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育人文件学习体会
第一篇:全员育人文件学习体会
全员育人活动心得体会
孩子的教育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的努力,家校配合才能铸就孩子的成功。
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通过家访我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就是不一样。所以这登门家访的传统不能去。俗话说“情感是教育的桥梁”。老写的“亲”字,也说明一个道理:人要常见面才会亲。所以家访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家长们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到心应手。
对于家访的重点对象是后进生,我觉得“后进生”因为一些不突出的优点而受到老师的称赞时会很高兴,老师可以和家长一起从点滴的进步谈起,一分为二地分析学生,用优点去克服缺点。所以在家访时我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老师上门家访,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每次家访都会让我受益非浅,和学生家长相互了解情况,交流各方面的信息,沟通感情,既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并且同学生家长共同研究,在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
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们的教育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第二篇:育人为本基本制度全员培训心得体会
为全面推动育人为本基本制度的落实,进一步促进广大教师深入理解各项基本制度内涵,切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按照市、县教育局的统一部署,我镇小学全体教师于2012年7月16日——17日在红河镇中学举行暑期育人为本基本制度全员培训工作。通过学习,感受颇深,现将我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学校的工作千头万绪,育人是第一位的工作。要坚持育人为本,在学校,学生是中心,没有学生就没有学校;对国家和社会来讲,学生就是学校的产品和标志,没有学生的充分发展,就没有学校的办学活力、学校的地位和未来。各项教育工作都要始终围绕育人这个中心,教师要热爱学生、无私奉献。
一、创优美环境育人,促进和谐
优美的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可以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和熏陶,能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试想一下:当一个人跨进非常安静的阅览室,他会产生一种连咳嗽一下都不自在的感觉,更不好意思大声喧哗。同样,当一个人步入窗明几净、地面如镜的大厅里,他会产生一种怕踩脏了地面的感觉,无论如何也不会吐上一口痰。反之,如果一个人走进某个很脏的场所,他也就会随地乱扔果皮、纸屑。所以,在每个新学期开学前,我都要组织老师把整个校园打扫得干干净净,把学生用品、卫生工具放置到妥当的地方,使学生一进入学校就会感受到一种整洁、守纪、勤学、向上的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要让学校的每一堵墙壁都会说话,这里比喻,实质上是要求学校注重建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把学校营造成一个环境优美、富有学习氛围和良好行为秩序的“教育小区”。记得我刚到珠岙小学上任的时候,由于我们是新搬迁的学校,一切都空白,在我的带领下,这几年校容、校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校训上墙,楼梯口设置文明警示语,楼道悬挂名人画像,展示学生作品,硬化美化绿化校园。通过良好的育人环境的创造,学生的文明习惯大有好转,特别是一些从村完小撤并过来的学生,改掉了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
二、创建平安校园,保障和谐
近年来的校园暴力惨案给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敲响了警钟,创建平安校园是我们学校一切工作的首要任务,我狠抓“六个落实”,努力创造平安校园环境。
1、落实安全责任:安全是学校办学的保障,因此,学校将安全工作列入教师考核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努力实现五个“每一天”。即:“学校安排好每一天,教师指导好每一天。学生成长好每一天,家长满意每一天,社会认可每一天”,把 五个“每一天”的实现情况,当作学校检测自身工作成败的重要依据。
2、落实工作制度:工作制度是约束、督促、检查完成工作任务行为的自我监督的一面镜子,学校不断完善充实安全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学校安全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保障安全无隐患。
3、落实值班制度:强化门卫工作制度,在上学期我们在原有门卫的基础上,再选派两名责任心强的专职人员参加值班,同时实行校务人员、教师值班制度,对来校人员以及上课期间师生请假离校做好登记,为学校安全把好第一关。
4、落实检查排险:学校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体育设施、学生活动场所的安全事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留任何隐患。
5、落实安全教育: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学校经常开展一些安全教育系列活动,如:安全知识竞赛、征文比赛、主题大中队会等,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联系卡》,充分利用校讯通,积极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寻找共同的教育方式,保证学生安全。
6、落实重点防范:为确保学生安全回家,每天下午放学,值周领导、教师、都到校门口维持秩序,指挥疏散学生,待学生安全离校后,教师方能离校。
三、抓课程改革,推进和谐
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把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协调发展作为培养目标,狠抓教学常规,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努力形成生动活泼的现代化的教书育人环境。
