是强迫分离。

(三)运用表扬。白天在班级中适时适当表扬童童,鼓励童童的兴趣和爱好,建立自信。放学时童童与老师手拉手送别的小朋友走,计划童童妈妈最后一个接童童,并在友好、不吵闹的环境中当着童童的面表扬童童一天中的进步。

(四)调整规定。在入园的前几天先不要安排童童午睡,等童童基本熟悉幼儿园的环境、老师和同伴、情绪相对稳定后,再安排午睡,这样可以减少童童的痛苦,使消极情绪向积极情绪发展。

(五)避免生病。童童身体瘦弱、不爱吃饭,但坚持不喂童童,两顿饭的间歇注意多喂童童水,补充水分,尽量避免童童因上火等因素生病,进而影响教师帮助童童尽快适应幼儿园的计划。

(六)减少挫折。尽量减少童童在班级中遇到尿裤子等挫折。

四、解决童童入园适应问题的理论依据

(一)变强迫分离为暂缓分离,使幼儿保持中等强度的焦虑水平。

《心理学》强调,幼儿在压力(焦虑)水平很高的时候,任何事情都做不了,为了使童童的紧张程度保持中等,我采取早晨暂缓分离的办法,让童童与妈妈多呆一会。因为“强迫分离”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只会加剧幼儿的分离焦虑,会使焦虑程度很重的幼儿逐渐形成对入园的恐惧,丝毫无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同时也会增加家长对幼儿在园生活的担心与忧虑。

(二)变单一地安慰孩子为采取多种方式让幼儿融入集体生活

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前两种需要是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随着亲人的离开,童童会突然感到生理需要无人管和安全感的丧失。处于心理不安全、情绪不稳定状态的幼儿,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而有关幼儿入园适应问题的社会学分析表明:从家庭到幼儿园,幼儿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幼儿要体会一种新的社会归属感,让幼儿园的生活让他有一种参与感,能够分享到在幼儿园时的快乐,才能更快的喜爱幼儿园的生活。以下两种方法特别有效:

1、适时进行积极强化。

如:适时、适当的在集体面前赞美童童,表扬任何他与众不同的地方,再适时的奖励他帮小朋友分勺子等等。孩子一旦受到积极强化(正强化),就会很高兴,很得意,产生深切的自豪感和从未有过的满足。这样,孩子也会顺从老师的教育,服从老师提出的要求,进而容易接受集体生活。

2、调节幼儿及父母的情绪。

多篇教育学和心理学著作中均强调,情绪的调节有助于人们安心做事情,为培养兴趣打基础。因为经过前期家访知道童童在家里睡觉的时间不固定,所以在幼儿园先不安排童童睡午觉,避免突然之间强迫孩子完全打破在家中的常规,增加孩子的痛苦;因为入园前童童与妈妈的亲密程度,我采用打电话的方法保持童童妈妈与童童间的关系,一方面使童童听到妈妈的声音缓解不安情绪;另一方面,可缓解童童妈妈的紧张情绪,解除她的内心之忧。幼儿园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地方,孩子会根据母亲的某些行为来判断幼儿园的安全性。如果母亲也对孩子是否在幼儿园存有忧虑,那么孩子对入园也会忧心忡忡。

(三)变学校式的严肃气氛为温馨、家庭化的环境

熟悉的人或物会使孩子产生安全感,忘记分离焦虑。这样,孩子们就能比较快地融入到集体中。于是我采用到家中做客,又邀请幼儿及妈妈到学校做客的方式,扩大幼儿亲人的范围。使幼儿觉得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幼儿园,接触的人中都

2 有自己很熟悉的亲人,仿佛自己有两个家一样。

(四)变幼儿在探索中碰壁为老师引导幼儿使其减少挫折,增强自信。 《教育心理学》中指出,2岁的孩子就已经建立了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的高级情感,有为数不少的教师对刚入园的孩子耐心不够,孩子尿裤子、拉裤子、不会吃饭等就指责孩子和家长,怨声载道。试想,如果孩子在入园前各方面就非常完美,那幼儿教师要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难道只是孩子无人看管时的保姆角色吗?况且《儿童发展心理学》中指出2岁至3岁幼儿的特点是对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人产生依恋,进而会产生一定的依赖感。为了维护童童的道德感和美感,我尽量观察童童的需要,例如,大小便、吃饭、穿衣等,在童童需要帮助而又不好意思说出的时候,我和另外的一位老师会及时的伸出手来帮助童童,尽量减少童童的挫败感,增强童童适应幼儿园生活的信心,只有这样,接下来的许多事情,童童才愿意与我们配合做好。

