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从《蝴蝶夫人》解读普契尼歌剧创作的风格特点(通用)

从《蝴蝶夫人》解读普契尼歌剧创作的风格特点(通用)

从《蝴蝶夫人》解读普契尼歌剧创作的风格特点1 普契尼的生平和代表作品贾科莫·普契尼, 1858年12月22日生于意大利卢卡地方的一个音乐世家, 19岁便成为圣·马蒂诺教堂的唱诗班指挥和管风琴师, 并开始了多声部音。

从《蝴蝶夫人》解读普契尼歌剧创作的风格特点

1 普契尼的生平和代表作品

贾科莫·普契尼, 1858年12月22日生于意大利卢卡地方的一个音乐世家, 19岁便成为圣·马蒂诺教堂的唱诗班指挥和管风琴师, 并开始了多声部音乐的创作, 在一次步行观看了威尔第的歌剧《阿依达》之后, 对歌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热情。1880年在亲戚的资助下进入意大利米兰音乐学院学习, 开始他的音乐创作生涯。在1893年他创作的歌剧《曼侬·列斯科》在都灵上演, 使普契尼的才能第一次得到了普遍的承认。1896年著名的指挥家托斯卡尼尼指挥了奠定普契尼国际声誉的一部歌剧《艺术家的生涯》, 1900年普契尼的歌剧杰作《托斯卡》问世, 并在罗马首演大获成功, 1904年, 他最偏爱的歌剧《蝴蝶夫人》虽然首演遭到失败, 但是三个月后, 修改后的《蝴蝶夫人》也是大受欢迎, 至今仍为世界各国经常上演的歌剧之一, 其后1910年的《西部女郎》、1918年的《三联画》, 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普契尼最后的歌剧杰作《图兰朵》是他的未完成之作, 在曲谱即将写完之际被诊断患了喉癌, 不幸于1924年11月29日逝世。后来曲谱由他的朋友阿尔法诺写完。普契尼的一生共创作歌剧作品12部, 几乎每一部歌剧都是传世之作, 显示了普契尼非凡的才能。

2 普契尼歌剧创作的题材风格

2.1 对剧本的严格要求

《蝴蝶夫人》是普契尼的三大歌剧之一。也是在他所有歌剧中最偏爱的一部。最初《蝴蝶夫人》是一部小说, 是由小说家朗根据自己的姐姐从商人口中听到的一个真实故事为素材写成的。1897年发表于美国《世纪杂志》, 当时美国正热衷于异国情趣, 借着这股潮流, 这部小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销量打破了当时的记录。小说《蝴蝶夫人》发表两年以后, 当时很活跃的剧作家兼名导演大卫因为在纽约上演自己的作品失败, 于是把获得好评的小说《蝴蝶夫人》改编成话剧搬上了舞台, 结果大获成功。普契尼在伦敦看过这部话剧的演出, 深深被剧中生动的情节深深吸引, 并决意谱写音乐, 深信这部歌剧会取得成功。剧本是由当时两位年轻而又有才华的歌剧脚本作者贾科萨和伊利卡改编。他们还根据法国小说家亨利·缪尔杰的《穷艺术家的生活情景》编成一部效果极好的歌剧脚本。普契尼在米兰经历过艺术家的贫困生活, 他喜欢热闹, 爱慕娇弱的女性, 使他对这些内容的剧本感到很亲切。他的歌剧杰作《托斯卡》也是贾科萨和伊利卡根据法国作家维多里安·萨尔杜的话剧改编的。普契尼的最后一部歌剧《图兰多特》则是根据意大利童话剧作家卡洛·戈齐的同名童话剧改编而成的。

2.2 悲情化的女性题材背景

在《蝴蝶夫人》中。日本艺妓巧巧桑爱上了美国海军上尉平克尔顿, 并为此背弃了自己祖先的宗教和信仰, 与自己以前的所有旧关系和财产决裂, 把她的一切都全部交给他的丈夫。

婚后平克尔顿回到了美国, 当所有人都认为平克尔顿抛弃了他的妻子后, 只有巧巧桑依然坚信她的丈夫会回到她的身边。平克尔顿时回来了, 但却带来了他美国的妻子, 巧巧桑以她一贯的温柔向平克尔顿表示祝愿, 并把她和平克尔顿生的儿子交给他们以后, 最终切腹自杀。