1、搭建实施课改的舞台:教育是充满爱的阳光事业,“育人为本”就是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母爱给学生以成长的生命,师爱给学生以发展的生命,开展改革,师资是关键,针对我校教职工队伍现状,我们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为本,实施“科研兴校”战略目标,着力培养和锻造一支适合学校发展的品德高、业务精、能力强、观念新的的师资队伍。通过“集体备课”、“课例研究”、“说课交流”、“优质课评选”、“精品课展示”等教研活动,规范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培养和锻造一批青年教师,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型、反思型、研究型”的个体。以常规管理为抓手,以教研活动为载体,提高教师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针对新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及困惑,鼓励教师积极收集资料,畅所欲言,交流研讨,从而共同进步。努力探索适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特色办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全程、综合、主体式培养,发挥学校育人功能。
2、打造自主发展的天地
学校对学生实施人性化管理,在管理活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以关爱,遵循“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础内涵的人本思想,做到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3、提供快乐活动的场所
我们不仅注重和谐美好的外部环境对学生心灵的滋润,更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对学生品质的教育。学校根据学生兴趣安排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并在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处处倡导“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充分体现人人参与,和谐发展的愉悦氛围。除了修建田径场,篮球场外,我们还在学校食堂后面开辟了劳动实践基地,先后组织了“劳动最光荣”、“练就一双勤巧的手”、“我为基地添光彩”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在愉快中劳动,在劳动中长知识、学本领,同时也和谐了师生关系。
四、家校社结合,共创和谐
1、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由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然而,当前常常会出现“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的状况。造成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严重脱节,我们在学校里对小学生进行5天的系统而加强性教育,而当小学生回到家后由于教育的不连续或滞后,在两天的周末里,学生又回归没有教育的局面。为了最大限度地消除“5+2=0”给学校教育带来的影响,我们高度重视与家长的沟通,每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不能将家访的焦点只聚集在学习上。每学期我们都定期召开“家长学校”和“家长座谈会”。使家校达成了共识,从而加深家长对孩子、对学校、对老师的了解和理解,促进孩子的进步,家长的提高。
2、社会风气是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的综合指标,从某种意义上说,良好的社会风气对人们学习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有决定意义。由于村民受教育相对较低,我们便利用假日或者集市的时候成立“文明假日宣传小队”,给村民发宣传资料,特别是“假日晚呼小队”在村民中影响很大,多次被县、市电视台,《台州晚报》报道。在教育村民的同时,其实也教育了学生自己。
小学生年龄小,明辨是非能力差。不良的社会风气,会腐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良好的社会风气,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因此,我们主动争取村委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调动一切有利于学校的积极因素,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除了聘请派出所民警为学校法制副校长,定期给学生讲相关法律知识,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法律法纪教育外。还聘请了“浙江省十大孝子”、“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云林等在社会有影响力,又关心教育事业的人为校外辅导员,除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外,他们还能及时把学生在社会上做的一些事及时反映给我们学校,使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2008年4月的时候校外辅导员叶信撰老先生带着岭口村村干部的一封信到学校反映情况:说珠岙小学的学生在岭口樟树附近玩,还随地小便,破坏绿化,甚至还爬到樟树上去折枝条。听了反映后,我们学校马上针对这一情况在全校进行了大讨论,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这棵千年古樟大树的坎坷命运,还对学生进行了爱护文化、爱护绿化、爱护文物等教育。同时还成立了“假日护樟小队”不仅对破坏古樟的同学进行监督,还定期对古樟及周边环境进行维护。
总之,育人为本是永恒的话题,今后我要在学习中不断探索,不断提高,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完善自我。我想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能构建成“校园和谐人人有责,和谐校园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以上是我本人的一些初浅看法和体会,请各位同仁不吝指教。
第三篇:全员育人制度