五、运用策略干预后的结果与体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帮助过程,童童在我家访并制定了配套的适应计划后,很快就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没有出现心理和健康问题,而且在班中各方面表现很出色,我感到很欣慰。

慨叹现今的幼儿教育,还在以各种方式让很多孩子经历着痛苦,有的甚至对孩子的一生将产生不利的影响。现今的幼儿园是很多有孩子的人谈论的热点话题:在幼儿园生活几天就生病,回家治病,返回幼儿园之后过几天又要有小病的孩子为数不少,这难道只是幼儿和家长的原因吗。千百年来,我们口头上、书本上一直在强调因材施教,而幼儿园的教师现如今却缺少这样的教育理念,孩子在入园前接受的是家庭教育,家庭环境、结构千差万别,幼儿入园势必会出现种种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对幼儿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幼儿教师首先必须要做到因材施教,不能搞一刀切,呼吁我们的幼儿教师不只是保姆,要转变成思考者、行动者、引导者、学习者、教育者、管理者,使每一位幼儿都能在幼儿园的生活中感受到愉快和健康。

第五篇:如何让新入园幼儿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摘要:孩上幼儿园以后由于环境的生疏,常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一些不适应,如饮食减少、睡眠不安、总是哭闹不止,不喜欢上幼儿园,不愿意上幼儿园。但是只要我们有信心,有恒心,有爱心,家园共育,一起努力,我们的孩子会很早的露出灿烂脸,就会很快的适应幼儿园的新生活。

每当新学期开始,有一部分新生幼儿就进入了幼儿园,上幼儿园是他们走上社会的第一步。孩子上幼儿园以后由于环境的生疏,常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一些不适应:如饮食减少、睡眠不安、总是哭闹不止,不喜欢上幼儿园,不愿意上幼儿园。那如何才能使他们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呢?

一: 新生幼儿家长应做好一下准备工作:

1家长应提前利用假期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的园舍,熟悉幼儿园的环境,让幼儿玩一玩园里的大型玩具,如:滑滑梯、蹦蹦床等;带幼儿看看园舍内墙上的壁画,在讲一讲其中的故事,让幼儿对幼儿园产生兴趣,知道幼儿园才是孩子们的乐园,祛除幼儿的的陌生感。

2家长做好幼儿的心理工作:每位幼儿从小在父母的身边长大。对父母的依恋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但离开就会有许多的不适和恐惧。家长可以告诉幼儿:“宝宝长大了,就应上幼儿园,幼儿园还有钢琴、玩具、图书。在幼儿园可以学到许多本领,如唱歌、跳舞、讲故事等。幼儿园有许多小朋友,大家可以在一起游戏,玩耍。老师像妈妈一样喜欢每一个宝宝。”通过讲述让幼儿从心理上对上幼儿园产生憧憬。

3培养幼儿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如:吃饭、喝水、上厕所等。

4训练幼儿的交往能力,可以采取请进来放出去的方法。让幼儿出去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幼儿相处,还可以请幼儿的伙伴来家里和幼儿一起游戏,分享玩具等,锻炼幼儿的交往能力。

