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地方高职院校打造精品社团实施策略的探究(全文)

地方高职院校打造精品社团实施策略的探究(全文)

地方高职院校打造精品社团实施策略的探究学生个人价值的体现最能代表高职院校教育的直接目的, 而在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道路上, 最具有影响价值的就是学生社团的建立。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是通过各种教育载体实现的。有人曾抽样调查得出结论, 我国各高校大。

地方高职院校打造精品社团实施策略的探究

学生个人价值的体现最能代表高职院校教育的直接目的, 而在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道路上, 最具有影响价值的就是学生社团的建立。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是通过各种教育载体实现的。有人曾抽样调查得出结论, 我国各高校大约有85%以上的在校生参加过一个或多个学生社团。但是, 我们通过学生社团的这种形式, 在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突出学校的教学优势等方面却面临着很多问题。如我们对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理论研究水平与建设能力严重滞后, 缺乏对“什么是学生社团, 怎样建设社团”深层次的理性思索和追问。本文旨在关注高职生作为教育主体的现实需求, 通过实地考察, 提出了几点关于“打造精品学生社团”的实施策略, 这或许有利于提高高职社团建设的学术研究水平, 对当前学生社团的发展壮大、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 学生社团在高职院校中的作用

笔者在高职教育领域已经工作多年, 深刻体会到学生社团对高职院校发展壮大的促进作用。此外, 学生社团在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自制能力、团队意识、民主精神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第一, 学生社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社团是一个基于共同兴趣、共同爱好而组成的一种学生自治团体。学生社团无论大小, 其内部都是有一系列的组织结构, 社团内部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学生在这一集体内可以锻炼大家的合作精神、团结意识和管理能力。比如我校的李公朴文学社团, 正式注册的会员有150余人, 该社团成立已经有2年。每学期文学社都会组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比如: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校园主持人大赛、诗歌朗诵会等等, 在我校内部有广泛的影响。第二, 学生社团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知名度和文化气息。目前, 高职教育领域竞争激烈, 招生、就业等压力促使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综合实力, 这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提高高职院校的文化气息, 进而提升高职院校的知名度。学生社团的发展壮大不仅能够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而且还能够使社会各界透过学生社团加深对高职院校的了解, 促使学校的招生环节、教学环节、实习环节、就业环节良性循环。第三, 学生社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和民主精神。比如我校的创新协会积极与中小企业沟通、合作, 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并组队参加了常州市首届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 有三件作品入围。此外, 学生社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 社团的管理需要会员的广泛参与, 社团内部的一些重大事宜需要会员们的讨论和表决, 在这种管理过程中无疑会锻炼学生们的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

2 地方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现状

随着学生社团在各大高职院校的广泛建立, 宏观上为学生的课余生活带来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但是, 从微观上来说, 又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 学生社团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 但发展状况参差不齐。

地方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发展较快, 各大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学生社团建设, 团委、学生会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 在学生中开展社团活动。但是, 学生社团发展规模不一、效益不明显。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的社团规模大、活动多、影响面广, 自身建设完善, 发展空间较大, 而有的社团在刚起步时, 设施建设不完备, 没有章程, 仅靠几名骨干力量勉强维持社团活动, 导致了社团发展规模小, 活动少, 影响面小, 发展空间小的弊端。

(2) 学生社团类型多样化特点突出, 但活动质量不高。

学生社团活动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缺乏影响力。学校通常在“长假”期间, 开展一些社团活动, 但参加过的同学, 很少会再继续参与。原因是社团的内容和形式“数年一贯制”, 通常是组织郊游、讲座、文艺汇演、义务劳动等。这样, 在学生的脑海里, 形成了定向思维, 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与创新力, 对整个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的精神面貌的影响力大大削弱, 很难长期吸引学生。

(3) 学生社团管理体制不健全。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大都依靠校团委支持社团建设, 并由校团委管理指导工作, 因而社团活动存在多头管理。因此, 要想组织一次社团活动, 必须经过层层审批, 这种管理模式往往与学生会发生冲突, 不能形成有效的竞争, 严重削弱了其存在的真正意义。