开发区春蕾小学全员育人制度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了加强学校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营造优美的育人氛围,树立良好的校风,抓出实效,构建“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机制,针对目前学校生源实际状况和教育难度增大等问题,制定本方案,目的是引导广大教职工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明确任务,加强管理,落实学校办学目标,宏扬高尚的师德风范,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本方案定人、定标,面向全体,侧重后进生,对教育对象实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教育,并纳入学校目标管理系统。
一、全员育人岗位责任
(一)校长:校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者,学校德育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制订全校德育长期、中期、近期目标;主持领导小组例会;对学校德育工作负全面责任,聘任班主任。保证德育工作所需的经费,负责协调学校各部门全员育人工作的开展,发现问题,制定政策。
(二)教学副校长:在校长领导下,围绕德育目标,制定在学科教学中落实德育的措施。
(三)体卫组长:在校长领导下,围绕德育目标,制定在体卫艺学科教学和体卫艺活动中落实德育的措施。
(四)工会主席:在校长领导下,围绕德育目标,制定在工会工作中落实德育的措施和广大教职工的思想教育。
(五)法制副校长:由学校聘任派出所领导担任,负责全校师生的法制教育,协调警校共建等事宜。
(六)德育主任:学校德育处是德育工作的职能部门,全面负责学校德育工作及日常管理,协调共青团、少先队工作,指导好班主任工作,制订并落实德育计划。主持德育研究工作。负责办好家长学校,组织对学生进行安全、法制教育。
(七)教务主任:围绕德育目标,具体落实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德育的工作。掌握各学科的教书育人情况对学生进行努力学习的教育及习惯的培养。确保思品课、心理教育等课程的开设,专任教师到位;合理安排好学生学习、活动、休息时间;组织教师业务培训和考评工作。
(八)安全主任:学校的安全管理,门卫保安的管理,学生活动安全,制定各种安全预案,定期对学生进行各种安全教育等。
(九)体卫艺主任:在副校长领导下,围绕德育目标,制定在体卫艺学科教学和体卫艺活动中落实德育的措施。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举止文明,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培养品德高尚的特长人才。
(十)总务处主任:学校总务处是学校后勤服务部门,全面负责学校的财务及学校的绿化、美化、净化。教育学生爱校、爱班,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对学生进行节电、节水、爱惜粮食的教育。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定期对学校的设施进行隐患排查、维护维修。
(十一)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在团总支领导下主持少先队工作。配合德育处、团总支落实德育活动。
(十二)班主任:主持班级日常工作;组织各项活动;协调各科教师教育工作;进行家访;主持班会工作;对学生操行进行评定。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学生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课堂常规》加强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舆论。
(十三)思品课教师:落实教育大纲要求,对学生系统地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和民主与法制教育。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十四)心理咨询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矫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克服心理障碍,倡导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方式。
(十五)教研组长:教研组长根据学科特点制定德育渗透方案,组织全组教师开展活动。
(十六)各科教师:各学科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最基本、最直接的途径,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教材特点和教学特点进行德育渗透;把学科德育大纲的贯彻实施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协助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二、全员育人制度
(一)德育导师制
德育导师制,就是在德育处、教务处和年级组的统一组织下,根据学生的学科学习实际、思想状况以及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在学生和教师间进行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经必要的调整后,每个德育导师带5名左右的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进行引导。
具体办法是: 1.每学年各年级上报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德育处认真审核后备案。由德育处选定教育教学能力强,师德风范好的教师,经学校行政批准后,担任“德育导师”,由德育处成立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由年级组长统一协调,征求班主任、学生意见,落实帮教结对关系。
2.德育导师两周至少与学生谈心一次,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成长计划。
3.建立指导学生成长的档案袋,记录所带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点,对症下药,制订改进和发展目标并指导其完成。
4.每月与学生家长联系一次,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和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
5.德育导师与班主任要及时沟通、汇报,以便班主任全面了解情况。导师遇到特殊案例、问题可要求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进行“会诊”,制定教育方案。
6.“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对导师进行考核。对指导过程材料、班主任年级组长评价、学生思想进步、学业成绩、家长满意程度等项目进行量化考核。
(二)首遇责任制 首遇责任制,就是要求所有教职员工,在校内外遇到学生权益受侵犯的,或学生违纪的,都有责任及时制止、当面教育,并将事情经过及处理结果及时上报年级组或教导处、德育处。