普契尼作为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极力于表现普通人的情感和命运, 真实地揭露社会的不平等, 他非常同情那些心灵美好却遭遇悲惨的小人物。将满腔同情寄于那些心灵美好, 却遭遇悲惨的小人物, 打动世人、催人泪下。普契尼说过“我热爱小事、小人物, 我只能, 只想写小事、小人物, 如果它热情, 而富于人性并通人心的”。他笔下塑造得最成功的, 是一些情感丰富、悲剧性的女形象。在他的作品中《蝴蝶夫人》表现的是温柔善良的巧巧桑的无助和被遗弃的不幸命运, 这是普契尼笔下柔弱的东方少女形象。而在《托斯卡》中表现的是为艺术为爱情的托斯卡的刚烈和对爱情的忠贞, 在《艺术家的生涯》中表现的是咪咪的痴情和不幸、在《图兰朵》中具有奉献精神的柳儿的痴情和图兰朵公主的冷血无情形成鲜明的对比。纵观普契尼的歌剧, 绝大多数描写的都是形形色色的为情为爱而献身的女人, 男人的角色都是为了衬托女人。所以无论是绣花女咪咪、歌星托斯卡还是忠于爱情但轻信无知的日本妇女巧巧桑, 普契尼都真诚于他们热烈、真挚的形象和性格, 寄于深刻的同情,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以流利生动的旋律, 微妙的和声和配器手段来塑造这些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运用音乐的手段来发展戏剧情节, 同时抓住脚本中一切抒情因素来发挥他的作曲才能,

3 普契尼歌剧创作的音乐风格

3.1 剧本与音乐并重

普契尼在《托斯卡》和《蝴蝶夫人》等作品中使用的主导动机, 不仅可以代表特定的人物事件, 也可以用来象征某种性格、环境和气氛。他的音乐源于19世纪意大利歌剧传统, 在性格塑造、音乐配器、情感表达, 戏剧冲突和技巧方面, 表现出少有的才能。

在他的歌剧中, 经常把一些人物与事件同具有特征的乐句联系起来, 使这些富于表现力的乐句形成剧中的人和事的音乐主题, 如在《艺术家的生涯》中, 有一段音乐与诗人罗多尔夫的形象相联系, 我们就称它为“罗多尔夫”主题, 还有“绍纳尔”主题、“咪咪主题”等, 当剧中情节和某个剧中人物有关时, 这个人物的主题就在声乐或乐队伴奏中出现, 使人印象深刻。普契尼成功地运用这些音乐主题来刻画人物, 烘托剧情, 倒叙往事, 使全局的音乐完整、统一。

3.2 运用民族调式渲染异国情调

《蝴蝶夫人》的第一幕, 以交响乐为前奏, 加上一段急速的赋格曲, 想象着水彩带入日本小竹楼令人心旷神怡的世界, 具有典型的东方情调。《蝴蝶夫人》中采用了《江户日本桥》《越后狮子》《樱花》等日本民歌来刻画蝴蝶夫人的艺妓身份与天真的心情, 并同时采用了五声音阶, 让观众感受到了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的创作特点。在《西部女郎》中采用了美国黑人的拉格泰姆, 在歌剧《图兰朵特》中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妈妈娘好糊涂》的曲调, 作为渲染异国情调的手段, 都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3.3 高超的和声与配器技巧

普契尼创作的新颖之处是五声音阶序列的运用, 东方音乐的许多主题也被他加以采纳, 在配器上, 锣鼓乐器制造出音乐的异国色彩, 开头用复调音乐加以发展, 热闹的气氛, 平行五度和平行四度的频繁运用, 附属和弦的堆积, 所有在普契尼成熟后期作品中比比皆是。普契尼善于运用不同的音乐元素去刻画氛围, 刻画环境人物音乐。普契尼成熟时期的歌剧, 以多段体的咏叹调与大型的重唱与合唱组织起自己的音乐, 他通过复合功能的重叠和弦以及调式和声进行, 造成游移朦胧, 克服段落之间的停顿感。此外, 在很多过渡和发展的段落中, 他让乐队担当起旋律的主体而声乐部分以镶嵌部分音调的方法使声乐、器乐获得水乳交融的一体进行, 旋律优美动听、感情真挚, 而常充满伤感的色彩。同时, 和声上运用“柔性不协和”把五声音阶与全音和声吸收到他音乐创作中, 运用交织和弦反复制造紧张气氛的方式。