3 高职院校打造精品学生社团的主要途径

3.1 高职院校打造精品学生社团的原则

“任何关于教育未来的国际性讨论, 其首要的要求就是要就一般的原则、目标和需求等达成共识。这些原则、目标和需求应该指导未来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而每一代人也应该对其重新进行规划和阐述。”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建设必须有一个原则, 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学生社团服务, 才能使广大同学在社团中得到真正的锻炼。

(1) 以人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一个整体, 不能割裂, 不能把其中的以人为本单独抽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命题, 导致这一概念在使用上的泛化。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论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尊重学生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社团的制度和氛围。

(2) 集体主义原则。学生在参加学生社团时, 并不是独立的完成任务, 而更多的是同其他人一起, 大家一起思考、分析、实施计划。因而只有在集体中, 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好集体、个人之间利益关系, 才能带动一大批具有潜力的学生参与进来, 完善社团的建设工作。

(3) 多样化原则。多样化即社团的多元化, 因而学生社团的建立必须要遵循“百花争鸣, 百家齐放”的方针。学生社团是满足不同兴趣和爱好的同学需要的, 它就不可能是单一或者是统一的模式。

3.2 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的领导

(1) 加强学校党委对学生社团的领导。我们知道学生社团的存在与发展, 与学校党委对社团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因而, 我们必须加强校团委对学生社团的领导, 并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有必要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小组对学生社团的领导, 全面部署和协调思想政治教育对社团的工作。

(2) 发挥共青团组织对学生社团的主导作用。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最能体现学校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体制建设等方面的优势, 因此要积极发挥校内共青团组织对学生社团的主导作用, 积极支持学生社团活动, 切实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 积极引导学生社团健康发展。

3.3 完善学生社团的制度建设

俗话说:“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学生社团的建设也是如此。建立一整套科学完善的制度来规范、约束和服务于学生社团的建设, 使学生社团建设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良性发展轨道。完善学生社团的队伍建设。首先, 要重视对学生社团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是教书育人的引导者和建设者, 同时也是创新活动的主要评价者。常武地区在紧随世界经济发展脚步的同时, 更加强了对地方高职院校的建设, 作为一名老师, 深感责任的重大, 时刻在提醒自己必须要做一名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将自己所教的专业与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 关注前沿性教育的方式方法。其次, 要重视学生社团干部队伍的建设。一名学生社团干部素质的高低, 直接影响社团创新活动开展的质量。作为一名社团的骨干力量, 是学生社团创新活动的中流砥柱, 是学生社团创新活动主要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最后, 要完善对社团主要干部的建档工作。每次活动结束, 应即时总结、评价, 汲取经验教训,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做出表扬, 必要时可以将个人介绍进社团工作, 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3.4 加强学生社团的硬件建设

(1) 加强学生社团的环境建设。“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 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学生社团始终是处在学校和社会环境中, 它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的支持, 社会环境对学生社团会产生不同程度上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因而努力为社团繁荣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围环境, 是社团建设得以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力。

(2) 加强学生社团的场地建设。除了我们说的社团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加强社团的管理工作外, 还必须具备开展社团活动的场地。可以说, 活动场地建设问题是一个学生社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我们从社会角度出发, 很多教师、家长和学生都非常关注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场地建设, 这足以说明, 一个学生招生情况的好坏, 从直观上来看, 就是学生社团场地的建设好坏, 因而高职院校必须提供必要的活动场地, 创造基本的硬件实施、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 发挥学校的场地资源, 最大限度的利用好校内场地资源。

3.5 加强学生社团专业特长的培训

我们建设社团最基础的目标就是, 通过对社团领导机构成员的培训, 进而让其他学生有一个“质”的飞跃。给本人印象最深的就是, 我校社团举行的一个“学生自办公司”活动计划, 并在小范围内得到了实施, 最终的实施效果很好。经过我们的分析, 这样的活动之所以受欢迎的原因是:它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 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学生们不仅能够对活动计划中的组织结构、自治任务、自治机构方面有了一个总体认识, 而且可以锻炼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 比如:财务知识、领导技能、写作能力、宣传技巧等。通过这样的社团活动, 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培养了学生制定活动计划的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使社团成员接受了专业知识的教育。