(三)党员干部帮扶制
针对学校实际情况,我校的德育品牌建设“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工程,所有的党员干部、青年团员、老师带头实行实行半幅活动
(四)领导、教师值日制
值班老师负责学生中午、放学后安全管理,重点是巡视,发现学生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第四篇:学校全员育人制度
香山中学全员合力育人制度
为了创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管理网络,特制定本岗位责任。
1.校长: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制订全校德育长期、中期、近期目标;主持领导小组例会;对学校德育工作负全面责任。
2.分管副校长:在校长领导下,围绕德育目标,制定落实措施,主持学校德育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的日常事务;主持班级考核,学生行为督查工作和班主任培训考评制度,主持每月一次班主任例会。
3.教务主任:主持领导全校的德育研究工作,组织理论学习,及时介绍优秀经验。确保政治课开足上齐,专任教师到位;学科修道德育进行全面督导;配合总务处合理安排好学生学习、活动、休息时间;组织教师业务培训和考评工作,组织对学生进行惜时勤学教育。
4.团委书记:领导和主持学校团委工作。主持开展学生会工作,参与管理。
5.后勤主任:协助教务处对学生就餐、就餐纪律及卫生习惯进行督查,组织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
6.班主任:主持班级日常工作;组织各项活动;协调各科教师教育工作;进行家访;主持班会工作;对学生操行进行评定。
7.品德课教师:落实新课标的各项要求,对学生系统地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和民主与法制教育。
8.各科教师:结合教材特点和教学特点进行德育渗透;协助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9.图书管理员:组织学生开展读好书活动。
10.实验员: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爱护公物、节约水电。
11.食堂炊事员:教育学生珍惜粮食,艰苦朴素,指导学生平衡进食,检查学生的饮食卫生。
12.生活指导教师:教育学生讲卫生,预防疾病,勤俭节约,不乱花费。全面指导学生“三自”能力,即“行为自律、生活自理、学习自主”;组织“文明宿舍”评比工作与日常卫生等检查工作。
13.门卫:教育学生言行举止要礼貌,来回路上要安全。
第五篇:全员育人导师1
全员育人导师制,就是在教务处、德育处和年级组的统一组织下根据学生的学科学习实际、思想状况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在学生和教师间进行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经必要的调整后,使每个教师成为5名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导师。
学校通过导师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强化导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促使教师从办公室自觉主动地走到学生中间,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学习指导和生活引导,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全面地发展。
“德育导师制”是学校班主任工作必要而有效的补充。具体说就是在“整体、合作、优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诸多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老师身上。导师依据“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练,以志砺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从而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管理教师群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
针对以往教师育人目标难以落实以及学校实施“分层教学”后学生动态流动、班级管理难度增大的问题,学校提出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导师制,使所有教师都成为学生的导师,不仅有效地弥补了班主任难以深入到每一个学生中的缺陷,而且顺应了个性化教育的发展趋势,使教师的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也使教书育人有了制度上的保证。
导师育人制,即强化“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育人机制和重内容、重方法、重实效的原则,使全体教师认识到德育不是光靠专职教师上课或班主任管一管就能解决问题,而是必须依靠全体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才能形成合力,抓出实效。
三、具体办法
第一、每学年教务处向各年级组提供各年级课任教师名单,由年级组长统一协调,征求班主任意见,各任课教师根据各班实际及本人任教班级,按照年级统一安排,分别选定1名困难学生,进行“学习扶贫”、“思想扶贫”;选定4名优秀学生,进行“学习排雷”、“心理解惑”。
第二、每名导师带5名学生,两周至少与学生谈心一次,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在学习时间、学习方法等方面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
第三、建立指导学生成长的档案袋,记录所带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点,对症下药,制订学生的改进和发展目标并指导其完成。
第四、每月与学生家长联系一次,建立家长联系本,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
助和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支持。
第五、学校成立了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为成员的导师组,在学习、生
活、品德和心理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第六、导师与班主任要及时沟通、汇报,以便班主任全面了解情况。导师遇到特殊案例、问题可要求年级组长在本年级进行“会诊”,制定教育方案,建立
特殊案例、问题“会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