5家长为幼儿准备好生活用品及学习用品。

幼儿园上学所需的被褥,家长应提前按尺寸大小缝好,让幼儿在休息时舒服、安逸。缝好的被子角上写好幼儿的名字,以便老师晒被子铺床。幼儿用的毛巾、水杯、卫生纸等幼儿园里一般都有,家长可以不做准备。给幼儿穿的外套,鞋帽应该是易穿易脱,以便老师根据天气的变化给幼儿增添衣物。患病需吃药的的幼儿,家长把药带上送到保健室,向保健员老师说明幼儿的姓名、班级、服药的时间和剂量,以便保健老师按时按量给幼儿服用。 6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家长给每位幼儿胸前衣服上做个标志写上名字,或直接写在手背上。以便老师很及时的了解每位幼儿的情况,能及时的叫得上每位幼儿的名字来。在家里家长尽量叫幼儿的大名,不要使用幼儿的乳名,而且让幼儿记住自己的大名,做到随叫随到。在家里家长可以叫幼儿的名字,让幼儿答到. 7家长一定要配合老师,及时和老师沟通工作,及时了解幼儿在园和在家的情况,每天坚持送幼儿入园。

在刚开始,幼儿上幼儿园总是哭闹,家长就要有耐心的给幼儿讲幼儿园好,还要坚持每天送,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是很不利于幼儿很快适应群体生活的。也许因为一次的中断,前面的努力就等于零。送孩子时要果断地走,不要依依不舍,家长迟疑不走很容易给孩子一种错觉,妈妈还会带他走,这样是很不利于孩子的。下午接孩子也要定点,如果其他孩子接走以后,而只留下了你的孩子,孩子的情绪会很低落。幼儿如果有什么要求或者需要特殊照顾的,家长及时告诉老师,以便老师更好的照顾幼儿。下午接幼儿时向老师了解幼儿一天的在园情况,回家后针对性的引导幼儿,帮助幼儿进步,如果有一点进步家长都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幼儿。

二:教师应从以下几点帮助幼儿很快适应群体生活。

1新生入园后,老师要尽快熟悉每位幼儿,尽快记住每位幼儿的名字,让每位幼儿在老师的心中定位。

幼儿入园的第一天老师要多点名,让名字和人对号入座,第一天幼儿幼儿的情绪很不稳定,比较乱老师也要多点数,以免幼儿走出活动室,而且记住幼儿的名字是很利于教师的工作的。如孩子再做一些危险的事情时,你只要一喊他的名字,就会中断他的行为;下午,接孩子时老师只要家长报上幼儿的名字,幼儿就会被老师很顺利的送到家长手中。当然,要问清楚和孩子的关系,还要查看接送卡,以免接错幼儿。

2 教师用爱心、耐心温暖每位幼儿。

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抚摸的动作,一句关怀的话语对幼儿来手说都是一股暖流。吃饭时鼓励幼儿多吃饭,帮助幼儿吃好饭,不会自理的幼儿老师可以喂它,让幼儿感知老师对他的关爱;幼儿口渴了及时给幼儿喝水;幼儿不小心尿裤子了,我们应说:“没关系,老师帮你洗洗,给你换下来。”让幼儿切身的感知老师像妈妈一样亲!严禁训斥幼儿,影响幼儿的情绪。

3教师的活动组织选择要得当,不要撞击幼儿情绪 幼儿初上幼儿园,心里想得最多的还是家里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在组织教学时避免提到家里人,不要玩办家家之类的游戏,以免引发幼儿恋家的情绪。做一些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如竞赛类的,技能类的。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老师和幼儿共同参与,缩小老师和幼儿的距离,让幼儿快乐的游戏,真正体会上幼儿园的乐趣!

4教师多鼓励、多表扬,多引导、多启发

幼儿有一点进步,老师都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如上幼儿园没哭、把自己的早点吃完了、主动向老师问好了、给爸爸妈妈说再见了、等等,老师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可以采取奖励小红花,分发糖果的方式,增添儿的自信心。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教师多一份鼓励,幼儿就多一份自信,在鼓励和自信中幼儿就会一天天成长!

5教师和家长及时做好沟通工作

在下午离园时,老师用简短的话语向家长介绍幼儿一天在园的情况,需要家长配合的及时通知家长。如:幼儿一天在园的生活、学习状况;幼儿该天的作业,需要家长配合的注意事项等等。

总之,初上幼儿园是幼儿的第二次断奶,只要我们有信心,有恒心,用我们的爱心去引导,一起努力,家园共育,我们的孩子就会很快的露出他们灿烂的笑脸,适应幼儿园生活,健康快乐的在他们的乐园里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