在他的作品《图兰朵》和《蝴蝶夫人》这两部典型的描绘东方情调的歌剧中, 普契尼在运用配器方面的才能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他用木管乐器来描绘东方的神韵, 用了竖琴和木琴来极力渲染东方的色彩, 还有《图兰朵》中带有“中国国情”的铃、锣、鼓等的使用无一不显示普契尼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满了灵性的配器手法、扣人心弦的旋律线条、再加上丰富多彩的和声语言使这两部东方色彩的剧目具有超强的艺术魅力。

3.4 话剧式的对话手法

《蝴蝶夫人》表现的是主人公巧巧桑由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到一个充满希望的孩子的母亲, 她的思想还是单纯和幼稚的, 普契尼在剧中, 主要以女仆的心态来反映巧巧桑的天真纯洁, 《晴朗的一天》是《蝴蝶夫人》中的一首最著名的曲子, 是巧巧桑在第二幕中所唱的一首咏叹调。女仆用她叹息的声音来附和巧巧桑的声音, 单纯善良的巧巧桑不停地幻想着在一个晴朗的天气, 他的丈夫乘军舰回来的幸福时刻, 她刚开始是充满幻想, 3/4的节拍唱得很抒情, 中间部分也是用轻柔的声音演唱, 最后才达到高潮。伴奏运用了大量的弦乐增强了它的厚度, 当蝴蝶夫人唱到“他是谁, 他是谁”以后, 节奏由平稳的2/4拍转到急促的4/8拍, 音调和语言很密集, 近似于说白, 普契尼用宣叙调, 形象地表现了巧巧桑盼望丈夫回归的急切心情。

普契尼在这里使用了类似于朗诵式的旋律, 为了表现巧巧桑固执的痴情和悲剧色彩, 采用了话剧式的对话手法, 不让歌唱阻碍到剧情的发展;根据旋律的描绘, 既表达了感情, 增强了戏剧性的效果, 又揭示了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从而加强了咏叹调的感情色彩。运用的转调和管弦乐配器使作品充满异国魅力, 朗诵调与咏叹调融相合更深入刻划角色心理, 这种优美动听的旋律与近于说白的声音相形成的歌曲是普契尼歌剧特有的一种风格。

普契尼还善于使用新手法, 在《曼依·列斯卡》中, 采用了多变的朗诵调和管弦乐交织而成的贯穿发展手段, 加强了乐队的表现力和地位, 音乐地方色彩浓郁。普契尼打破了宣叙调与咏叹调之间的界限, 他把非抒情性的唱词或一般的对话谱成节奏性较强、曲调性较少的旋律, 把抒情性的唱词谱成舒展、优美、流畅的旋律, 按照剧情的需要, 两种旋律, 一个生动活泼, 一个流畅抒情, 有如宣叙调与咏叹调交替出现, 很自然地从一种旋律进入另一种旋律。

结束语

普契尼的歌剧创作以声乐为歌剧的重点, 以器乐为衬托, 利用和声和乐队的色彩来营造气氛, 渲染环境。他能根据不同的情景需要来选用不同的音乐风格, 并从这方面来暗示人物微妙的心里变化, 这就体现了一个对歌剧整体把握的能力。普契尼这一生创作的作品虽然只有十二部, 但其作品在全世界都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咏叹调至今还是许多歌唱家的保留曲目, 他在歌剧的选材上, 人物性格的塑造上, 音乐旋律线条的创作上, 多种演唱形式的运用上以和声与器乐的配合上, 都显示了他不同寻常的一面。他将咏叹调和宣叙调很好地融为一体, 形成了独有的风格和特色, 在世界歌剧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摘要:作为真实主义歌剧的代表人物, 普契尼的歌剧继承并发扬了意大利歌剧的传统, 创作风格优美华丽细腻、旋律抒情、人物形象鲜明、和声色彩丰富、构思奇妙, 歌剧的内容与人物结合完美, 调性丰富, 善于用音乐来刻画人物性格与形象, 使人感动。是威尔第以后最重要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在他笔下塑造得最为成功最有艺术感染力的是一系列情感丰富而境遇悲惨的女性形象。其中《蝴蝶夫人》是他典型作品中的代表。本论文从歌剧《蝴蝶夫人》入手解析普契尼歌剧创作的风格和特点。

关键词:普契尼,蝴蝶夫人,风格特点

参考文献

[1] 南利华.歌剧概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 钱仁康.欧洲音乐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3] 林伯杰.一夜变成歌剧通.人民音乐出版社.

[4] 南利华.歌剧概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5] 张承谟, 西欧十大名歌剧欣赏.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