3.6 加强学生社团与社会、就业的关联度

地方高职院校打造精品学生社团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且可以成为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增加就业机会提供一种新途径。自我价值的体现, 对于一名在校生来讲, 最直接的就是自我素质的提高。学生社团是学生素质拓展的主要阵地之一, 素质拓展与社团发展密切相关。例如, 我校每年举行的机械制图大赛、图文广告设计大赛等就是最直接的体现。比赛活动中, 学生们全面、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活跃了课堂气氛, 锻炼了学生的抽象思维,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社团建立的前提就是:就业为导向, 能力为本位。在高职生素质提升的大前提下, 对学生社团的性质、特点、优势等方面加以分析, 让高职生认清了就业的方向, 挖掘自身潜能, 更能适应社会给予我们的责任。在相关资料的调查中, 我们发现, 很多已工作的人无不感觉到, 从事社团工作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技能的平台, 强化了知识的内部结构建设, 从而使自己所学的专业形成一个体系, 并建立起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使将来就业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并且从事社团工作也给他们提供了一定的社交空间, 提供了他们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机会, 既锻炼了他们的社交能力, 也为他们步入职场进行了提前的演练。

3.7 注重发挥互联网在打造精品社团中的作用

“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核心技术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科技的进步, 电脑的普及, 校园网的提供, 使社团组织的活动空间大大拓宽、信息容量大大增强, 同时也给社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自我的途径。我们观察到, 加强网络信息的有效传播, 可以这样实施:首先, 让学生社团自己创办网页, 加强与社会的信息交流, 这样就能极大地改善学生信息闭塞的情况, 使学生和家长能够通过网络迅速了解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情况。其次, 利用网络对学生就业进行全方面的指导, 即时提供就业信息, 并对热门信息建立必要的Q Q群, 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进行广泛交流。再次, 在网络中建立全省的社团联盟。例如, 开设武进区学生社联网站, 并在网站中建立多个社团板块, 让更多的学生及相关人员参与进来, 一起讨论学生的就业问题等。

总之, “为了良好的结果, 教育当然要适应各种特殊需求, 例如教学技能, 为个人在经济中发挥作用做准备。但在某种层次上看, 仅仅集中于狭窄的实用目标的教育是最不全面的, 甚至最终也未必能够恰当地达到这些目标。”高职院校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社团育人阵地作用的发挥, 通过多姿多彩的社团活动把学生组织起来。学生的积极参与, 是社团生命得以持续的重要条件, 打造精品学生社团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进一步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顺畅的就业环境。在逐步完善硬件设施、拓展学生活动空间、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等前提下, 让我们的学生社团在密切联系社会的同时, 突出我校办学特色, 吸引更多的学生选择到高职院校就读, 给他们开辟施展才华、提高素质的广阔天地, 最终为社会输送大批优秀人才。“中国教育的变革证明, 真正变革性的发展只能是传统的自我扬弃和对外来文化的滤收。任何变革如果不能激发民族自身发展的动机, 不为一场内心的革命鼓舞和维系, 就难以获得在世界格局中的自我驾驭能力和更深刻的民族精神创造。”我们在构建地方高职院校学生精品社团的过程中除了要借鉴欧美等国学生社团建设的先进经验外, 还应该积极吸收我们自身的传统经验。构建地方高职院校学生精品社团还应该密切联系学校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 统筹兼顾, 量力而行, 不要盲目求大求全, 搞形象工程。

摘要:本文在搜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首先介绍了国内学生社团的研究状况, 接着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介绍了目前武进地区高职院校在学生社团方面存在的问题, 进而提出了打造精品社团应遵循的原则及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精品社团,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 李章科, 李化树[主编].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学[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2]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人民出版社, 1995:56.

[3]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人民出版社, 1999 (1) :478.

[4] 田合雷.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引导和管理[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2001 (10) .

[5] 周频, 杨德良, 周清香.建立高校学生社团可持续性发展的长效机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5 (6)

[6] 蔡其明.对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1999 (5) .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